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小晨微博号:吴仁宝详解“天下第一村”(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3:50:43

吴仁宝详解“天下第一村”(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11月17日06:02  华商网-华商报

  

  84岁的吴仁宝

  

  矗立在华西村中的摩天大楼高达328米,高度排名世界第15位

  人物语录

  北京现在最高的大楼就是328米,华西人民就要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

  有领导说,你这个土标准好;有领导说,你这个土标准搞得太土了;也有领导说,你这个土标准搞得太洋了。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再改,就改为不土不洋、不城、不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社会上有少数个别地方,叫买官卖官,他们买官同我们不一样,我们买官是为老百姓挣钱,阿四(吴协恩)挣钱不是为自己,所以说为什么是他接班;胡总书记说了两个谢谢我,如果是一个谢谢我,那是礼节性的谢谢;但是两个谢谢我,那就是真正谢我了,所以我要干到85岁了。

  11月1日上午11时许,一辆挂着“苏 BD0001” 牌照的奔驰 S600轿车停在红色地毯的尽头,司机下车后打开右后侧车门。一位脚穿千层底布鞋的老人走了出来,面对记者的相机微笑示意。

  这里是著名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这位老人就是。

  在华西村随处可见他的大幅照片和语录,每天上午10时30分准时向来访游客做报告,多年来吴仁宝雷打不动。

  吴仁宝生于1928年,连续48年担任华西村(大队)党委(支部)书记。2003年才退居二线,四子吴协恩接班。2005年,他曾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在该期封面右上角,是吴协恩的一张小照片。

  吴仁宝曾一度官至江阴县县委书记,但用他的话说,自己是一个“裤腿上一辈子甩不掉泥巴的农民”。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他所领导的华西村一直走在中国农村发展前列。经历文革、改革开放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同时期,多少“典型”、“旗帜”昙花一现,唯独华西村至今依旧不倒。

  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天下第一村”大旗始终不倒?吴仁宝自有说法。

  楼高328米是为“和中央高度保持一致”

  “我们建了一个大楼,高度328米。楼的高度不是世界最高,我们排第15位,还有209个国家没有这么高的大楼。为什么要328米高?因为北京现在最高的大楼就是328米,华西人民就要和党中央高度保持一致”,吴仁宝说。

  面对台下近两千名游客,思维敏捷、记忆力超好,近20分钟的脱稿报告,内容几乎和已出版的文稿一字不差。

  此前,华西村这幢摩天高楼引起媒体普遍关注,大家纷纷猜测为什么楼高328米,谁知吴仁宝给出了这样的解释。

  早在4年前,这座高楼建设初期,华西村200户村民出资20亿消息传出,就曾引发广泛质疑。如今,这座实际耗资30亿的摩天大楼落成启用,再次将华西村推向舆论中心。

  高楼有两个称谓:龙希国际大酒店和华西空中增地新农村大厦,这座地下2层地上72层的摩天大楼由三足鼎立的60层主体及12层球体和颈部组成。

  高楼底层有两个入口:一个供酒店客人出入,另一个则是为外来游客特设。按照公布的收费标准,目前对外开放5层及72层观光平台单人收费每层100元,套票300元便可全部游览。

  所有游览项目中,最令人瞩目的则是位于第60层号称重达1吨的金牛。

  这头造价3亿元的金牛,曾使华西村备受“炫富”指责。但华西村党委副书记孙海燕对此不以为然。“作为村级建制,华西村已经是最基层了,不是一级政府,没有必要做面子工程。”孙海燕说。

  为什么不把金牛放在第一层而是放在第60层?这正是华西村的“卖点”所在,就是要吸引游客花钱去看金牛,更何况短短一年时间内,这座金牛已增值近一个亿。

  现年37岁的孙海燕,是这座摩天高楼的200个股东之一。20年前,高中毕业的他由苏北盐城来此打工。如今他和家人已成为正式村民,不但拥有华西村400多平方米的别墅和奥迪轿车,而且还在无锡市区投资买了房。

