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nnie上海:第二十章 预算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17:12

第一节    概  述

一、预算会计概述

(一) 预算会计体系构成

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对各级政府预算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连续、系统核算和监督的专业会计。

由于预算会计服务于预算管理,预算会计体系必须与预算管理体系相适应。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预算外资金专户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以及参与预算执行的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等。在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中,财政总预算会计居于主导地位,对行政事业等单位预算会计具有指导作用。

1. 财政总预算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是各级政府财政部门核算、反映和监督各级政府的总预算执行过程和结果的会计。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和监督预算执行的过程和结果,是预算管理的组成部分。我国目前各级政府预算编制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也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一般于实际收到或付出货币资金时进行账务处理,以便能如实反映政府总预算的执行情况和结果。

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基金预算收入、专用基金收入、补助收入、上解收入、调入资金、财政周转金等。

一般预算收入是指各级政府财政部门组织的纳入预算管理的各项收入。一般预算收入是政府的主要财力来源,可以用于政府的各项一般预算支出。

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的支出包括一般预算支出、基金预算支出、专用基金支出、补助支出、上解支出、调出资金等。

一般预算支出是指一级政府对取得的一般预算收入进行的分配和使用,是各级政府最主要的支出。

一般预算支出的支付方式包括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其中,财政直接支付与财政授权支付是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后采用的国库集中支付方式,财政实拨资金是传统的财政资金拨付方式。在三种财政资金支付方式下,财政总预算会计与预算单位之间体现的是政府财政部门与其他部门(即预算单位)之间的资金分配关系,各预算单位是实际的财政资金使用主体。

2. 财政预算外资金会计

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会计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核算和监督预算外资金预算执行过程及其结果的会计。

财政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行使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政府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简称预算外资金。

财政预算外资金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主管部门集中的收入、其他财政预算外资金等。财政预算外资金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项目、范围、标准和程序执行,不能自行扩大范围和标准。财政预算外资金与部门和单位的自有资金性质不同,它属于财政性资金。财政预算外资金应当纳入行政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和使用。

财政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办法。财政部门在商业银行开设财政预算外资金银行存款专户,简称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或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行政事业单位在收取预算外资金时,应当及时足额上缴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行政事业单位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在需要使用财政预算外资金时,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在财政部门审核同意后,从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中拨付,供其使用。

财政部门对财政预算外资金实行预决算管理制度,并逐步纳入预算内管理。财政预算外资金的范围和规模将逐渐减少。

3.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

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均属于预算单位会计,是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核算和监督单位预算执行及各项业务活动的专业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组织系统分为主管会计单位、二级会计单位和基层会计单位三级。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特点主要包括:

(1) 以满足财政预算管理为主要会计目标,兼顾单位内部管理和相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 行政单位会计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事业单位会计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对经营性收支业务可以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会计核算基础。

(3) 各项财产物资应当按照取得或购建时的实际成本计价,除另有规定者外,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较为简单,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的格式和内容与权责发生制下的企业报表存在显著差异。

(二) 预算会计要素

预算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五类。

资产,是指一级财政或行政事业单位占有或使用的能够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负债,是指一级财政或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偿付的债务。

净资产,是一级财政或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减去负债后的差额。

收入,是指一级财政或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或开展业务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支出,是指一级财政或行政事业单位为实现其职能或开展业务活动,对财政资金的再分配或所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或损失。

会计平衡等式反映了各会计要素间的关系。预算的会计平衡等式为:

资产+支出 = 负债+净资产+收入

或者

资产 = 负债+净资产

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概述

目前我国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由财政部于2004年8月18日发布,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一)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特征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各种具体组织形式的定义,规定适用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1. 该组织不以营利为宗旨和目的;

2. 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不取得经济回报;

3. 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

(二)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一般会计原则

1.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

2.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

3.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4.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包括相关性、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可比性、及时性、可理解性、配比性、实际成本、谨慎性、区分费用性和资本性支出及重要性等。

5.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

6. 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许多资产的取得没有实际成本,因此在强调实际成本计量原则的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交易事项引入了公允价值等计量基础。

(三)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

考虑到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资源提供者既不享有所有权,也不从中取得经济回报,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没有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会计要素。同时,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基础为权责发生制,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也没有支出会计要素。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要素划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和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其会计等式为:

资产-负债 = 净资产

反映业务活动情况的会计要素包括收入和费用,其会计等式为:

收入-费用 = 净资产变动额

(四)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会计报告

为了向民间非营利组织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其决策有用的信息,真实、完整地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营运成果和现金流量,《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报表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报表,以及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

第二节    事业单位特殊业务的核算

一、财政补助收入的核算

财政补助收入是指事业单位按照核定的部门预算经费申报关系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各类事业经费,是事业单位取得的预算内财政性资金补助。

(一) 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要求

事业单位应按照国家有关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规定,加强对财政补助收入的管理。主要管理要求如下:

1. 严格按照经批准的部门预算、用款计划和规定用途申请取得财政补助。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和分月用款额度都要事先经过财政部门批准。需要增加或减少财政补助收入,应当首先编制追加或减少预算,在经过财政部门批准后再按变更后的预算申请取得财政部门补助收入。按照部门预算要求,财政补助收入区分为基本支出财政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财政补助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应当分别按照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具体支出科目申请,取得后应当分别核算,不能相互混淆。未经财政部门同意,不得擅自变更财政补助收入用途。

2. 按规定的财政资金支付方式申请取得财政补助。在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有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两种。在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情况下,仍然运用传统的财政资金实拨方式。财政部门在确定事业单位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的同时也确定了财政资金的支付方式。

3. 事业单位应按照综合预算原则安排收入和支出。将财政补助收入与财政专户返还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和其他收入等各种来源的收入同时缴入收入预算,统筹安排使用,统一管理。

(二) 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有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财政实拨资金三种方式。三种支付方式业务流程不同,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原则也有所差异。

1. 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取得财政补助的程序是:事业单位在需要支付财政资金时,应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财政部门提出直接支付申请。经财政部门审核后,由财政部门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因此,事业单位应在收到财政部门委托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入账通知书时,按照财政实际支付的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即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在实际使用了财政资金的同时确认财政补助收入。

2. 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取得财政补助收入的程序是:事业单位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经过财政部门审核后,将财政授权支付额度下达到事业单位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事业单位收到的用款额度,可以用于结算和支付。因此,事业单位在收到单位的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时,按照通知书上所列的用款额度确认财政补助收入。事业单位收到的用款额度不是实际的货币资金,在商业银行开设的单位零余额账户不是实存资金账户,是一个过渡性的待结算账户。

3. 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财政补助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在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取得财政补助收入的程序是:事业单位根据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按照规定的时间和程序向财政部门提出资金拨入请求。经过财政部门审核后,将财政资金直接拨入事业单位的开户银行。因此,事业单位在收到单位的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书时,按照通知书上所列的收款金额确认财政补助收入。在财政实拨资金方式下,事业单位收到的是货币资金,在商业银行开设的是实存资金账户。

(三) 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收入的账务处理

事业单位应设置“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核算财政补助收入。部门预算中将支出预算区分为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分别安排资金来源考核其实际执行情况。为将事业单位实际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与相关的财政补助收入进行对比,考核事业单位的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应在“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下设置“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为了进一步反映出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用途,即用于何种事业活动,并且与财政部门的财政总预算会计中的一般预算支出的明细科目相互对照,事业单位应在“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两个二级科目下再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类设置明细账。

事业单位在收到财政补助收入时,根据财政资金拨付方式的不同,分别借记“事业支出”、“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政补助收入”科目。

例20-1】 20x9年10月9日,某事业单位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向主管财政申请支付第三季度水费110 000元。10月18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直接支付方式为其向自来水公司支付了105 000元。10月23日,该事业单位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直接支付到账通知书。该事业单位应于10月23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105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05 000

例20-2】 20x9年3月7日,某科研所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和用款计划,为开展某项科学研究项目,向主管财政申请财政授权支付用款额度180 000元。4月6日,财政部门经审核后,采用财政授权支付方式下达了170 000元用款额度。4月8日,该科研所收到了财政零余额账户代理银行转来的财政授权支付到账通知书。该科研所应于4月8日,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170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170 000

在财政补助收入总账科目的贷方,作明细登记如下:

项目支出——科学技术——基础研究——专项基础研究

例20-3】某事业单位尚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20x9年6月7日,该单位受到开户银行转来的收款通知,收到财政部门拨入的日常事业活动经费25 000元。6月7日,该事业单位应进行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5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25 000

二、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的核算

(一) 事业收入的核算

事业收入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其辅助活动所取得的收入。专业业务活动是指根据事业单位专业特点所从事的业务活动,如文化事业单位的演出活动、卫生事业单位的医疗保健活动、农业事业单位的技术推广活动等。辅助活动是指直接为专业活动服务的行政管理活动。通过上述活动取得的收入,应作为事业收入管理和核算。

事业单位取得的按照“收支两条线”管理要求,应纳入预算管理或应缴入财政专户的预算外资金,不能直接计入事业收入,应根据上缴方式的不同,直接缴入财政专户或由单位集中后上缴财政专户。根据经过批准的部门预算、用款计划和资金拨付方式,事业单位收到将财政专户返还款时,再计入事业收入。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收入”总账科目核算事业收入业务。取得事业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事业收入”科目。年终结账时,按规定将“事业收入”科目贷方余额转到“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

(二) 事业支出的核算

事业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由于事业单位的专业活动一般具有公益性,专业业务活动产生的收入通常不足以弥补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的专业业务活动是需要持续进行的,因此对专业业务活动收入不足弥补支出的部分,需要通过政府补助收入或经营结余等加以弥补。

