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l鼠标左键攻击:北宋苏辙《超然台赋》拓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4:56:20

  苏辙(1039-1112),字子由,四川眉山人。北宋散文家,与父苏洵、兄苏轼三人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人称“小苏”。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同中进士。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后曾任大名府推官。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元丰二年(1079),其兄苏轼陷乌台诗案入狱,他上书请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元丰八年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哲宗元祐四年(1089)任吏部尚书,出使契丹。还朝后任御史中丞。元祐六年(1091)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绍圣元年(1094),因反对时政,贬官知汝州、袁州,后迁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崇宁三年 (1104),苏辙于颍川定居,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苏辙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著有《栾城集》。苏轼在《书子由超然台赋后》提到:“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下大事,如《新论》(上)说“当今天下之事,治而不至于安,乱而不至于危,纪纲粗立而不举,无急变而有缓病”,分析当时政局,颇能一针见血。《上皇帝书》说“今世之患,莫急于无财”,亦切中肯綮。史论同父兄一样,针对时弊,古为今用。《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写诗力图追步苏轼,今存诗作为数也不少,但较之苏轼,不论思想和才力都要显得逊色。早年诗大都写生活琐事,咏物写景,与苏轼唱和之作尤多。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晚年退居颍川后,对农民生活了解较多,写出了如《秋稼》等反映现实生活较为深刻的诗。抒写个人生活感受之作,艺术成就也超过早期,如《南斋竹》:“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意境闲澹,情趣悠远。苏辙于诗也自有主张。他的《诗病五事》以思想内容为衡量标准,对李白、白居易、韩愈、孟郊等都有讥评。如说李白“华而不实”,说“唐人工于为诗而陋于闻道”,这看法在宋代有一定代表性。
    苏辙的书法风格似其兄苏轼。传世墨迹有《雪甚帖》、《雪诗帖》、《车马帖》、《晴寒帖》等。

                                                                                                  

    苏辙《怀素自叙帖题跋》。台北故宫博物馆藏。

    苏辙的书法不多见,此跋也疑为后人所伪托,从此跋可以看得出受到其兄苏轼和黄鲁直的影响,下笔沉着,使转起伏,但较之苏轼,笔墨的功力、才力都要显得逊色。

 

    苏辙致定国承议使君尺牍《宴居帖》,行书。

释文:
    辙启 雪甚可喜 宴居应有独酌之乐 区区书不能尽 辙顿首 定国承议使君 廿三日

 


    苏辙《见访帖》,1089年(元祐四年),行书,25.2×24.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辙《晚来帖》,约1089年(元祐四年),行书,24.9x19.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辙《晴暖帖》,1089年(元祐四年),行书,纸本,24.9×19.8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苏辙《春寒帖》,约1089年(元祐四年),行书,纸本,25.2x24.2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延伸阅读(一)
苏轼苏辙名字的用意
  中国自汉朝起独尊儒术,文人家庭为子女取名,于义理方面颇有讲究,即一个人的名字,应当是树志,并鼓励、规范或警醒自己性格修养的作用,而大忌和政治和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苏父的愿望
    苏洵在给两个儿子取名时就颇费了一番苦心。他在《名二子》中是这样说的:
    轮、辐(车轮上凑集于中心轴上的直木)、盖、轸(车厢底部四面的横木),皆有职乎车。而轼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本莫不由辙。而是言车之功,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勉矣!
    轼,是车前用做乘车人扶手的横木。所以对于车载人前进的功能而言,轼是没有用的。但是如果没有轼,不仅仅是车的硬体设施不完善,乘车人在崎岖颠簸的路上也确实是难保安稳。至于辙,则是车行之后留下的车轮印记。所以它与车行的成功与失败,都没有关系。但它是行车的纪录。
    我们因为不知道苏轼兄弟二人具体的生辰八字,所以无从知道苏洵给儿子取名是否考虑到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但我们从笔画总数看,两个姓名都是吉利的。音节也很美。唯一可推敲的是名字的义理了。
    东坡本性难移
    综观苏轼兄弟的一生遭遇,再看苏洵当初给两个儿子取名时所持的愿望,我们可以说只实现了一半。那就是苏辙的一生,的确是做到了谨小慎微,游离于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虽然也屡遭贬斥,但终能免祸,有个较宁适的晚年。
    苏轼则未能因父亲取名“轼”而改掉“不外饰”的性格。就是这“不外饰”的性格使他吃尽了苦头,无论是以王安石为首的改革派,还是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都对他不满意,都要排挤他、打击他。再说这“轼”,作为车前做人扶手的横木,诚然有使人不至于因车的突然停止而前倾(而苏轼确实对改革派的过激作为,保守派的过于守旧作风,都进行了坦言告诫),正如苏洵所说,没有它,人们会一下子就看到这辆车是不完善的。正因如此,由其所处的位置实在是十分抢眼,要想做到不招人忌,实在是太难了。这恐怕是苏洵在取名时始料未及的吧?              (罗建中)

