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 will tell歌曲:关于我校学科教学“一本通”的实践探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36:55
上海市闵行二中   余安敏、任江、戢军勇
提要:本文以信息科技为平台,具体介绍了我校在学科教学上如何通过科研策划,组织、引领、指导学校各科教学的“一本通”实践探索的全过程。文章通过三阶段的论述,重点介绍了思维图形链接下的考题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研究。在准备阶段论述了“一本通”的概念界定是指采用链接手法设计的学科网络图即“一本电子学科学习图或教学图”;设计思路是建立章节学习的“学习资源中心”,以便于学生提前阅读或基本掌握学习的内容,形成能与教师交流、提出问题的支架,是教师作为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进行课堂控制的蓝本,是按学科内容的整体性原则、具体可评价性原则、多角度设计原则进行自我设计的各种思维性图形。在实施阶段展示了“一本通”在处理考题方面的研究方法是通过寻找共同性的方法处理近几年的考试考题,归类出热点考试题型,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通过资料查询法处理各章节目标要求,归类出知识点题型;研究内容和研究格式是“总题型名称链接下的题型名称    所需知识      举例”;在处理课堂教学方面的教学方法如扩大法、比例法、控制变量法等;教学模式如BB模式、坐标模式等;教学评价如新基础教育评价、《会学=学会》评价。通过总结阶段论述了各科教学网络图的构建如坐标交互图、树状脑图、符号连接图、表格比较图等。
我校自2003年提出“依法治校、以德立校、文化养校、品牌塑校、质量强校”的办学策略以来,一场“以计算机为载体的课程管理、课堂教学与拓展、评价的教学研究活动”(简称“一本通”)在学校掀起。我们的实践过程如下:
一.准备阶段(2003年9月----2003年2月)
①对“一本通”的概念界定:所谓“一本通”是指采用链接手法设计的学科网络图即“一本电子学科学习图或教学图”。它不仅是学科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中心”,而且是学科结构和学科可评价性教学内容的统一形象图形。其中,“通”不仅仅指链接手法,主要是指课堂教学的“三通”,即通识、通法和通则。
②对“一本通”设计思路的认识:“一本通”是章节学习的“学习资源中心”,是便于学生阅读或掌握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作为组织者、辅导者、参与者进行课堂控制的蓝本。“一本通”按学科内容的整体性原则、具体可评价性原则、多角度设计原则进行自我设计,以形成坐标交互图、树状脑图、符号连接图、表格比较图等带有知识内容链接的各种思维性图形。
③对“三通”的认识:“通识”指章节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含由教学目标转化的可评价性问题研究、知识点研究、考题研究)。“通法”指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研时让教师对各章节进行讨论,谈谈“你是怎样让学生懂得***?”,从而不断总结我校教师的教学方法。“通则”指本学科教学模式。通过“三通”建设,完善教育教学设计的系统性,以形成“校本化”课程。
二.实施阶段(2004年2月-----2005年2月)
(一).考题研究阶段(2004年2月-----2004年9月)
1.宣传:我们通过教研组长会、全校教师大会,动员、宣布了“一本通”教研计划(附通知)
关于开展初始年级向毕业年级
逐级引深的知识点题型的研发活动的通知
各教研组:
加强学习,更新观念,以学科整体性观点为引领,开展初始年级向毕业年级逐级引深的知识点题型的研发活动就要在学校开始了。
各学科教师要在教导处、教研组长的领导下,以电子课件的形式研究、收集各学科、各章节的知识点题型以及教学方法,并站在与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角度,逐步形成闵行二中学科教学“一本通”的教学整体设计模式。
本学期采用校本培训的方式,定时(星期二晚上)、定内容(教研组长分配)、定主讲人(教研组长分配)开展各科教研活动,教研组长应事先进行好学科整体设计,并将研究内容尽早分配给本组教师,以便在教研活动中能通过主讲人的带动而使教研活动能顺利进行。最终的研究成果以电子课件的形式上交教导处,并挂在网站中,以求在学生中得到落实。
2004.3.8
2.培训:培训教研组长。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通过寻找共同性的方法处理近几年的考试考题,归类出热点考试题型;要求各年级各学科教师通过资料查询法处理各章节目标要求,归类出知识点题型。
3.研讨:教研组长把任务分配到人,在集体备课中,对主讲人收集、总结到的主讲内容进行“各叙己见,谈观点后,由主讲人归纳总结成文。
4.  考题研究内容格式:考题最终的格式是:总题型名称(附1)链接下的“题型名称  所需知识   举例”(附2)
附1: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高考化学试题分析
一.  题型与分值
第一卷(共66分)
(一)      选择题(10分)每小题2分,单选
(二)      选择题(36分)每小题3分,单选
(三)      选择题(20分)每小题4分,有1—2个答案
(其中有1个单选,少数2个单选)
第二卷(共84分)
二.  内容
第一卷题型:
1.  日常生活、生产,76道试题。1----3题
2.  阿佛加德罗常数。1题
3.  表达式。1题
4.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质量守恒、电荷守恒)1题
5.  离子浓度大小的测定
6.  原子结构(关于中子数、质子数、质量数间的关系;同位数、同素异形体、单质、化合物的判断)1题
7.  离子共存。1题
8.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1题
9.  溶液浓度变化与计算。1题
10。氧化还原反应量、条件的判断。1---3题
11.与硝酸有关的反应。1题
12.原电池、电解池电极与反应现象的判断。1题
13.反应与图形1题
13. 周期律
14. 强弱非电解质的对比
16.有机结构与性质。1题
17.有机高分子与单体。1题
18.物质鉴别与分离。1题
19.实验操作与现象。0--1题
20.实验仪器,0—1题
21.水的电离,0---1题
22.化学反应速度与平衡,0---1题
第二卷
1.  氧化还原配平、转移电子数与物质量间的关系、化合价、剂的判断。1大题
2.  周期律与晶体熔点、周期表的排布。0---1题
