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ygurqayegikino2017:寫在學生背完<<老子>>五千言之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6:19:43

濟南市育明小學      陳明磊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這是《道德經》的最後一句話。西出函谷關的老子為我們民族,乃至人類留下了宇宙的大音。


我的一群六年級的學生在課程表之外,僅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背完了《老子》五千言,其背誦的熟練程度達到了不管問到哪章哪句皆張口即來的地步。加上以前背誦的整部《論語》,乃至蒙童讀物《三字經》、《千字文》,還有諸子百家的妙篇佳章,洋洋大觀的唐宋詩詞,捎帶加塞的現代白話詩文名作等,這群十一、二歲學生背誦的經典已經多達十餘萬字,在小學畢業前,《易經》、《孟子》、《莊子》,甚至西方的莎士比亞、托爾斯泰等大師的經典代表作品還將留駐他們心間。這群學生在應試教育的岩縫裏,拼命般地汲取著天地之精華,傲然而立。


做為一名語文老師,我曾經發出過豪言壯語:“我的學生在小學畢業時,要成為全市同年齡組的孩子中語文素養最好的學生。”當然,今天有人會拿考試成績來衡量,我認為,分數並不是衡量學生語文素養的標準,如果開始我就把這批學生當考試機器來培養的話,也許他們人人會考出高分,但他們今天絕對不會有如此的語文收穫。他們不光背誦量大,而且人人喜歡讀書寫作,有位孩子的母親來叫苦:“我兒讀書著迷到了連其他功課的作業也顧不上寫了,趕也不出去玩兒,家裏都嚇得把書偷偷地藏起來,但也沒有用,不知哪會兒又被翻出來了。”這僅是一個極端的例子,反映了班級讀書風氣之盛;讀書多了,孩子們就不怕寫作文了,每學期要寫二十多篇的文章,每週達到上千字的寫作量,人人樂此不疲。優秀的作文陸續匯入班級的《萌芽集》裏,不斷濺起童年的朵朵歡樂浪花。更重要的是我的學生們具有了悲天憫人的善良情懷和忠誠正直的處事態度。他們出遊時看到一隻小鳥被人捕捉而傷懷,借觀看之機勇敢地打開籠門把小鳥放生;一次集體活動中,他們各小組不約而同地把多分給的橘子送回到老師那裏,決不貪得一點便宜。……而一張試卷的分數絕對反映不出學生如此豐富的情感世界和思想境界。

教育要給予人的是悲憫、善良、正直、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不畏強暴,鐵肩擔道義的社會責任。而獲得人類這些優秀的精神傳統,對學校教育而言,就要幫助學生從感受中外文化經典中來獲得。


三年前,我讓孩子誦讀經典的時候,認識層次還是比較低的。當時,我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尋求語文教育的突破,感覺現行的教材內容淺、白、虛,教學方式機械,學習低效,空耗了學生小學六年的寶貴時光。我是帶著推己及人的想法去積極推動經典誦讀的,自己的小學、初中階段都是文革時期,很少接觸到中外聖賢的名著,就憑大人們藏掖著的一本發黃缺頁的《千家詩》,還有一本藏得更嚴實的閒書《今古奇觀》,再加上高中階段惡背的幾篇古代散文,竟也有幾分“腹有詩書氣自華”的自我感覺。如今,條件允許,為什麼不讓孩子從小就去背誦那些千古傳誦的經典呢?那對學生形成優秀的語文素養是有極大幫助的。於是,我找了《論語》中的一些名句讓學生去背,竟發現學生記憶力超強。古代文化經典對他們有著天然的親和力,有如母乳對嬰孩的吸引。於是,我毅然決定讓學生們去背古文。材料先是自己從點陣式印表機裏一張一張地印,多虧了當時是個小班,就二十多個學生,中午晚上稍加把勁就有了,如今看到學生們還在翻閱著的二、三年前印的誦讀材料時,我感到無比欣慰,學生不止讀到了智慧、仁愛、雋永的名篇佳作,也讀到了老師的一片愛意苦心。在朝霞與夕陽中,我們低吟“蓮出淤泥而不染”,高誦“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在每節課中,都要誦讀“子曰”、“詩雲”一會兒;去書店買書,建立班級書架,時時忘我捧讀,走進李白、蘇軾、安徒生、雨果的精神世界;漫遊山野河川,在藍天白雲間體驗“落霞與古鶩齊飛,秋水與長天一色”的絕唱……