 

延伸阅读(二)
苏辙应召动京师 
    苏轼的弟弟苏辙只比他哥哥小两岁,也是一位才子。他十七岁时,随他的父亲和哥哥来到京城开封,就考中了开封府的举人。第二年又中了进士。 
    四年以后,二十二岁的苏辙与哥哥苏轼一起,同时准备参加制科考试。天有不测风云,正在即将考试的前夕,苏辙不幸病倒了。朝廷的制科考试原订在八月中旬,到时如果不能应考,当然就只有坐失良机了,人和全家都为此感到十分焦急。 
   不料苏辙的患病,却引起了宰相韩琦的不安。他想,如果才华出众的苏轼兄弟少了一个参加考试,将会使今年的制科考试黯然失色,经过再三思考,他给仁宗皇帝上了一道奏章,奏章中写道:“今岁制科,惟苏轼、苏辙最有声望。惟辙偶病,望欲展限。”朝廷的科举考试,会因为一个人不能按时参加而延期吗?没有想到,仁宗皇帝看了宰相的奏章后,竟然也同意破例延期二十天。从此以后,宋朝的制科考试就由八月中旬推迟到九月,一个小小的苏辙竟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 
    到了九月,苏辙的病也好了,高兴地前去应考。他应召的科目叫做直言给谏科,就是敢讲真话,敢于对皇上提出批评建议。苏辙会不会因为皇上为他破例恩准考试延期,而只对皇帝阿谀奉承,不敢直言呢?在考场里,他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写下了一篇对策,对仁宗皇帝的失误作了大胆地指责: 
    陛下无谓好色于内,不害外事也。今海内穷困,先民愁苦,而宫中好赐不为极限,所欲则给,不问有无。司会不敢争,大臣不敢谏,执契持敕,迅若兵火。国家内有养士养兵之费,外有契丹西之奉,陛下又自为一阱以耗其遗余,臣恐陛下以此得谤,而民心不归也。 
    如此大胆直率的议论,切中时弊,字字千钧。一石激起千重浪,一时成为考官们争议的中心。 
    有竭力反对他的。初考官胡宿认为,苏辙出言不逊,必须除名。范镇认为即使不除名,也应该隆低录取等次。 
    也有支持和赞赏他的。主管盐、铁、度支等财政收支的蔡襄,惭愧地说,自己虽然主管三司,但却不敢向皇上直言目前的财政困难,因此在苏辙的文章面前感到内疚。司马光十分欣赏苏辙的忧国忧民之心,坚持认为应当录取。 
    面对苏辙的试卷,主考官之间的意见分歧如此之大,难以调和,最后只好呈报上皇帝那儿让他定夺。皇帝对指责他的文章会宽恕吗?凶多吉少,结果难以预料。 
    仁宗皇帝也颇为难。取他吧,以明明如此直率尖锐地指责自己;不取他吧,又明明召考的就是要敢于向皇帝提意见的人。如不录取,将从此失去民心。反复权衡之后,宋仁宗还是不得不说:“以直言召人,而以直言弃之,天下其谓我何?”无可奈何,叫宰相再好好研究一下。皇上都如此态度,下面还能说什么呢?最后还是录取了。尽管只取录到下等,但不能不承认人讲对了。

                                                                             (佚名)

延伸阅读(三)

