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魂摆渡每集开头语:社会学重点罗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04:34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人的行动与社会关系的科学,它试图对人类自身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相互关系的发生、运行及其客观机制进行描述、解释、预测与规范。“社会学”的概念是法国的奥古斯特·孔德(Auguste Comte)在1838年提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管理协调的机制。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提出的定义社会学的性质的途径:历史的途径;经验主义的途径;分析的途径。

 

社会诊断即发现具体的社会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社会诊断不是通过干预来改变社会环境和政策,而是帮助当事人来解决具体的麻烦,即在既定的政策下,不改变活动环境的条件下解决具体的社会问题。 

 

冲突论强调人们因有限的资源、权力和声望而发生的斗争是永恒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变迁的主要源泉。它的前提假设是社会各部分不是作为整体一部分平衡运行的,而是处于冲突状态,社会秩序是各部分不断冲突的一种产物,源于一部分统治另一部分的结果,因而秩序并非是社会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冲突论强调社会动态的、不断变化的性质,认为社会永远处于一种由人们行动的冲突所造成的脆弱的均衡之中。 

 

互动论是从人们的行为互动方面进行解释的微观理论。它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交往的,人们又是如何使这种交往产生实质性的意义的,它研究个人和小团体的行为意义。互动论者强调,人们总是处在创造、改变他们的生活世界的过程之中。他们不仅对于人们的行为感兴趣,而且对人们的思想和感觉感兴趣。互动论者探索人们的动机、目的、目标和他们理解世界的方式。 

 

社会学的独特视角:1、社会学将社会视为一个整体;2、社会学关注群体甚于个人;3、社会学承认人的行为受社会安排的制约;4、社会学观察社会时倡导“社会学的想像力”;5、社会学观察社会时要保持陌生人观点;6、社会学要看到社会事物的隐功能 

 

米尔斯(Wright Mills)认为研究社会现象应有一种“社会学的想像力”,即指社会学者要具有把个人经验与广阔的社会天地相联系的自觉的强烈意识。“社会学的想像力”要求我们能够摆脱狭隘的个人观点,在思想上同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离,更清楚地认识个人活动同社会事件之间的联系,使我们能够探索个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经历同社会事件和社会模式之间的错综复杂的联系。

 

“显功能是有助于系统的调整和适应的客观后果,这种适应和调整是系统中参与者所预料的、所认识的;反之,隐功能是没有被预料、没有被认识的”。功能的定义是“有助于既定系统的适应或调整”的“可观察的结果”。

 

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过程:1、选择问题阶段2、研究设计阶段3、研究实施阶段4、分析资料阶段5、得出结果阶段

 

研究问题:指的是社会学研究所要回答的具体问题,它是一个可以通过研究来进行回答的问题。研究主题指的是社会研究所涉及的现象领域或问题领域。

 

选题的原则:价值定则(1)需要程度(2)发展前途;可能定则(1)物质条件(2)知识条件;优势定则(1)知识专长(2)熟悉领域;创造定则(1)与众不同(2)独到见解

 

 

第一章

 

文化内涵——狭义:一种精神现象及其表现形式。广义: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文明产品,包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种形式。

 

【“文化”的英文是culture,“文明”的英文是civilization,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于文明与文化的关系,学术界主要有如下3种意见:

其一,文化和文明没有多大差别,甚至可以说,两者是同义的。不少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持这种意见,尤其在19世纪,英法两国把“文化”与“文明”视为同义词,认为两者的意义几乎等同,如英国人类学之父泰勒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把文化与文明连在一起,他说:“就广义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合的丛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所获得的全部能力和习惯。”

其二,文化包括文明,即文化所包含的概念要比文明更加广泛。不少学者认为,文明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文明是在文字出现、城市形成和社会分工之后形成的。尤其在历史学和考古学界,普遍认为文明是较高的文化发展阶段。如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Vere Gordon Childe)的《社会进化》(Social Evolution,1951)和克拉克(G. Clark)的《从野蛮到文明》(From Savagery to Civilization,1946)均持这一观点。在最近几十年里,在英法这两个国家——英国更甚于法国,有以'文化’取代'文明’的倾向。”文明“似乎指一种较高级的,较发达的文化形态,或者较特殊地指城市文化。”在英法等国,比较喜欢使用“文化”一词,虽然他们也曾经使用“文明”一词。

其三,文化和文明是属性不同的两个部分。有些学者认为,文明是物质文化,文化是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在20世纪之前,德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可目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他所说的文明即是科学技术及其发明物,而文化则是伦理、道德和艺术等。日本一些学者也持这一观点。如伊东俊太郎认为,文明是物质的,文化是精神的。两者应结合起来,物质丰富与精神充实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文明具有扩散的性质,文化具有凝聚的性质。

 

以上三种观点中,第二种较为符合事实,即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中形成的。在原始时代,只有文化,而没有文明,一般称原始时代的文化为“原始文化”,而不说“原始文明”。因此,学术界往往把文明看作是文化的最高形式或高等形式。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而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文明较容易比较和衡量,较易区分高低,如古埃及的金字塔、中国的长城、秦代的兵马俑等,因而,文明在考古学使用最为普遍;而文化则难以比较,因为各民族的价值观念不同,而价值是相对的。作为物质文化的文明是累积的和扩散的,如交通工具,不同时期先后发明的马车、汽车、火车、飞机等直到现在仍存在。而且,一项发明一旦公诸于世,便会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而作为精神文化的文化(规范、价值观念等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是非累积和凝聚的。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却不同,承载者是一个地域,一个文明地域可能包含若干个民族或多个国家,如西方文明,包括众多的信奉基督教的国家。我们可以说“中国文明”,但一般不说“汉族文明”,而说“汉族文化”。这也说明“文明”具有国家或地区性,“文化”具有民族性。另外,一个国家也可以包含多个文明。例如中国,并不仅仅有一个儒教文明,而是有三个主要文明:儒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和藏传佛教文明。

