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pairet:时寒冰:大道至简_搜狐&凤凰博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2:50:05
大道至简:如何准确把握趋势
——投资总结之一
时寒冰
(一)最有效的工具往往是最简单的
最近,有关投资的文章少了一点。是很无奈的事情。一个是在证券报工作,受到无形的限制。一个是写这类文章费时费力还容易遭骂。
但是,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尽管我投资类文章写得少,但趋势脉络依然是极其分明的。
有一位朋友来信,总结了我这几年的投资文章,发现我的投资风格自2008年11月初发生明显变化:即紧抓大趋势中的板块轮动,从水泥、到黄金、有色金属、煤炭,再到始于2009年8月底的农业,到福州演讲中的环保,几个大热点板块基本都提前抓住了。然后,询问我分析的方法,我强调了四个字:大道至简。
凡是最有效的判断趋势的工具,一定不是最复杂的。最有效的判断工具往往是最简单的。听过我讲座的朋友,知道我对伊拉克战争时间的精确预测的推导过程,也知道我对朝鲜战争的推导过程,那些被大家认为叹为观止的工具,都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只是几个点而已,或者,只是用了常识而已。
但在现实中,人们更倾向于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把简单问题复杂化可以显得非常有学问,让人深怀敬意。
这真的是一种误读。
我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对趋势研究产生浓厚兴趣,并开始阅读大量经济、历史、军事及投资类书籍,尤其投资类书籍,与趋势联系最紧密,且随时可以验证,是我攻读的重点。当时觉得投资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因此,学习也特别用心,国际上投资大师的作品读了一百多本,有的读了两遍以上。出于对投资的浓厚兴趣,参加工作后,我也做过一段操盘手。去年10月,当时的老总和昔日的两位同事到上海出差,我们聚了一下。他们之所以对我印象深刻,是因为,当时公司对大趋势的判断错误,亏损严重,为公司自营(当时允许期货公司自营)操盘的人中,我却是赚钱的,收益率超过60%,而我放弃了所有的提成,理由是公司整体亏损,我不会拿奖金。老总特别感动。其实,这并非我有多高尚,而是父母从小教育非劳动所得不能用,我当时给弟弟上学的费用,都是工资和奖金所得。这也是,我很快就离开期货投资领域的原因,但鬼使神差,在媒体中工作转到了证券报,又跟投资结了缘,但我对投资的态度至今未变。
当时做投资,是非常累的,非常耗费时间的。我那个时候用的分析工具有十多种,用每一种都分析一下,而每种工具得到的结果往往是不同的,那么,这些结果哪些是对的,哪些是正确的?要通过比较、筛选,非常繁琐。
2005年5月底,我们几位媒体的朋友在一起吃饭,当时的股市已经接近1000点,我们的结论是,可以倾全力去买股票。很简单:政府没有理由让股市崩盘,绝大部分股票已经实现价值回归。当年的6月,我的一位做生意的亲戚,手头有几十万现金要投资,问我做股票的事情,让我帮助挑选股票。我说大盘跌到这个份上你可以随便挑,选个有稀缺性的吧。后来告诉我他买了贵州茅台,他的理由是:他做生意,知道茅台酒在别的地方做不出来,最具稀缺性。买完后就放那里了,从没有时间看盘,忙着做生意,2007年用钱,想起来还有些股票,但交易密码忘记了,一看赚那么多钱,自己都被吓了一大跳。
这些小事,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小事,开始使我反思对投资工具的态度和运用,并最终向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方向转变。这种分析是最节约时间,也最有效果的。
(二)找点,以点把握趋势
大道至简,中国古人的总结,精炼、哲理甚至带着唯美。那么,如何具体分析呢?
找对大趋势有决定作用的点。有关这种“点”的做法,我在对伊拉克战争和朝鲜战争的分析中,讲得比较详细了。
而对中国股市,要找大趋势,有两个点是要特别关注的:
其一是政策(涵盖“国家队”,因为它们是政府利益的实践者)。其二是外资。
为什么强调政府和外资的作用呢?有关外资的因素,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一文中,介绍得比较详细一些。外资在中国神通广大,它们是不会亏的(只能说到这里了,点到为止),外资的动作往往具有前瞻性。而政府的作用几乎是不用多说的,但政府的意愿都会通过公开的信息体现出来——注意,所有的政府意愿,都可以通过公开信息推导出来。
2007年9月以前,我一直看好中国股市,用得最多的话是大盘将创新高。如《2007-07-24股市近期创新高已无悬念http://shihb.blog.sohu.com/56558673.html》等,理由非常简单:主导的政策在吹大泡沫,外资需要吹大泡沫,政府需要大泡沫。
但是,2007年9月开始,政府对通货膨胀开始极度恐惧,抑制通胀的手段变得空前强硬。据此,当年9月底10月初,我先后写了《2007-09-19 空仓是一种境界http://shihb.blog.sohu.com/64522264.html》、《2007-09-26 股市寓言(6)黑心才会赢http://shihb.blog.sohu.com/65168985.html》、《2007-09-30 为什么劝大家最近远离地产股http://shihb.blog.sohu.com/65630332.html》、《2007-10-08 对大盘虚张声势应保持警惕http://shihb.blog.sohu.com/66559793.html》、《2007-10-12 空仓,你坚持到现在了吗?http://shihb.blog.sohu.com/66934014.html》《2007-10-16 股市仍是少数人的盛宴http://shihb.blog.sohu.com/67335834.html》等等。当然,鉴于在证券报工作的限制,有些表述略微隐晦一点,有心人一眼都能看出来。
当时,我推导出来的第一波下跌的点位是4800点,事实上,股市在4800点后,又走出了一波反弹,但反弹到5500点后,出现了极其明确的打压股市的信号:那就是中国平安再融资。它实际上在发出非常明确的做空中国股市的冲锋号。我在《2008-02-20 | 警惕疯狂再融资摧毁股市根基http://shihb.blog.sohu.com/79690491.html》一文中悲观地写道:“……股市将从此遭到投资者唾弃,不仅是彻底步入熊市的问题,它将不再有明天。”
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再看看前面的那两个点:“其一是政策。其二是外资。”而中国平安同时具有两种元素!它的举动发出了最明确的做空信号,投资者的唯一选择就是空仓。
再融资只是一个幌子,因为庞大的再融资不可能获得通过,做空股市才是真。我当时发表的系列文章,对此做了剖析,惊心动魄,但也无可奈何。如《2008-02-26 | 再融资背后藏着多少猫腻?http://shihb.blog.sohu.com/80140747.html》一文中,我写道:“再融资,围绕打压股市一个接一个展开,犹如在传递一个无形的接力棒,配合得可谓天衣无缝。”在《2008-03-05 谁在利用谣言做空股市?http://shihb.blog.sohu.com/80879067.html》一文中,我写道:“……再三提醒,警惕目前一种非常危险的倾向,那就是利用谣言制造恐慌、打压股市、浑水摸鱼。如果对照A股的这波深度调整和有关再融资的各种消息,就有发现,两者之间配合得简直天衣无缝:只要股市一有反弹,马上就会有再融资消息传出对股市迎头痛击,就好像在传递一个无形的‘接力棒’,往往是一剑封喉,迫使股市下跌,显得十分诡异。那么,谁是谣言的制造者?之前,有人撰文指出,网络为某些人散布谣言提供了便利,谁都可以成为谣言的散布者,谁都可以利用谣言制造杀伤力错!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在这种情况下,散户很难逃过被掠夺的命运。如果散户大量出逃,再融资传闻马上烟消云散,再拉一波。反之,则一砸到底。后来,在《2008-04-25 揭秘:外资操控中国股市牟利背后http://shihb.blog.sohu.com/85621886.html》一文中,我又做了详细分析。
后来,又故伎重演,再次在获利了解后砸盘。《2008-05-08 | 再融资打压股市,又是巧合?http://shihb.blog.sohu.com/86735682.html》一文,分析了这一诡谲的现象。
外资利用政府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带头狂砸股市,不仅不受任何制约,还迎合了政府通过压制股市抑制通货膨胀的心态。中国在这方面犯了一个大错。当时的最佳做法是稳定中国股市,在欧美股市步入快速下跌轨道,大量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下,去海外收购,而不是相反,反倒我们最后跌得更多、死得更惨,以至于错失良机。
我当时痛感政府的失误在被人利用,在《2008-03-25 通过打压股市防通胀是错误的http://shihb.blog.sohu.com/82754489.html》中做了提醒:“第一,股市的正常功能被扭曲,沦为调控牺牲品……有可能使通胀向通缩过渡,即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第二,伤及民生。第三,可能反过来伤及实体经济。数万亿资金被套,有可能减弱国民的消费动力,使内需不振,而在受次债危机影响出口增速下滑的情况下,内需的拉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和重要。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股市的非理性下跌一旦伤及实体经济,又可能反弹回来再伤股市,从而,构成恶性循环。……由于我国经济对美国的依存度很高,成为输入型通货膨胀的直接受害者,而这一点,通过打压股市是无济于事的。”
但是,政府心意已决。我只能不断提示风险。《2008-04-08 | 股市尚未渡过危险期http://shihb.blog.sohu.com/84144580.html》中写道:“我在此前的文章中分析过,这次股市下跌其实是政府乐见的:一,政府担心次债危机蔓延,倘若股市在高位,容易引发崩盘风险(一些官员的确在如此思维)。二,政府担心股市上涨,将增强人们的消费能力并刺激消费,所以,通过抑制股市的上涨来防止通胀,而防通胀是今年政府的第一要务,是一切大事中的头等大事。因此,社保等纯正血统的国家队从去年9月、10月份开始撤离,这也是我从去年9月底10月初呼吁空仓的理由之一。海外资金自然也看透了这一点,对政府的心态心领神会,便乘机打压中国股市,在以做空A股为基础的股指期货等方面赚取暴利。有关这一点,此前的文章中已经作过系统分析。这注定了中国股市的悲剧。如今,政府的两大顾虑都没有消失……”
《2008-04-17 通胀压力阻止股市复活http://shihb.blog.sohu.com/84871017.html》写道:“我近期一直反复强调一个观点,在通胀压力减轻之前,股市难以走出低谷,因为有关部门担心股市被锁住的数万亿资金流向商品领域,助推物价上涨。目前是股市的三九寒冬期。”
《2008-05-27 |  近期股市将如何走(现在至6月底)http://shihb.blog.sohu.com/88514963.html》一文中写道:“6月将是股市比较难的一个月。在连续下跌的情况下,可能有反弹,但高度有限。除非有像样的利好消息出台,股市很可能在6月下破3000点。”
随即,中国股市步入另一个阶段,《2008-07-04 | 中国股市进入“俯卧撑”阶段http://shihb.blog.sohu.com/93635709.html》 :“由于下跌空间越来越小,且散户砍仓的意愿并不强烈,最近,到股市做俯卧撑的肯定会越来越多。投资者需要警惕,但不要慌,从贵州经验来看,一般情况下,做三个俯卧撑也就OK了。”暗示中国股市还有三个月左右的困难期。
(三)紧跟板块,轮动操作
当中国股市跌到1600多点时,政府第一次发出了明确的买进信号。2008年11月9日,国务院公布的拉动内需的十项措施及四万亿救市计划,给出了具体的投资板块。由于这一政策是在股市跌到新底时出现的,是对底部的最明确的确认。
我在《2008-11-10 | 哪些股票已有中短期投资价值?http://shihb.blog.sohu.com/104025351.html》中写道:自10月下旬开始,我提到‘少量股票具有长期投资(确切的说应为投机)价值’,许多朋友已经心知肚明,但最近仍不断有人来信询问,到底是哪些?答案是:与投资相关的股票。与政府投资相关的(以长期投资价值大小排序):水泥、混凝土、钢材(根据与铁路公路相关的品种选择上市公司)、工程施工机械等首选,建筑企业、工程施工次选(因为我国施工类企业利润较低,即使工程中标较多,收益未必可观)。另外,超跌的资源类股票亦值得关注(如:水泥和钢材的需求量如果增大可能增加对相应的煤炭的需求量)。选股票的时候注意其基本面,及盈利的可持续性,有无可炒作题材等(中国股票永远只能是投机),前期超跌而基本面较好的股票可重点关注。……整体而言,与投资相关的股票在现阶段相对是安全的。
为什么把水泥排列在第一位?
修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建保障性住房等等,都需要水泥,钢材由于产生严重过剩,只能排在后面。即便水泥,也只能做两三个月。事实上,很多水泥类股票都是在很短的时间里,涨了两三倍。但此后再也没有当初那样大的作为。而过了这个阶段,我们正好转换到了另外一个版块,即黄金板块。
《2009-01-17 | 投资感言http://shihb.blog.sohu.com/108727956.html》:我根据利益分析法判断,黄金价格会一直盘整到布什下台和奥巴马上任的交接区,在此前的几次讲座中,我多次提到,黄金价格在等待奥巴马,奥巴马上台之后,黄金价格将走出一波涨势。因此,周四(1月15日),我建议几位国外的朋友在纽约金属交易所开盘后买入黄金期货,同时,建议在周晓鸣先生处主动帮忙的几位朋友和此前询问金价趋势的朋友买入国内的两只黄金股票: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周五小涨,下周将更上一层楼,即使作为短线,亦是值得操作一下的。
黄金股波澜壮阔的走势,为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而我2008年年底在郑州讲座中重点分析的中金黄金和恒邦股份,都有6倍的涨幅——那次演讲的2009年的投资主体就是黄金。这也是当时对整个2009年投资主线的推导。
为什么把黄金股作为2009年的投资大热点呢?