冲和淡泊的文人苏辙 
    苏辙在父兄的熏陶和影响下,自幼博览群书,抱负宏伟。嘉祐二年(1057),19岁的苏辙与兄苏轼同科进士及第,被任命为河南渑池县主簿,未赴任,又受龙图阁学士杨畋推荐参加制科考试,临考前苏辙突染疾病,宰相韩琦惜其才,上奏仁宗皇帝请求将制科考试推迟20日,让苏辙也能赶上。苏辙不负厚望,极言朝政得失,言词激烈、恳切,受到司马光的欣赏,欲授三等。但初考官胡宿认为苏辙出言不逊,应将其罢黜。仁宗皇帝以其言进谏将他列入四等。神宗朝时王安石推行新政,苏辙以八千言上皇帝,提出变法的有关问题,深得仁宗赏识,召至延和殿对话。后被任命为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与工安石共事,但两人政见不合。苏辙于是请求外任,先后被任命为河南推官、陈州学官、齐州掌书记、南京判官,二十多年间始终不得发挥具政治才华。兄长苏轼更因“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差点丢了性命。苏辙上书皇帝,愿以在身官职为兄赎罪,苏辙因此受株连贬为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5年不得调任。这期间,苏辙心境平淡,过着像农夫一样的生活,学术上也有所收获,他的散文《黄州快哉亭记》便作于此时。公元1086年宋哲宗继位,高太后垂布听政,决定废除新法,恢复旧制。苏轼、苏辙兄弟此时得以重用。元祐元年,苏辙升任中书舍人。元祐二年,改户部侍郎。元祜四年,升翰林学士知制诰。元祐五年,任翰林学士,代理吏部尚书,同年八月又升为龙图阁学士、御史中丞。元祐六年,擢尚行右丞。元祐七年,擢门下侍郎。7年之内,8次升迁,从一个小小的绩溪令登上了副宰相职务。这是苏辙一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段。但好景不长,哲宗亲政后,党派斗争日趋激烈,绍圣四年(1097),苏辙再贬筠州,次年贬广东雷州。宋徽宗继位时苏辙遇赦北归,授予大中大夫,这实际上是让他带个虚衔致仕,结束政治生涯。苏辙决定到颍昌(今河南许昌)去终老。筑室于颍水之滨,自号“颍滨遗老”,终日默坐,不与人相见近10年。潜心著述,写下《颍滨遗老传》,记述自己一生的经历、言论。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十月三日病逝,终年74岁。朝廷追复其端明殿学士,特赐宣奉大夫。葬于河南郏县小峨眉山苏轼墓旁。南宋孝宗淳熙三年追谥为“文定公”。

  苏辙生性温和,性情沉稳,文风也因此与兄苏轼有很大不同。但他自幼随兄学习,其文章也深受苏轼影响,时与唱和。苏轼评苏辙其人其文云:“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苏辙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比苏轼略逊一筹,但也能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发展了韩愈“气盛言宜”的观点,提出了有名的“文气说”。最主要的一篇文章是他19岁时写给宰相韩琦的《上枢密韩太尉》,文中写道:“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吾浩然之气。”他强调生活阅历对创作的重要作用。他认为不得不为之文,不得已而言之文,总是天下至文。文是人气节的表现,气充于文之中,溢而为文,也总是好文章。人可以通过养浩然之气来提高文章,而养气则须摆脱书本的局限,游历四方,开拓见闻,才能写出高瞻远瞩、博大精深、真挚自然的文章来。这就是苏辙以气论文的观点,对于孟子的养气之说有极大发展。所以苏轼曾说:“子由之文,词理粗确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苏辙在文学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散文和诗歌方面,他的散文寓意深微,语言平淡,但也具有多样化的风格;他的诗歌高雅闲淡,有如崇山茂林,幽深难测,颇得当时著名诗人黄庭坚、秦观及后世大诗人陆游、杨慎的推崇,有一千七百余首留存于世。苏辙学识渊博,由于晚年有十余年的闲暇致力于著述,因此他的学术著作多于苏轼,有《栾城集》50卷、《诗传》20卷、《春秋集解》12卷、《古史》60卷、《老子解》2卷等流传于世。

  苏轼、苏辙自幼生活、学习在一起,兄弟情深。入仕途以后,虽各奔东西,也时常以文字寄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对兄长敬重有加,在文学上以兄为师,“人曰我兄,我曰吾师;抚我则兄,诲我则师”。

