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james blunt:《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发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7:30:00

  本网讯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单位等联合主办,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承办的《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简称绿皮书)发布会,昨日(12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

  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研究员,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张宇燕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肖金成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总编辑谢悦,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王利民编审,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研究员,科技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调研协调处富贵处长,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梁正教授,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主任、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主编之一李建平教授,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主编之一李闽榕博士等。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谢寿光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新闻单位有新华社、人民日报、求是杂志、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教育报、中国经济导报、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绿色时报、中国证券报、中国华工商时报、中国日报、中国出版报、解放日报、工人日报、经济参考报、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香港文汇报、21世纪经济报道、南方日报、第一财经日报、南方都市报、法制晚报、北京日报、扬子晚报、福建日报、北京电视台、福建电视台以及新华网、人民网、新浪网、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五十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

  此次公布第二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课题组根据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发展的实际,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31个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数学模型,具体由1个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14个三级指标和135个四级指标组成的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对2008~2009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的环境竞争力进行综合排名,为各省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制定科学的环境发展目标和政策举措提供有益的决策借鉴。绿皮书结果显示:广东、山东、北京三省、市位列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环境竞争力前三甲。

发布会现场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主持会议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主编之一、博士生导师李闽榕教授代表课题组对《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做主题报告。报告从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评价结果与比较、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国际比较、提升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的最新研究成果作了介绍。据他介绍,2009年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竞争力处于上游区(1-10位)的依次是: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云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河北省、江西省;排在中游区(11-20位)的依次是:四川省、陕西省、湖北省、上海市、辽宁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天津市、吉林省、黑龙江省;处于下游区(21-31位)的依次是:甘肃省、湖南省、海南省、山西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主编之一李闽榕教授作报告

  2009年与2008年相比,环境竞争力排位上升的有12个省、市、区,上升幅度最大的是云南省,排位上升了8位,江西省上升了7位,湖北省上升了6位,湖南省和陕西省上升了4位,内蒙古自治区上升了3位,北京市、吉林省、甘肃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上升了2位,安徽省和贵州省上升了1位;4个省、市、区排位没有变化,分别为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排位下降的有15个省、市、区,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天津市和河南省,排位均下降了6位,其次是海南省和黑龙江省,排位下降了5位,河北省、四川省和上海市下降了3位,浙江省、重庆市和山西省下降了2位,江苏省、辽宁省、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下降了1位。评价期内,有6个省、市、区的环境竞争力在全国的位次发生了大幅度变动,如四川省和河南省由上游区下降到中游区,海南省由中游区下降到下游区;而云南省和江西省则由中游区上升到上游区,吉林省由下游区上升到中游区。

  从全国区域间环境竞争力的综合测算和分差来看,2009年全国4大区域环境竞争力的评价分值依次为:东部地区56.0分、中部地区52.9分、西部地区49.2分、东北地区51.5分,比差为1:0.95:0.88:0.92,标准差为2.5,差距比较小,但西部地区的分值最低,与东部地区相差6.8分,差距还是比较大的。总体来说,2008~2009年,四大区域间的差异比较小,而且它们的标准差呈缩小趋势,表明区域间的差异在逐渐缩小。从2008-2009年分值变动情况来看,四大区域的得分变化情况也比较小,东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分值有轻微下降,分别下降了0.3分和1.1分,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分值上升了1.3分和1.0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李慎明研究员出席会议并致辞,他认为,为了适应世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趋势,以及中国经济的转型发展要求,切实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靠全国及各省域的共同努力,省域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将有利于凝结成愈加强大的经济实体,进一步彰显我国在全球经济复苏中的竞争力和活力。因此,这次发布的第二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对我国各省域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治理,也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作用。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研究员致辞

