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团队北京:心理解读:与其对着“泥塑木雕”不如“偎红依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8:56:13

  心理解读:与其对着“泥塑木雕”不如“偎红依翠”  

 

 ●●“圣母妓女情结”心理分析

“圣母妓女情结”影响了五千年中国传统的婚姻生活史。

人在情感需求上都存在一种补偿心理。古代文人一缺爱情,二缺风情。中国古代的婚姻模式是“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男女双方的家长给儿女提亲首先考虑的是门当户对,其次是传宗接代,爱和情的并不重要。男女结婚无异于“圈养牲口”,两个素不相识的男女,甚至在此之前连面都从未见过,晕头转向地进了洞房。

一张床拴住了两个陌生的男女。

婚姻看门第、重生育,夫妻之间有无感情以及性生活是否和谐无关紧要。甚至,从明代以后开始的“存天理灭人欲”熏陶下,妻子的性冷淡就是“不淫”,丈夫的性无能就是“不色”,前者为淑女的标志,后者乃英雄的本色。这种不“色”的丈夫和不“淫”的妻子组成的家庭显然是符合“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理想婚姻模式的。

“无爱之婚”成了中国社会最常见的婚姻状况和方式。

“外言不入于阃,内言不出于阃”。“阃”是大门,既然男主外,丈夫就应该把外面的工作做好,没必要带回家里,妻子就本分当好“内当家”,也无须拿到公众场合去说。发展到后来,丈夫劳累了一天回来,不跟妻子诉苦成了“很男人”的表现,而妻子受了婆婆和姑嫂的夹板气也学会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哑巴夫妻”渐渐成了传统婚姻模式下夫妻关系的悲剧。现在叫“婚姻冷暴力”。

在古代,男人都有条件纳妾养婢,但妾和婢是什么?是家里的二等公民,和主人是典型的主仆关系,连地位都不平等。男人即使获得了一时的性满足,也免不了怅然若失。有时候,男人需要一个在地位上和他平起平坐,在心灵上和他平等对话的红颜知己,这显然是家里唯唯诺诺的妻妾无法满足的。

风流倜傥、满腹经纶的才子,整天对着家里的“泥塑木雕”难免意兴阑珊,他们需要“偎红依翠”。于是“烟花巷陌”,就成了文人骚客们流连忘返的绝佳去处。而青楼里的女人又是顾盼生姿、光彩过人:不仅美貌如花,天资聪慧,而且侠骨柔肠,而且她们大都博览群书,出口成章,才华横溢,一专多能。一个小有名气的青楼名妓,往往身兼诗人、歌手、舞蹈家、琵琶和古筝演奏家、诗人、作家、心理医生等多重身份。

妓女在风月场中摸爬滚打,比娇惯的千金小姐,比寻常的名门闺秀,更懂得世态的炎凉、人心的叵测,也知晓友谊的轻重、爱情的价值,身处冷暖人生,她们反倒像一个“灵魂处女”,永葆纯真的本色。表面上打情骂俏,实际上义重情深,逢场作戏是假,渴望从良是真。

林语堂认为:“妓女较之家庭妇女所受教育为高,且她们较为独立生活,更较为熟习于男子社会。”“偎红倚翠”,对于文人才子,变成了一种风流雅事。金榜题名春风得意时,在这里听“小语偷声贺玉郎”,时乖命骞失魂落魄时,在此寻访得红粉知己,肯定不是一种补偿(本博客在《浅斟低唱      妓女美艳的胸脯“哺乳”了唐宋文人》《肉体+精神     唐代妓女远比政客和商人高尚》有专文介绍)。

中国古代文人对妓女和良家妇女永远持有双重标准,妓女是拿来“宠爱”的,良家妇女是拿来“压迫”的。妓女是拿来“仰慕”的,良家妇女是拿来“嫌弃”的。文人之所以是“青楼常客”,也是被“逼”的。古代没有签名售书,诗人总是要和“粉丝”见面交流、切磋心得。所以,像赵鸾鸾这样貌美、有才、敬业、乐业的妓女,就是古今中外男性最完美的梦中情人。

就是中国男人奇特的情爱心理:放着家里的贤妻不爱,偏偏要到外面去风流快活?中国古代的情诗基本上都是文人写给妓女的,那有没有体现夫妻之情的诗篇呢?有,但多半是写给亡妻的本博客在元稹“曾经沧海”  内心荒凉柔软而精神坚贞的大唐诗人》有专文介绍)。妻子在世时无诗可赠,死后才写诗悼亡。

王安石行新法褒奖过销售业绩优秀的妓女

宋代,妓女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曾经做出过不小的贡献,获得了不错的口碑。在自我价值体现上给予了妓女巨大的幸福感。

熙宁中,王安石实行新法,政府散“青苗钱”,为此在谯门设置了酒肆,百娃持钱走出者,便诱之饮酒,十钱便花去二三钱了。又怕市民不来饮酒,则命官妓坐肆作乐,以蛊惑民心。据史载,王安石为此曾褒奖过几位销售业绩不错的妓女。

无独有偶,南宋时,政府还在吉日用妓女开迎吉祥。《梦粱录》:“临安府点检所,管城内外诸酒库,每岁清明前开煮,中前卖新迎年,诸库呈覆本所,择日开沽呈样,各库预颁告示,官私妓女,新丽妆着,差雇社队鼓乐,以荣迎引。”这种仪式叫“点呈”,酒库雇来许多有名的、秀丽的妓女来捧场,以其不同的装束分为三类:一类珠翠饰头顶,穿销金衫儿、裙儿;一类顶冠花,着衫子裆袴;一类穿红大衣,戴特大髻,号为“行首”,为佼佼者。分明就是让妓女为招商融资大造舆论。

宋代民间对妓女也很宽容,凡遇结婚等礼仪性家族活动,也要请妓女到场撑门面,丝毫不觉晦气。《梦粱录》里记载:“及顾借官私妓女乘马,及和倩乐官鼓吹,引迎花檐子或粽檐子藤轿,前往女家,迎取新人。迎至男家门首,时辰将正,乐官妓女及茶酒等人互念诗词,拦门求利市钱红。方请新人下车,一妓女倒朝车行捧镜,又以数妓女执莲炬花烛,导前迎引。”

对妓女来说,法律并不可怕,而民间舆论才最可怕。宋代民间舆论对妓女表现出的宽容、接纳甚至还在某些方面进行了拔高处理,让妓女们受宠若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