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生宝宝好吗:有效教学的法宝―――巧妙设疑,开拓思路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02:49:17
有效教学的法宝―――巧妙设疑,开拓思路 作者:方印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8

 

  三. 设疑颇具启发联想,方能有质疑的由表及里。
  提倡设疑的具体,并不是说老师在课上所提的问题,使学生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回答出来,没有一点深度思考的余地。那样的话,势必陷入肤浅,学生也会觉得这样的问题太幼稚,没什麽意思,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教师的设疑是教师深挖教材的结果。而对老师的提问,应使多数学生应该有话可说,但把话说?quot;点"上又非得进行认真阅读深刻思考而不能。思考这样的问题,应该令学生感到其一旦思路打开,便有管中窥豹或犹如无意之间闯入桃花源,那种豁然开朗的境地。说起来容易,真作起来难度还是不小的。

[例] 对《孔雀东南飞》的分析。
●设疑 美丽、善良、勤劳、贤惠的刘兰芝不为焦母所容的原因是什么?

  这是一道课堂讨论题。要求学生不仅要结合课文的阅读,更要把政治课和历史课上所学的知识迁移过来并展开联想加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结论。首先,问题本身就告诉学生刘兰芝被焦母驱遣的原因不是因为她貌不美,人不善,不勤和不贤惠。这样就等于告诉学生不要在这些问题上兜圈子了,促使他们从人物性格出发,从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诸方面去考虑问题。旧时代妇女被婆家所"驱遣"(休掉)有七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七出"。教师可以把"七出"的内容告诉学生,供其参考。所谓"七出"是指已婚妇女"无子、淫逸、不侍姑舅(公婆)、口舌、盗窃、嫉妒、恶疾。"这样学生就排除了刘兰芝除"无子"以外的其他原因,并能很快的从诗中找到佐证。如诗中多处称刘兰芝为"新妇",如果有了孩子就不能被称为"新妇"了,再联系封建时代"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古训,刘兰芝再美丽、再勤劳善良,也终难逃脱被驱遣的命运。经过讨论,想大多数学生都能认识到这一层。但恐怕仍有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扣住人物性格特点去分析,也就难以再深入下去。如果此时启发学生从焦家的家庭成员构过成入手,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感情加以分析,再着重从焦母怎样看待儿子儿媳的感情生活上分析,那麽,经过讨论,学生就会从这些方面,也别是从焦母的性格和内心世界里探寻到焦母之所以驱遣刘兰芝的更深层的原因。从焦家的家庭成员构成上看,刘兰芝嫁过时,焦家只有焦母、仲卿和小姑三口人。很明显,焦母作为一个寡妇拉扯一双儿女生活不易。在焦母的内心世界里深爱着自己的儿子。他盼望儿子尽早地娶妻生子,家庭红火。但可惜的是刘兰芝嫁过多年,却没有生下一男半女,这是她所不能容忍的。在这个被封建礼教主宰的老年妇女的头脑中,这个儿媳是应在被驱遣之列的。可是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又似乎不一定非要这样做。因为自古男子有三妻四妾的权利,留下刘兰芝另为焦仲卿娶一妾似乎也无不可。看来,促使焦母容不得刘兰芝是另有更重要的原因了。儿子儿媳如胶似漆感情甚笃,这些焦母都清楚的看在眼里,作为母亲他感到儿子正一步步地在感情上远离自己,而造成这一切的“元凶正是刘兰芝;再加以她守寡多年,感情世界里沙漠一片,迁怒刘兰芝,容不得儿媳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她的无理和驱遣理由上的"莫须有"也就找到更深层的答案了。其实还可以启发学生从刘兰芝刚强不屈的性格分析入手进行思考,也能得出较为满意的结论。

  启发学生联想,教师就要首先深挖教材,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包括社会知识),这样才能把握住课堂,使学生既能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又能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不至于出岔子。总之,启发学生联想,使学生深入挖掘教材,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多角度地,由表及里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设疑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四. 设疑要具有对比、筛选和捕捉重要信息的功能。
  一篇课文,特别是那些富有哲理性的语段,在表述过程中隐含着大量的信息,在此处设疑,有利于学生通过对比、筛选、思考去捕捉它们,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培养他们思维能力。

  [例]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做"流言" 种子。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因为这实在不过是徒手地请愿。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行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