  对于媒体热议摩天大楼背后显现出村民财富差异分层,孙海燕解释说,华西村是集体经济,当时投资建大楼还是有风险的,为了减少风险,当时入股者主要是在村里股份比较多的现职班子成员,这也体现了老书记的“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思想,就是要干部带头参股把大楼建好。

  盖大楼是老书记定的,村党委又通过了,后来很多没入股的村民去找老书记,老书记在村民大会也做了解释。

  不管哪级领导讲的,都是对的

  吴仁宝对记者解释说:最初建“空中增地新农村大楼”的用意除了“借天增地”300多亩外,还有“增值”,大楼到最后落成总投资30亿,按照如今的市值至少要50亿。

  孙海燕强调说,200户村民出资建大楼,并不是说大楼完全就是这200户的,而是大家参股20个亿,大楼实际投资30个亿,多出10亿是村里集体投的。

  而且200户拿的20亿元并不是现金,而是在村里的股份。按照华西村分配原则,包括吴仁宝、吴协恩在内的所有华西村村民的收入分为三部分:工资、奖金和分红。工资最高封顶每月2000元,奖金的20%发放现金,其余80%作为集团公司的股金,而股金分红则以现金形式发放。

  华西村村民入股的原则是,“人在股金在,厂在股金在”。

  “厂子不在了,股金自然也就没有;如果人离开华西,股金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在高福利高回报情况下,肯定要有制约。当然,如果人亡故了,股份则可以由法定继承人来继承”,孙海燕说。

  记者发现,参观华西村的游客以江苏省内及周边城市的退休居民为大多数,各地旅行社组织的一日游报价均在200元以内,包括往返车费及在华西村的一顿午餐。

  这些与吴仁宝同时代的人们,有着太多相似的生活经历,吴仁宝的即兴报告不时博得听众阵阵掌声。

  “我们在建设过程当中,要听各级领导的话。因为我们是村级,我们的领导比较多,上面有5级领导,领导对我们的标准是不统一的。我们既要和上级保持一致,也要和群众保持一致。”

  “有领导说,你这个土标准好;有领导说,你这个土标准搞得太土了;也有领导说,你这个土标准搞得太洋了。那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再改,就改为不土不洋、不城、不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你看我们有两个公园,一个叫世界公园,这个是不土的;一个是农民公园,这个是不洋的。看我们华西金塔,你从外面看是不洋的,到里面看是不土的。这样,哪个领导说我们洋的,我就给他看不洋的;哪个领导说我们土的,我就给他们看不土的。这样的话,所有领导讲的话我们都听了。”

  吴仁宝说:“领导讲的话要听。为什么?我们认为,不管哪个领导讲的都是对的。为什么?一般作为领导,错的是不讲的。那么我们怎么听?领导讲的,我们已经做了,不要重复再做;领导讲的,我们暂时还没有条件去做,不要勉强去做。我刚刚说了,领导讲的都是对的,那华西为什么有些事情不做?因为领导不是对华西一个单位讲的,华西不好做的,其他单位可以做。所以还是领导讲的是对的。”

  吴协恩接班是出钱“买”来的

  2003年,吴仁宝和吴协恩父子交接班,引得舆论一片关注。

  “一家三代都担任领导,难道每个人都很优秀?”自从吴协恩接任华西村“一把手”,质疑声不断。

  吴仁宝对此回应说:“新书记是通过民主选举全票当选的,接班以来,实现了''固定资产不借贷,流动资产三七开'',而且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新书记的能力都得到了公认,各方面的评价都很好,是一个有能力、有办法、有水平驾驭各种复杂情况的好班长,德才兼备。”

  吴仁宝说:“我有四个儿子一个女儿,阿四吴协恩是最小的。当书记,为什么不是老大、不是老二、不是老三呢?我们与经济挂钩,所以他当上书记。老大、老二、老三呢,赚的钱都没有他多,所以我说阿四这个书记是出钱''买''来的。社会上有少数个别地方,叫买官卖官,他们买官同我们不一样,我们买官是为老百姓挣钱,阿四挣钱不是为自己,所以说为什么是他接班。”