(6)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一种文明的形成与国家的形成密切相关,一般是历史上建立过国家的民族才有可能创造自己的文明,而未建立过国家的民族通常只有文化,未能形成自己的独立文明。

(7)文明的动态性较为明显,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步,如物质文明,变化最大;而表现在规范、伦理、道德方面的文化则不尽然,变化缓慢。

(8)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例如,可以说酒文化、食文化、服饰文化,但一般不说“酒文明”、“食文明”和“服饰文明”。

据上,文明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之内,“文明”与“文化”在词义上有些区别,在有些条件下可以替换,在有些条件下不能替换。】

 

文化的基本要素——

符号,是指能够传递事物信息的一种标志。声音、文字、颜色或图画、手势、姿态、表情、物体等都是符号,它所代表的意义是超出其事物本身的。 

语言,是一种字词的系统。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建构成符号。语言能够使人储藏意义和经验,并传递这些遗产给下一代。语言使经验具有意义,使得理性的思绪成为可能。语言还能够形成思想,指导我们对世界的解释,给世界以意义。 

价值,是人们用以评判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行为的标准。价值是一个社会里集体成员所追求的目标或需求的目的 。

规范,是日常情境中指导行为的规则。它调整着人类的行为,保证着人们交往的有序进行。

 

文化的功能——

1.识别功能。文化是社会区别的标志。文化使我们能区别民族和社会的不同。

2.教化功能。文化使社会有了系统的行为规范,给一个社会提供了人们行动的材料与蓝图。 

3.整合功能。文化对社会团体的团结提供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4.知识功能。借着文化,我们可以预测社会中他人对我们行动的反应。 

 

文化结构——

1.文化特质(cultural trait)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或最小的单位。一个社会的文化内容就是各种文化特质的总和。 

2.文化结丛(cultural complex)因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这种相关的文化特质整合成一个功能单位,它往往与人们的某种特定活动有关。 

3.文化模式(cultural pattern)相关的文化结丛通过有秩序的和有条理的整合后,人们对它的总称。这是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主文化: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统治集团倡导,被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地区、某一群体特有的文化。亚文化也称副文化,这是某一群体的行为模式,除与主流社会共享某些价值、规范外,团体成员间另有一些独特的特质而与主流社会有别。“这种亚文化可分为民族的、种族的、职业的、区域的、宗教的、社会阶层的、越轨的等七种类型”。

 

【越轨行为(deviance):指违反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越轨行为具有相对性,即它总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才成为越轨行为。某一社会或群体中的越轨行为,在另一社会或群体中可能是正常或正当行为。  ②越轨行为必须是违反了重要的社会规范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个别人或少数人所具有的特殊爱好、行为特点,只要不与社会规范发生冲突就不属于越轨行为。  ③越轨行为是多数人所不赞成的行为。任何社会或群体的大多数成员在其一生中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某种越轨行为。但是,只要人们不一再重复此种行为,就不会被视为越轨行为者。  ④越轨行为不完全等同于社会问题。只有当某种越轨行为频繁地发生且对社会造成危害,使相当数量的人受到威胁时,才会转化为社会问题。  ⑤行为越轨的程度以及此种行为受到惩罚的程度取决于该种行为所触犯的规范的重要性,即取决于该规范在维系社会与群体上所处的地位。当越轨行为触犯到与社会及其统治者生死攸关的规范时,其越轨程度与所受惩罚必然严重。反之,则较轻。

 

类型主要有:①不适当行为。指违反特定场合的特定管理规则,但对社会并无重要损害的行为。此种行为虽会引起众人的不满,但通常不会受到正式惩罚。②异常行为。多指因精神疾病、心理变态导致的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③自毁行为,即违反社会规范的自我毁坏或自我毁灭的行为,诸如吸毒、酗酒、自杀等。④不道德行为。指违反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准则的行为,此种行为通常会受到舆论的谴责。⑤反社会行为。指对他人与社会造成损害以至造成严重破坏的行为。⑥犯罪行为。指违反刑事法规而应受刑事处罚的行为,它与反社会行为同属最严重的越轨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反社会行为都构成犯罪行为,只有那些触犯刑法的反社会行为才是犯罪。

 

  当代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默顿曾区分越轨行为或离轨行为者的4种类型:①变换手法者。此类人企图以不正当的或非法的手段来达到社会认可的目标,如靠盗窃、欺骗等非法手段致富。②形式主义者。此类人过分呆板地遵守社会制度的要求,宁可达不到社会认可的目标,也不愿丝毫违反条款的规定,如死守教条的官僚主义者。③退缩者。此类人是社会的寄生虫,既不关心社会所赞许的目标,也不遵守社会的行为规范,他们已脱离社会的正常生活。如酗酒者、吸毒者、精神病人、自杀者等。④反叛者。此类人反对现存的社会目标与手段,试图发动革命,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标准。社会学认为,不同性质的越轨行为对社会的作用迥然不同。那些敢于向落后的、保守的、反动的行为挑战的革命者、革新者的行为,对社会发展起推动和促进作用;那些危害人民群众利益、破坏人民的正常生活秩序以及有损于人的身心健康的行为,则对社会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原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社会原因

越轨行为的发生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是不可分的。首先,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种族、民族、集团、阶级、阶层等等,它们常有着不同的、有些甚至是根本对立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在此情况下,违反规范的行为是不可避免的。在存在着阶级冲突的社会中,统治阶级总是将那些触犯其自身利益与价值观的行为定为越轨行为,并以此作为社会控制的对象。其次,当社会急剧变迁时,旧的行为规范已不适用,或受到怀疑,而新的规范又没有建立起来或还未被人们广泛接受,人们失去了行为规则,便发生一系列越轨行为。社会急剧变迁还造成社会文化的各个部分发展不平衡,出现差距,这也是导致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再次,有关阻碍人们采取遵从行为的其他社会因素,也为越轨行为提供了机会或条件。如社会控制力降低、遵从行为未受到鼓励、越轨行为未受到惩罚、制度不健全等,均可导致越轨行为的产生。

