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关于纪录片的名言:[评论随笔]闲品花间词:清欢与忧伤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35:44

『煮酒论史』 [评论随笔]闲品花间词:清欢与忧伤

作者:孟斜阳  发表日期:2010-4-9 16:51:00
回复 
         
代序:唯美最是花间词
  
  记得在很久以前的一篇散文曾经这样写到:“那时,我正躺在午后阳台的椅子上,握了一卷线装的《花间集》在看。午后的和风在浅吟低唱,阳光在紫雾一样地流漾,花朵灼热如火。这时园子里飞来很多色彩斑斓的蝴蝶。那是一种非常美丽、精致的小精灵,轻巧地扑入视野里来。在我眼里,它们活泼泼地舞成了一首首《花间词》。”
  从那时起,花间词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个美丽的神话,一座古典的爱情花园。直到现在,这种感觉依然没变。每到晚间万籁俱静,一灯如豆,这时候最适宜的仍是那感怀伤情、幽怨深婉的花间婉约词。往往一读便沉湎其中,轻吟浅唱,浑然忘我。
  其实,“花间词”是一种出现于晚唐五代时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词,是后来婉约词的直接先导。“花间”一词最初见于五代后蜀赵崇祚所集的《花间集》。这也是最早的一部词总集(也可说是选集),其中包括自晚唐温庭筠等十八家词作五百首,共十卷。作品的年代大概从唐开成元年(836年)至欧阳炯作序的广政三年,大约有一个世纪。
  花间词实际上是最早的“鸳鸯蝴蝶派”,词作多描写风花雪月和男女情爱,并好以女子口吻抒发感情,风格柔美绮艳,故后世称之为“花间派”,曾一度受到后代一些正统文人的批评。但以今日眼光观之,作为晚唐五代词坛文人们共同创作的产物,花间词是彼时词人心灵的映证,是动乱时代文人心态的折射,也是当时整个社会风尚和审美情趣的载体。花间词向我们展示了古代青年男女对异性爱情萌动的天性,也勇敢地肯定了男女情爱的合理性,并成功地描写了各种微妙复杂的爱情心理,展现了一种温情脉脉的人性之美。它浓郁的浪漫色彩和唯美情调以及独特的美学特质,曾对后世文人产生过极大的影响。宋人尊花间词是“本色词”,并把它奉为词的正宗,更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词坛风格。
  清人有云:“风流华美,浑然天成,如美人临妆,却扇一顾,《花间》诸人是也。”也有人以一个“艳”字来概述花间词。这种词风使得这种花间词派形如一位艳装的女子,以妖娆华美的姿态和不可抗拒的魅力,登上了晚唐五代文人诗客的酒筵歌席,欣欣然地娱宾遣兴,承南朝宫体之余响,舞动轻纱般的长袖,在歌扇轻摇间回眸一笑,顿使满堂花醉三千客,一笑百媚倾人城!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品这美艳不可方物的《花间词》吧。
  
  

关注楼主收藏转发至天涯微博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09 18:51:28 
回复 
  