事业支出是事业单位支出的主要项目。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等收入统筹安排事业支出。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只能用于事业支出,而不能用于经营支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部门预算安排事业支出,部门预算中的基本支出预算和项目支出预算应当分别管理,不能相互混淆。

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支出”总账科目核算事业支出业务。发生事业支出时,借记“事业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财政补助收入”等科目。年终结账时将该科目的借方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事业支出”科目。

三、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的核算

(一) 经营收入的核算

1. 经营收入的管理要求

经营收入是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以外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作为事业单位的剧院取得的演出收入是事业收入,剧院附设的商品部取得的销售收入则是经营收入。经营收入是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如剧院所属的作为独立法人的乐队的商业演出收入应当单独核算,如将一部分纯收入上缴剧院,剧院应当作为附属单位缴款处理。

事业收入与经营收入均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了商品或服务而应获取的收入。不同之处是,经营活动体现了保本获利原则,只能是从商品或服务接受方取得收入。事业收入体现了事业活动的公益性原则,可能从商品或服务的接受方取得了补偿性收入,也可能从财政取得了补偿性资金。

事业单位经营收入主要有:事业单位非独立核算部门销售商品取得的销售收入和提供服务取得的服务收入,未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出租房屋、场地和设备取得的租赁收入以及其他经营收入。

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要遵循自我维持原则,在经营活动中取得的经营收入一般应当能够弥补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营支出。事业单位不能用事业收入弥补经营活动亏损,但可以将经营活动的结余用以支持事业活动。

经营活动一般应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和计量。

2. 经营收入的核算

事业单位应设置“经营收入”总账科目核算经营收入。事业单位取得或确认经营收入,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科目,属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的,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贷记“经营收入”科目;属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按照应交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贷记“应交税金”科目,按照实际收到的价款扣除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后的余额贷记“经营收入”科目。

(二) 经营支出的核算

经营支出是指事业单位在专业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的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事业单位应当严格区分经营支出和事业支出,不能将经营支出的项目列为事业支出,也不能将事业支出的项目列为经营支出。

经营支出的主要特征有:

1. 支出是因非独立核算的经营性业务而发生;

2. 支出需要由经营活动收入补偿;

3.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相互配比。

事业单位应设置“经营支出”总账科目核算经营支出业务。事业单位发生各项经营支出时,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应将结转已销售产品或劳务成果的成本,按照其实际成本,借记“经营支出”科目,贷记“产成品”科目。期末应将该科目借方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科目。

四、成本费用的核算

事业单位成本核算,是指事业单位运用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按照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计算出产品或劳务成本的过程。事业单位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具备准公共产品性质,其成本补偿,一部分来源于从产品接受服务方取得的事业或经营收入,另一部分则来源于财政资金。对经营活动进行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经济业务的管理水平,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考核事业成果,确定收费标准,筹划资金来源,而不是计算确定盈亏。事业单位计算出的产品或劳务成本,主要是为事业单位的管理服务,并不对外提供。此外,很多情况下,事业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成本是不完全的成本,并没有包括固定资产折旧数额。

事业单位成本计算程序如下:

1. 确定成本计算对象。事业单位业务和经营活动内容广泛,成本计算对象也是多种多样,可以是生产的产品、研究的课题、服务的项目、专项工程或工作。例如,科学事业单位可以以研究室、业务部或课题组为成本核算单位,也可以以科研课题、项目、产品等为成本核算对象。

2. 划分成本项目。成本项目是指对成本费用按照用途进行的分类。事业单位成本项目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中的相关费用,如工资、津贴补贴、办公费、水电费、设备购置费等。

3. 确定成本计算期。成本计算期是指成本计算的起止日期。事业单位的成本计算可以是定期的,也可以是不定期的。通常情况下,产品成本计算以月为成本计算期,课题研究一般以课题周期为成本计算期,跨年度的课题分年度计算,课题结束计算全部成本。

4. 成本归集与分配。成本费用归集分配的基本原则是,直接费用直接计入成本计算对象,间接费用按照一定标准分配计入成本计算对象。

事业单位成本费用核算的账务处理如下:

事业单位如进行成本核算,应设置“成本费用”、“间接费用”等总账科目。发生的直接费用,借记“成本费用”,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发生的间接费用,先记入“间接费用”科目,借记“间接费用”科目,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科目。再按一定标准,将间接费用分配计入成本,借记“成本费用”科目,贷记“间接费用”科目。成本计算期结束,借记“产成品”科目,贷记“成本费用”科目。

实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内部实行成本核算的部门,其发生的成本费用均须按支出用途分别归集到“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的相应科目中,成本费用计算与事业支出和经营支出应分别进行。在“事业支出”或“经营支出”下设相关科目,核算结转的成本金额。