 

个人心理原因

  任何个人行为都是个人的需求与自我控制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人有各种需求并试图得到满足;另一方面,生活于社会中的个人又应实现自我控制,使满足需求的方式符合社会规范的要求。当个人需求的力量过于强大,而自我控制的力量又过于弱小时,就容易出现越轨行为。自我控制力弱小有多种原因,如没有经过良好的社会化、个人的人格具有严重缺陷,以及心理失调等等。

 

个人生理原因

  最早从生理方面寻找越轨行为原因的是意大利犯罪学家C.龙勃罗梭。他提出了天生犯罪类型说,企图从罪犯身上找到一些异常特征来说明犯罪与生理的联系。他的天生犯罪说问世之后,曾盛极一时,但后来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抨击而被淘汰。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生物染色体的研究。一些学者发现,监狱的男性犯人中染色体为"XYY"结构的比例较高,并断言找到了越轨行为的生理原因。但后来的研究证明,不少带有"XYY"染色体的男性也同样能过合乎社会规范的生活。总之,虽然某些越轨行为(如精神失常者的行为)与生理因素有一定的联系,但大多数越轨行为的发生并不能简单地归于生理原因。】

 

反文化:一种与主文化在价值上、规范上相对立的文化。

 

文化中心主义——亦称种族中心主义,指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常有一种倾向,即将自己的生活方式、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看成是最好的,是优于其他民族的。它本质上是一种种族中心主义。萨姆纳(William G. Sumner)认为种族中心主义是:“对于事情的看法,以自己团体为一切的中心,即以自己团体为准则,而把他人划入不同的等级的观念”。与种族主义相反的是崇外主义。当某些群体发现自己的文化低级时,这些群体就表现出对某种文化的崇拜。

 

正功能:A.可以增进我群体的概念和团结,引起成员的忠诚和士气。B.减少团体内的冲突。C.促进文化的稳定和一致,维持社会秩序。D.避免产生失范和无根的感觉。

 

负功能:A.容易产生偏见。B.使文化僵化,不能适应时代的变迁。C.引起团体间的冲突。D.维持某些阶级的既得现状。E.造成社会孤立的情境。

 

文化震惊(文化冲击)指生活在某一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文化模式时所产生的思想上的迷惑、混乱与心理上的震撼。 

 

文化规范的意义:文化规范也称社会规范,是指导、约束人们行为的行动准则。其社会功能主要有:1.确立行为标准。为了使社会生活保持一定秩序,就必须使那些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固定化,成为稳定地指导人们参与社会生活行动的指南。2.规范人的成长。行动者个体通过社会化,学习、模仿、理解互动过程中的角色、义务、权利、职责等,这些都涉及到社会规范。3.维持社会秩序。大多数人认可并遵从某一社会规范,相对行动个体而言,便形成了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使行动者遵循规范行事。4.控制越轨行为。任何社会行动,都必须凭借对社会规范的遵从来完成。

 

时尚是社会生活中一种追求新颖的、非常规的、不稳定的行为模式。

 

宗教在中国学术界的定义,主要采取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观点:“一切宗教都不过是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幻想的反映,在这种反映中,人间的力量采用了超人间的力量的形式”。功能:A.团结的功能是一种整合功能。指宗教具有能使社会的不同个体、群体或使各种社会势力、集团凝聚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作用,并且能促进其内部的团结。 B.一般居于统治地位的宗教都具有维护与稳定现存社会秩序的功能,而非统治地位的宗教也会有这种功能,但比较弱,它们中更多的异教往往具有相反的功能。 C.宗教在精神上为一部分人提供安抚心灵痛苦的镇静剂,具有“信仰治疗”功能。宗教信念能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 D.宗教还有陶冶道德情操的功能。 

 

道德评价有两种形式:A. 自我评价,这是道德实现的心理机制,是个人对自己行为和动机的道德价值、意义进行的鉴定,表现为荣辱感、正义感、义务感、良心感等,通过对道德规范的认同,从行为者内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B. 公共评价,这是道德实现的社会机制,即社会对于人们动机与行为的道德价值、意义的鉴定,结果往往形成一定的社会舆论。 

 

 

第二章

 

社会化涵义: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实质是学习、获取生活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继续社会化有两情况:一方面继续学习、掌握原有的社会知识,另一方面不断地学习新产生的知识。 

 

再社会化:一是指个体在社会环境或社会角色发生很大变化时,为适应新情况而在生活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等方面作出重大调整和进行重新学习的过程。 二是指社会化失败以后或反社会化中断以后而进行的社会化过程。这里再社会化就是重新进行社会化,它主要是对那些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失败者,如具有越轨、犯罪行为的人或人格病态者,再社会化是一种强制性的教化过程,通过一些特别的机构(如监狱、劳动教养所等)来实施。 

 

社会化的内容:1、形成个性与自我2、内化社会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3、掌握社会知识与生活技能

 

个性又称人格,其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个人具有的综合的心理特征,是一个人基本的精神面貌。基本构成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性倾向,即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特征,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观念、态度、习惯等;另一方面是个性心理特征,即人的心理特点的某些独特结合,如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的核心内容及标志是自我。

 

价值体系是指社会、民族或群体中存在的比较一致的共同理想、较为持久的信念。价值体系在社会文化中的作用表现为对个人的社会行为所起的定向作用和稳定作用。

 

家庭的功能:第一,家庭不仅提供了儿童生理需要的生活资料,也提供了感情的慰藉,形成了亲密的人际关系。第二,儿童在入学之前,家庭是他接触外部世界的主要环境,父母、兄弟姐妹是儿童主要的模仿对象。第三,家长根据自己的理解将社会的文化规范、知识等向儿童传递。第四,家长是儿童最早的权威,家长对子女教育拥有支配的权力,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

