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行走与拓展:佛学常识:蒙山施食仪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1:48:17

佛学常识:蒙山施食仪轨

1楼 2010-07-29 00:37 回复 查看 (800) 回复 (9) 1楼

儒医 儒医

积分42951 等级12 香主

蒙山施食仪轨

    蒙山产甘露,清洌甜美。宋代不动上师居住在四川蒙山修道,时称甘露大师。夫蒙山施食者,乃是甘露大师为了普济幽灵,集《瑜伽焰口经》及密宗诸部编辑而成。之后被编入《禅门日诵》因是诸方寺院道场每日晚课必备课诵仪轨。
    嗟呼!真言密法始于唐,而宋以后几成绝响,今所睹之《蒙山施食仪》隶属真言所摄。
    又真言所重:身结印、口诵咒、意观想。文中未具载详明,令后学者渺茫无所依从,或今多有寺院道场谓绕净瓶之说,然必也施之。
    盖密法具载,佛一嘱咐阿难为来世众生授施食法,故遍寻大藏经诸施饿鬼法及古德注疏,又依《云栖本》集斯成册。
    此《蒙山施食仪》凡四众弟子皆可行之,如《瑜伽焰口经》云:“佛告阿难,若当来世比丘、比丘尼、乌波索迦(男居士)、乌波斯迦(女居士),常以此法及诸真言、七如来名加持饮食,施诸饿鬼及余鬼神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罗刹诸恶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无量威德”
    由斯文意,知世尊慈愍三途所设权机,孰可悭斯禁人勿学耶!
    至诚恳切,持佛名号,亿佛念佛,仗佛慈力,得生净土,永出生死,获不退转,能报四恩,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蒙山施食(妙莲华)

(凡念蒙山施食文者,必备净水净饭,或无净饭,用米亦可,有此方能念诵)
若人欲了知 三世一切佛
应观法界性 一切唯心造(三遍)

唵 伽啰帝耶娑婆诃(破地狱真言七遍)

(普召请真言)(七遍)

南无部部帝唎伽哩哆哩 怛哆哦哆耶(普召请真言七遍)

(解怨结真言)(七遍)

唵 三陀啰 伽陀娑婆诃(解怨结真言七遍)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常住十方佛
南无常住十方法
南无常住十方僧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第三遍问讯出位)

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南无启教阿难陀尊者
(放掌)

(行者出位,礼佛三拜,必须观想三宝,释迦、观音、地藏、阿难,以本愿力,具现虚空,光照三途,令离苦趣)
皈依佛(下拜)            

皈依法                  

皈依僧

皈依佛两足尊(反掌)  

皈依法离欲尊      

皈依僧众中尊

皈依佛竟(起立)         

皈依法竟            

皈依僧竟(三拜问讯复位)

佛子(有情、孤魂)所造诸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                         一切佛子(有情、孤魂)皆忏悔(三遍)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自性众生誓愿度                       自性烦恼誓愿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问讯出位)             自性佛道誓愿成(三遍)

唵   钵啰末邻陀宁   娑婆诃(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第七遍向中问讯)

唵   阿噜勒继 娑婆诃(观音菩萨灭业障真言七遍)

唵 步步底哩伽哆哩 怛哆哦哆耶(开咽喉真言七遍,至佛前问讯)

(右手忍进二指伸直禅指压施戒二指左手曲方愿二指慧力智三指仰竖每咒一遍右手于香上撩指花印一转虚压方愿上)

唵 三昧耶 萨埵錽(三昧耶戒真言七遍,右手取净杯安左曲指上)

南无萨缚怛他哦哆   缚噜枳帝 唵   三跋啰   三跋啰   吽(每遍转指花印勾来压盂口上)(变食真言七遍)

(以左手擎食,右手按食上,作观。我今诵此无量危德自在光明胜妙陀罗尼,加持此食,即此一食出无量食,咸趣一食非一非无量,而一而无量,一一出生,重重无尽,充塞虚空,周遍法界,普济饥虚离苦得乐)
(右手取净瓶于香上写吽字势或作三绕引来注水于盂一遍向内注二遍向外注三遍向内注)

南无苏噜婆耶   怛他哦哆耶   怛侄他   唵   苏噜苏噜   钵啰苏噜   钵啰苏噜   娑婆(泼水)(甘露水真言七遍)
(其泼水第一遍右绕二遍左绕三遍同首)
(观想此咒水,咒力加持,清净湛然,周遍法界,令諸饿鬼,咽喉自开,法界众生,一时皆得甘露饮食)

唵   錽錽錽錽錽(一字水轮真言七遍,錽音“晚”)

南无三满哆   没驮喃   唵(乳海真言七遍)
(三遍毕右手指压盂口离字闻引磬一供至左郭朝外立离字又供至本位向西立离字又供至中间上立)

南无多宝如来
南无宝胜如来
南无妙色身如来
南无广博身如来
南无离
(一)(二)(三)如来(开步)
南无甘露王如来
南无阿弥陀如来
(散掌)

(戒指写水中吽字)

神咒加持净法食(法施食、甘露水)(弹指)普施河沙众佛子(有情、孤魂)
愿皆饱满舍坚贪           速脱幽冥生净土
(弹指胡跪)
皈依三宝发菩提           究竟得成无上道
功德无边尽未来          一切佛子(有情、孤魂)同法食 (左中右各三弹)
(是時行者持净食出置生臺上,分为三分,一施水族,令獲人空,二施毛群,令獲法寂,三施他方,稟識陶形,悉令充足獲無生法忍,或从本文,分为佛子、有情、孤魂之三分,义亦圆括,如无生臺,置净地上,或大石上亦得,又云栖本,不分三种甚是,今姑从俗)

汝等佛子(有情、孤魂)众               我今施汝供
此食遍十方                            一切佛子(有情、孤魂)共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施食与佛子(有情、孤魂)              皆共成佛道

唵   穆力陵娑婆诃(施无遮食真言七遍)
唵   哦哦曩   三婆缚   伐日啰斛(普供养真言七遍)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遍)