  一,水仙花意象: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其实,读古典诗词的真趣在于一个“品”字,如含橄榄,如品清茶,滋味全在深心体悟。有时需要细读全文,深吟密咏,了解写作背景和作者情况,继而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经验和想象,来体会诗词中的意境与内蕴;但有时并不那么复杂,仅仅只是因一时之机缘,因为一句诗词或某一个意象、一个场景画面,打动了人心或牵动了某种思绪,你就迅速进入诗词中的境界。说起来有点象禅家的渐悟与顿悟。
  先让我们来看看《花间词》的开卷第一首词:温庭筠的《菩萨蛮》之一: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写一个女子清晨的睡态和梳洗时的情态:
  清晨,阳光照进卧室,像小山一样重重叠叠的彩绘屏风在阳光下金星点点,闪闪烁烁。惊扰了深睡中的女人,她一转头,像乌云一样浓黑散乱的头发从脸上流动过来,快要流过雪白的面颊。写得非常精致鲜明。第二句“鬓云欲度香腮雪”,写了蓬松如乌云一样的头发、滑落下来掩住雪白香腮,写出了正在酣睡的深闺女子形象。“小山”、“ 鬓云” 、“香腮雪”,都很于视觉形象感。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等数句,白描一般叙写女子醒后一系列娇柔疏懒的动作,“懒起”→“弄妆”→“梳洗迟”,簪花→照镜→穿新衣,懒懒地画一画蛾眉, 整一整衣裳, 梳洗打扮, 慢悠悠,意迟迟,依次写来,有条不紊,真像一个个连续的电影镜头,清晰地展现出女子梳妆动作的全过程。而“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如同突然放大的特写镜头,将镜中簪花和人面交相映衬的画面,更真切地推到人们眼前:她对镜照了照新插的花朵, 对了前镜, 又对后镜, 红花与容颜交相辉映。前面镜子中有后面的反射,后面镜子中也有前面的反射,镜象交错,美轮美奂。而刚刚换上的绫罗裙襦, 绣着一双双的金鹧鸪。深闺中,女人的美丽与寂寞都那么清晰可感。
  叶嘉莹教授对此讲解得精彩之至:你看看“弄妆梳洗迟”,“弄”有欣赏的意思!“云破月来花弄影。” 那花枝的影子在舞弄,在欣赏她自己的影子,所以这个女子就叫“弄妆”!她画一画眉,照一照镜子,敷一敷粉,涂一涂口红再照一照镜子!叫弄妆,所以梳洗就迟!梳洗完了还要照花前后镜!梳洗完了头上插上花,她要照镜子,光照前面还不够,你描眉光照前面就可以了!你插花插在头上,你光看前面你不知道后面怎么样,所以照花是前后镜,照花一前后镜怎么样?花面交相映!后面镜子反映前面镜子也有花光人面,后面镜子再反照前面就是一串花光人面!画面交相映。你要写美,当然很美啊!她是簪花照镜就是很美!
  前面“弄妆”是仔细画!“迟”是精心地、细细地化妆。然后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把这个女子一步步写到最后花面交相映!情境是如此之美丽。最后穿上她的罗襦(短袄)!罗是丝织品最精美的材料,"绣"是罗上绣有美丽的花纹。"贴"是什么?不管是尉贴也好,不管是贴绣也好,总之是名贵的罗襦。绣的是很精致的花,而且是刚刚烫平的!穿上这样一个珍贵的衣服,衣服上绣的是什么?双双金鹧鸟!一对一对用金线绣的,这鸟跟鸳鸯一样,是代表爱情的鸟。对爱情的期待。但现在她所爱的人没有回来。
  这首《菩萨蛮》很象一部类似于《夜宴》那样的高清电影:远离了一切喧哗嘈杂之声,贵族之家的深闺里,一个幽居的女人,容貌美丽,长发如云,肌肤胜雪,体态娇慵柔美。她的生活起居却很是讲究,衣饰华贵美艳,梳妆一丝不苟,为了看看自己今天美不美,还反复地前后照镜子,充满了唐代仕女生活情趣。
  整个感觉,这个贵族女子形象就象一只懒懒的、雪白的名贵波斯猫。不用操心衣食的着落,不关心国家朝庭的大事,只关心衣服漂不漂亮,妆化得浓淡是否入时,关心头上的簪花在各个角度好不好看,只想让自己更漂亮一些,并一度沉迷在自己的美貌之中,也许还有几分小小的得意。
  其中“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一句,让有一种时空无限交错的美感。一本《花间词》词句和意象总有重复之处,唯此一句让人砰然心动、流连幻想不已。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09 19:20:01 
回复 
  坐个沙发慢慢品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09 19:25:37 
回复 
  孟兄这次从花间词入手,系统品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09 22:16:52 
回复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
  这两句词有如一束被折射的阳光,照亮了整首《菩萨蛮》。它需要我们离开文本一定距离,去体味余音绕梁的美感,去感悟那奇幻而眩目的意境。这也许就是词这种文体形式的魅力所在吧:多重镜像隐约布于文字中,犹如众镜相照,众镜之影,见一镜中,如是影中复现众影,一一影中复现众影,即重重现影,成其无尽复无尽也。
  想想看,小山重叠,金光明灭,鬓云欲度,香腮如雪。唐朝的女子就是这样,雍容华贵,肌肤胜雪,发髻高耸,披帛飘扬,她们头上的簪花红艳欲滴,优雅明丽。阳光下,双镜里,女人的容颜和娇美的花朵交相辉映。花前花后,镜里乾坤,这是何等景象?!
  刘缓在其《看美人摘蔷薇》写道:“钗边烂漫插,无处不相宜”,描绘簪花女子“花面交相映”的美好形象。李清照在《减字木兰花》中写自己年轻时爱美、爱俏的心情,也是用簪花来体现:“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呵呵,自恋的女子无罪,与花比美的女子俏皮可爱。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那些深深沉溺于镜子里的美丽面容,尽可以对着自己微笑、扮鬼脸、抛媚眼……人们无不是用欣赏、愉快的心情,赞叹簪花照镜女子的美好形象,那是一份让人愉悦的美感。
  如果再缠绵旖旎一些,有婉约的江南女子水波泛舟而来:“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 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蝶恋花》*欧阳修)——淡淡的水波光影,那更是一面偌大的镜子,对镜自伤,心里隐约的迷离忧伤只是一点女儿家的情怀,笑靥依然如花。但青春之花却是旋开旋谢的。哦,“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花开当折无人折,悠悠此怀,向谁诉说……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这两句让人惊艳的词句还曾经被一位民国才子写进了书里,用来称许他爱过的一位奇女子。
  这位民国才子就是那位颇有争议的胡兰成。那位奇女子就是张爱玲。
  在胡兰成的笔下,张爱玲是个一见钟情的女人,说“见到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胡兰成说张爱玲的文章“恻恻轻怨、脉脉情思、静静泪痕”,说她人却“晴天落白雨、临水照花人”,说张爱玲的美是“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应”。看到没有,这两句词用在张爱玲身上,直让人惊艳到花开荼靡,觉有暗香来袭。胡兰成给张爱玲的婚书上写道“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只是胡兰成后来政治蹉跌、波折重重,哪里给张爱玲“岁月静好”?彼及后来四处的拈花惹草又怎能给张爱玲“现世安稳”呢?
  我只是在想,后来重新陷入寂寞的张爱玲,再取镜照影时可有人生苍凉之感?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而临水之湄,顾影自照,花容人面,于滚滚红尘外遗世而独立。曾经的美丽与哀愁,当岁月流转之际已是物是人非。
  “我将只是要萎谢了”,伤情无奈中的张爱玲又是何等的决绝和哀怨!
  夜半人静、万籁具寂时,在一抹淡黄色的灯光下读着花间词,读着温庭筠的这首《菩萨蛮》,不由得内心忽然就会有一丝温暖的感动。幻觉中,梳妆台前坐着一个美丽的旗袍女子,淡妆粉黛、唇红齿白,眉似远山,目如秋水。身后有一个清癯的男子,青衫一袭,笃定地站在她的身后,两人顾盼之际,会心一笑。那女子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男子盯着她看,竟似乎有些痴了。
  或许,那是名媛张爱玲的绰约风姿,或许竟不是,而只不过是那花间词中的唐朝簪花女子而已。清晨的阳光穿户而入,小山重叠,碎金明灭,让那女子从梦中惊醒,鬓云欲度香腮雪,……
  

作者:小男猪 回复日期:2010-04-09 22:37:19 
回复 
  楼主写得真好!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09 23:45:32 
回复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09 19:20:01 
    坐个沙发慢慢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好手边有杯热茶,再放点音乐,呵呵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09 19:25:37 
    孟兄这次从花间词入手,系统品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慢慢读,慢慢品,慢慢写,和笔下文字一起慢慢变老,岂非快事?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09 23:49:51 
回复 
  作者:小男猪 回复日期:2010-04-09 22:37:19 
    楼主写得真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10:24:40 
回复 
  
  其实,爱照镜子、对镜簪花弄妆是女人的天性,尤其是那些爱美的年轻女性。
  李商隐有诗《无题》云:“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这是李商隐写的一个爱美的少女。这个女孩子八岁就知道爱美了,开始偷偷照镜子,开始画眉,开始照花前后镜。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这个女孩子十岁就爱在春日游春踏青,她裙衩上都是美好的芙蓉花。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用自己的指甲弹,指甲都断了,就套上一个银的指甲来弹。她套上这个指甲以后,她整天都不摘下来,学琴很认真呢!
  这个女孩子不仅容貌美好,而且才能也美好。所以用“银甲”相喻。十四藏六亲,悬如犹未嫁。中国古代的女子不能够随便谈爱情的!所以十四岁的女子就不可以见六亲了,连表哥表弟都不可以随便见的。可是这个美丽的女孩子还没有嫁出去。那个时代,此家有女初长成,外面的三姑六姨八大婶就来打听,那家女孩子有主吗?定亲了吗?说还没呢!悬知犹未嫁!于是,接下来就会有“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在那个时代的中国说女子这一辈子的目的就是嫁人,生子,传宗接代,这是一辈子的责任,一辈子人生的目的和价值。十五岁女子应该出嫁了,还没嫁出去,所以这个女孩子打秋千的时候,背过脸去眼泪就流下来了!
  这就是家中有女初长成的故事,而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动就是从照镜子开始的。就象那时男子专注读书一样,对女人来说,镜中的另一个“我”这本书怎么也读不够、读不完:“宝钗好耀首,明镜可鉴形。”(秦嘉《留郡赠妇》)、“手中青铜镜,照我少年时。”(李益《罢镜》)“镜前飘落粉,琴上响馀声” (何逊《咏春风》)“罗敷妆粉能佳丽。镜前新梳倭堕髻。”(徐伯阳《罗敷行》)。而南朝萧纲的《愁闺照镜》写得别有意趣:“别来憔悴久,他人怪容色。只有匣中镜,还持自相识。”因伤别而憔悴,因憔悴而容衰,别人看了都惊异不已,只有拿起镜子来,看看自己还是否认识自己。萧纲是梁武帝的第三子,做过两年挂名皇帝,他的宫体诗虽被指为“浮靡轻艳”,但这代妇人作的咏镜小诗却不失为佳作。
  而温庭筠的“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无疑是描绘红颜女性簪花照镜中最生动、最出色的句子。
  