豐富多彩的教育形式,貼近兒童心靈的平等交流,讓經典誦讀活動成為了學生學習生活的一大樂事,五年級上學期的時候,他們組成了四個誦讀競賽小組,還自命名為“清風軒、騰蛟閣、靜心齋和子雲亭”,其名各有典故出處,皆取自古代的一些名篇佳作裏的斷句和文意。這反映了他們誦讀的水準和思想情趣的追求。

後來,在五年級的下學期,二班的二十多個學生也併入我執教的一班,他們很快地就被一班熱情、積極的誦讀氛圍所感染了,人人自願買了《論語》書來,你追我趕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起來!如今,一些天分好、又勤奮的孩子的背誦量遠遠地超過了老一班的一些“朽木之徒”。比如,有一個小男生在背誦《老子》的時候一路領跑,當別的同學背到五、六十章的時候,他舉手說我要背八十一章“信言不美”,大家一片驚呼,原來他跑到終點了。他充分發揮了“鯰魚效應”,使得各路不甘居於人下的“豪傑”群起爭鋒,整個教室人聲鼎沸,琅琅書聲;回到家裏,他們儘管不是“中文系”專業的在讀生,要完成其他各科較繁重的作業,但還是自覺地抽出時間來誦讀經典,所以,《老子》五千言自從暑假用A4紙匆匆打印發下去以後,開學僅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就被學生們銘記于心了。背誦完了《老子》的日子後,我感覺有如釋重負般的放鬆,本來以為現在學生都上六年級了,他們每天又不是只學語文,課業負擔那麼重,每科的老師都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都要讓學生考出好成績,那麼,我這些課程表之外的經典誦讀活動會不會加重學生負擔,讓他們苦不堪言?我曾為學生這麼想。在這時候,孩子們幾年來形成的“親其師而信其道”信仰力量發揮了作用,他們執迷地聽從了老師的吩咐,每天順著一種誦讀慣性,竟毫不費力地把《老子》背了下來。想來,還有兩種力量發揮了作用,山東教育社的陶繼新總編來我的班級與同學座談交流,以他學問大師的風範給了孩子們巨大的心靈震撼,給了孩子人生的榜樣;同時,我做到了因勢利導,充分利用了這一教育的契機,把被陶老師會見交流的激動和自豪轉化為不辜負陶老師期望的學習動力,從暑假開始,我就佈置了《老子》的誦讀任務,不間斷地走訪學生家庭,利用一切機會聯繫上學生,整個假期,我班組織全員集體活動兩次:書店買書和南部山區行;骨幹精英活動兩次:市級誦讀展示與斛樹灣之遊;特別是開學後教師節那天“走過母親河”的出遊活動,涉過水、跋過山,走過田野,一路前行,讓孩子們獲得了意志的堅強磨煉和文化精神的真切感受,讓他們始終沉浸在因為參加誦讀經典活動帶來的衝動之中,學習的潛能得到了極大調動。有了這樣的教育努力,所以,《老子》才在兩個月之內被學生們倒背如流,成為了我班經典誦讀活動的一個奇跡!


後來,我再讓學生背蘇軾的《後赤壁賦》、《古詩十九首》等,竟有過目成誦者。而在這之前,這些古代散文和詩歌是要費些時間才得流利背出的。可見,取法乎上,得乎其中的教育論斷是十分正確的。


讓學生背誦了這麼多的經典,為了達到一個什麼目的?今天讓我再來回答的話,我會毫不猶豫地說:“為了重樹個人以至整個民族的信仰和品性,為了恢復中國文化!”


