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加孚读什么:纽约摄影学院中国学员班 -广角镜头和“视觉冲击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7 04:42:34

    曾璜老师是新闻摄影和图片编辑领域内的专家。不久前,在曾璜老师的博客上因为一张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而引发了一场对广角镜头使用、视觉畸变和"视觉冲击力”说法的讨论。参与这场讨论的人中不乏相当知名和资深的专业摄影人士。感谢曾璜老师能够让我们把这样一次“高端”讨论的精华介绍给中国学员班的学员。

广角镜头和“视觉冲击力”

    一位朋友对我用广角镜头拍摄的照片发提出了质疑,并引起了一场对广角镜头使用、视觉畸变和“视觉冲击力”说法的讨论:

     一.广角镜头和它的变形

    摄影师在职业生涯的初期,常常需要借助超广角镜头的视觉畸变获得影像张力,随着组构影像能力的增强,摄影师对不同镜头的使用就会越来越自如。1994年,我去波黑战地采访时,正处在借助超广角镜头获得影像张力的阶段。随后就慢慢鄙弃了这样的表现手法,注意避免广角镜头,特别是超广角镜头产生的畸变。单位为我配备的12mm的镜头,一直在我的保险柜里躺着,没有开过包呢!!!在我20多年的从业生涯中,没有发过一张鱼眼镜头拍摄的照片,无论是我自己拍摄的还是别的摄影师拍摄的。

    在我任教的所有报道摄影培训中,无论是学院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都旗帜鲜明地表述:

    1.简单地借助广角镜头的视觉畸变获取影像张力,表明摄影师缺乏视觉表现力。

    2.在拍摄现场只有两种情况可以用超广角镜头:一是没有退路,但又要拍全;二是在拥挤的新闻现场,别的摄影师使用超广角镜头,而你不使用的话拍不上。

     二.“视觉冲击力”对“Visual Impact”的误读

     “视觉冲击力”应该是一个舶来语。它源于何时何地,从哪个外语而来,都需要进一步考证。现在掌握的资料表明,这个词最早在中国出现可能是1988年的北京国际摄影周。从此,它成为了中国摄影界,特别是新闻摄影界最时髦的词组之一,连对摄影一无所知的人(还包括总编辑和文字编辑)都可以用“视觉冲击力”对照片进行评价。

     “视觉冲击力”应该源于英文的“Visual Impact”,这是一个欧美报道摄影领域常常用来评价照片视觉构成的说法。平心而论,“视觉冲击力”是当时众多中文解释中最为恰当的译法。不过在以后的二十年里,这个词被那些不了解摄影的和尚顾名思义地给念歪了、念窄了。实际上,“Impact” 并不仅仅只有“冲击力”这一个解释,还有“影响力”、“效果”等众多意思。我请过最少三位在国外学习研究过视觉传播的业内人士来翻译这个词组,居然没有一位将其翻译成“视觉冲击力”!!!综合他们的译法,这个词如果译成“视觉感染力”、“视觉表现力”更能表达原有的意思。

     “视觉冲击力”误导了中国摄影师在影像创造上的思维,限制了中国摄影师的想象力,造成了中国摄影师自觉不自觉利用广角的视觉畸变来追求和达到所谓的“视觉冲击力”。

    看来“视觉冲击力”对“Visual Impact”狭隘的注解,又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中对西方外来观念的误译误读,并误导了中国新闻摄影的例子。

    到了该为“Visual Impact”这个标准正名的时候了!

     三.各家的观点:

↘    黎旭升(2006-06-20)

    现在,媒体的编辑在用片子时总是强调视觉冲击力,其实他们理解的是画面的冲击力,更准确的说是构图的冲击力,他们认为画面的张力越大说明冲击力越大。事实上,“视觉冲击力”除了片子本身显性(构图、用光等等)的之外,更重要的是来自图片隐性(画面给人心理的深层次影响)的表现,比如画面中人物的情感、命运所带给观者的感染力。前者往往是用技术上的广角变形等来完成,而后者却是凭借摄影师独特的观察能力和瞬间判断能力来完成;前者强调技术设备,后者强调思想;前者强调的是外在的形式,而后者强调是内在的内容。

