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面壁纸李易峰: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5:18:05

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调研报告

课题研究 2011-01-26 15:05:41 阅读47 评论0   字号: 订阅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实施,国家教材、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有机统一实施是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校本教材建设呈现的良莠不分现象十分严重,影响了新课程的科学有效实施。为此,在加强校本教材的建设开发的过程中,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教育部颁布的各学科课程标准的规定进行本课题研究,确保课题研究具有规范性。“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CTF060361)是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是基于以下五个方面而确立的,其目的是为基层学校和教师进行课题研究示范引领,从而推进我县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一、关于我县校本教材建设情况的调查

 

我县自2004年实施新课程以来,部分学校先后建设了类似校本教材的小册子有《中学生礼仪安全教育手册》、《唐崖奇观》、《曲江河伴》、《吊脚楼》(后纳入本课题研究并进行了大量修改)、《二仙岩》(后纳入本课题研究并进行了大量修改)、《礼仪教程》(后纳入本课题研究并进行了大量修改)、《浓郁的乡情》和《杨洞情韵》等十个小册子。

这些小册子或由学校从管理角度去编写,或从个人爱好的角度去编写,为我县的校本教材奠定了一定基础,作了一些“前瞻性”的探索和实践,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是,这些小册子在编写过程缺乏慎密的科学构想和整体规划,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这些小册子显得散乱无序,如果说得不客气的话,个别小册子就是“废纸的人工装订”,没有实际的参考价值。因此,加强校本教材建设已经成为摆在当前课改面临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了。

另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末期,恩施州教科所先后组织编写了《历史乡土教材》和《恩施自治州中学乡土教材(政史地综合型)》,只是作为资料在少数学校保存,并没有走进课堂,也可以说我们州和我们县的校本教材建设仍然处于有待开发“原生态”状态。

鉴于以上原因,我们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决定以教育局牵头进行科学研究,并在科研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层次的校本教材建设。

 

二、关于从事本课题可行性研究的调查

 

(一)关于人力资源调查。咸丰县教育系统除公务员和工人外,有专业技术人员2614人,其中高级教师职务的有210人,中级教师职务的有1714人,初级教师职务的有680人。在中高级教师职务的大多数人中,都先后参加过国家、省、州、县级不同层次的课题研究工作,曾先后完成了全国性课题《中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研究》、《研究性学习与实践研究》和恩施州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小学创新教学研究》,都取得了明显效果。其中,参加全国中学语文学会的《中学语文创新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研究被评为A等成果。目前,全县各级学校参加了国家、省、州和县级50多个课题的研究工作。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教材)开发已经纳入了教育行政、科研和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教学改革在引领学生走向社会和生活的过程中急切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校本课程(教材),不断深化新课程的改革。尽管我县各校师资配置不尽合理,教师个体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也有差异,但广大教师研究热情却很高涨,全县已经初步形成了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良好态势,为我县校本教材建设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人力资源。

(二)关于社会资源调查。“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是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规定,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并结合我县教学实际的需要而确立的教育科研课题。这是国家政策所允许和鼓励的。

确立此课题,具体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相关规定,充分考虑了“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按照“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这是新课程改革必须实行和实践的。

(三)关于人文历史等资源调查。咸丰县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自然资源,一些“世界第一”、“中国第一”、“湖北第一”、“恩施(州)第一”的资源是校本教材必须认真挖掘利用的重点资源,为校本教材的建设奠定了重要资源基础。咸丰县所拥有的独具特色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许多方面的资源,为校本教材建设和服务具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样本”优势。因此,加强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研究者独具慧眼,另辟蹊径,打造适应咸丰县课程改革特色的校本教材,不断深化咸丰的教育改革。

鉴于上述资源优势的突出,咸丰县开展本课题校本教材研究与建设时机基本成熟,我们决定在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校本教材的开发和建设有一个质量的大幅度的提高。

 

三、关于从事本课题存在问题的认识

 

从事本课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可行性,但在研究过程中,也会出现许多的制肘因素。对此,我们对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应对措施,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课题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有:

(一)课题研究人员水平差距较大,课题引领者将会花费大量时间对一般研究人员培训,提高了研究成本。许多研究人员仅局限于浅层次的认知阶段,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资料“搜集员”,不会对资源进行综合分析和利用。

