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睡过的地方伴奏:投资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建设再续辉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2:03:39
投资经济快速发展 城乡建设再续辉煌
2011-01-14 【字体:

——“十一五”回眸之投资篇

 

“十一五”以来,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全省扶持苏北、苏州帮扶宿迁、南方资本大规模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机遇,强力推进大项目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取得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投资经济取得巨大成就

(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快速扩张,推动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十一五”时期,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投资规模不断扩张。预计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达千亿元大关,比2005年增长2.7倍,年递增30.0%。预计“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202.64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9倍。其中:规模以上投资累计完成2117.16亿元,年递增35.9%,占同期全社会投资累计完成额的66.1%。规模以上投资中,城镇完成1811.27亿元,年递增36.8%;农村完成305.89亿元,年递增31.4%(见下表)。

“十一五”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单位:亿元

指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预计

2006-2010年累计

全社会固定产投资

269.00

346.00

453.00

605.00

798.64

1000

3202.64

规模以上投资

145.59

215.59

296.93

400.31

528.33

676.0

2117.16

其中:工业

56.02

93.87

163.00

248.71

330.48

428.0

1264.07

其中:城镇

120.22

185.86

256.17

341.99

450.75

576.5

1811.27

房地产开发投资

37.17

57.02

70.25

87.07

117.36

151.0

482.70

农村

25.38

29.72

40.76

58.32

77.58

99.5

305.89

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净流出)看,投资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一直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十一五”期间,我市各年度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的比重)分别为87.4%2006年)、80.0%2007年)、104.2%2008年)和86.4%2009年),分别拉动GDP增长13.1个、12.0个、13.9个和11.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投资是拉动我市经济实现持续、快速、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引擎(见下表)。

“三驾马车”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和拉动效应

  

2006 年

2007 年

2008 年

2009 年

贡献率

拉 动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贡献率

拉动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

百分点

GDP

100

15.0

100

15.2

100

13.3

100

13.5

最终消费

17.9

2.7

24.5

3.7

31.5

4.2

38.4

5.1

资本形成总额

87.3

13.1

79

12

104.2

13.8

86.4

11.7

货物服务净流出

-5.2

-0.8

-3.5

-0.5

-35.7

-4.7

-24.8

-3.3

(二)民间投资快速发展,成为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我市坚持发展民营经济不动摇,积极出台扶持政策,尤其是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民间投资总量不断攀升,比重明显提高,成为我市投资增长的主力军。“十一五”时期,我市民间投资(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由2005年的64.62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356.54亿元,增长4.5倍,年递增53.3%,高于同期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5.3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44.4%提高为2009年的67.5%,上升23.1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个体经济投资由2005年的40.56亿元发展到2009年的285.73亿元,增长6.0倍,年递增62.9%

民间投资领域不断拓宽。目前,我市民间投资领域已广泛涉及,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分类中,除公共管理组织和国际组织外均有民间投资介入,并且部分行业已占居主导地位。目前,我市民间投资中,一、二、三产业占比结构为1.594.63.9,其投向第二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随着民间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市民营经济规模不断壮大。至2009年,全市个体私营户达15万户,比2005年净增9.6万户。其中私营企业2.43万户,比2005年净增1.07万户。今年5月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出台,预示着民间经济将在未来经济增长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三)工业投资跨越式发展,经济增长后劲不断增强。“十一五”期间,我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并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投资规模实现了快速提升。预计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投资完成428亿元,比2005年增长6.6倍,年递增50.2%,比同期规模以上投资年均增速高14.3个百分点。其中2007年我市工业投资突破百亿元,达163.00亿元,比上年增长73.6%,是“十一五”时期增长最快的年份。工业投资占全市规模以上投资的比重由2005年的38.5%上升到2010年的63.3%(预计),上升24.8个百分点。

“十一五”期间,通过工业投资使我市工业家底变得越来越雄厚,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贡献突出的工业项目不断成长壮大,促进了我市的工业化进程。如“苏华达”、“芬那丝”、“晨风集团”、“秀强玻璃”、“盈天纺织”、“长江润发”、“三鼎织造”、“三园轮胎”、“娃哈哈”、“巨豪木业”、“千仞岗”、“浙江天能”、“翔盛粘胶”、“恒力工业园”、“德华纺织”等,使我市工业经济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显著提高。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55.01亿元发展到2010270亿元(预计),增长4.9倍,年递增42.6%。至2009年底,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生产人造板691.46万立方米,是2005年的2.3倍;生产服装5894万件,比2005年增加2791万件;生产水泥183.82万吨,是2005年的6.3倍;生产钢材15.26万吨,是2005年的9.2倍。