  再看那红楼梦里的女子林黛玉如何面对镜中的自己。
  这位金陵城里的红楼女子对自己的美貌和才华有些孤高自许,甚至近乎是自恋了,所谓“孤高自许,目无下尘”。她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自己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自恋忽而化为自怜。《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那段文字方道:“那黛玉对着镜子只管呆呆的自看,看了一回,那泪珠儿断断连连早已湿透了罗帕。正是‘瘦影正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恋卿。’”
  而明朝万历年间杭州城里也有个奇女子冯小青,自小生得秀丽端雅,聪颖伶俐,深得父母的宠爱。 这位冯小青有个奇癖:爱临池照影,揽镜自照,最后还请人给自己画像,画了三遍方才满意,然后对着画像一恸而绝。据张岱《西湖梦寻》之《小青佛舍》载:“小青无事,辄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絮絮如问答,人见辄止。故其诗有‘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之句。后病瘵,绝粒,日饮梨汁少许,奄奄待尽。乃呼画师写照,更换再三,都不谓似。后画师注视良久,匠意妖纤。乃曰:‘是矣。’以梨酒供之榻前,连呼:‘小青!小青!’一恸而绝,年仅十八。”
  原来《红楼梦》第八十九回中那段文字是从冯小青这里“化”来的!
  呵呵。冯小青的原诗是:“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原来她爱临水照影,对镜顾盼,甚至让人反复摹画自己的容颜形象,心里就是想知道:“新妆竟与画图争,知是昭阳第几名?”她是想看看自己与赵飞燕相比,到底谁更漂亮!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11:00:40 
回复 
  又是铁观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11:03:09 
回复 
  
  黛玉、小青们看到相聚,就想到离别,看到花开,就想到花谢,充满了自恋,自哀,自怜之情。
  你看那姹紫嫣红开遍,也让她触物伤情,感伤生命的流逝,感伤自己如花的容颜易衰,自己红颜薄命,年华易逝。一句“如花美眷”下面想到的必是“似水流年”,听到“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就想到“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而冯小青“临池自照,好与影语”的自恋自怜之况,如同那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纳西索斯如出一辙。而事实上这就是一种水仙花的情结。
  据说古希腊有个美少年名叫纳西索斯,是女神之子。生得英俊异常、风采翩翩,但性情傲慢,没有谁能打动他。尽管见过他的少女都会情不自禁的爱上他,可是孤傲的纳西索斯对所有的少女都无动于衷。水妖艾蔻因为爱他不得而由爱生恨,便向复仇女神祈祷:“让无法爱上别人的纳西索斯爱上自己吧!”她的祈求应验了。
  后来当纳西索斯来到湖边弯下腰喝水时,看见湖面上映着自己俊美的倒影,立刻爱上自己。据说,有一天,纳西索斯来到一口清澈如镜的泉水旁边。的泉水清澈甘美,泉边的青草组成的冠冕倒映水中。纳西索斯想喝那清澈的泉水,于是,他把头伸向泉水。这时,他看见自己在清泉中的影子,是那样英武挺拔,风神俊朗。他在影子前一动不动,出神地欣赏这个倒影的音容笑貌,已经到了精神恍惚的地步。从此,他每天都到湖边来,起初是顾影自我陶醉,渐渐地变成顾影自怜,不知多少次他想去吻池中幻影。镜花水月的自恋之火慢慢把那耳喀索斯容颜消蚀,身体渐渐消瘦,后来终于应验了别人的咒语:sic amet ipse licet, sic non potiatur amato(我愿他只爱自己,永远享受不到他所爱的东西)! 英俊的纳西索斯由于爱恋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而憔悴致死。最后。他的姐妹们那伊阿得斯水神把自己的头发剪下放到他的坟上,以示哀悼。爱慕他的少女们知道后,到处寻找他死去的灵魂,结果就在他常去的湖边,只见到一朵中间黄色,四周洁白的花,后来少女们为了纪念纳西索斯,便用他的名字为这朵花命名,这就是传说中水仙花的由来。因为水仙除了自己以外再也看不到别人了,因此水仙的花语就是只爱自己……
  花之于黛玉,就是镜中的自我之于冯小青、水面的倒影之于纳西索斯。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以己观花,感叹春光将逝,落花飘零,以花观己,伤感红颜易老。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以己度花,感悟落花之哀,以花度己,伤怀知己难求。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以我为花之知己,落花唯有我怜,以花为我之知己,葬花即是葬己。黛玉情情,葬花并非情于无情之花,而是情于有情之我。
  花即是我,我即是花.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照映出的就是这红颜的刹那芳华,就是生命中最不可言说的悠悠禅意。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13:22:12 
回复 
  谢谢哪位版主把铁观音赶走了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0 13:22:24 
回复 
  临花照水,伤心岂独是小青?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14:18:32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0 13:22:24 
    临花照水,伤心岂独是小青?
  ---------------------------------------------
  迎风拜月,痴情正道是胡狼.
  呵呵,对得可工整?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0 19:34:07 
回复 
  看到兄台此帖心中甚喜,写的也很好,希望坚持。这样的书稿肯定是很受欢迎的,耐住寂寞,写出精品,深深期待中……
  
  
  
  
  
  
  
  也希望各位路过的朋友倾情支持……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0 19:45:46 
回复 
  再顶!
  
  

作者:西门杏庵 回复日期:2010-04-10 19:47:59 
回复 
  慢品.顶!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20:52:12 
回复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0 19:45:46 
    再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谢了,耐住寂寞,共勉! 
    
  
  
  作者:西门杏庵 回复日期:2010-04-10 19:47:59 
    慢品.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西门兄,祝早日出书.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10:20:05 
回复 
  又见铁观音,本是好茶之人也倒了胃口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10:22:29 
回复 
  再顶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10:32:32 
回复 
  