因为政府的投资计划需要钱,而财政紧张,容易滥发货币,这会导致货币贬值,人们出于恐慌心理会增加对黄金的需求,无论国外国内都如此,国外也在疯狂大救市。当然,具体分析起来就不是那么简单了,郑州演讲三个小时讲黄金,就是比较专业和系统的分析过程,但大道至简,仅此一点用到投资上就足够了。
有色金属是黄金的扩展,有色金属随后也涨得很好。
到了2009年8月底,我开始大调仓。《2009-08-31 | 农产品上涨发出明确信号http://shihb.blog.sohu.com/130771642.html》。
调仓操作具体见《2009-09-08 | 金价上涨发出了什么信号?(兼谈投资)http://shihb.blog.sohu.com/131404911.html》:“自2009年8月起,我以黄金、有色金属、煤炭为核心的投资组合,变成以农业类、有色金属、石油、黄金等资源为核心的搭配——投资做的是预期。”
也恰恰是从我调仓后的8月底开始,黄金类股票几乎不怎么涨了,一直在区间内震荡,而农业板块回报较高,大家不妨看看,与大盘在3478点时相比,农业类股票基本都在3500点的上方。这些实战思路,都是公开的,即使那些想抹黑我、诋毁我的人,也深感头痛,毕竟,很多人两年前就开始看我的博客,对我的投资思路非常清楚。
8月底开始为什么如此调仓?因为,当时我推导食品价格将从9月开始上涨。这种推导需要一些专业知识,但是,即使你这些专业知识完全不了解,到超市买东西,粮价油价不断上涨,总应该深有感触吧。
其实,股票投资尤其中国的股市投资非常简单,因为所有的趋势都有公开信息告诉你,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如何抓住抓些信息,反而舍近求远,去上什么股民学校,去买什么炒股软件,把一个原本简单的问题搞复杂。想想看,如果炒股软件能赚钱,发明炒股软件的自己偷偷用就得了,干吗还去卖?卖软件才赚几个钱?如果通过培训可以赚钱,人家还办什么股民学校,问问那些以此为生的人,他们天天浸润在名家的教导中,又有几个真正能通过炒股盈利的?最具欺骗性的培训是从一年级开始向上培训,一级收一次钱,让你欲罢不能,让你感觉你在进步,其实是离投资的本质越来越远。许多人盲目接受炒股培训的结果是,学费没少花,时间不少浪费,在学习过程中,觉得自己积累了很多炒股知识,学会了很多指标,但这是幻觉,要看结果,这些人的股票投资业绩反而越来越差了。因为,投资股票如果到了背公式的地步,就彻底拉倒了!有一位科学家研究动物走路,后来研究蜈蚣走路,那么多腿如何协调呢?研究到最后自己不知道该如何走路了,是先迈左腿呢,还是先迈右腿呢?
记住,在中国炒股,只需要学会解读公开的信息就足够用了。我在这方面的特长,的确与我的记者生涯有关,其实,普通投资者学会这一点也不难,多留点心就行了。
另外,即使需要学习,那么,也要学会用简单的方法判断。比如,这次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是意味着大趋势的变化呢?我好久没有看盘了,消息出来后看看了自己的股票,上午安心去看《阿凡达》了,感慨、感动、震撼……回报社后看看自己的股票三红一绿(绿的很快也会补回来)的。因为,任何一种信息出来后,都告诉你了它的威力和效果,你可以安心做自己的事情。我觉得,不常看盘本身就是最大的节约,只做趋势,趋势走完再换股或空仓即可。如果你不具备这些信息分析技能,那么,你把1月13日上涨的前20名和下跌的前20名一对照,就一目了然了,就不难知道上涨与下跌的力量哪个更强了——当然是对短期而言,长期需要用其他工具和分析方法。当然,如果对信息有更强的解读能力,可以结合股指这几个月的运行区间及股指期货的消息综合分析,很容易把大趋势及未来热点板块推导出来。大道至简,只有掌握了这种对常识性信息的分析,什么炒股软件业也不要买,什么炒股培训也不用上,什么会员也不用加入,什么投资讲座也不用去听(包括俺的)。记住,只有吃饱了没事干的人,或者,只有一心想着忽悠钱的人,才会抹杀常识,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待续)
大道至简:如何准确把握趋势
——投资总结之二
时寒冰
这一节讲影响趋势的核心因素。影响趋势的因素很多,普通的投资类图书或者培训,之所以让你越钻研越困惑,越感到深不可测,是因为,这些看起来繁杂的书籍或者培训,让你远离了常识。实际上,在影响趋势的诸多因素当中,一定有一个最核心的因素,而这个因素一定是用常识可以轻而易举捕捉到的。
写投资类文章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同一篇文章,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你很难做到让每一个人都理解。不像针对性很强的培训或者演讲,有问题可以直接交流,也能重点把一些问题讲清楚。
我在《投资总结之一》中,提到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对趋势的影响,我特别强调,“是对短期而言”,事实上,随后连续四根阳棒(见下图),足够让你走短线,如果不走,也可以。因为,它影响的不是大趋势——因为,它不是决定当下趋势的决定性因素。

而且,在整个趋势集合体中,板块的趋势与整体趋势往往是有出入的,甚至有较大差异的。
那么,决定大趋势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是新股发行!
中国股市是政策市,政府重点政策的目的直接决定着股市的趋势
中国大规模救市计划推出后,最亟需的是什么?资金!于是,企业被加税、补税(查账)。就资本市场而言,最重要的则是两条:拉抬股市(既赚差价也利于拉房价地价),发行新股融资。
而要发行新股,就需要一个区间,注意,是区间。
2009年6月29日桂林三金开始申购,7月月10日正式挂牌交易,意味着新股发行重启。
新股要顺利发行,需要一个区间。这个区间就是新股重启之日(2900),至7·29大跌后创下的高点(3470)。或者说,新股发行重启之日,是对下限的确认,而7·29大跌则是对上限的确认。——上下限的寻找就是如此简单,并不需要复杂计算。
关于这一点,我在《7·29股市大跌是一个警示》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表述:“单边的上涨行情正在渐去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大震荡——既得利益者将通过震荡逐渐变现收益(注:这是对趋势形态的描述)。股市转势会在大震荡中的上涨动能充分释放后悄然出现。高风险将与投资者如影随形,需要投资者有更专业的投资技能,判断趋势、规避风险、获取收益(注:这是对投资策略的分析)。”
这篇文章是对趋势转折的一个重要判断点。但是,不同的读者会看出不同的东西。《卓越理财》2009年第10期刊发该刊记者文章称(原文摘引):当日,上海证券报首席评论员时寒冰就撰文,认为“7月29日的股市大跌,是一个警示信号”,而“单边的上涨行情正在渐去渐远,取而代之的是大震荡”。果不其然,之后的走势验证了这句话……
专业人士更容易读懂你表述的含义。但更多的人关注的是明确的价位。如同易宪容先生,他对房地产问题的剖析,是具体而翔实的,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知识分子,他冒着被既得利益者诋毁和陷害的压力,坚持了多年,直到被他为之呼吁的弱者嘲弄为止。在易宪容先生的所有文章中,对房价的预测只是极少的一点,但大部分人都忘记或者忽略了他那些重要的分析,而记住了他对房价预测的失误。这也是导致一些有良知的学者陆续退出的根本原因之一。
跑题了。
在这中间,我对区间的判断,即对股市上限过3500点的判断有误差(截至目前如此,在区间趋势改变后,以后会过),误差20多个点——这种误差在趋势推导中已经算是非常小的了。我最初说股市越过3500点的原话,在2009年7月5日写的《房市、股市正在复制日本“80后”(附股市、楼市投资建议)》一文中,原文是这样的:IPO重启了,“后移”的转折何时出现?我现在给出最新的建议:看信贷投放和实体经济运行情况。只要国家继续玩命式的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加剧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惧,房价与股市会双双走强,股市会再次轻松越过3500点。
“只要国家继续玩命式的加大信贷资金投放,加剧人们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恐惧”是前提,“房价与股市会双双走强,股市会再次轻松越过3500点”是推导的结果。事实上,从2009年7月开始,信贷投放开始大幅减弱,新增贷款从2009年6月份的1.53万元,锐减到7月份的3559亿元,前提条件已经发生改变。
这必然下压上限。但是,由于我在计算上限的时候在3600点偏上的位置,当时内心存在一点侥幸心理,觉得即使信贷调整下压100点,仍可过3500点,鬼使神差,就差22点没有过去。这对我是一个教训,凡事不可太绝对,尤其对于投资者而言。
如果不刻意较真,误差能够缩小到这种程度对于投资而言,已经足够了。而且,尽管大盘没有越过3500点,但我所调仓的版块轻松越过了3500点,成为此大震荡区间内收益良好的版块。在我所提到的为数不多的几只农业股中,除了一只在3500点基本同等的位置(即便如此也远远跑过了大盘),其余都有远超大盘的收益,涨得最好的一只涨了一倍多,接近两倍(如下图,注明:此处提及仅为说明趋势分析举例之用,非推荐该股)。

这种说法似有为自己3500之误开脱之嫌,我强调,我仍会坚守此前的承诺:如果此后的走势证明3478点是长期趋势之最高点,而不是长趋势中的一个中途调整,证明本人对大趋势的判断错误,本人将彻底关闭此博客,专心做研究、投资和公益事业。
就投资而言,在区间震荡行情中,有两种应对策略:一是换版块、换股,二是接近上限就减仓接近下限就增仓(见下图)。这两种做法都可以做到利益最大化。

那么,这种区间震荡行情会延续到什么时候呢?——结束之时也是操作策略改变之时,上面提到的应对策略之二就要调整了。
答案仍在新股发行这一至关重要的因素中找——当新股发行接近尾声时,就是区间震荡行情终结之时——ZF维持区间之必要性发生变化……关于这一点及以后至2010年年底的趋势形态的变化,我在1月24日北京近三个小时的演讲中,做了详细的剖析,过段时间再在博客中做专门的总结。有一点大家注意:从2009年6月桂林三金招股至2月2日,上市新股已有163只。融资规模再次位居世界第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1993年、1994年、1996年、1997年、1998年、2000年、2007年以及2009年是A股IPO的辉煌期,发行新股个数均在100只以上。而2009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仅仅半年的时间,就发行了111只新股。我在2008年的一篇文章中曾经提及过:美国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整整用了100年时间,平均每年8只;香港股市扩容到800只股票,也用了33年,平均每年24只……不妨对比一下。
有关股市趋势及版块的轮换,我其实在博客中都有提示,除非是专业的投资者,不必花钱专门去听讲课,把博客中的相关分析看一遍就足够用了,省钱省时又省精力。(《大道至简》系列文章建议有心人多读几遍!)
2010年2月4日夜
大道至简:如何准确把握趋势
——投资总结之三
时寒冰
利益分析法的基本原则: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不可测为一目了然。从诸多因素中,找出一个最关键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以此构筑起趋势的骨架,而后找次关键因素,构筑起整个趋势模型。这种推导是基于系统而明确的逻辑,而非主观的臆想。
通过这个视频(2009年,在朝鲜战争打否成为世界关注焦点之时,我用利益分析法进行了推导,此为该过程),对利益分析法的分析系统或有一个大概的认识。喜欢这种讲课风格的,可分享一下;不喜欢的关掉离开就算支持。这是讲座中的一点片段,讲座大都是博客之外的内容。当我决定把这些拿出来共享的时候,意味着我对自己人生定位的调整。下一场战争将在何时何地何国家之间展开,关键性推导因素是什么?能推出此答案者,我视为天意,无论年龄国籍等等,我将把自己的研究心得系数教给他。除此,谢绝打扰。
点击下图中间的三角形即自动播放。
',1)">
时寒冰利益分析法与大趋势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总结之四
时寒冰
研究趋势是一件充满挑战和趣味的事情。
我深信,很多现象是有规律可循的。
但是,对于趋势的判断尤其提前做出的判断,短期内,很多人尤其专业研究人士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他们在专业领域迷失太久,局限了自己的判断。反而是很多普通投资者根据常识甚至直觉,更能洞悉本质。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常识是最宝贵的。当所有的经济学家都告诉你,只有通胀预期而没有通胀时,你还不如问问买菜的大妈,她会给你更真实的答案!趋势不是短视的趋势,而是真正有指导意义的趋势。当我在2008年底撰写的《中国怎么办》预言全球性严重通货膨胀时代即将到来时,受到了许多人尤其专业研究人士的嘲讽,因为当时是通货紧缩,而当半年过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对日益强烈的通货膨胀不再有任何怀疑,因为它就在眼前,已经被证实。可悲之处就在这里。人更容易相信眼前信息涵盖的趋势意义,而不能看得更远。
我写“大道至简”系列的目的,也是想让大家回归到常识中来。投资并不复杂,普通投资者根据常识即可,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不需要花钱听演讲,常识就能帮你做到做好。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习惯于把黄金和美元当成跷跷板的关系。2008年年底,在郑州演讲的时候,我大胆推断,美元和黄金同步走的现象将阶段性出现。2010年5月5日深夜,我在《五月决战,无硝烟的残杀(含投资)》中提到:“欧元身上爬满了形形色色的寄生虫。它们期待希腊等主权债违约风险逐渐加大并向欧元国扩散,如是,那些隐藏在CDS羽翼下的大鳄才能轻松获取暴利。在这一过程中,美元的强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我此前演讲中已经断言:在这一过程中,金价与美元同步的现象,将成为常态。我们应该习惯于目睹这种现象。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开始,直至这个时间段的结束。失去欧元制衡的美元,将变得肆无忌惮——决战结束之时,也是美元强势终结之时,也是资源类周期开始之时。”
博文发出20多个小时的时间内,5月6日,美元与黄金价格同步创下2010年以来的新高。美元指数到达85.26的年内新高,黄金到达1211.9的年内新高。黄金与美元的同步达到了完美的地步。2010年5月14日,美元指数创出86.29的年内新高,美国黄金(06)创出1249.7的年内新高。
这种罕见的现象,是人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提前作出同步的判断并且公布于众,是需要很大勇气的。这种同步现象为什么会出现(当然是阶段性的),又为什么需要我们“习惯”?
