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碎片影评:破茧成蝶———我的北大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9:58:23

一个北大学子在高中母校的动情演讲

2009-09-30 15:24:09 来源:高校招生杂志 我要投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

  二十多天前,我结束了高中阶段、也许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考试之一——高考,直至现在那场考试还在影响着我的生活,并且将继续影响下去。

  我记得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一书的前言中写道:“一个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谓地流逝而去。在这种关键时刻,那些平时慢慢悠悠顺序发生和并列发生的事,都压缩在这样一个决定一切的短暂时刻表现出来。它决定着一个人的生死,一个民族的存亡甚至整个人类的命运。这种时刻往往发生在某一天,某一小时,甚至常常只发生在某一分钟,但他们的决定性影响却是超越时间的。”高考对于我们而言也就像这种关键时刻。这一次考试,南京市第一名的名次有点让我意外,但成绩却在我意料之中。这几天,经常有人问我:“你考试时紧张吗?为什么你能有这样好的考试心态?”我说,平常的心态就是最好的心态。6月7、8、9三天良好的心态,其实是我高中三年成长心路历程的浓缩。

  我一直牢记着一句话:“不要做折腾生活的旁观者”,于是在记忆中,我这三年就从没有停止过“折腾”……在一次次“折腾”中,我获得了经验和能力的提升,更赢得了“任凭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心态。正是这样平和的心态,让我坦然从容地走向高考考场。

  当然,平和的心态不是来自于莽汉式的无知无畏,而来自对于学习正确的认识,来自于实力的厚积薄发。

  在生涯规划中,我将自己的发展方向定位在经济学领域。因此,我在课外围绕政治经济学展开了广泛的阅读,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原理》、《资本论》第一分卷、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佛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高二时,我运用经济学知识,对附中食堂进行了研究,并写成了《附中食堂发展分析报告》,在研究性学习课题评比中获奖。

  为了拓展学习的视野,在高一,我参加了英国剑桥大学IGCSE数学课程,后来,参加了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举办的欧几里德数学竞赛,取得优秀成绩。

  我认为,高中是我们最后一个接受系统基础教育的阶段了,因此也就决定着我们将来的认知和学习能力。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宝马奔驰一类中高档车的修理技师需要具备阅读原装说明书的能力,也就相当于大学英语四级的水平。在平时学习中,不要把高考作为目的,至少不是唯一目标。比如我喜欢营销专业,我学习政治可以了解市场规律,法律政策;学习语文可以使我在跟人谈判时更有技巧性;学习英语可以带来一大片广阔的海外市场……总之,把学习和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统一起来,可以获得更高的动力。

  最后,我还想谈一下信心的问题。一位附中学生,永远都不应失去信心。就如《诛仙》中万剑一所说,即使力不如人,也要坚定决心将强敌尽数斩杀。对这我有深刻的体会,我一直有着近乎狂妄的自信:高三前成绩一般,有一次考到班级四十几名,这极大地挑战了我的自信心。我在《附中三百六十日》上写下“以前一直不敢定目标,怕不能完成。今天我就是要在排到班级四十多名的时候写下自己的目标:北京大学!”从那以后我的每本书扉页都先写北大,然后才是自己的名字。我也知道,自己离北大还有着距离,但我愿意为之奋斗,即使失败也无怨无悔。北大对于我,已不再仅仅是一所全国闻名的高等学府,而成为我的理想,我的精神寄托。当我在书山题海中苦苦挣扎时,北大就如一座灯塔照亮前行的路。从我们班教室正好可以看到电视塔,我叫它博雅塔,和楼下的未名湖共同承载起我的梦想。

  我高三一年成绩一直不太稳定,起伏极大,当我取得全班前几名时,父母鼓励我说继续保持,我总是摇头说不要保持,如果只追求保持怎么会有进步呢?高三一年大考无数,总有失误,也曾对自己有过怀疑,但幸运的是我坚持了下来。有一次在本子上写道:“罗斯福曾经说过:当一个国家完全纳入捍卫尊严的轨道,她爆发出的力量是无穷的;今天我同样要说,当一个人全身心地纳入学习轨道,他爆发出的力量是无穷的。”没错,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巴金先生说过,青春是最美丽的。我们把人最宝贵的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都献给了为自己的理想而拼搏,又怎么会不成功呢?

  曾经,我选择北大——这一当代每一位文科学子心中的圣地作为自己的目标;现在看来,我暂时进不了北大,但我至少可以自豪地说:我竭尽全力,“倒”在了通往北大的道路上……

  (此文为高考后王晗在母校晨会上的讲演,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