铠甲勇士第一部西钊:月溪法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7:30:49
2006年11月25日星期六   農曆丙戌年10月5日   佛曆2550年
回首頁  設為首頁  我的最愛  簡繁切換  



佛門人物搜尋
  新 聞 總 匯  
  活 動 訊 息  
  佛 門 人 物  
  名 相 解 釋  
  藝 文 論 述  
  故 事 集 匯  
  佛 教 旅 遊  
  素 食 健 康  
  民 間 驗 方  
  線 上 佛 經  
  佛 學 問 答  

首頁 >佛門人物 >香港
月溪法師(西元1879~1965年)

月溪法師。
萬 佛寺在香港沙田火車站對面的小山上,這是日寇侵華戰爭之初,月溪禪師在此所創立的道場。月溪禪師俗家姓吳,祖籍浙江省錢塘縣,曾祖輩宦遊雲南,遂落籍昆 明。三傳至月溪生父子莊公,娶妻陸氏,生子五人,月溪最初。他生於清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幼年體弱多病,六歲從汪維寅先生讀書,好學不倦,十二歲讀 〈蘭亭集序〉,至「生死亦大矣!豈不痛哉」之句,慨然有所感悟,問汪先生曰:「如何方能不死不生?」汪告以:「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此事須向學佛的人求 教。」
月溪乃訪問邑中學佛者,學佛者告之曰:「肉體有生死,靈性則輪迴六道。」並授以《四十二章經》、《金剛經》給他帶回去看。自是月溪於讀書之餘,兼習佛經。及長,到江南遊歷,曾遍參江浙名山梵剎,見寺院殿堂莊嚴肅穆,叢林僧侶進退有序,心生羨慕,而有出家之想。
光緒二十三年(一八九七年),月溪年十九歲,決志出家。父母勸阻不聽,父母乃為他訂親迎娶。他堅拒不娶,即於婚前離家,投入本邑寺院,禮靜安和尚薙髮出家,法號月溪。旋受具戒,依師修行。
月溪問道心切,出家之初,勇猛精進,於佛前燃左手無名指及小指,剪胸肉如掌大,炷四十八燈供佛。並發三大願曰:
一者、不貪精美衣食,樂修苦行,永無退悔。
二者、遍閱三藏一切經典,苦心參禪。
三者、以修學所得,演說示導,弘揚大法,廣利眾生。
他 於每日閱經外,誦佛號五千聲,以為日課。靜安老和尚告之曰:「如你所修,在家亦可,何必出家?要修向上一著法門,才是出家人的本分大事」。乃教以參「萬法 歸一,一歸何處」的話頭,並授以《傳燈錄》、《五燈會元》、《指月錄》命讀。月溪讀之,有些知,有些不知,最喜臨濟語,而於如何用功,還是茫然。
數年之後,辭別師父出外參訪,於金陵遇到開明尊宿,告訴他稱牛首山獻花巖的鐵巖和尚,是悟後的人。
月溪聞之,星夜往參,問鐵巖曰:「老和尚在此做甚麼?」
鐵巖告曰:「穿衣吃飯打眠,遊山玩水。」
月溪曰:「可惜你空過了。」
鐵巖曰:「我可空過,你不可以學我空過。你若到那一片田地,亦可以學我空過。」
月溪問曰:「如何是那一片田地?」
鐵巖豎一指對月溪曰:「我不知道。」
月溪問曰:「我今將妄念斷盡,不住有無,是那一片田地否?」
鐵巖告曰:「否,是無始無明境界。」
月溪問曰:「臨濟祖師說是無明湛湛,黑闇深坑,實可畏怖,是否?」
鐵巖曰:「是。」
月溪問:「如何方法用功,方能明心見性?」
鐵巖告曰:「汝不可斷妄念,用眼根向不住有無闇暗深坑那裡返看,行、住、坐、臥不要間斷,因緣時至,無明湛湛黑闇深坑的一破,就可明心見性。」