(二)文献资料短缺成为制约校本教材开发研究的瓶颈。校本教材建设与研究需要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但咸丰县处于自然封闭和自我封闭的欠发达地区,可供查找的历史文献资料十分有限,而涉及咸丰县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离开了文献资料又是寸步难行的。因此,加强资料搜集是课题研究工作一项十分耗时耗力的“打荒工”。

(三)教材编写慎密的科学性论证任务繁重。一本好的校本教材需要在编写前、编写中和编写后多次反复论证,才能体现教材要求。因此,繁重的论证准备、论证过程和论证后的再实施,也给课题研究带来时间、精力和财物的大量消耗,使研究工作充满艰辛。

(四)教育教学与课题研究统筹兼顾有些脱节。对于课题研究,有的学校由于领导认识不足,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甚至抵触课题研究工作。再加之每年春季学期有中考、高考的压力,学校和教师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应考的“大事”上,没有时间和精力顾及课题研究,导致课题研究时紧时松。另外,近年由于安全问题和其他中心工作任务比较多而杂,也严重冲击课题研究工作。

(五)经费相对不足也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影响参与课题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研究进度。

鉴于对以上情况,我们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我们会有针对性制定相应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确保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关于从事本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

 

(一)分阶段完成不同的课题研究工作。课题研究的阶段大致可分为前期的调研阶段、中期的实施阶段和后期成果的运用阶段。本课题按照课题申报表确立的研究阶段,主要包括前面的两个阶段,第三阶段的任务我们也在《土家吊脚楼》和《礼仪让我更美丽》也进行了具体落实,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尤其是在第二阶段中,我们主要分七个时间段分别完成或完善所有的校本教材研究任务,分别落实不同的人员进行具体负责,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按时完成。

(二)分层次建设不同的校本教材样本。在校本教材建设过程中,我们确立了校本教材校本建设目标,引领不同学校在今后的校本教材建设和开发中做到可借鉴。我们在七本校本教材编写中,确立了三本全县使用的校本教材,即《虹色咸丰》、《魅力咸丰方言》和《感谢生命》,二本全乡(镇)使用的校本教材,即大路坝区的《土家吊脚楼》和尖山乡《唐崖土司》,二本全校性使用的校本教材,即县民族中学的《礼仪让我更美丽》和活龙坪乡新田坝小学的《二仙岩》。与此同时,县民族中学的《礼仪让我更美丽》只需适当修改也可以在全县中学中使用。

(三)分阶段对不同的研究人员进行培训。根据任务分工不同,课题组根据分工不同的阶段先后对所有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不同形式的课题研究培训。培训的形式有全县统一的培训,更多地是分别到乡镇和学校进行培训,促进所有研究人员的研究水平的不断提高,确保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我们还先后选派优秀研究人员到北京、武汉、重庆和本州内容进行学习培训,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四)对不同的研究人员进行适当奖励。课题研究需要激励机制,对研究人员进行适当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是必需和必要的。因此,我在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适当的奖励。据不完全统计,我们先后对李方庆等核心研究人员进行了5000多元的奖励,对罗秀彩等多位教师为课题研究所拟撰写的优秀论文、案例进行公开出版,对刘申香等多位参加职称评定人员出具了参加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课题研究的证明,确保了他们职称评定顺利过关。通过以上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研究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五、关于本课题校本教材的使用设想。

 

在总结大路坝区《土家吊脚楼》和县民族中学《礼仪让我更美丽》初步实施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决定在整个课题研究结束之后,进一步做好课题成果的推广和实验的工作,努力让集全县近200人优秀人才资源研究的七本校本教材,在全县各级各类学校进行全面使用。

(一)进一步修改、完善本课题校本教材,待国家教师基金会评审通过后公开出版并在全县相关学校使用,动员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针对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好的修改建议,待全县集中进行研讨,为下一轮的修改作好准备。

(二)鼓励不同的乡镇、学校以本课题研究校本教材为蓝本,开发适合本乡镇、学校的校本教材,不断提高教材的针对性,全面提高教师素质,让“人人都能科研,人人都会科研”的理念变成现实。

 

综上所述,咸丰县教育局承担的“新课程背景下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研究”(课题编号:CTF060361)是国家教师基金“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之一。旨在引领学校和教师重视和实践教育科研工作,走“科研兴校”和“科研兴教”的道路,切实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提高教育教学效益必须以科研为先导的“教育科研是教育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全面推进咸丰县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新课程的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实施,为办咸丰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