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3第八集配乐:八岁能读会写——对话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校长李先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08:09:49

 

   如果有谁说“八岁能读会写”,也许人们会认为那是极其个别神童创造的奇迹,一般孩子是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可是,如果您到深圳市南山实验学校,就会惊奇地发现,实验班八岁的孩子,竟然个个“能读会写”。那么,是谁创造了这个奇迹?是这所学校的校长李先启!为了深入了解“八岁能读会写”的前因后果以及更为深层的内涵,陶继新先生专程赶到南山实验学校,与李先启校长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现将对话奉献给更多的读者,特别是那些意欲了解“八岁能读会写”的同仁们。

  儿时连环画阅读为实验埋下“伏笔”。

  「陶继新,以下简称“陶”」学校“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已经进行了九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果。当初,您所带领的这个团队开展这个实验,肯定不是一时的冲动,而一定有着更加深层的原因,甚至有着更为久远的渊源吧!

  「李先启,以下简称“启”」是的。童年时候我最大的爱好就是爱看书。四年级以前最爱看连环画,当时出版的所有连环画我基本上都看过了。这些连环画对我的童年影响非常大。

  在阅读连环画的过程中,半蒙半猜地把识字的问题解决了。四年级以后我开始喜欢读文字版的民间故事和童话,初中以后,喜欢阅读科学幻想小说和各国的名著。谁也想不到,这段经历竟然成了倡导“八岁能读会写”这个实验项目的前因。

  「陶」您小时候的阅读,已经超越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而且给当时的您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这也许就是您最早无意间为自己打下的文化底色。这个底色不但为您一生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文化基础,也在潜意识里为您后来的“八岁能读会写”埋下了一个“伏笔”。

  语文教学以教材为本弊端多多

  「陶」当今语文教学改革,尽管进行得轰轰烈烈,可是,真正在这个方面动大手术的却少之又少。人们对现有教材的依赖,以及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认定,还存在于绝大多数教师的心里。

  「启」中国的语文教改,基本上进展不大,在小学阶段,就是12本语文书主导。一般是怎么去教学的呢?老师以这12本语文书为蓝本,再加上一套完整的教学参考书,就可以应付学生了。因为评价学生的语文成绩,是通过考试分数来反映的。考试范围不超纲、不超本。因此教师每个学期只要在一本教科书的教学内容里反复演练,就能考得好成绩。这样造成学生阅读范围狭窄,语文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强。

  「陶」当今语文教学弊端存在很多,小学六年12册语文课本,学生所学内容很少,但是教师却讲来讲去,其价值究竟有多大?我们现行的考试政策,恰恰就考这上面的东西。所以教师只关注教材,学生只关注课本。

  对提前阅读的研究

  「陶」您没有在人们常走的路上亦步亦趋,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但所有的改革,都要经由改革者认真地思考与研究,才能付诸实施。

  「启」是的。2000年我们发现,广东省教科所有一个叫做“生本教育”的语文教学实验,学生在两年之内识字2500个以上,上小学一年以后,学生就可以阅读。2000年我们开始了“八岁能读会写”实验,这个实验的特点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整合。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我认为学会阅读就是学会学习。当然学习不仅仅是阅读,但是吸取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方式是阅读。那么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几岁开始阅读?中国的孩子要学会阅读,首先要积累一定的识字量,跟拼音文字国家的儿童相比较是有差距的。中国的孩子必须经过识字关,识字积累到一定的量,才可以进入阅读。按照现行的语文教学的进度,即使6岁入学,8岁识字约1000个,是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的。很多专家和教师很早以前就进行教改实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全国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提前作文“,都在提前读写方面做过有益的探索,是成功的。我曾经把当时的论文收集起来阅读,发现实验者已经解决8岁左右阅读的问题,二年级结束的时候,识字量达到2500个汉字左右,就可以进入阅读,提前作文。但是识字和写字是不同步的,认识2500个汉字不等于能写出这2500个汉字,两年之内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陶」您对孩子8岁能读会写进行过认真的研究。阅读是学生生成智慧的关键,而且这个环节进行得越早,其智慧生成也就越早。

