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便尺寸规格:"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3:06:23
以生为本 动态生成 作者: 任佳顺       人气: 1484       日期: 2007-2-2 9:27:27      

——"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与反思

【背 景】

分数在生活化数学和形式化数学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本课的学习只是最初步的认识,只是在学生富有生活化的认识基础上,加以初步的数学化的整理和概括。本课主要:了解分数的产生和应用,知道分数里有几个单位,会读会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本课的知识看似简单,但对学生来说是数的认识的突破(从整数向非整数的突破),是认知结构上的新建,是思维上的一次飞跃。再简单的知识也不能简单随意地教学。在这种新知识起始课中,应充分展示新知识的趣味性和奥妙无穷,让学生一接触到就能喜欢上,从而萌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才是我们的目标,这才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教育教学观。

本课的传统教材编排和教学过程也是让学生动手剪纸、涂色,但一般是由教师操作演示,即使安排学生动手,也只是在教师的步步指令下而活动:指定画(剪)几分之几就是几分之几……这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和开放教学,无法形成师生的互动。如今,我从学生的原有认知出发,让学生运用平日积累的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去动手“创造”分数,在交流中学习。目的在于努力寻求“生本”、“互动”、“生成”、“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新建构。

【课堂实录】

一、前测——了解

1、师(指着板书:分数):你听说过分数吗?你在哪里见过分数吗?

大部分学生都说:听说过,见过。如:在分东西时,微波炉的按键面上,一些课外书上……

师:那你能说出几个分数来吗?

生:1/2。

2、师(在该生说出1/2时):那你能上来写一写吗?

生1上台书写。(他的书写顺序是:先写上面的1,再写小横线,最后写下面的2)

生2:他写得不对。我看大人都是先写小横线,再写下面的2,最后写上面的1。

师:你上来写给大家看看吧。(生2上台书写)

师:见过分数怎么写的同学,你们认为谁的写法正确啊?

生:生2同学的对。

师(确定地说):分数一般就这么写。我们一起来书空1/2。(师生共同书空)

师问生1:刚才你是怎么读这个分数的?(生1又读了一遍,但说不出具体的过程。另外几个学生要求帮他解说)

生3:他是先读下面的2,再读上面的1。

然后,以这样的读法和写法分别出示了学生的举例(100/100、1/4、1/5、3/4、4/2、5/8),并在出示过程中叫全班学生读一读,并书空或书桌。

3、师: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分数的知识?(没人举手,学生也都轻声地说不知道)

师接着问:那你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不知道)

那你知道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吗?(教室里一片安静,学生进入了沉思。停顿了好一会,有几人“胆怯”地举手)

生1:我认为跟分东西有关,分东西时会出现分数。

生2:大概是把东西分了,再拿出其中的几部分……就是分数。

(这两位说后,又没人举手了,却有人窃语)

4、师:我听见一些同学在底下窃窃私语,不敢站起来发表意见,大概是心里隐隐约约知道一些,只不过一时不知道怎么说,或者怕说不好,是吧?那没关系,说不出来可以动手做出来、画出来。

[走进课堂的学生并非是“白纸”,他们对新学的知识已经有了一些粗浅的了解。我们教师必须正视这一现状。我在课前预设教学过程时,就意识到了这一事实,因此并未把学生当“无知”来教学的,而是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体验。但又不十分清楚他们心里到底已经知道了多少。于是我做了上述的“前测调查”,为新课的学习展开找准起点。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关于分数的知识了解得还真不少,索性就让学生教会学生吧,在互帮互学中学会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定性的知识。在下面的“创作”中就要读、写分数,我认为这时候互学是有必要的,而且也不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实践——建构

(一)尝试、建模

1、师:现在大家从桌上那一堆纸片中挑选出一张,根据你的经验折出一个分 数来。这个分数可以从黑板上选,也可以自己想。老师提醒一句:请你把折痕用水彩笔画出来,并把你想用分数表示的那部分涂上色或画上斜线,展示的时候看起来明显点儿。

