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风俗是什么:上海女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54:24

    上海女婿是娇客

    男人奔进上海弄堂,头角峥嵘做上海女婿,日子开心不开心,要看自己命够不够好。命够好,碰到的上海丈母娘,是位山清水秀懂经欧巴桑,那么,小日子小情调,呵呵,真是好得无话可讲。上海此类欧巴桑,恐怕不老少的,就看你自己碰得到碰不到了。命不好,碰到小家子气斤斤计较的半老太太,日日勾心斗角,小钞票一张张看得铁紧,动不动教唆女儿一堆无比腐朽的御夫法术,呵呵,没什么好气的,怪自己命苦就对了。

    阿拉上海好人家的丈母娘,女婿上门之前,就事先通告全家人,女婿是娇客啦,要捧起来招呼的。举个简单小例子,礼拜天女婿上门吃饭,一家子的口味,统统摆到一边去,百分百跟着娇客的喜好走。女婿欢喜吃鸽子,那是一清老早就小火燉起来,冬笋火腿一一铺排下去,弄得像上海流的佛跳墙一样,叫女婿激动得涕泗横流,丈母娘好呀,真正拿我当大客人,体面得吃不消。女婿欢喜吃大馄饨,那是隔天就分期分批地准备起来了,楞大的开洋,软滑的肉糜,喷香的野荠菜,白嫩的豆腐干,香得昏过去的野香菇,啧啧,为了讨好娇客一张嘴巴,那是没说的。上海丈母娘冰雪聪明,搞定了娇客,格么女儿的小日脚才会蒸蒸日上,女儿的小日脚过好了,格么老父老母的后半辈子才会安泰。通常这种人家走出来的掌上明珠,也是识大体有教养的。想想看,老母情商巨高,才情八面玲珑,做女儿的,会差到哪里去?做上海女婿的,邂逅了这样的丈母娘,那是真的要懂得好好珍惜才是,否则不识货、不识人、不识抬举,就挺不是东西的了。

    不过上海丈母娘,当然也不是个个优质个个有见识个个有手段的,老促气老阴鸷手势老拙劣的半老太太,也是层出不穷的。顶顶不好的上海丈母娘,就是瞧不起外地女婿,嫌弃人家这个,嫌弃人家那个,弄得外地女婿简直不是人做的。上海丈母娘哦,这个真的是要不得。既然是女儿心爱之人,老母为何还要一天24小时地看不顺眼呢?这样倔头倔脑一辈子不转弯,何苦来哉?自己也半把年纪了,也要通融一点,放眼全球看一看,冷战都已经打完了,世界都一统了,还要看不惯外地女婿上上海人家的门,这种想法真是很丢阿拉上海人的脸。我们上海的半老太太,一向以见多识广开明灵慧闻名古今,怎么好一头掉进一个外地人上海人的有色圈圈里钻不出来呢?

    话也说回来了,潜得进上海弄堂,搞得定上海小姑娘的广大男生,基本上都是有点小本事的,再接再厉搞定丈母娘,其实也就是小菜再加一碟而已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见过一位外地艺术家,头发老长的,年纪老大的,大到跟丈母娘不相上下的地步,春风得意娶了上海太太。太太20多岁,年轻轻水玲珑的,人见人爱那种,想想看,这位女婿上门,怎么开口叫丈人丈母娘?大家脚碰脚,勾肩搭背叫声兄弟姐妹还差不多。艺术家不是吹的,有礼貌有教养,一张小嘴巴花嚓花嚓,一进门就做后辈状,执弟子礼,殷勤叫两位老师,老师长老师短,老师喝茶老师留步。回家跟太太猛烈造人,一年过去,小婴儿出生,艺术家女婿翻身了,小嘴巴更加甜得赛过蜜糖,打只电话回家,都一口一个,跟着婴儿声口,叫外公外婆,啧啧,上海丈母娘酥得不是一滴滴。本来一个难死人的问题,给艺术家搞得千定万定。上海丈母娘再难缠,也挂不下脸子来呀。

    阿辉的念念不忘

    ◎文/文静

    阿辉的父母一辈子是地道的上海人,自己却在香港出生,很小的时候又去了加拿大,最后回到上海找了个上海老婆才真正有了个“家”的感觉。阿辉说上海女孩子更有大家闺秀的感觉——比香港女孩有主见,比北方女孩温柔细腻,最重要的是,上海女孩子更懂得照顾家人,更有生活情趣。

    阿辉和妻子走到一起,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对上海小吃的喜爱。妻子是上海人,上海小吃情有独钟;阿辉的父母在家里经常做些上海点心,虽然漂泊多年,他对老上海的那些小吃还是念念不忘。两个人吃的第一顿饭就是在城隍庙吃小笼包,后来谈恋爱的时候也很少去大的馆子吃饭,都是满上海的搜罗美味的小吃。阿辉觉得上海的小吃一样有着“大家闺秀”的感觉,比北方小吃精致、又比广东小吃味浓,更适合现代人的口味。这个浓是透着香味儿的浓,是各有各的香味儿的浓,香味来自不同材料的考究,来自精工细作的心血。跟着妻子这个地道的“小吃通”,阿辉领略了不少上海小吃的好处,也为很多正宗小吃店的消失而感到可惜,到了现在,还动不动就提到新客站北广场那家早已不见的“大胡子拉面”。