  环境保护部总工程师万本太研究员在致辞中指出,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和依托,是维系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充斥着挑战与竞争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竞争的焦点不再仅仅限于经济、政治或军事,环境的竞争也日益引起世人的高度关注,各个国家或地区已经把环境治理和应对气候变化等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可以说,环境竞争力已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资源环境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把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对于一个省域而言,同时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有效解决资源紧缺、环境恶化、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今天,出版的第二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绿皮书,提出了环境竞争力这种全新的竞争力衡量方式。它以动态的视角来考察环境的变化,以发展的眼光来思量环境的演变,以比较的方式来认识环境问题的紧迫性,更深刻地把握了全国31个省、市、区环境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外在影响因素,使各省、市、区能够明确地认识到本区域环境方面的优势和薄弱环节,为制定全面、科学、合理的环境发展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依据,同时也为各省、市、区的环境保护部门和相关决策者们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推动环境保护取得更大实效、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发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研究员在会上指出,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环境和能源问题逐渐上升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我国应当紧紧抓住这次新经济革命的机遇,实现从工业经济到生态经济的转变。这就要求必须以生态经济为导向,提升中国各省域环境竞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中国经济的新竞争优势。有鉴于此,今天,同时发布的第二部《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创新性地提出了环境竞争力的发展理念,并构建比较科学、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对中国内地31个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进行了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追踪研究各省、市、区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为增强中国环境竞争力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最大的特点就是体系非常完整,有一套相应的指标体系,有相应的方法,从这点上来讲做一个评判,很有优势。此外,该书把各省域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与国际上一些国家进行比较,把国家的或者是地区相应的状态从不可比的变成可比的,对这样一些指标和这样一些分析,最后对在环境可持续的方向上也是很清楚的,一些地区制约在哪些方面,优势在哪些方面。可以说,课题组在这方面作了相当多的工作,对读者来讲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教授

  中国社科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教授指出,现在面对资源环境,各个省都是约束强化的情况下,地方政府更多的还是把重心倾向于GDP的增长速度和总量,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把各个省的环境竞争力加以比较很有好处,真正怎么做到双赢,这是科学发展最重要的内容,这本书满足了要求。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肖金成研究员

  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所长 肖金成研究员在发言中指出,环境竞争力比较符合“十二五”的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仅是经济,也要有环境的比较,这些数据更难搜集,绿皮书中指标很多,收集难度很大,比较难度更大,应该说课题组费了很大的功夫,做了很多创新性的工作。

  据悉,该《绿皮书》是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环境竞争力的科学内涵,紧密跟踪环境科学、环境经济学、生态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深入分析当前全国及各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变化趋势及动因,按照科学性、客观性、系统性、公正性、可行性、可比性的原则,建立起比较科学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竞争力指标体系及数学模型。课题组采集了最新的环境统计数据,运用所构建的指标评价体系和数学模型,对2008~2009年间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环境竞争力进行全面深入、科学的比较分析和评价,深刻揭示不同类型和发展水平的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特点及其相对差异性,明确各自内部的竞争优势和薄弱环节,追踪研究省市区环境竞争力的演化轨迹和提升路径,为提升中国环境竞争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对策。

  从2009年全国31个省、市、区的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来看,有10个省、市、区已经达到55分以上(最高分为60.9),11个省市区处于50-55之间,50分以下的有10个省市区。不同地区之间环境竞争力分布很不均衡,全国多数省份的竞争力得分集中于46-58分之间。整体上看,不是呈现对称分布,更不是呈现正态分布,而是呈偏态分布。环境竞争力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有7个是东部省份,这突出反映了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比较大,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环境竞争力较低的省市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排名后11位的省份中有8个是西部省份,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经济基础和实力比较弱,在环境投入、环境治理、环境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加大对环境的投入与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竞争力。

  从四大区域内部环境竞争力的差异分析来看:

  (1)东部地区10个省份的环境竞争力排位绝大部分都处于上游区。2009年,有3个省份不处于上游区(上海14位,天津18位,海南23位);2008年,也有3个省份不处于上游区(上海11位、天津12位、海南18位)。但在东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环境竞争力存在较大差异,最明显的差距体现在海南省与其他省份之间,就是同样排在上游区的省份,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从竞争力得分看,2009年,东部地区排名第一的广东省得分为60.9分,而海南省得分为49.8分,差距较大。但总体上看,东部地区整体环境竞争力排位比较稳定,变化不大,环境竞争力水平处于优势地位。

  (2)中部地区6个省份的环境竞争力排位分布在上游区、中游区和下游区。2009年,有2个省份处于上游区(安徽8位,江西10位),2个省份处于中游区(湖北13位,河南16位),2个省份处于下游区(湖南22位,山西24位);2008年,有2个省份处于上游区(安徽9位、河南10位),2个省份处于中游区(江西17位,湖北19位),2个省份处于下游区(山西22位,湖南26位)。但在中部地区内部,各省份之间的差异也比较大。从竞争力得分看,2009年中部地区排名第一的安徽省得分为55.5分,排在全国第8位,处于上游区,而倒数第一的山西省得分为49.0分,排在全国第24位,处于下游区,差距比较大。但总体上看,中部各省的排位变化比较大,有4个省份的排位升降超过了4位,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中势地位。