  事实上,老四吴协恩曾被父亲送养给同村的孙良庆。1974年“双抢”时节,村民孙良庆的独生子掉河里死了,吴仁宝担心孩子母亲寻死,于是将4个儿子中最小的吴协恩送了过去。吴协恩曾当过兵,做过供销员当过厂长,经历丰富。

  吴仁宝解释说:华西有41个正副书记,其中5个是我的子女,他们通过数十年的工作,能力是群众中公认的,上级党委对这些同志信得过。社会上的舆论说,我吴仁宝搞家族制,子女全是“官”。在华西的历史上,有过6任主办会计,我们一家没有谁担任过主办会计。华西的账,从1961年开始,都可以翻出来查。

  可以这么说,我这个家族,都是为了老百姓,不是为个人谋私利的。要求老百姓做到的,我一家首先做到;要求老百姓不做的,我一家首先不做。如果都像我吴仁宝一家,这样的家庭还是多搞的好。

  如果所有的书记都能为老百姓服务,我们现在可能就没有贫困县了,也就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为什么这样说呢?我家这5个书记,现在解决了3万人的就业,有的人比我们还富。

  胡总书记说了两个谢谢我

  “华西村为什么不分田到户?不是我们不分田到户,我们听中央的。中央说,宜统则统,宜分则分。宜统的不统,就不科学;说华西为什么不转制?我们听中央的。中央说两条不动摇:坚持和巩固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支持推动非公有经济发展毫不动摇。所以我们创建了公有私有公司双富有,不怕私有,也不怕公有,就怕不富有。”

  面对台下近两千来自全国各地游客,吴仁宝侃侃而谈:

  “我在60岁时讲,我要争取干到80岁。为什么要干到80岁?主要年轻时候有效工作做得太少,等到我年纪大了,政策非常好,我要利用这个好政策,把我年轻时耽误的补一些回来,还有就是我年轻的时候工作有缺点,如果我不工作了,我原来的缺点就没有机会纠正了”。

  十六届五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新农村五条标准出来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很多领导和专家说,华西已经实现了这5条新农村标准,那说明我耽误的补一些回来了。后来我想干到85岁了。为什么又要干到85岁呢?主要是各级领导对我鼓励大。2007年“七一”去北京参加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对我说:你好,你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贡献,谢谢你!谢谢你!

  “胡总书记说了两个谢谢我,如果是一个谢谢我,那是礼节性的谢谢;但是两个谢谢我,那就是真正谢我了,所以我要干到85岁了”。

  原先我打算干到85岁,马上就要到了,现在我又改成了两句话,叫“生命不息,服务不止”。

  我这个人就是这样,在任何情况下都挫伤不了积极性,哪怕他骂我都没有关系,因为我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感觉很好,我也预见自己,说百岁难争取,可能90岁要争取。所以我要做到职务休而思想不休、工作不休。

  海外投资搞过,但赚不到钱

  事实上,华西人津津乐道的第一桶金,则是吴仁宝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预感到中国新一轮发展即将来临,于是在半个月筹措资金2000万元,购进大批钢坯、铝锭和电解铝,短短几个月,一下就赚得近亿元。

  尽管此举显示了吴仁宝过人的智慧,但也让他背上“钻国家空子”的黑锅。

  有网友发帖子提出疑问:如果华西村是靠正常的经济运作来发展,并像宣传显示的那样富裕,必定应该有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华西村主业却是钢铁和纺织,这两个行业都属于矿石涨价和金融危机当中被冲击的微利产业,宝钢都无法创造奇迹,何况乡镇企业;

  而房地产对于华西来说更是难题,华西的建筑都属于自产自销的“集体所有制”,无法从村外吸收资金,即便能卖,地也就那么一点,能卖多少,能卖多贵,能卖多久?难道华西村有什么“秘密经济”?