  「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年级识字900个字左右,识字和写字是同步的。按照这样的速度差不多到三年级基本上可以进入阅读,也就是说在9岁到10岁才能学会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语文提前读写实验,那个时候的课程开设没有现在这么多,每周可以开设语文13节课,可以有大量的时间用在识字、阅读上。研究当时参加实验者写的论文,发现当时的实验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个方面是在写作文时,由于写字和识字不同步,能认识的字不一定会写,学生写文章写不出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因为汉字同一个音表示不同的字,有些同一个音的汉字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还有同一个字与不同的字搭配成词语有不同的音,时间一长就混淆不清了。第二个方面是,大量识字以后,没有大量增加课外阅读材料,还是在这12本教科书里转圈。这个实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几乎烟消云散了,但是并不等于实验者没有做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实验有力地证实了中国儿童可以在8岁识字2500至3000个,可以正常阅读。这坚定了我们后来实验者的信心。

  「陶」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识字量的增加,有益于更好地阅读;而阅读量的增加,也在无意中巩固了学生对字的认知。

  汉字比其他语言文字更好学

  「陶」提前读写,就要突破汉字这个关。一般人认为,学习汉字特别困难,不知您是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过关斩将”的?

  「启」汉字表面上难学,但是汉字造字规律特别暗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一定的数量的汉字以后,学习识字并不困难。

  汉字学家安子介极力主张几个观点,首先是汉语好学,打破了以前汉语难学的观点。“五四”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贬抑。比如鲁迅,是反封建文化的一个旗手,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在否定中国文化传统也有一些过分的地方。同时他和当时的一些文化人如郭沫若,也认为中国的文字不好,太难学了,不利于劳动人民学,建议中国的文字拉丁化,甚至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汉字,这些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左”的地方。

  「陶」您说得不无道理。鲁迅先生不但贬抑中医与汉字,也不赞成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不正确的。汉字固然难学,但其优点也是其他文字难以比拟的。

  「启」安子介认为汉字比其他语言文字好学。他认真地研究了拉丁文系语言文字,比如要熟练地阅读英文资料,必须掌握上万个单词。但是学习阅读中国的文字资料,只需要认识2500个汉字就能够正常阅读了。

  如果只认识2000个汉字,阅读一篇汉语文章,即使其中有几个字不认识,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大概可以蒙出这个字的意思和读音。我童年时读书就是这个状态,很多字虽然不认识,但不妨碍阅读,这就是汉字特有的优势。利用汉字的优势来教儿童识字阅读,可以让教学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在“八岁能读会写”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增加语文课时数,一年级每周8节课,每节课都可以让孩子轻松地掌握30个左右的生字。

  「陶」您谈的这个问题我有同感。其实,如果孩子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之后,即使有一些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阅读了。

  「启」汉字的第一个优势是,汉字是由500个左右的独体字组成。而2500多个常用汉字基本上是由400多个独体字构成的,独体字构成了汉字的基本元素。祖先在造字的时候,也是中华民族的“儿童时代”,我们发现民族的“儿童时代”与现在儿童的思维方式惊人地一致。

  如果把认识汉字的过程变成与祖先共同造字的过程,在创造的过程中,儿童会变得非常轻松愉快。古人造字的方法很美妙,让儿童在识字过程中与古人一起快乐地造字,我们的教学就会简单很多。

  汉字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形声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看到一个形声字,其偏旁已经把字的概念归类,即使不认识这个字但是字的大意基本上可以猜到,然后再看着这个形声字的声旁,多半可以蒙出读音。古人造字的方法可以让儿童去意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掌握。也可以用造字族的方法让孩子来造字。对提前阅读的研究

