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年生宝宝好吗:学生参与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37:46
学生参与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作者:朱福全    文章来源:转载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7-8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的程度如何则是关键性的因素。因为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他们而展开的,因此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要努力使学生产生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既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

学生参与的实质是什么?

首先是教学目标上的认同性。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计划和教材的内容,制定不同阶段的综合的教学目标,然后再把它分解成子目标,落脚于每一堂课上,这是非常必要和正确的,问题的核心在于:一定要让学生明确这些目标并理解其意义,知道确定目标的依据和实现的措施,这样师生双方就会达成共识、同心协力地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否则,学生就不会参与进来。很难想象,一个人会乐意去做自己不明不白的事情,所以学生参与的第二要素就在于他们对教学活动的目标的认同性上。这种认同,就是教师预想得到的结果告诉学生,并通过启发、说明等转化为学生的追求,从而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只有这样,学生才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师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

其次组织策略上的配合性。为了实现目标,教师设计一定的教学策略,采取不同的方法步骤等,无论是听说读写,还是参观研讨,无认是教学过程的编排,还是教学手段的谋划,都应精心倍至。但是,所有这些都必须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从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使学生能够接受并配合起来,所以,组织策略必须有针对性、可行性,要顺应学生装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学生的活动表现,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参与的实效性,事否则,教师孤掌难鸣。

再次是思维活动的深入性。学生不仅能够参与活动,更能够对问题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思考;不仅能够解决一般问题,更能够引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主动探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名种思维形式并用,以达到提高和创新境界。可是我们注意到,许多深堂表面上气氛热烈,学生活动积极,给人以鼓舞振奋之感,但冷静下来思考,就觉得热烈之中掩盖着肤浅,积极里面包含着被动。因为学生活动仅流于表面,解决一些须动脑的问题,如作者及主要人物的确定、词语的注音、解释三类,教师讲到哪了,学生就顺到哪儿,不敢越雷池一步,这种参与,没有体现出深入性,没有展现参与的实质意义,只是被动地应付,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参与,就必须剥离表层的虚幻,去刻意追求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入与展开,使学生达到潜心和入迷的境界。

最后是结果评价上的接受性。评价是课堂教学的终结环节,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的活动情况、课堂教学的质量等,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进行评定,以利于下一步调整改进。评价应达到两个目标,一是明晰优劣、正误和得失;二是能够激励鼓舞学生,使之再接再厉。学生只有从内心认可和接受这种评价,才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各种活动的失败,评价才会成为下一步活动的动力和标尺,如果没有评价或评价不当,就会使学生产生疑问,出现异议或反感。就会消弱其参与的积极性,给一下一阶段的课堂教学带来负面的影响。因此,评价要及时、恰当、适度。

纵览我们的课堂,之所以出现学生参与意识不强或不愿参与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是教师“目中无人”,比如制定目标、设计方案等不是着眼于学生装,而是凭自己经验和主观现象,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学生,只考虑如何讲授而不如何活动。另一方面是操作方法上的失当。不能灵活多变,因材施教,而是以我为主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适应教师,而不是教师适应学生,主客颠倒,我们往往更多地分析学生智力的高低,强调时间花费的多少,注意训练量的大小等,却对学生参与这样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忽略不提或轻描淡写。因此,我们应尽一切努力去实现学生的参与。

 一、培养兴趣,激发参与热情

教师对开以学生动力必须有正确的认识,多从积极的方面去了解他们,认真研究他们的心里状态,每项活动都从他们的角度去构思和展开,努力适应他们的具体情况。因势利导,让他们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积极参与的重要性,并形成自我意识,同时要不断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通过评价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参与的热情。

二、面向全体铺高成功之路。要想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就必须面向全体,假如课堂教学仅为一小部分人服务,实际参与的人只是一小部分,这样,教学成功率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面向全体,以各种手段方法,使他们不断品尝成功的喜悦,促成良性循环。

三、恰当操作,坚持循序渐进。恰当操作就是要教师把大纲、教材吃透、了解学生、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优化选择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尤其是要针对学生个人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活动:可以是回答,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板演。凡此种种,都要从实际出发,深入研究教学法,使之各得其所,各有所成。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只要抓住了学生积极参与这个关键因素,就一定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