php 403 没有权限访问:玻璃画的欣赏与辨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8:45:01

2011年9月21日   E17:E17-收藏·生活 COLLECTION   稿件来源:申江服务导报   作者:颜之

  ◎编文:颜之

    人们常常认为玻璃是舶来品,其实我国西周时期已能制造玻璃,这有出土文物加以证明。只是,之后的玻璃生产并没有纳入主流,古代中国因为有太多的材料能发展成艺术品,如陶瓷、青铜器、玉器、漆器等。长期以来,玻璃生产一直被世人冷落,而成为我国艺术品生产弱项。到明末清初,西欧生产的玻璃进入我国,刺激了我国的玻璃制造业。康熙时在紫禁城内设立了“玻璃厂”。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的扶持下,生产出了一大批玻璃制品。康熙年间的圆明园建筑开始使用玻璃窗,一直到乾隆时期,各种玻璃工艺品频繁出现,同时玻璃工艺中的玻璃画也普遍流行。

    所谓玻璃画,就是在玻璃上画画。通常采用油彩、水粉、国画等颜料,绘画题材有仕女人物、亭台楼阁、花鸟树木以及表现贵族悠闲的生活情景等,画风通常是中西合璧,一部分技巧受西方绘画影响,如人物着色出现明暗对比、光影处理等。玻璃画早期用于宫内建筑装饰上,后来发展成独立的工艺品种,如围屏、宫灯、台屏、挂屏、插屏,之后民间也盛行玻璃画,在广州等沿海地区较受欢迎。

    相对于其他艺术品而言,玻璃画其实产品有限,加之不容易保存,所以留存并不多。当初,原本进口的玻璃就贵,据专家统计折算,乾隆年间一平方米进口的平板玻璃,纹银达十五两,再加上绘画的价格,使得精品玻璃画较为昂贵。

    清朝的玻璃画,通常采用焦点透视法,画出的重重屋宇,线条很直,立体感颇强。现在传世的玻璃画,不少是乾隆、嘉庆时期作品,推测依据是,这些作品中出现妇女发式的“苏州翘”,衣上的“大镶大滚”,这些都在这个时代流行。这类风格的玻璃画代表画家是苏州人戴鹤和潘云客,他们的玻璃肖像画当时非常出名。当初的绘画题材,比较流行的是中国仕女肖像画,这些产品部分是为了出口,为迎合西方人的审美习惯,画家们通常采用一些西洋画法,这些画的效果与20世纪初上海流行的月份牌画风格较为相似。佚名创作的玻璃画《贵妇肖像》,画中的中国贵妇单眼皮、柳叶眉、樱桃小嘴、窄溜肩,配上华贵的发饰和服装,流露出浓厚的东方情调。画家着重对脸部、手部进行描绘,躯干和衣褶则相对放松,整体色调既有变化又不失统一,整个气息类似这张图(见图)。

    清代精品玻璃画,都能做到人物描绘精致,神态生动传神,笔法细腻,室内布局典雅,整体风格统一。

    玻璃画具有特殊的欣赏价值,不同于其它材料的绘画作品,因此收藏价值较高。由于早期玻璃画稀少,现在古玩市场出现了大量的仿品。仿品的特点是人物造型别扭,细节处理不当,对过去的玻璃画基本表现面没有足够的耐心,画得比较粗糙。清朝玻璃画放到现在,通常会出现陈旧的气息,有时间流年的感觉,典雅而岁月沧桑,如果没有这些气息,就要怀疑是否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