抛却晦涩的专业表述,我们不妨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做分析和判断。我在博文中是这样写的:“我们同时应该习惯于,把黄金看做一种信任度最高的货币,而非一种单纯的贵金属。否则,将无法正确评估黄金的价值。而且,应该放在一个周期内去评估投资品价值,任何抛却时间段对投资品的估算都可能犯下严重错误。”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黄金具有双重属性:
1.它是贵金属,属于商品范畴。
2.它是货币,属于金融范畴。
当黄金作为贵金属或者作为商品存在的时候,它与美元是跷跷板的关系,此跌彼涨、此涨彼跌。
而当黄金作为货币存在的时候,且当与美元有竞争关系的货币处于弱势周期时,黄金与美元便具有了内在性质的重叠性,外在表现就是同步关系,即都属于能够让人信任的货币——当然是就阶段或某一周期而言——或者说,黄金是高于美元的一种信任度更高的货币。由此,两者的趋势同步。就是说,在货币特性面前,黄金与强势货币首先趋于一致,而当黄金体现出商品特性特征时则分离。至于何时体现出商品性何时体现出货币性的判断和分析,在此暂不公布。
那么,为什么说“失去欧元制衡的美元,将变得肆无忌惮”,并且,判断“决战结束之时,也是美元强势终结之时,也是资源类周期开始之时”呢?
在3月底,我写了《“资源为王”第二阶段》,开头直言“一个新的阶段即将开始,时间就在2010年5月后。”
因为,此前,我根据多种分析,欧元大决战的日期确定在今年5月。我使用多种分析方法,同时得出5月决战的结论后,才敢最终公布出来。这种结论不是随便就能下的,期间费了很多心血。
事实证明,5月,欧元反击战全面打响,当5月10日总额为7500亿欧元的救助计划推出,几乎所有的人都已经毫不怀疑,5月的决战已经正式展开。
一个简单的月份,包含了多少内容!难的是提前做出判断,且精确到月份之内。
攻击欧元与欧元保卫战的全面展开,必然意味着美元的走强。诚如我在博文中的判断“在这一过程中,美元的强势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美元走强,资源品(贵金属和粮食资源除外)调整,但是,这只是一个假象!要知道,此次美元的快速走强,并非是美元自身的原因,而是唯一能与它竞争的对手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虽殊死拼杀,亦难逃武功尽废之命衬托出来的。在此期间,美元必然走强,确切地说,是“被走强”。在奥巴马仍为就业问题焦虑的时候,美元的快速走强并非他愿意看到的,尽管他一定会为重新看到美元霸主地位的重新确立和强化而欣喜。
美国需要时间。美元将来会更强,走得更远,但不是这一次一步到位的完成!美国承受不了!
美元的强势周期很快就将走完,它需要一段弱势帮助美国解决好当下最迫切的问题。投资者应该静心等待机会,因为,美元“被走强”的过程为低位建仓资源品种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但对中国的杀伤力,也恰在新周期开始之后的节点上:其一,欧元大幅度贬值,中国配置的欧元资产大幅缩水。其二,间接使人民币相对欧元升值,抑制了中国相关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其三,美元紧随其后的贬值,使得中国已经全面展开的大规模投资机会,需要支出更大的成本。输入型通货膨胀将严重困扰中国(我此前已经对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产能过剩共存的现象进行分析)。其四,在先后废掉与美元有竞争力的英镑、日元、欧元后,美元的趋势将变得更加自如,中国经济未来更加艰难,不确定性更大。尤其是当美元在欧元被废武功后的走弱,有可能出现人民币对美元和欧元升值的现象,中国出口雪上加霜,产能过剩的局面将更为艰难,加之比中国商品更有竞争力的越南、泰国等东盟制造业的崛起,及阿拉伯国家的转型,中国经济体有巨大崩溃危险——这实际上等于间接废掉中国的影响力。
随后,在绞杀中国这一经济上的潜在对手的过程中,为了加速泡沫的破灭,美元将会走出真正意义上的令人瞠目的强趋势。而在这次5月决战而构建起来的虚幻的强周期结束之时,就是资源为王第二阶段的正式展开。
我在《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中已经做了深入分析,全球大印钞已经为恶性通货膨胀注入了前所未有的催化剂(人民币2009年20%左右的贬值就是明显的例子),人们对纸币的不信任感正在将“现金为王”这种陈旧的观念送入垃圾箱——尽管它的忠实信徒还能由于短期的机会沾沾自喜——纸币向资源品的流淌将成为历史的必然。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资源为王,不包括钢铁、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粮食同样是我眼里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它的资源特性比实物特性更醒目。黄色的金子指的是两种:黄金和粮食。黄色的金子是贯穿周期间的主线。而这些都没有黑色的金子走得更强更远!让时间证明一切吧!随着距离事实原来越近,人们会越来越清晰的懂得我的这种判断的价值。
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当成简单的商品,他们也将越来越显现出货币特性——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懂得我所表达的内容。
我是一个比较谨慎的投资者,只做趋势。2009年8月底,当我从重仓黄金(当初我强烈看好黄金时,市场中蔑视黄金价值的声音还是主流)调整到农业板块至今,已经8个月,黄金类股票现在刚刚回到我调仓的位置,而所持粮食品种已走出新高。这实际上意味着投资资金效率的提升。这8个月,有许多诱惑,比如创业板的短期暴利,但我坚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投资,不单纯地追逐概念走。我永远把控制和防范风险放在第一位。这8个月的时间,对于很多人是漫长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必须有这种耐心。但很多人缺少这种耐心,缺少耐心的原因是心中无趋势。如果提前看到现在菜价、粮价上涨的情形,当初何至于那么心慌意乱?趋势投资的区别就在这里。提前推导出趋势并坚定持有。粮食类不如黄金股,短期内上涨了五、六倍,它的收益很平稳,但却最大限度地规避了风险,锁住了此前已经非常丰厚的利润!在没有暴利、没有波澜的平静日子里,作为一个投资者,他要做的,只是等待。如同播种下真正的种子,要等它发芽、出杆、开花、结果,而不是今天播下种子明天就等待收获。无论是在短期获取暴利的日子,还是长期获取微利甚至被套的日子里,他都需要能够做到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定力有多大,他所能承载的财富重量就有多大。
真正的投资者,都需要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处在一个信息高度丰富和开放的社会,信息的获取渠道非常容易,我们所要做的,是学会筛选、分析这些信息为己所用。对于投资者而言,重要的不是看一个判断结果,而是得出这个结果的过程和方法,从而学会分析并逐渐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理论体系和风格。比如,我的分析与跟我完全相反的分析文章,大家可以通过比较,更好地作出分析判断。再比如,我与郎咸平教授在《财经郎眼:揭秘股指期货》中的对话,里面提及了大量信息。谈到了股指期货后对中国股市形态的改变。此前股市一直围绕钢管舞跳,长达半年多,等的就是股指期货。在此前的至少三次演讲中,我分析股指期货推出后将有一波快速打压洗盘,但通过调仓依然可以规避,如农业板块之母的种子等(以后得空会讲些调仓技巧之类的)。股指期货的推出,打开了上下通道,原来的区间将不复存在,或者说,上限下限同时与保证金比例同等的变动。调整幅度与保证金比例的问题,实际上说的主力厮杀的点位——必须让一方全军覆没才可全身而退。这正是资本市场残忍的一面,股指期货放大了而不是缩小了风险,相信,再重新看“揭秘股指期货”那个视频,很多人会更多的感悟。关于这些东西,以后再专门写。
另外,由于几位朋友来信询问,我也回答一下。我的确计划2012年底或之前辞掉工作,且已坦诚向上司讲了想法。我想照顾好奶奶和父母,教育孩子,跟随老师学古琴研究,读书,做研究和投资。更想承包点土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像我的长辈那样,吃自己种出的粮食和青菜。长期目睹各种不平与不公,心里感到很累,远离尘嚣,或者,更符合我的理想。除此,没有任何其他意思。
于2010年5月15日深夜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趋势)总结之五
时寒冰
影响趋势的因素有很多种(繁),但其中,最终能够决定趋势的关键性力量,往往源自一个最核心的因素(简)。
所谓的化繁为简,其实就是一个主导性因素的寻找过程——在主导性因素已经存在的情况下——如果这个主导性因素是隐含的,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推导过程。
现在,研究趋势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根据过去的数据或者趋势形态,以其惯性的延续性,推导未来。这种趋势把握准确率非常低,因为它很容易受到质变因素的影响。但它是绝大多数趋势研究者采用的方式。第二个层次,是参考过去数据但并不将其作为主导,而是综合过去数据、现在数据和信息,特别考虑信息的延伸和变化,考虑大环境的变化等等,推导未来趋势。第三个层次,是先找出影响未来趋势的决定性因素,再找出这种决定性因素的变化过程(找出其必然延展性,因为只有必然性对趋势把握才有实际意义),从而,使趋势的预测前移,准确率也更高。
这样说起来好像比较复杂,但如果放在具体的投资中运用,就变得非常简单。比如,从2009年底到今年8月初,我所有的趋势演讲中,都会重点提到农业,尤其强调种子的重要价值所在。其逻辑就是:种子是农业板块之母,是一个最核心的因素。事实上,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种子类个股都创了新高,有的连续创历史新高。板块中核心因素的存在,在我过去演讲中提及的诸如新能源这样的版块中,也得到了最明确的验证。它的最核心个股也一再创历史新高,涨幅近三倍。
当然,这是趋势把握思维在投资中的运用,而非趋势把握的本质。
当下的中国,影响趋势的一个最重要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是:货币发行量。
以房价为例:
房价的持续上涨看起来一直像个谜,但如果从货币的角度来剖析,会更为清晰。
我过去,主要是从政策的变化角度来研究房价。房价为什么持续上涨,从政策的角度来看是:1998年,我国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简称23号文),明确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按照23号文制定的住房供应体系,城市80%以上的家庭是由政府向他们供应经济适用房,而不是开发商建造的商品房。开发商建造的商品房只占大约10%。也因此,当时的房价波动很小。但是,2003年8月12日,由原建设部起草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通知》(简称18号文),把经济适用房由“住房供应主体”悄悄换成了“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商品住房”,同时,把房地产业定性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拉动投资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正是从18号文起,住房的公共产品特性被削弱,房价开始飞速上涨。为什么?关键在于,18号文改变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供应结构和需求结构。在23号文中,需要商品房的人群只占10%,而在18号文篡改经济适用房的定位之后,将有高达90%的人群需要通过商品房来解决居住问题!把如此庞大的人群推向市场、推向少数既得利益集团控制的市场,房价焉能不涨?!
在趋势研究过程中,我深感自己金融知识的不足,遂上了一个在职金融学博士,不为一纸文凭,只为补充自己的知识短板。
当从金融角度研究房地产的时候,我确信,我找到了另外一个推动中国房价恶性上涨的根源:
2003年8月,由原建设部起草的18号文,悄悄篡改了经济适用房的定位,而在这个节点上,还有一个更大更核心的力量在左右房价大趋势:
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到2005年3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稳定住房价格的通知》,即“老国八条”。而2005年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6.5万亿元。房地产调控声中,房价为何持续上涨呢?下面的数据给出了答案: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7年与2003年相比,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近一倍!
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让房价下跌是绝不可能的。
再对比一组数据:
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
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
短短两年时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20万亿元!换句话说,2007年到2009年两年间增加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货币增速之快前所未有!而2007年与2003年的4年中,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20万亿元(也是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换句话说,从2003年到2009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加量相当于1949年到2003年54年的总合的两倍!!
在货币供应量飞速增长的情况下,房价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公众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恐惧而买房,这个时候,房子不再是普通的房子,而变成了货币的一种存在形式——一种为了保值而被动选择的品种。在这种情况下,空置率、供应等等,都不再起决定性作用——至少在货币飞速增发的前提下如此。
另一个更震惊的数据对比在下面:
2010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7.39万亿元,折合9.9万亿美元左右。
2010年6月末,世界超级经济强国美国的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8.6万亿美元。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比美国整整高出1.3万亿美元!中国的货币供应总量已经远远超过美国!而且,美国的M2包含非机构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如果考虑到这个因素,中国的货币总量比美国还要多更多——注意,这是从绝对值比较的。别忘了:美国的GDP总量,是中国的3倍多,美国的人均GDP是中国的14倍多!
