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爷steve aoki语录:以情动人的朝鲜电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9:33:42
     朝鲜电影的魅力,既在于其和我们共同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在于其独特和鲜明的民族性格。那毕竟是一种来自外国的文化,那里的生活和人物让我们熟悉、陌生、感奋和出人意料。
  说起朝鲜电影,当代青年观众可能会有一种完全陌生的感觉。可是如果把时间拉回到20世纪70年代,朝鲜电影在中国绝对是脍炙人口。那是缺少文化和娱乐的“文革”时期,继阿尔巴尼亚电影引入中国之后,已经久不见踪影的朝鲜电影开始突然出现在中国银幕上:《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鲜花盛开的村庄》《摘苹果的时候》《永生的战士》《南江村的妇女》《无形的战线》《原形毕露》……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在观众心中打下了深深的印记,每一个形象或是情节都那样令人难忘;那真是一个属于电影的时代,是一个让人们体验到电影魅力的年代。
  
  《卖花姑娘》,我们为你哭泣
  
  中国译制的朝鲜故事片始于1950年,到上个世纪末,据统计总计达到近150部左右,不过大部分还是集中在“文革”及其后的时代。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二八电影制片厂(相当于我们的八一电影制片厂)等不少电影厂的名字都让中国观众耳熟能详。其实,“文革”之前的朝鲜电影已经显示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只是当时中国电影也在蒸蒸日上,没能引起观众太大的注意。70年代初,朝鲜电影在“文革”的文化沙漠中突然崛起,引起的热烈反响的确令人惊诧,她甚至足可以说是在艺术的感染力上给观众上了一课,而在中国反响最强烈的朝鲜电影肯定是1972年上映的那部让九亿中国人付出无数眼泪的《卖花姑娘》。那动人而又哀婉的主题歌,女主人公悲惨的命运和令人心头酸楚的形象,让很多观众一次次走进影院。许多影院都是24小时连续放映,一本本地相互传递拷贝,而影院里无一例外地是一片哭声。最经典的说法是,很多女性观众都哭湿了几条手帕。
  《卖花姑娘》的热映不但在于其剧情超常的感染力,之于当时中国的时代和观众来说,《卖花姑娘》的意义更在于她对于人性和一种情感的肯定。这部电影把苦难的生活几乎做到了极致:贫苦家庭里的妹妹被狠心的地主婆烫瞎了眼睛,哥哥被抓走,母亲生了重病,一家人只能靠花妮卖花为生,而所有这些苦难的承受者竟然是两个十几岁的女孩。片中瞎妹妹站在大树下的等候家人归来的剪影,跪在地上爬着去捡散落的鲜花的镜头,以及她被地主的狗腿子抛弃在荒山野岭上哭泣的画面,让一向含蓄内敛的中国观众很难再保持自己的矜持。


   
  应该说,中国表现旧社会贫苦生活的电影不在少数,但基本遵循着斗争和反抗的主调,并不以表现苦难和引来观众哭泣为最高境界。例如著名的《白毛女》,父亲喝卤水自杀,喜儿被地主黄世仁抢去遭受侮辱,但这些苦戏在片中所占的分量比起《卖花姑娘》里一家的遭遇还是差得很远。大概是中国“哀而不伤”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再加上“文革”时代对“阶级斗争”和反抗精神的膜拜,悲悲切切的哭泣肯定属于软弱的表现。像当时占领银幕的“李铁梅”、“小常宝”等苦出身的孩子,都是咬碎钢牙、昂首挺胸的形象。哭哭啼啼,难免有人性论的味道,也会冲淡了人民的反抗精神。于是,借助这部根据朝鲜人民的领袖金日成创作的歌剧改编的《卖花姑娘》,中国观众终于有机会去体验一种感情的宣泄,或者说去体验一种属于人性自身的东西。
  与《卖花姑娘》能够媲美的还有1974年上映的《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片中最感人的场景其实一开始就出现了:在迷雾凄厉的江边,即将离开人世的父亲把自己出生不久的双胞胎托付给了画家和渔民,两个女儿从此天各一方,经历着完全不同命运。这种带有命运感的悲剧故事在当时的中国也很难出现,就像《红灯记》里一家三代不同姓,多传奇的故事啊!可只是一笔带过,核心是放在“听奶奶,讲革命,英勇悲壮……”
  
  实惠的“600工分”
  