我們的民族曾有諸子百家思想爭鳴的璀璨星光,曾有漢唐“席捲天下,包舉宇內”的雄渾氣魄,我們曾經有過唐詩宋詞那春江連海、明月松間、大江東去的高遠長風,但是,事實上,被蒙人和滿人統治了幾百年後,古代漢人寬厚,仁慈和榮耀的文化已經完全被奴性思想所代替,特別是滿清王朝從剃發易服的野蠻征服,到大興文字獄,及至篡改銷毀文化典籍的殘暴無恥,中國文化已經不復存在了,剩下的只是為專制統治服務的奴性文化了,更悲哀的是,文化本源的湮沒導致了我們民族文化的自新能力的缺失,面對西風東漸,中國人不能再有漢唐那種兼收並蓄、吐故納新的從容自信了,只有去被動地去接受,哪怕是個狼外婆,也得稱親愛的媽媽了。近現代以來,中國人所表現出來的是更多的唯唯諾諾、首鼠兩端、巧言令色的奴才相。電視裏每天播放的“辮子戲”每天都在配合著時尚口味,向我們純真的孩子們灌輸這種奴隸的思想。


我們暫且不去說當今中國人還有多少儒家仁、義、禮、智、信的做人濟世之德,也不說還懂得什麼老莊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的大智慧,更不必講佛家的“慈悲”心腸,但說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就已經被破壞的慘不忍睹了——春節燃放煙火成了“污染環境”;清明踏青祭祖成了“醜風陋俗”;端午祭拜屈原成了“迷信活動”;元宵外出賞燈成了“不安全隱患”、中秋回家團聚成了“曠工偷懶”……我們一切的文化傳統都被無視踐踏,棄如弊履了!相反,在短期利益效應和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洋節洋俗、卡通韓劇搖盪著中國人的每一根神經末梢,過完了耶誕節、萬聖節、情人節,再過官方的五一國際勞動節、六一國際兒童節、七一黨的生日、八一建軍節、九月十日教師節、十一國慶日、(西曆)元旦、……。從國家法令上看,沒有關於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乞巧節、重陽節、臘八節、孔子誕辰、釋迦牟尼誕辰、老子誕辰等等的法定節日規定,只留下一個春節,還要提倡移風易俗,尤其是禁放驅邪禁惡、宣洩情緒的鞭炮。


中國,是一個沒有自己文化的世界棄兒。


而我們的近鄰韓國,卻恨不得把漢文化的一切傳統形式喬裝改扮後據為己有,他們要把包括春節在內的一切漢民族節日申報為韓國的歷史文化遺產,他們不惜亂認古代中國的高句麗民族為祖先,以證明其文化的悠久以及曾經的地域廣闊,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通過文化的凝聚和擴張作用,才能使經濟獲得恒久的發展,並最大化地讓經濟的效能得到釋放!


而我們中國,經過幾十年的經濟發展,社會問題卻越來越多,各種矛盾愈益尖銳。老者不能安,無所養;少者不能懷,無所學;朋友不能信,無所行。中國,向何處去?這個曾被完全政治化的問題,現在已經獲得和正在獲得越來越濃重悲涼的文化含義。


重建我們的文化信仰,這是我們教育所面臨的極大而迫切的問題。


但是,在現在的中國,體制內的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所傳授的大多是西方文化裏的夷之長技,也就是自然科學知識,對於西方的人文思想、民主文化的教育是被拒絕的。中國文化中的自強不息的剛健有為,厚德載物的寬厚大氣,天人合一的神靈和生命的敬畏,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和以人為本的人文情懷,這些中國傳統文化本源的教育的幾乎沒有,大都在提倡愚忠愚孝,無限敬愛……今天,我們的教育已經赤裸到了只教孩子會做題背題考試的水準,所謂教育就是為孩子高價選擇條件好的小學(首選的是本學區要有升學率高的初中),考一所重點的高中、上一所名牌的大學、找到一份掙錢的工作等等,而尊重個性、思想自由、人性道德、人生責任、民族傳統等一切人文的教育統統被忽略。應試的教育永遠無法擔當重樹信仰和復興文化的重任,而且還會阻礙對這一進程推動的任何努力。


所以,一個有責任心的教師要有拯救者耶穌基督受難十字架的勇氣,要有君子固窮的孔子困于陳蔡依然弦歌不絕的堅守。“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作為老師,首先要有擔當傳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耐得住冷眼和寂寞,這是最重要的。這些年來,我的校長換了幾茬,我持之以恆地做經典誦讀的教育,用孩子的發展來贏得他們的理解,用自己的所失換回學生的所得,努力去爭取了一個較為寬鬆自由的教育環境。一個教師,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我們不能改變更多,但我們完全可以改變一個班級,把一個人的理想信仰變為更多人的共同追求!