师(学生活动了一小会儿):有困难的同学,可以请教同组的同学,或者到老师这边来,我来帮助你。

2、学生饶有兴趣地动手创作。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3、展示创作成果——

师:已经做好的同学自由上去把作品贴到黑板上,并在作品旁边写出分数。(学生陆续将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兴致勃勃。大约有15个)

[虽然学生对分数表示的意思还不清楚,或无法进行数学化地表述。但他们是有生活体验的。我就利用这些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让学生尝试着“创造”分数。从教学实践看,学生是完全值得信任的!而且,动手过程也是激起回忆、唤醒认知、整理思维的较好过程。我们常说,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我认为动手操作就是一个不错的载体。]

4、讨论、交流——

① 师:看,黑板上的作品,漂亮吧!这里面还蕴藏着许多分数知识呢!(稍顿) 这些作品的阴影部分都能用分数表示吗?都正确吗?

生1(指着 1/4 )这不能用1/4表示?因为它不是平均分的。

生2(指着 1/2):这也不对。它的两份也不是平均分的,一份大一份小。

师:那好,我们把这些不是平均分的作品拿掉(移至旁边)。现在这些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生(都脱口而出):平均分的。 (师板书:平均分)

生3:它们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师:这几个图形都能用分数表示,刚才拿掉的那几个却不能直接用分数表示,什么道理?(师看见大部分学生愣了,赶紧接着说)同组的讨论讨论。

生4(讨论后某一组代表说):我们组认为:要用分数表示出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的一部分,就要先把它“平均分”。不平均分的不能用分数表示。

师(小结):合作讨论的作用真大啊。(稍顿)刚才没做对的个别同学也不要气馁,这只是暂时的失误,大家相信你们接下来会做得很好。

② 师:现在,你能选择一个分数,结合它旁边的图,说说这个分数表示什么吗?

生1:( 1/2)我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2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涂色部分就是1/2。

生2:我有补充,没涂色的部分也可以用1/2表示的。

师:说的都很好。那用1/2表示的还有吗?

学生指出:

师 根据学生的指意把这些作品都放在一起。这时,有生举手要求发表意见。

生3:看了刚才的图,我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它们形状、大小各各不同,颜色也不同,但都用1/2表示呢?(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的悄声议论开了)

师(趁机说):为什么呢?我们同组讨论一下。

生4:我们认为,它们都是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2份,都给其中的一份涂上颜色,所以都可以用1/2表示。跟它们的大小、形状无关。

(“对。我们也这样想的。”其他学生也这样表示)

③ 师:你能再选一个说说吗?

生1:(指 1/4)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给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涂色部分就是这个正方形的1/4。

师(用不同颜色的彩笔再涂了一份):这一份能用1/4表示吗?

生(齐说):能。

师:这两份合起来看呢?

生2:就是这个正方形的2/4。

师(又涂了一份):如果再涂一份呢?

生3:那就是这个正方形的3/4。

师:3/4里面有几个1/4呢?

生4:3/4里面有3个1/4。

师:你知道——1/4里面有几个1/4吗?

生5:1/4里面有1个1/4。

师:那3个1/8会怎样表示出来的呢?是什么分数呢?

生6:就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8份,表示其中的3份,是3/8。

[课堂教学过程需要预设,但更多的是动态生成的。因为学生是活生生的人。材料是教师提供的,学习方向是教师引导的,而交流的话题和讨论的问题是在学生动手过程中随机生成的。上述几个要讨论的分数就是从学生的作品中选出来的。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学生才感到亲切,才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才容易被理解和体会到。教师只需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问题就会迎刃而解;稍作“提拔”,思维的发展随即推动,如“分数里面有几个分数单位”是一个认识盲区(难点),我在这里作了适当地点拨和引导,适时发挥教师的应有作用。]

(二)提高、建构

1、师:通过刚才的动手和讨论,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1:刚才的学数学就像做手工,数学课好象是手工课了。