  二,温庭筠,你不要和我们“藏猫猫”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温庭筠 《菩萨蛮》
  
  这首词,很温庭筠,也很张爱玲。
  温词给人的是一种华丽精致的感官印象,而从不加以说明。如 “鬓云”、“香腮”、“蛾眉” “水精帘”、“颇黎枕”、“鸳鸯锦”等。在这点上,温庭筠的词和张爱铃小说很相似,有点小布尔乔亚情调,有点白领情趣,那就是爱在诗文中标举精美名物,彰显品味和情趣,也还有点淡淡的莫名伤感。
  你看,帘是水晶帘,玲珑剔透、晶莹皎洁;枕是颇黎(玻璃)枕,一样玲珑剔透、晶莹皎洁。
  而精致的闺房内正焚着香,暖暖的香炉冒出袅袅香气;绣着鸳鸯的锦缎被褥也已经是熏过香了。水精帘里,颇黎枕上,那闺中的女人象一只慵懒的猫卧于温暖的鸳鸯锦被之中,幽幽暖香牵惹了她的梦境,那该是一段缠绵的梦境,怎样悠长的相思!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多么辽远、清旷的意境,与清致温暖的深闺卧房景象形成偌大反差!早春的江边笼罩着一种朦胧烟霭,那是二月嫩绿色的柳烟。四更天际有一轮残月,南来的大雁飞过,雁叫声声让人不禁心动。这是帘内人的梦境?还是窗外那如梦的风景?
  而春日里,画楼外,起床梳妆一新的美人远远地走来。裙裳是藕丝织成的裙裳;颜色是“秋色浅”的颜色,大概,就是那种嫩紫或浅绿吧。头上,插着随风飘动的袅袅春幡,双鬓还戴着鲜艳的花朵。有风丝撩动,美人款款而行,头上的玉钗在风中微微地颤动。
  这一天是人日,是大年正月初七,一个怀念远人的日子。这一天,古时的女人们用五彩的丝帛、丝绸之类剪彩做成幡胜佩戴在头上。那位深闺锦被中的女子,那位藕丝秋色、春幡飘飘的美人,心思是否已随风远翔?
  这首词粗看之下蛮隔的,象和读者“藏猫猫”,再三琢磨,细细品玩,才慢慢瞧出好来。前面还是水晶帘,还是鸳鸯被,忽然间就是“江上柳如烟”,跳到了江边早春的景色;忽然又跳到了美女的服饰,“藕丝秋色浅”。 你再看,屋内那精致玲珑的水晶帘颇离枕,那柔软的鸳鸯锦被,那暖香袅袅的梦境,是如此切近,让人的肌肤和嗅觉都能感觉到闺房的温暖和馨香;忽而是那江上如烟如雾的柳丝、天空中的残月,鸣叫的飞雁,是那样高远、辽阔、清旷,让人一下子恍若置身尘世之外,天地之间,肌肤甚至能感觉到一丝潮湿和清寒。反差如此之大,这两个画面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到底是梦中镜象还是窗外风景?
  意象之跳跃、文思之宛转,大笔如椽,挥运之间,一连串美丽的符号在方寸之内被迅速组织起来,如同法国雷诺阿的人物水彩写生或陈逸飞的思妇油画,表现出深闺女子的富贵、香艳、慵懒以及寂寞、思念与深长的愁绪。
  这就是温庭筠。温庭筠就是这样不讲逻辑,就是这样绮思跌宕,就是这样笔致飞扬。
  
  记得俞平伯先生《诗词偶得》中有句"老人言":
  帘内之清秾如斯,江上之芊绵如彼。千载之下,无论识与不识,解与不解,都知是好言语矣。
  的确,你不用去管是梦是实,是幻是真,只是吟着念着,只是想象着体味着,就能心有所悟,就妙谛在心,就知道是世间的好言语了。
  你看,温庭筠轻轻拈起这样一枝花,无数人包括我辈都报以会心的一笑.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1 10:43:56 
回复 
  生活和人生原本就不是这样粗糙而缺乏细腻质地,有这些花间妙词在,有孟兄绮思旖想在,这个上午顿感精致起来。
  喜欢读。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12:28:49 
回复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1 10:43:56 
    生活和人生原本就不是这样粗糙而缺乏细腻质地,有这些花间妙词在,有孟兄绮思旖想在,这个上午顿感精致起来。
    喜欢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酒兄的鼓励!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1 17:33:46 
回复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0 14:18:32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0 13:22:24 
      临花照水,伤心岂独是小青?
    ---------------------------------------------
    迎风拜月,痴情正道是胡狼.
    呵呵,对得可工整?
  ==================
  呵呵,痴情非我,游戏有我。。。
  迎风拜月,懒散正道是胡狼,这样比较贴切,嘻嘻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21:46:38 
回复 
  
  温词之美,美在一种诉诸感性的直觉,一种感官印象上的愉悦和欣喜。
  他的词有一种音乐的韵律美,一种音调上的和谐之美, 如果反复读,慢慢入韵,会发现音韵声律之妙不可言(古音读来,一定更美)。如“颇离枕”、“鸳鸯锦”的最后一字都是上声字,有种宛转飘扬的感觉。“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那梦境的飘渺、悠远在词的声调中表现出来了。“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最后在“烟”、“天”两字是非常轻快的韵,念起来显得轻盈而空灵;“秋色浅”、“参差剪”最后两字都是齿头音,不用说出“人胜”形状而在读的声音之中,就表现出参差错落了。对温词精研甚深的叶嘉莹教授对此称赏不已。
  其次是视觉、触觉、嗅觉上的感官刺激。如词中的“水晶帘”是晶莹玲珑的。“颇黎枕”一说“玻璃枕”是也玲珑透明的,和水晶帘是对应的,都是精美之物,给人一种精致玲珑之感。“水晶”、“玻璃或颇黎”一般给人的感觉是晶莹的、坚硬的、冰凉的,而承接下来的“暖香惹梦鸳鸯锦”,是温暖的、柔软而芬芳的,这是一个鲜明的对比.同时又有嗅觉上一种感受,让我们好象闻到了香炉里飘出的袅袅暖香。而这首温词里“水晶帘里颇离枕”一句,除了感官刺激,还表现出一种既皎洁晶莹而又寂寞凄寒的诗意境界。关于水晶帘,李白也有诗《玉阶怨》云:“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这首诗超越了玉阶之上女子那种单纯的相思怨情,而是让我们看到了更高远、更美丽、更晶莹、更玲珑的值得追求的一种美好的境界。使得这首诗的境界提升起来的,就是诗中的“玉阶”、“白露””“水晶帘”和“玲珑”、“秋月”,都集中表现了一种皎洁晶莹的品质,让诗中那女子的形象显得更加玉洁冰清。
  再者,温词的意象运用能引发很多的联想。这首《菩萨蛮》其实写的是一份相思怀念之情。可通篇没有一个情字,只透过一些意象隐隐地暗示透露着一种情愫。如柳树,让人联想的是别离,古人有灞桥杨柳,折柳送别,“柳””谐音“留””。“江上柳如烟”,那飘垂的柳丝,那江畔迷朦的烟霭,传达出的是一种绵长凄迷的离情与怀念。汉代的苏武沦落在匈奴牧羊时,曾经将帛书绑在南飞的鸿雁脚上,向故国传递书信——雁,是可以传书的;而月是代表相思的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清照有“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飞残月天”是这几句意境的浓缩,暗示的仍然是相思与怀念。在传统文化中,秋代表着凋零、伤感。屈原在《离骚》中说:“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宋玉在《九辩》中说:“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在诗中说:“摇落深知宋玉悲”……“藕丝秋色浅”,隐隐地透露出一种等待离人归来、恐惧生命摇落变衰的哀愁。这里的“藕丝秋色浅”就透露着淡淡的不露痕迹的一种哀愁,惟细细体味才可捕捉和感觉。容貌服饰的描写,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反衬人物的孤独和寂寞。
  值得注意的是“人胜参差剪”一句中透露出来的怀人的感情,古人就多在人日写怀人之诗。岑参便写有人日怀杜甫的诗,说“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所以“人日”二字是整首诗透露消息之所在。我们还可以把“人胜”二字与“雁飞残月天”一句联系起来看。如隋朝薛道衡有诗句云:“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雁都飞回来了,而人尚未回还,所以这两句透露有怀人的情意。而且“秋色浅”、“参差剪”连用了好几个用牙齿和舌尖摩擦而发出的声音表达了那份委婉曲折、铭心刻骨的怀念。
  有了这样的多方品读和回味体悟,就使得筵酒席之间娱客遣兴的小词有了比较深远的寓意,传承了历史积淀的意义内蕴,使得词这种文学体式提高了品位和价值。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22:24:58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0 13:22:24 
   呵呵,痴情非我,游戏有我。。。
   迎风拜月,懒散正道是胡狼,这样比较贴切,嘻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聊斋中的灵异女子来细细品味的女孩子,必有与众不同的慧心与眼光.把胡狼拜月作为自己ID也是透着一种绮思妙想.
  那么:迎风拜月,绮思正道有胡狼,呵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1 22:44:17 
回复 
  