五、结余与结余分配的核算

(一) 事业结余的核算

事业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事业活动收入减去各项事业活动支出后的余额。

事业活动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和其他收入,事业活动支出包括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非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等。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事业结余”科目。会计期末,计算结余时,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其他收入”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缴款”、“事业收入”及“其他收入”科目,贷记“事业结余”科目;将“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非经营业务)”、“对附属单位补助”等科目余额转入“事业结余”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科目,贷记“拨出经费”、“事业支出”、“上缴上级支出”、“销售税金”、“对附属单位补助”等科目。

年度终了,事业单位应当按规定将当年的事业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

(二) 经营结余的核算

经营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在一定期间内各项经营活动收入与经营活动支出相抵后的余额,经营活动支出包括经营支出和经营业务负担的销售税金。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经营结余”科目。会计期末,计算结余时,将“经营收入”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收入”科目,贷记“经营结余”科目;将“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经营业务)”等科目余额转入“经营结余”科目,借记“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经营支出”、“销售税金”等科目。

年度终了,经营结余通常应当转入“结余分配”,但如为亏损,则不予结转。

例20-4】 20x9年12月31日,某事业单位有关收支科目的余额有:财政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235 000元、上级补助收入的贷方余额为44 000元、事业收入的贷方余额为172 000元、经营收入的贷方余额为94 000元,事业支出的借方余额为428 000元、经营支出的借方余额为64 000元。年终结账时,该事业单位的账务处理如下:

(1) 将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和事业支出结转至事业结余

借:财政补助收入                                    235 000

    上级补助收入                                     44 000

    事业收入                                        172 000

    贷:事业结余                                        451 000

借:事业结余                                        428 000

    贷:事业支出                                        428 000

(2) 将经营收入和经营支出结转至经营结余

借:经营收入                                         94 000

    贷:经营结余                                         94 000

借:经营结余                                         64 000

    贷:经营支出                                         64 000

(3) 假设按规定上述事业结余均属于非专用资金,可转入结余分配

借:事业结余                                         23 000

    贷:结余分配                                         23 000

(4) 经营收入与经营支出的差额为30 000元(94 000-64 000),可转入结余分配

借:经营结余                                         30 000

    贷:结余分配                                         30 000

(三) 结余分配

事业单位当年实现的结余,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分配。结余分配的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有所得税交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所得税;二是事业单位计提专用基金。进行上述分配后,当年结存的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事业单位应当设置“结余分配”科目,一般应设置“应交所得税”、“提取专用基金”等明细科目。年度终了,将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转入“结余分配”科目,借记“事业结余”、“经营结余”科目,贷记“结余分配”科目。有所得税缴纳业务的事业单位计算应交纳的所得税,借记“结余分配——应交所得税”科目,贷记“应交税金”科目。计算应提取的专用基金,借记“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科目,贷记“专用基金”科目。分配后,将未分配结余转入“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借记“结余分配”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例20-5】沿用【例20-4】。20x9年末结账后,该事业单位当年实现事业结余23 000元,经营结余30 000元。假设该单位按当年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的1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账务处理如下:

(1) 计算提取职工福利基金(23 000+30 000)×10% = 5 300(元)

借:结余分配——提取专用基金                          5 300

    贷:专用基金——职工福利基金                          5 300

(2) 结转未分配结余53 000-5 300 = 47 700(元)

借:结余分配                                         47 700

    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                             47 700

六、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的对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和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包括债券投资和其他投资。其中,债券投资是指事业单位购入的国库券等债券。其他投资是指事业单位利用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固定资产、材料等)和无形资产等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事业单位应设置“对外投资”总账科目核算对外投资。

(一) 债券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购入各种债券时,按照实际支付的款项借记“对外投资”项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同时要反映事业基金中投资基金的增加和一般基金的减少,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债券到期收回投资或将未到期的债券对外出售,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借贷方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其他收入”科目。同时要调整事业基金相关明细科目,借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时要调整事业基金相关明细科目,原因是事业单位对外投资资金来源主要是历年累计收支结余,没有可运用的事业基金则不能对外投资;事业单位进行对外投资后,可安排用于弥补日常收支差额的资金相应减少。

(二) 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时,按照评估价或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固定资产账面原价借记“固定基金”科目,贷记“固定资产”科目。

(三) 以材料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如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以材料对外投资时,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材料账面价值(不含增值税)贷记“材料”科目,按照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金额贷记“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科目,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材料账面价值和应交增值税之间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材料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如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材料对外投资时,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材料账面价值贷记“材料”科目,按照合同协议确定的价值与材料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使用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材料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四) 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的核算

事业单位以无形资产对外投资时,按照双方确定的价值,借记“对外投资”科目,按照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贷记“无形资产”科目,按借贷方的差额借记或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同时按照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借记“事业基金——一般基金”科目,贷记“事业基金——投资基金”科目。

