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哪部大尺度美剧:结合科学发展观分析当今的医疗体制_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05:03
 [摘要] 科学发展观是在2003年抗击非典斗争和经济社会实践中得到的重要启示,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改革是需要成本的,中国改革缺乏资金,卫生改革更是如此。医疗卫生从根本上讲是社会公益事业,目标是人人享有基本保健。我们期待中国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只有经济富强,国库充盈,才能为民办好事,办成事,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关键词:医疗卫生科学发展改革
  对于医院科学发展的内涵,我们的观点是:“医院在变化的医疗服务市场环境中不断创新、发展,持续地保持医院竞争优势。”医院可持续发展不是简单地研究医院的生命周期如何无限地延长的问题,而是要研究在医院服务领域中,如何适应环境变化不断生存和发展壮大的问题。
  
  1 医疗卫生科学发展的理论依据
  
  1.1 卫生事业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
  国民经济要科学发展,当然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部门的卫生事业也要科学发展,而医院是卫生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更要考虑其科学发展问题。
  卫生事业包括医疗、医学教育、医学科研等,医院是卫生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医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它有大量的经济活动,虽然我国医院是公益性的福利事业,要讲社会效益,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但它又具有经济性,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并不排斥其具有经济性的一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医院要讲两个效益,缺一不可。
  1.2 医院科学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里也包括人民对医疗保健的需要,只有医院科学发展了,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医疗保健可提出的更高要求。因此,医院作为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医院的科学发展是符合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
  以人为本是医院发展的内在动力,全面、协调发展是医院发展的内在潜力,可持续发展是医院发展的根本目标。医院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要在职工中普及科学发展观,重视环境保护,重视资源的优化,重视医学研究,从而促进医院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医院发展更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为代价,要始终坚持诚信为本,义与利并重,既重视当前发展和眼前利益,又着眼长远、重视远期利益。
  1.3 人类的健康是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
  在社会生产力中,人是首要的能动因素,是最根本的社会发展动力。人的智力、精神、体能等因素在科学技术以及所有的社会活动中起着绝对的主导作用,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同社会生产关系密切相关。同时,实现科学发展战略是提高和改善人类健康水平的重要保证。增进人类健康水平是科学发展战略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发展战略,才能使卫生事业在适应社会需求中得到发展,也才能根本改善和增进人类的健康。
  
  2 医疗卫生改革进展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第一阶段:“看病难、住院难”
  20世纪80年代以前国家对医院采取的政策是“统收统支”,“全额预算”。即全由国家包,带有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由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不太理想,国家财政对医院拨款不足,因此,造成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局面。据资料显示,1978年全国各级医院,除国家补助职工工资99600万元以外,门诊、住院、手术、输血共赔本131100万元,减去检验、治疗、药品等收入的67600万元,净赔63500万元。严重的亏损,亏掉了医院房屋的修缮;大量的赔本,赔掉了医疗设备的更新,致使居民“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医院保本经营都无法实现,根本谈不上科学发展问题。
  2.2 第二阶段:“看病贵、住院贵”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主要是进行城镇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如经营承包责任制、院长负责制等。当时,医院竞相扩大病床,增加医疗设备,医院发展较快。为了尽快收回医院投入的成本,出现了大处方,乱检查的现象,医疗费用迅猛上涨,服务成本不断扩大,药品费用弹性过大,社会反映强烈,出现了人民群众“看病贵、住院贵”的局面。80年代开始的卫生改革,从总体上说是浅层的,未能从根本上对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行创新,因而这些改革措施难以真正推行或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2.3 第三阶段:医院发展稳定,费用增涨过快
  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由于国家对医院进行管理体制的调整,医院经济增长比较合理。其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召开,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卫生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在人事分配制度、医疗保险支付办法、财政收入、物价政策方面进行改革,多元化的办医格局在一些地区初步形成。但医疗费用仍然使得人民群众看不起病。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仍然存在。医患矛盾突出。医院服务监管理薄弱。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纠正。
  2.4 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
  目前医院面临的主要矛盾:首先是政府应有的投入不到位而且不合理,经济手段在卫生发展中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次,卫生行政部门不具有全行业管理的能力。“非典”期间卫生部管理不了部队医院就是明显的例子。第三、卫生资源配置严重失衡,有违市场经济的效率原则。第四、医疗机构未能真正成为独立经营的法人实体。第五、法制建设滞后,卫生工作规范性不强。法律法规不健全,诸多工作无法可依;另一方面执法力量薄弱,医疗市场未形成公平环境和正常秩序。
  
  3 深化医疗卫生改革的措施
  
  3.1 创新卫生政策是医疗卫生科学发展的保证
  回顾医院发展的历史可知,卫生政策与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完善财政补助政策。建议各级政府通过增加公共卫生支出,解决如传染病、地方病的防治和一些低价格基本医疗服务的提供,目标是满足贫困地区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直接补贴对贫困人口的临床服务支出。尽快建立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欠发达地区建立专项卫生服务基金。争取更多的国际合作和援助。逐步取消对医院的财政性补贴,转向对需方补贴,由提供服务转向购买服务。对县以上医疗机构的补助以定项补助为主;对社区卫生机构以定额补助为主,根据所承担的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核定补助经费。
  3.2 更新管理理念是医疗卫生科学发展的前提
  医院的发展需要创新,医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医疗市场的竞争也需要创新。要树立新的管理理念。把思想转变到创新、求实和向管理要效益、向市场找出路的正确思想上来。
  3.3 产权制度改革是医疗卫生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医院要想科学发展,必须从主管部门的怀抱中解放出来,选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卫生事业特点的医院资本组织形式和医院经营方式,以实现卫生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利用。
  3.4 改革人事制度,实行人才强院战略
  把目标瞄在社会人才大市场,引入新生力量、增强了内在活力,从而促进以医疗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人事代理制度,不仅符合国家政策,顺应人事制度改革潮流;而且也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同时又解决了医院发展问题。人才构成医院竞争力的源泉。医疗技术人才是实现医院科学发展的关键,尤其医疗技术人才所拥有的知识及知识的创新能力构成医院的核心竞争力。
  3.5 强化合理用药,促进医疗卫生科学发展的良好循环
  医院科学发展一定要抓好合理用药这一反映医疗水平的重要环节。
  3.6 推行医疗保障,变政府补助医院为直接补助病人
  通过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推进,促使医院思考研究其内部问题,建立医院良性运作机制。
  
  4 结束语
  
  医疗卫生科学发展,具体讲就是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走协调、和谐、全面、持续、健康的发展道路。科学整合防止医院下滑的止动力--管理、促进医院发展的上升力--创新和持续为医院输入能量的源动力--人才三者关系,才能使医院科学发展得到保证。此外,把握医院科学发展的八个关系。①加快发展与适度规模的关系。②经济效益与学科建设的关系。③提高效率与注重质量的关系。④高精技术与基础医疗的关系。⑤重点固强与坚持扶弱的关系。⑥投入与产出的关系。⑦改革发展与稳定大局的关系。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
  总之,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通过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使医院达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运行机制,以满足社会需求和群众满意为评价标准,最终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良性运行机制,保持医院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