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红了 周迅电视剧:《MBA、MPA·人》对丁栋虹教授的采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8:55:04


  
《MBA、MPA·人》对丁栋虹教授的采访

  丁栋虹教授简介

  丁栋虹教授,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博士后,先后任教于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10月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任教。九三学社社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及《人力资源报》顾问、《学习与探索》学术委员、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等。

  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丁栋虹教授专访

  丁老师精力充沛,知识面宽阔,思维敏捷,对很多问题一直进行着自己深刻的思考。

  记者:请介绍一下您的研究领域。

  丁栋虹:自己的研究领域主要有三个:制度治理与领导力、企业家理论与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与创业管理。

  对于转型中的国家来讲,制度治理具有重要价值。这里所讲的制度涉及产权制度、企业制度、市场制度等方面,也包括教育制度、文化制度等。制度是制约发展的核心因素,如何从制度劣势向制度良势转型,本人在理论与实证方面进行一些开拓,现在研究关注的侧重点是领导者,也就是说,领导者及其领导能力是制度治理的关键。中国是个领导者资源十分稀缺、领导者领导力亟待提升的国家,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针对政府与高校,对领导者及其领导力的诉求正在一浪高过一浪。

  企业家理论是本人研究的侧重点。传统的理论侧重于研究“企业中的企业家”,而本人侧重于研究“企业家的企业”。从创业开始,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都掌握在企业家手上。企业家才是企业成长与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按照这个角度,现代产业革命的兴起,是源于企业家的兴起,产生企业家革命,是企业家革命作为内在生产力主体,最终引致了产业革命的产生与发展。观察中国的情况,何处具有企业家资源,何处发展企业家精神,何处就有经济发展。安徽省与浙江省存在自然资源条件的顺差,而存在企业家精神与企业家资源的逆差,结果,在经济发展上,安徽省就比不上浙江省。以企业家作为主体,公司治理理论就要重构,现代公司治理的体系因此应该是企业家主导下的治理体系。

  在企业家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现实情势,创业管理的研究发展势在必行。创业管理的研究尽管在国内外兴起多年,并逐渐扩展,已经引起各个层面的重视,但既有的研究重点更多在于技术与资本层面,而从操作性与实证性的角度出发,从创业者即企业家的角度分析创业管理就成为具有独特价值的重要方面。例如,如何将企业家精神贯彻在创业管理的各个层面,是个极其具有挑战性的思路,它不仅决定创业型企业的存活,更决定创业型企业的成长,也决定成熟型企业的创新发展。

  记者:请谈谈EMBA课程的特质及教学方法。

  丁栋虹:EMBA与MBA的教育具有本质的不同,在培养对象、课程设置、师资实力、项目管理等方面都存在重大差异。EMBA教育中,对象主要是企业及相关组织的中高层尤其是高层管理者与领导者;课程设置应以“领导”为本,以实现在传统教育中局限于“管理”教育的提升;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需要具有卓越的学术创新实力,良好的实践体验与认知基础,以及优秀的教学经验与艺术;项目管理上,需要建立专业化的运营团队,需要团队成员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有优秀的敬业精神与服务理念,并具有专业素质与能力,为教师与学员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现代企业的发展,价值增长的四分之三来自于领导。领导力有限,企业成长一定乏力。之所以改革开放以来30余年中国没有造就一家能够进入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中国企业与国际企业存在如此大的能力与创新差异,关键就在于中国企业家的领导力严重不足。现有科学学位教育在体制与方法上的严重局限,对学生领导力的培养十分有限。这就大大增强了在EMBA教育中对学员领导力提升的需求、价值及难度。

  就我个人来讲,长期以来,一直浸淫于企业家的相关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作了自己的学术突破,并建构了一系列的教学材料支持,除了百余篇的学术论文以外,还有15部的著作与专著性教程,2006年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启动出版“企业家管理系列丛书”,目前已经全部出齐,包括《企业家精神》、《领导力》、《创业管理》及《管理咨询》4部,从今年开始,这套丛书已经进入十二五规划教程。这些论文、著作、教程、资料,成为我教授“领导科学(企业家精神与领导力)”这门EMBA核心课程的重要依托,为顺利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受到学员较普遍的好评。同时,在前期任职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我较早展开了对学术研究方法、教学规律与方法等方面的研究与分析,相关教学特质的思考、教学投影的制作探索、教学经验的积累等,也为EMBA教学奠定了基础。而且,我一直认为,教学相长:通过教学促进的研究深入、成果深化、应用发展,使我将研究、写作与教学贯穿成了一个循环强化的价值链;在此基础上,我感觉有宽阔的发展空间。现在,我感觉才仅仅做了一小部分工作,未来需要扎实努力与突破的方面还很多。