  「陶」您没有在人们常走的路上亦步亦趋,而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但所有的改革,都要经由改革者认真地思考与研究,才能付诸实施。

  「启」是的。2000年我们发现,广东省教科所有一个叫做“生本教育”的语文教学实验,学生在两年之内识字2500个以上,上小学一年以后,学生就可以阅读。2000年我们开始了“八岁能读会写”实验,这个实验的特点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是基于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课程整合。
 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我认为学会阅读就是学会学习。当然学习不仅仅是阅读,但是吸取人类积累的文化、知识,最主要的方式是阅读。那么我们中国的孩子是几岁开始阅读?中国的孩子要学会阅读,首先要积累一定的识字量,跟拼音文字国家的儿童相比较是有差距的。中国的孩子必须经过识字关,识字积累到一定的量,才可以进入阅读。按照现行的语文教学的进度,即使6岁入学,8岁识字约1000个,是不能进行正常的阅读的。很多专家和教师很早以前就进行教改实验,上世纪80年代以来盛行全国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集中识字,提前作文“,都在提前读写方面做过有益的探索,是成功的。我曾经把当时的论文收集起来阅读,发现实验者已经解决8岁左右阅读的问题,二年级结束的时候,识字量达到2500个汉字左右,就可以进入阅读,提前作文。但是识字和写字是不同步的,认识2500个汉字不等于能写出这2500个汉字,两年之内是达不到这种程度的。

  「陶」您对孩子8岁能读会写进行过认真的研究。阅读是学生生成智慧的关键,而且这个环节进行得越早,其智慧生成也就越早。

  「启」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一年级识字900个字左右,识字和写字是同步的。按照这样的速度差不多到三年级基本上可以进入阅读,也就是说在9岁到10岁才能学会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开展的语文提前读写实验,那个时候的课程开设没有现在这么多,每周可以开设语文13节课,可以有大量的时间用在识字、阅读上。研究当时参加实验者写的论文,发现当时的实验有两个方面的不足:一个方面是在写作文时,由于写字和识字不同步,能认识的字不一定会写,学生写文章写不出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这样就带来一个问题,因为汉字同一个音表示不同的字,有些同一个音的汉字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还有同一个字与不同的字搭配成词语有不同的音,时间一长就混淆不清了。第二个方面是,大量识字以后,没有大量增加课外阅读材料,还是在这12本教科书里转圈。这个实验到上世纪90年代末几乎烟消云散了,但是并不等于实验者没有做有益的探索,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实验有力地证实了中国儿童可以在8岁识字2500至3000个,可以正常阅读。这坚定了我们后来实验者的信心。

  「陶」识字与阅读是相辅相成的,识字量的增加,有益于更好地阅读;而阅读量的增加,也在无意中巩固了学生对字的认知。

  汉字比其他语言文字更好学

  「陶」提前读写,就要突破汉字这个关。一般人认为,学习汉字特别困难,不知您是如何认识的?又是如何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过关斩将”的?

  「启」汉字表面上难学,但是汉字造字规律特别暗合儿童的思维方式,在认识一定的数量的汉字以后,学习识字并不困难。

  汉字学家安子介极力主张几个观点,首先是汉语好学,打破了以前汉语难学的观点。“五四”以来,中国的传统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贬抑。比如鲁迅,是反封建文化的一个旗手,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但是在否定中国文化传统也有一些过分的地方。同时他和当时的一些文化人如郭沫若,也认为中国的文字不好,太难学了,不利于劳动人民学,建议中国的文字拉丁化,甚至用汉语拼音来代替汉字,这些是他们表现出来的过“左”的地方。

  「陶」您说得不无道理。鲁迅先生不但贬抑中医与汉字,也不赞成学生学习文言文。不过,事实证明这是不正确的。汉字固然难学,但其优点也是其他文字难以比拟的。

  「启」安子介认为汉字比其他语言文字好学。他认真地研究了拉丁文系语言文字,比如要熟练地阅读英文资料,必须掌握上万个单词。但是学习阅读中国的文字资料,只需要认识2500个汉字就能够正常阅读了。

