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电游官网:马寅初后人-----马家儿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6:19:08

马家儿孙

马寅初给后人留下的最宝贵遗产,除了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乐观豁达地生活

 

和北京一些著名的胡同一样,大规模的拆迁、开发使得东总布胡同早就变了模样。

总布胡同位于东单至建国门之间,长安街以北。分为西总布、东总布、北总布三段,全长一千多米。在这里土生土长的马思泽熟稔这条胡同的历史。

“1900年,德国公使克林德在西总布胡同西口向巡逻的清军士兵开枪挑衅,被清军击毙,由此成为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借口;1919年‘五四’运动中著名的火烧赵家楼,就发生在北总布胡同的中段……”建国后,李济深、沈钧儒、李宗仁、张治中、十世班禅、乌兰夫等著名人士都曾住在这里。

如今这条胡同只剩下几个院落保留得较为完整,马寅初先生居住过的东总布胡同32号院是其中之一。

悲欢离合

1949年马寅初到北京参政后不久,陈云安排他在东总布胡同62号(后门牌改为32号)小院安家。

“刚开始,就爷爷一个人住在这里。当时他还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许多工作要在上海处理,就两地来回跑,家里的其他人则多住在上海。

1952年,各大区军政委员会机构撤销,爷爷才开始常住北京。”

马思泽的奶奶和父辈,是在1953年后陆续迁到北京的。

他的父母亲、伯父伯母、三姑夫妇,以及姐姐和两个表姐,一起住进了这个院子。“我是第3代中第一个在北京出生的孩子,最后住在这个院子里的第3代一共有8个人。”

马寅初和两任夫人共育有8个子女,长子不足一岁时不幸夭折,长大成人的7个子女中头5个都是女儿。

马思泽没见过大姑姑马仰班,“1953年我没出生她就去世了。”

他的二姑姑马仰曹在英国,二姑父是台湾方面驻英国代表,1949年后一直留在英国。

三姑姑马仰惠在北京,后来长期担任爷爷的生活秘书。

四姑姑马仰兰在联合国总部工作,定居美国。

五姑姑马仰峰在上海。他的伯父马本寅和父亲马本初是马寅初最小的两个孩子。

著名文史学者扬之水的书窗正对马家小院,站在窗前,可以清楚地看到院内那栋淡黄色的欧式两层小楼。

年过八旬的马本寅和马本初兄弟俩仍住在这里。老人们很少出门,院子里多数时候都安静无声。“我判断他们家还有人住着,每年冬天的时候,都有人运煤来。”

马思泽当年给爷爷马寅初烧书的采暖小锅炉这两年才弃用,高高的烟囱成为过往岁月的特殊见证。

一直到1960年之前,这一大家子都是同桌吃饭,“餐桌是一个大圆桌,像餐厅里那种能坐下十多个人的大桌一样。”

即便是在“新人口论”遭到围攻的那几年,马家关起门来仍然是其乐融融。家里的小孩子,马寅初按照家乡风俗,不分男女统称为“妹妹”。“夏天吃完晚饭,爷爷会拿出一两个西瓜,全家人聚在一起,吃西瓜乘凉。”

1960年前后粮食开始紧缺,“我们一辈儿的孩子也越来越多了,特别能吃。

父辈们每天上班,大家回来的时间不一样,有早有晚,凑在一起吃饭不太容易。

从那个时候开始,吃饭的单位就划小了。爷爷奶奶在一起吃,家里要是来了客人也跟他们一起吃。其他人就以小家庭为单位分开做饭吃饭。

那会儿也很热闹,到吃饭的时候可能摆三四桌,每桌的东西都不一样,有时会交换一些菜啊什么的,大家串着吃。”

热闹幸福的大家庭生活在1969年终止了。

当年4月,马思泽的母亲去河南干校下放劳动,“我妈妈是家里第一个离开的,我爷爷那时候行走已经很不方便了,他拄着一个高木凳,拖着病腿很慢很慢地坚持从房间里一直走到大门口,把我妈妈送走了。”

再后来是马思泽的伯父伯母、姑父、父亲、姐姐……“我是那年9月离开家的,去的是我母亲所在的干校。

我走的时候,家里只剩下50岁以上的老人,还有13岁以下的弟弟们。”

1971年,89岁的马寅初写信给北京市委,为马思泽争取到回城机会,家中其他人也陆续返回北京。“全家稍微安定一点,我爷爷就生病了。

1972年他得了直肠癌,住院做手术。手术后,他人生的最后10年基本上就是在轮椅上度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