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rites an email怎么读:想到母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6:54:25

想到母亲

 

俗话说,有其母必有其女,这话似乎常用在不好的方面。可我觉得这话从正面来讲也很有道理。母亲对女儿的影响,有遗传的因素,但恐怕更多的是后天的影响。我们更多的是指母亲对女儿的品德修养的影响。自有人类以来,人们便冠以母亲无数的花环。千百年来,无数的诗人、作家不厌其烦的讴歌母亲的伟大。孟郊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更是生动的写照。

我常常想,母亲之所以伟大,也许是因为人人都有母亲,上到帝王将相,下到百姓黎民,谁没有母亲?母亲的伟大在于平凡,不特别;后来想想,似乎又不是,也许是因为母亲是生命的孕育者,她以自己的痛苦呻吟,换取了新生命的呱呱坠地;再后来,想啊想,也没有找到更有说服力的理由。

几年来,我一直没有间断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直到我也成了一个母亲。我想,一个母亲的伟大也许是她把自己做成了一个烤炉,用生命的火焰,去炙烤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直到成型。对,应该就是这个过程,这个雕刻生命模型的过程,不管最后雕成的是天使还是魔鬼,这都可称作伟大了。

因为这,我常常想到我的母亲。提到自己的母亲,我曾觉得自己是污了那句俗话,因为我简直没有多少像她。因为她身上太多的美好,我根本没有承袭。这是我周围的很多人所共知的。但这并没有妨碍母亲对我的爱,更没有减弱我对母亲的感情。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多的想到自己的母亲。可我又不愿意说出来。我觉得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有藏在心底,一旦泄漏了,挂在了嘴上,或者变成了文字,就都会萎缩、膨胀或变形,成了矫情与炫耀,成了为人们所不齿的虚伪和做作。那绝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所希望的。

我想母亲,只想她做的那些事。想起了,心里就有一种异样的暖意,这是想任何人或是别的什么时所不能产生的。

母亲比父亲小十多岁,我们都不能理解,玩笑时问起这事,母亲总是笑,“傻孩子,咋问这事,这不挺好。”从现在姥姥家的境况看,过去应是个大户人家。这样人家的孩子该是很娇气的,起码也缺乏劳动。可母亲嫁到我们家后,竟很快成了内外一把手,父亲竟做不了多少。洗衣做饭、看孩子自不不必说,就是地里的庄稼活,也是多由她来操持(父亲的身体有点小毛病)。为这,村里村外都佩服她,我们也是,也都愿意帮她忙。 一年年过去了,孩子们一个个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母亲只是一句话,这辈子没有白忙。

想想母亲也不是一个十分要强的人,当然也不软弱。说实在的,她缺少的是温柔,她的声音也不动听,可我们都愿意听,因为她说得都在理 。我常常想,母亲的性格很像中国的传统哲学,但这并非没有原则。我们家的人是绝对不允许“东家长西家短”的。现在想想这也许是母亲定下的家训。这也是我唯一承袭的全面而又彻底的一点。我常在心里高兴,因为它让我避免了不少是非的纠缠,让我的生活总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我感谢母亲。

记忆里,母亲经常要到外婆家去,一年中得有十几次。最初都是她自己去,怎么去,到现在都想不清了。后来,是要我和二哥去送她。因为我上班正好顺路,母亲去时,总是小心翼翼地说:“不忙的话,先把我送你姥姥家去?又有日子没去了,她又该想我了!”我们知道,是她想姥姥了,她老是这么说。我不知道为什么,直到现在。有时真的忙了,或者故意逗一逗她,就说:“过两天吧,送了去,还得接你,好不麻烦!”她就急急地说:“只送去,不用接,让她们送我回来”。最后还是我把她接回来。时间长了,她也知道了我是故意逗她,可她也还是那几句话,不改。这也深深的影响了我。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往她那儿跑。见到我,她总是那么高兴,我也还是那样喜欢逗她。我跟别人说,我去是因为我妈想我了。

父亲几年前去世了,得的是癌症。动了几次大手术,最后一次连刀口都不能自然愈合了。最后那段时间是母亲白天黑夜不离床,一直把她送走的。姐姐看她实在太累了,想替一替她,她也不许。那正是夏天,满屋子里充满了恶臭,她知道我们受不了,或者是她不愿意让我们去受,她觉得那是她的本分。有很长一段时间,她都是戴着口罩守在床边,其实她也受不了。

父亲走了,母亲只说了句“受够罪了,也该走了!”我们知道她说的是父亲。她又说:“有那个人在,守着心里总是踏实,可说走就走了?!”说完就再也没有了别的话,也不流泪。我们只是哭……

想到母亲的总是很多,又总是很琐碎,很无序。可这断断续续的一切,竟然渐渐在我的心里铸起了不倒的山,不枯的草,不凋的花,不竭的涓涓细流……

我又想到了我的母亲,心里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