  如果只认识2000个汉字,阅读一篇汉语文章,即使其中有几个字不认识,在阅读过程中也可以根据前后文的意思,根据汉字的偏旁部首,大概可以蒙出这个字的意思和读音。我童年时读书就是这个状态,很多字虽然不认识,但不妨碍阅读,这就是汉字特有的优势。利用汉字的优势来教儿童识字阅读,可以让教学变得非常简单而轻松。在“八岁能读会写”的实验中,我们并没有增加语文课时数,一年级每周8节课,每节课都可以让孩子轻松地掌握30个左右的生字。

  「陶继新」您谈的这个问题我有同感。其实,如果孩子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之后,即使有一些不认识的字,也可以阅读了。

  「启」汉字的第一个优势是,汉字是由500个左右的独体字组成。而2500多个常用汉字基本上是由400多个独体字构成的,独体字构成了汉字的基本元素。祖先在造字的时候,也是中华民族的“儿童时代”,我们发现民族的“儿童时代”与现在儿童的思维方式惊人地一致。

  如果把认识汉字的过程变成与祖先共同造字的过程,在创造的过程中,儿童会变得非常轻松愉快。古人造字的方法很美妙,让儿童在识字过程中与古人一起快乐地造字,我们的教学就会简单很多。

  汉字的第二个优势就是形声字占汉字的绝大多数。形声字的特点是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看到一个形声字,其偏旁已经把字的概念归类,即使不认识这个字但是字的大意基本上可以猜到,然后再看着这个形声字的声旁,多半可以蒙出读音。古人造字的方法可以让儿童去意会,在实践的过程中创造性地掌握。也可以用造字族的方法让孩子来造字。

  「陶」在一般人看来,小学生学习汉字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可是,在你们这里,却有了“玩”的快乐。如果感到学习快乐无比,就会乐此不疲,而且会有很高的效率。中国汉字源远流长,而其中的意蕴通过把玩更是别有情调;而其中的表意性,则是这情调之本。
从表意的偏旁揣摩词义。

  「陶」如果汉字相对好学的话,词义的解释也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不少字是可以从其表意的偏旁窥其本质意义的。

  「启」为了说明您的这个观点,我可以给您讲一个关于“荒芜”的故事。

  一个一年级的老师告诉我,她上课时,学习“荒芜”这个词,首先问孩子:什么叫“荒芜”?孩子们说:不知道。老师换一种问法:“荒芜”这个词你们看好不好?有一个孩子举手,说:荒芜不好。老师又问:为什么不好?答:因为荒芜的“芜”,上面有一个草字头,下面有一个“无”,“无”表示没有,没有就不好。

  另一位孩子举手了,回答说:这个“荒”也不好,“荒”中间有一个“亡”字,“亡”就是死亡的意思,死亡也不好,因此“荒芜”这个词不好!

  第三个孩子举手说:我知道“荒芜”是什么意思了,因为草字头代表花草树木,花草树木没有了、死去了,这就是荒芜的意思。孩子把“荒芜”的意思已经基本讲清楚了。

  「陶」一般教师往往让学生背诵词语的“唯一”“正确”的词典解说的意思,认为只有这样,才是解释了词语的真正意义。其实,这种脱离语言环境的机械识记,大多不能较好地留在学生的深层记忆之中。而您所说的这位老师的识字教学,让学生对“荒芜”有了直观甚至是形象的认知,最终才叠印到了学生的脑海之中。

  「启」学生理解了词的基本意思且会用就行了,非要让孩子背会这个词是没有意义的。当然“荒芜”还有另外的解释,比如说这个庭院长满野草,没有人打理等。即使是突然向语文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他也未必能像《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词条那样回答。孩子们理解到这种程度,我认为已经很不错了。

  先识字后拼音。

  「陶」现行的小学识字教学,大都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可是,你们却是先识字后学拼音。您为什么这样做呢?