  温庭筠的这种意象的折叠、剪辑与粘贴,很有些现代朦胧诗的意味。
  如那句“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在朦胧意象之中可有各种各样的想象,各种各样的解释的可能。特别是最后一句“玉钗头上风”看似难解,甚至可认为不通,但细细体味,想想行走间那头上玉钗轻颤春幡微摇之态,却禁不住要叹一声:着实妙极了。这种意象的朦胧和多重寓意在古诗中所在多有。如李商隐的《锦瑟》诗中间两联四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古今多少注家强作解人却终难有结果。但还是应了俞平伯老先生的那话:“千载之下,无论识与不识,解与不解,都知是好言语矣。”
  我曾经一度迷恋过现代主义诗歌,还有北岛、舒婷、顾城们的朦胧诗。最著名的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代表作《在一个地铁车站》只有简简单单的两句:
  
  “人群中这些面孔幽灵般显现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的许多花瓣。”
  
  假若没有看诗题,单凭这两句诗,根本是不知所云。因为这两句诗没有内在逻辑可言,而仅仅是意象的重叠。“人群”、“面孔”、“枝条”和“花瓣”这四个意象组成了一组重叠的意象。究竟诗人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一千个人的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形象。多义性正是朦胧诗的核心。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意味着什么?残酷的现实抑或是颓败的生活?经过风雨肆虐后的花瓣,零落,散乱,残忍的残缺,却是一种凄美绝伦的娇艳。一样的面孔,零落的花瓣,阴暗而潮湿的地铁车站,浮现着的一张张脸庞,重重叠叠。淹没在黑压压的人群中,看不见自己行走的身躯,只有一个个陌生的头颅在眼前交叠,摇晃,随处都是拥挤,嘈杂,明亮的阳光下,残留的空隙竟无法容纳属于自己的影子。作者一瞬间的捕捉,浓缩了整个世界。在大千世界里挣扎的人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依附自己而存在。近乎相同的表情让他们拥有了一样的面孔,一成不变的坚守着固有的生存原则,躲在伪装的外壳里,如幽灵般虚无的灵魂,在冷漠与无奈中沉沦。
  语言、意象、意境、韵律,可以说是在一首诗必然要具备的要素。诗歌离不开凝练、灵动的语言;诗歌没有韵律就少了跳跃,没有了灵动;诗歌没有意象意境就会平淡如水,玩而无味。而朦胧诗的那种多义性、那种意象间的跳跃和多角度解读的可能性,是否传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幽约邈远、迷离惝恍之一脉呢?
  事实上,正是如此。庞德作为美国意象主义诗歌的公认领袖,极大地推动了20世纪英美诗歌的发展.然而庞德具有“中国文化情结”,他的诗歌从诗学原则、诗歌语言来说都受到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可以说庞德借鉴并创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表现形式. 因为以庞德为代表的这些诗人们深受中国古典诗词影响,追求精炼的意向和意向背后的深远意蕴,故被称为现代主义的“意象派”。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2 10:24:17 
回复 
  三,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温庭筠《菩萨蛮》之三
  
  
  这首词写的是一次回忆往昔幽会的美好情境。
  一个年轻女子起床后对镜梳洗时,看见了自己昨天的夜妆已残,那镜中人的眉额上蕊黄色的眉妆已经模糊不清,漫染到两颊。见此情状,那女子想起了曾经与情郎在一起时的情形,不觉在纱窗前羞怯地笑了:想想那次耳鬓厮磨之后也是这样,宿妆不整。然而笑着笑着却又惆怅起来:和情郎相聚的时光是如此短暂.那次来时,正值牡丹花开的暮春时节,刚刚相守没两天又走了。你看,那镜中人头上镶着翠玉的金钗,上面雕饰的蝴蝶正双双飞舞呢。而眼前这女子却又孤身一人。唉,良辰美景去何多,花开花落又一年。她默默无语地起身看那窗外,皎洁的月光下,美丽芬芳的花朵缀满了枝头。
  第一句里的“山额”,其实就是所谓的“额头” 。旧称眉为远山眉,眉上额间故称山额。而开篇这个“蕊黄”又是什么呢?是源自六朝妇女涂施额上的颜色,黄如花蕊,此指眉妆.正如张先在《汉宫春》当中所言:“汉家宫额涂黄”。李商隐《蝶三首》诗中也有:“纤纤初月上鸦黄”的句子。以表旧时女子额点黄的雅美妆态。有意思的是,古今审美方式大有不同。今人多称变得衰老时候才拥有白发黄颜,所以有“黄脸婆”之说。可是过去的翩跹美女却偏把黄色涂弄在年轻的脸上,用黄晕来妆饰其女性美感。而“蕊黄”眉妆仅仅流行于当年六朝江南之都,而与北方无关。犹如《花间词》作者刻意搜索所谓“花间”之语时候,目光只放在江南一样。“花间”的继承传统,不免偏重于阴柔婉丽的南方。今天可从许多词牌当中看得出“花间”的韵致。比如:《梦江南》、《望江南》、《望江怨》、《江城子》、《临江仙》、《南歌子》、《南乡子》、《浣溪纱》、《思越人》、《采桑子》、《巫山一段云》等等,都可以寻出其中调名来自从前的江南六朝一代。
  下面“宿妆隐笑纱窗隔”,谓隔着纱窗,似见隐约笑容.意象朦胧,恰似隔雾观花,既增美人妖娆之态,更衬其不胜惆怅之情.接以透露惆怅之因: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回想前尘往事,含蓄有味:她与其所爱者相见在牡丹花开之时,即暮春时节,暗喻相见之晚;“暂来还别离”点明共处时间之短,离去匆匆。一个“隐”字,深藏着无限情致,将其沉浸于幸福的回忆转为怨叹相聚短暂的那一刹那神情和心境,淋漓写出。相聚既晚且短暂,能不怅惘?下面即转入现实。“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句,钗之为物,女儿家饰品,往往作定情信物;钗上双碟,心事在焉。“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句,一设问,一景语,蕴藉有致而又明快隽永,是全篇的高潮处和亮点。
  温庭筠这首《菩萨蛮》由女子晨起梳妆时起笔,由镜中"蝶双舞"的钗饰触发,遂由朝至暮,直至月明花满,绵绵不绝.可叹伤感默默无诉,竟无人知晓!而结句最为明丽优美:皎洁的月华泻下来,枝头锥满盛开的花朵,景在意存,含蓄浑厚,胜过千言万语。这种结尾方法在怀念、离愁、写忧等时,独有一番境界,“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李渔《窥词管见》)。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4-12 10:25:55 
回复 
  呵呵,花间词,顶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2 10:27:04 
回复 
  这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被弘一大师作为圆寂时的绝笔,也别有情肠。
  