往生咒(三遍)

唵   娑摩啰   娑摩啰   弥摩曩   萨哈啰   摩呵咱哈啰吽(普回向真言一遍)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上师哀摄受。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三宝哀摄受。
愿昼吉祥夜吉祥,昼夜六时恒吉祥,一切时中吉祥者,愿诸护法常拥护。

四生登于宝地(行者向上礼拜)             三有托化莲池(行者向左拜,大众问讯以答)
河沙饿鬼证三贤(行者向上礼拜)          万类有情登十地(行者向右拜,大众问讯以答)

阿弥陀佛身金色(向上拜起问讯带具)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婉转五须弥至班首前一拜)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向上一拜)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至维那前一拜)        九品咸令登彼岸
(如居士团体行十方礼者,“三有托化莲池”改向右拜,“万类有情登十地”改向左拜,“白毫婉转五须弥”改至维那前一拜,“四十八愿度众生”改至悦众前一拜,其他照行)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至法师前一拜向上一拜,如无法师向上三拜毕问讯)
南无阿弥陀佛(五百声或千声绕念)
(复位同跪,心存观想,下诸圣号各三称或十称)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

(以下仍跪念)  
净土文
一心归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以此念佛因缘,得如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善根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圣众,手持金台,来迎接我,于一念倾,生极乐国,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普贤警众偈
是日已过   命亦随减   如少水鱼   斯有何乐
大众
(此“大众”二字仅维那一人唱)当勤精进
(起立)救头然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

三皈依
自皈依(顶礼起)佛   当愿众生   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

自皈依(顶礼起)法   当愿众生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自皈依(顶礼起)僧   当愿众生   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

回向

回复 | 推荐给朋友 | 转贴  举报


2楼 2010-07-29 00:45 回复 2楼

儒医 儒医

《蒙山施食仪》讲义

      一、作者:蒙山甘露法师不动。蒙山,在四川雅州名山县西五十里,此地有五峰,前一峰最高,叫做上清峰,此峰产甘露,宋朝的不动法师就在这里修道,因此把他叫做甘露法师。

   法师之所以要集这个《蒙山施食仪》,是因为他觉得前面既然已经诵过了弥陀经,修了大忏悔,活着的人已经得到利益了,那还应该要利益六道的众生,普利幽冥,因此他就依据秘密部中的水施食法,以及救拔焰口饿鬼经等,集成了这个《蒙山施食仪》,想要令后学与幽冥众生普结无生之缘。

       布施:以自己的财物,分施给别人。布施有三种,即一、财施,即以财物去救济疾病贫苦的人;二、法施,即以正法去劝人修善断恶;三、无畏施,即不顾虑自己的安危去解除别人的怖畏。

布施十种利益:《月灯三昧经》云布施十种利益:布施乃破悭贪之前阵,入道之初门。菩萨行能此者,则获十种利益也:

一、降伏悭吝 谓修菩萨行者,若能布施,则悭鄙吝惜之心,自然降伏,不复萌动矣。

二、舍心相续 谓修菩萨行者,行于布施,财虽匮乏,而喜舍之心,无有间断也。

三、同其资产 谓修菩萨行者,施心无量,观诸众生,与己无异,所有财产,平等受用,无有彼此也。

四、生豪富家 谓修菩萨行者,于一切财物,常行惠施,心无吝惜,则当来果报,必生豪富之家,财宝具足,受用无穷矣。

五、生处施心现前 谓修菩萨行者,此生既能行于布施,则感后世随其所生之处,而他人施与之者,皆无悭吝之心矣。

六、四众爱乐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常怀惠施,无所悭嫉,则四众之心,常生爱乐,而无嫌恨也。

七、入众不怯 谓修菩萨行者,既能布施,而为四众之所爱乐,故入大众之中,自无畏怯之心也。

八、胜名流布 谓修菩萨行者,能无所求而行布施,则人多称赞,胜妙名闻,流布遐迩也。

九、手足柔软 谓修菩萨行者,好行布施,济人缺乏,能感手足柔软,相好圆满之报也。

十、不离知识 谓修菩萨行者,自初发心行施以来,常得亲近诸佛菩萨善知识等,获闻法要,未尝远离也。

布施四福报:据〈〈诸经要集〉〉卷十载,以布施情形的不同,所得的福报亦有四种差别,即:(一)施多得福少,谓以饮酒、歌舞等事施人,则费用极多而无福报。(二)施少得福多,谓以慈心供奉道德之人,使其精进学道,施物虽少,其福弥大。(三)施少得福少,谓以悭贪恶意施于邪见外道,施物既少,得福亦少。(四)施多得福多,谓若能了悟世间无常而发心舍财,造立塔寺,供养三宝,则所获福报如恒河流沙,施物既多,其福亦多。

布施离五种法:据〈〈优婆塞戒经〉〉卷五载,菩萨行慧施时,应远离下列五种法,即:(一)不选有德无德,谓菩萨行慧施时,平等普济,不择冤亲。于有德之人生爱敬心,于无德之人起怜愍心。(二)不说善恶,谓菩萨行慧施时,以平等之慈心,于善者与不善者,各随所愿,普皆饶益。(三)不择种姓,谓菩萨行慧施时,无分种姓、贵贱,凡有所需,普皆施与。(四)不轻求者,谓菩萨行慧施时,见来乞者,生起殷重不轻之心而与所需,以济其乏。(五)不恶口骂,谓菩萨行慧施时,于求索者皆不出丑恶之语以毁辱之。

布施偈:(杂名)又名三轮清净偈。三轮者,能施,所施,施物,清净者,于此三轮无念无所得。心地观经所谓:“能施所施及施物,于三世中无所得。我今安住最胜心,供养一切十方佛”是也。