  符合惯例的一种猜测,就是利用红头文件向银行贷款,因为这涉及江阴、江苏乃至国家的面子,任何一届在任领导,都不敢承担在本人任职期间“华西神话”破灭的地震。而银行作为国企又怎能不理会红头文件?开始也许只是几十万救救急,后来就变成几百万的特别款,而现在很可能是数百亿的黑洞……

  对此类质疑,孙海燕回应说,2003年新书记上任后,华西村产业转型非常成功,目前华西企业集团涉及金融、典当、财务公司、码头、海运和网络等,很多项目都在香港、上海、澳门等地,三产服务业利润贡献率接近50%。

  孙海燕预言:基于网络平台的华西商品交易所,明年将完成500亿交易额,后年将达到1000亿。

  “所有这些投资有没有银行贷款?”记者问。

  孙海燕回答说,华西村的原则是“固定资产不借贷,流动资金对半开”。

  记者问:“那么一半的流动资金贷款又是多少呢?”

  孙海燕答:“具体数字只有财务部门清楚。”另一位华西村干部补充说,这些数据也是企业的商业秘密。

  11月1日,记者向吴仁宝当面请教:“如今华西很有钱,会不会去国外投资发展?”

  吴仁宝说:“我们投过,但赚不到多少钱。我们曾到墨西哥看了铜矿,但下面就没有铜,国外有不少国家,不讲信誉。反过来,真正稳定是中国,我们中国人讲信誉,国内的内需拉动,我们对国内的市场有把握。”

  华西不需要跨越式发展

  华西村新建的摩天大楼一楼大厅里,巨幅吴仁宝的画像摆放在入口处,与之相呼应的是南街村赠送的一尊毛主席木雕,操着各地口音的游客熙熙攘攘。

  这座高楼的前身,是华西村的一个村办服装厂,如今已经迁到别处。按照吴协恩的规划,10年之后,华西中心村将不再有工业,而这座摩天大楼,是转型的主要标志。

  针对转型,吴协恩说,“华西不会放弃农业,但会用高科技来提升农业。华西村将投资7~8个亿,建成国内最好、国际一流的高科技农业。但做企业不是赌企业,高科技同样蕴含着高风险。我们不能因为转型,影响华西人的生活。华西不需要跨越式发展,而要稳中求进。”

  在华西村提供的一份新中国建国60周年的“华西特刊”上,华西村88位先进人物头像排成“金字塔”状,吴仁宝家族有22人处在“金字塔”的顶端。图片资料显示,吴仁宝一家三代人几乎都担任了重要的领导岗位。

  吴家最为年轻的总经理是吴协恩的小儿子孙喜耀(吴协恩从小被送养给孙家,所以吴仁宝坚持孙子随孙姓)。

  孙喜耀今年26岁,高二时赴澳大利亚留学。2008年归国后担任吴仁宝秘书,次年出任华茂计算机有限公司总经理。进军网络亦是华西集团产业转型重点之一,吴协恩在接受凤凰卫视专访时称,这是发挥他的专长,因为“据我了解,他在澳洲打游戏啊什么,他还拿过第一名。”

  吴仁宝是一位农民,但他却有着非凡的生存智慧和领导艺术。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报纸看头版,广电早中晚,注重看海外,坚持把好关”。素有“农民政治家”、“农民思想家”之称。

  在新大楼下的塔群中,有一个5年前建成的华西村幸福园,园内有各种人物雕像:慈眉善目的菩萨、闭目沉思的孔圣人,也有并排而坐的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共领导人。

  吴仁宝说,在这里园子里,每个人都可以找到信仰,人有了信仰,才能获得最大的幸福。

  尽管如此,实际上并非所有村民都对待在华西村有兴趣。

  与孙海燕相距不远的一间别墅的女主人说,她与丈夫都是老华西村民,而且丈夫在企业的股份比一般人要多一些,但是他们唯一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却不愿留在华西村而去了上海。“高兴了就回来,不高兴了就待在上海。”

  ■本报记者张宏伟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