再看另外一组数据:
199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6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7.39万亿元人民币,20年间,M2增长了44倍。
1990年,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3.28万亿美元,2010年6月末,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是8.6万亿美元。20年间,被全世界批评为滥发货币的美国M2增长2.6倍,远低于中国(严格而言,需要考虑货币基数问题和美国发达的金融衍生品对货币的放大效应)。
上面的数据,可以帮你找出房价的趋势,而数据同样可以帮我们找出房价的涨幅。
中国的住房市场化改革始于1998年,1998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0.45万亿元(1990年,中国M2余额为1.53万亿元),2007年为40.3万亿元,2009年末达到60.6万亿元,2010年6月末为67.39万亿元。
2010年6月末与1998年相比,M2增长了6.5倍,这就是我此前演讲中多次提到的“六倍原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在此次调控中保持坚挺,甚至逆势上涨,也源于此。
(以上数字对比,从专业角度来看,有不严谨之处,但为了直观地说明问题,不再另外加注。另外,有关货币发行量为何如此之大,增速为何如此之快,及未来货币供应量的趋势,及对投资市场和趋势的影响,应对措施等等不是此文所阐述内容)。
因此,中国要真正抑制房价,首先应该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一边增加货币供应量,一边要求抑制房价,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让民众有幸福感,过得有尊严,也必须确保人们持有的货币(财富)购买力保持增长而不是仅仅货币这种虚幻的符号增长。
至于投资,无论什么投资,如果不考虑货币供应量因素,就把握不住真正的趋势。全球范围内的投资和趋势把握亦然。当然,仅考虑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新周期与以往周期最大的不同在于影响因素和影响力量来源的复杂性,在于很多在外界看来莫名其妙的事件的次第发生。多思索,才能找到其运行脉络。
其他的,以后在大道至简系列中再谈。(本人所有大道至简系列文章都只是阐述一种分析方法,而非提供投资建议)
于2010年8月18日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趋势)总结之六
时寒冰
“两个礼物,你要哪一个?”
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儿童会毫不犹豫地说:“我都要!”
而很多成人则会从各个角度进行比较,然后选择一个,尽管你并没有给他限定“只能选一个”的条件,但他在心中已经为自己设置了那个条件。
大道至简的思维,归根结底,就是重视常识,把复杂事物简单化的思维。对趋势的判断亦然——当然,一些复杂的判断仅靠这一点是不行的。比如,我2008年写的《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对2010年欧元大决战的推断,及今年3月对“欧元大决战具体时间——5月、决战过程——不会持续很久、决战目的——废欧元影响力而非致其于死地”等等的系列判断,及2008年对美元与黄金同步性特征的论断,需要借助更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尽管如此,这些复杂的判断仍然离不开常识性思维。
常识性思维得出的判断,对于投资来说,足够用了。
2010年5月16日,我在《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投资总结之四》中写道:
“需要强调的是,我所指的资源为王,不包括钢铁、铝等产能严重过剩的品种。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粮食同样是我眼里的宝贵资源——在当下它的资源特性比实物特性更醒目。黄色的金子指的是两种:黄金和粮食。黄色的金子是贯穿周期间的主线。而这些都没有黑色的金子走得更强更远!让时间证明一切吧!随着距离事实原来越近,人们会越来越清晰的懂得我的这种判断的价值。还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资源尤其稀有资源当成简单的商品,他们也将越来越显现出货币特性——真正有远见的人会懂得我所表达的内容。”
回过头来,我所谈及的板块所对应的个股,如今超过60%的都创出了历史新高。
贵金属黄金,在滥发货币成为世界性选择的时候,必然走强。诚如经济学家凯恩斯所言:“黄金在我们的制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作为最后的卫兵和紧急需要时的储备金,还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取代它。”有关黄金的未来趋势,以后觉得有必要时会专门论述。
我为什么强调“资源为王的传导路线,是贵金属(黄金)向次贵金属(比如我书中提及的稀土等)的传导”呢?诸如稀土、钽等等品种,一般与煤炭一起,被归为黑色金子之列。在国际金价走强的情况下,强势传导必然在次贵金属品种全线展开,原因是,这些次贵金属,比贵金属的黄金具有更大的一个优势:工业用途。
我们知道,每年世界黄金供应量的80%用在了首饰业上,工业用金占世界总需求量的比例连10%都不到。而次贵金属很多都是用途非常广泛的品种,随便查询一下诸如稀土、钽这样的金属用途,你都会忍不住大吃一惊。因此,强势力量一旦传导到这个领域,工业价值+货币价值,其力度一定空前。
粮食同样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甚至可以说是更宝贵的资源。我将其与黄金一起,归到黄色的金子当中,原因即在此。
2008年10月,在次贷危机恶化的过程中,我开始强力看好黄金,并在博客中明确写了出来。但从2009年8月起,我以黄金为核心的投资组合,变成以农业等资源为核心的搭配。当时的农业是最不被看好的板块,而国际金价继续在上涨。但事实证明这种配置是符合市场趋势的,在长达一年的时间里,黄金类股票价格大部分刚刚到达或超过我当时调仓的价格,个别的仍在下方,而粮食类尤其我数次强调的种子类品种,大部分创下了历史新高。
这种调仓的原因同样是基于常识:国内的投资品往往会变本加厉地超前反映某种利好因素,黄金类股票在连续上涨6倍的情况下已经完全透支了随之而来的国际金价涨幅,二者之间需要有一段时间的背离。
那么,粮食类尤其其核心种子板块为何如此强劲?
答案就在常识中。去年的干旱连着今年的洪水,甚至没有经历一个过渡期就完成了角色的转换,而且今年的水灾几乎全在粮食主产区。不仅中国,全球的多个粮食主产国粮食减产。另外还有转基因种子肆虐因素,这是一个令人悲伤和忧虑的因素,简短的话无法说透……鉴于形势的变化,我延长了以粮食为核心的品种配置时间——外部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到具体投资品的变化(而非大周期的变化),需要随机应变。比如,对于上证综指下限的判断,当股指期货推出后,在财经郎眼中,与郎咸平教授一起做节目的时候,我即做了调整。2319的前期低点,与调整后的点位相差无几。
同样作为黑色金子的煤炭,在新周期中,连续受到发改委的价格管制,这种管制长期看会导致更大力度的反弹,但短期看,它会影响人们对煤价将不得不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平稳的预期,这种预期将使其力量的释放时间略微延长,而绝不能改变其突破方向。
作为投资者,最重要的是把握大趋势。关于新周期,我曾经连续写了多篇文章,并强调不要以短线客的心态来看新周期。2010年6月8日,我在《值得重视的周期转换》一文中写道:“在市场中充满恐惧与困惑的时候,我要说的是,尽管惯性的延续显得阴森可怖,但伴随着5月的渐行渐远,或许,更应该关注机会,以与新周期共舞。”现在回过头来看看,那个时候,市场中的气氛是何等的恐惧和黑暗。
鉴于货币的超发冲动难以抑制,以资源为主线的投资思路是相对安全的选择。当大盘在10%位置上下震荡的时候,许多此前博文中提及的资源品所对应的品种,大都走出了超过50%的强涨势(有关新周期的这种奇怪特点,我早在上半年的演讲中都已经做过详细分析)。
我需要再次强调,任何投资品都必须放在一个周期或区间内来分析才有意义,因此,我此前写的周期分析问题,都特别重视时间坐标,离开了时间坐标的判断,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我是一个从实战走出来的趋势研究者,更注重趋势的可操作性,而这种操作性必须通过周期的转换与时间节点的对应,才具有实际意义。
当越来越多的人刻苦钻研各种投资秘诀的时候,却逐渐脱离常识。脱离常识的投资,仿佛随波荡漾的浮萍,既不知道自己身居何方,也不知道风速、水流处于怎样的趋势当中,所以,结果只能是成为趋势中的玩物。
当然,投资者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分析技巧和基本的风险控制方法,以合理分配资金,以安全、稳妥的组合,在市场中获利。
附:黄色的金子——黄金、粮食;黑色的金子——稀土、钽、铟等稀有金属和煤炭;液体的金子——石油(油砂、油页岩亦归于此类)、水。
说明:1)本人所有大道至简系列文章都只是阐述一种分析方法,而非提供投资建议。2)最近一周博文更新会适当快些。3)本人已在博客中明确声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请谅解。                 于2010年8月31日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趋势)总结之七
时寒冰
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作用,决定着它在资本市场,往往起着助涨助跌的作用,尤其在金融衍生品推出之初(无论欧美还是日本),表现得更为明显——尽管制度建立者的初衷或许并非如此。
因此,相关国家对金融衍生品的推出一般比较慎重。比如,日本,早在1951年就推出了融资融券业务,但直到1988年才正式推出股指期货。日本当年股指期货的交易量数倍于现货交易量,就连所谓套期保值者,也忍不住做起了投机,使得整个股指期货为投机者所主导。这加剧了泡沫的凝聚。1989年12月29日,日经指数创下39815点的历史最高点,而后掉头向下,截至今天也才9200多点,跌幅之惨烈,跌势持续时间之久,史无前例。当然,日本资本市场的沉浮与其在货币战争中的完败相关,金融衍生品只是起到了助涨助跌的作用。
有关股指期货对中国股市的影响,我与郎咸平教授在广东卫视财经郎眼“揭秘股指期货”一期节目(2010年4月25日首播)中有专题对话,虽不完整,但基本可知悉大概。
股指期货与股票交易的区别有很多,最大的区别在于几点:股指期货是保证金交易制度,投资者可以“以小搏大”,是带杠杆的,虚亏到一定程度,必须追加保证金,但可能由于在涨、跌停板位置爆仓而无法斩仓出局的情况,可谓“求死不能求生不得”,而股票是全额交易制度,即使亏损,也仅限于账面资金;股指期货是“T+0”交易,随时可以开仓、平仓,而股票是“T+1”交易,头一个交易日买的股票,只能在下个交易日或以后卖出;股指期货在交割日要交割,而股票则可以长久持有;股票市场只能先买后卖,而股指期货市场可以先开空仓,既可以先买后卖,也可以先卖后买。
在中国推出商品期货至今(尤其在期货市场建立之初),曾发生多起“逼空”(居多)或“逼多”行情。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非得逼死对方不可的现象呢?
我们知道,期货是可以先开空仓,也可以先开多仓的,当平仓了结的时候,必须做相反的交易。比如,假设空单持有者要平仓,必须挂买单,这就意味着,做空的一方要平仓,反而要助推价格向着有利于多头的方向发展(在跌停板位置上获利了结等情况除外)。空头为了安全地抽身而退,同时也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会拼命向下砸盘,当多头资金跟不上时,就有爆仓可能,多头可能选择卖出止损,多头被动斩仓(卖出)的结果是,推动趋势更快、更深地下行,空头可以完胜。
这显然是空头最乐意看到的情形。
反之亦然。
因此,期货的这种特性决定了,行情的结束以另一方的完败作为结束点,才能彻底地一了百了。
当时,与郎教授一起做节目的时候,我谈及的400点观点,就是基于保证金被打爆的逻辑得出的。节目播出后,股指期货的保证金比例就提高了,而且,期货经纪公司实际调整的比例更高,原来所谈及的400点的幅度也随之进行了调整。
股指期货是4月16日正式登场,起跑线是3399点。
3399 X 15% = 509.85点,但在实际交易中,不少期货公司给的保证金比例是20%,如果以20%计算,则为3399 X 20% = 679.8点。
也就是说,当沪深300指数跌幅达到这个点位的时候,持有当期交割合约的多方如果满仓操作,基本彻底爆仓。
对照一下:
IF1005合约在4月16日的最高点位是3450,到5月21日交割日的收盘是2749.8点,3450-2749.8=700.2
与679.8点的测算竟然如此惊人的吻合!
这个吻合的背后,是多方在此轮被洗劫一空。
我此前多次强调,股指期货推出后,是股指期货影响股市而不是股市影响股指期货,等到今年11月前后,两者则是互相影响的关系,而不再是单向的。
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它对中国股市的直接影响是,同时打开了股市的下跌和上涨空间。我在2009年曾经推断,股市会在2900—3400一线,震荡较长时间,直到这个区别被股指期货的推出打破为止。
当时,在与郎咸平教授做节目之后,我调整了此前判断的区间下限。2900-(2900 X 20%)= 2320点,而大盘的最低点是2319.74点,是更加惊人的吻合。在接近这个位置的时候,当然是机会,因此,我在此前多次强调新周期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当股指期货上涨的时候,与下跌时一样,一般仍需把一方逼入绝境为终结点,这实际上使得趋势的把握有了一个相对直观的参照物。
需要说明的是,逼空或逼多行情,并非每次都非常规则的出现,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一个区间内震荡而不突破,导致弱势的一方看不清方向,盲目地追涨杀跌,左右斩仓,招致亏损。至于这两种情况的区分,不在本文探讨范围之内。
另外,在跟郎咸平教授做那些节目的时候,我特别强调,不要抢筹码。因为,股指期货推出前,很多人忽悠不明就里的散户投资者去抢权重股。这是一种不值得推敲的说法。以中国石油为例,中国石油集团持股数15816459.73,占总股本的86.42%。再如工商银行: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持股11831671.61,占总股本的35.4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持股11800617.40,占总股本的35.33%,两者相加占总股本的70.75%。余剩的流通股即使抢走完,也不足以与他们抗衡,而且,在当时背景下,用这种海量的资金去撬动股指期货这个刚刚推出的小盘,也根本不值得。
在当时的背景下,由于受到国家货币政策及房地产政策的影响,能够走得好的只能是小盘股(具体分析过程以后有机会再写),因此,在4月份做的那期节目中,我特别强调不要去抢筹码,如果要做大盘股,也一定要是因为其本身的投资价值而非筹码本身。
这一情况同样在今年11月前后会发生变化。
做投资需要对一些常识有基本的了解,根据常识指导自己。
当然,杠杆工具的密集推出(报道称央行将推出中国版CDS)往往意味着风险的放大,从超越投资范围的角度来看,华尔街的那些人是不会让这些杠杆闲置的。对此,我非常无语。我一直在关注华尔街的动向,今年3月,我将金融大鳄们全面狙击欧元的具体时间——5月,反复在博客中公布并强调,就是让读者与我一起验证。尽管如此,5月欧元狙击战全面激战时的惨烈一幕,依然令人心有余悸。这一推断对我而言这并非意味着成就感,而是深深的、深深的危机,华尔街在等待他们需要的杠杆工具一一到位,而今真的在一个个如愿以偿……
无知者无畏。
草民之忧,轻如鸿毛。
本人所有大道至简系列文章都只是阐述一种分析方法,而非提供投资建议;所有分析结果都是基于一种可能性推测,都是既有对的可能又有错的可能,只是,好的方法相对可以提高对的几率,而好的方法无不源于常识。
2010年9月7日
大道至简:透过现象看本质
——投资(趋势)总结之八
时寒冰
影响某种趋势变动的因素往往非常多,即使以人们能够看到的因素而言,罗列下来也非常繁杂。但是,在所有影响该种趋势的因素当中,有很多是可以忽略的(通过删减化繁为简);有些因素所产生的力量是互相抵消的(即方向相反而力量相近的因素,去掉,化繁为简);有些因素是可以归为某一类当中的,所依据的原则就是,这些因素的合力是同向性的(通过合并,寻找到一个主干,化繁为简)。走完这三个步骤以后,再通过第四步,寻找决定趋势的核心力量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当然,再高一个层次,就是倒推法,更简单,更容易找到实质,但必须有前面的基础作为铺垫才能做到。
沿用上述方法套房价,会发现,最终决定房价的力量是货币(信贷)的供应量(“无论是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货币供给的动态都取决于信贷的扩张和紧缩。”——黄达《金融学》)。因此,根据货币(信贷)供应量,即可知道房价的大致趋势。除货币之外的因素,如供求关系等等,都退居其次了,也正是这些变化,使得很多经济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的房价高于发达国家后为何还继续走强的真正原因。
中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92年(31.30%)、1993年(37.30%)和1994(34.50%),那个时候发生了极为严重的通货膨胀。原因有二:一是M2增速过快,快到令世界瞠目结舌的程度。二是中国缺少可以吸纳这些超发货币的领域:房地产和股市都处于刚起步阶段,规模有限。
于是,政府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行货币化,或者说,去责任化。住房改革、医疗改革、教育改革……通过改革,原本应该有公共财政承担的职责,转嫁给了老百姓自己。而住房、医疗、教育领域的货币化及股市的扩容,成为吸纳超发货币的重要领域。
1990年的时候,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人民币,截至2010年8月末,M2余额已经高达68.75万亿元。净增加43.9倍。至此,伟大祖国的货币总量已经超过美国20%。可歌可泣!