施食:据〈〈施食获五福报经〉〉举出,施食者当得下列五种福报,即:(一)人于七日不食则死,若以食施之而延其性命,即为施命,此施命者当得世世长寿、财富无量之福报。(二)人不得食则颜色憔悴,若以食施之而润其色泽,即为施色,此施色者当得世世端正、人见欢喜之福报。(三)人不得食则身羸力弱,若以食施之而增其体力,即为施力,此施力者当得世世多力而无耗减之福报。(四)人不得食则心愁身危,不能自安,若以食施之而令其安稳,即为施安,此施安者当得世世安稳、不遇灾患之福报。(五)人不得食则乏力难言,若以食施之而令其言语,即为施辩,此施辩者当得辩慧通达、闻者喜悦之福报。

又〈〈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称,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一)得命。(二)得色。(三)得力。(四)得安无碍辩。(五)得无所畏。(六)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七)众人爱乐。(八)具大福报。(九)命终生天。(十)速证涅槃。

       《瑜伽焰口经》中说:“佛告阿难:若当来世比丘、比丘尼、乌波索迦、乌波斯迦,常以此法及诸真言、七如来名加持饮食、施诸饿鬼及余鬼神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则同供养百千俱胝如来功德等无差别。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一切非人、夜叉罗刹,诸恶鬼神不敢侵害,又能成就无量威德。”由此可知,施食的功德是多么地大!

       食:有四种:一、抟食:又称段食,指的是分段而食,以香味触三为体,变坏为相,是欲界天及人畜等的食物。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九页云:“问:云何苾刍应观段食如旷野子肉?答:譬如夫妻,惟有一子,面貌端正。怜爱情深。值国饥荒,欲诣他土。行至旷野,遂绝糇粮。前途尚远。不食数日,皆困将死。其夫窃念路远粮绝,命在须臾。我等三人、理不俱济。岂能相守俱丧此中。今若一人充食,则死一存二;犹胜俱亡。若以我供;虑妻志软,悲恨自绝,不能出难。若以妻供;恐儿失母,亦不存活。便为两失。然其爱子,我等所生。夫妻若存;子容可得。宜舍子命,度兹旷野。作是念已;悲不自胜。妻便怪之;前问其故。夫乃具以所念告之。妻闻哽咽,闷绝躄地。良久乃苏。号哭呼天,称冤酷毒。夫乃徐喻。久而许之。于是夫妻抱子鸣唼,失声悲叫。何期苦哉。涕咽多时,乃尽子命。破析为脯。充路资粮。每欲食时,夫妻相哭;称言子子,雨泪而食。食已嗟惋,自责自咎。然彼夫妻,自初筹议,乃至食已,随路行时;曾无欢情。惟念爱子。如是行者,住空闲处,终不放逸。正思惟妻生一可爱妙善法子;心常念之。初无舍离。厌生死境,趣涅槃方。于长时修,资缘匮乏。为持圣道所依苦身,舍所专修,入城乞食。与不放逸正思惟俱。自舍空闲,乃至食已,曾无染著欢乐之心。惟念所舍专修之法。苾刍如是于段食中,应观如前旷野子肉。若于段食已断遍知者;于五欲爱,亦断遍知。同一制伏,一对治故。若五欲爱已断遍知;则无一结未断遍知,能系缚彼,还生欲界。此依离欲爱,得不还果,顺下分结尽,密意而说。”

二、触食:触就是对的意思。谓六识所对色等诸尘,柔软细滑冷暖等触,而生喜乐,俱能资益诸根,故名触食。(按翻译名义注释云:见色爱著名食,这就是触食的意思。倘若不是这样,那为什么观看戏剧等,可以终日不食而却不知道饥饿呢)鬼神的食物就是触食。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页云:“问:云何苾刍应观触食如新剥皮牛?答:假如其牛,有过于主;欲令苦故,生剥去皮。其牛尔时、以无皮故,随所住止若地若空,所有诸虫,竞来唼食。为去虫故,揩触蕃篱草木壁等。转增苦痛。彼牛尔时宁有少乐。触与未触,皆受大苦。如是诸有,宁有少乐。生与未生,无不皆苦。苾刍如是应观触食,犹如所说新剥皮牛。若、于触食、已断遍知者,便于三受,亦断遍知。诸受以触为缘生故。如经言:触缘受。若于三受,已断遍知,则所作已办。故应思择,求断触食。此依越有顶,得阿罗汉果、一切结尽,密意而说。”

三、思食:又叫作念食、意念食、意食、意思食、业食。即第六识相应的思心所,于可意的境界,生起希望的念头,从而使诸根滋长相续。如人虽饥渴,思想饮食,可令人不死;又如望梅止渴、悬饼充饥等都属于思食所摄。杂阿毗昙心论卷十(大二八·九五二下):“意思者,长养当来有,故说食。” 思食能令现身安住,《俱舍论》十卷十四页云:“昔有一父,时遭饥馑,欲造他方。自既饥羸;二子婴稚;意欲携去,力所不任。以囊盛灰,挂于壁上。慰喻二子,云是麨囊。二子希望,多时延命。后有人至,取囊为开。子见是灰,望绝便死。又于大海,有诸商人,遭难败船,饮食俱失。遥瞻积沫,疑为海岸。意望速至,命得延时。至触知非,望绝便死。”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页云:“云何苾刍应观思食,如火坑炎炭?答:如近城邑、有大火坑。无焰无烟,炎炭盈满。有不愚稚非騃智人、见已;念言:此大火坑、炎炭盈满。我若堕者;必死无疑。作是念已;便起思念,求欲远之。即便舍去。诸有痴幼顽无智人、见已;念言:此坑之中,红赫可爱。便即投趣,受苦命终。如彼智者,见大火坑,怖而远避,如是诸圣,于后有思,深生厌舍。如无智者,投大火坑,受苦丧命;如是异生,起后有思,受无边苦,失于慧命。苾刍如是应观思食,如上所说炎炭火坑。若于思食,已断遍知者,便于三爱,亦断遍知。以彼三爱,是起因故。如契经说:业为因故生。爱为因故起。若于三爱、已断遍知;则所作已办。故应思择,求断思食。此亦依越有顶,得阿罗汉果,一切结尽,密意而说。”

