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冠道240:守缺不求全·创新图再造——读《挺经》卷十八《盈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1:00:58

守缺不求全·创新图再造

——读《挺经》卷十八《盈虚》

 

卷十八《盈虚》。盈:圆满,完全。虚:虚空,缺失。上篇从《周易·剥·复·兑·姤》卦的此消彼长规律说起,谈君子当守其缺而不敢求其全的道理。中篇讲持盈保泰之道,在畏天知命。大名不可强求,否则只会身败名裂,招致大祸。下篇讲功成身退,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自然可保久盛恒昌。

盈虚之道,盛衰之理也。世事本无久泰长盛可言。弓满则断,月满则亏,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故君子求全不如求缺,求满不如寻漏。谚曰:“十分精神用七分,留下三分养子孙。”联曰:“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皆言顺察盈虚之道。苏东坡云:“大略如行之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举止于所不可不止。”既应“当行”,又应知“不可不止”,讲的也是驾驭此道。世人常谓“明道”,其实最需要明了的道,就是“识所止”这三个字。

一个人的生命就如日月有阴晴圆缺一样,是一个由弱及盛,又由盛及衰的周期,这是每个人都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当生命周期的全盛之时,英雄豪杰,可以旌旗蔽日,挥鞭断流,力拔山兮气盖世……

可是,当其风烛残年,回天无力之际,才突然领悟“逝者如斯夫”的天数,痛感求满反缺,求强反弱,霸图虚妄,后继寥落;英雄盖世的人物也同贩夫走卒一样化为泥尘。于是有壮士断臂、美人迟暮、大鹏折翅、落雁低鸣,以及古道残阳西风瘦马等感慨词章流传千古,令人荡气回肠。

懂得了盛极必衰、盈极必虚的道理,如何驾驭和适应盈虚之道呢?曾国藩在其晚年为我们探索和演绎了两种方法。

一种是以静制动法,叫做常守“花未全开月未圆”的境界。

同治元年(1862),曾氏家族处于鼎盛时期,曾国藩身居相位,曾国荃统领的人马达二万之众,曾国华统领的人马也达五千多。曾国荃在半年之内,七次拜受君恩,犹自斤斤计较。曾国藩于喜出望外之余,深为这位曾老九求满求盈之贪而忧心如焚。曾国藩多次写信告诫这位老弟: “斗斛满人概(削平)之,人满则天概之。”(《管子》)天之平人原本无形,必假手于人。待到他人来平灭而后才幡悔,就已经晚了。我们家正处在丰盈之期,不必等到天来平人、人来平,我们应当自己来平。自己平自己并不是要消灭自己,而是自我限制,自我克制,自我钳制,自我收敛,以逸待劳,以静制动。自古以来,权高名重之人没有几个能有善终,因此于名利之处,须存退让之心,势不可用尽,功不能独享,大名要推让几分,权位要推让几成,盛时才能保持晚节。自己平自己的方法不外乎三个字,即廉、慎、勤。

曾国藩给自己的书房取名“求缺斋”。他崇尚缺陷美,认为人生的最美境界就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因为这是珍惜福祉,保全安康最有效的法宝。

李密庵先生有一首《半半歌》与曾国藩这种“花未全开月未圆”的意境颇为相近: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chán 古代指一户人家所住的房屋)。”

“半经廛”最有意思,比喻守住自己的本份而不为外界所惑,自己经营好自己。

曾国藩从另一方面,即对求满心态的剖析上,从反面来论证求缺思维的正确性。他在给儿子的一首长诗《忮求诗》中深刻地指出,求满心态的表现就是“多欲”。“在约每思丰,居困常求泰。富求千乘车,贵求万顶带。未得求速偿,既得求勿坏。”而在不知满足地狂追富贵之时,灾难祸患却会以同样的机率随时降临:“岁燠有时寒,日明有时晦,时来多善缘,运去生灾怪。诸福不可期,百殃约来会。片言动招尤,举足便有碍。”这已不仅是警示,而是将他本人不可明言的苦辣酸辛切身体验和盘托出。

有了求满心态,必会陷入与人攀比、妒火中烧的恶鬼道中。曾国藩十分形象地描述这种攀比状态说:“己拙忌人能,己塞忌人遇。己若无事功,忌人得成功。己若无党援,忌人得多助。势位苟相敌,畏逼又相恶。己无好闻望,忌人文名蓄。己无贤子孙,忌人后嗣裕。争名日夜奔,争利东西鹜。但期一身荣,不惜他人污。闻灾或欣幸,闻祸或悦豫。问渠何以然,不自知其故。”一系列的攀比,如鬼附身,发展到对他人幸灾乐祸,唯恐别人不倒霉,问他为什么会堕落到如此境地,他自己也莫名其妙,不知其故。真是魂不附体,妒似妄妇。其结果呢?“天道常好还,嫉人还自误”。命运不捉弄顺天适人者,而专捉弄着意攀高者。攀高嫉人者希望强过自己的人不得好死,结果机关算尽,反而伤害了自己而高抬和做强了别人。