  「启」解放以来的语文教学都是先学拼音后学识字,“八岁能读会写”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先学识字,后学拼音,刚好倒过来了。汉字具有音、形、义三种功能,音重要,形重要,义更重要。小学生一进小学马上学拼音,大概要花2-3个月的时间。学到什么程度呢?拿到一本拼音的读物,孩子就能用正常的速度流利地读出来。如果孩子手中有一本拼音和汉语对照的书,我们希望他拿起书先阅读汉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再去看拼音,但是孩子已经形成了先阅读拼音文字的习惯,他甚至不看汉字,我们的愿望就落空了。我们学拼音是想帮助孩子认识汉字,拼音是学习汉字的拐杖,从先看拼音文字转化到先看汉字有一个过程,大概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这样就耽误了孩子。另外先学拼音后学汉字,我们不自觉地丢掉了汉字表意的优势,本来学习汉字是比较容易的,结果变难了。而且经过两次思维的转换,增加了孩子学习的难度。我们先学识字,识字量达到一定的程度,让孩子养成读书先阅读汉字的习惯,学拼音之后,不认识的发音通过拼音知道读音、字意再看字型,字的音、形、义都掌握了。孩子是天生爱好学习的,他们利用一切场所来识字,不断地巩固不断地强化,识字量积累越来越多,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越大。拼音是识字的拐杖,当孩子读不出字音的时候,可以帮助孩子读出字音。但是汉字更重要的是它的意义。先学汉字,后学拼音,可有效地突出汉字的义。打破先学拼音后学汉字这种教学模式,我们遇到了很多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这个方法最好,因此我们坚持用这样的方法。

  「陶」对于这个问题,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理解。但是,当下语文教学,特别是识字教学,还是一如故我地走着自以为是的老路。其实,汉字的最大优势就是表意性,而先学拼音后学汉字恰恰是打断了这个优势链条。而且学生在小的时候最易养成习惯,如果一见了汉字就看拼音,就少了自我探索的环节,更少了在探“义”过程中的快乐。这对孩子一生的学习都会形成一种思维障碍。

  听说读写同步发展。

  「陶」在现行的语文教学中,识字、阅读与写作是有先后序列的。可是,你们的“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却认为这三者是同步进行的。对于这个问题,您是如何思考的呢?

  「启」“听、说、读、写”是儿童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最基本技能。学会阅读之前必须学会识字,识字、阅读、写作在我们的实验中学生可以同步发展,这里的写作是指写短句、短文。但写作之前必须学会写字,因此“听、说、读、写”中的“写”有两层含义:写字与写作。写字是一种技能,而写作必须通过儿童的思维来创造。迄今为止的语文实验,在8岁左右识字2500个,同时又要默写出这2500个汉字,是不可能实现的。我们的实验做到了识字、阅读、写作同步,孩子写作时直接用汉字书写,不用拼音替代。这是因为孩子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的后半部开始学习拼音、学习使用电脑和上网。他们用拼音输入写出来的短句短文全用汉字表达,通过我们专门给孩子搭建的《低年级写作园地》平台马上发表。同学、父母、朋友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上网都可以阅读到。这又给孩子莫大的鼓励,这是我们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创举。

  尽管孩子可以在电脑上直接用汉字写作,但是我们并没有放松写字的要求,书法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每天都会安排一定的时间给孩子写字。识字和写字的速度不同步,降低难度。让孩子尽快识字、尽快地进入阅读,暂时绕开写字的困难。

  「陶」要求识字与写字同步对任何人都是一种苛求,但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却作出了这样的规定。而本来可以同步进行的识字、阅读与写作,却又被人为地割裂开来。看来,一些参与教材编写的“专家”,并没有真正了解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的玄妙所在。