四、识食:地狱的众生及无色界的诸天等,皆无段食等的三食,只以识持体,故名识食。以第八识相续执持根身令不烂坏,此食通凡圣,但有迷悟的不同。圣人的识性圆悟,本自湛明,名如来藏识,住持一切无漏性的功德,非有非无,非住非不住,此乃本有的不可思议的功德之食。凡夫的识性全迷,随起业种,名含藏识,含藏漏无漏诸善恶业的种子,非有妄计为有,由是轮转无穷,这是凡夫的生灭业识。但是要知道,如来藏识与含藏识,名虽是二,体却是一个,只是随迷悟的不同,而分为二个。前三种属于事,后一个属于理。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卷十一页云:“云何苾刍应观识食、如三百利矛?答:假如有人、于日初分,被百矛;日中分时,亦百矛;于日后分,亦百矛。如是日日、受三百矛;乃至尽寿。其人尔时、举体皆疮,无少完全、如芥子许。如是行者、于日日中,恒为三百异境所引,如利鉾心,于所专修、而为侵害。乃至尽寿。令所修习、多诸疮疣。苾刍如是应观识食,如上所说三百利鉾。若于识食、已断遍知者;则于名色、亦断遍知。以识是彼名色缘故。如契经说:识缘名色。若于名色,已断遍知:则所作已办。故应思择,求断识食。此依越有顶,得阿罗汉果,一切结尽,密意而说。”

一切众生皆以食而住,无食则不能存活,今若有众生欲求福报的,或者想求智慧的,或者想求长寿的,备净水一碗,饭一碗,并香烛等,随所住处,先诵弥陀经,然后诵此《蒙山施食仪》,随文作观。如果心力不能作观,则只需专心持诵,每咒七遍,或二七、三七遍,但变食咒与甘露咒除外,需各诵七七遍,或百八遍。

一、大文结构,分十二段:

一、一偈示唯心:若人欲了知……一切唯心造。

二、永离恶趣:1、破地狱真言,2、普召请真言,3、解冤结真言

三、奉请三宝:1、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2、南无常住佛、法、僧,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4、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5、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6、南无启教阿难陀尊者。

四、秉宣三归:归依佛,两足尊……归依僧竟。

五、忏悔三业:佛子所造诸恶业……一切孤魂皆忏悔。

六、理事发愿:1、众生无边誓愿度……,2、自性众生誓愿度……。

七、灭诸罪业:1、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2、观音菩萨灭业障真言,3、灭障碍开咽喉真言。

八、授三昧耶戒:三昧耶戒真言

九、变化法味:1、变食真言,2、甘露水真言,3、一字水轮咒,4、乳海真言。

十、闻名得益:称七宝如来名。

十一、结愿正施:1、汝等佛子众……同法食,2、皆共成佛道,3、施无遮食真言,4、普供养真言。

十二、普皆回向:普回向真言,自利利他同成佛道,加念《心经》破法爱,念往生咒,愿与这一切众生仰仗弥陀的接引,一同往生净土,同成佛道。


一、一偈示唯心。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释:这一个偈诵出自《华严经》第四会:佛在夜摩天,尔时有无量菩萨云集,都说

偈赞佛。有一尊菩萨名叫觉林的,也说了十个偈诵。本文的这一个,就是觉林菩萨所说的十个偈诵里面的最后一个。根据书里面记载:往昔有一位姓王的人,无恶不作,后来生病死了,就到了地狱。在地狱门口,遇到一位和尚,是地藏菩萨,教他念这个偈诵,并且告诉他说:“念这个偈诵,能破地狱之苦。”这个姓王的人,很听话,就开始念这个偈诵。念完了进去见阎罗王,阎罗王问他:“你有什么功德”?他回答说:“我只念一个偈诵”。于是就又念了一遍,他念诵的声音传到的地方,地狱里的罪人,都从地狱里出来了。他昏迷了三天才苏醒,苏醒了之后,就去问出家人,才知道这个偈诵就是《华严经》里面的偈诵。由此可知,此偈诵功德之大,念一偈诵尚且如此,何况是《华严经》全经呢?

       这个偈诵的意思是说:若有人想要知道三世一切佛的功德法门,那就应该要观照自己现前的这一念心。此一念心,包含了所有的法界的性,无论是善的、恶的、乐的或苦的,无不是由自己这颗心所造作。譬如心中起上品十恶业的念,就是造地狱法界;起中品十恶业的念,就是造饿鬼法界;起下品十恶业的念,就是造畜生的法界……如是乃至起清净平等的心,就是造佛法界。所以说一切唯心造,就是这个道理。

现在我们想要破除幽冥众生的苦恼,所以先诵这个偈诵,从而能明白一切唯心所造的道理。若知唯心,则诸业当体消亡;再者,诵这个偈诵,功德非常大,能够排除地狱的苦恼,所以不动法师把这个偈诵录在前面。

诵这个偈诵时,应当观想华严海会佛菩萨,中间庐舍那佛,文殊菩萨在左,普贤菩萨在右,坐西向东。参考慧律法师的《蒙山施食仪标准本》,下观想同。

二、永离恶趣。

1、唵。伽罗帝耶娑婆诃。

释:这是破地狱真言,出自《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法界唯心所造,则地狱唯心所破。众生由惑造业,由业招苦。而此罪业并无体性,故我今日诵此咒语,内有观智历历,外仗神咒喃喃,智与咒融为一体,即感诸佛放威神之光,照彻地狱及诸三恶趣,彼类众生蒙佛光之照耀,无不解脱诸苦。

有人问:彼彼造业,彼彼自受,而吾观智岂能破彼所造?回答说:经云,心佛及众生,等三无差别,佛遍法界,我与众生之心亦各互遍法界,则彼彼造业受报,皆在佛与我的心中暂不相离,若我诵时,佛咒交光,何独破于地狱,且与十方六道一时俱得清净矣。

