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音乐伴奏:林格教育思想评论系列:将成长的过程还给孩子 - Qzone日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28:11

[荐] 林格教育思想评论系列:将成长的过程还给孩子

林格    发表于2010年08月02日 11:57 阅读(188) 评论(7) 分类: 正经西东 举报

将成长的过程还给孩子
开远市五中 杨琳娟
        
        前不久接触到了我国著名教育家林格先生的<<教育是没有用的>>一书。书中关于学校教育的思想,让我这个教坛上的新人有了一种醍醐桄顶,耳目一新的感觉。林格先生认为,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最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的话,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可以说,林格先生的观点,首开了对传统教育观念说“不”的先河,让人耳目一新,仔细想来,却是一种理念的回归。当他把“教育是没有用的”作为一个命题来阐述的时候,内心是非常忐忑的,担心师长们批评他“没良心”。最终,回归到教育的根上来、为中国教育进步寻找突破口的顽强理念,战胜了他个人的得失,通过走访了数以千计的学校,拜访了大量的知名教育者家,林格先生以其大胆的言论、全新的观念警世。既是对老祖宗教育理念的诠释,是对当前教育方式的提升,甚至有点“叛逆”。对比现实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我个人认为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包办让孩子失去了成长的乐趣
      现代社会在进入信息爆炸的时代后,一切事情都加快了发展的速度,凡事以“快”为主。教育也是同样的,教育不是空中楼阁,它除老师和学子外,还包括社会、家长、国家的教育体制、老师的待遇、学校的环境等等很多软件和硬件,又快又好,成为一个重要标准。在凡事求“快”的条件下,好多老师恨不能代替学生成长,要是能拔苗助长那就更好了。理由是怕他们犯错,怕他们走弯路,其实这样的想法是自私的想法,这样的想法看似无害实则自私,它剥夺了学生成长的体验。任何一个人的经验的获得是建立在个人的亲身体验之上,如果没有切身的体验,这一经验的获得是肤浅的,也就容易忘记,我想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些问题老师一再重复可是学生还是一再的错的原因了。因为这一切经验的获得不是建立在孩子本身的体验之上。对世界探索和发现的路上有快乐,有痛苦,因为怕孩子们走弯路,老师们将他们探索世界的权利剥夺了,所以现在好些孩子对自己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无所知,他们不觉得很痛苦,也不觉得很快乐。对世界的探索是他们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件事,也是他们最大成就感,最大乐趣的来源地,结果却因老师的包办乐趣全失。所以在初一的孩子中要求列举学习之苦与学习之乐时,学习之苦举不胜举,学习之乐寥寥无几,他们的体验就是学习是件苦差事,毫无任何乐趣可言。当知识的传递只有痛苦而没有快乐的时候,那么这样的学习是没有几个孩子愿意去尝试的了。
        所以我个人认为要在一定的范围内老师要允许孩子们犯错,不犯错的话,就不会对比知道什么是对的。对于孩子无关原则性的犯错,老师不要轻  易给孩子扣帽子。
        现实生活中,有不少老师是孩子学习的“陪跑者”,陪着背书,陪着写作业,陪着默写单词,陪着扫地,陪着做操。在这一点上林格先生认为“教育者永远无法和孩子们一起跑到他人生的终点,因此,最好的选择是站在看台上,为孩子呐喊助威,起到拉拉队的作用,不做孩子的陪跑者。”
        放开手,让孩子自己来做这一切,只有他自己体验过什么是真正的失败,什么是真正的成功,他才会对成功燃起追求的愿望,当他有了追求成功的愿望时,老师的教育目的也就达到了,因为孩子自己自觉去追求他所需的。
      (二)、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价值观
        也有不少老师是爱着孩子的,一切以孩子的发展为第一前提,可还是得不到孩子们的认可,究其原因,就在于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企图以自己的个人意愿为蓝本,将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如孩子们喜欢看“快乐男生”“快乐女生”“快乐大本营”等娱乐性较强的节目,对于新闻联播等时政性强的节目则是敬而远之,老师则认为 喜欢看这些娱乐节目是浪费时间,不提倡,或是明命禁止。师生间因为生活经验,社会阅历,个人体验不同,在价值观,审美观上有着巨大的差异是难免的,可是有部分老师不仅不能以平等眼光来看待孩子们的偶像,还要以打击孩子们的心目中的偶像为第一要务,期望在孩子们心中摧毁一个价值观后,建立起自己想要的价值观。这种做法常常是得不偿失,不但孩子们不接受老师的价值观,还会以和老师顶着干为乐。
        在这一方面林格先生认为,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具有生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认为这两个层面的尊重,正是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孩子们有了自己的偶像,说明他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今后我想要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而他的偶像就是他的答案。当然他们因为自身生活经历,社会阅历的局限,在偶像的选择上难免有不妥当的地方,可是这些都是可以引导的。我个人认为,在价值观方面,老师可以不赞同孩子们偶像,但是你不能打击孩子们的价值观,更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孩子身上,只有尊重了孩子们的价值观,你的意见才可能被孩子们接受,这样教育才可能继续。
      (三)、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不够
        在社会功利的要求下,教育成为了批量生产的流水线,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在现实的教育中成了神话传说。当一切评估、考核都以成绩为主要依据时,学生的个性成了老师最棘手的问题。因为只有能成批量的生产出某一种学生,平均成绩才会提高,评估、考核才能通过,教师的个人价值才能得以实现,教育的成就感才能得以满足。
       正如林格先生所认为的,教育应当使每个人的天性得到健康生长,而不是强迫学生接受外来的知识与道德要求,和种树、种庄稼一样,疏松土壤,兴修水利,让根系得到自然发展,教育就是要让人自然自由生长、主动学习。而在我们的现实教育中以“填鸭式”的多,忽略或是无视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不一样,对于同一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老师只管将现成的知识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将其塞进学生的头脑中。至于有没有用,会不会用,能不能用,是许多老师在完成了艰难的“填鸭式”教学后,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关注的问题了,更谈不上关注孩子的心理成长了,于是成绩不好的孩子怕老师,成绩好的孩子不喜欢老师。
        在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第四课中有一段课文是这样描述老师的:“老师的工作不只是传授知识。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情感才能唤醒情感。老师的巨大力量在于做出榜样。教育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沟通,是人的精神的生长和充盈,老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师生关系好些时候只是冰冷的考试分数的变化,老师无暇关注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学生看不到老师的辛劳,老师抱怨学生不体谅,学生抱怨老师不理解。这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呢?因为少了情感,师生间本因是最亲密的关系,却因为建立之初时以学生成绩为标准,将不少师生距离拉得更远了。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社会中,老师的知识从量到更新速度都比不上网络,而老师之所以还存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老师能满足孩子们情感的需要。可是很多老师看不到这一点,对于学生的生活,心理,成长环境不闻不问,只要求学生成绩要好,无视学生的情感需要,自然也就不可能成为学生的朋友,不能成朋友也就自然不懂孩子们的需要,结果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同意林格先生的观点,他认为“教育之道,道在心灵。”我们教师应当更多去关注孩子们的内心,以爱唤醒爱,以心灵塑造心灵,重建起真正的亲密师生关系。

        总之一句话,就是将孩子成长的过程还给他们,让他们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老师不再做一个辛苦的“陪跑者”,而要做孩子成长路上的“拉拉队”,当孩子们失去信心时,帮他们找到希望的星星火花,当孩子们成功时,做他们的第一个粉丝,以孩子的价值观来认识他们的世界,只有走进了他们的世界,教育才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