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安住宿攻略:谈铜鼓县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及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18:03

摘要:阐述了茶叶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照、温度、水分、相对湿度等气候条件,并提出营造防护林、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适时合理采茶等技术,从而达到茶叶高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茶叶生长;气候条件;高产技术;江西铜鼓
  
  铜鼓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群众有种茶、制茶的好经验,全县有茶地超过6 666.67 hm2。茶树遍布全县,铜鼓的大塅、温泉、棋坪等乡镇已初步建成了万亩红、绿茶基地。研究和掌握茶树与气候的关系,可以帮助茶农认识茶树在复杂环境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对于合理布局、选择优良品种和制定栽培技术,夺取茶叶的高产、优质具有重要意义。
  1茶叶生长发育气候条件
  1.1光照
  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是靠光合作用合成的。光对茶树生长、茶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红光、黄光易被茶树吸收利用。铜鼓县上庄、和尚岭、兰草湖等地的海拔400 m以上的山区,随着高度的增加,云雾、降雨日也相应增加,漫射光多,且所含红光、黄光多,有利于氨基酸、维生素的形成,茶叶芽嫩、叶肥、香味浓,有利于茶叶生产。
  1.2温度
  茶叶属亚热带多年生植物,喜温喜湿,较为耐阴,需水肥,怕冻、怕旱。研究认为,气温年较差小的地区茶树全年生长,气温年较差为10~15 ℃的地区茶叶为长季节性生长,15~25 ℃的地区茶叶生长为短季节生长。从气温的纬度变化分布可以得出,南纬16°至北纬20°茶区的茶树生长为全年性,北纬20°~30°的茶区为长季节性,大于北纬30°的茶区为短季节性生长。铜鼓县地处北纬28°32′,茶叶为长季节性生长。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 ℃左右时,茶芽开始萌动;当气温上升到14~16 ℃时,茶芽开始伸长、叶片展开;17~25 ℃时新梢生长旺盛。气温在15~25 ℃时,随着气温的升高新梢生长量增加。铜鼓县春季白天气温高,生长量大于夜间,夏季则因白天气温已高于新梢最适宜的温度,生长量小于夜间。在茶叶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较低时,光合作用弱茶叶生长缓慢,产量较低,但芽叶幼嫩,含有效化学成分高,茶叶的品质优良;超过25 ℃时茶叶生长较快,易老化,纤维素含量增加,茶叶产量高但品质较差。由此可见,在一定许可温度范围内,低温区出高档茶,高温区成茶快而品质较差。研究同时发现,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积温达到的条件下,高海拔的地区比低海拔的地区茶叶品质好。茶叶对低温比较敏感,如果茶叶生长期内气温降到10 ℃以下,茶叶生长变慢,以至停止生长;春季气温回升茶芽萌动之后,若气温急剧下降到2~4 ℃时,茶芽即遭受寒害;如气温降到-2 ℃,则花芽不能开放。另有研究认为,当日平均气温达30 ℃以上、最高气温>35 ℃ 日平均相对湿度低于60%、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以下时,茶叶的生育就会受到限制,如果这种天气条件持续8~10 d,茶叶就会受害[1-2]。
1.3水分
  水分是茶叶的重要组成部分,茶叶愈幼嫩的部位含水量愈高。幼嫩的新梢含水量达75%~80%,老叶一般在50%左右。茶叶在降雨量高达6 000 mm、低至600 mm的地区均能生长。但茶叶枝叶繁茂,蒸腾旺盛,加之不断采摘幼嫩梢叶,因此茶叶对水分的要求较高。据研究每生产1 kg鲜茶,茶叶平均耗水量达1 000~1 270 kg。从高产、稳产的要求来看,年降雨量最好在1 500 mm左右,而且生长季节的降雨量最好在1 000 mm左右。
  1.4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条件也是茶叶生产的重要因子。铜陵县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连续3 d日平均气温在10~15 ℃,且月平均相对湿度>80%,为有利优质茶叶生产的气候指标;3月中旬至4月中旬连续3 d日平均气温>20 ℃,或最高温度>25 ℃,且日平均相对湿度<70%,为不利优质茶叶生产的气候指标。铜陵县是完全符合的,故有利于茶叶的生产。
  2铜鼓县茶叶生产的高产技术
  2.1选择优良品种,营造防护林
  根据农业气候相似原理,应选择适宜铜鼓县气候,且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的无性系良种[3-4]。茶树属半阴性植物,建园时必须在茶丛周围营造杉树、香樟等防护林和遮荫树。夏季茶园植树遮荫,可降低叶温和气温,提高空气湿度,减弱太阳直接辐射强度,使茶叶持嫩性强。遮荫树落叶形成的覆盖层,可减少土表蒸发和径流、涵养水源,并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创造较好的土壤气候条件[5-6]。
  2.2合理密植
  茶叶产量由树冠上各次采摘时新梢的数量及叶片重量组成。因此,合理密植、增加覆盖度、扩大采摘面,提高茶树对光能的利用率,可增加茶叶的产量。铜鼓县各地的光照条件都较好,日照时数较多,但是光能利用率普遍较低。可合理密植,一般栽1.95万~2.25万株/hm2;密植3万株/hm2,采用双条植式为3.9万丛/hm2,即11.25万~11.70万株/hm2。培养树冠,要求第3年茶树覆盖度达60%以上,第4年达75%以上,开采产量达750 kg/hm2以上。
  2.3病虫害防治
  为了避免夏季高温干旱危害,应选择有水源、向阳、坡度25°以下、土质好(pH值4.5~6.5,土层较厚)的地方开辟茶园。清明前后,用石硫合剂或50%甲基托布津和杀灭菊酯等防治叶枯病和杀死茶树上的越冬虫卵及茶黑毒蛾;立夏至夏至用杀灭菊酯等防治茶尺蠖、小绿叶蝉等害虫。
  2.4适时合理采茶
  根据茶树具有早采早发、晚采晚发的特性和“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是把草”的经验,一般春茶开采期确定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 ℃初日7 d后至5月10日;夏茶开采期在稳定通过20 ℃初日至7月10日;秋茶开采期在日平均气温升达30 ℃时至9月。开采标准一般为春茶新梢在树冠面上达10%~15%、夏秋茶达10%时为宜,细嫩名茶达5%即可开采。
  
  3参考文献
  [1] 王远泰,雷玄肆.浮梁县发展茶叶生产的气象条件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05(2):31-32.
  [2] 李云杰.宜宾县茶叶生产适应性气候分析[J].四川气象,2005(4):40-41.
  [3] 邹正金.整合茶叶资源做强茶叶产业[J].中国茶叶,2005(6):26-27.
  [4] 吴荣升.当前漳平市发展茶叶生产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福建茶叶,2009(3):27.
  [5] 包唐成,俞茂昌,孙春明,等.宁海地区茶叶生产现状与茶园虫害防治[J].上海农业科技,2008(1):86-87.
  [6] 陈继府,叶友成,俞茂昌,等.桑洲茶叶生产现状和改进措施与发展前景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7(S1):235-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