 

同龄群体的作用:第一,具有身份认同作用。第二,具有平等信息交流作用。第三,具有情感替代的作用。第四,具有学习人际交往的作用。

 

库利的社会化理论基于他的“镜中自我”(looking-glass self)的概念,即一个人的自我形象是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或者说是这个人认为别人看他是什么样子的反映。

 

米德用“概化他人”(generalized other)来指称对一个社会角色做出评价的社会大众。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三个部分组成。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这种本能冲动受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的支配,不断盲目地追求行为上的满足,是人格的动力 。自我是本我的部分发展,是现实化的本能,它是在与他人的交互中学来的,也就是在与他人交互中了解自我的存在、自我意识及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本能和欲望,等待时机,在允许的生活中实现快乐的目的。但是,自我控制本我的力量还不够,还要超我。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的、人格结构中最后形成的最文明的部分,它能够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是头脑里的“检察官”。 

 

代差最初在西方社会学中是指两代人在思想、价值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别。实际上代差的存在,反映的是生活在这个时代里的两代人在社会化各阶段上的差异。造成代差的原因(社会变迁)价值标准及其取向发生了巨大变化;知识结构与教育背景造成了巨大的落差;媒介、社会流行等引发的代差;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文化结构变化的反映出现了落差。

 

 

第三章

 

家庭是两个以上的人具有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并长期共同生活的群体,是人类进行自身再生产的单位。 

家庭的性质:(1)家庭是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统一。(2)家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3)家庭是一种最普遍的社会生活组织。(4)家庭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生活组织。

 

家庭结构是指家庭成员的构成状况,是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模式。家庭结构包含了两方面的要素:家庭人口要素;家庭代际要素。

家庭规模是指家庭的人口数量,通常以家庭对等遗传规模为数量界限。家庭对等遗传规模是指一对夫妇与两个子女构成的数量规模,即四口人。

家庭的功能是指家庭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1.性爱功能 2.生育功能3.社会化 4.感情功能 5.经济功能 6.社会保障功能  

 

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个家庭从形成到消亡的生命过程。 

 

择偶的一般原则:(1)条件互等原则(2)双向选择原则(3)男女标准有别原则(4)择偶梯度原则

 

择偶的限制因素:(1)年龄的限制(2)血亲的限制(3)教育限制(4)宗教限制(5)地理限制(6)家庭背景的限制 

在择偶中人们不自觉地遵循着最优原则,最优原则意味着挑选者要穷尽一切选择的可能性;而满意原则是指选择基本条件符合的配偶,并不需要穷尽一切选择。在最优原则的实施过程中,存在无法避免的局限性。第一,时间的局限性。第二,空间的局限性。 

 

婚姻,是指男女双方按照习俗和法律的规定,结为夫妻的一种制度。 婚姻制度是家庭的基础,有了婚姻关系才能产生家庭制度 。

 

在互动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矛盾与冲突,夫妻关系中最容易产生矛盾与冲突的活动事件和场合,就称作互动的歧点。通常互动的歧点主要是:(1)开支失衡。(2)地位变化。(3)感情转移。(4)缺乏约束。(5)不良习性。(6)谁当家的问题。(7)言语冗余程度。(8)性生活不协调。

 

典型的离婚的六大过程:(1)感情上的离婚(2)法律上的离婚(3)经济上的离婚(4)抚养上的离婚(5)社区上的离婚(6)精神上的离婚

 

一夜情发生的原因分析:物质文化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离婚与结婚成本。互联网使得期望或者寻求一夜情的人们有了交流的可能。城市化的发展为一夜情提供了可能的空间。享乐主义的膨胀。有关婚姻与性的观念在不断转变。人们的精神空虚。法律上存在盲点。由于其隐蔽性导致社会舆论的监督削弱。价值多元化导致道德制约力下降。结论:一夜情是特殊时空条件和社会精神文化条件下的有关性欲满足的特例,而非通例,它不是新的家庭形式。

 

 

第四章

 

社会互动就是行动者对其他行动者行为的回应行动。 

 

理性互动是行动者一种基于投入与产出关系的利益精确计算而采取的互动方式。

 

非理性互动是未经精确的利益计算而采取的一种互动方式,行动者的目的是根据某种内在的或理想的东西(意愿、信仰)来确定的。

 

科塞对社会冲突的概念作了限制,认为冲突是指不涉及双方关系的基础、不冲击核心价值的对抗,是指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的对抗,是社会系统可容忍的对抗。这种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的作用。(1)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2冲突对社会具有稳定功能。(3)冲突对新群体与社会的形成具有促进功能。(4)冲突对新规范和制度的建立具有激发功能。(5)冲突是一个社会中重要的平衡机制。

 

冲突对社会与群体具有内部整合功能:A.冲突有助于建立和维护社会或群体的身份和界线。一旦发生冲突,“我们群”就与其它群体明显地区别开来。B.群体发生冲突时,可以促进群体内部的团结。这时,群体对内部的纠纷与分裂的容忍可能会减少,而对于遵从与一致的强调可能会增强。群体内的异己分子不再被容忍。群体内部的团结和整合程度随着对外群体的敌视和冲突程度的增加而增强。C.虚构的“冲突”对群体也具有“聚合”的功能。即通过反对外部或内部的“威胁”使社会群体“聚合”起来。D.不断与外部发生冲突的群体往往不容忍内部冲突。 

 

美国社会学家乔治.C.霍曼斯George Caspar Hommans)对经济学第一原理修改的主要要点是:(1人们并不总是追求最大利润,他们只是想在交换关系中得到某些利润。(2)人在交换中并非常常从长远着想或进行理性计算。(3交换物不仅仅是金钱,还有赞同、尊重、依从、爱、情感,以及其它紧缺物质产品。(4所有的人类行为都是交换,而不是仅仅在市场中才有交换行为。