月溪聞此言,如飲甘露,由此日夜用功苦參,形容憔悴,骨瘦如柴。至某中夜,聞窗外風吹梧桐葉聲,豁然有所悟。其後即雲遊四方,遍參名山,隨緣講經說法,行化各方。國內各省及諸山大名山,均有他的足跡。
民 國二十二年(一九三三年),月師遊化至香港,初住西林。一九三九年,南洋兄弟芋草公司主人簡玉階居士,將沙田火車站對面山上的私產「晦思園」,贈送給月 師,供他作為弘化之所。月溪法師初在此創辦了一所佛學院,後來因為學生鬧風波而解散。繼而他就將晦思園改建為萬佛寺,他在寺中講經弘化,法緣頗盛,皈依弟 子逾萬人。
月溪禪師善彈七弦琴,工於填詞。番禹張漢三太史,評月溪禪師之詞:「上人之詞,可謂有雲霞色,無煙火氣。」如
〈浣溪沙〉之一:
山荒林寒月上遲,滿樓空翠濕僧衣,夜鐘聲裡獨支頤。
旋撥爐灰參舊案,細研松魄寫新詞,此情還恐白雲知。
〈浣溪沙〉之二:
瞑入空庭鶴夢涼,讀碑人去月微茫,絲絲白髮帶新霜。
病葉辭柯歸黃土,古藤分綠上禪床,曷留一宿好商量?
〈浣溪沙〉之三:
竹杖隨身誇健頑,閒雲幽鳥共盤桓,偶從塵外拾清歡。
努眼泥神宜吃棒,白頭和尚勸加餐,多情山月照僧還。
再如〈鶴踏枝〉:
五月山城風景麗,欲來蘋花,小舫搖空翠。
南去北來人倦矣,谿風吹面成何味?
如此情懷如此水,如此山川誰作中流砥。
耿耿湘靈呼欲起,夜潮半是孤臣淚!
再如〈鷓鴣天〉:
呼吸疑通帝座低,身臨萬仞一凝思。樹因風起衝冠怒,眾待雲歸掩面啼!
天未老,士胡悲?夕陽紅欲上人衣。千山萬水經行遍,歸去寒窗寫小詞。
一九五二年,月溪老法師是年七十三歲,仍駐錫沙田晦思園弘化。他的友人弟子,集其多年詞稿刊而印行。時年八十八歲的桂南屏太史為之作序,有句曰:「從來僧多能詩,而工詞者絕尟。月溪詞宗白香山,深得佳處,固當可傳。」
月溪禪師於一九六五年在香港圓寂,世壽八十有六,僧臘六十有七。他遺留的著作,有《金剛經講錄》、《圓覺經講錄》、《楞伽經講錄》、《維摩經講錄》、《心經講錄》、《佛教人生觀》、《佛法問答錄》、《大乘八宗修法》、《大乘絕對論》、《月溪語錄》、《參禪修法》等多種。
在《月溪語錄》中,頗多警語,摘錄數則,以見一斑:
修行用功,最要緊是在破無始無明。
修大乘破無明窠臼用功,是用六根,隨便那一根。如用眼用功,眼就不向外看,專向內看。其餘五根,也不攀緣外境,清清淨淨的向腦筋裏面面來看。豁然貫通,柳暗花明有一村,徹天徹地的看見佛性了。
絕對真如,遍滿虛空,充塞宇宙。是真空,絕色相。本來面目,如如不動,無所不在。是妙明,無名字。於此識取,超然解脫,洞見木地風光。隨緣放曠,任意逍遙。
人命無常,過於山水,今日雖存,明亦難保。念念不停,尤如奔馬,馬到崖前,收纏恐晚。
今生不將此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一口氣不來,惟有業隨身,生時不帶一文來,死時不帶一文去。
努力今生須了卻,更莫屢劫受餘殃,不受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拼著一條窮性命,銅牆鐵壁亦要穿,身到半山須努力,要登崖頂莫辭勞。
(于凌波著)
寄給朋友
回上頁
關於佛教城市  |  登錄網站  |  廣告刊登  |  贊助芳名錄  |  服務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