地狱:《俱舍论》卷十一、《瑜伽师地论》卷四说有八热地狱、八寒地狱、孤地狱三种。

一、八热地狱。又称为八大地狱,分为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焦热、大焦热、无间(阿鼻)等八个区域,此皆是从其苦恼相定名。各个地狱皆有眷属地狱,即各有十六个别处(小地狱),与上述的八大地狱合计,共有一三六个地狱。

八热地狱,指八种具有热气苦的地狱。又称八大地狱。《长阿含》卷十九《世记经》〈地狱品〉(大正1·121b)︰“佛告比丘︰此四天下有八千天下围绕其外,复有大海水,周匝围绕八千天下,复有大金刚山,绕大海水。金刚山外,复有第二大金刚山。二山中间窈窈冥冥。日月神天有大威力,不能以光照及于彼。彼有八大地狱,其一地狱有十六小地狱。第一大地狱名想,第二名黑绳,第三名推压,第四名叫唤,第五名大叫唤,第六名烧炙,第七名大烧炙,第八名无间。”此八大地狱之苦状,略如下述︰

(1)等活地狱︰又作想地狱。堕生此处的有情,手生铁爪,互见时怀毒害想,以爪相掴。或因心意浊乱,掴裂自身,至血肉竭尽而死。然冷风一吹,皮肉还生,复受前苦。凡犯杀生罪、毁正见、诽谤正法者堕生此狱。

(2)黑绳地狱︰此狱狱卒,以热铁绳纵横捆缚罪人之身,或斫或锯。所受苦恼,十倍于前。凡造杀生、偷盗罪者堕生此狱。

(3)众合地狱︰又作推压地狱。诸鬼卒驱罪人入两铁山间,罪人受两铁山之挤压,肉骨碎裂。凡犯杀生、偷盗、邪淫罪者,堕生此狱。

(4)叫唤地狱︰又作号叫地狱。或将罪人投热镬中煎煮;或将罪人驱入猛焰火室;或以钳开罪人口,灌入烊铜,烧烂五脏。凡犯杀、盗、邪淫、饮酒者堕生此狱。

(5)大叫唤地狱︰又作大叫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刑罚如前之叫唤地狱,其苦更甚于前。凡犯五戒者堕生此狱。

(6)焦热地狱︰又称烧炙、炎热地狱。令罪人卧热铁上,由首至足,以大热铁棒打碎成肉糜。凡犯五戒、邪见者,堕生此狱。

(7)大焦热地狱︰又作大烧炙、极热地狱。此狱罪人所受刑罚如前,其苦更甚于前。凡行杀、偷、邪淫、妄语、饮酒、邪见及污净戒僧尼者,堕生此狱。

(8)无间地狱︰又作阿鼻地狱。此狱罪人所受之苦,无有间歇。凡犯五逆罪者,堕生此狱。

罪业分上、中、下三品,凡犯上品罪业者,堕生大地狱。犯中、下品罪业者,堕生小地狱。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所述,此八大地狱各有四门,于其四门各有煻煨增、尸粪增、锋刃增、烈河增等四地狱,故每一大狱计有十六游增地狱。最初的煻煨增之中,充满煻煨,没及有情的膝部,使其皮肉焦烂;其次的尸粪增中,充满尸粪泥,泥中有虫,咬破有情之骨而食其髓;其次的锋刃增中,有刀刃路、剑叶林、铁刺林、斩刺有情的肢体,任鸟兽食其皮肉、眼睛、心肝;其次的烈河增中,有热碱水,有情沉没于其中,骨肉糜烂。关于十六小地狱的异说甚多,因此苦具的种类也颇多。例如铁狗、铁虫、猛鸟、恶蛇等。

位置:《俱舍论》等记述在阎浮洲之下过二万由旬处有无间地狱,其纵、广、深各二万由旬。于其中之一万九千由旬中,有其余七个相重叠的地狱,上狭下方广。又,阎魔王所是饿鬼的所在地,位于阎浮洲之下五百由旬处。八寒地狱则在上述的八热地狱旁。

据《长阿含经》所述,八热地狱、十地狱、阎魔王所皆是在两重铁围山内日月光不及的冥闇处。此地有毒风,若不是有铁围山遮挡,必会吹到四天下。则山河、江海、草木、众生皆会焦枯。《顺正理论》中只有八热地狱的方位是与《俱舍论》相同,此外,认为八寒地狱是在铁围山之外的极冥闇处,孤独地狱是散在阎浮洲中的河边、山间、旷野、地下、虚空等处,还有少部份是在东、西、北三洲。又有一说,北洲不仅没有大地狱,甚至连孤地狱也没有。

又,关于地狱有情的寿量长短,据《俱舍论》卷十一所载,如人间五十年,为四天王天一昼夜,四天王天五百岁,才是等活地狱的一昼夜,而等活地狱有情的寿命有五百岁。人间百岁为三十三天一昼夜,而三十三天寿一千岁,等于黑绳地狱一昼夜,而黑绳地狱有情的寿命有一千岁。人间二百岁为夜摩天一昼夜,而夜摩天的寿命二千岁,等于众合地狱的一昼夜,而众合地狱有情的寿命有二千岁。人间四百岁为兜率天一昼夜,而兜率天的寿命四千岁,等于号叫地狱一昼夜,而号叫地狱有情的寿命有四千岁。人间八百岁为化乐天一昼夜,而化乐天的寿命八千岁,等于大号叫地狱一昼夜,而大号叫地狱有情的寿命有八千岁。人间千六百万岁,为他化天一昼夜,而他化天的寿命万六千岁,等于炎热地狱一昼夜,而炎热地狱有情的寿命有一万六千岁。极热地狱有情的寿命为半个中劫,无间地狱有情的寿命为一个中劫。