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显著提升,有力地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了全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十一五”期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6.042.431.6调整为2009年的19.346.334.4,工业化水平也由2005年的32.1%提高到2009年的36.9%,上升4.8个百分点。

(四)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投资环境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我市继续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竣工投产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准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使我市能源、交通、水利和城镇等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十一五”前四年,全市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82.29亿元。其中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完成49.64亿元,占27.3%;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完成48.98亿元,占26.9%;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完成50.06亿元,占27.5%;教育、卫生及文化等其它方面完成33.61亿元,占18.3%

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不仅有效地改善了投资环境,也为我市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能源设施方面:继国电宿迁热电有限公司2*135MW机组工程项目建成投产后,“十一五”期间,中节能宿豫秸杆直燃发电项目、泗阳和泗洪县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凯迪热电、长江热电等一批新能源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同时加大供电网络体系建设,重点加强220KV骨干网建设,优化110KV电网结构和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使我市供电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交通设施方面:相继建成325省道宿迁南二环和泗阳绕城段、运河宿迁港、泗阳和刘老涧三线船闸、皂河船闸、宿邳一级公路,245省道沭阳至泗洪段、宿新高速公路宿迁段、249省道宿迁至靳桥段顺利推进,330省道宿迁延伸段、205国道沭阳段、325省道宿迁至泗阳段开工建设。到2009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016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06公里,一级公路247公里,使我市对外通道全部打开,对外交流十分方便快捷。

水利设施方面:围绕流域治理、城市防洪、农村水利等重点环节,全面完成新沂河整治、淮北大堤加固、怀洪新河因洪致涝影响处理和洪泽湖周边灾后重建工程建设,完成中运河及骆马湖堤防加固、黄墩湖滞洪区安全、众程灌区和船行灌区续建配套、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水务工程。

公共设施方面:完成了运河和黄河上的桥梁新、改、扩建工程。新建了青海湖路、世纪大道、洪泽湖路、平安大道等城市主体干道,市区道路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化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相继建成各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建成了一批生态型绿地广场,完成了运河风光带建设,全面启动城市水系改造工作,加大古黄河风光带建设力度。2009年底,市区拥有城市道路603公里,比2005年增加161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168平方公里,比2005年增加26平方公里;全市污水处理率达73.82%,比2005年提高52.8个百分点;绿化覆盖面积20368公顷,比2005年增加16283公顷

(五)房地产开发业突飞猛进,居民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十一五”期间,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我市房地产开发投资从高速发展趋向稳定,但仍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开发企业队伍发展壮大。2010年,全市列统房地产开发企业达到259家,比2005年增加139家;从业人员约5950人,是2005年的21.1倍。房地产开发企业队伍不断壮大的同时,企业管理水平也不断提升。目前,我市列统房地产开发企业中,一级资质企业有1家,实现零的突破;二级资质企业有9家,占3.9%;三级资质企业72家,占31.6%;四级及其他暂定级企业146家,占56.2%

开发投资力度不断加强。预计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51.00亿元,是2005年的4.1倍,年递增32.4%。“十一五”期间预计累计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82.7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5.7倍。其中:“十一五”前四年,住宅累计投资257.1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4倍,年递增34.8%,占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的77.5%;商业营业用房累计投资62.65亿元,是“十五”时期的3.0倍,年递增23.4%,占房地产开发累计完成投资的18.9%

施工规模持续扩大。2009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房屋施工面积1581.76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3.8倍,年递增39.7%。其中住宅施工面积1222.83万平方米,是2005年的3.9倍,年递增40.1%。期间,施工面积于2007年突破千万平方米,达1059.45万平方米。随着施工规模扩大,商品房市场供应量逐步增加。“十一五”前四年累计竣工房屋面积1205.18万平方米,是“十五”时期的3.3倍,年递增31.5%。其中住宅累计竣工面积963.17万平方米,是“十五”时期的3.3倍,年递增30.3%;商业营业用房累计竣工面积202.78万平方米,是“十五”时期的2.9倍,年递增32.1%