  (3)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环境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2009年只有4个省份不处于下游区,其中云南排在第5位,处于上游区,四川、陕西、内蒙古分别排在第11位、第12位、第17位,处于中游区;2008~2009年只有4个省份不处于下游区,分别为四川、云南、陕西和内蒙古,说明西部地区的环境竞争力总体水平比较低。西部地区平均得分只有东部地区得分的87.86%,表明其竞争力与东部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但西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相比,很多省份的竞争力得分差距很小,其竞争力劣势就不太明显。从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内部来看,同样存在明显的非均衡性。特别是云南省处于上游区,在全国处于竞争优势地位,与西部地区其他省份相比,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2009年云南省得分为57.0分,排在全国第5位,处于上游区,而倒数第一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得分为41.4分,排在全国第31位,处于下游区,差距较大。除云南以外,尽管其他各省份的排位都很接近的,但从得分来看,各省份之间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比如,同样是处于下游区,西藏综合得分是宁夏综合得分的1.17倍。但总体上看,西部各省的排位总体比较稳定,变化不大,只有2个省份的排位升降超过4位,整体竞争力水平处于劣势地位。

  (4)东北地区3个省份的环境竞争力排位主要分布在中游区。2009年辽宁省排在第15位,处于中游偏上,吉林省和黑龙江省分别排在第19位、第20位,处于中游偏下。相对于其他地区,东北地区2008~2009年间环境竞争力优势不太明显,而且有呈波动下降的趋势。吉林省波动上升了2位,从下游区上升到中游区;黑龙江省波动下降了5位,从中游偏上降入到中游偏下位置;辽宁省波动下降了1位,进一步拉大了与其他省份的差距。

  此外,在今年的报告中,课题组还首次尝试把本评价期内我国排名前十位的省份与G20国家进行主要环境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这里选择G20国家作为比较对象<由于欧盟作为一个联合体没有纳入比较范围>,国内的省份选择近两年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在上游区的前十个省、市,分别是广东省、山东省、北京市、江苏省、云南省、浙江省、福建省、安徽省、河北省、江西省。最终由G20集团中 19个国家(不包括欧盟)和我国的10个省、市共29个单位参与比较。)通过这样的比较,从中可以更好地反映我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状况和水平,也能反映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就,客观反映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的发展趋势和方向,为有效提升中国的环境竞争力、推动我国环境建设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从总量指标看,2009年,我国在七个总量指标上都处于G20集团其他成员国的前列,并且有3项是排在第一位,既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最大国和化肥消费的最大国,也是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我国还是能源消耗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参与比较的我国各省份在总量指标上也并不输于G20集团的相关国家,它们在反向指标的排名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比如山东省、河北省、广东省的能源消耗量分别排在第11位、第14位、第15位,山东省的能源消耗量甚至超过英国2337万吨标准油;山东省、江苏省、河北省、安徽省、广东省的化肥消费量分别排在第5位、第7位、第8位、第9位、第12位,远高于许多G20集团的其他成员国,如日本、德国、英国、意大利、俄罗斯等。

  我国及各省份在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化肥消费量这些反向指标上的“排名靠前”(注:对于反向指标来说,排名越靠前,结果反而越不利),当然也说明了我国环境保护的形势相当严峻。一方面,巨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耗量说明我国目前仍然是处于高排放、高消耗的生产方式,加快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低排放、低消耗,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另一方面,巨大的化肥消费量也给我国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从1980年至2009年,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但化肥消费量却增加了3倍以上,这说明我国存在严重的化肥使用过度问题,而使用化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我国在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森林面积、耕地面积、土地面积四个正向指标上排名比较靠前,表现不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我国环境的压力。各省份的排名比较靠后,在总量上仍然无法与G20其他国家相媲美。

  从人均指标看,2009年,我国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化肥消费量两个反向指标上的排名处于中等水平,分别排在第13位、第10位,这说明我国在二氧化碳排放、化肥消费上的人均值仍然偏高。而人均能源消耗量的排位比较靠后,排在第22位,这表明,虽然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比较大,是第二大能源消耗国,但是人均消耗的能源并不多,反而是发达国家的人均能源消耗量比较大,比如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均排在前10位。

  个别省份的这些指标的数值也比较大,比如云南省、北京市、河北省的人均能源消耗量分别排在第1位、第13位、第14位;山东省、安徽省、河北省、江苏省的人均化肥消费量分别排在第5位、第6位、第7位、第8位,排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和巴西之后,但远高于许多G20国家。我国及各省份在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人均能源消耗量、人均化肥消费量这些反向指标上的表现进一步说明我国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