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取得的投资收益应在“其他收入”科目中核算。

七、固定资产融资租入及修缮的核算

事业单位通过融资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时,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科目;支付租金时,借记有关支出科目,贷记“固定基金”科目;同时借记“其他应付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例20-6】某事业单位采用融资租赁方式从A单位租入专用设备一台,用于单位的事业活动。租赁合同规定,该设备的租赁期为6年,每年应支付的租金为80 000元。租赁期满,该事业单位付清租金后,可用4 500元优惠价购买该设备。租入设备时发生运费及安装费4 600元,以银行存款支付。账务处理如下:

(1) 租入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专用设备                                 489 100

    贷:其他应付款——某租赁公司                             484 500

        银行存款                                               4 600

(2) 每年支付租金80 000元

借:事业支出                                              80 000

    贷:固定基金                                              80 000

同时:借:其他应付款——某租赁公司                       80 000

          贷:银行存款                                       80 000

(3) 6年后,用存款支付设备优惠款4 500元,购买取得该项设备

 

借:事业支出                                              4 500

    贷:固定基金                                              4 500

同时,借:其他应付款——某租赁公司                        4 500

          贷:银行存款                                        4 500

例20-7】某事业单位计划使用项目经费支付办公大楼修缮费32 000元,款项通过财政零余额账户直接支付。根据规定,该项大型修缮支出应当资本化,增加固定资产价值。改建过程中取得变价收入3 900元,存入银行,同时应增加修购基金。账务处理如下:

借:事业支出                                             32 000

    贷:财政补助收入                                         32 000

借:银行存款                                              3 900

    贷:专项基金——修购基金                                  3 900

借:固定资产                                             28 100

    贷:固定基金                                             28 100

第三节    民间非营利组织特定业务的核算

一、捐赠收入的核算

(一) 捐赠的概念

捐赠属于非交换交易的一种,通常是指某个单位或个人(捐赠人)自愿地将现金或其他资产无偿地转让给另一单位或个人(受赠人),或者无偿地清偿或取消该单位或个人(受赠人)的负债。这里的其他资产包括债券、股票、产品、材料、设备、房屋、无形资产和劳务等。在实务中,民间非营利组织既可能作为受赠人,接受其他单位或个人的捐赠;也可能作为捐赠人,对其他单位或个人作出捐赠。

捐赠一般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捐赠是无偿地转让资产或者取消负债,属于非交换交易。

2. 捐赠是自愿地转让资产或者取消负债等。捐赠是自愿的,从而将捐赠与如纳税、征收罚款等其他非交换交易区分开来。

3. 捐赠交易中资产或劳务的转让不属于所有者的投入或向所有者的分配。

判断某项交易是否是捐赠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应当将捐赠与受托代理交易等类似交易区分开来。

2. 可能某项交易的一部分属于捐赠交易,另一部分属于其他性质的交易。

3. 应当将政府补助收入与捐赠收入区分开来,分别核算和反映。

(二) 捐赠收入的分类

捐赠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应当视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是否设置了限制,分别对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进行核算。

如果捐赠人对捐赠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时间限制或者(和)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捐赠收入为限定性捐赠收入;如果捐赠方对捐赠的使用没有设置时间限制或用途限制,则所确认的相关捐赠收入为非限定性捐赠收入。

(三) 捐赠承诺

为了对捐赠进行正确地核算,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区分捐赠与捐赠承诺。捐赠承诺是指捐赠现金或其他资产的书面协议或口头约定等。捐赠承诺不满足非交换交易收入的确认条件。民间非营利组织对于捐赠承诺,不应予以确认,但可以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四) 劳务捐赠

劳务捐赠是捐赠的一种,即捐赠人自愿地向受赠人无偿提供劳务。对于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的劳务捐赠,不予确认,但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相关披露。

(五) 捐赠收入的账务处理

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核算其接受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捐赠所取得的收入,应当设置“捐赠收入”科目;并按照捐赠收入是否存在限制,在“捐赠收入”科目下设置“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分别核算限定性捐赠收入和非限定性捐赠收入。如果民间非营利组织存在多个捐赠项目,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在“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下按照捐赠项目的不同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

“捐赠收入”科目的贷方反映当期捐赠收入的实际发生额。在会计期末,应当将该科目中“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将该科目中“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结转后该科目无余额。

1. 接受捐赠时,按照应确认的金额,借记“现金”、“银行存款”、“短期投资”、“存货”、“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科目,贷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或“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

对于接受的附条件捐赠,如果存在需要偿还全部或部分捐赠资产或者相应金额的现时义务(比如因无法满足捐赠所附条件而必须将部分捐赠款退还给捐赠人时),按照需要偿还的金额,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等科目。

2. 如果限定性捐赠收入的限制在确认收入的当期得以解除,应当将其转为非限定性捐赠收入,借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贷记“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

3. 期末,将本科目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借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贷记“限定性净资产”科目,借记“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贷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例20-8】 20x9年4月2日,某社会团体收到乙企业捐赠款项。协议规定,乙企业向该社会团体捐赠54 000元,应当在协议签订当日转入该社会团体银行账户;该社会团体应当将这笔款项用于某项学术课题。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54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54 000

