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decimal类型:网络化装备保障与远程维修201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22:48:25
 

 

黄天辰 韩京才 朱雷

 

  要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已影响并逐步改变着军队作 战的方式和手段,对装备保障产生深刻的影响。该文根据装备保障网络化的发展趋势,阐述了网络化装备保障的优势及建设重点,并介绍了其重要内容——远程维修系统

关键词装备保障,网络化,远程维修

 

1 引言

20世纪后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更加广泛、深入地渗透到军事领域,在促使武器装备信息含量越来越高的同时,军队的作战方式和手段也逐步发生了的深刻变化。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信息战已悄然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其作战手段也日趋呈现出全时空、全纵深、全天候、高消耗、高破坏、快节奏的特点,使装备保障难度显著加大,依靠传统的梯队配置、定点保障、后送维修以及功能单一的维修手段已无法适应战争的发展要求,而装备保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最终结果。因此,研究如何搞好信息战条件下的装备保障至关重要,必须着眼于信息战的要求与特点,使其朝着“一体化、信息化、综合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全面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以满足未来战争发展的需要。为了能够实行快捷、高效、精确、实时的装备保障,有效地满足作战的需求,一种新的装备保障模式——网络化保障应运而生。

2网络化装备保障的优势

网络化装备保障是信息战装备保障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与传统的保障模式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

2.1实时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采用网络化装备保障,不仅扩大了信息容量,而且大大提高了信息传递和处理的速度,使信息获取、传输、处理近似实时化,从而改善了装备保障中有关数据信息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有效地减少了保障环节,提高了装备保障的效率。同时,网络化的指挥通信网,也能够使保障部队与作战部队、作战平台之间互通信息,及时了解战场上的真实情况,根据指挥员意图和战场形势,实时实施强有力的装备保障。

2.2精确性

网络化的装备保障为军队装备保障的精确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装备保障指挥机构通过信息化侦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各种作战平台和单兵系统传输战场信息,及时、准确地获取战场上敌我双方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已方的信息,始终掌握最新的保障需求和保障能力信息,对军队的作战地点、进程和规模,以及物资消耗和人员需求、装备战损情况等均可进行精确地把握,并可准确、实时地掌握装备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运输信息,以及维修保障人员的各种需求与配备情况,从而为装备保障的精确性奠定了牢固的信息基础。

2.3透明性

网络化的装备保障将语音、文字和图像等各种类型的信息变成数字编码,通过无线电、光纤通讯、卫星通讯及计算机网络等传输手段,把作战平台和各个作战单元(包括单兵和装备保障部分队)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纵横交错的通信网络,传输战场信息,加速各种装备保障信息采集、传递和反馈,及时准确地了解战场态势,始终掌握最新的保障需求和保障能力信息,为组织装备保障指挥协同,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使战场更加透明化,从而实施及时、高效、稳定的装备保障。

3装备保障网络化建设的重点

陆、海、空、天、电磁多维一体的信息化战场上,充斥着大量的信息战武器装备,使得装备保障的范围扩大,对象增多,领域拓宽,与此同时,高精度制导武器可做到“指哪打哪”,毁伤威力也成几何级数增长,发现即意味着摧毁,装备保障面临的环境更加恶劣,难度大大增加。实施网络化的装备保障,才能建立高效率的保障机制和综合化的保障体系,以适应信息战要求,满足不同的保障需求。装备保障网络化建设的重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1)实现保障信息数字化:在装备保障过程中,把信息作为装备保障能力的构成要素,通过广泛采用数字化信息技术,对技术资料、现场数据、历史文献等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数据库、维修保障数据库等,从而可以实时获取、快速传递、高效处理装备保障所需的信息,及时、准确地向装备保障指挥人员和目标用户提供装备保障人员、保障物资与保障装备、技术支援等作战资源与保障资源的实时情况。而且保障信息数字化使数据一次生成,可以多次传递使用,提高信息数据的共享性和可重用性,提高装备保障的工作效率。它是实现装备保障网络化的基础和前提。

2)建立军事信息系统:该系统是包括人员、机器、手工和自动程序,以及能够收集、处理、分发和显示信息的系统。它的输入是收集到的各种数据,输出则是经处理后用于执行的有用信息。军事信息系统使装备保障指挥人员能够观察和理解其战斗空间,掌握实时情况做出正确的装备保障决策,迅速传达其意图,指挥装备保障人员以及在其指挥系统和作战地域内传递有关信息。而微处理机、小型化和空间技术的结合,已使得近乎实时的情报和信息共享、分散决策,以及为达成共同目的快速执行来自多种部队和系统而下达命令成为可能。

3)构建装备保障信息网络: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广泛采用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运用统一的信息化建设标准、技术规范,采用统一体制,通过标准接口共享信息,将各种军事信息系统连结成一体化的集成网络系统,使各级保障部门、各种保障设备以及社会保障力量联系起来,形成装备保障网络体系,从而实现装备保障的精确化、实时化。

4)构筑网络化的装备保障布局:要在战区建立起以战役仓库为中心,多层次,多方向、相互联系的星点状装备器材分布网络,各网点实行跨兵种综合存储和保障,以适应联合作战的要求,从而可以保证平时能够满足实施技术管理和维修保障的需要,保持装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战时能够满足实施快速、准确、高效的战场供应和抢修的需要,确保战损装备的及时“再生”。部队机动到哪里,就可在哪里得到保障,既缓解了战役仓库远距离保障压力,也减轻了伴随保障力量的负担。同时,装备器材星点状分布,目标小、分布广,有利于安全。