  「启」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只要孩子开始识字,有一定的识字量后,他就喜欢“写”。在入学3-4个月以后,开始学拼音。同时,老师用电脑把打字的方法教给他们,带一些“玩”的性质。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小孩学得很快:第一是拼音学得很快,差不多1-2周就掌握了;第二是在电脑上玩打字很快,过不了多长时间这些孩子就可以按正确的指法盲打了。在这个基础上小孩就迫不及待地要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想,我们为孩子们设计了“低年级写作园地”平台,让孩子们尽兴地表述。这样的“写”与“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等实验的“写”有本质的不一样,是直接用汉字写的,不用拼音代替。小孩在学习拼音以后,输入拼音就会输出10个同音的字,10个字里面如果没有他需要的,可以翻页,直到挑出自己需要的字。挑选的过程,也是识字的过程、巩固的过程。

  「陶」学习语言有一个规律,都要经过听、说、读、写四个过程,谁也绕不开。孩子一出生之后没有专门的课堂,也没有专门的老师,两三年就会说话了。为什么?开始是听,听得多了就会说了,说了以后再让他读。从会说到会读是一个飞跃,中间的媒介就是识字。只要识字没有太大问题,读也就迎刃而解了。
让孩子大量阅读优秀作品。

  「陶」有人也许会提出一个问题,8岁能读会写,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不会的。增加学生的负担,是固有的不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不当的教学行为造成的。像你们学校的孩子,读了那么多,写了那么多,精神上并没有什么负担。如果一个孩子在学习中感到快乐无比,不但不会有负担,还会在学习中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态势。

  「启」我赞成你这个说法。孩子没有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不可能理解超越生理年龄的事物,不必强求太多太深的领会。

  孩子大量的阅读,阅读材料不一定仅限于儿童文学。孩子有机会接触如《三国演义》等成人读物,一定会遇到暂时不能理解的内容。我们的观点是让孩子不求甚解。

  「陶」赞成您所说的可以让孩子读一些成人作品的提法,特别是名著。学生在阅读名著的时候,也许有些不太理解,这没有什么,只要基本理解或大体理解就可以了。但是,就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们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听大师讲课,长期下去,就会产生阅读甚至写作上的飞跃。

  「启」2000年开始实验,我们同时用广东省教科所、人教版和上海版三套书,后来我们自行编写了实验学本,从二年级开始介绍大量的以儿童文学为主的读物给孩子。教科书只是作为一个读本。

  大量的阅读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文化的增长,更大的收获是孩子良好的人格形成和完善,因为我们介绍给孩子的读物都是优秀的,都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在阅读过程中孩子不知不觉地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做人的态度和美好的情感。这些都是人类相互认可的精神品质,书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陶」孩子们在优秀的经典名著中,可以穿越时空,去学习古今中外大师最为优秀的品质,以及他们优美的语言。你们学生8岁之所以能读会写,与你们选择的优秀读物,与他们整天沐浴在经典文化之中有着特别密切的关系。

  「李先启」是的。我们年轻时候大量的阅读吸收了人类文化的精华,成就了我们的未来,成就了现在的自己,让我们体会到这个年龄段大量的阅读对孩子人格的完善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仅仅给学生教科书,只是给了学生一条小河,而让学生大量阅读,是给学生一片汪洋,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终身受益。

  「陶」每一个家长,都希望为自己的孩子找一个或几个优秀的老师,因为谁都知道“名师出高徒”的道理。但是,现实中非常优秀的教师却是凤毛麟角。你们为学生提供的大量的优秀读物,恰恰是为学生“请”来了一批未曾谋面的特别优秀的老师,甚至是一生都难以见到的大师。这些老师不但从文品上使孩子受益,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孩子的人格。

  「启」对对,作用是无可估量的,孩子的收获是无法量化的,现在我们读孩子的文章,看他们写作速度、文章字数、表达形式、风格情调,只能看出部分能力的显现,其实更深层次的发展还要往后看。