 

符号互动理论的基本观点:A. 符号在人们的社会互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B. 人的行为是有意义的行为。C. 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D.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通过扮演他人的角色,从他人的角度来解释其思想和意向,并以此为依据来指导自己的行为。E. 在互动过程中,人们往往从自己所认识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之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和修正自我概念。

 

布鲁默(Leonard Broom)等认为,社会秩序的基础在于人际交往的礼仪,礼仪把日常互动联系在一起。a. 表意礼仪。表示对对方的感激或欣赏。b. 回避礼仪。通过回避表示对别人隐私的尊重。c. 维护关系的礼仪。指对双方关系的重新肯定。d. 认可礼仪。指对他人身份变化的认可。

 

礼仪的功能:a. 它们像交通信号灯一样保证互动的顺利进行并指挥他们避开危险地带。表意礼仪像“绿灯”一样告诉人们,什么时候他们的出现是合适的受欢迎的。回避礼仪像“红灯”一样告诉人们不要过分关注他人,使他人自由地做自己的事情。b. 保证人们在进入人际交往时不受伤害。c. 互惠原则。礼仪使双方得到了尊重与支持,维持理想的互动进行。

 

暗示就是一个人有意或无意地向他人发出刺激并能引起他人反应行为的方式。

功能:A.暗示能造成行动者的行为倾向;B.暗示能重新引起以往曾有过的行为倾向。C.暗示能加强某种行为倾向。

 

模仿,就是按照他人的行动方式去行动,对某种行为作出类似反应的行为方式。这是一种全盘接受他人行动特点与范例的影响而发生相同行动的过程。

 

从众,是行动者在他人的压力下接受他人行动方式的过程,也即按照一定群体中多数人的样子去行动。

 

彼德·M.布劳认为,社会交换是当别人作出报答性反应就发生、当别人不作出报答性行为就停止的行动。社会交换是人的自愿行动,这些人的动力是由于他们期望从别人那儿得到回报并且一般也确实从别人那儿得到了回报。

 

社会交换的四个要素 A.目标,即行动者预定的对象与事先的计算。B.支付,即行动者向交换对象提供某种行动或通过行动传递某种实物或其它东西。C.回报,即接受支付的一方所作出的酬谢,这种酬谢有可能是一种行动,也可能是某种实物或其它东西。D.效益,即目标与回报的一致程度、支付与价值的比较。四个要素发生作用时,即完成一个交换周期。 

 

援助是行动者向他人提供社会资源的行动过程。社会交换的出发点是行动者自身的需要与利益,援助行为的出发点是行动者以外的他人的需要和利益。 

 

“集体性坐视不救” 或称“旁观者的冷漠”,即他人遇到困难或危险时无动于衷,不伸出援助之手。“旁观者”主要是指紧急事件发生时现场临时聚集起的众多围观者,他们与事件本身并无联系,但从社会伦理角度看,他们具有某种不可推卸的道德义务、责任,因而具有某种精神联系。

 

冲突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普遍的一种互相反对的互动方式,是人们为了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展开的行动及其过程。 

 

科塞把冲突分为两种类型:A.现实性冲突,指那些为了达到特定目标而指向冲突对象的对抗行动。B.非现实性冲突,即其中一方不指向冲突对象的发泄敌对情绪的行动。

 

共意冲突(consensual conflict)是指有关方面都希望得到同样的东西,但是一方多得,一方少得;或者一方全得,另一方没有,于是发生冲突。

 

在异意冲突(dissensual conflict)中,有关方面虽然要求不同,但是由于彼此需要协调合作,以致发生争论。另一个原因是某方将自己的信仰、价值或生活方式强加到别人身上,而为对方拒绝。

 

冲突的分类:(1竞争是人们为了争夺同一个目标而力图超越对手的活动和过程。(2斗争是个人或群体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互反对的一种行为方式。(3战争是社会集团之间使用武器技术毁灭对方物质设施与成员肉体的一种行为。战争一般是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的,比其它冲突方式规模更大、时间更持久,是冲突的最高形式。(4恐怖主义指个人或团体通过恐吓、强迫、威胁和暴力进攻的手段达到目的的破坏行为。

 

斗争的三种表现形式:A. 口角,就是两个人或更多的人使用言语压抑、打击或侮辱对方的一种交互行为。B. 打斗,就是个人或团体之间使用身体某些部位从肉体上伤害对方的一种交互行为。C. 械斗,就是人们利用器械伤害对方的一种交互行为。

 

恐怖主义及其行为特征:A.恐怖主义的目的带有政治性,它本身就是政治斗争的一种表现形式。B.恐怖主义的手段是使用暴力或暴力威胁,恐怖活动的暴力形式主要有暗杀、袭击、绑架、劫持人质、爆炸、纵火等。C.恐怖主义攻击的目标有直接与间接之分,恐怖活动的受害者如游客、大众等是直接目标,被恐怖分子以此而施加压力的政府等是间接目标。D.恐怖活动是所有犯罪中最能造成人们恐惧心理的行动,E.恐怖主义的崇拜者和实施者是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

 

冲突结果的四种类型:(1)引退。冲突源于某方提出对方所不能接受的要求,如果肇事者撤销所求,冲突便告终止。另一种引退方式是与对方中断来往,或隐退、或逃避,如某些教徒受迫害移民到国外。(2)强加,即是一方成功地逼使对方放弃原来的目标,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3)皈依,也是一方完全遵照另一方的意愿,与强加不同之处,在于手段不同。(4)妥协,也就是各自让步,放弃一些原先的要求,同时也达到部份目标,前提是双方愿意通过谈判解决纷争。

 

 

第五章

 

社会地位(social status)是指任何具有从社会角度规定了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位置,不管这种位置是高是低。社会地位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无论这种位置是自然形成的还是社会分工需要而形成的。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规定型角色指对权利、义务有较明确的规定,不得随心所欲地自由发挥。