作者:贾张虔诚 回复日期:2010-04-12 12:14:41 
回复 
  留名

作者:白羽伤 回复日期:2010-04-12 12:20:24 
回复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也大爱这句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2 13:07:10 
回复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
  不胜惆怅。。。。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2 14:57:25 
回复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
  这两句历来是名家称赏的名句,也是最受人称道、很耐人寻味的响亮结尾。
  李渔就称道:“有以淡语收浓词者,别是一法。内有一片深心,若草草看过,必视为强弩之末。…… 如‘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之类是也。此等结法最难,非负雄才,具大力者不能,即前人亦偶一为之,学填词者慎勿轻效。”他将这两句与“曲中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并列为“淡语收浓词”的典范,以为非有雄才者不能为之。可见,温飞卿真不愧为词中鼻祖,写景言情之大手笔。
  其实,深品全词意蕴,“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这两句更是理解全词的一个关键结穴处,是一个不可替换的全词背景。这里笔者以此为切入,重新拆开温飞卿搭建的这座唤作《菩萨蛮》的文字七宝琉璃楼台,翻作另解。
  试问,此处“月明花满枝”的花是什么花?应当是什么花最切合词中的意趣和那思妇的心境?
  答案正是牡丹花。上片中的“相见牡丹时”并非虚话,而是实情实景。唐人尚牡丹,前后之牡丹花两两互见。今晚的眼中所见和与情郎相见那个夜晚一样,有着皎洁如水的月光和缀满枝头的牡丹。天空中明月皎皎横空;庭院里牡丹簇簇压枝。这流光溢彩的秀色正所谓良辰美景奈何天。这明月、这牡丹是眼前活生生的实景实境,正是词中的另外两个主人公:一是解语花,一是相思月,正在与这女子对话、交流,正是它们唤醒、确认了这女子内心勃发的春情,也正是它们唤醒了那久远的美好回忆。
  那么,再看开篇的“蕊黄无限当山额,宿妆隐笑纱窗隔”,是此时的实景,还是对往事的回忆?是花开当时人不知,还是此情可待成追忆?笔者在上面一文解词时是作实景来解释的,其实词和诗一样并无达诂。这起首两句还可看作是这女子眼前浮现出的美好往昔图景:也是在这个碧纱窗前,也是在这样月明花满枝的夜晚,她和意中人两情相悦,卿卿我我,无限美好。郎顾我是蕊黄当山额,隔窗看宿妆;我思郎是牡丹花开时,月光照花枝。在窗下弄钗时,在一刹那的恍惚迟疑中,她不经意看到这翠玉金钗的金玉之质和这蝴蝶的双飞之舞,于是心头跳出了这两句:“翠钗金作股,钗上双蝶舞”,情思沛然奔涌而出:犹言“愿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总相见”;犹言“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愿此生与君象这蝴蝶一样成双成对,缠缠绵绵翩翩飞,飞越这红尘永相随,等到秋风起,秋叶落成堆,能陪你一起枯萎也无悔!呵呵,歌词都出来了。
  在临窗观景的静默凝思中,在满园的万紫千红、花团锦簇中,写女人的寂寞;在明媚艳丽的春光和圆满皎洁的月光中诉说生命的枯萎。在幽微的刻画中,在强烈的反差中,这女人胸中的哀怨、孤独、伤感、渴念之情正恰似一江春水,涌动起伏,绵绵不绝。
  好个温飞卿,真个是彩笔在手,挥洒出一片灿烂锦绣文章也!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2 15:40:36 
回复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4-12 10:25:55 
    呵呵,花间词,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2 10:27:04 
  这句“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被弘一大师作为圆寂时的绝笔,也别有情肠。
  ------------------------------------------------
  是的,与"月明花满枝"一句颇有相似
  
  作者:贾张虔诚 回复日期:2010-04-12 12:14:41 
    留名
  ------------------------------------------------
  欢迎
  
  作者:白羽伤 回复日期:2010-04-12 12:20:24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也大爱这句
   -----------------------------------------
  是的,很美很高的境界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2 13:07:10 
    相见牡丹时,暂来还别离
    ==========
    不胜惆怅。。。。
  --------------------------------------------------------
  在花间惆怅,也是幸福
  

作者:Lvh999 回复日期:2010-04-12 17:00:54 
回复 
  好文留影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2 18:12:26 
回复 
  