  「陶」我发现,孩子的潜力如果挖掘不出来,就会处于沉睡甚至死亡状态,以后费上几倍的力气,也收效甚微了。你们在孩子这么小的时候,就让他们大量阅读,而且采取了很多有效方法,可以说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启」我们的阅读有共性阅读与个性阅读两种。在老师指导下限定在一定范围内的阅读内容,我们称为“共性阅读”。共性阅读分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起步阅读——掌握方法,培养习惯。一年级末,大多数孩子已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第二步:单元阅读——加大密度,重在积累。二年级以后,阅读教材的量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断加大,是普通教材的几倍。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按照文法相近、内容相似等原则将教材组成阅读单元,精读一篇,略读几篇,浏览一组。第三步:名著导读——理解感悟,促发“移情”。把名家名篇和整本书引进课堂介绍给学生阅读是课题研究的重要尝试。第四步:主题阅读——体验文学之美,培养人文素养。在中、高年级尝试引进以时间为线索选读经典文学,如以《论语》、《史记》中的选篇组成历史主题阅读单元。

  “个性阅读”,是让孩子自己挑选阅读材料或阅读内容。阅读之后可以与家长交流,也可以在阅读交流课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我们发现“个性阅读”更能对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最好的营养,对学生的个性发展起决定的作用。

  「陶」你们的学生不仅阅读的数量大,层次也比较高。在孩子学习最佳时段,让他们接触这么多优秀作品,不但可以为他们积累优质的语感,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格。

  学生写作水平超越成人想象。

  「陶」学生的快乐之读,如果有效引导,就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快乐之写。

  「启」是的。儿童天生的社交本能决定了儿童喜欢书写,喜欢表达,这有利于情感的发展。我们发现识字、阅读、写作几乎可以同步发展。儿童尽管生活经验、文字积累不多,但表达的欲望都十分强烈,他们需要张扬个性,需要倾诉。“八岁能读会写”实验,在他们成长过程中最恰当的时刻,为他们提供了电脑网络表达平台,这是我们实验最重大的突破。写了马上发表,发表在网上给孩子带来的鼓励太大了,要知道他的文章有多少人在关注。我想孩子把文章发表在《写作园地》上的喜悦,与我们第一次把文字变成铅字发表的欣喜是一样的。

  「陶」写作是人生历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收藏,尤其是孩子,他们更加珍视,也更有意义。特别是作品发表之后,将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人们的关注和欣赏。孩子会在这种不断的欣赏中,形成一种自信与快乐,反过来又会激发其写作的热情。

  「启」是的,他们感到写作并不复杂,并不困难。这就是为什么低年级的孩子能在40分钟内写出500字左右文从字顺、标点正确文章的原因。

  在大量的阅读的基础之上,到了三年级,学生可以写命题作文。经常有这样的情况,专家学者和教育同行前来参观,当场命题让学生写。学生一般在40分钟可以完成600字左右,写得快的可以完成上千字。

  「陶」学生的作文之所以写得如此好,正是您提倡的“八岁能读会写”一个必然结果。偶然的写好,是因了平时学生大量读写,也包括学生对网络平台的掌握。其实,我们成人往往低估了孩子的潜力。

  「启」在第一轮实验的时候,有一个叫汤天的孩子在一年级就仿写《三国演义》。他多次阅读《三国演义》,我发现孩子对语感的悟性特别强,老师是绝不可能教给他的。第一回他写了800多字,开头是这样写的:“一日刘备正在饮茶,忽然接到探马报信,东吴陆逊率领60万大军攻蜀,已攻破荆州向成都杀来,刘备大惊。诸葛亮道:”主公不必惊慌……'“这种语言风格是《三国演义》的语言风格。老师没办法教他,老师也许还没有读过《三国演义》。孩子就是有领悟语感的天分、有学习语言形式的巨大潜力。他仿写《三国演义》,用三国里面的历史人物,使用现代的武器,如飞机、大炮、坦克、机关枪等,后来又写生物大战、空间大战……一共写了7回,三万多字。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阅读量是惊人的,他的表达能力是惊人的,他对语言、语感的把握也是惊人的。