3.  化学反应速度与化学平衡图表题,1大题
4.  实验设计、实验装置图、实验流程图。2大题
5.  有机信息题、框架题、实验题、计算题。2---3题
6.  无机计算。0---1大题
附2:阿佛加德罗常数
阿佛加德罗常数
属“物质的量”一章,考物质含有分子数、原子数、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电子转移数。
一.考试步骤、注意点:
1.注意将质量、体积转换成摩、并正确写出化学式。
2.注意体积与温度、压强有关。如11。2升某气体,只有在标况下才是0.5摩。
3.注意物质的状态。如标况下SO3是固体,大于4的烃不是气体。
4.注意晶体的构型。如惰性气体是单原子分子,氯气是双原子分子。
5.注意电子转移数。如1摩铜与硫反应时转移1摩电子。
6.注意物质的质子数、电子数、中子数、氢的同位数、成键数
7.注意盐类的水解。如1摩NH4Cl溶液中,nNH4小于1。
8.注意强弱电解质的区别。如1摩H2O中H+和OH-不是1摩。
9.注意宏观与微观的区别。
二.考题
1.设阿佛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摩尔D2O所含质子数为12 NA        B  10克氖气所含原子数为NA
C 0.5 摩尔单质铝与足量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5NA
D  标准状况下,升水所含分子数为1/22.4 NA
2.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的22.4L辛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分子数为8NA
B  18g水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C  46g 二氧化氮和46g四氧化二氮含有的原子数均为3NA
D  在1L2mol/L的硝酸镁溶液中含有的硝酸根离子数为4NA
3.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述正确的是
A  80g硝酸铵含有氮原子数为2NA
B  1L 1mol/L的盐酸溶液中,所含氯化氢分子数为NA
C  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 NA
D  在铜与硫的反应中,1mol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A
4.以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3g碳酸钠中含NA个CO32-
B  0.1molOH-含NA个电子
C  1.8g重水(D2O)中含NA个中子
D  标准状况下11.2L臭氧中含NA个氧原子
(二)教学方法、模式和评价的探究阶段(2004年9月--------2005年2月)
1.章节重难点问题的教法探讨:
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对同一个教学问题的处理,不同的老师方法往往不同,有些老师照本宣科,而有些老师却言简易懂,教学效果有较大差距。故此,“一本通” 有必要在学科教研时对教法进行归纳、总结,并使教学方法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时得于体现。
附3:关于《物质的量》一章的几个教学方法
物质的量
1.  扩大法:如何测定微观粒子的性质?我们采用扩大法。
扩大到6.02*1023个
1个微观粒子                                          式量重宏观物质
2比例法:如何记忆该章的有关公式?我们采用比例法。
n----N:     1                n
6.02*1023                N
n-----m:     1                n
M               m
n----V:     1               n
22.4             V
3.关系式质量守恒法:如何反映物质微粒间的关系?我们采用关系式质量守恒法。
NH4NO3           CO(NH2)2              NH4NO3 3CO(NH2)2
4.扩大、对比法:如何解释影响气体体积的因素即气体摩尔体积?我们采用扩大、对比法。
与微粒的大小关系。
几个小孩           几个大人
与微粒间距离关系      当距离》大小时
与微粒的数量关系
气体体积由微粒的数量和距离有关
=
=
=
N原子相等
O原子相等
看不见、摸不着
不可称
看得见、摸得着
可称量
对比体积
讨论
扩大
只与距离有关
结论
2.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
①数学组------“网络Bb自主学习”教学模式
讨论标题:《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回帖
主题搜集,
构建网页
学习目标?
课前链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
知识要点?
课前链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
教学课件?
课前链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
典型题型?
课前链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
相关练习?
课前链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
自主学习,交流深化
交流:我懂得了什么?引出还不懂什么?
显示教学实际过程
讨论:我不懂什么?
显示教学实际过程
总结:我该懂什么?
显示教学实际过程
分层训练,拓展延伸。
反馈:我学会什么?
链接《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关内容
创新:我想到什么?
显示教学实际过程
②英语组------“语篇语境”一体化教学模式
交流
思考
交流
交流
讨论
创设情境
提出话题
相互交流
背景知识
联系生活
个人爱好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认知注意
学生之间
师生之间
互动生成资源
呈现语篇
理解语篇
泛读
作记录
文章大意
回答问题
找出关键句
精读
段落分层
找出中心句
理解文章细节
认知关键词
理解应用
讨论交流
角色扮演
制作课件/网页
运用关键词句形成语篇
看图说话
赏析视听材料
调查报告展示
联想
创新
③化学组-------“坐标思维”教学模式
分段
过程
设计
“坐标”图出笼
“坐标”点运演
总结与练习