开放型角色是指对行为规范没有明确、严格限制,承担者有较多自由和发挥余地,角色扮演者可以根据个人感情、个人所处的实际情况、个人对角色的理解去灵活扮演。

功利型角色是指以追求经济效益和实际利益为目标的角色;

表现型角色是指不以获得经济效益为目的,而以表现社会制度与秩序、某种社会价值观念、思想信仰或道德情操等为目的的角色。

 

角色距离是指个人与他所承担的角色之间存在着差距。

 

角色扮演的三个环节:一是对角色的期望;二是对角色的领悟;三是角色的实践。

 

角色集——也称角色群或角色丛,是指一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它有两层含义:(1)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2)多种角色在一个人身上的汇集。

 

角色冲突即在角色之间或内部发生矛盾、对立、妨碍角色扮演的顺利进行。角色冲突有两类:A.在不同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它常是由角色利益上的对立、角色期望的差别以及偏离角色规范等原因引起的。B.在角色承担者自身内产生的冲突。这又有几种不同情况:a.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同一社会角色受到来自不同方向的角色期望,使他难以胜任并在时间与精力上出现紧张感,亦称“角色紧张”(role strain)。b.当一个人所承担的几种角色间出现了行为规范互不相容的情况时,也会发生角色冲突。

 

角色不清即社会大众或角色的扮演者对于某一角色的行为标准不清楚,不知道这一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角色中断指处在某一角色地位的人,由于主观或客观的原因不能将该角色扮演到底而出现的中途间断的现象。

 

社会(society)由人群组成,它是人们相互交往、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们的有机总体。社会的基本要素有:自然环境、人口、文化

 

社会的功能:整合功能;交流功能;导向功能;继承和发展功能。

 

社会结构(social structure)是指社会关系的各组成部分(地位和角色)或社会体系中诸要素之间比较持久、稳定的相互联系模式,这种关系使社会系统具有形态特征。

 

历史循环论:美国社会学者索罗金提出了文化变迁的理论。他说文化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感觉文化,这种文化强调建立在感觉经验的重要性的价值上;另一种是观念文化,重视精神和形而上学的价值。两种文化是两个极端。世界历史的发展总是像钟摆一样地从这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摇摆于二者之间,周而复始。

 

帕森斯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包括四个过程:(1)分化,指一个体系分解成为二个以上的单位。(2)适应,分化过程的结果使得社会单位的资源增加、束缚减少而适应能力增加。(3)容纳,指把社会成员的容纳范围扩大,以稳定社会的基础。(4)价值通则化,将新分化出来的单位予以承认合法化,发展出一套普遍性价值适用于社会内每一个分子。

 

社会冲突论:达伦多夫提出了冲突论的假设:(1)每一个社会每时每刻都在经历着变化;社会变革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2)每个社会每时每刻都表示出不一致和冲突;社会冲突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3)社会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对社会的分解和变革发挥着作用;(4)每一个社会都是以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压迫和为基础的。

 

 

第六章

 

准群体(quasi group),它是指人与人之间已有某种联系,有一定程度的共同关心点,有可能在某些时候形成集团,但目前还没有组织起来的人群。

 

群众即面对面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临时聚集的人们。

大众(masses),指基于间接的相互接触,以共同的情绪意见反应为纽带的人们。 

公众(public),指基于间接的相互接触,以理性判断为纽带的人们。 

 

群体是具有共同评价与情感、持续地进行相互作用与共同活动的个人有机集合体。

 

初级群体(primary group),它是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最初加入的群体。这一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Charles H. Cooley)1909年时首先提出。他在1900年出版的著作《社会组织》中,把家庭、邻里、儿童游戏群称为初级群体。

初级群体的功能:A.提供社会资源。B.交流情感与思想。C.初级群体可以调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成为个人与社会加强联系的桥梁或缓和冲突的地带。D.安排闲暇消遣。

 

次级群体(secondary group),指非个人性的、规模较大的、成员很少直接接触的、功利性的群体。

 

【次级群体又称作次属群体或间接群体,是用来表示与初级群体相对应的各种群体,如学校、职业群体、社团等。次级群体是人们为了达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一般说来,次级群体规模比初级群体要大,成员较多,有些成员之间不一定有直接的个人接触,群体内人们的联系往往通过一些中间环节来建立。次级群体既是个人步入社会所必须加入的群体,也是个人社会活动领域拓展和活动能力增强的标志。次级群体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群体成员间的感情联系相对不如初级群体,面对面的互动有限。典型的次级群体是各类社会组织,如公司、政府机构、学校等。次级群体的规模可大可小,较小的次级群体,如一个科室、班组。在较大的次级群体中,总会出现一些较小的初级群体,如军队中的战友群、工厂中工友小集团以及学校里的“哥们”群体等。】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划分最初是美国社会科学家梅约在霍桑实验中发现的,是根据群体的组织化程度或者说是按照群体内部行为规范的正式程度进行的划分。

正式群体一般是指组织化程度高、内部规范比较正规的群体。实际上,正式群体基本上是指现代的社会组织,它是社会成员为达到一定目的而组成的。

非正式群体一般是自发形成的、组织并不严密的群体。

 

参照群体(reference group)也称标准群体,一种实际存在的或想像存在的,可作为个体判断事物的依据或作为行为楷模的群体。美国社会学者希曼(Herbert Hyman)在1942年最早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没有加入但又按照其价值规范来评价与指导自己的行为的群体。

 

斯托费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相对剥夺感”(relative deprivation),即指与某个参照群体进行比较时,发现自己处于劣势时所产生的一种挫折感。

 