例20-9】 20x9年6月16日,X基金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协议规定,自20x9年7月1日至20x9年12月31日,乙企业在此6个月的期间内每售出一件产品,即向X基金会捐赠1元钱,以资助贫困人员医疗救治,款项将在每月底按照销售量计算后汇至X基金会银行账户。同时,乙企业承诺,此次捐赠的款项不会少于600 000元,并争取达到1 000 000元。根据此协议,X基金会在20x9年7月底收到了乙企业捐赠的款项90 000元。X基金会的账务处理如下:

20x9年6月16日,不满足捐赠收入的确认条件,不需进行账务处理。

20x9年7月31日,按照收到的捐赠金额,确认捐赠收入。

借:银行存款                                         90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90 000

20x9年8月至12月的每个月底,分别按照收到的捐赠金额,确认捐赠收入。会计分录同7月31日

例20-10】 20x9年8月24日,某基金会与某乙企业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协议规定,乙企业将向该基金会捐赠180 000元,其中160 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20 000元用于此次捐赠活动的管理,款项将在协议签订后的20日内汇至该基金会银行账户。根据此协议,20x9年9月12日,该基金会收到了乙企业捐赠的款项180 000元。20x9年10月9日,该基金会将160 000元转赠给数家贫困地区的小学,并发生了18 000元的管理费用。20x9年10月14日,该基金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协议规定,此次绝赠活动节余的2 000元由该基金会自由支配。该基金会的账务处理如下:

20x9年8月24日,不满足捐赠收入的确认条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20x9年9月12日,按照收到的捐款金额,确认捐赠收入。

借:银行存款                                             180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180 000

20x9年10月9日,按照实际发生的金额,确认业务活动成本。

20x9年10月14日,部分限定性捐赠收入的限制在确认收入的当期得以解除,将其转为非限定性捐赠收入。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2 000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2 000

例20-11】 20x9年9月12日,某民间非营利组织与乙企业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协议规定,乙企业将向该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420 000元,用于成立一项奖学金基金,款项将在协议签订后的20日内汇至该民间非营利组织银行账户,自2010年开始每年以基金利息奖励乙企业所在城市的前10名优秀学生,未经乙企业允许不得动用基金本金,具体奖励金额将由双方根据累积基金利息另行商定。根据此协议,20x9年9月30日,该民间非营利组织收到了乙企业捐赠的款项420 000元。假定自20x9年10月1日至20x9年12月31日,该民间非营利组织共收到此项基金的存款利息9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20x9年9月12日,不满足捐赠收入的确认条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20x9年9月30日,按照收到的捐赠金额,确认捐赠收入。

借:银行存款                                           420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420 000

20x9年10月1日至20x9年12月31日,按照实际收到的利息金额,确认利息收入。

例20-12】 20x9年12月31日,某民间非营利组织“捐赠收入”科目的账面余额为480 000元,其中,“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的账面余额为320 000元;“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的账面余额为160 000元。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账务处理如下:

20x9年12月31日,将“捐赠收入”科目各明细科目的余额分别转入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320 000

    贷:限定性净资产                                       320 000

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160 000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                                     160 000

二、会费收入的核算

会费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一般情况下,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为非限定性收入,除非相关资产提供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限制。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费收入通常属于非交换交易收入。

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核算其根据章程等的规定向会员收取的会费收入,应当设置“会费收入”科目;并且,应当在“会费收入”科目下设置“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如果存在限定性会费收入,还应当设置“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同时,民间非营利组织还应当按照会费种类(如团体会费、个人会费等),在“非限定性收入”或“限定性收入”科目下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会费收入”科目的贷方反映当期会费收入的实际发生额。在会计期末,应当将该科目中“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将该科目中“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当期贷方发生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例20-13】某社会团体按照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会费收缴办法的规定,该社会团体的各单位会员应当按照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2‰交纳当年度会费,各个人会员应当每年缴纳300元会费,每年度会费应当在当年度1月1日12月31日缴纳;当年度不能按时缴纳会费的会员,将在下一年度的1月1日自动取消会员资格。假设20x9年1月至12月,该社会团体每月分别收到单位会费210 000元(均以银行转账支付),个人会费6 000元(均以邮局汇款支付)。账务处理如下:

借:银行存款                                           210 000

    现金                                                 6 000

    贷:会费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单位会费               210 000

                                ——个人会费                  6 000

例20-14】某社会团体按照会员代表大会通过的会费收缴办法的规定,该社会团体的个人会员应当每年缴纳450元会费,每年度会费应当在当年度1月1日12月31日缴纳。假设20x9年1月1日,该社会团体收到某个人通过邮局汇款支付的会费1 800元,该个人说明此款项是支付20x9年、2x10年、2x11年和2x12年四个年度的会费。该社会团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现金                                                 1 800