↘    吴亮(2006-06-18)

    从技术层面到摄影本质的讨论很有意义。当年,有些摄影记者照搬国外记者使用超广角的理论依据,好象是:在显着突出主体的同时,获取拍摄现场尽可能多的信息量(包括背景及主体周边环境)。

     “视觉效果”的表述可能更客观一些;而“视觉感染力”和“视觉表现力”稍微偏向摄影者的主观。

↘    念了几年翻译,也写过很多摄影技术稿的伍振荣(2006-06-18)认为:

    其实Visual Impact就是“Visual”的“Impact”。“Visual”译视觉,没有人有异议,所以关键在于“Impact” 怎译。Impact字面译成“冲击”是恰当的,问题在于把Visual Impact译成视觉冲击是否最好。

    什么是Impact? 现代的新闻摄影,都讲求visual impact。基本上,摄影记者是否要拍摄一个photo essay,首要考虑是:有没有新闻价值 (news value),其次就是拍出来的影像是否有visual impact。可见visual impact在新闻摄影中已十分重要。在新闻出版的术语中,所谓impact,就是可以“move the reader”的力量,就是指可以打动人心的力量。因此,visual impact就是指"打动人心的视觉效果",所以,我认为在中文中,早已有impact的中文对应名词,就是「震撼」,visual impact可以说成视觉震撼,那个“力”字,是多余的。

    在名词的翻译上作太多讨论只会浪费了讨论更深层摄影理论的时间,而且,很多时,这只涉及个人的理解、喜好或语言习惯而矣。 但若真的要为 IMPACT 这个字来个较准确的翻译,我觉得,各位应考虑IMPACT在英语上是一个相当有力量的字,它应该是硬朗的、沉重的、实在的、爽快的......感染,不是太柔弱、太潜然了吗?

↘    鲍昆(2006-06-18)

    虽然这是一个翻译问题,实际上更深层的问题应该是视觉的“震撼”、“感染力”与“表现力”究竟是什么引起的?引起的原因非常复杂,有的确实是如“好看”、“突兀”一类,更多的是影像所表达出来的内在问题,最后打动人的绝对不是使用了何种能夸张的镜头和拍摄的技巧,而是照片所能表达得非同寻常的情感以及社会历史之下的各种命运冲突。

↘    王瑞(2006-06-19)

     “视觉冲击力”乃是继“纪实摄影”之后的又一个中西摄影文化的冲突实例。至于把“Visual Impact”中译为“视觉冲击力”或者“震撼”、“感染力”与“表现力”什么的,我认为除了约定俗成的误读,也只有靠“得鱼忘荃”和“得意忘形”的真正把握来修正了。人们应该明白:“visual impact”指的是影像影像所具有的打动人心的力量。而“打动人心的力量”与“吸引眼球的冲击”的区别在哪里呢?就是表面与实质的区别吧?所以,无论中译为什么力,观念上看到的只不过还是画面构成的东西,也就是仅及"视觉诱惑力"而已。 至于冲击的是眼球还是人心,是不是“见仁见智”呢?

↘    刘树勇老师则从图象学的角度补充两点看法(2006-06-23):

    一. 摄影者使用不同的镜头,与不同时代的摄影主体与拍摄对象之间构成的关系不断变化有关。标头大量使用的时期,与对真实表达对象的诉求有关。标头视界的呈现,是主体与外在世界尚有一种基本的空间信任的结果。七八十年代,大量使用中长焦镜头,意味着这种空间信任的丧失或者是弱化。主观性的、具有选择性的视界,表达的其实已经不再是世界本身的真实,而是经由主体观看和制造的现实。

    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开始,广角镜头的大量使用,与电视影像对信息传播的丰富性与动态吸引力的强化有关。静像在平面媒体中欲与电视(后来又有了网络这样更为丰富的平台)这样的强势媒体和图像形态一比高下,自然要在有限的平面中容纳更为丰富和信息,于是全景深的、宽视域的、形式夸张的和异态化的对象表达,成为一种重要的竞争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