    结婚之后有时妻子去了香港或者台湾,回来后总是跟阿辉念叨,“人家的小吃用料真是讲究啊,我们老上海的小吃做好了当然比他们的要好,就是越来越少了……”怀着这份对小吃的怀念、喜爱,阿辉和妻子在父母的支持下自己做起了小吃生意,就为了能做出最正宗的上海小吃,找到从前念念不忘的感觉。

    小吃店的名字就叫“念念不忘”,开在天钥桥路小吃街附近。为了这家店,小两口倾注了大量心血,每一道小吃的口味都是亲自一次一次试出来的。从前小两口都喜欢吃南京西路上的一家老字号店的蔬菜包。可是妻子还是觉得口味有点甜,盖住了蔬菜特有的香味儿,自己做时,尤其注意选用上好的香菇和木耳,用材料本身的香味为菜包增色。为了保证蔬菜的脆口,仅为了蒸煮的时间,妻子就在厨房里同大师傅商量了很多次,做到不生不软,爽脆适度。看到外面日千拉面这么红火,妻子越发怀念小时吃到的苏式汤面。那时的汤多好啊,每次吃面,汤是能够喝光的。于是仔细回忆当时面汤的味道,在“念念不忘”的面汤里加入肉汁和特殊的香料,做出来的苏式汤面远近闻名。

    不仅是对老上海小吃原有的风味儿着迷,阿辉说妻子还代表了上海最新一代人的口味要求。这一代人吃东西更注重健康、卫生、方便,阿辉店里的师傅们也从老板娘那里受到不少启发。原来以为肉包里怕肥要少放肉皮,老板娘说女孩子倒更喜欢吃肉皮,可以美容啊,关键是要做到肥而不腻。所以在小笼包里加入除去脂肪的肉皮,口感更筋道,汤汁也融入了胶质,稠稠的。原来以为女孩子不喜欢吃大肠,要把大肠上的油脂全去掉,老板娘说爱吃大肠就不怕它肥,弄干净就好,结果“卤水大肠”又成了“念念不忘”的一道招牌菜!

    做上海女婿的条件

    ◎文/阿黛儿

    都说上海男人不灵,倒少有说上海女人不好的。因此外地男人娶上海女人,这种事情迟早要发生。

    做上海女婿,首要是听话。不仅要听老婆的话,还要听丈母娘的话。上海人讲,一个女婿,半个儿子。现在做人女婿,虽也不必上丈母娘家劈柴担水,但嘴巴还是要甜的,“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有时候母女俩的口味是惊人相似的,拍拍丈母娘马屁,顺带观察下对方老头子如何搞定自己老婆的,用来套在女儿身上,多半是管用的。

    当然,所谓听话,不是要你学做想像中的“上海小男人”,而是要学会有勇有谋,扬长避短。北方男子,或是广东男人,多半要比上海男人更血性一些,比如喜欢出头,好面子、爱大包大揽一类的。这样的优良传统,还是要继续下去的。尤其是喜欢出头这一条,非常重要。某次网络调查表明,有80%的女孩子渴望有男生能为自己打一架。当然这可不是要你真去打架,而是说明,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上海小男人”的日子一直都过得不错,所谓听话,原本就是种计谋,牺牲小利、谋取大利,这才是”大智若愚“。你看,只要乖乖哄上几句,上海女人就又要去外面赚钱,又要在家教孩子、管家务,上海男人乐得在家做甩手掌柜,有了推不掉的场子,朝老婆嘴巴一口努,说句”咱老婆不让“,就把责任全推个干干净净,这可是千百年来延续的智慧哪!

    假如听话是做上海女婿的必须修炼的一课,那么做上海女婿也有必须要改掉的一些观念。说起来,也许让人难以接受,那就是从此你得忘记“大家庭”的概念,建立起“小家庭”的理念。是的,上海女人结婚,不喜欢与公公婆婆同住,就算房子再小再远,也喜欢独门独户。所以,假如你隔三岔五就有三亲六眷七大姑八大姨轮流来家里探访,那么上海老婆的脸色,就会逐渐由青(郁闷)转白(伤心),由白转红(愤怒)了。

    然而,这绝不是说上海老婆不明白事理,而纯粹是由于自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不同。上海话里用得最多的就是“侬“,也就是说,上海人喜欢分“你的”“我的”,他们自小就会被问“你喜欢爸爸多一点,还是妈妈多一点”之类的话题。因此,这是个“亲兄弟,明算账”的城市,如果你满脑子的“咱家”“咱爸妈”,那一定很难行得通。不过,上海人又是非常知道进退的,成天把家里变成接待亲戚的旅馆固然不成,但如果你提出出钱让亲戚住宾馆里享受几天,或是请他们吃顿好的、送几样精致礼品,然后再让他们“衣锦还乡”的主意,你那上海媳妇准保同意!既可以少点麻烦,又可以显摆面子,只是出点区区的小钱,何乐而不为?