中国房价真正开始暴涨,始于2003年。相关数据,我已经在《大道至简之五:透过现象看本质》中有详细介绍。
可以重复一下两组数据:
第一组:2003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20.62万亿元,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2007年与2003年相比,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增长了近20万亿!
第二组:2007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40.34万亿元。2009年1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60.6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7%)。短短两年时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又增长了20万亿元!
其实,对于房价而言,调控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政府能否控制住印钞机,能否控制住信贷的急速扩张。一边调控,一边加大货币投放,等于是火上添油,是不可能抑制房价的。
那么,今年下半年房价为何又开始上涨了呢?
因为,虽然调控的鼓声雷鸣,使得投机客开始观望,房屋成交量骤降,房价也略有回落,但中国的M2余额一直高速前进——这是中国房价再次向上的根本原因。
截至2010年8月末,M2余额为人民币68.7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2%,增速明显高于7月的17.6%。而中国截至今年6月末的M2较上年同期增长18.5%,5月为21.0%,4月为21.48%,3月22.5%,2月25.52%,1月为25.98%。货币的快速投放,使得富人出于对货币贬值的恐惧再次入市,这个时候的房屋已经不再是居住的房子,而是一种金融品,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传销场所。
2009年,中国预定的M2增速目标为17%左右,但截至2009年末,M2余额较上年末增长高达27.68%!
中国今年(2010年)全年的M2增速目标仍为17%左右,但截至目前,没有一个月是低于17%的。
而且,政府自己也感到调控房价越来越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一方面,既得利益集团已经从小树变成参天大树——是类似于阿凡达电影中的那种可以寄生N多人的难以撼动的通天大树。另一方面,一旦调控房价,超发的货币就会涌入实体经济,加剧通货膨胀的显现。比如,流到农产品等领域,就会导致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引发民众不满。
于是,不得不再次放任房价。
这不仅可悲,而且非常危险。
现在,一切都在按部就班的进行中,只是,很多人把头埋在沙土里,装作看不到而已。今年3月,我多次强调,国际大鳄将发起总攻,全面狙击欧元,速战速决。被很多人嘲笑,等结果出来后,这些嘲笑者不做声了,但也仅仅不做声了而已。我此前在演讲中提及的,黄金年底到1300,美元9月将见到7字开头,都已经到达。再次强调,所有的趋势研究必须放在一个周期内才有意义,对某个阶段的带有时间坐标的趋势把握好,对投资操作才有实际意义。阶段一过,趋势就跟着调整。这就是顺势而为。
目睹危险,令人忧虑。要知道,在时间坐标上,当像5月欧元狙击战这样的具体事件被如此精确地固定下来的时候,实际上也意味着大周期的全面启动和展开啊!
2010年3月17日,我在《货币战争悲壮的英雄:帕潘德里欧》一文末尾这样写道:
欧元之后,投机大鳄们下一个要攻击的将是中国。伎俩仍旧是:热钱涌入——逼迫本币升值——推高泡沫——热钱撤离——泡沫破灭……只不过,中国一直在主动制造并累积泡沫,并且乐此不疲,不遗余力。很多时候,不能埋怨投机大鳄太凶残,而应该想想自己的问题。
不自省者自灭。
在帕潘德里欧悲壮抗争的时候,北京又诞生了几大地王,其中有中国兵器装备集团下属企业。地王一出,周边房价立即暴涨……此时此景,不能不让人扼腕叹息。
现在回过头来看看,眼前正在发生的,跟我3月画出的这个路径何等相似!
欧元狙击战之后,美国对伊朗加大制裁力度,而后,就是集中力量强压人民币升值。9月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将就一项旨在对所谓低估本币汇率的国家征收特别关税的法案进行表决。而所有的这一切,我在3月份的文章中,都已经明确提出警示。遗憾的是,中国在继续膨胀泡沫,对已到眼前的风险视而不见。
我从2008年起,就一直喋喋不休地建议(连我自己都开始对这种喋喋不休不耐烦了),必须修正掠夺民众、恶化民生,仅能满足少数人私欲的畸形的房地产政策,停掉一切可能导致产能过剩的大规模投资项目,把资金用到改善民生上去,用到扶持效率更高的民营企业发展上去。只要民生改善,社会保障机制建立起来,中国民众的购买力就能激活,内需就能拉动起来,在国内就能消化掉部分产能。遗憾的是,中国不仅没有这样做,反而越走越远,继续扩大产能,以至于到了不得不再次通过关闸限电来控制产能的地步。同时,面对被通胀折磨的购买力不足的民众,又不得不哀求消费大国,向他们超低价推销我们的产品。
一步错,步步错。
高房价是一些人政绩的闪光点,也是一个巨大的隐患。中国房价早已丧失了购买力这一至关重要的基础,它已经成为富人的游戏,成为投机者的乐园,成为摧毁民族凝聚力、创造力和上进心的超级粉碎机。中国的房价在靠春药强力支撑,看起来还在勃起,却忽略了正在造成无法医治的后果。
当然,在所有的隐患爆发以前,我们不妨一起麻木起来。草民徒叹奈何!
说明:本人所有大道至简系列文章都只是阐述一种分析方法,而非提供投资建议。其中部分内容为此前演讲中内容,只是时间滞后。
说明:最近更新不快,原因有三,一是前期多篇文章被屏蔽,写作激情受到些影响;二是房价上涨,房东也趁机再次把租金提高20%,毫无商量余地,只好滚蛋,另找栖身之地,耽搁了点时间。三是新书的写作,其实,半年前已完成,但看看不满意,干脆删掉重新写。因此,有所耽搁。
于2010年9月29日
大道至简之九:
周期的实质与投资机会
时寒冰
(一)
由于新书迟迟不能出来,重启这个系列。
我从内心里感谢一直默默支持我的朋友,最希望大家能够赚钱,以弥补通胀损失,让自己的生活压力能够减轻一些,能够多给家人一些爱护和温暖。虽然很多人的确从趋势类文章中受益了,但也有一部分人没有受益。受益的人感激不尽,而没有受益的人则可能诅咒你。
其实,这些都不应该发生。无论收益与否,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但是,我后来发现,大道至简在被一些人严重误读,误读的人又常会恶言相向,甚至春节的时候还有人诅咒你,对于这种情况,加入“黑名单”就解决了,眼不见为净。但是,这种人的愤怒,是否能够因此平息下来呢?如果不能自省,在这种迷失的状态下,即使短期取得收益,又怎能留得住?
后来,我决定终止了这个系列的写作。今天,决定重写时,心中仍充满矛盾。
所以,我今天要把周期和趋势的实质讲一下。
这可能更为重要。
首先说明一点,虽然这个系列文章叫“大道至简”,其实,从第一篇至今为止的其他没有归入这个系列的分析性文章,尤其周期性文章,是同等重要的。
国内研究周期和趋势人很少,相关专著更少,能够看到的多是西方研究者的著作。西方学者的研究偏重于数据模型,只有当趋势延续和时间节点的转换比较规则时有效,当周期走出固有的循环轨道,或者,当趋势突然转折时,他们的分析就力不从心了。我所能看到的西方研究专著,基本都存在着这个缺陷,在趋势研究上,属于相对初级的。我这样说没有丝毫轻慢的意思,相反,我非常感恩很多人留下的研究成果,使得我们得以少走弯路,提高效率。
一些朋友劝我写一本趋势分析的书,类似大道至简系列这种风格,但更系统和全面,这种技术类的书,应该不会受到什么阻力。
重回本文话题。
西方的研究有一个共通之处是非常值得借鉴的,即通过拉长周期来看趋势。比如,美国学者研究房价的规律,发现,在1818年至今的190多年的周期里,美国楼市价格的起伏周期平均在18年左右。这是通过对完备的房价走势数据库总结出来的。如果知道了这个特点,一旦美国房价步入上涨或下跌轨道,就会懂得,这种趋势会延续若干年,不会很快就结束。
因此,当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房价刚一下跌,美国人不动,甚至整个西方人都不怎么买房了,但中国就开始有人去抄底——这些人在根据中国的经验做决断,结果显而易见,套在了山肩甚至山顶部位。
(二)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看三幅图。
看到下面这幅黄金趋势图(图一),您想到的是什么?

看到下面这幅黄金趋势图(图二),您想到的是什么?

再看看下面这幅图(图三),您看到的又是什么?

说明:图一是2006年4月13日到10月31日的黄金趋势图。图二是2008年3月14日到2008年9月2日的黄金趋势图。图三是2005年2月25日至2011年5月11日23:21分(皆为北京时间)的黄金趋势图。
前面两幅图都是第三幅图中的一个小部分,但正是这一小段让很多人彻底迷失。
这就是拉长周期看趋势的意义所在。
所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如果站得比K线还低,如果在短期波动中颠簸沉沦,又怎能看清趋势呢?
如果看不清趋势,不妨抽身出来,做一个旁观者。毕竟,还有“旁观者清”的说法。
(三)
所谓的趋势或者周期,是有一定运行规律或者节奏的,以短线的思维来看周期或者趋势,那么,看到的既不是趋势,也不是周期。我后来停止写大道至简系列,也与此有关。既然很多人喜欢短线,就算了。
以短线思维看待一种研究或者趋势,甚至不能触及表层。
如果用这种思维去指导投资,怎么可能不遭受宰割呢?——当然,这一点不适合做短线的高手,做短线很好的人,也用不着浪费时间读大道至简。
很多人形容中国的股市是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问题是,如果你是韭菜中的一根荆棘,或者是一根老韭菜,还有被割的价值吗?对方要割掉你,得承受多大的时间成本?更何况,这种收割只能靠你自己“自愿”才能完成?
安安静静地停留在一个大周期内,安安静静地生长,谁耐你何?
做一根长满刺的荆棘或者老韭菜吧!
这才是周期和趋势的意义。
它的意义是守候你,呵护你,让你不遭受财富被洗劫和心灵被摧残的痛苦,但是,很多人争先恐后地走出大周期,暴露在掠夺者的屠刀下,以验证是自己的脖子硬还是对方的刀锋利。当自己受伤害的时候,他们首先会痛恨此前映入自己眼帘的信息提供者——丝毫不自省自己是否误读了那些信息,然后,会抱怨自己的脖子硬度不够。
我的一位亲戚,是做烟酒生意的,有一些闲钱,在2003年底以20多元的价位买了一些茅台股票,他觉得这种酒有稀缺性,就一直拿着,直到现在还有三分之一没有卖掉。他可能不懂投资,但他认准了一个趋势。
在中国这种掠夺者肆无忌惮的股市里,趋势投资是花费精力和时间最少,收益最稳定的一种投资方式。只要抓住了不可复制的“稀缺性”这一点,就足够了。
次贷危机后的这个周期,是从2008年11月开始的,它归属于2001年7月开始的这个大周期。有关这个周期,我在新书中从根源上进行了解读。如果书出版,大家看书;如果不能出版,我承诺把这一部分贴到博客。您就会明白,周期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到底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到底应该站在什么样的高度来看待周期和趋势。
一些过去没有做过投资的朋友,在2008年12月《中国怎么办——当次贷危机改变世界》出版后,买的稀土类股票,至今已经有多少收益了?透过他们的来信,我非常感慨。他们至今拿着,是因为他们不懂,虽然他们不懂,但他们相信趋势在延续。他们怀着感恩之心,对待别人的付出,对待财富本身的厚爱。这本身就是一种超脱。
为什么,同样的一个“资源为王”,有的人翻了多倍,有的人不仅不赚钱甚至还亏损?