生2:有趣、好玩,我喜欢。

生3:通过刚才的折纸和讨论,让我又增加了不少分数的知识。

生4:对。以前我只知道其中的一部分就能用分数表示,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知道了还要先“平均分”,不平均分的不行。

生5:以前我只听说过、见过分数,读的时候是从上往下的,还不会写的。刚才听了同学的介绍,现在我会了。

师:通过刚才的动手和讨论,我们对分数的认识又增加了不少。现在请你重新审察一下自己的作品,如果不符合的马上修改一下或者重新做一个,然后把它介绍给同组的人。先说说它表示什么,再说说它里面有几个几分之一。有困难的组内相互帮助或来老师这儿。

学生 再次动手操作,同组合作交流,老师巡视点拨,受理咨询。

2、再次展示、辨析——

师:通过刚才的审察和组内交流,你有什么新发现和新想法要发表吗

生1:( )我这个图形黑板上都没有的,我说给大家听听。我把……4/12。

师:这4/12里面有几个1/12?(生齐说:4个)

生2:( )刚才有个同学折的梯形不能用分数表示,像我这样折应该可以用2/4表示吧?(其他学生纷纷举手)

生3(急着说):他说的涂色部分不能用2/4表示,应该是1/2。

生4:我来补充,他分出来的4份不一样大的,所以不是平均分成4份的,就不能用2/4表示,应该是1/2。我们把两边的两条竖线省略不看不就是对折了吗?

师:生4同学说得很棒。老师注意到,有一位同学的纸上全都涂上色了却没有折痕。(师举起该生的长方形纸片)××同学,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

生5:我只涂颜色却不折它,是因为我认为有很多分数可以表示它。(师“哦”的一声,以引起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和“疑心”。生7接着说)例如:6/6、10/10、20/20,还可以是100/100。

生6:我想问××同学,这是为什么?

师:(也假装不明白)为什么?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5: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把6份都涂上颜色,就是6/6。如果……(教师顺势板书了:6/6、10/10、20/20、100/100)

学生 纷纷点头同意,有些还轻声说:咦,真的。(这时,有一生举手)

生7:我这个圆形既画了折痕又全都涂了色。刚才我还不敢肯定,现在我知道应该用8/8表示。

师:这8/8里面有几个1/8呢?

生:8/8里面有8个1/8。

师:那刚才说的6/6、10/10、20/20、100/100呢?(学生逐一解说)这时,有一生迫不及待地大声说:老师,我有一个惊奇发现。(师示意其发表)

生8:6/6、……100/100都表示这个长方形。它们是不是等于1啊,就是1个长方形?!

师:这个发现太棒了。它们都等于1。 (师顺手板书)

生9:我还发现它们上下两个数都相等的。

[“创造”分数是学生依据个体生活经验和认知体验进行的尝试。第一次讨论也是经验式、体验式的尝试表达。如果只停留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认知新建是不健全的、单薄的。进行第二次是有意识地动手修正和整理,让“后知”的学生有一个审视自我的机会,这既是巩固又是提高,更是完整建构。另外,我发现在创作中,学生受认识水平所限无法创作出等于单位1的分数。而这一知识点是影响学生日后持续学习的关键——如何认识整数的分数表示形式,更是学生认知上的新建构点。我想若由教师在第一次讨论中直接告知,虽然简单方便,但从实践教学看出学生的认识还没到达那样的高度,这样直接“灌输”的效果不会好。于是我作了这样的动态调整——进行第二次修正交流。]

3、师:分数的各部分也应有各自的名称,你能给起个名吗?(不见有反应)这条小横线叫什么?

生1:分线。

师:为什么叫它“分线”啊?

生1:因为它表示把一个东西平均分,就像一把刀。

师:说的有道理。不过,人们习惯上叫它“分数线”。(板书)分数线下面的和上面的数叫什么呢?