  「陶」孩子阅读与写作的水平,有时真的令我们拍案叫绝。

  「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老师、家长不断地提供各种情景。利用孩子喜欢表达、倾诉个体的感受和经历故事的天性,让儿童养成用文字表达、倾诉的习惯,写作就有取之不尽的源头活水,自然而然了。
 儿童学习的关键期不能错过。

  「陶」生命是不能重复的,学习的最佳时段一旦错过,就再也没有弥补的机会。

  「启」我们这个实验之所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是因为抓住了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据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儿童在0至8岁期间,对于各种能力和知识信息的获得是一生中最敏感的时期,也是学习新生事物最有效的时期,若错过了这个关键时期,相关的学习就得花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才能弥补,甚至永远无法弥补。

  9年成功的实验,孩子们近乎于天才般的表现,让教师和家长欣喜若狂,生动地说明了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学习相应的内容轻而易举、事半功倍,孩子的潜力无限。

  「陶」我与您的观点是一致的,即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而天才的培养,关键期在其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前几年。这个时期是孩子生命成长的黄金期,得之则受益无穷,失之则遗恨终生。

  「启」对,就是这样。错过了学习的关键时期,人就固化了。

  师生是共同学习的伙伴

  「陶」学生的大量读写,对教师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教师在这个实验中,也会更快地成长起来。

  「启」“教学相长”嘛!所以,关于师生关系我提出了一个理念:师生是共同学习的伙伴。

  我们反对:我来教,你来学;我教什么,你学什么。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只能被动地服从老师,在老师限定的内容中被动地接受。

  我们反对: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是一桶水。面对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面对大量阅读吸取大量信息的几十个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一片海洋,教师的一桶水已经微不足道,因此必须跟学生成为共同的学习伙伴。

  我们反对: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少年儿童是花朵。我认为教师应该是农民。我觉得孩子就像正在生长发展的一棵小树,技艺不精的园丁过分地修剪,这棵小树也许永远也不能长成一棵参天大树。还不如学习农民,看好季节,合适的时间播种,不同的生长阶段施下不同的肥料,耐心地等待庄稼自然生长。

  我们有一个提法:我们共同发展成长!常言道:水涨船高。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学生的文化素质、学习素质、人格素质、知识水平提高了,老师的素质也要相应提高。因为孩子喜欢读,老师阅读才能取得和孩子共同讨论、指导孩子的资格。

  「陶」韩愈早就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代,就更是如此。教师可能在某个领域超过学生,但在很多方面,学生完全可以超过老师。所以,我非常欣赏您的“我们共同发展成长”的理念。

  「启」教师与学生共同发展成长,与时俱进,才能成为不被时代抛弃的教师;我们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现代的教师需要具备统整学科的能力,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设计整合教学内容。实验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在协作学习中,相互帮助、欣赏、交流、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地区有30多所学校引进我们的实验项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央电教馆把该实验项目推荐给西部地区学校,有部分学校已取得显著效果。

  李先启,深圳南山实验学校校长,党总支书记。兼任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常委;全国小学骨干校长工作研究会副会长;广东省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会长;深圳市电化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被评为“深圳市优秀校长”、“南粤优秀校长”、“深圳市名校长”、广东省首批基础教育系统“名校长”,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李先启校长以“教育就是播种爱”为核心理念,倡导全体教师做到“热爱每一个学生,会爱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由此激发学生喜欢老师——喜欢老师所教的学科——学好学科,实现情感的发展转化到智能的发展。正是源于这一理念的引导,2000年以来,李先启校长亲自主持开展“八岁能读会写”实验课题,经过八年多的探索研究实践,该课题硕果累累,实验成果受到国内众多学科专家、心理学专家、教育行政部门的多方关注,并在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甘肃等省大力推广,其教育成果在全国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