别忘了,人选择财富,财富也选择人。您在以怎样的心态对待财富,财富也以怎样的状态对你。耐心如土壤一般,让贫瘠的土地不再干涸,慢慢出牙、长杆、开花、结果。这是一个过程。而更多的人不喜欢这个过程,更喜欢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干脆利落,但别忘了,这里要交的“钱”本身也是包含着时间成本的。如果理解成一手交时间一手交货,或许,更为理智一些。
我在“黄金周”课上,举过一个短线高手的例子,他的平均持仓时间是5.6个月。我之所以称其为短线客,是因为,我身边的朋友的持仓时间,都超过他。很多人在2008年11月、12月买的稀有资源类股票,至今还拿着。
要在趋势之下做投资。
如果在一个周期的起始阶段分配资金,至少有50%的资金做长线,雷打不动,坚守纪律。剩余的资金折腾,到最后比较一下,可能还是长线部分获利最多——至少大部分情况下如此。这种长短线资金合理分配的好处,只有耐心坚守的人,才能更清晰地感受得到。
(四)
由于在此前看好黄金,每次黄金下跌,都会有人指责,甚至有人指责你之所以看好黄金是因为被华尔街收买了。你以为华尔街那些大鳄们这么没有出息吗?你当他们是雇人在街上发名片办假证的人吗?
我所言的趋势是一个大趋势。
早在2005年,当通胀越来越猛烈,趋势越来越清晰的时候,我就开始劝朋友配置一些实物黄金,固化自己的财富(有关这一点,新书中有更详细讲解,如果不能通过,这部分内容也贴到博客中),那时候的黄金价格是400多美元。2008年春节我做的黄金专场演讲,强烈看好黄金时,那时候的价格是700多美元。当时估算“至少会到1300美元”。
2009年1月16日,我在博文《投资感言》中写道:“我根据利益分析法判断,黄金价格会一直盘整到布什下台和奥巴马上任的交接区,在此前的几次讲座中,我多次提到,黄金价格在等待奥巴马,奥巴马上台之后,黄金价格将走出一波涨势。因此,周四(1月15日),我建议几位国外的朋友在纽约金属交易所开盘后买入黄金期货,同时,建议在周晓鸣先生处主动帮忙的几位朋友和此前询问金价趋势的朋友买入国内的两只黄金股票:中金黄金和山东黄金……”
那个时候的黄金价格是800多美元。
那个时候的中金黄金是34元,半年后,复权到140多元。
那个时候的山东黄金是45元,半年后,复权到130多元,一年内复权到180多元。
趋势投资是公平的。抓住机会早的,收益大,因为,他支付的代价高——漫长的时间成本和漫长的等待,在这个漫长得甚至让人遗忘的过程中,让生长财富的土地变得肥沃。而后进的,自然风险会大,越靠近周期之末风险越大。如果要收益,同样需要一个时间段的付出。很多人都可以对照一下,2008年11月后买的股票,如果拿到现在,收益该如何?至少,绝大部分是非常可观的,而反反复复,试图抓住每一个波段的结果又是什么?是可以对比的。
研究趋势到现在,我真正关注的是类似2007年10月大顶和2008年11月大底这样的周期转折点,而不愿意再在小节点上耗费时间。
人的生命短暂,有更多有意义的事情要做。
很多人盲目惊恐或者盲目乐观。
有些人看空黄金,从600时就开始看空,眼睁睁地看着涨到800,更坚定地看空,结果黄金到了1000,更强烈且肯定的看空,结果到了1200、1300、1400、1500……每当黄金暴跌,都会有人找看多黄金的人“算账”,认为这些人在当托儿,要把一些人给套进去。可是,他们忽略了这些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多的,也忽略了被“套”多年的人是何等的快乐。退一步说,即使黄金转势,这些一路做多的人为何不能在周期结束时反手做空呢?为什么非得在这种盲目的恐惧中错失投资机会呢?别忘了,所有的趋势转换都有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足够你换手。
实际上,观察周期到现在,我研究的重点就是趋势的结束和周期的转换点。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根本。
(五)
写下这些话时,有时候有点恨铁不成钢之感。
如何看待周期的实质,是核心中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如果一直不能摆脱掉一个短线客的思维方式,如果不能摆脱短期波动对自己精神上带来的巨大冲击,最好先离开股市。投资是一种修行的过程,而不是受苦受罪,更不是在被劳教或服役。
当然,要做到超脱的确不容易。这就需要合理分配投资资金,不要犯投资的大忌:不要借钱炒股、不要帮别人炒股、不要用完所有子弹、不要在高处建仓等等。
其实,股市的风险比带杠杆的各种衍生品的风险要小多了,至少不用追究保证金,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最近媒体报道,4月28日,申银万国自营部的投资经理由于爆仓跳楼自杀,多么可惜!如果做过这种带杠杆的投资品种,就更能理解投资者的压力是何等之大,也能理解控制风险的重要性了。相比而言,股市是最简单的投资平台,简单到什么也不用做,你的贴身秘书——时间就会打点好一切,但很多人非要把秘书的工作也做了,你的小秘不整你整谁啊?
以上就是我想说的周期和趋势,如果能够正确看待趋势和周期,它就会成为你的呵护者、庇护者,投资也会成为一种很轻松甚至令人愉悦的事情,至少不再是一种痛不欲生的折磨。当然,认清趋势和周期,不逆势而为,永远是根本。(再次强调,这篇文章只是针对过去的一个总结。大道至简系列只是一种探究,不含任何暗示。)
为大家祈福!(这篇文章写了一个晚上,比较长,大家读起来可能会累,以后我尽可能注意精炼一些。)
于2011年5月11日
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
时寒冰
尽管趋势的演化存在着诸多变数,但是,趋势的延续性却可以帮助我们,透过以往的信息展望未来——这种延续性并非是指沿着过去的趋势惯性延续,如果是这样,趋势研究倒变得非常简单了。这种延续性也包括转折性延续,因为,我真正所指的是影响趋势的因素的延续,只要这些因素存在,结合过去的节点与当时产生的作用,对比当下节点与当前环境的变数,进行调整,即可发现很多有利于判断趋势的信息。完成这一步,趋势研究其实变得简单了。
这就是简化的过程。
最难的不是把简单的问题变复杂,而是把复杂的问题变简单。很多人对自己听不懂的论述心生敬畏,以为对方水平太高,自己只能仰视。其实,真正的大家是善于把复杂问题简化并用常人能懂的语言清晰表述的。
时至今日,我还记得第一次读到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家著作时的震撼和感动。现在想来,作为大家,他已经没有必要,像国内的很多经济学家那样,通过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来掩饰自己研究方面的浅薄和缺陷,而是把自己的作品当作与人交流的媒介。
如果您觉得这种表述有点晦涩,且显得不太有趣。我不妨用一个例子来说明:
当社保基金入市的消息遍布各大财经媒体,这对趋势意味着什么?你想到的是什么?
如果对照一下,2010年、2009年、2008年、2007年……再往前,您会发现什么?
是的。在社保基金进入股市(注意资金到账和资金买进的区别,还有资金大小的区别——这决定着建仓时间和股市的趋势)后,紧随其后,往往都有剧烈的洗盘催生低点的出现。对于趋势研究者而言,最重要的不在这一点,而在于,决定这种结果的因素是否发生了改变。
社保基金是最不能亏损的资金,它必须得到一个低价建仓的机会,而这个低点是割出来的。
对照一下历史,在社保基金入市的同时,又发生了什么?如果有心,您会发现,很多东西,同样在重复,因为,决定它的因素至今没有改变——只要影响因素不变,内在和外在环境不变,趋势就不变。
低点之后,社保基金完成建仓,安心坐享其成。
这又是一种重复。
这不仅是不公平竞争的问题,更大的问题在于,社保基金的亏空是谁造成的?通过股市赚钱填补缺口等于仍然由普通民众承担,这种做法是否具有合理性?
通过历史轨迹透出的秘密,进而展望趋势,属于最基础最简单的判断。
稍微复杂一点的,是往纵深挖,放置于当下的大环境之下分析。
我让一位学生分析中东局势的变化,他的分析很详尽。但是,有一些关键点没有抓住。我给他开列了一个书单:其中包括阅读中东战争史。看完书后,再重新观察中东局势,他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共同点,而这个至关重要的点,正引导局势,向着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挺进,而这个目标就是趋势所指。
一下子变得豁然有序。
很多趋势研究者所犯的错误是,没有挖掘更深层的东西,只是简单地根据过去的趋势,沿着其惯性判断趋势,这种研究只是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深入下去。再强调一下:最重要是,不是趋势本身的延续,而是影响趋势的因素的延续!只有走到这一层面,才算真正入门了。
比如,拉登被美国人击毙了,很多人据此分析其影响。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拉登的死地!而这个死地清晰地映射出了美国的大战略,而这个大战略乃是围绕中国展开。
很多人痛恨美国人耍阴谋,却没有想到,美国是全世界最透明的国家,它的很多东西都是公开的。美国的一些要员甚至在公开著作中,清晰描画出他们的棋局,就看你有没有本事破解。时至今日,这些公开的信息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变。一个国家要强盛,绝对不能靠阴谋这种小伎俩,而是优越的制度,而是凝聚力,而是大战略……在一个连吃饭都提心吊胆的环境中,凝聚力从何而生呢?
中国缺少的是大棋局、大战略观。2007年之间调控楼市,2008年救楼市,2009年起再调控楼市;2006年认定汽车产能过剩,2008年鼓励发展汽车,2010年起又开始担忧过剩;2010年11月,鼓励种菜,打压菜价,短短几个月后,菜农就以泪洗面,有关部门又跑着去解决菜卖不出去的难题。这种超级短线的散户思维方式,在国外极其罕见,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如此平常。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是何等可怕的隐患!我们的大局观到底在哪里呢?
结果都是自己选择的。什么的行为导致什么的结果,是一定的。
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投资,都应该有一个棋局,这需要我们去观察和思考。成功或者感悟,都只能靠自己,别人所给的任何信息,无论多么有用多么重要,都是外在的,只有建立起自己的逻辑思维体系,才能理性作出判断,理性作出决策。对于投资者,同样如此。有时稍微用点时间就能发现的规律,却在懒惰中放弃,是令人惋惜的。
在寻找规律中花点时间,才能节省更多的时间,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效率。
于2011年5月25日夜
大道至简之十一:超越才有境界
时寒冰
我发现我必须得写一篇这样的总结,因为,很多人迷恋于“术”而忽略了“道”,走偏了。
利益分析法重要的不在于方法本身,而在于境界。其实,很多学科或技能也都是如此。
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指出:“利益分析法”是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概念。所谓的利益分析,首先是超越利益本身的。只有当人走出利益的局限,才能洞悉利益本身的力量对趋势的影响。否则,身陷利益的沼泽中,人的智慧永远是被捆绑和束缚的,怎么可能看清趋势?
超越利益的前提是努力积累知识,不断超越自己,在实现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感悟,逐渐找回被束缚的智慧和能量,达到融会贯通。
中国人与西方国家的人相比,分析、判断能力受到更多的局限,这种局限性通过长年累月的愚民教育等途径深入我们的骨髓,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思维的误区。
中国人传统上追求中庸,而当下的国人却是最容易走极端的。比如,对一个人的认识,如果一个所谓的“好人”突然暴露出某种缺点,就会瞬间被全面否定,因为很多人会不自觉地以一种完美的标准去要求别人,尽管没有任何人可以达到这种完美。西方把每个人看成正常人,既能看到某个人优秀的一面,也能看到不足的一面,这种预期是中性的,因此,判断者本身不会跟着某个被判断对象的某种变化而大起大落。这种思维方式更近乎中庸。国人由于预期在两个极端,往往会因为实际与预期的差距(这种差距常被无限放大)而产生情绪的剧烈波动。
记得小时候看电影,总是先区分好人、坏人,这种区分如此分明,以至于成为我们的习惯——而这种习惯是制约我们认清事物的最重要的障碍。
每当想到这一点,我就特别感谢我在读高二时的一位历史老师。他在讲课时,对一位公认的“坏人”进行剖析,褒扬大于批评。我非常愤怒,在课后找他质问,老师非常平静地给我讲他的依据,而几乎每一个逻辑,都有具体的参考资料作为支撑。我被他的智慧、渊博和严谨认真折服。
这次对话改变了我的一生。
我开始重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这种觉醒让我做更广泛的阅读和更深入的思考。大量阅读和知识累积,帮我一点点地走出各种束缚带来的阻碍。
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以所谓的坏人、好人去看一个人,而是带着包容之心,在大环境之下去看一个人——这当然不影响我的立场。
我们都知道慈禧是卖国贼,是一个坏人。当把所有的恶都置放于这个女人身上,所有在清朝衰落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男人,都心安理得了,这是否公平?在无情鞭打和妖魔化一个女人的同时,真正的问题被掩盖,必要的反思被简单的批斗取代,在这种愚昧的方式中,我们的民族一次次地失去反思的机会,而不断重演历史的悲剧。当我们打开尘封的历史,当我们知道“同治中兴”,当我们了解当时谘议局、资政院带来的民主潮流,还能以如此粗暴简单的方式去评价一个人吗?最可悲的,是重演悲剧,而把那时很多好的东西丢入垃圾桶。
世界历史同样如此。
我的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有一句被一些人“揪住”——俄罗斯在戈尔巴乔夫手中完成格式化,在叶利钦手中走向新生,在普京手中走向全面复苏,而在梅德韦杰夫手中,则可能走向强大。
短短的一句话,是大量阅读和深入思考后的总结。
质疑的焦点竟然是我在高二时开始克服的逻辑缺陷:叶利钦是坏人还是好人?