4 远程维修系统

装备维修保障的网络化建设是装备保障网络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远程维修系统又是网络化装备维修保障的重点。所谓远程维修系统,是指综合应用远程通讯技术和远程图像信息传输技术,前方战场上的装备使用人员或技术维修人员通过联网的智能检测设备将损坏装备的图像、声音、技术参数、现场状况等详细情况,实时传输给后方的技术保障部门,由后方维修机构人员和技术专家进行远程“会诊”,如果是小故障,则将故障排除方法以声、图、文的方式传给装备使用人员,让其自行排除;如果是中等故障,就将维修方案传给附近维修机构,让其委派技术维修人员赴现场进行维修;如果是大故障,可将损坏情况传给国内相关专家,进行联合“会诊”,然后将诊断形成的维修方案传给维修机构进行维修或后送维修。并且,在维修期间,后方人员可通过网络与前方人员进行可视化对话、观看前方维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实时指导,协助其迅速、准确地完成装备的维修工作,使其迅速恢复战斗性能。

远程维修系统主要包含以下四个分系统:

1)数字化维修单兵:综合运用微型(穿戴式)计算机技术、视频采集技术、多媒体技术、高速无线通讯技术等高新领域的技术,使前方人员与后方维修机构之间建立通信,传递维修信息。其硬件主要由传感器、头戴摄像机、显示屏、微机、接口装置、无线高速通讯机、GPS全球定位系统、便携式手写板、全向天线、微型摄像头、照明灯、耳机和话筒等视频辅助维修设备组成;软件则由多媒体语音控制系统、视/音频传输系统、指挥调度系统、故障诊断专家支持系统、维修资料快速查询系统和信息处理系统等构成。

2)射频辅助维修系统:实质上是一种视频、声频远程通信系统,可实现战区内维修器材的可视化和远程维修可视化。它负责管理已有的所有零散维修设施、零件供应设施和库存器材设施等,为后方工厂、仓库、前线维修人员提供远程维修可视化系统,将装备维修信息传送后方技术机构,进行故障诊断和确定维修方案。使前方人员与后方专家之间建立联系,增强前线维修能力。

3)集成装备维修信息系统:按照装备维修信息类别和装备各业务工作的不同,构建各种信息库(装备基本信息库、维修器材信息库、维修作业机构信息库、维修技术信息库、维修人才信息库及战场信息库等),充分利用装备保障的信息设施,发挥数字化技术资料的作用,将各种类别、型号的武器系统、各级维修部门的多种维修信息资源高度集成于一个统一的、标准化的、容易使用的系统中,从而形成高效的维修信息流,满足不同任务及不同水平技术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与技术人员的信息交互提高维修质量,为各级维修管理部门提供实时动态信息,并快速生成作战、维修保障计划。通过数据接口平台,维修技术人员可直接访问装备的自检测系统,实施故障动态诊断等。通过建立完善的集成装备维修信息系统,为装备指挥机构提供情报信息,提高装备指挥的可靠性和可操作性。

4)支援中心:一般设在后方基地,是远程维修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软件开发平台、领域专家、人工智能综合维修系统及其它软件。该系统可使维修人员准确评价武器系统性能,一旦发现故障,立即指示出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该系统不仅包括领域专家、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及其它辅助软件,而且是还有一个扩充性好、开放式的软件平台。其中,人工智能综合维修系统将维修专家的经验、知识综合起来,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编制成专家系统,为装备维修人员提供指导,从而实现装备检测、诊断与维修的智能化。特别是在野战条件下,能帮助维修人员迅速判断故障,进行快速修理。支援中心利用信息网络,通过监控、检测和维修一体化的保障系统,运用远程支援、战地支援等一体化的保障方法,把对装备维修保障活动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提供实时的一体化维修保障。

5 结束语

装备保障网络化是装备保障的发展趋势,是实现装备保障信息化的重要途径,适应了信息战的需要,提高了装备保障效能。装备保障指挥人员通过数字化网络系统,可准确掌握装备自身的物资储备情况和部队的部署情况,在战略、战役、战术各层次的保障活动中,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确保装备保障的实时性、精确性和透明性。通过装备保障网络化和远程维修系统的建设,全面提高装备综合保障能力,从而能够实行快捷、高效、精确、实时的装备保障,实现信息化保障。

 

 

参考文献

[1] 余勇. 信息战装备保障初探[A]. 见:通用装备保障科技创新论文[C].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2] 范建华,王勇强,王红光. 信息化战争对装备保障的影响与要求[A]. 见: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装备学(第二届中国军事装备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3] 侯著荣,吕耀平. 对装备保障网络化的思考[A]. 见:面向二十一世纪军事装备科学(首届中国军事装备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2.

[4] 李大光,张旅天. 信息化陆战场的特点及对陆军信息保障能力的要求[J]. 装备,2002,(6):62-64.

[5] 符气宏. 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装备保障策略研究[J]. 装备,2002,(6):29-30.

[6] 彭满山. 发展装备整体维修保障理论的几点思考[A]. 见:宗剑,孙鲁安. 装备维修保障理论与应用[C]. 武汉:军械维修工程学会维修技术专业委员会,2002. 1-3.

[7] 董学斌. 战场信息化对装备保障的影响[J]. 通用装备保障,2002,(3):10-11.

[8] 李华伟. 战时装备保障发展趋势探讨[A]. 见:徐绪森. 全军通用装备保障创新研讨论文集[C].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9] 崔凯,耿海军. 适应信息化战争需要,确立全新的装备保障观[A]. 见:徐绪森. 装备维修工程理论与应用(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 军械维修工程学会维修理论专业委员会,2003. 232-234.

[10] 韦荣福,李冰,周平. 数字化维修单兵与远程维修支援保障[A]. 见: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装备学(第二届中国军事装备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

[11] 黄国保. 装备保障信息化刍议[A]. 见:面向信息化战争的军事装备学(第二届中国军事装备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