  “文革”时期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关于各国电影的段子,其中说到朝鲜电影就是“哭哭笑笑”。哭是指《卖花姑娘》;笑,则是指先于她上映的两部现实题材影片——1970年的《鲜花盛开的村庄》和1971年的《摘苹果的时候》。
  这是两部曾让中国观众痛快地大笑,甚至是大开眼界的电影。?在那个年代,吸引我们的首先是其中与中国农村题材电影里截然不同的现代化风貌。那里是社会主义的集体农庄,或叫作业班,有着拖拉机、喷灌设备等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农舍整齐划一,作业班里的人像工厂里的工人那样工作。这不能不让中国观众充满了羡慕的目光。更重要的是影片里展示的生活模式:充满和谐的人际关系,对生活和领袖的热爱与崇敬,浓郁的人情味道再加上主人公们高尚的道德理想,真是一个充满了生机和鲜花芬芳的世界。这与当时中国“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日子的确不是一个世界。最典型的是《摘苹果的时候》。影片描写的是石花农场苹果大丰收的季节里,漂亮的女主人公贞玉带领姐妹们利用落地的苹果制作苹果酱的故事。那里的人们都是那样富于责任心,对集体的一草一木都倍加爱护,对于自己的事业充满了自豪。影片里最为动人的其实是人物关系。农场的姑娘们性格柔美,脸上永远挂着笑容,连抱怨也都是先轻轻地“哦呦”一声,人们尊老爱幼,彼此尊重。贞玉在商店里看到服务员摆放苹果时比较粗心,提出批评,立刻得到了接受。这与“文革”中被阶级斗争弄得人人相互提防和人与人之间关系迅速恶化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和当时的中国电影强调矛盾冲突来自阶级斗争不同,这两部影片里的“反面角色”也都是颇有可爱之处的农业社社员。在前者中是热心、一心为公的老作业班长,一个非常可爱的人物,迷信自己的活动能力,把心思都放在与邻村桃花里作业班竞争上,结果不免犯些官僚主义。他最著名的一句台词就是:“啊,这回问题算是基本解决啦”,总能引起观众会心的一笑。而在《鲜花盛开的村庄》里,生活中的对立面则是有点贪财的永山大叔。他最著名的台词,是为小儿子找对象时,看着一个胖姑娘照片发出的肺腑之声:“唉,越看越喜欢呢!嘴唇厚说明她不爱多说话,胖,说明她身体结实。听说去年她挣了600工分,600工分啊!”这句台词一时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国观众茶余饭后开心的笑料,“600工分”甚至成为生活中对胖姑娘的代称。


令人肃然起敬的人
  
  引进到中国的相当一大批朝鲜电影,是属于我们通常所说的革命战争题材。说实话,和“文革”时中国仅存的“老三战”相比,朝鲜在这方面未必有多少优势;毕竟在内容的传奇性和人物的鲜活上,中国电影有自己的特点。不过,朝鲜电影中的人物要更加人性化,尤其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有更强的力度。例如脍炙人口的《永生的战士》中,被捕的游击队员石哲在日寇的严刑拷打下,为了防止自己在神志不清时泄露机密,竟忍痛咬断了自己的舌头!那个在黑暗中充满血腥感的画面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由于朝鲜特殊的国情,许多革命战争历史题材的影片主要以妇女为主角。例如根据金日成同名小说和歌剧改编的大型历史片《血海》、表现女性在战争中牺牲和斗争生活的《南江村的妇女》《三妯娌》等,这些影片中女主人公们为了祖国的胜利,默默地面对丈夫牺牲的消息,忍辱负重,那种坚忍不拔的精神的确令人肃然起敬,使中国观众对朝鲜人民充满了敬意。这大概也是最富特色的朝鲜电影题材之一。
  
  “老狐狸”的秘密
  
  要回顾70年代在中国上映的朝鲜电影,有两部影片绝对不能不提,这就是反特惊险题材的电影《看不见的战线》和《原形毕露》。
  70年代初上映的《看不见的战线》,描写的是朝鲜安全部马国哲少校与潜伏的特务“老狐狸”吕春玉等人的斗争。它的脍炙人口不仅在于惊险的情节、栩栩如生的人物,还在于其中的许多台词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例如从南韩偷渡过来的特务宋德宝在威胁那位蒙冤的女护士时阴险地说:“……何况大嫂的丈夫他在那边混的还不错……”,宋德宝和朴医生接头时的暗号:“你拿的什么书?”“歌曲集。”“什么歌曲?”“《阿里郎》!”还有女特务在温泉疗养院见到曲伊医生的那句对话:“我神经疼”“洗温泉?”等等,当时几乎人人皆能脱口而出。当然,其中最惊叹的还是那个神秘的“老狐狸”。这个以老工人老裴头面目出现的狡猾敌特直到第41分钟才出现,形象极为朴实,“一上班干起活来,心里就高兴啊”,丝毫不引人注目。直到最后几分钟,才让观众意识到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老狐狸”。这种扑朔迷离的故事情节的确令人赞叹不已。


   
  另一部《原形毕露》在某种意义上是《看不见的战线》的姐妹篇。其精妙之处在于故事在情节的惊险曲折之外,有一条充满人情味的线索,即敌特机关利用当年结下特殊情谊的两姐妹多年失散后的重逢,来接近掌握机密的女工程师,以盗窃情报。这种利用人物情感关系建立起来的独特情节不但引人入胜,而且其中的一个为女特务整容换脸的镜头显得格外惊心动魄,想起来真有点让人毛骨悚然。

 来源:大众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