●设疑 这段话鲜明地表达了鲁迅对学生徒手情愿的态度。深入分析这个语段你是怎样得出这个结论?
  首先,"三.一八" 惨案与惨案过后的中国现实作对比,人们看到并没有因为惨案的发生,因为是徒手请愿 二十中国社会有丝毫的改变。那"街市依旧太平",死难者及其鲜血除作了"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地谈资",就变成了"有恶意的闲人作流言的种子";接着作者以煤的形成设喻,来与徒手请愿作类比。如果那"煤"称的上是"有意义的?quot;,那麽用以形成它的当年埋入地下的林木再多也是值得,可惜的是,向反动派请愿不能与"煤"相提并论,它没有任何意义,那麽形成请愿的各种方式,包括"徒手" ,包括流血牺牲,再多也是不值得的。因为对人类前行得历史而言,徒手请愿不是在进行"血战",是使敌人的杀戮,是自己的无味的牺牲,历史并不因这种杀戮和牺牲而向前迈进。由此看来,把这些重要信息经过对比,筛选捕捉出来,在加以组合分析,文章也就真的读懂了,疑问也就有了意义。

  五. 言之成理,不怕争论,结论要允许多样。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尤其是理科)。对一篇文章的优劣,对一个具体问题地分析,往往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在平时地阅读中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因此,我们在设疑时,有些问题是允许学生在讨论中有多种认识和不同理解的,只要言之成理即可。那种强求结论的整齐划一,反而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实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提出一些能引起学生争论的问题,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 始终微笑的刘和珍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纪念刘和珍君》鲁迅)

●设疑 怎样理解"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地伟大啊 "一句中"伟大"这个词的含义?
  这是一个确能引起学生兴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地问题。 从教学实践看,学生争论的焦点有二;其一,正面赞颂说。理由是,从上文看"这"指的是3.18惨案中,当刘和珍府前中弹,生命危机之时,同去的张静淑静置生死于不顾,去搀扶她,结果身中四弹,立仆。这"沉勇而友?quot; 的精神是值得称赞的 。因此,鲁迅先生高度赞扬她们的举动和沉勇友爱的精神是"惊心动魄地伟大"。也就是说"伟大"是正面称赞的用语。其二,反语讽刺说。理由是,从上下文看,"这"指代的是3.18惨案中那些士兵手持"文明人发明的枪弹"屠杀徒手请愿地学生的情景。正是由于反动派的枪弹和屠刀,使刘和珍、杨德群 喋血街头,张静淑在医院里呻吟。再进一步结合下文,作者的这句话与下文的"中国军人……武功"并列在一起,都是揭露中外反动派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既然"伟绩""武功"都是反语,那麽与之并列的"伟大"也自然是反语了。因其文意是贯通的。

  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得出相反的结论也就是正常的事了。因为学生的分析是从教材出发,又经过了严密的思考,只要有理有据,逻辑严密,这样的分析就是有价值的。没有必要非得强求学生接受其中的某一个结论,而违心地否定另一个结论。其实这样的有争议的问题何尝只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专家学者们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大相径庭,不也比比皆是吗?

  六. 要考虑使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问题。
  现代语文教学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教师布置给学生的预习作业 中的许多问题,学生都可借助网络的强大功能去解决,尤其是那些既要在课堂上讨论,但又无法当堂布置当堂解决的问题。借助多媒体网络技术解决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他们占有信息越多,供他们综合、思考、释疑的空间就越大,讨论起来就更热烈,更深入。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渠道的能力。

[]
● 设疑 查询有关资料,分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为什麽会把误入官场 说成是"既自以为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而把远离官场又称之为"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是一种怎样的人生追求?

  这是一个需占有许多资料才能回答的问题,也是个不可能当堂提出 并让学生当堂解决的问题。作为预习作业中的一个问题留给学生,让他们去寻找有关资料 。这里首先就有一个寻找资料的渠道问题。会有不少学生回家后去翻阅家里的藏书,但更多地学生会求助于多媒体网络。在网中不仅可以找到《归去来兮辞.序》,而且还能查到陶渊明的生平资料,以及大量评述陶渊明及其作品的图文资料。他们会对这些资料进行筛选、归纳、下载、整理。课堂上的讨论就会热烈异常。一篇《归去来辞》也会在学生深入的讨论中完成。这样,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导演",主角换成了学生。其效果可想而知。

  上述几点浅见,仅供参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很多,单靠巧妙设疑是远远不够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时代提供给广大语文教师任意驰骋的空间越来越广阔。在大语文观的背景下,尝试如何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方法(包括巧妙设疑)都是有意义的,关键是做起来,不断创新并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