社会学的先驱齐美尔(George Simmel)最先对二人群(dyad)与三人群(triad)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 。(1)依赖性。二人群的存在,依赖两位成员的共同参与。任何一人的退出,足以造成该群体的瓦解。(2)无匿名性。两人群的成员,对于群内发生的事,无法推卸责任。(3)无中间人。在三人群中,其中一人可以协调别人的冲突,但在二人群中,假如在冲突时,就没有人扮演中间人的角色。(4)无帮派性。二人群不可能出现“结盟”或“多数”的情况。 

 

群体吸引其成员聚集于群体中并将其整合为一体的力量我们称之为群体凝聚力。 

 

偏见是在缺乏足够证据的基础上根据某个人的群体身份而下的定论。 

歧视(discrimination),是指某人以优越群体的成员的身份,不平等地对待另一群体的人的心理与言行。

 

群体领袖是指在群体内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并能对其他成员进行引导和施加影响的角色。

 

 

第七章

 

组织是指有特定目标、有稳定的成员、有明确的章程、有清晰的管理结构与协调机制的一种社会群体。正式组织的结构要素有:(1)特定的目标(2)有一批稳定的成员(3)有明确的组织章程(组织的章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A.取得组织成员资格的章程;B.规定组织成员相互之间关系的章程;C.维持组织活动进行的章程。)(4)清晰的管理结构与协调机制。

所谓组织的环境,是指影响组织存在并受组织影响的那一部分社会环境。

 

组织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1)“层”的关系,即由于权力分层而产生的领导和被领导的等级关系,这是一种纵向的关系;(2)“科”的关系,即由于职能分工而产生的分工协作的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关系,这是一种横向的关系。

 

社会学者将适应社会分工而出现的各种正式组织统称为科层制(bureaucracy)。 

科层制的特征:(1)明确的分工,工作的专业化(2)有职权等级的权威(3)稳定的规章程序(4)不徇私情(5)普遍性的标准

 

对科层制的批评:

 

1.默顿——形式主义

默顿将这一现象称为目标置换:即组织成员把手段型目标或低层次目标误作为组织系统的总目标,发生目标置换的“组织人”往往辛辛苦苦地做着降低组织效率的事情还以为在尽职尽责。组织中的成员往往是根据规则而不是实际需要来看待他们的工作。墨守成规从根本上看是成员为了在科层制组织中保存自己,这也是科层制组织的一个天然的弱点。

 

2.古德——保护不称职者

古德(William Goode)在研究中发现,科层制组织并不完全象韦伯所说的可以发挥人员的才智,他认为科层制也将保护不称职的人。

 

3.彼德原理——不能胜任岗位

彼德发现,科层制中每一个雇员都倾向于晋升到自己不能胜任的岗位上,因为如果胜任,可能继续得到提升,只有不能胜任时才停止提升。这样,社会的各个岗位就被不能胜任的人占有,导致社会不能发展。如果一个人的上司是胜任其工作的,就会根据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关心效率,关心“产出”。如果上司已提升到不能胜任的水平时,就会根据制度性的价值评价下级,把维护和遵守既定的价值观、仪式和形式的行为看作胜任工作,迅速、整洁、对上级彬彬有礼、注意内部工作都将受到好评。这样的领导评价的是“投入”。

 

4.帕金森定律——制造浪费

帕金森定律是:在任何科层制中存在“用扩大工作来填充完成它所用的时间”。

 

5.米歇尔——正式组织中的“寡头铁律”

米歇尔(Robert Michelle)认为,任何大型组织都面临着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只能靠创造一个科层制组织来解决。反过来,一个科层组织制度必须按照等级来组织,因为每日都要作出的决定不能让很多人来参与。要使一个组织高效率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将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权力的集中才能产生权力。因此,任何组织中都有个趋势,即权力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科层制在本质上是一个等级制度,它的成员处于组织结构中的不平等地位。

 

官僚主义是在科层制的负功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于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组织活动偏离目标或组织功能失调的现象。官僚主义的弊病:(1)信息失真(2)训练无能(3)文牍[dú]主义(4)保守主义(5)忽视个性(6)相互推诿(7)组织理性与个人理性的冲突

 

【文牍主义是指:以原本作为管理手段的文牍案卷掩饰、遮蔽工作目的本身,惟烦琐、因循的程式化、形式化文书、表格为上,不务实际、不求实效的管理作风。年年套用、满纸陈词滥调的工作总结、业绩报告,以及为敷衍、蒙混学位、职称而东拼西凑的千篇一律的所谓论文、著作,机关衙门里各种层层转发再转发的文件,盖章又盖章的审批。】

 

改革开放前的组织结构以身份制、单位制、行政制为基础。

 

社会团体是指中国公民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社会组织。

 

 

第八章

 

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Ferdinand  T?nnies)于1881年首先使用Gemeinschaft(一般译为共同体、团体、集体、公社、社区等)。我国最早由费孝通在20世纪30年代引进这一概念。

 

城市又称都市,是指大量异质性居民聚居、以非农业职业为主、具有综合功能的社会共同体。

 

区位理论:芝加哥学派是区位理论的创始者,着眼于把社区作为一种空间现象或区位单位来研究。在这一理论的发展中又有古典区位理论和新正统区位理论之分。古典区位理论,即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芝加哥学派所提出来的人文区位学理论。这个理论借助于生物进化论的原理,强调研究城市的空间格局。所谓区位,是指人类群体及其活动的空间,也可以说是人类聚合的区域位置,而区位分布就是人类群体及其活动空间的分布。

 

社会体系理论认为,社区的日常生活总是通过社区里的关系网络来进行的;这些社会关系经过长期的持续和发展而形成的各种组织和制度,都是构成一个社区的要素;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作用和互相交织,就组成了作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社区结构。

 

新城市社会学理论主要的主张是:对政府公共政策与私人利益联姻的批评。该学派认为,国家管理的职能最终是为满足经济利益所需要的稳定社会秩序服务的;城市象征着由利润机制造成的财富与权力的不平等,是代表资本积累与阶级斗争集中的空间场所;认为是资产阶级而不是劳工大众受惠于政府的城市政策。