商品房销售起起落落。“十一五”期间,国家针对房地产市场连续出台宏观调控政策,2006年国家为抑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采取了“管严土地、看紧信贷”的宏观调控政策;2007年出台关于调整住房结构等一系列政策来稳定房价;2008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国家再出宏观调控政策,房地产开发商对末来市场前景担心,购房居民持观望态度,商品房成交量出现萎缩,销售面积下降3.7%2008年末,政府确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次年我市房地产市场明显复苏。“十一五”前四年,我市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1509.94万平方米,年递增29.6%。期间,2006年增长29.2%2007年增长49.0%2008年下降3.7%2009年增长52.4%。其中商品住宅累计销售1313.56万平方米,年递增28.2%

商品房销售价格逐年上涨。随着中豪国际星城、名人国际花园、富豪花园、项王三期、仁恒公寓、富康花园、兴鸿一品、海天翡翠城等一批环境优美,设施完备的住宅小区相继交付使用,在大大改善城市居民的住房条件与居住环境的同时,也使商品房价格呈现水涨船高的态势,特别是2008年成交量萎缩情况下房价仍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从2005年的1589/平方米上升到2009年的2278/平方米,年递增9.4%。其中商品住宅平均售价从1392/平方米上升到2045/平方米,年递增10.1%。期间,2009年是商品房价格上涨最快的一年,商品房销售均价同比增长21.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均价增长18.3%

二、投资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

“十一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取得卓越成就,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投资经济取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一)策应扶持,高位推进固定资产投资载体建设。省委十届九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继续加大对苏北的支持力度,重点加大对宿迁的扶持,下更大力气帮助宿迁实现突破。”2006年,省委、省政府为深化南北挂钩合作、促进苏南苏北共同发展、帮助苏北实现跨越式发展,作出了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的重大举措。我市抢抓机遇,认真研究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导向,在大力推进7个省级经济开发区载体建设的同时,主动策应苏州与我市南北挂钩共建开发区工作,积极承接苏南等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目前,全市6个共建园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张家港(宿豫)工业园、昆山(沭阳)工业园、吴江(泗阳)工业园、常熟(泗洪)工业园和吴中(宿城)工业园)正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要求有序向前推进。

(二)抓住关键,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牢固树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把招商引资作为壮大工业经济、推动地方发展的主抓手、主旋律,实行招商引资主体多元化,大力推行全员招商、以商引商、以诚感商、以会聚商等方式,强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同时紧紧抓住全省扶持苏北、苏州帮扶宿迁、南方产业转移的机遇,突出招商重点,依托骨干企业、重大项目和存量资产开展招商引资活动,主攻5000万元以上特别是超亿元的工业项目,不断掀起项目推进新高潮。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的同时,积极做好本土企业“内培”文章,切实帮助本土企业做大做强。

(三)建立健全机制,积极为项目建设保驾护航。为深入推进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加大考核力度,实行招商引资“一票否决制”,以鲜明的目标管理和用人导向,把全市上下的注意力引到招商引资和工业突破上来,同时为了加快引进项目建设步伐,将帮办服务工作纳入部门目标考核。各地各部门牢固确立“招商引资是第一政绩”的理念,制定严格的招商引资考核机制,对全体工作人员实施严厉的奖惩制度,并且坚持年年都是“工业突破年”,年年都是“项目推进年”,大力推进亿元项目引进活动,全市投资总量得到有效扩张,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了加快推进引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投产、早达效,市委市政府专门印发了《宿迁市招商引资项目帮办服务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强化“帮办就是招商,帮办就是责任”的理念,有效推动了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

(四)谋划先行,超前做好项目规划和储备。为了保证投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我市有关部门站在战略的高度,对全市建设进行早规划,扎实推进项目的前期工作。特别是挖掘和包装了一批潜力大、见效快的项目,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连续性。目前,我市为了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每年都将编制1000个左右项目到项目库中,对有可能实施的项目,提前做好可行性研究报告,积极做好项目的立项报批工作,使全市投资经济能够实现持续、快速、稳定发展。