二、八寒地狱。是指頞部陀、尼剌部陀、頞哳吒、臛臛婆、虎虎婆、嗢钵罗、钵特摩、摩诃钵特摩等八所地狱。最初的二所是因皮肤为寒风吹成卷缩状态而定名。次三所显示受寒风吹袭,其口舌麻痹,叫声异常。最后三所是显示皮肉烂如莲华一般。

依《俱舍论》卷十一所述,南阎浮洲下五百由旬,八热地狱旁,有八种寒冰地狱。其中有情受严寒所逼,随身声变。其寿量若以頞部陀地狱众生为例,譬有二十斛之麻,设复百年除其一,如是除尽二十斛麻易有尽期,生頞部陀寿量难尽。尼剌部陀以下诸寒地狱则依次增二十倍寿量。又,《顺正理论》载,堕八寒地狱之有情,乃由多谤贤圣,故招如是果。

关于八寒地狱之名称及解释,诸经论所列举,颇多异说,如︰

(1)《俱舍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三十一、《显宗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四等所举︰{1}頞部陀︰谓受罪众生因严寒所逼,皮肉疱起;{2}尼剌部陀︰谓受罪众生受寒苦所逼,疱即破裂;{3}頞哳吒︰谓受罪众生因寒苦而唇不能动,仅能于舌中作此声;{4}臛臛婆︰谓受罪众生受寒苦所逼,舌不能动,唯作此臛臛声;{5}虎虎婆︰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而口中作此声;{6}嗢钵罗︰谓受罪众生因寒苦所逼,皮肉破裂,似青莲华;{7}钵特摩︰谓受罪众生因寒苦而皮肉分裂,似红莲华;{8}摩诃钵特摩︰谓受罪众生全身冻裂变红,似大红莲华。

◎附三︰〈火车地狱〉(编译组)

火车地狱,以火车轹杀罪人的地狱。火车,指车身有火燃烧,运载罪人至地狱,或作为惩罚罪人的工具的车子。《增一阿含经》卷四十云(大正2·767a)︰“设罪多者当入地狱,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吞饮融铜。”《大智度论》卷十四有载,提婆达多既犯三逆罪,且欲以毒箸伤佛,故于往王舍城途中,地自然破裂,火车来迎,生入地狱。

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所载,此地狱有铜镬,纵广四十由旬,其中盛满火,下有十二轮,上有九十四火轮,诳惑邪命作恶者,气绝命终后在火车上,肢节燃火,身体燋散。狱卒呼唤,应声还活。火车轹身十八返,身碎如尘,天雨沸铜遍洒身体,其人即还活,如是往返,一日一夜受九十亿生死。

◎附四︰〈刀轮地狱〉(摘译自《佛教大辞汇》)

刀轮地狱,指用刀山、刀轮处罚罪人的地狱。为乐见他人苦恼,杀害众生者所生之处。据《观佛三昧海经》卷五所述,此地狱,四面皆山,不但山间刀积如塼,而且虚空中也有八百万亿大刀轮如雨滴下。罪人临命终时,患逆气病,烦闷满心如坚石。内心乃有“欲得利刀削之为快”之念。是时狱卒应念而来,告以愿持利刀割除重病。罪人闻之大为欢喜,故命绝生于刀山之间。四山一时合拢而来,斩切其身。

其次,狱卒又驱诸罪人令登刀山,未至山顶,罪人即伤及足胸,然以畏狱卒,故仍匍匐登山。既至山顶,狱卒又以刀树扑之,未死之际,铁狗、铁虫复来啃咬。又有脚着铁轮,从空中落下。如是一日一夜,六十亿生死。经八千万岁,转入畜生道。五百世后,再受卑贱人身五百世,始有机缘遇善知识而发心问道。

三、孤独地狱。又称独一地狱、边地狱。设于特定的区域,或在江河附近,或散在山间、旷野、地下、空中等处。

附:狱卒:即指地狱中的鬼卒。又作地狱卒、那洛迦卒。即于地狱呈现牛头、马头等可畏形相,而迫害呵责罪人的鬼卒。大智度论卷十六(大二五·一七六上):“恶罗刹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鵇、鹿、狐、狗、虎、狼、师子、六驳、大鸟(象)、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咬啮、[齒*齊]掣罪人。”又狱卒是否有情,诸部之间各持异说。据唯识二十论述记卷上载,诸部之中,大众部、正量部主张狱卒实为有情之说,萨婆多部、经部等则主张非有情之说。正法念处经卷十七(大一七·九八上):“专行暴恶,心无慈愍,不行正理,为诸贤善之所轻毁。如是恶人,身坏命终,受阎罗王执杖鬼身,于鬼世界为阎罗王趋走给使。若有众生造诸恶业,时阎罗王即令此鬼录其精神。”是为主张有情之说。(观佛三昧海经卷二、卷五、大毗婆沙论卷一七二、俱舍论卷十一、顺正理论卷三十一、唯识二十论、俱舍论光记卷十一)p5838FROM:【佛光大辞典】

狱卒非有情数:大毗婆沙论一百七十二卷七页云:问:诸地狱卒,为是有情数?非有情数耶?若是有情数者;彼多造恶,复于何处,受异熟耶?若非有情数者;大德法善现颂,当云何通?如说:心常怀忿毒,好集诸恶业。见他苦生悦,死作琰魔卒。有说:是有情数。问:彼多造恶,复于何处受异熟耶?答:即于彼地狱受。以彼中尚容无间业等极重异熟;况复此耶。有说:此是非有情数。由诸罪者,业增上力,令非有情,似有情现;以诸苦具,残害其身。问:若尔;大德法善现颂,当云何通?答:此不必须通。以非素怛缆毗奈耶阿毗达磨所说;但是造制文颂。夫造文颂,或增或减,不必如义;何须通耶。若必欲通者;彼有别意。谓若以铁锁系缚初生地狱有情,往琰魔王所者;是有情数。若以种种苦具,于地狱中,害有情者;是非有情数。大德依有情数,作如是说。