 

城市化(urbanization)又称都市化,是指“社会经济关系、人口、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都市型转化的过程”。一般学者都将城市化看作是一个过程,既包括人口集中的过程,也包括生活方式传播的过程。

 

“逆城市化”是由美国地理学家B.贝利在1976年提出的,是指西方发达国家出现的城市居民迁往乡村、城市人口的增长少于非城市人口的现象。

 

 

第九章

 

迪尔凯姆将失范注释为“一种社会规范缺乏、含混或者社会规范变化多端,以致不能为社会成员提供指导的社会情景”。迪尔凯姆认为失范主要指一种对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的调节缺少规范,制度化程度差,因而丧失整合的混乱无序的社会状态。在这种失范的社会状态中,人们对于什么是适当的规范和适当的行为缺乏一致的看法,从而使个人的欲望和行为缺乏应有的约束和限制。而欲望在没有任何外力限制的条件下,就会无止境地增长。当人们的行为完全由欲望支配(而不是遵从社会规范)时,社会必然是充满了冲突和争斗的混乱状态。

 

越轨(deviance),是指违背一个群体或社会规范的行为。

按照越轨的程度对越轨的分类:(1)违俗行动,即越出或违反传统习俗的社会行动。(2)违德行动,即违反道德规范的行动。(3)违法行动,即违反那些维护社会治安与公共秩序的规则、条例的行动。(4)犯罪行动,即触犯刑事条例应受到刑法惩罚的行动,如财产犯罪、暴力犯罪等。犯罪是最严重、最高级的越轨,是越轨的最典型的形式。

 

越轨的负功能:越轨行为可能减低社会效率和扰乱社会秩序。

1.越轨的存在能毁掉他人遵从规范的信心。

2.越轨能毁坏人们预期的制度安排。 

3.越轨会伤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4.长期的、广泛的越轨则会导致社会功能的失调。 

 

越轨的正功能:越轨的功能主要是负面的,但它有时直接或间接地引发出一些正功能,能帮助确定规范或有助于社会体系发挥作用。(1)越轨者有助于澄清并定义社会规范。(2)越轨能够增强群体团结。(3)越轨能带来某些规范与制度的变化。(4)越轨行为有时可以提高一个组织的效率。(5)越轨行为给社会提供一个缓冲的余地。 

 

社会解组论的主要观点为:(1)一个常态的社会是组织严密,结构有序,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而一个解组的社会则相反,它的组织结构发生了分裂,某些部分的功能丧失,表现为社会凝聚力衰退,传统习俗与舆论的控制作用丧失,旧的规范遭到破坏,新的规范又未建立。(2)社会解组就是失去规则或乱了传统的规矩。解组有三种形式:一是无规范,即社会生活中没有一个现存的社会规则来指导人们应该如何行动;二是文化冲突,即社会生活中两种相互对立的价值规范同时并存,使人们无所适从;三是价值崩溃,即规范和原则完全紊乱。(3)究其根本原因是社会变迁。(4)对社会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快重建社会规范和秩序,重建社会的均衡体系。

 

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E.A.Ross)在1901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社会控制》中,首次提出了“社会控制”这个概念。

广义的社会控制是指社会组织体系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应的手段和方式,对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及社会组织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各类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的社会控制是指对社会越轨者施以社会惩罚和重新教育的过程。

 

社会控制的功能:

第一,为社会成员提供合乎社会目标的社会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调适人际关系,制约和指导社会成员的行为。

第二,规定各社会群体或社会集团的社会权利、社会义务,限制它们之间利益竞争的范围,调整它们之间的利益关系,避免产生大规模的对抗性冲突。

第三,对违背社会规范的个体和群体进行制裁,保证社会秩序。

 

 

第十章

 

集体行为由英文collective behavior翻译而来,我国有的学者也译作“聚合行为”、“集合行为”、“集群行为”、“群动”等,基本的含义是指某种无组织、无计划、一哄而起、临时性、面对面的群众的乌合行为。集体行为的特征:1、无结构性2、感染性3、狂热性4、匿名性5、失范性

 

社会运动是改变社会制度的规模较大的群众运动。

 

资源动员理论:这一理论认为每一个社会里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因此常常由一小群人所掌握。社会运动参与者因此必须有效运用其既有的有限资源,以争取当权者所掌握的资源。动员指运动参与者运用其资源以争取目标。可供人们使用的资源主要有:①时间。②数量。③财源。④友邻团体支持。⑤意识形态。⑥领导骨干。⑦沟通渠道。

 

社会预防是指采取一定的疏导措施,防止和削弱引发集体行为产生的诸种因素,或在集体行为出现迹象时即设法减慢其生长过程。

社会预警是指已有某些征兆表明集体行为有可能产生时,及时提出预测,发出预警信号并采取应急的对策,这是有效控制集体行为的重要环节。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是违反社会主导价值规范,影响社会成员利益与健康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一种社会失调现象。

 

社会问题界定的条件:

1.客观性的事实依据 

2.影响相当数量人的公共麻烦 

3.违背社会主文化的价值观和社会规范 

4.社会问题的产生与人的道德抉择有关 

5.解决社会问题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关

 

社会问题界定的过程:

1、利益受损集团的强烈不满和呼吁2、社会敏感集团及社会上某些有识之士的呼吁3、社会舆论集团及大众传播媒介的宣扬和推动4、公众普遍的认识和接受5、社会权力集团的认可与支持6、解决社会问题开始

 

解决社会问题的原则:

1.社会规律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符合和遵循社会的规律性。 

2.社会规范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确定和遵循一定的社会规范。 

3.社会公众性原则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有利于维护和谋求社会公众的利益。 

4.社会效益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谋求人们改造世界活动的最大或最高社会效益。 

5.社会进步性原则指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