生2: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分母”,上面的叫(众学生跟着说)“分子”。

师:咦,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2:因为先有母亲,再生出孩子来。(众人笑了)

师:(笑着说)没想到,你的说法还挺形象的。那我就这样写了。(板书)

4、师:我们班的同学真厉害,不用老师教自己能创造出分数来,还知道分数表示什么意思,会读会写分数了,并给各部分起的名字跟数学家起的差不多。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稍顿)下面我们来练一练。

[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也是约定俗成的。在前面,学生说不出来或者不敢肯定自己的想法,我想是因为没有丰富、深刻的体验。有了动手创作和合作交流的活动过程,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有体验了,即使这时候学生还说不出来,由教师告知,学生也会完全理解了。因此我在第一节没有急于告知,在此时才作了这样的安排。因为我认为:有主动参与才有主动建构。]

(三)练习、发展

1、练习:用分数表示下面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 ) ( )

生:……

生1:第4副图上应该填5/14。

生2:不对,应该填8/18。

师:那到底该填什么呢?我们请他们分别解释一下。

生1:虽然这个图形的名字我不知道,不过没关系的。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14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4份,就是4/14。

生2:填4/14是有道理的。但我认为这是两个正方形是重叠在一起的,一个有9格,两个共有18格,涂色部分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共有8格,那就是8/18了。

生3:那我认为还可以用4/18表示呢。重叠在一起的两个正方形共18格,上面的被涂了4格,下面的4格没涂色。

师:(从大部分学生茫然的神情中看出,学生还没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对于刚才三位同学的想法,你有什么意见吗?(稍顿)刚才这几个同学可能说的太快了点,老师用电脑把刚才说的这几种情况演示大家看一看。

(电脑演示,学生“哦”的一声,笑了)

2、提高练习 蓝

红 左图中,各颜色部分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

绿

生1:我们组认为,红色部分用1/2表示,蓝色部分用1/4表示,绿色部分用1/8表示。

生2:我们组也这样认为。但我想红色部分还可以用2/4和(或)4/8表示,蓝色部分还可以用2/8表示。

师:他的意见正确吗?(师从部分学生的眼神中发觉还有疑问)这位同学你能上来画给大家看一看吗?

生2上台画出辅助线。

师:1/2、2/4和4/8都用来表示这块红色部分,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生3:说明它们是相等的。这就比较奇怪了……

师:这其中的奥秘和规律以后我们还会再学习研究的。

[因为上面的动手活动过程中做了较多的基本训练了,所以练习的设计以开放、综合题为主。以开放的问题情景诱发学生多种答案和多样化方法的产生,目的在于活跃学生的思维,突破分数的“呆板”认识,进一步完善认知建构。在动态中建构认知,才是真正的自我完善。]

三、应用——拓展

1、 师;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见分数、用到分数吗?

生:……

生1:礼堂的大门,一个门框里有两扇门,其中一扇门可用1/2表示。

生2:我们班有48人,我就是其中的1/48。

生3:今天来听课的大约有150人,老师您就是这些老师中的1/150。

师:从刚才这几个例子中,你有没有想到什么?

生4:在一个群体里,假如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2、 师:说得好。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我觉得4/2这个分数是不对的。分子不能比分母大的,因为分子是从分母中生出来的。

生2:这是可以的。你刚才都把这个分数读出来了,说明它是存在的。

生1:那它怎么产生、怎么表示呢?

