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4hu45 cam:2011,道德之问:今天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12:25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12月28日,在出席杭州市滨江区党代会的间隙,“最美妈妈”吴菊萍播放儿子陈至轩的视频。

天津“许云鹤案”当事人许云鹤(中)在二审中坐在上诉人席上(8月22日摄)。

11月15日,“虎妞”杨艳艳(右)到医院看望她救助过的女公交司机。

4月22日,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北吉村的地沟油。 (本版图片均为新华社发)
核心提示
感动与疼痛并存,谴责与反思交织,忧虑与希望同在——这正是2011年中国一系列道德事件勾勒出的复杂图景。时至年末,道德话题再次成为舆论热议的焦点。
近年来,关于道德的讨论从未停止,但从未达到今年的深度和广度。2011年,有理由被看作中国道德建设一个标志之年。记者回访了2011年广受关注的道德事件当事人,试图历史地、辩证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
【一问】
为何道德事件如此触动国人神经?
2011年10月中旬,一段监控视频带着一种尖锐的刺痛进入了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广东两岁女孩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而18名路人视而不见,扬长而去。令人震撼的又不仅是见死不救者的麻木与冷漠,最后一刻,58岁的拾荒阿婆陈贤妹把一双温暖的手伸给了小悦悦。
这个持续时间只有7分钟的场景仿佛一面多棱镜,引发了多侧面的解读,而每个国人也从中照见了自己。
“道德”,是2011年人们谈论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不仅因为小悦悦的遭遇,还因为一连串新闻事件一次又一次地触动着国人的神经,比如大学生药家鑫杀人案,比如集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事远非“道德”二字所能概括,一些极端案例已经滑向了违法犯罪的深渊。
2011年道德事件并非只有灰暗的记忆。“7·23”动车事故中的特警邵曳戎、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让人们再次见证了人性的光辉。
还有那些并非“非黑即白”的事,比如激起“助人为乐反被诬陷”争论的天津“许云鹤案”。
2011年道德景观的多面性指向一个难题:应当如何把脉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
记者回访了“小悦悦事件”18个“见死不救”者,看到的是一种高度警惕的眼神。对于他们,邻居评价:平时多少都有接触,也不是那种特别冷漠的人。
如今,人们谴责的矛头已不再集中指向那18个路人,更多的人扪心自问:换了我又会怎样?这场波及全社会的谴责和反思本身就证明,中国人并未陷入集体麻木,中国人良知尚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主、效率、开放、平等、人道等现代理念注入了人们的内心,激发了社会空前活力。但同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也比较突出。
2011年,中国现代化进程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道德重建”成为时代的呼唤。
【二问】
今天的道德底线究竟在哪里?
“道德底线”一词,在2011年被反复提及。尽管突破底线的只是少数人,但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带来的危险却不可忽视。
“地沟油”流向餐桌,被认为是部分行业道德底线缺失的典型案例。为什么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险?记者见到河南惠康油脂有限公司制售“地沟油”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柳某时,他承认,收购泔水油成本每吨约5000元,加工后卖价约8200元。据此算来,利润率约为40%。
这验证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述的那段话:“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更值得深思的,是柳某这样的心理基础:“又不是只有我一家干这个。”
由此,人们看到的是一种“破窗效应”:在某种“不道德行为比道德行为获利更多且没有得到惩戒”的潜规则之下,一些人从事不道德行为,其他人便竞相效仿,纷纷突破道德底线。
中央党校教授周熙明认为:“如果作为现代制度得以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结构被破坏,则必然会造成公民信心的丧失。”一旦底线失守成为常态,我们将付出巨大代价,不论整个社会还是每个人。
值得欣慰的是,突破底线的行为并没有成为主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尤其需要对基本道德底线形成共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基本准则人人都应当遵守。比如这样一些品格:爱国、诚信、守法、善良、友爱、敬业、公正、平等、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清正廉洁、关爱生命……
这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集体品格的传承,也为人类社会所广泛认同。
【三问】
重建道德,我们每个人应当做些什么?
回访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时,记者对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印象深刻。吴菊萍经常会上班早一点去,到办公室先把十几个同事的电脑打开,这样电脑运转速度会快一点,同事上班时就可以直接用了。
她这样做的理由很简单:“一个关心社会的人,首先要关心自己身边的人吧?”
的确,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英雄惊天动地的壮举,更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友爱与温暖的积累。
不论发生了多少不道德的极端案例,“世界上还是好人多”仍是大多数人的牢固信念。而好人之所以被称为好人,就是因为一些举手之劳的小事,每个人都能做,区别仅仅在于他们做了,而我们没有,忘记了“勿以善小而不为”的千年古训。
2011年诸多道德争议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批判这样一种态度:在网上是义愤填膺的批评者,在现实中又是冷漠麻木的旁观者。河北青县公益志愿者团队“快乐阳光QQ群”群主“小静”说:“与其围着几件坏事争来吵去,不如用心多去做点好事。”
周熙明说:“重新回归常识、常理、常情,那么我们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道德秩序就会更加完善。”
重建道德,没有人能够置身事外。理应回归一个朴素的道理: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重建道德,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四问】
善良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该由谁来保护?
维护一个社会的道德秩序,仅靠良知是不够的,还需要硬性的约束。正如中央党校教授卓泽渊所说,“善良是美好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强有力的保护”。
一种保护来自于法律。法律自然不能与道德混为一谈,但是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对道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记者回访天津“许云鹤案”当事人发现,目前此案还不能定性为“助人为乐反遭诬陷”,二审仍未结束。而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却被舆论质疑为“和稀泥”式的裁判:推论已经隐含了“没撞”的判断,却宣判没撞人的人赔钱,无怪乎双方不服。
且不论具体是非,可以确定的是,某些司法环节把握不当挫伤了公众的道德情感。
不能用法律强制道德,但法律的主旨是惩恶扬善,惩治了恶,也就张扬了善。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无异于鼓励了非道德。如何从法律、制度着眼,增加不道德行为的成本,让“想恶者不敢恶”,已成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