    贷:预收账款——xx                                       1 350

        会费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450

例20-15】 20x9年12月31日,某社会团体“会费收入”科目的账面余额为123 000元,均属于非限定性收入。将“会费收入”科目明细科目的余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该社会团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会费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123 000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                                      123 000

三、业务活动成本的核算

业务活动成本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实现其业务活动目标、开展其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如果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的项目、提供的服务或者开展的业务比较单一,可以将相关费用全部归集在“业务活动成本”项目下进行核算和列报;如果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的项目、提供的服务或者开展的业务种类较多,应当在“业务活动成本”项目下分项目、服务或者业务大类进行核算和列示。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根据本单位业务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在“业务活动成本”项目下设置明细项目。

业务活动成本是按照项目、服务或业务种类等进行归集的费用。如果民间非营利组织的某些费用是属于业务活动、管理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共同发生的,而且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类活动,则应当将这些费用按照合理的方法在各项活动中进行分配。

直接成本是指为某一业务活动项目或种类而直接发生的、应计入当期费用的相关资产成本。

直接费用是指直接为业务活动发生的、应计入当期费用的费用,如直接人工费、直接广告费、直接运输费、直接相关税费等。

民间非营利组织为了核算其因实现业务活动目标、开展项目活动或者提供服务所发生的费用,应当设置“业务活动成本”科目。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结合具体情况,在“业务活动成本”科目下设置相应的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此外,如果民间非营利组织接受政府提供的专项资金补助,可以在“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科目下设置“专项补助收入”进行核算;同时,在“业务活动成本”科目下设置“专项补助成本”,归集当期为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发生的所有费用。

“业务活动成本”科目的借方反映当期业务活动成本的实际发生额。在会计期末,应当将该科目当期借方发生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期末结转后该科目应无余额。

民间非营利组织发生的业务活动成本,应当按照其发生额计入当期费用。业务活动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

1. 发生的业务活动成本,应当借记“业务活动成本”科目,贷记“现金”、“银行存款”、“存货”、“应付账款”等科目。

2. 会计期末,将“业务活动成本”科目的余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借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贷记“业务活动成本”科目。

例20-16】 20x9年8月5日,某社会团体对外售出杂志2万份,每份售价5元,款项已于当日收到(假定均为银行存款),每份杂志的成本为4元。假定销售符合收入确认条件,不考虑相关税费。该社会团体的账务处理如下:

按照配比原则,在确认销售收入时,应当结转相应的成本。

借:银行存款                                        100 000

    贷:商品销售收入                                    100 000

借:业务活动成本——商品销售成本                     80 000

    贷:存货                                              80 000

 

例20-17】 20x9年12月31日,某民间非营利组织“业务活动成本”科目的借方余额为230 000元。该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非限定性净资产                                  230 000

    贷:业务活动成本                                    230 000

四、净资产的核算

(一) 净资产概述

按照是否受到限制,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分为限定性净资产和非限定性净资产。如果资产或者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如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利息等)的使用受到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设置的时间限制或(和)用途限制,由此形成的净资产即为限定性净资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净资产的使用直接设置限制的,该受限制的净资产也应作为限定性净资产;除此之外的其他净资产应作为非限定性净资产。

时间限制是由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在收到资产后的特定时期之内或特定日期之后使用该资产,或者对资产的使用设置了永久限制。用途限制是指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民间非营利组织将收到的资产用于某一特定的用途。资产或净资产是否存在制度中所指的限制,需要根据净资产的概念进行判断。在界定限定性净资产时,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第一,限制是由民间非营利组织之外的资源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作出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为此承担了遵循这些限制的责任。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董事会、理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对净资产的使用所作的限定性决策、决议或拨款限额等,属于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管理上对资产使用所作的限制,不属于所界定的限定性净资产,因为这种限制是该组织可以自行决定撤消或变更的。

第二,资源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设置的限制只有在比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宗旨、目的或章程等更为具体时,才能成为制度所指的限制。

第三,在实务中,时间限制和用途限制常常是同时存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能够判断是否存在时间限制或用途限制,或者两种限制同时存在。

第四,有些时候,资源提供者并没有明确规定资产使用的时间或用途,但是如果当时的情形足以推定资源提供者对资产的限制,也应当将相应净资产界定为限定性净资产。

第五,虽然大部分的限定性净资产是由于其相应的资产或者资产所产生经济利益的使用受到限制而形成的(除了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净资产直接设置限制之外),但是,对资产所设置的限制通常最终影响的是净资产而非特定资产的使用。在特殊情况下也存在限制会影响特定资产的使用。

(二) 限定性净资产的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设置“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来核算本单位的限定性净资产,并可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限定性净资产”科目下设置相应的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1. 期末结转限定性收入

民间非营利组织限定性净资产的主要来源是获得了限定性收入(主要是限定性捐赠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将当期限定性收入的贷方余额转为限定性净资产,即将各收入科目中所属的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科目的贷方,借记“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等科目,贷记“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例20-18】 20x9年11月5日,某捐资举办的民办学校获得一笔23 000元的捐款,捐款人要求将款项用于奖励该校2x10年度科研竞赛的前十名学生。账务处理如下:

