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手机游戏软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三部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1:24:57

 

            数学起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数学和社会生活的联系,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在每册数学教材中,与四则运算相关的单元都专门编排一节“解决问题”,目的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些教师照本宣科,将数学课堂孤立于生活之外,大搞“题海战术”,然而相当多的学生对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学问题毫无兴趣,并且苦于没有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了信心。实践证明,数学教学如果急功近利,违背教育规律,势必“走火入魔”。 笔者认为,数学教学必须立足生活大课堂,融入生活,在教学中突出思维训练,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一、 带领学生走进生活,感受数学魅力。

数学教学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引导学生走向生活,实事求是。当学生睁大好奇的眼睛,就会发现,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许许多多的问题,都可以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就会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意识,这样,假以时日,面对与数学有关的现实问题,学生便能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探索解决方案。

 比如,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后,我让学生解决这样一道题:“小明家住在九楼,如果他上每层楼所用的时间都相等,那么他上每层楼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几分之几?”班级绝大部分学生的答案是“九分之一”,只有一个叫伟伟的学生认为上到九楼只需上八次楼梯,所以正确答案应是“八分之一”。这种情况说明,学生学会了书本知识,不一定就能解决好实际问题。生活中的数学需要我们睁大眼睛,透过表面现象,探究问题的实质。

再如,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除法》部分有些生活问题的结果需要求近似值,有时用到“四舍五入法”,有时用“去尾法”,有时又需要用“进一法”,而一些学生往往不顾具体情况滥用“四舍五入法”。在这种情况下,我启发学生:现实生活中,哪些问题用到了求近似数的这三种方法?你能分别列举一例吗?课堂气氛顿时活跃了。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热烈讨论,争着列举实例。学生在列举实例中,实际上就进行了分析比较,理解了这几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和不同用途,认识到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时,要灵活处理,“慧眼识珠”,恰当地选择一种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形成解题策略。    方法就是世界,智谋决胜千里。有的教师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多做题,做的题多了,自然就会了。这种做法其实并不可取,用之效果极差。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解题方法。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形成解决同一类问题的策略,即所谓的“多题一解”。例如,与“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在解答时容易混淆,张冠李戴。这时,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把握特征,发现哪一类问题要用“最大公因数”的知识来解决,哪一类问题又适合用“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像工程问题、行程问题、相遇问题、植树问题等类型的应用题,都可以归纳出基本的解题方法,有了这些方法就如同打仗有了先进的武器,学生解决同一类问题时就会所向披靡,事半功倍。

三、启发学生求异发散,培养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成长的灵魂,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创造力是人们改造世界,建设新生活的强大武器。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要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分析、判断、推理、归纳,尤其是要打造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笔者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一,鼓励求同存异,赞赏“一题多解”。

“条条道路通罗马。”同一个问题,可能会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在解决问题中,我经常启发学生思考:换个思路,这道题还有没有其他解法?这几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之处?对于学生发现的不同解法,我会大加赞赏,这样他们探究学习的热情被激发了,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做题时也便主动地尝试采用不同解法。

 其二,启迪发散思维,鼓励奇思妙想。

有些数学问题,采用常规方法不好解决,可能需要另辟蹊径,巧思妙解。               

例如,“鸡兔同笼”类的趣题,可以引导学生用假设法解题,假设的思路也不止一种。有一道“分牛问题”:有个老农临终前要把17头牛分给3个儿子,老大分得这些牛的二分之一,老二分得三分之一,老三分得九分之一,该怎么分?解决这道题时,如果学生还未学习“按比分配”方面的知识,则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借一还一”法(借1头牛,分后再还1头牛),用18头牛来算,就解决了问题。

有些问题比较抽象,可以鼓励学生先大胆猜测,再探究解决。

例如,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一课时,大家一起观察了足球比赛前抛硬币来决定谁开球的情境图后,我提问:“如果连续抛10次硬币,你认为正面朝上的次数多,还是反面朝上的次数多呢?如果连续做30次、50次呢?请同学们大胆猜一猜。”学生们有的猜测正面朝上的次数多,有的猜测反面朝上的次数多,还有的猜测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一样多。我并没有直接判断谁对谁错,而是引导他们分小组做抛硬币实验,填写实验简表,统计实验数据,得出最后的结论。

总之,数学问题生活化是新课程的生命力所在。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就必须热爱生活,努力挖掘生活素材,引领学生走进生活大课堂去学习数学;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善于思考,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强化应用意识;引导学生应用课本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又不受课本知识的禁锢,活学活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也会“爱上数学”,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同步发展,轻松学习,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