  EMBA教育品质已经成为衡量管理学院科研与教学品质的重要风向标。就性质来讲,管理学院类同于医学院。正如医学院以培养一流医师为天职一样,一个不能培养一流企业家、一流管理者、一流领导者的管理学院,就决不可能被列入一流管理学院的行列。国际、国内的管理学院(包括商学院)都在自己的EMBA教育中倾注了最大的资源与投入。国内几所著名高校如清华、中山、复旦、交大,连同中欧、长江,已经形成较好的管理运营的经验、资源与品牌基础,随着新的授权招生学校的加入,竞争风起云涌、态势十分激烈。在这方面,科大面临的机遇难得,但我感受得最多的是危机与压力,一直在呼吁强化EMBA教育及其管理的问题,希望能够引起学院与学校的高度重视,端正思想,更新观念,强化管理,创新文化,整合资源,最终提高品牌声誉与市场竞争力。希望能够早日看到一个强势品牌的中科大EMBA教育能够自豪地屹立于国际与国内EMBA教育之林!

  记者:请就管理学院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谈谈您的看法?

  丁栋虹:我来管理学院的时间不长,谈几点愿望吧。

  第一,希望学院和学校对企业家的相关研究方向给予应有的重视。制度治理与领导力、企业家理论与公司治理、企业家精神与创业管理研究方向,涉及领导科学与创业管理两大新兴学科,属于工商管理研究的重要前沿。同时也与国家及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势高度吻合。在博士点的设置、研究组织的建设、梯队的配备等方面,现在都处在空置状态,希望早日获得解决。

  第二,应大力发展工商管理学科。工商管理学科不发展,管理学院是不完整的,犹如半壁江山,不管是科学学位教育,还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都在受到严重影响。工商管理学科的发展也一定要有创新意识,要抓学科新的生长点,抓前沿,凸显自己的核心特色。前述的研究方向,应该是这种前沿与特色的重要体现。

  第三,管理要走专业化道路。中科大管理学院的前身是商学院,MBA、EMBA的核心都是一个“商”字。商业的核心是交易,交易的前提是专业化。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需要用专业化的思路去管理。中科大所在的中西部地区现在依然弥漫着浓厚的行政管理、经验管理氛围,这种氛围对于管理学院的运作与发展,是一个非常不利的影响。EMBA项目是价值教育,而决不是什么关系进修、品牌忽悠。决不要将社会上不好的风气引入这个项目,而要坚持科学性、创新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从培养学员、提升学员的角度,创造这个项目的社会价值。专业化管理的核心因素在于:市场需求、顾客服务、专业能力、现代管理、品牌建设、营销策略等。现实中,我感到这些因素的落差极大,不仅与国际差距很大,与东部地区包括上海的差距也相当大。现在,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加快行动。

  第四,大学需要开放与创新。大学是社会精神的源泉,大学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没有自己的精神、没有自己的信仰,又如何去影响社会大众呢?中科大有着优秀的学术传统、学术精神、学术文化,但是任何文化都必须在一个开放的环境中才能发展。中国企业、科研与教育相互脱节,成为“三张皮”,最终制约三者各自的健康发展:中国现实不仅没有一流的国际企业,没有一流的国际科研成果,也没有国际一流的教育。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国际教育的比较研究发现,美国的一流高校,包括哈佛、史坦福、MIT与耶鲁,无不以创新型的文化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依托。美国的国家教育传统,在德国的研究院制传统与英国的贵族教育传统基础上,增加自己的传统,那就是开放下的社会服务,研究、精神与服务并行,中国高校对此立体认识严重不足。科大人在科研上的创新精神是不言而喻的,但用创新和开放思维来进行管理、开办管理学的研究与教育等方面做得还不够。创新思维不是面向过去,而是针对现实,面向将来。尤其是针对工商管理、EMBA教育等非传统主流的新兴学科,特别需要以开放与创新思维来发展。环境与文化的熏陶是教育的重要方面。管理学院如果没有一个开放与创新型的文化,那将成为我们的EMBA学员、科学学位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的重要缺陷,也会阻碍教师学术创新的发展,品牌建设就会流于空谈。

  邓国华、余艳平,“中国科大管理学院丁栋虹专访”,《MBA·MPA人》,2010年第1期,第4-7页。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