  而在生活上,苏辙却总是像哥哥一样照顾兄长。苏辙生活简朴,十分节俭,苏轼在艰难的关头,都是靠苏辙经济上帮助渡过难关的。在苏轼颠沛流离期间,一家妻小也是由苏辙安顿,而苏辙从无怨言,如此手足情,世间罕见。苏辙幼年时体弱多病,曾得道人传道,苦练内功。他精于道家,能做到清心寡欲,所以在道学上,苏轼则以弟弟为师。苏轼、苏辙兄弟晚年双双被贬,历经坎坷之后,更觉亲情可贵,患难一生的亲兄弟定下生不能在一起、死后同葬—地的约定。苏辙的文名虽不如苏轼,但其政治见解和文学创作都有自己独到之处,不失为一大家。           (刘英红)

 

延伸阅读(四)

“乌台诗案”苏轼入狱苏辙上书代兄坐牢
    “苏门三学士”中的老爸苏洵(字明允,号老泉)在27岁那年才开始发奋读书做学问,为苏轼(字子瞻,号东坡)、苏辙(字子由,号颖滨)兄弟做表率。“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苏洵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被写进《三字经》,激励后世。  

  苏轼、苏辙就是在苏洵言传身教之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氛围是成就“苏门三学士”的不二法宝。苏轼十分疼爱弟弟,有一块糖他总是塞到弟弟嘴里,有两块他也不肯吃,全留给弟弟。看着弟弟开心,苏东坡笑在脸上甜在心里。

  学习是枯燥的,当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学习也是快乐的。多年父子成朋友,一起读书志同道合心心相印,清风明月之际,父子三人对月抒怀不亦乐乎,一边享受天伦之乐,一边巩固学习成果。

  北宋嘉佑年间,苏洵带着苏轼、苏辙两个翩翩美少年从老家四川挺进中原开封,哥俩在那年科举中一鸣惊人。北宋文坛大家欧阳修十分推崇苏轼,宰相韩琦则喜欢苏洵的老道,力荐苏洵出山,苏洵推说多病。苏轼天资绝伦,是一轮冉冉升起的明月。苏辙知道月亮只有一个,尽管自己也可以发光,但只能是一颗星星。苏辙淡泊名利,把更多的精力用来照顾多病的父亲,膝下承欢尽孝,为苏轼免除后顾之忧。

  苏轼是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全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的词开豪放先河,大手笔大写意,一泻千里。他是北宋顶尖级的书法家之一,他的墨竹遒劲挺拔,呼之欲出。他为人正直,敢说敢为。为官清正廉洁,杭州西湖的苏堤是他被贬后修建的“民心工程”。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挨刀?挨刀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作恶多端,一种是作秀到了顶峰。无以匹敌的艺术成就,文人自身的狂狷和不肯苟同,让一些人无法遏制心中的羡慕、嫉妒化作有形无形的力量,把他像线偶一样提捏着。起落之间,让他受尽坎坷磨难。但苏轼依然从容淡定,竹杖芒鞋,笑对风雨人生。

  对于苏轼来说,最大的打击是“乌台诗案”,他被关进开封监狱。一直沉默的苏辙站了出来,上书皇帝要求自己效法缇萦,替哥哥坐牢。奔走呼号未果,他烹制鲜美的鱼到狱中送饭。耳目繁杂,不通音讯,苏轼不知道这顿饭是苏辙送的,见到鱼大惊,继而万念俱灰。因为他和妻子约定,如果事态平静就一直送些简单的蔬菜和米饭果腹,如果事态恶化,就送鱼告知。

  苏轼以为自己不会有出头之日了,他写了一首诗《狱中示子由》:“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人间未了因。”绝望之际,能够托付的只有苏辙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天上人间,悲欢离合,我们共有一轮月亮。

  “乌台诗案”十余年之后,苏辙遵循朝廷“规章制度”,亲手把苏轼葬在距开封不到500里的郏县,用亲情和热爱,用不能化解的悲伤和绵绵思念。居不可无竹,据说郏县三苏园的竹子青翠挺拔,格外茂盛。                                                               (宋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