生2沉默。全班也沉默。

师:到底对不对呢?在这里老师先不说,请大家在课后继续研究,你可以请教询问,可以翻阅资料,也可以上网查询。今天的课先上到这里,下课。

[让学生在举例中体会分数的广泛应用性,是真切有效的,同时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拓展了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引导学生去关注生活实践。值得惊喜的是,学生的思维跳出了单个物体的范畴,找寻到由一些个体组成的“一个群体”的事例,这不仅升华了本课的学习,也为学生课后的探究和日后的学习“播下了种子”。可谓是:锦上添花。]

【反 思】

一、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主建构

“以生为本”是这个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新课程竭力推崇的新理念。教学以学生为本,就应在教学全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现状和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体验和发展,努力创设适合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现代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学生学习的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儿童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欲望。我们倡导以生为本,就应该还给他们这种自主权,并助其成长。

倡导“以生为本”,就应尊重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和知识体验,并利用它来引发学习、推进学习;就应相信学生的才能和水平,信任学生,创设各种活动情景、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主动去尝试、动手、发现、交流、创造。生活在信息化时代中的儿童,时时刻刻触摸着、汲取着信息“营养”。课堂教学必须正视这一现状,让学生真正站上舞台扮演“主角”。我们提倡让学生上台展示和表述,提倡交流和辩论,提倡标新立异、敢于尝试、勇于实践。这不正是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建构的具体策略吗?本课中,我从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互帮互学一些约定俗成的分数简单知识,再让学生动手“创造分数”,就是基于对学生的充分了解和充分信任。

树立“以生为本”的理念,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和体验。体验使学习由认知、理性范畴扩展到了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让学习成为不仅长知识长才干的过程,也是让身心和人格得到健全与发展的过程。要有体验就要有真切经历,要有经历就要有全程的主动的参与。我们都知道:情感等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儿童学习进程的重要因素。喜则爱则追求,厌则恨则远离。本课中我让学生在动手和交流中体验,并经常引导学生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也时刻检讨着自己的言行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二、动态生成,让课堂真正开放

让课堂真正开放是我们一直以来追求的目标。开放的课堂,对孩子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诚实的养成、民主的熏陶、科学精神的塑造、开拓创新意识的培养等无不都是“开放”的功效。开放的课堂包含教学时空的开放,课堂氛围的开放,师生关系的开放,还有教学过程的开放和评价的开放等。“预设与动态生成”为实现课堂真正开放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提供了一种可操作的策略。

“动态生成”讲究在学习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依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作出组织课堂推进学习的随机性调整。当看到学生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分数的知识,我就让学生教会学生,这样既让“先知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还促动“后知学生”平时应多用数学的眼光和思维看生活、想问题。当学生在第一次尝试创作中,做不出“等于1”的分数,我适时组织了第二次有意识地修正创作,学生在两次动手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自我建构。为了使动态调整有针对性,教师必须掌握丰富、准确的动态反馈信息。那就要求我们努力创设真正开放的课堂,在学习进程中促成更多的信息资源生成。开放的学习过程,氛围民主和谐,儿童自主学习、尽情交流、大胆表露。当孩子作出真实的表现和表述时,真正有效的生成信息就触手可得了。

课堂中的“过程生成”与“结论生成”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课堂中的一些动态资源,也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往往只注重“正中下怀”的反馈,常常忽视那些“错误者”或“失败者”,从而丢失了课堂中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的信息,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当我们树立“动态生成”的教学观念,注重“动态生成”的策略时,就会在教学中全程关注学生,就会促使“开放”真正走进课堂。

三、生本理念与生成策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以生为本就是要学生在课堂过程中主动学习、自主建构,而这样就要为学生创设活动、探究、交流、表现的开放过程,使孩子在这开放的过程中作出真实的表现。这开放的过程是无法完全预见的,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虽然有些是可预设的,但生成是“常见的”和“不可避免”的。不过,传统教学不大关注这些生成,一般出现一些不同于教师预想的,就会否定之,最好的也是“冷处理”,搁置一旁。这是“以师为本”、“以本为本”。

反之,要想从课堂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动态生成资源,自然就不能“困住”学生,而是要努力营造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尽情地活动和展现、自由地思索和表述,从学生的反馈中特别是细节性的反应中揣摩学生的学习状况,在推进学习进程中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为学生服务,这就是“生本”理念所追求的。

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发展的。理念左右着策略的形成,策略影响着理念的贯彻。当我们把握好这两者间的关系时,师生真正互动的理想教学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