如果读过苏联解体后的研究资料,就会知道这些起码的常识:叶利钦时代的贫富差距等问题,早在苏联没有解体时就已经长年累积,只是没有人把他捅破而已,一旦捅破,无论这个人是叶利钦,还是别的什么人,相关问题都会充分暴露出来,从而使其成为被责骂的罪魁祸首。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教授大卫·科兹将对苏联解体问题的研究,写成了一本书——《自上而下的革命——苏联的解体》。大卫·科兹认为,苏共党内的权贵确信,必须使苏联解体,才能获得巨大的财富,或者,将敛取的财富合法化,来自上层的力量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苏联解体后,原来的党内高官变成了富豪,继续掌握权力,实现了自己的目的。对于这种状况,岂是某个人的力量所能改变?
随便翻阅一下资料,就能知道,叶利钦时代的贫富差距,是苏联专制时代所致。叶利钦在《我的自述》中感慨道:“当人们了解到这令人愤怒的社会不公,并看到党的领袖不采取任何措施以制止党的高层人物对财富的这种不知羞耻的掠夺,就会失去……最后一点信任。”叶利钦废除了这种特权,甚至当戈尔巴乔夫想保留仅有的一点特权时,也被叶利钦毫不犹豫地拒绝。这是一种勇气和高度。
俄罗斯共产党总书记久加诺夫对苏联的解体作了如下总结:“苏共垮台的真正原因是它的三个垄断制度,即党员以为自己想的说的都是对的——垄断真理的意识形态制度;以为自己的权力是神圣至上的——垄断权力的真正法律制度;以为自己有不能说却可以尽管做的特权福祉——垄断利益的封建特权制度。”
因此,苏联解体既不是叶利钦也不是戈尔巴乔夫所致,而是许许多多的人共同推动的结果。叶利钦或戈尔巴乔夫,只是一个时代的符号。如果以好人、坏人来衡量他们,就会陷入一种低级的误区中。
只有摆脱这种误区,才能更清楚地判断一个人,才能认清历史发展演变的规律。
对于俄罗斯而言:叶利钦竭尽全力维护民族利益,革新制度,尽管受到国力等的局限,他做得非常艰难,也正是因为这种艰难,他开始选择能够替代自己的人。在当时人才极其匮乏的时代,叶利钦选了多位总理:盖达尔、切尔诺梅尔金、基里延科、普里马科夫、斯捷帕申……最终,叶利钦把重担交给了普京——这位把俄罗斯走向全面复苏的强人。叶利钦没有留恋权力,而是放心地交给了普京,使俄罗斯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没有叶利钦,就没有现在的俄罗斯。叶利钦去世后,曾经痛恨他的俄罗斯人也开始感谢叶利钦为他们带来的民主和自由。
对于中国而言: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等人,让一个对中国有巨大威胁的专制大国,被一个日益民主化的俄罗斯取代,有利于中国的国家安全。即使从中华民族自身利益的角度来看,我们也没有什么理由简单地以“坏人”来定论叶利钦。
我们不妨看看,对于被称为苏联解体罪魁祸首的另一位重要人物戈尔巴乔夫,俄罗斯人是怎样评价的。
2011年3月2日,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欢度80岁生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宣布,颁给他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表彰他在前苏联末期担任国家领袖时所做出的贡献。俄罗斯总理弗拉基米尔·普京致电祝贺戈尔巴乔夫80岁寿辰。普京在贺电中说,“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国外,您都是一位与时俱进的杰出的国务活动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树立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威望做了很多工作。重心感谢您多年来的社会活动,感谢您对大型慈善项目和教育项目的一贯关注,以及您参与的重大的国际倡议”。
可见,对于一个人,尤其对于影响历史进程的人,简单以好坏人是无法作出准确评价的。当然,这不是谁的错,这种局限性是思维被阻碍后的可怜反映。
对于研究者而言,如果连这种所谓的好人、坏人的低级局限都摆脱不了,就不可能看清事物的本质,更无法准确判断趋势。当然,我们的立场必须坚守,那就是民生和民族利益第一,任何人或团体都不能也没有资格凌驾于这一原则之上。
国人的另一大局限是不会对话,这同样与思维的局限密切相关。
西方人会通过对话,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哪怕观点针锋相对,也往往不影响互相倾听。而我们缺少这一点,任何一个人,当自己哪怕没有任何逻辑和知识依托的观点与对方不同,也常常抱以愤怒和仇恨,甚至扣帽子——从这一点上来看,在国人的人性中,其实都有专制的因子。
由于此前持续看好黄金,我被人扣上“被华尔街收买”的帽子,如果依据这种逻辑,同样可以给那些唱空黄金的人扣上“被华尔街收买”的帽子,理由是:这些人通过唱空黄金,让一些普通人交出筹码,被华尔街得到,而使得这些普通人无法分享黄金在我所言的周期中上涨的收益。
是的,这些逻辑很荒唐,但是,放到自己身上,是否都会本能地作出这种荒唐的反应呢?
修正自己,摆脱愚民教育带来的桎梏是一个艰难而痛苦的过程。尽管多年来努力地修正和改变,我在前几年与开发商论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依然暴露了出来。开发商认为我的观点荒谬,我认为他们的观点不堪一击,这种情绪化的对立,使得一些辩论的价值大大降低。此后我进行了反思:不能倾听的缺陷束缚了我的思维,让我不能在倾听对方观点的同时,深入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发现对方的理论缺陷。我认识到,在任何情况下,倾听都是前提,唯有此,才能更理性和深入地思考,才能比对方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开始尊重谈话者,这帮我看清了很多东西。
在愚民教育无孔不入的时代,各种局限深入我们的每一个毛孔。当很多人情绪激动地以所谓立场的正确拼命向对手扣帽子而不是平静交流时,我们失去了多少通过交流互相提高的机会?这难道仅仅是遗憾和悲悯吗?
另外,我想补充一点,无论对于什么学习,用心、勤奋,尽量去除功利都是极其重要的。我在《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提及的“怎么办”,绝对不仅限于第十章,其他章节留心一下一定会有发现。对于个别时间节点,即使没有明确提出,对于影响趋势的条件或者前提,也大都已作讲解。我用心写的书,我希望读者用心读,用心读的人才会有更多收获。
对于博文同样如此,如《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对于当下趋势的判断等。对于过去的许多文章,一些朋友常常感慨:等事过之后终于恍然大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在阅读时多思考一下,更早地明白呢?
于2011年6月16日深夜
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
时寒冰
中国的股市趋势、楼市趋势,都与政策走向密切相连。政策是一个根本的决定因素,因为它是利益博弈后的结果。
要想知道大趋势,必须能够分析政策的力量所指,判断其影响力。
我在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对这一点有分析。如第二章《中国式救市和美国式救市》:“对于中国的股市而言,不仅趋势由政策决定,连哪个板块会走强哪个板块会走弱,也都源自于政策。不懂政策解读的人,在中国,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者。”
但这仅仅是第一步。
如果再深入一步,必须把不确定性的政策给确定下来。
如果再进一步,连政策的走向本身,连将要出台什么政策和政策的出发点、内容也都能分析出来。
在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我对相关政策的思维方式,乃至美国的政策出发点,都有详细的分析。
中美出台政策的区别是:前者更注重短期,大多时候不按经济学逻辑和经济规律行事——这是短线思维的必然结果。而后者更注重长期,按经济学逻辑与经济规律办事。
这与中美两国的干部产生机制和人员组成相关。
西方尤其美国的政要,大都出身于律师、经济、金融、管理等专业,有重程序正义的传统,而中国则以理科背景为主。除此,民选制与任命制的区别,是更根本性的影响,但考虑到和谐的限制,此文并不就此展开。
因此,研究西方的政策取向,根据基本的经济学逻辑和经济规律,结合现状即可。而中国,则更多的是基于现状和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取向,更确切地说,是利益主体基于对现状的认识和理解,经过博弈后,出台相关政策。
说得再明白点:对于西方的经济政策预测,以长线思维为主,而对于中国,则以跑短线的散户式思维为主。
比如,对于水利设施的建设,西方一直都很重视,而中国,只有当连续干旱把水利建设落后的问题充分暴露后,才会重视。
因此,在2010年,当我从旱区调查回来,我断定下半年必出鼓励水利建设的政策。
如果这种分析已成过去,那么,我们不妨用这种方法,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进行分析。
路线一: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民企资金收紧、倒闭——生产供应减少——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硬着陆
路线二: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不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硬着陆
通过这种路线分析,一切变得清晰起来,无论货币政策紧缩还是宽松,其结果都是通货膨胀更加严重,最终走向硬着陆。
这样,就不需要用“如果会怎样”这样的语气来预测未来的方向,而是非常肯定的。因为,在“货币超发”前面是“政府主导投资”,只要政府投资主导经济这一根本前提不变,结果是注定的。这个路线图具体应该是:
路线一:政府投资主导经济——货币超发——通货膨胀——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民企资金收紧、倒闭——生产供应减少——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硬着陆
路线二:政府投资主导经济——货币超发——通货膨胀——不加息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流动性泛滥——通货膨胀更加严重——硬着陆
通过这种分析,我们把不确定性的因素,变成了确定性。
那么,能否再进一步分析?
可以。
再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紧缩的货币政策必然调整。
那么,何时调整?
调整的时间取决于政府对民营企业倒闭问题的认识,而这一点,可以“沿着历史的足迹”(大道至简之十),对照2008年时的情况,得出大致的时间段。如果对中国经济政策的了解再深一点,这种判断还可以不断精确下去。
因此,理论上来讲,每个人都是可以走在政策前面的。
于2011年6月17日早上
大道至简之十三:节点的提前和延后
时寒冰
趋势一旦形成,是很难改变的。这是趋势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但是,趋势研究最忌讳短线客思维,看得太短,或者,被太多短期因素干扰,就无法把握大趋势的脉络。
事实上,值得关注的因素并不多。
一些没有入门的人,喜欢把每天的各种信息累积起来解读,这种做法既看不清大趋势也看不清短趋势。影响趋势的因素很多,你根本无法收集完。但是,尽管信息很多,只有很少的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其一。
其二,很多信息的出现其实是滞后的,根据原本就滞后的信息去预判未来,其价值必然打折扣。更何况还有很多信息是虚假的,或者,是与相关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相反的。
其三,很多信息之间的联系更为重要,如果不能找到内在的联系,孤立地去看一个一个的信息,尽管疲于奔命,却少有收获。
为了避免这些弊端,简化分析,我苦苦做了多年的努力,才慢慢找出其规律,并逐步加以系统化,过去在为东方世家的学员上小课时,我曾经用十多个小时的时间系统讲过这种分析方法。有关这种分析思路,我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和《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中,其实也已经做了简单阐述。如果仔细看我的博客和书,即使不听演讲,也会对我的思路一清二楚。这是一种最廉价而系统的知识获取渠道,而我写作的目的也是针对普通的读者和投资者。
在《大道至简之十:沿着历史的轨迹》中,我介绍了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即社保基金伺机入市对股市趋势的影响。对照一下此后的股市趋势,再明了不过了。在股市投资中,这是不能被忽略的因素之一。
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我讲了避免信息滞后的干扰,从大棋局角度来分析趋势,找到趋势之间的必然性。事实上,这种必然性随之就在股市中体现了出来。
7月6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1年7月7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三次加息,也是金融危机之后第五次加息。调整后,金融机构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达3.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6.56%。
一些分析人士指出,在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央行宣布再次加息,凸显出当局坚决抑制通胀的决心。
这种分析结论被很多人所接受。
但是,在必然性的逻辑关系中,这种加息非但不能解读为坚决抑制通胀的决心,而且,还是货币政策转向将提前的信号。道理同样基于必然性的分析逻辑,因为,它将加速导致货币政策转向的前提条件的形成,有关这一点,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
这其实就是加速时间节点提前到来的信号(当然,对于能够做到走在政策前面的人而言,这种节点的提前或延后本身,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大趋势已经尽在掌握中)。
节点延后的分析方法,亦然。
由于此前担心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迟迟不能出版,我重新开始了大道至简系列的写作。但是,我现在从内心开始厌恶大道至简系列的写作,因为感受不到它的价值——你无论花费多大心血写的东西,别人匆匆一带而过,然后,等待你的下一篇分析。因此,如果这个系列再停写,将永不再续。
此次的加息信息一出来,很多人马上联系我,让写分析。
我不是短线客。我自认为写的是分析方法,一篇分析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量,绝不是短线思路下的产物。那种根据行情波动被动做短线投资的人,永远感受不到趋势跌宕之美。事实上,这个系列的每一篇文章,我都是字斟句酌,担心不能让读者明白,更担心被误读。
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也一样。很多人上来就看第十章“我们怎么办”。甚至有一位读者来信询问,除了第十章之外,还有哪一章是必须要看的。
无语啊!
