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甜的网剧:品尝与众不同的特色山西私房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1:26:07


      
      

   这几天山西的天气也很炎热,白天气温也达到了31度,不过就算怎么热,也比不上广东的气候热,所以对我们没什么影响,还是到处去逛逛。

   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舜、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舜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舜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晋城高平市一带。

   本来是打算去泽州县境内始建于北宋的道教宫殿玉皇庙的,其“二十八宿”雕塑,是元代文化的宝贵遗产。不过到了那才发现庙正在维修,只好跑到了另外一个景点。

 

   中午我们就到位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的水北村的“水北私房菜馆”去吃饭。现在真是遍地都是私房菜呢,走到哪都能见到私房菜馆,今天,就带大家看看与众不同的特色山西私房菜:

 

               

   大门两边挂着的两块石板上写着的是晋城的方言,看得我们都乐了,怪不得有时我婆婆说的我听不大明白呢,她方言说得还不算多,基本上都是普通话,偶尔冒出一两句晋城话,昨天碰到一大姐,和我们说了一大通晋城话,搞得我让孩子的爷爷做翻译来着

  

     
      
        石磨?好久没见过了。


       
         大宅门的风范!

 


            
             古色古香加喜庆!


      
          专门有个吃素菜的地。


      
     先上来一道“珊瑚黄瓜”,其实就是衰衣黄瓜,当然是少不了的山西陈醋和一点小辣,让你的胃口大开。

 


      
     长寿菜拌杏仁:这个长寿菜一开始我吃得怎么有虾味的?后来才发现应该是海澡类的。

 


      
    芥末粉皮汤:加了芥末,吃起来味道很特别。

   这是山西特色菜里的 高平十大碗中的一碗:“十大碗”是高平特有的一套菜,共分10道:水白肉、核桃肉、水川丸子、小酥肉、肠子汤、豆腐汤、芥末粉皮汤、天鹅蛋、软米饭、扁豆汤。一碗一个味道,犹如南北大菜系列,但餐具不用盘而用碗,碗中之菜也可称“汤”,素有“碗汤菜”之说。

凉皮: 


      
            山西特色菜: 酱牛肉

            这个最出名的还是“平遥牛肉”,不过这应该不是,不过味道也很不错。

 


      
        葫芦瓜燕饺

        据说是它家的新菜,这个不是山西的特色菜,应该属于创新菜,味道不错,馅是猪肉的,汤比较鲜美!


      
         每个燕饺小小个,一口一个。

 


      
        开胃雪梨

        是用的橙汁果珍粉泡雪梨的,味道酸酸甜甜,赶明儿我也试着做做,应该不难。

 


      
      干锅白菜豆腐:好象是这边比较常见的搭配。

 


      
         面蒸白玉丝

          大家看出来是白萝卜了吗?裹着一层薄薄的面粉上锅蒸。


      
         炝土豆丝


      
       杂粮菜团

       昨天还在超市的熟食那看到堆了好大一堆这个菜团,用油炸的,香!一下就被抢光了!

       到了山西,咱也不怕上火了,连着吃了几天煎的炸的都没事,如果在广东,我早就被撂倒了,趁着这机会得多吃些平时不敢吃的香口的


      
      鲜活土鸡

       加了一些酒来炖的,味道一般,价格也不便宜,98元/只。


      
       手工卤面

        这面手工都可以做得这么精细,真是没得说,味道也很赞。

      小米面摊馍卤馍

       用小米面做的,在山西,发现这小米真不是一般的好味啊,平时我在超市买的小米,就是吃不出这山西小米的味,看来得扛些回家才行了。

 

      锅仔野三菌:

       没注意是啥三菌呢,不过紫色的菌很软糯,汤喝起来也很清甜。


     八宝甜饭
    用的黄米,类似大米里的糯米,这甜饭比较适合我们的胃口,我们比较喜欢吃甜食,所以这盘最后是吃得最干净的。


             山西特色菜:炒凉粉

             



     油糊角创制于唐代。据传那时有位将军远征,其妻身怀有孕。将军征战得胜而归,其妻用家乡的特产黍米面,炸成油糊角犒劳丈夫,将军食后赞不绝口。即日其妻分娩,得一男一女,将军大喜,命军厨做油糊角犒劳三军,以示庆贺。有趣的是油糊角里分别包上了红豆馅和胡萝卜馅,红豆馅表示生男,胡萝卜馅表示生女。此后,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将军,就用油糊角作为生儿育女的吉祥物。

 

            
    最后上一大碗:花菜饸饹面

    据说这饸饹面是晋城最普遍的一款面食,满街都可以吃得到。

    饸饹(读音héle),也叫河漏,是将豌豆面莜麦面、荞麦面或其他杂豆面和软,用饸饹床子(一种木制或铁制的有许多圆眼的工具),把面通过圆眼压出来,形成小圆条。比一般面条要粗些,但比面条坚、软,食用方式和面条差不多。豆面有时候需要加入面丹来调节面的软硬度和口感。适合应用于那些没有小麦面粘性大,不能按普通方法做成面条的面类,在北方尤其是山西(晋西北)饸饹较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