    最后还有唯一的一条需要补充,那就是想当大上海的女婿,其普通话一定要标准。是的,你完全可以不学上海话,但你得要能听懂;你也可以不说上海话,但你最好有口流利的普通话。因为上海人自己的普通话是说得顶好的,如果你讲得不好,她们就会觉得你有点“巴”,除非你可以讲口流利的英文,夹杂在你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并且你的普通话还带着点香港、台湾人的腔调,那么或许还真有人会对你另眼相看!

    带着“优酷”回上海

    ◎文/文静

    第一次见到优酷网的总裁古永锵,感觉确实很惊讶。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MBA、搜狐前首席运营官、中国目前最大的视频网站优酷网的总裁……身后有着这样一串传奇经历“顶”着,这位“创业精英”、“空中飞人”的脸上却丝毫没有一丁点儿青年才俊的戾气,一派儒将的优雅。整齐的平头,白净的脸庞,同记者聊天时不时发出“招牌式”的笑声,亲切而且真诚,难怪人送外号“万人迷”,在IT业界口碑不是一般的好。这样一位“完美男士”原来也是个“上海女婿”,让人不由得对古太太好奇起来。

    提起古太太,古先生起先不愿多讲,只说两个人都有自己的事业,个人生活不愿过多曝光,言语神情之间,透着一种欣赏和保护。后来说到古先生在上海的生活,才渐渐谈开来。古先生出生在香港,求学在美国,回国后在上海的几年时间是他事业上关键的摸索期,同古太太相识也是在这段日子,自然缔造了很深的上海情结。古太太是典型的上海职业女性,当时是道琼斯通讯社的中国区经理,上海出生,英国求学,同古先生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和共同的爱好。两人经朋友介绍,第一次见面就在复兴公园里面的酒吧里。古太太留给古先生的第一印象就是开朗、自信而且风趣,两个人很谈得来。听到很多人说上海的职业女性太强势,咄咄逼人不好相处,古先生马上摇了摇头,“我不这样认为,上海的职业女性有她们特有的优点。这样的女孩子更独立、更懂得照顾自己和家人。跟我太太相处,我会觉得很轻松,不用觉得有很大压力要去照顾她的生活起居,从这些琐事中解放出来,夫妻之间的感情才能有更深层次的追求。我平常工作很忙,创业的风险又大,婚姻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沟通、理解和大度,这些我太太都做得非常好。上海女孩子有自己的事业、兴趣,懂得去自我充实,这是她们的魅力所在……”

    话题转到上海,古先生说这里更有家的感觉,不仅是因为在搜狐网的经历和与太太的相识,还因为这个城市同自己的家乡香港更为相似。“上海同香港一样都是‘步行城市’,人口比较密集,生活便利设施比较齐全。我家现在住在徐汇区,一出门,咖啡馆、饭馆、超市、医院都很近,走几步就到,生活起来很方便。这跟北京不同,北京太大,马路也宽,走到哪里都要开车,倒是上海更能给我一种小时候生活在香港的感觉。上海交通也方便,跟朋友聚会,打个电话一个小时之内大家准能到齐,地铁方便,开车也不那么堵,可选择的去处多,定位子不那么麻烦。吃的方面也习惯,香港好多餐饮都是上海传过去的,而且现在上海的餐饮业兼容并蓄,香港菜、西餐、地方菜做得都很地道,总之就是很对胃口……”古先生尤其喜欢上海的商业氛围,他说:“上海的商业气氛更浓,大家谈生意都很务实,节奏很快,动作也规范,做事情顺手。”听到这里,我不禁问:“这么喜欢上海,所以这么快就把优酷第一个分中心建到这里了?”古先生哈哈一笑,“对啊!上海女婿嘛!当然要带着优酷回上海!”

    古先生这次还真的是带着优酷回上海省亲的,最近发生了好几件喜事,头一桩就是太太为他生了一个健康的小男孩儿,还有一桩是优酷网获得了第三轮2500万美元的融资,这是优酷创办以来获得的最大一笔融资,还不到一个月古先生就率军进驻上海,成立上海分部,并带着太太和两个月大的儿子一起回家来省亲。他把成立上海分部作为优酷上线一周年庆祝活动的压轴好戏,给上海的优酷网民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客户体验”的升级。上海分部成立后,优酷再也不只是“北方的”视频网站,看视频也不会碰上“堵车”就半天打不开,黑乎乎看不清楚,今后在上海以及整个华东地区看优酷的视频都会更快更清晰,上传作品也更方便。总之使用起来更舒服。后续的拍客训练营和一系列的活动也会在上海开展,有关上海的视频短片会大幅增加,上海女婿带回来的东东,用起来当然更有“自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