  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排在第14位,处于中等水平;各省的排名则普遍靠后,只有云南省、江西省和福建省的排名比较靠前,分别排在第3位、第11位和第12位。我国及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的排名也比较靠后,除云南省、安徽省和河北省外,其他均排在20位之后。这说明虽然我国在森林面积和耕地面积总量上比较大,在G20国家中排名靠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使得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偏小,排名比较靠后。

  从效率与比例指标看, 2009年,我国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能源消耗强度)、每公顷耕地化肥消费量三个反向指标的数值远高于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排名比较靠前,分别排在第2位、第6位和第11位;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中等水平,但与发达国家的实际差距还是很大的,我国仅为52.00万美元/平方公里,与第一名日本相比,不到日本的1/25。这说明我国经济发展的代价是比较大的,每增加一单位的GDP需要排放较多的二氧化碳、消耗较多的能源、使用较多的化肥和土地,整体的生产效率比较低,亟待进一步提高。

  各省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排名比较靠前,除北京市、广东省、浙江省和江苏省排在第十几位外,其余各省均排在前10位,这说明各省的能源使用效率还比较低;各省的每公顷耕地化肥消费量排名也比较靠前,除云南省外,其余各省均排在前10位,这说明各省每公顷耕地的化肥使用量过大,效率比较低;各省的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北京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均排在前10位,云南省排在第23位,其余各省均排在第十几位,这说明各省能够比较集约地利用土地资源,产生的效益比较高。

  我国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89%,排名非常靠后,排在第17位,仅排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亚前面,与其他国家的差距非常大。虽然我国合理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总量最大,但占总人口的比重并不高,仍然有较大比例的、数量足够庞大的人口未能获得改善的水源。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和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排名也都比较靠后,分别排在第21位和第23位;各省份的森林覆盖率和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排名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部分省份排名比较靠前,如福建省、江西省、浙江省、广东省的森林覆盖率均排在前10位,高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但有些省份排名也比较靠后,如山东省和江苏省的森林覆盖率均排在20位之后;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河北省的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排在前10位,高于美国、日本、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而福建省的排位比较靠后,仅排在第24位。总的来看,我国及各省份在效率与比例指标上的表现较差,整体的生产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而获得改善水源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森林覆盖率、耕地面积占土地面积比重也需要切实得到提高,这有助于有效地改善环境。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在二氧化碳排放、能源消耗、化肥消耗等方面的表现比较差,不仅在总量上大于其他G20国家,在人均值上也仍然处于较高水平,而且使用效率比较低;在改善水源、森林面积、耕地面积等方面的表现也差强人意,虽然总量比较大,强于许多G20国家,但是人均值只处于中等水平,比例值则更是处于较等水平。

  总之,通过比较,我国环境竞争力最强的10个省份在化肥消费量、人均化肥消费量、人均森林面积、人均耕地面积、单位GDP能源消耗量、每公顷耕地化肥消费量等指标上,尤其是在化肥使用上,无论是总量、人均量,还是效率值,数值都偏大,远高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人均量和效率值甚至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这些情况都说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的压力影响还比较大,自然生态环境状况虽有了很大改善但仍面临着巨大的环境压力。因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改善环境质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除环境的束缚,促进经济与环境相协调,显著提升环境竞争力。

  《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发展报告(2009~2010)》绿皮书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杂志社、福建师范大学等单位2011年的重大联合攻关课题的研究成果。该绿皮书具体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负责组织研究。该书在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福建省社科联副主席、福建省科协副主席、博士生导师李建平教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王金南研究员和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李闽榕教授的直接指导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谢寿光社长的支持下,由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组织专家学者开展深入研究,全书历时近一年,研究对象涉及中国内地31个省市区,时间跨度为2008~2009年,120多万字,数据采集、录入和分析工作庞杂而艰巨,采集、录入基础数据1.1万个,计算、整理和分析数据近5万多个,共制作简图242幅、统计表格494个,竞争力地图18幅。书中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2009年至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以及相关省市、部门提供的专业年鉴、统计公报等。该书所构建的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指标评价体系,具有鲜明客观性、系统性、逻辑性、宏观性、创新性,论述系统全面、视角新颖、观点独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特点。该书不仅在深化我国区域环境竞争力研究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学术创新价值,而且对当前我国各省级行政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节能减排举措,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决策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是近年来我国环境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一部重要研究成果,值得各级政府部门、理论界、学术界和新闻媒体及相关人员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