⑴确立教学中心(或研究对象):将中心作为坐标图中的“零”点。⑵分析找出与“中心”有关的因素:将这些因素作为信息点。⑶画出坐标图:将信息点分类形成坐标轴和坐标点。
⑷组题与创新:将两信息点或多信息点互相交合,从组题角度或创造角度分析产生的新信息,而后从逆转、替代、加加、减减等方式进行探索活动。
⑸总结与练习:常分为课内和课外两种,从规律、方法、类型上对“知识点”、考题作全面总结。







⑴建议此段(学习段)为教师点拨段,以传统启发式教学为主。
⑵建议引入情境确立中心,设立问题找出相关信息,帮助学生构画出坐标图。
⑶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所构画出的图也不同。
⑴建议此段(创新段)为学生活动段,将学生分成4~6人为一组,共同分析组题因素。
⑵即时鼓励新、奇、特创新思维。
⑶多采用形象化、类比手段去理解认知问题。
⑴建议此段(巩固段)为课内归纳段,课外研究段,可以教师引导为主,也可以学生所悟归纳为主。⑵练习以习题、论文、制作形式为主。
④历史组-------系列教学模式
模式
特点
适合教学内容
演示模式
1、通过演示声音、图形、视频、动画、文字等多媒体教学信息,使教学内容更形象、生动和直观。2、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3、学生可利用教师及信息技术创设的学习环境,利用形象材料进行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观察、比较、逐步领悟,发现规律性的历史知识。4、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自我探究、发现的能力,达到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适合以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为主的教学内容。
交互式学习模式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辅以计算机的帮助自主参与,具有高度的探索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一个合适的环境。学生个体或小组跟着计算机屏幕出现的问题操作、思考、讨论,教师要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
适合以军事史、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为主的教学内容。
信息收集整理模式
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通过查询网络所提供的多样化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帮助学生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和重新组织,结合学生自己的观点提出问题的方案。
适合阅读课的教学内容,例如:高三经济危机这一章
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现代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的一个整体概念。它把文字、图形、录像、声音、动画以及各种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先进手段引入教学实践当中。学生可以利用Internet国际互联网,实现资源共享,协作学习,可在自己的计算机前接受教师讲授,也可与教师进行信息交流,提出问题,接受指导,也可以通过网络访问相关站点、搜集信息、处理信息。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使学生学习交流形式多样化,范围更宽广。班级内学生可以互相协作学习交流,也可与老师、国内外学者进行学习交流。
适合阅读课和活动课为主的教学内容。
研究性学习模式
这种模式是信息技术与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整合的模式,是以小组协作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结构。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这样就可以建立"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网",由师生共同完成,主要由研究方向、学习资源、网上交流、课程管理、研究成果和在线帮助等六个栏目组成,给学生提供一个研究性学习的平台。
适合历史科的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我们借用了《新基础教育》和《会学=学会》课题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组织教师开展公开课教学并进行录象、讨论和评价,逐步收集本校的最优化教案。
附:《新基础教育》课题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项 目
评价内容与要求
评价等第
A
B
C
D
得分