你无论多么想帮一下朋友,结果都是徒劳。再没有比这更令人沮丧的事了!其实,最重要的内容都分散在前面各章中,第十章是根据出版社的要求,从其他章节中摘出来成章的。如果阅读得仔细了,这次股市上涨的特征,与书中对以往股市走势的描述,难道不是一样的吗?相同的趋势,相同的版块,相同的氛围……我其实更喜欢《经济大棋局》这个书名,解决、应对之道包含在大棋局中,有心者观棋局而知对策。
沿着历史的足迹,发现历史一直在重演,但内心的浮躁让人没有动力去思考过去,即使你总结好了,结果仍是如此。(另外,建议:如果有时间,请把大道至简系列连起来看,如果结合着新书《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阅读,会更一些。当然,对于一些思维方式和学识远远超过我的朋友而言,是不需要浪费这个时间的。)
大道至简之十四:从决定性因素到逻辑链
时寒冰
影响趋势的因素很多,关键的找到决定性的因素,很多人觉得这个问题很棘手,因为信息太多、相关因素太多,无从下手,无法筛选,而且,信息的占有量获取渠道都非常有限。怎么办?
其实,大家的每一点迷茫,都曾经是我最初所困惑的,因为我更缺少这方面的天资,是个天生愚钝的人。
研究趋势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逐步减少失误、提高准确率的过程。很多时候,教训带给人的启示更多。如果随着时间的流逝,失误日益减少,与真实趋势的吻合度越来越高,就是在进步。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找到并建立起自己的逻辑体系,而不是简单地去海量地占有、分析信息(事实上也很难做到)。
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怎么做?
找到逻辑链条,然后,静等一些关键性的决定性的信息的出现,而不是相反。或者说,先建立起逻辑链,再根据逻辑去找关键性信息(已知所需)。
因此,真正研究趋势的人,并非疲于奔命忙于收集信息的人,而是相当淡然的人。
有一次,见一位学生拿着一本书,我随手翻了翻,他说不打算看这本书了。我很诧异,问他原因。他说:“您不是刚刚讲过他的判断结果不对吗?”
我说:“是的,这本书的作者属于为数极少的有自己完整逻辑体系的人,你要学的是他的思维方式,他错的地方你修正好以后,仍然是非常值得借鉴的。没有完美的人,任何人都有缺陷,如果要找一个没有缺陷的人写的没有缺陷的书看,就只能看无字天书了。”
其实,读书、上学听课,关键就是看对方的思路,而不是盯着他给出的结果。你顺着他的思路,沿着他的逻辑推理,再补充进去自己的看法,更能发现对方的不足之处,更能找到准确的趋势,能更快地成长,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强项,这样做相当于借助对方的智慧加上自己的智慧,形成更强大的力量。而且,更利于规避风险,因为,每个人都对自己的投资负责,只有基于自己的逻辑去投资,才能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并保持处变不惊。
不仅学习趋势研究或者其他学科,教育孩子也当如此,才能开拓孩子的思维,让孩子的智慧更好地为己所用。
《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这本书,我写得很细,努力把每一个逻辑脉络讲清楚,把整个过程展现出来,任何一个推导假如出现问题,哪怕很细微的问题,人们也能及时发现,并作出正确的修正。这种清晰的思路,可以帮助读者开拓思维,增强判断趋势和洞悉事物本质的能力(当然,这样写作会让高手觉得有点啰嗦,这是我不得不抱歉之处)。
比如,对中东路线图的推导,当传导到叙利亚,当传导到黎巴嫩等意味着什么,是显而易见的,略微看一下新闻就行了。比如,当日本债务危机露出端倪时,又处于哪个阶段,相关信息一旦出现,就会一目了然。比如,美元的趋势,一旦与中国泡沫捅破后相对接,其所产生的强大力量将令人望而生畏。一旦条件满足,趋势当然不言自明。而这个条件就是重要的前提——泡沫。再比如,拉登被美军在巴基斯坦击毙这个条件成立后,另外一个条件一旦成熟对伊朗意味着什么,对世界大棋局意味着什么,都很清晰了。如果对照着现实来看,可能更有感触,因为大棋局已经展开。
我说的意思是,做到这一点,就不需要整天去收集信息了,况且也真的收集不完整。
通过线而不是点,通过倒推而不是正推,通过构建逻辑关系而不是信息的堆积来判断趋势,有两个最大的好处:一是简单、直观。二是一旦一个点与现实不吻合,马上梳理逻辑关系,可以及时作出修正,而通过点来作的判断,却只能时对时错,没有章法。
而且,通过这种思路,可以推导出一些尚未充分出现的一些趋势规律。黄金与美国的同步性问题,我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在2008年时倒推出来的。“也就是说,黄金、稀有金属既有与美元同步时的货币性特征,又有与美元背离时的商品性特征,多了一个功能,在资源为王的新周期中,就多了一份内在的上涨力量。”——《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第351页。
同样,黑色的金子会走得更远,也是这样推导出来的。尽管在黑色金子低迷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甚至辱骂,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怀疑,黑色的金子亮出了它的强势与活力,即使在大盘最低迷的时候,它也早已摆脱底部趋势而走出自我,成为佼佼者。
8月4日夜,全球资本市场、商品市场疯狂杀跌,这一天终于到来。华尔街发出狂啸。
谁最需要美国再次出台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这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
华尔街为了逼宫,达到目的,会怎么做,他们的能量一旦释放出来,将会产生出怎样的影响力(我昨天夜里的微博里提及到了这一点)?在商品期货市场做反隔夜持仓且满仓的人,开盘的跌停可能导致资金瞬间亏损一半甚至全无(杠杆超过十倍甚至更高的情况下)。华尔街在发出降级威胁后,经过漫长的等待越发失去耐心,他们需要美国尽快采取行动。
同样,在《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中提及中国货币政策未来将调整以后,紧接着就出现了松动信息,与资本市场的反映吻合。但高铁事故、赖昌星老师回国,使得松动的信息很快被压下。央行表示货币政策不会调整。
问题在于,《大道至简之十二:走在政策前面》中谈及的逻辑关系是否改变了?如果没有改变,调整就是必然的。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对于个体而言,从投资的角度看,最悲观的时刻往往是通往最应该乐观阶段的起始,当然,这个过程常常充满恐惧甚至痛苦。而从国之大局,从经济整体而言,悲观的时刻或许仅仅是刚刚露出端倪,最悲观的时刻远没有到来,因为,我们从未经历过这样的阶段也难以想象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将超乎绝大多数人最悲观的预期。
美国现在犹如一头困兽,我在书中已经分析了它的行为风格和思维方式,它有太多选项可以选择。日本、中东、中国、东南亚……处处皆是可以下的棋。
而中国呢?失去耐心的华尔街的狠手打下后,让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人造景观重现(第一次是在2008年9月)并变得更加醒目,中国的短线思维主导下的政策,能够看透人造景观背后的大棋局,并拿出更好的应对之策吗?想想美国,早在1987年由基辛格领军的课题组就准确预测2010年起中国的GDP将超过日本,并据此制定规划,而我们的大战略、大棋局观又在哪里呢?裸官时代,漫天忧伤。
当《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中的结果逐渐显现出来,我们只能面对无尽的哀伤……
而作为一介草民,只能远离尘嚣,回归村庄,如父辈们一样,做一个贫瘠土地的坚守者。悲苦莫过于此。(另外,9月起应邀给复旦大学EMBA授课,讲经济趋势相关课程。)
写于2011年8月5日中午
我很奇怪,这种分析文章怎么也会被屏蔽?今日重发。此为大道至简入门分析系列的最后一篇,今后永久性停止更新这个系列。因为,趋势分析是一个很庞大的体系,需要扎实而丰富的知识积累,更需要踏踏实实、严谨认真的学习、思考态度,逐渐达到跨领域跨学科的融会贯通。离开了这一点,如何能识“大道”又如何“至简”呢?在这个浮躁、暴戾、怨气冲天,苛求别人而宽容自己的时代,人们更愿意追求不需付出的快捷,此为我能力所不能及,且容易助长投机取巧日盛的浮躁之风,故放弃。——暖之
大道至简之十五:找源头,步步深入分析
时寒冰
通过读者的来信,我发现一些朋友对于趋势分析有畏惧感,感觉很难,无从下手。
这一点,也是最初研究时最让我头疼的。面对一大堆问题,面对海量的信息,怎么去分析呢?这个切入点在哪里呢?既然是大道至简,有没有更简洁的办法呢?尤其在遇到重大问题时,自己迫切需要知道它的发展和演变,因为某个问题可能对自己非常关键和重要,那么,从哪里入手来作判断呢?
写这个系列,用过去的例子来加以说明和论证非常方便,但这容易给人马后炮的感觉,很难令人信服,或者,很难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我们不妨试着分析一下美国的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第一步分析:首先,谁最需要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谁最能从中获益最大。
答案:首先是华尔街,其次是美国政府。这一点不用浪费时间表述了。
第二步分析:谁能决定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否推出?
答案:美联储。
那么,美联储会不会推出第三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呢?
第三步分析:美联储主席的个人性格和偏好。
答案:伯南克是研究大萧条的,对大萧条,对通货紧缩有畏惧感,这一点,与格林斯潘的前任沃尔克先生有着天壤之别。这种性格本身意味着,伯南克对通胀的承受力要远远超过通缩,对通缩的恐惧感要远远超过通胀。也就是说,伯南克本人的倾向性至少是非常明确的。
第四步:美联储呢?对照一下美联储的三大职责,再对照一下美国的经济现状,我们来看一下。
先认识一个常识: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是针对什么问题出台的?
答案:债务。
第五步分析:回顾前两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分别解决了哪些问题?
A.第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案是:两房债券危机。
B.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解决的是什么问题?
答案是:美国国债。
第六步分析:
那么,美国最棘手最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没有了呢?如果没有,第三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没有必要出台了。如果有,就有可能。
答案是:还有,而且,非常大的难题。
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
答案:州政府、市政府等地方债务。
第七步分析:
美国的州政府、市政府等地方债务需要对应新一轮的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才能缓解,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美国三个层次的债务危机,才算一一对应了,才算做到了“三位一体”才算圆满了。
结论:美国只有再实行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才算是真正圆满了。
第八步分析:在何时推出?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有几个小问题需要解决。
第九步分析:谁会反对美国出台新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
答案是:美国民众+除了美国政府以外的其他国家。
那么,美联储要出台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就必须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记住,它一定不会在国人和全球反对与憎恨的洪流中出台这一政策。
第十步分析:如何解决国内民众的不满问题?
答案:让民众感觉到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比不出台对他们更有利。
第十一步分析:怎么做?
答案:让民众由于美联储不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而受损。
第十二步分析:谁能做到?
答案:华尔街。
第十三步分析:华尔街会做吗?
答案:它心知肚明得很。因为,这对它最有利。或者说,它是最大的受益者。它会处处给美联储提供这方面的便利。
第十四步分析:如何做?
答案:做空股市、商品市场,让投资者受损惨重。我们知道,美国人不爱储蓄,主要是把资金放在资本市场、商品市场中获利。看看美国股市最近是以怎样的惨烈下跌的?当市场哀鸿遍地的时候,美联储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资本市场和商品市场走好,美国民众将求之不得。这就是时间节点的重要性。
第十五步分析:美国以外国家的问题如何解决?
答案:加重全球债务危机阴影。从欧债危机,到日本债务危机,再到美国债务危机,黑云压顶,仿佛天下塌下来了。由于美元是全球第一储备货币,很多国家忧心忡忡,担心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国家(包括中国)就会从反对、仇恨美联储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呼唤美联储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以扭转局面,从危机的乌云中解脱出来。这个时候,美联储才会响应全球人民的呼唤,果断地出台新一轮定量宽松的货币政策。何等有才啊!
第十六步分析:更重要的促成美联储确定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的前提条件是什么?或者说,当什么样的条件一旦具备,美联储必然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这个分析涉及到此前演讲中的内容,且内容太多,暂时不在这个系列中写。但可以讲明的是: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满足(缺一不可),美联储将出台折中方案,即QE2.5;如果条件得到了满足,则美联储必然出台第三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
结论:美国要做到三个层次债务危机的圆满解决,做到“三位一体”,至少也应推出QE2.5,与当下最需要的州政府、市政府等地方债务对接;如果另几个条件也同时满足,则必然推出QE3。这两种结果,无论哪一种形式,推出之时也即条件满足之时,而且,无论哪种结果,都实现了与美国债务层次的全方位对接。当然,这只是从最基础的角度来看,美联储的“三位一体”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更宏大的战略布局,它将深深地影响未来世界的总格局与大趋势演变,一些国家的命运将因此而改变。请参照《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第九章做分析。
我把这个完整的分析过程写出来,抛砖引玉,希望对大家判断趋势有所帮助。还是那句话,研究趋势必须诚恳,必须能够沉下心来,建立起自己的逻辑分析体系。如果没有这个前提,分析的结果就会时准时错,摇摆不定,跟瞎猜的结果没有太大区别。
做趋势研究,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怕错,任何人都有局限性,关键是从错误中总结教训,教训更容易帮助一个人成长。智慧的人不会活在错误的阴影中,而是从中积聚更智慧的能量,只有最愚蠢和狭隘的人才会用别人的错误来折磨自己,消耗自己原本就微弱的能量。因此,不要有畏惧之心,多积累,多思考,另外,更重要的是,摆脱利益本身带来的局限性,保持内心的平静。大智慧者都不是那种狭隘、狂躁之人。就像《功夫熊猫二》中所寓意的:只有内心平静的人,才能接收宇宙的能量,变得非常强大(大意如此)。我是一个天生愚钝的人,也是在付出艰苦的努力后,才慢慢有些感悟的,对于那些具有良好基础更有智慧的人而言,很多时候都是一点即通,在这方面的研究很快会超越于我,而这也正是我所希望的。中国需要大智慧的人,帮助这个民族规避大灾难……实现复兴……而不是把精力完全耗费在自己的几只股票中,无端地消耗自己。
于2011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