我教育學生要直道而行、要悲天憫人,要見義勇為,通過誦讀《論語》獲得“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積極人生。

四年級的時候,我帶學生們來到英雄山,楊柳吐綠,青山著翠。我們轉過烈士長眠的層崗,來到了“濟南戰役紀念館”,以前幾次想進去看看,都被門票擋在了外面(成人30元,學生15元),幾次交涉(可否5元,讓學生負擔得起?)都不成。這次,學上們又喧嚷嚷地要進去,可還是被拒之門外。這時,一個思維敏捷、口齒伶俐的小女生沖著門口的工作人員講:“阿姨,這是讓人受教育的地方,你們為何見利忘義?那些犧牲了的烈士在九泉之下會感到心寒,也是不會答應的!”義正辭嚴,不容辯駁!幾名紀念館的工作人員聽了頓時局促尷尬起來,全沒了以前冷冰冰的神情,有位像是一個小頭頭的中年婦女和氣地對我說:“您是他們的老師嗎?我請示一下領導,放寬一下條件,你們能來嗎?”還是收費啊!只是少了。我趕緊說:“我也得和學生的家長商量,畢竟是拿錢的事呀。”看我們要走,那位中年婦女還給我們留下了聯繫電話。


五年級的時候,有天班裏讀報。我給學生們念了《濟南時報》的一篇報導:說的是在我們學校不遠的十四中附近的一座待拆遷的廢棄樓裏,住著一位隨父進城謀生的農村小女孩小芳。她失去了母親,每天早上五點多就在街頭賣報,然後再去上學,晚上在昏黃的路燈下學習,可她門門功課都是優秀。不久,學生們就自發組織起來向那個窮孩子伸出援手,有位同學這樣寫道:“小芳吃不飽,穿不暖,吃了上頓,沒下頓,在路燈下寫作業,晚上只有一床破被子。聽了這事後我差點哭了,我就和同學去看小芳。我給她帶去了衣服和本子。我東找西找,最後終於找到了,是一座白色的廢棄樓,窗戶沒有了,樓梯都懸在半空中。我把衣服送給他,並問她這裏以後會冷的,該怎麼辦?她說這些都不怕,她最想的是找回自己的母親。我希望人人都給她一點愛,她就和我們一樣幸福。”


最近,孩子們背誦了老子的《道德經》,正好趕上我們學習白話文課文《鹿和狼的故事》,說的是先前美國為了保護一個森林裏的鹿群,經總統批准,把裏面的狼都趕盡殺絕了,結果事與願違,鹿因為沒了天敵,大量繁殖,啃光了植被,結果饑餓與疾病蔓延讓鹿的數量銳減到不足原來的十分之一。結論是生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關係,要維護生態平衡。這個故事以前我給孩子們講過,當時他們只覺得好玩兒新奇。今天,這篇課文還沒開講,唯讀了一遍,有個男孩子就舉手說:


“老師,我覺得這個故事跟我們背誦的《道德經》裏面的一段話有關係。”


我讓他講一講,他背道:“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我覺得狼雖是鹿的敵人,但又是食物鏈上的朋友,他們也是相生相成的,”我聽了這個同學的話後不禁耳根發紅,我都沒往這部經典上去想啊。但更精彩的發言還在後面,另一個小男生站起來補充說:“人們都認為鹿是溫柔善良和漂亮的,一個勁地保護它們,結果卻害了它們。這不正是老子所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嗎?

天啊,我都聽傻了!這些孩子才十一、二歲啊,他們居然挑戰老師了。我不假思索地把這樣的句子一股腦地“砸”向了這些聰明的孩子們:
“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我終於見證了一位友人對我說過的話:“‘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孩子們從背完最後這一句開始,《老子》就跟著他一輩子。一個孩子頭腦之中存放著老子的大智慧,將會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整個生命也會煥發出昂然生機。”

2005年11月26日淩晨4時
 
 
http://www.hxfx.net/dispbbs.asp?boardID=9&ID=10736&pag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