自主
学生在学习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拥有较大的自主性,有自我评价的机会。
5
4
3
2
合作
能积极主动地和其他同学开展合作学习,能够相互协作、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5
4
3
2
探究
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训练技能,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科学的态度、观念。
5
4
3
2




广度
各类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中来。
5
4
3
2
深度
学生通过有关活动能够解决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深层次问题。
5
4
3
2




知识
掌握本堂课的有关重要知识。
10
8
6
4
能力
探究能力、合作能力、实验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得到提高。
15
12
9
6
情态
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信心倍增,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价值观。
10
8
6
4






教学
目标
较好地体现“知识、能力、学科”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注意育人价值开发,有利于学生自主、主动、全面发展。
10
8
6
4
教学
内容
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密切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实际。
5
4
3
2
教学
过程
能关注每一位学生,教师角色定位正确,具有资源动态生成与利用意识,具有开放性,能深入浅出、恰到好处地融入学法指导,师生风貌好。
10
8
6
4




教学
观念
能运用新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教育教学观念新。
5
4
3
2
教学
态度
能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认真负责。
5
4
3
2
教学
技能
教学基本功扎实,语言生动、流畅、有感染力;板书合理,书写规范有条理;实验操作熟练、规范;能有效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
4
3
2


总 分
附:《会学=学会》课题下的课堂教学评价表
一级指 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分值
得分






1、学情分析透彻
①对学生学习状态的分析透彻。
②对学生会学状态的分析透彻。
25
2、教材分析准确
①准确把握教材重难点,设计科学的突破方法。
②全面理解大纲要求,发掘教材的人文内涵和科学因素,对学生德育和创新教育进行设计。
3、教学目标训练检测分层设计
①设计分层次的教学目标、训练检测题目,满足不同状况学生学习的需要。
②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需要,参与教学目标设计,参与选择学习内容,制定自己的学习进度
4、学法设计明确
①设计学习教材内容的学法。
②设计开放化学习的学法。
5、教法设计适宜
教法设计将教学内容、学情、教师教学风格完美结合。
6、教学结构设计科学
以“三环节”基本教学结构模式为基础,依据教材及学生特点设计科学、独具风格的教学模式。






1、教师主导作用发挥
①不断为学生创设情境,组织教学活动、启动学习动机、调动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服务学生学习,推进教学进程。
②指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构建知识网络。
50
2、学生自主学习状态
①学生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调控。
②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并通过实验、操作、调查、研究及合作学习,独立自主地解决学习问题。
3、师生占用时间分配
教师支配时间不超过15分钟,大部分时间交由学生自己支配。
4、教师因人施教
①教师把大部分时间用于个别辅导和分类指导。
②及时评价、反馈,激励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③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始终保持着包括知识、情感、意志、兴趣、价值观、行为规范等在内的和谐的多维信息交流。
5、信息手段运用
①多媒体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利用,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②发挥网络教学优势,与教学有机整合,探索“四大变革
6、课堂开放化程度
①大胆进行教学形式开放化的探索,拓展了教学空间。
②教学内容开放化,师生了解丰富的与教学内容相关信息,教学内容不仅有理论又有实践,丰富多彩。
③思维训练开放化,学生思维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时时闪现创新的火花。
教学
效果
突出
1、学会目标
实现情况
通过过程评价反馈和终结性评价反馈,使学生不同程度地实现学会目标。
25
2、教师的提高
教学相长,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总结阶段(2005年2月-----2005年12月)
1、注重学科整合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2.建立学科知识结构链接图
如1:政治学科
政治学科通常用整理树状知识结构图,利用超级链接把每一个树状知识点连接起来,最后形成一棵知识大树。比如政治常识的知识中,政党制度是重要内容,我们要了解它在本书中地位、与国家政权的关系等,就可以通过结构图进行连接。
化学
元素化合物
有机化学

烃的衍生物
非金属
金属
基本理论
基本概念
实验
实验现象
物质鉴别与分离、提纯、储存
实验仪器
综合实验
化学计算
如2:化学学科
最后,我们将“一本通”挂在各教研组网站上,以便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