  “心事竟谁知,月明花满枝”一句之所以美妙,还在于意蕴隽永,令人浮想联翩。
  因为是一幅月明花满的如画景象,于是很多的相似意象,很多的美丽场景,都会涌到眼前。
  唐朝张若虚那号称“孤篇压全唐”的《春江花月夜》里,就有“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的美妙景象。月光之下,江流宛转,花林如烟如雾,景象何其辽阔美丽!
  同为唐朝的张泌《寄人》则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空寂的庭院不见人影,诗人心中萦绕着无限的孤独与牵挂,陪伴着他的只有那一轮明月。多情的月光依旧照在庭院中那些飘零的落花上。可谓感人至深!
  明代高启的《梅花诗》有云:“琼枝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梅花有着仙风道骨,来到人间只栖居在大雪铺满的深山里。只有到那清风明月的林泉之下,才能见到它清秀动人的姿容。“高士”、“美人”都指梅花,月下梅花之状又何其高洁绝尘!
  南宋时李清照《蝶恋花 上巳召亲族》有:“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的妙句。而她另一首《浣溪沙》中更有:“半笺娇恨寄幽怀,月移花影约重来”的句子,在有花有月的时节与情郎幽会,确是别有一番风情。《西厢记》里的崔莺莺有诗与之相似:“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也是一番月下花影、玉人幽会的景象。
  不过,笔者以为,近现代名士高僧弘一大师的绝笔遗偈最为高妙,且与“月明花满枝”的意象境界极为相似。那遗偈道: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这是一种绚丽之极归于平淡,也是生命终极的完满圆融。
  弘一法师被尊为律宗第十一代祖师,俗名李叔同。他一生可称得上“博学多才,风采惊艳”:他于诗词文章、书法篆刻、音乐绘画、戏曲戏剧、艺术教育,乃至于戒律佛法都成就斐然。任一领域都造诣极深,领一时风流鳌头,使旁人叹为观止。他还是中国二十世纪戏剧改革的急先锋,是“春柳社”的主要演员之一,他反串和主演的《茶花女》、《黑奴吁天录》曾轰动一时;他还是中国第一本音乐刊物的创办人和完成者;是近代中国学习西洋美术并成功完成学业的第一人;他还是把人体写生教法在中国学校美术教育中加以实施的第一人。所以他的朋友、学者夏丏尊曾评价“弘一和尚未出家时于艺事无所不精,自书法、绘画、音乐、文艺乃至演剧、篆刻皆卓然有独到处。”
  那首有名的送别歌即出自他之手笔: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就是这样一个事业成功到令人崇敬的大师,一九一六年深秋到杭州虎跑定慧寺悄悄完成了一次长达三个星期的断食。据说在顺利完成断食后的李叔同在“身”、“心”两方面都起了明显变化。一九一七年冬天,大师到虎跑寺习静度岁,修身养性,期间他自己说对佛法“更感觉有兴味了”,于是就有了“出家”的想法。一九一八年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在虎跑寺皈依三宝,半年后农历七月十五日正式出家,完成了由当年名冠京华的风流名士到一代佛学高僧的转身:文采绝艳的李俗同变成了一袭僧衣、木鱼声声的弘一法师,时年三十九岁。
  当年李俗同的出家在江南引起很大的轰动。离开温暖的家庭,离开他曾热爱的事业,离开景仰敬爱他的朋友、学生们,变成一个虔诚地与青灯古佛相伴后半生的和尚,在大多数人们眼里几乎是不可思议、不可想象的事,但是他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做了。
  友人曾问他:“我可不可以这么说:佛门中的生活就是艺术的生活呢?”法师回答:“各人的观点不同,也可以这么说。”
  还是他最得意的弟子丰子恺了解老师,对于弘一大师的由艺术升华到宗教,“一向认为当然,毫不足怪。”弘一大师这种对生命意义与价值的追寻,是一种人格的完满和升华。丰子恺用人生三种生活来解释老师出家的缘故:“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艺术,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三层楼。”
  他还这样评价自己的恩师:“少年时做公子、像个翩翩公子。中年时做名士,像个名士。当教员,像个老师;做和尚,像个高僧。”这是因为他“做一切事都‘认真地、严肃地、献身地’做的缘故。”
  当初李叔同自己在对寂山长老提及出家缘由时说:“弟子出家,非谋衣食,纯为了生死大事。”在如华枝春满般丰艳绝伦的物质、精神生活之后,他要探究“圣洁神秘”如天心月圆般的人生圆融。不言而喻,丰子恺认为弘一法师追求到了他人生最高的境界——灵魂的生活。
  据说,出家最初五年,弘一法师云水行脚,做苦行僧。一九二四年,追求完满人格的他赴普陀山参礼印光法师。印光法师平生不求名利,不蓄财物,不蓄剃度弟子,事事躬自操作,衣食虽极简,教化却极广。弘一法师在印光法师身边熏染七天,观察他的一言一行,并铭记在心,成为他日后人生的准则,并在他自己的生活中一一实行。夏丏尊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一文中这样描写:“在他,世间竟没有不好的东西,一切都好。”;“粉破的席子好,破旧的毛巾好,白菜好,莱菔好,咸苦的蔬菜好”;“什么都有味,什么都了不得。”能在琐屑的日常生活中咀嚼出它的“全滋味”,能以欢愉的心观照出世间的“本来面目”,这种自在的人生,光明的心地,一如“光明殊皎洁”的凉月,是何等“了不得”的风光!
  弘一大师最后的偈语全文是:“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字字玑珠,句句箴言,必须融入心灵情感的真心真诚,才能心领神会其中的人生智慧与妙谛,也是一种对生命全部内容的形而上之超越。
  没想到,读花间词,读温庭筠,读这妙不可言的“月明花满枝”,竟让我有了一种全新的感悟,让自己的灵魂也收获得不少的清新菩提!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2 18:15:35 
回复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2 19:07:46 
回复 
  李叔同,苏曼殊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2 19:23:55 
回复 
  人气渐旺,好帖子还是有人识货的,呵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2 22:35:28 
回复 
  作者:Lvh999 回复日期:2010-04-12 17:00:54 
    好文留影
  -----------------------------------------
  谢过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2 19:07:46 
    李叔同,苏曼殊
   ---------------------------------------------
  都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名士奇人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2 19:23:55 
    人气渐旺,好帖子还是有人识货的,呵呵
  -------------------------------------------
  谢谢了,呵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3 19:54:24 
回复 
  
  四、雨后海棠红满枝
  
  翠翘金缕双鸂鵣,水纹细起春池碧。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绣衫遮笑靥,烟草粘飞蝶。
  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
  
   温庭筠《菩萨蛮》之四
  
  这首词为怀旧思远之作。
  上片追叙往日欢会的情景:“翠翘”是鸟尾上翠色的长毛。“金缕”为金色的花纹。用翠翘金缕的鸂鶒(形如鸳鸯,头有缨,尾羽上翘如船舵,俗名紫鸳鸯)在春水中嬉戏起兴,以喻两情的和谐融洽;又用雨后池上海棠花的红艳满枝,来烘托欢乐的气氛。“海棠梨”, 有说是“棠梨”,但棠梨花为白色;故此处当为海棠花,四月开花,花色嫣红,细细小小,雨后带露映在水中。
  紧接着下片开头“绣衫遮笑靥”一句,点出了女主人公的美丽娇羞情态。这里的“笑靥”的“靥(yè夜)”即酒窝儿。曹植《洛神赋》中有:“靥辅承权。”即指颊生酒窝之意。 “烟草粘飞蝶”一句承前启后,烟笼芳草,飞蝶双双,既关合前面的春日幽会,是虚写;又是后两句“青琐对芳菲”的伏笔,是实写。最后“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二句揭出本意,芳菲景物依然,而人则音讯稀疏,一种怀旧念远的幽怨情绪,溢于纸上。
  “青琐”是古代门上的雕花妆饰,以青漆涂之,故称“青琐”。“芳菲”指花草繁茂。“玉关” 即玉门关,今甘肃省敦煌西北,唐时西边重镇。唐五代闺情诗词,写妇人思念久戍边疆的征夫,常用“玉门”、“玉关”这个词,泛指边远的国土。李白诗有“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之句。
  整首词呈现的如下画面:
  
  乍雨还晴的时节,那身着绣衣华服的女子款款漫步在水池边。,
  池里紫鸳鸯成双成对,细密的水纹漫漫荡漾,
  细密的海棠果倒映在水中,雨后初晴的阳光照得海棠枝头红透。
  那绣衫后面嫣然绽开如花的笑靥
  蔓草丛丛如烟如雾,让翩飞的蝴蝶时隐时现;
  亭台阁榭,琐窗绮楼,那女子茕茕伫立;
  眼前美景依然,花雨寂寂,芳草如烟
  望断了关山雁信,梦中人却杳无音讯。
  细风吹过,女子秀眉轻蹙,好似轻叹:
  心中的人,不知你在哪里?
  
