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之光2 电视剧:徽章见证胶东公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9:46:15

徽章见证胶东公学

编者按:莱阳乡师、 胶东公学、胶东师范、山东省莱阳师范学校、莱阳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专科学校、烟台师范学院……我们熟读品味这些富有历史文化积淀的校名,便清楚地勾勒出了胶东地区高等教育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一所综合性大学的发展历程,她就是今日的鲁东大学。明年鲁东大学即将迎来80年庆典,80年,筚路蓝缕,艰苦创业;80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今日的鲁东大学正处在实现新的历史跨越的重要时期,新一届学校党委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提出了鲁东大学新的历史起点上的发展战略和思路,描绘了鲁东大学美好的发展蓝图,学校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发展形势。为了配合80年校庆宣传工作,本报开辟“八十年见证”栏目,刊登鲁东大学各个发展时期的人和事,再现鲁大的光辉历史,弘扬鲁大的优良传统,激发鲁大人的爱校情怀,激励鲁大人践行新思路,开拓新征程,再创新辉煌。

 

笔者珍藏有一枚胶东公学徽章。该章为长方形,由蓝黄红三色组成。蓝色为徽章的底色,黄色则是一幅胶东地图,地图上有两枚红色五角星分别代表烟台(胶东公学总校所在地)和莱阳(胶东公学分校所在地)。除此之外,徽章的下半部分还有红色的“胶公”二字(胶东公学的简称)。

胶东公学19388月创办于黄县(今龙口市),系中共胶东特委为培养大批适应抗日战争和根据地需要的人才而创办的。第一期招生250人。首任校长由北海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曹漫之兼任,副校长为赵野民。学校设社会、师范、普通三科。在课程的配置上,彻底摒弃了抗战前的旧式教育,实行了以抗日救国为目标的新民主主义教育。

建校初期,学生大部分来自胶东农村,凡志愿参加抗日战争、具有高小以上文化水平的青少年,经过抗日团体或区以上政府的介绍即可入学。由于条件艰苦,再加上恶劣的战争环境,学校学制分别为四个月、半年、一年不等。后来虽然定为学制三年,但大多数学生因革命事业发展的需要,未及毕业便投身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革命洪流中。

胶东公学因其创办于战争年代,其历经的磨难令人难以想象。仅抗日战争时期,就辗转迁移了十七次,跨掖县(今莱州)、栖霞、牟平、海阳、牟海、文登、荣成等七个县,几十个村庄。期间在日寇的大扫荡中,曾三次遭受重创,牺牲了数十名教职工和学生。抗战胜利后,胶东公学迁移到莱阳县红土崖村和南务村,学生由三个中队扩大到七个中队。19463月,胶东公学抽调部分干部和师生到烟台市合并了东山中学和烟台师范学校,成立山东省胶东公学总校,而在莱东县(解放后改称莱阳县)设立山东胶东公学分校。19481月,胶东公学总校和分校奉命停办。至此,胶东公学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胶东公学历经十年,培养了约6200余名能够热心抗战,宣传、组织并领导群众的人才,成为宝贵的骨干力量,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而这枚珍贵的徽章也印证了胶东公学的光荣历史。(转自《烟台晚报》张文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