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番更新时间:徽商桑梓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27:00

徽商桑梓情

后惟泰

俗话说的“饱汉不知饿汉饥”是说富人不知穷人的苦。也常用来比喻未曾经历没有体会。

想当年闹革命“分胜利果实”,我们劳苦大众为什么那样欢天喜地?因为那时我们是处在经济弱势的“饿汉”,一种民主解放的喜悦之情,感恩之心,形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之魂。然而那种为“饿汉”、为“大老粗”而自豪,“越穷越光荣”的信条,犹如唐僧的紧箍咒,使当惯了“饿汉”的不敢有渴望当“饱汉”的“邪念”。因为“饿汉”是革命者,“饱汉”是革命的对象,因此又滋生出“哭穷”的社会的现象,即使不穷,但绝不敢“露富”。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醒来的中国人终于向全世界宣布“告别饥饿”!如今在“让少数人先富起来”的阳光下,一些人率先致富了,大多该称“饱汉”了。而我们现在大大小小的“饱汉”,许多是当年“饿汉”的后裔,有的还有饥饿的亲身体会,岂能忘记老祖宗的饥饿之苦?岂能忘记我们现在还有弱势群体?

我们的祖辈曾有“饱汉亦知饿汉饥”的传统。

我在徽州生活了近半个世纪,富丽辉煌的徽州古建,亲临目睹;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耳濡目染。如今我们在旅游时看到那雍容华贵的古宅,高大雄伟的古塔,长虹卧波的古桥,还有那随处可见的古牌坊、古祠堂、古书院,无一不显示当年徽商的富有。透过这些表面的繁华我们会感悟到徽文化的厚重。徽州有句家喻户晓的民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往外一丢。”到过徽州旅游的人无不说徽州青山绿水,但从生存条件来说,徽州是穷山恶水,徽商是被穷山恶水逼出来的。

徽商的一大特色就是“贾而好儒”,贾为厚利,儒为名高。古徽州有着“千年归故土”的风俗,在宗法礼教下成长的徽商,致富之后认祖归乡,不忘乡里,他们将积累的巨额财富源源不断地输往桑梓,建造宅第、宗祠、园林、修建道路、桥梁、亭阁,兴办私塾、书院、义学,重教兴学,扶贫济困,这种风尚历经几百年,经久不衰。

当你随手翻阅有关徽文化的资料,就会发现许多公共的古建筑都是徽商捐资兴建的,他们积极投身于社会的基础建设和公益事业等各种“善举”活动,营造了古徽州良好的社会风尚。他们的历史功绩永远留在徽州后裔的记忆里,代代相传。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安徽省古徽州地域内的大小古石桥就有120多座,其中有80余座被省、市、县列为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桥大都是历代徽商浪迹天涯,艰辛创业,挣钱回乡所建。

乐善好施是徽州人的传统美德。歙县太平桥的故事广为流传。据说,该桥原为木结构,始建于南宋端平元年,因每年雨季涨水,三年两头桥毁人淹。相传明弘治年间,当地一位孤寡老太临终时将自己一生积攒的银两全部捐出,建议建座石桥,此举感动当地许多商人,大家纷纷筹资投劳,历时数年石桥建成。为纪念这位寡妇,当年的太平桥也叫“寡妇桥”。

休宁小溪是个县级地图都找不到的小山村,村边有条河坝。相传过去村里一位姓胡的举人,在外地经商攒了些钱准备在家乡置一份田产,后来听村里人说,家乡常遭水患,于是他就用置田产的资金在河边修筑了一条拦洪大坝,保护了这片良田。至今小溪人还在传颂着这位官商为百姓做的这件好事。

诸如此类的“善举”在古徽州比比皆是。这些永载历史的事实无可辩驳地说明:官,不都是贪的;商,不都是奸的;有钱人,不都是自私的,“饱汉”也有知“饿汉”饥的。

更可喜的是古徽商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在当今一代新徽商中有了新的体现。前几年我因工作之便到过全县大部分中小学,我发现有许多新教学楼是个人或企业赞助建造的。其中新徽商居多。

按现代新标准建设的海阳二小,又称“明德小学”。闻名遐迩的德胜休宁木工学校,德胜休宁平民学校,还有休中、溪口的逸夫楼,海中、板桥的松珍楼,海阳一小的“明德楼”,“志和楼”,秀阳的“恩美楼”,临溪、蓝渡的“吴克良教学楼”等等,都是热心教育人士和旅外的游子他们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兴建的。还有企业赞助的“文达楼”、“迎客松楼”、“慈心楼”、“砺剑楼”......不胜枚举。这一幢幢新的教学楼,使休宁学校旧貌换新颜。状元故里的父老乡亲,永远记住他们的慈善心、桑梓情。

20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