2、南无部部帝利伽哩多唎怛多誐耶

释:普召请真言。前面既然已经破了地狱及诸业道的拘禁,则地狱业道的众生当处解脱,都从地狱里出来了。所以紧接着就念这个普召请真言,希望把这些众生都能寻光来到道场。

问:十方三涂远隔无极,怎么能一召请就马上来到呢?回答:自心他心本无远近,因迷有隔,今仗着神咒的力量,感得诸佛威神加被,普令十方妙境,无有远近之分,故能一召即到。

3、唵三陀啰伽陀娑婆诃。

释:这是解怨结真言。诸业道的众生被召集在一起之后,未必能和平相处。因为这些众生,从无始以来,妄起人我,广结冤仇。现在恐怕他们会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或忽起诸障,或卒起不平,或因相见而起诸热恼。因此加持神咒,令他们无始以来所有的冤仇,一齐消灭净尽,大家欢欢喜喜地在这个道场中。

三、奉请三宝。

1、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释:这一句是奉请总相三宝。此一句经题具足佛法僧三宝,所以说它是一体三宝。大方广是法宝,佛是佛宝,华严是僧宝。

大:即体大、相大、用大三大。方:不偏义。广:非常多。二者合称,即各种大乘经的总名。大方广,是所证的法;佛,是能证的人;华严:是譬喻,华,是说佛在因地所修的万行,象华一样光明净妙,譬喻佛的修德。佛用这种象华一样的修德来庄严果地,故佛在果地上所具足的万德,也象华一样光明净妙;佛又用这种万德来庄严法身,所以叫华严。

这部经,是佛成道后在第一个时期说的法,时佛现出圆满报身,放光加被诸大菩萨,说种种深妙的真实道理,诸大菩萨也各各仗了佛的威神力,说种种法,所以见到、听到、念诵到这部经的人,就会有无量无边的功德,得到无穷无尽的利益,六道的众生听到了,就可以离苦得乐,所以在这里加上这一句经题,代表的是整部经。因为六道的众生,都已经召请到了,要他们听到一些佛法,并且要他们归依三宝,所以这里加上这一句经题。

2、南无常住十方佛,南无常住十方法,南无常住十方僧。

释:这是奉请别相三宝。

3、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4、南无大悲观世音菩萨。

释:观音菩萨,在此娑婆世界,常运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寻声救苦,普度众生。再者,菩萨在久远劫前,闻威德自在光明王如来宣说陀罗尼咒——即变食真言,转授释迦牟尼佛。到了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又化作面然之身来警示阿难,使阿难启请于佛,而说此咒广济冥阳。

5、南无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

释:冥,既冥界。又作冥道、冥土。广义指地狱、饿鬼、畜生等三道,因此三处无真理之光的照耀故称冥界。狭义指地狱道。俗谓冥界乃阎魔王及其眷属所居之所。(焰罗王供行法次第、金光明文句卷三)

阳:指天、人、阿修罗。

地藏菩萨发大愿说:“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因此把他叫做冥阳救苦地藏王菩萨。地,能生万物;藏,含藏众宝。王,自在之义。地藏菩萨以不可思议的行愿,包藏恒河沙数的智慧功德,而得自在的妙用。地藏菩萨受释迦牟尼佛的付嘱,于释尊圆寂后至弥勒菩萨成道间的无佛时代,自誓度尽六道众生始愿成佛。众生不可尽故,地藏菩萨的大愿也不可穷尽。关于地藏菩萨之名义,地藏十轮经卷一以(大一三·七二二上)“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称地藏。大方广十轮经卷一以地藏为伏藏(埋藏在地中之宝藏)之义;究竟一乘宝性论卷四以地中之伏藏喻显“如来藏”。

 据大方广十轮经卷一序品、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等载,地藏菩萨由过去的大悲誓愿力,示现大梵王身、帝释身、声闻身、阎罗王身、狮象虎狼牛马身,乃至罗刹身、地狱身等无量无数异类之身,以教化众生,并特别愍念五浊恶世受苦众生,应众生所求而消灾增福,以成熟众生之善根。地藏菩萨常变现如是无数之化身济度众生,故又称为千体地藏。

《地藏菩萨本愿经》中说:“世尊举金色臂摩地藏顶而作是言:地藏地藏,汝之神力不可思议,汝之慈悲不可思议,汝之智慧不可思议,汝之辩才不可思议,正使十方诸佛赞叹选说汝之不思议事,千万劫中不能得尽”。故现在要利益冥阳两界的众生了,特地要奉请地藏菩萨来到道场。

6、南无启教阿难陀尊者。

释:依唐代不空所译的《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载:阿难一夜在静处思惟,焰口饿鬼来告阿难,谓其三日后将命终堕饿鬼道。阿难大惊,便问饿鬼行何方便得免其苦,饿鬼告以若能于翌日布施百千饿鬼及百千婆罗门仙等,各施一斛饮食,且供养三宝,即得增寿。阿难乃以此事白佛,佛为示一陀罗尼,且说施食之法。此即后世施饿鬼法的根据。

焰口:饿鬼名。又称焰口、面然。其体枯瘦,咽细如针,口吐火焰。以生前悭吝的缘故,遂有此一果报。曾于阿难入定中显现,并因而成为佛教“放焰口”仪式的缘起。

冥阳会:指施食会。冥,即冥界的饿鬼众;阳,即阳界的婆罗门仙众。意即普施供养冥界与阳界众生的法会,故称冥阳会。——禅林象器笺丧荐门 《释门正统》卷四〈利生志〉云(卍续130·801下)︰“若夫施食之法,又非一切人天所知,惟如来以大慈普覆,不忍一切含灵受其饥饿苦恼。故假面然鬼王缘起,令阿难尊者以一抟食,诵咒施之。今缁素通行,谓之施饿鬼食。经律所出有三不同︰(一)涅槃经谓之旷野鬼,(二)焰口经谓之焰口鬼,(三)鼻奈耶律谓之诃利帝母,皆由如来善权示迹。”

