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资源百度云2017:高人:“立孔子像”与“让子弹飞”-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3:46:25
高人:“立孔子像”与“让子弹飞”作者:高人来源:作者赐稿来源日期:2011-1-17本站发布时间:2011-1-17 10:36:44阅读量:108次    尽管与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斜对相望有些滑稽,但孔子的青铜雕像还是立在了国家博物馆北门前——因为这是国家的“尊孔”行为。

  两人都是对中国有重大影响并且都是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但绝对的“道不同”——政治理想、治国理念、道德观念尖锐冲突;尤其“尊孔”与“批孔”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现象,更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因此,对立像七嘴八舌的褒贬,将像《让子弹飞》那样地继续“飞”下去。

  看到有关为孔子立像的报道,我便想到了鲁迅的《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先生对孔子以及尊孔的剖析,可谓眼光独到,入木三分——人们耳熟能详的“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这句名言,还有“敲门砖”这一经典词汇,就出自这篇文章。

  他还说了许多,大家不妨洗耳再听以下几段:

  不错,孔夫子曾经计划过出色的治国的方法,但那都是为了治民众者,即权势者设想的方法,为民众本身的,却一点也没有。

  即使是孔夫子,缺点总也有的,在平时谁也不理会,因为圣人也是人,本是可以原谅的。然而如果圣人之徒出来胡说一通,以为圣人是这样,是那样,所以你也非这样不可的话,人们可就禁不住要笑起来了。

  中国的一般的民众,尤其是所谓愚民,虽称孔子为圣人,却不觉得他是圣人;对于他,是恭谨的,却不亲密。

  他还指出了一个“奇特”现象,就是“尊孔”往往害了孔子——他列举了袁世凯及其以后几个北洋军阀,都拿孔子当“敲门砖”,竭力鼓吹尊孔读经,结果“带累孔子也更加陷入了悲境”。因为,“既已厌恶和尚,恨及袈裟,而孔夫子之被利用为或一目的的器具,也从新看得格外清楚起来,于是要打倒他的欲望,也就越加旺盛”,“所以把孔子装饰得十分尊严时,就一定有找他缺点的论文和作品出现”。

  ——眼下为孔子立像及其引发的非议,正是如此。

  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有关教化的主张,以及整理古籍做学问,不乏积极意义。但他的政治观点实在乏善可陈,的确是为“权势者设想”的“治民众”,这也正是“儒术”被“独尊”的原因——但我们要厘清“和尚”与“袈裟”的区别,不可各打五十大板。

  “独尊”的结果,使得尊卑有序的等级制度,“大一统”国民的思想,维系了两千多年,从而禁锢了国民的思维,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造成了中国“万马齐喑究可哀”的局面,而绝不是什么“我们的落后,正是由于清朝严重偏离儒家,更是由于五四以来完全违背、极端反对儒家所致”云云。

  更可哀的是,看到一张膜拜雕像的照片,由于是拍照得太“正面”了,所以只见几人撅起的屁股了——当然不可能像汤师爷那样屁股崛起到了树上,但还是埋住了低下去的脑袋,与张麻子痛骂的下跪没多大区别。这或许正是“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的目的,立像所要的效果:顶礼膜拜,克己复礼。

  我猜想,这些人,一定是去天安门游玩时,顺便去看雕像的。因为对“愚民”们来说,他或它,绝不如土匪张麻子有魅力,得人缘,被“亲近”,这从《让子弹飞》的巨额票房,及其好评的“子弹”还在继续飞着,并继续“发酵”着,便可以看出。

  影片的许多情节,镜头,语言,乃至人名和地名,都特“现实”,并且似有所指,诸如小六子剖腹证明“只吃了一碗粉”,立刻使人联想到“开胸验肺”和“断指证白”等等。

  我没看过电影所本的马识途原著,也不想找来看了。但可以肯定,小说绝不是电影所演的这样——因为,那时的创作,政治标准第一,土匪们最后只有落草井冈山投奔革命才是人间正道,倘若真去了上海闯世界,也没浦东的事儿,这些一定是改编的结果。

  至于改编的真实动机,当事者不会说破;而影片通过审查大关的个中详情,恐怕也不会披露。

  岁末年初,立孔子雕像,与《让子弹飞》,两件文化事件鬼使神差不期而遇共同贺岁,大概是众人开心,有司闹心堵心甚至窝心吧。

  突尼斯小贩自焚,引发群体事件,警察开枪施放催泪弹,结果却是总统飞到沙特避难去了——难免使人联想到《让子弹飞》居然还有这种效果,出人意料,又是开心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