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科夫城市管理学院:- 信封书写- - 仇润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34:54

信封书写

  • 发布日期: 2011-08-18 00:00
  • 作者:仇润喜

  叶圣陶主文、丰子恺绘图并书写的《开明国语课本》第131课说,荷生给爸爸写信,信封上写“送给我的爸爸”。荷生哥哥说弟弟“弄出笑话来了”。谁能想到,此种“笑话”70多年后还在“弄”。典型例子即大学生写“深圳爸爸收”。

  由此想起契诃夫的《卞卡》。卞卡在信封上写“乡下爷爷收”。《卞卡》也曾上过小学课本。但那不是笑话,是血和泪的控诉。

  课本、小说及现实生活都告诉人们:信封书写,不可等闲看。

  一枚信封就是一幅作品。字迹大小,潦草或工整,上下款儿分几行排列(旧时有“三凶四吉五平安”之说),字行间距疏朗还是紧密,等等,体现写信人的文化修养、性格气质,甚至情感浓淡。民国时一封寄给“摸饭盖肉”的信,投递员们几经琢磨,始猜出为“模范监狱”之误。这些年,类似“杨永鸣”被读作“汤水鸡”者,并不鲜见。

  传统的竖式信封,由右至左书写;如今使用的一般为横式,收信人地址姓名在上,寄信人地址姓名在下;寄往国外则相反。改革开放初期,国人由于不懂英文中TO(寄往)和FROM(寄自)的用法,照抄国外亲友来信信封上的格式和文字,常使广东寄美国的信变为美国寄广东。此类“寄给自己”的信,多时曾占出口信件的一成以上。

  收信人姓名一般字体较上下款儿稍大,更重要的是写错一字即为大不敬。一代词宗況夔笙,一日有请柬邀赴宴,将“況”写作“况”,大不悦,不作答,也不赴宴。又有书至朱彊村者,误“彊”为“疆”,朱回信讥之曰:“有土斯有财,有财斯有用,但不知此土为大土乎,抑小土乎。”南方人说话“黄”、“王”不分。清代一黄姓才子,收到的拜师信将“黄”误作“王”。黄写诗回复:“江夏琅琊未结盟,廿头三画最分明。他家自接周吴郑,鄙姓曾连顾孟平。须向九秋寻鞠有,莫从四月向瓜生。右军若把涪翁换,辜负笼鹅道士情。”

  姓名之后的称谓语中,“大人”一般称长辈,如父亲大人、祖父母大人等。也常用来称呼德高或位尊者,如李鸿章大人、曾国藩大人等。清代,一些人援例称呼外国人,初被耻笑,后也就见怪不怪了。如称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为赫大人、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为德大人,甚或称赫大老爷、德大老爷。

  一般来说,收信人姓名是供邮递员读的,故旧时称谓语不写“爸爸”、“妈妈”等,而写“大人”、“先生”、“女士”等。写给平辈及晚辈的,只写姓名亦可。给长辈、师长写信,一定要写称谓语。前不久媒体披露,一青年写给六小龄童的拜师信信封上写“章金莱(收)”,很快被指不恭:漏写“先生”或“老师”,“收”字的括号属画蛇添足。

  国人写信,习惯于称官衔,以示尊重。但也有弊端。如民国政要叶恭绰(1881—1968),曾任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孙中山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南京国民政府铁道部长等职。某君寄他的挂号信信面写“叶部长大启”,则遇到麻烦。按规定,收信人须在回单上盖印,符则投交。叶以名章钤之。邮差认为非“部长”二字,不肯将信径交。虽经种种证明,无效。叶不得已,致电交通部,始得领取。

  姓名、称谓语之后,一般写“收”、“启”、“收阅”等字词。“启”即拆开。一般用“台启”,对父母用“安启”,对别的尊辈用“钧启”,对政界官员用“升启”,对平辈用“大启”,对小辈用“手启”。“亲启”是希望对方亲自拆阅。“密启”表示对他人保密。“赐启”即请予开启。当代人一般简化为“收”、“启”。这几年,时不时有人造出某某“敬收”、“敬启”之类,把该谁敬谁弄颠倒了。

  下款儿即写信人地址、邮政编码等,不可马虎。正确书写,一旦您的信投不出去,邮局会按址退回,不至于耽误事儿。有人喜欢写“内详”,或干脆不写,则留下隐患。邮局“无着邮件处理处”就是专为送不出、又退不回的邮件准备的。寄信人地址之后一般写姓名(或单写姓),再缀“缄”、“谨缄”,表示封口。

  竖式信封背面用“工”字形三条线封口。为防偷拆,常用墨笔竖写“平安家信”、“一路平安”、“竹报平安”,横写“护封”、“如瓶”、“丸泥”、“墨锁”等字样,分压三条线上。今则少见这些,间或有写“内有照片勿折叠”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