婆罗门仙:又称半天婆罗门。系鬼道之一。为施饿鬼会中施食对象之一。据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所载,施于百千那由他恒河沙数之饿鬼及百千婆罗门仙等各一斛饮食,并为其供养三宝,可令免饿鬼之苦并生天上。释门正统卷四(卍续一三○·四○一下):“所谓旷野鬼并诃利帝母者,今为佛弟子每食必出生饭者是也;所谓焰口鬼及婆罗门仙者,今为佛弟子至心所辨斛食者。” FROM:【佛光大辞典】

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一卷。唐·不空译。又作《救焰口饿鬼陀罗尼经》、《施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焰口饿鬼陀罗尼经》,略称《焰口饿鬼经》、《焰口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属秘密部。内容述说可以救脱焰口饿鬼的陀罗尼及施食法,是施饿鬼法的本轨。

=================

回复

3楼 2010-07-29 00:45 回复 3楼

儒医 儒医

《蒙山施食仪》的由来及功用

《蒙山施食仪》是汉传佛教寺院每天晚课都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内容。施食是佛教以特定的仪轨所进行的给饿鬼道或地狱道众生施舍饮食,免除痛苦的法事。蒙山施食最早始于佛陀时代。昔时阿难尊者于林中习定,夜半三更见面然饿鬼满身火燃,苦巨难堪。面然告诉阿难:三日后你将命终堕入我类,但也有挽救办法,你若能以饮食施予六道群灵,并为我们供养三宝,即可增长福德、延长寿命。第二天清晨,阿难尊者便将此事秉白佛陀,于是佛便为其诵陀罗尼咒、说施食法。同时,佛陀教阿难诵变食真言,令饮食变少成多,从七化七,乃至无量。还教阿难念诵甘露咒,水变甘露。令恒河沙数群灵接受饮食皆得六根清净,即脱众苦、超生善道。由是阿难延寿至百二十岁。这是佛陀在世时施食的开始。

   佛教传入中国,到梁武帝时,他夜梦高僧,劝他建水陆大斋,普济六道众生。梁武帝后来依志公和尚意见,积览佛经,编成仪轨,以二咒为主,会集显密文典,建坛超拔,这是中土施食的开始。    

   唐代金刚智和不空两位密教僧人,亦以二咒为本,参增显密诸文,集焰口仪轨,流传至今,弘扬最广,这就是今天的焰口施食。    

   到了宋代,不动法师(或称甘露法师)住锡四川省蒙山。蒙山,在四川雅州名山县西五十里,此地有五峰,前一峰最高,叫做上清峰,此峰产甘露,宋朝的不动法师就在这里修道,因此把他叫做甘露法师。不动法师集《救拔焰口饿鬼经》及秘密部的一种水施食法,并以二咒为主,集诸密部成文,称《蒙山施食仪》。法师之所以要集这个《蒙山施食仪》,是因为他觉得前面既然已经诵过了弥陀经,修了大忏悔,活着的人已经得到利益了,那还应该要利益六道的众生,普利幽冥,因此他就依据秘密部中的水施食法,以及《救拔焰口饿鬼经》等,集成了这个《蒙山施食仪》,想要令后学与幽冥众生普结无生之缘。    

   现代寺院中所举行的施放蒙山的方式有两种,即大蒙山和小蒙山。法师依足仪轨举行法事,称为放大蒙山。在施放大蒙山的时候,法坛上供置佛像,备清水、食物,对面设孤魂台供「十方法界六道群灵之位」。恭请有德行的高僧主坛作法,凭借三宝加持,大众诵经咒,直示唯心法门,令群灵受持三皈,礼佛拜忏,闻法受食,同得解脱。寺院道场每天晚课时,亦以《蒙山施食仪》为日诵常规,施食普济幽魂,称为放小蒙山,蒙山由此便成为汉传佛教寺院晚课的一项重要内容。    

   蒙山施食的对象为幽冥界众生,他们因为过去生所造的罪恶,今生感得形貌丑恶、饮食缺乏,承受种种的苦事,所以就放大蒙山施食超拔他们,而施食的目的在于,其一,为报恩:因六道众生从无始劫来常与我们互为六亲眷属,不忍心看到他们在恶道受苦,所以施食来救度他们。其二,为警惕的意思,借此施食法会令我们想到三途恶道的苦楚,警惕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行举止,不造恶业,以免沉沦。其三,为行菩萨道,蒙山施食就是期以大悲心,借佛、法、僧的力量,使六道众生都可以来这里听经、闻法、忏悔,增长善根,共成佛道。

   施食有十种利益:1、作大布施,行檀波罗蜜。 2、超荐有缘,普利幽冥。 3、广结善缘。 4、得诸佛菩萨及所超荐鬼神之护佑。 5、消世间灾厉之气。 6、消自业障。 7、增满福德。 8、消灾延寿。 9、居处安乐。 10、道业增进。

   施食有很多功德,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载,奉施饮食得十种功德:得命;得色;得力;得安稳无碍辩;得无所畏;无诸懈怠,为众敬仰;众人爱乐;具大福报;命终生天;速证涅槃。 《施饿鬼甘露经》云:「虽施阿罗汉、辟支佛,现受其报有限有量,但得五百劫人天果报。善施饿鬼一揣之食,是人福德即是菩提,菩提者不可限量,是故福寿不可限量。」《救拔焰口经》云:「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常以此密言及四如来名号加持食,施饿鬼,便能具足无量福德。寿命延长,增益色力,善根具足。」《甘露味经》云:「又复一法,若人遇大重病,及诸鬼病等,当作面粥三器,咒之七遍,于旷野中,施诸饿鬼。如是二七日,所遇病痛即得除愈。」《施诸饿鬼经》云:「即如是种种与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无异。」

   以上对《蒙山施食仪》的由来和功用作了简单介绍,旨在使广大信徒对晚课中所念诵有关「蒙山施食」的目的和意义有个全面了解,从而更为投入地施放蒙山,达到施放蒙山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