驾驭盈虚之道的第二种方法是“以动对动”法,这就是深入开发求缺的那个“求”字,寻缺,造缺,而后补缺,在再造自我中完善和发展自我。

如同月亮圆满了又可以由“一根线”开始酝酿“大团圆”一样,追求“善主性,性主心,心主身,身主事”。可以切换不同的载体来玩索。不看月亮可以看太阳,不看花浓可以看云淡,仗打完了可以治学传道。玩腻了的东西还死抱着不放,就会“玩完”。

动态虚盈观,实质上是主动创新观。永远将自己置身于芸芸众生之中。在追求圆满中不断寻找不圆满之处,改进再改造,创新再创新,做好“求”的文章比做好“守”的文章更能体现“挺经”的真谛。

以创新为内涵的“再造”从哪里出发?从人的根本智——仁爱心、平等心、清净心出发。由根本智中派生崭新一念,“再造”就开始启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但它依赖着精神,依赖着我们的智慧不断地输入新的理念而改变面貌。产品,便是物质与精神、资源与智慧嫁接、转换的结晶。产品又是一切经济强人成功的秘诀,代表着人类生产力的阶段性水平。整个地球就是人类的产品集结体,或者干脆说它就是人类的一个大产品。资源是输入端,成品是输出端,生产经营是由资源到需求的转换。而在输入端首先输入的并不是物质,而是精神、智慧,是一个理念。这个理念的转变就带来产品的结构性变化,或产品结构性革命。世界上最成功的大公司,他们的久盛不衰无一不是缘起于其经营者头脑中产品理念的更新,而后由一个人的“崭新一念”而推进了产品的结构性调整或结构性革命,而后是新结构产品的大规模集约经营,由此获得巨大的经济能量和社会效应。

在由衰及盛,又由盛及衰的切换循环中有一个转折期。转折期中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转折点。抓住了这个转折点,机遇往往可以转变为财富。那么,在盛极而衰之前有什么诀窍可以较快地找到“再造”之路呢?

我们通览一下近代、现代全球的赢家,就可以看到,他们头脑中那改造世界的“崭新一念”并不是完全抛弃旧事物,并没有离开原来的跑道跑出很远。恰恰相反,他们只是对原有基础的一点改进,奇迹便应运而生,所谓“一点”,不过是“少一点”,“早一点”,“方便一点”等等。

“少一点”:曾国藩讲的“减省几分”便与“少一点”意思相近了。齐白石60岁开始“衰所变法”,也就是删繁就简,在用墨上惜墨如金,寥寥几笔,就写意出一幅花鸟画作品,以少胜多,获得了极强的视觉艺术效果。比尔·盖茨的微软电脑,因为比王安电脑占用的空间少一点,可以直接进入亿万消费者家庭,于是以新胜旧迅速成为世界超强。丰田汽车仅因其耗油少一点而压倒世界老名牌跻身世界名车行列。

“早一点”:早知潮有讯,嫁与弄潮儿。在旧的消费结构消退之前,不早不晚推出新一轮消费产品,这就是“早一点”的妙着了。服装、电子、食品、娱乐、投资、股票、房地产等诸多行业就是靠这种“早一点”的妙着赚钱。日本的“任天堂”游戏机、游戏卡;日本的“卡拉ok”娱乐方式,就是因为“早一点”而获得大成功。

“方便一点”:人与动物一样,有惰性,贪玩乐。在工作节奏加快,少有休闲空隙的现代社会,谁创造了方便,挤出了时间,就帮人们找到了偷懒取乐的窍门,满足了人们的成长需求。家电、日化、医疗器械、保健品、饮食服务等诸多行业在这方面表现优秀的都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拉链代替纽扣,纸巾代替手绢,电动剃须刀代替理须工具……许多家务劳动一旦用社会劳动取代而方便宜人,就收益无穷。中国是拉面的故乡,而日本的一清先生却用以创造了方便面,使一清公司迅速崛起,在日本食品业取得领先地位,而后进军中国,让中国成为一清公司最大的销售市场和主要生产基地。一清遂避免了衰落而转入全盛之势。

千万不要小看“一点”,初始一念定盛衰。好比几个人同时参加游动目标射击比赛,提前量判断得准确的打十环,判断差一点就脱靶。一念致祥,一念也至咎,盛衰存亡就在那一念之间。

把握盛衰盈虚之道这两种方法——静态法、动态法,其相互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呢?曾国藩主张以守静为主,而不是动而不止,离静滥动。每个“一点”都有极限,必须要适度适时适情适理方有成功可冀,轻举妄动必致败绩。曾国藩的一副名联将这种动静关系表达得恰到好处。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谈这副联,我们仿佛看到一个动静裕如的形象,那是一条冬眠在洞中的巨蟒。它倦伏着、静守着,但随时护卫着自己躯体的安全。它表面上了无生气,但早已储足了阳刚之力,只要吸收大地的阴柔之气,就足以挺过漫长的冬季。它十分吝惜地消耗着厚积的能源,定定地握着冬去春来的必然,把握着自己的命运,把握着动静相宜的尺度。静极生动,阴极转阳,它的生机不在其外,只在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