三、存在问题及对“十二五”的建议

“十一五”以来,我市固定产投资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投资总量仍然偏小。“十一五”以来,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快速增长,全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由2005年的2.0%上升到2009年的3.2%,但总量仍然偏小,一直位居全省末位。在苏北五市中,2009年我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占徐州、淮安、盐城和连云港的33.7%66.0%52.6%60.5%。另外,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出台,对一些投资项目的审批趋于严格,加之土地紧缺和银行惜贷等因素,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使我市投资增长的难度也不断加大。

二是投资的结构性矛盾仍比较突出。从三次产业投资情况看,一产、三产投资总量小,比重明显偏低。2009年,我市第一产业投资占全市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2.5%,比2005年提高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63.3%,比2005年提高2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11.9%,比2005年降21.8个百分点。在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第一产业投资偏低固然有其客观必然性,但我市作为农业大市,一产投资明显偏弱,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向深度发展。第三产业投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十一五”以来,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房地产开发业逐步成我市的支柱产业,但房地产开发投资占比却呈下降趋势。预计2010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规模以上投资的22.3%,比2005年低3.2个百分点。另外第三产业投资主要投向是交通运输业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而金融保险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投资却微乎其微。

三是投资效益低。近年来,各地为加快经济发展,强力推进项目建设,投资规模快速扩张。但对投资效率却有所忽视,一些地方为了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而急功近利,对投资项目缺乏严格的审查核实,夸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忽视对投资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考核,导致落地项目投资规模大而效益低,投资率(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同期GDP的比重)逐年提高,而投资效果系数(当年新增GDP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却逐年递减。2009年,我市固资产投资率达96.6%,比2006年、2007年、2008年分别上升24.6个、19.2个和12.7个百分点,而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却由2006年的0.25下降到20090.13,可见高投资率不一定带来高效果。另有一些企业征用大量土地,除部分兴建厂房外,其余部分空置下来或种植花草,造成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不利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可持续发展。

展望“十二五”,我市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为了保持投资的持续快速增长,建议围绕“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总体要求,认真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抢抓机遇,抓紧制定应对当前形势的战略决策。一是要抢抓国家推进江苏沿海大开发、苏北五市纳入长三角经济圈等重大战略契机,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主动衔接、汇报、沟通,千方百计争取上级对我市在项目报批、土地、资金和政策等方面的更多支持,促进我市相关项目建设。二是要加快实施以交通先行、五个对接为核心的“东向战略”,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而打造具有宿迁特色的发展之路。三是要积极应对宿迁发展面临明显弱化的政策优势带来的挑战,积极主动策应沿海大开发和产业梯度转移,确保我市投资健康、稳定、快速增长。

(二)坚持招大引强,在亿元项目推进上求突破。坚持“招商引资是第一要务”的理念,以招引亿元以上大项目为重点,做好大项目建设推进工作。一是要创新招商方法招引大项目。要继续坚持“全员招商、专业跟进、主帅出征”的工作方式,采取协作组招商、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等形式,再掀招商引资新高潮。二是要借助载体集聚大项目。继续推进项目载体---开发区和南北共建园区、软件园、科技园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使园区对外部资金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竞争优势,吸引外地企业落户。三是要优化服务留住大项目。继续强化项目帮办服务意识,树立“帮办也是招商”的理念,加强对引进项目从审批、开工建设到投产达效等工作的跟踪服务和检查督导,以良好的优质服务氛围留住大项目,增强投资增长的活力和后劲。

(三)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抑制三高工业项目,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项目,促进产业升级换代。同时要创新机制,优化环境,积极引导国内民间资本进入投资领域。二是加大现代农业和服务业投资工作力度,努力提高农业和服务业投资比重,特别是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商贸流通、公共事业、休闲旅游和教育卫生等新兴服务业项目,积极谋划,全面拓展新的投资增长领域和空间。三是要引导和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增加对技术研发和更新改造的投入,淘汰落后产能,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逐步改变投资依靠外延扩张、拼耗资源的增长方式,促进全市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

(四)策划储备项目,增强投资发展后劲。考虑到项目投资的阶段性特点,要结合我市实际,站在战略的高度,继续抓好项目的规划、设计和推介工作。一是要按照全面融入长三角经济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要求,积极谋划,争取有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和省的规划,调研一批、报批一批,使各类项目实现在建一批、储备一批,保证建设项目的连续性和投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继续积极挖掘培育项目源,做好项目谋划、项目推进的大文章,保持大项目对我市投资增长的持续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