(1) 20x9年11月5日,收到捐款

借:银行存款                                          23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23 000

(2) 20x9年12月31日,将捐赠收入结转为限定性净资产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23 000

    贷:限定性净资产                                       23 000

例20-19】沿用【例20-18】。该民办学校在20x9年12月7日,又得到一笔1 000 000元的政府实拨补助款,要求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账务处理如下:

(1) 20x9年12月7日,收到补助款

借:银行存款                                      1 000 000

    贷: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1 000 000

 

 

(2) 20x9年12月31日,将政府补助收入结转限定性净资产

借: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1 000 000

    贷:限定性净资产                                   1 000 000

2. 限定性净资产的重分类

如果限定性净资产的限制已经解除,应当对净资产进行重新分类,将限定性净资产转为非限定性净资产,借记“限定性净资产”科目,贷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例20-20】沿用【例20-18】。假设该民办学校在2x10年10月将20x9年收到的23 000元捐款以现金的形式奖励给了科研比赛的前十名学生。该民办学校的账务处理如下:

借:业务活动成本                                     23 000

    贷:现金                                             23 000

借:限定性净资产                                     23 000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                                   23 000

(三) 非限定性净资产的核算

民间非营利组织的净资产中除了限定性净资产之外的其他净资产,即为非限定性净资产。如果资源提供者对所提供的资产(及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使用没有设置限制,由此形成的净资产就属于非限定性净资产。民间非营利组织从事按照等价交换原则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等交换交易时,由于所获得的收入大于交易成本而积累的净资产,通常也属于非限定性净资产(除非资产提供者和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对资产的这些收入设置了限制)。

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设置“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来核算本单位的非限定性净资产,并可以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下设置相应的二级科目和明细科目。

1. 期末结转非限定性收入和额成本费用项目

(1) 期末结转非限定性收入。

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将捐赠收入、会费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政府补助收入、商品销售收入、投资收益和其他收入等各项收入科目中非限定性收入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转入非限定性净资产,借记“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会费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提供服务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政府补助收入——非限定性收入”、“商品销售收入——非限定性收入”、“投资收益——非限定性收入”、“其他收入——非限定性收入”科目,贷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2) 期末结转成本费用项目。

在会计期末,民间非营利组织应当将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和其他费用的期末余额均结转至非限定性净资产,借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贷记“业务活动成本”、“管理费用”、“筹资费用”、“其他费用”科目。

2. 限定性净资产的重分类

如果限定性净资产的限制已经解除,应当对净资产进行重新分类。

例20-21】 20x9年2月4日,某基金会取得一项捐款600 000元,捐赠人限定将该款项用于购置化疗设备。2x10年1月12日,某基金会购入设备,价值550 000元。2x10年2月19日,经与捐赠人协商,捐赠人同意将剩余的款项50 000元留归该基金会自主使用。

(1) 20x9年2月4日,取得捐赠

借:银行存款                                       600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600 000

(2) 20x9年12月31日,将捐赠收入结转到限定性净资产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600 000

    贷:限定性净资产                                   600 000

(3) 2x10年1月12日,购入设备

借:固定资产                                       550 000

    贷:银行存款                                       550 000

由于该捐赠的限定条件已经满足,应当记录限定性净资产的重分类。

借:限定性净资产                                   550 000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                                 550 000

(4) 2x10年2月19日,将限定性净资产进行重分类

借:限定性净资产                                    50 000

    贷:非限定性净资产                                  50 000

有些情况下,资源提供者或者国家法律、行政法规会对以前期间未设置限制的资产增加时间或用途限制,应将非限定性净资产转入限定性净资产,借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贷记“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3. 调整以前期间非限定性收入、费用项目

如果因调整以前期间非限定性收入、费用项目而涉及调整非限定性净资产的,应当就需要调整的金额,借记或贷记有关科目,贷记或借记“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

例20-22】 20x9年5月16日,某基金会发现上一年度的一项无形资产摊销6 000元未记录。该基金会应当追溯调整20x8年度业务活动中的管理费用(调增6 000元),减少非限定性净资产期初数6 000元。账务处理如下:

借:非限定性净资产(期初数)                             6 000

    贷:无形资产                                           6 000

会计期末,“非限定性净资产”科目的贷方余额,反映民间非营利组织历年积存的非限定性净资产金额。

 

 

本章主要参考法规索引

1.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1997年5月28日财政部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试行)

2. 《事业单位会计制度》(1997年7月17日财政部发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执行)

3. 《财政部国库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办法》(2001年7月27日财政部发布)

4. 《财政部国库制度改革试点会计核算办法》的补充规定(2002年6月6日财政部发布)

5. 《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2004年8月18日财政部发布,自2005年1月1日起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