  只是,反复咏读飞卿这首词后,稍觉文气和词意阻滞不通。
  “翠翘金缕双鸂鶒,水纹细起春池碧”。紫鸳鸯、碧池塘,微风徐徐,银纹粼粼,成双作对欢欢喜喜,一派活泼春色。“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海棠梨便是海棠,流水碎红,绿枝紫鸳,天人也醉。
  绣衫华服的女子,巧笑嫣然又或用扇或用袖羞遮笑靥,蔓草与蝴蝶也恋恋不去。这“笑靥”上面解作酒窝,诸注家都取此说,不过倒是未必。唐时女子多在脸上酒窝处点上胭脂作靥妆,也许是说这妆容。盛装华容,游戏庭院赏花扑蝶,让这春色佳人只如天上人间,一派烂漫活泼。
  然而,末两句“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顿令人读来颇觉突兀。上一句“青琐对芳菲”婉转流丽,下一句便成了征夫不归,大喜大悲,突兀异常。尤其是整首词写得春光明艳,草长蝶舞,花鸟逐欢,突然末尾就到了大漠长河的玉门边关,肃杀萧条。前面没有任何暗示和铺垫,这里就显得格外不自然,文气不顺。
  再者,多数人都将“青琐”一词解为指代富贵宅第,华美堂屋。其实在唐时,“青琐”不只是豪华富丽的庭院,也常借指宫廷。如陈子昂 《为陈舍人让官表》:“臣闻紫机务重,青锁任隆”便是宫廷的意思。而相对的“玉关”解为“玉门关”,那是大漠风沙的荒蛮萧索之地,在情境和色调上就有些不吻合。其实,据有关资料得知,“玉关”在唐时除了“玉门关”一义,还指门闩、宫门。许玫《题雁塔》诗中:“宝轮金地压人寰,独坐苍冥启玉关”便是。如此若将“青琐对芳菲,玉关音信稀”解释为“芳菲庭院里,佳人在这深宫内院,宫门冷落,玉郎(或是君王不临)”,稍感觉畅顺。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说,聊作参考而已。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3 21:12:27 
回复 
  
  关于“鸂鶒”(转贴)
  
  “鸂鶒”(音溪赤),对今人来说是多么奇怪而陌生的名字!然而,大约从中唐时代起,人们曾经流行像养猫养狗一样把这种水禽驯养在自家的池塘中,一方面其形态悦目足供观赏,另一方面据说可以防止小狐一类害兽的侵扰。同时期,池塘中还有另一种水禽也很常见,那就是“鸳鸯”。于是,晚唐、五代的词作中就屡屡提到“鸂鶒”,典型如温庭筠一首《菩萨蛮》中的浓丽场景:“翠翘金缕双鸂鶒,水面纹起春波碧。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当然,“鸳鸯对浴银塘暖,水面蒲梢短”(毛文锡《虞美人》)之类的描写更是比比皆是。
  有趣之处在于,明人编绘的《食物本草》一书中有“鸂鶒”与“鸳鸯”的彩绘插图,图中所展示的“鸂鶒”形象,赫然是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五彩鸳鸯”!同书中“鸳鸯”的形象却接近普通的野鸭,不过背、尾生有很美的翠羽而已。可为佐证的是,《本草纲目》中也有对于“鸂鶒”、“鸳鸯”两种水鸟的线刻图示,而与《食物本草》中的形象完全一致。日本学者青木正儿早就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在其《中华名物考》一书中著文加以讨论,并引用了清康熙时人陈水昊子《秘传花镜》中关于“鸂鶒”与“鸳鸯”的插图,同样的,《秘传花镜》中鸂鶒的形象与我们所熟悉的鸳鸯相等同,其所呈现的鸳鸯看上去却十分陌生。
  《本草纲目》中还引有宋人掌禹锡关于鸂鶒的解释:“形如小鸭,毛有五彩,首有缨,尾有毛如船柁形。”这样的文字描述,很明显地符合于今天所谓“五彩鸳鸯”的外观。至于鸳鸯呢?宋人罗愿《尔雅翼》中说是:“大如鹜,其质杏黄色,头戴白长毛,垂之至尾,尾与翅皆黑。”全然不是我们所习惯的形象。更有意思的是,罗愿紧接着就明确道:“今妇人闺房中饰以鸳鸯,黄赤五彩、首有缨者,乃是鸂鶒耳。”在宋代,人们就已经以鸂鶒偷换了鸳鸯的形象,明明在纹饰中表现的是鸂鶒,却硬是叫成鸳鸯。为什么会发生如此的偷换?据文献记载,鸳鸯最感人的特点,是“雌雄未尝相舍,飞止相匹,人得其一,则其一思而死”(《尔雅翼》),对于配偶异常忠贞,彼此不离不弃,同生同死。鸂鶒呢,“亦好并游”,也喜欢雌雄相伴地在水上来去,据说是“其游于溪也,左雄右雌,群伍不乱,似有式度者”,凫水时居然有严格的规矩,一定是“男左女右”,排成整齐的行列,显得特有教养。也许,两种水鸟都是终日成双而游,才导致了置换的契机吧。鸳鸯的寓意吉利,所以人们喜欢将它作为装饰纹样,用以寄托对美满婚姻的向往,但是,相比之下,鸂鶒要更为漂亮醒目,不仅毛羽灿烂,而且造型特点突出,这两种水禽又都是雌雄结伴,于是,在艺术表现中,就出现了指鸂鶒为鸳鸯的普遍默契。
  算起来,“毛有五彩,首有缨,尾有毛如船柁形”的这种美丽水禽被视作“鸳鸯”,也已有好几百年了,约定俗成,似乎没必要再追究从前如何如何。不过,唐宋诗词中屡屡出现的“鸂鶒”其实就是“五彩鸳鸯”,这一点总该了解。另外,更该清楚的是,宋代以前所说的鸳鸯,乃是今天的普通人完全不了解的一种水鸟,与我们所熟悉的“五彩鸳鸯”相当的无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3 21:59:28 
回复 
  自顶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3 22:19:14 
回复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2 19:07:46 
      李叔同,苏曼殊
     ---------------------------------------------
    都是那个时代特立独行的名士奇人
    
  ========
  都是至情至性之人。。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3 22:40:39 
回复 
  
  如今尽人皆知为鸳鸯的水禽,其实应该叫做鸂鶒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3 22:47:48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3 22:19:14 
  -----------------------------------------------------
  呵呵,谢谢
  
  写的人和看的人都有些审美疲劳了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4 16:59:54 
回复 
  审美疲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4 20:23:10 
回复 
  
  “池上海棠梨,雨晴红满枝。”
  这首《菩萨蛮》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两句了。它们的视觉形象是如此之鲜明,色彩是如此之鲜艳,犹如一幅清新明丽的水彩画,好象那碧水池边的簇簇红海棠就绽放在眼前。在四月天里盛妆开放的海棠花,只有用“惊艳”来形容。
  海棠花素有“国艳”之誉。“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如处女”,在唐代有着“花中神仙”的美誉。 其花姿潇洒,花开似锦,“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一点红”,似少女掩面,绰约羞涩之盛,被誉为“花贵妃”、“花尊贵”。 其娇艳而淡雅,似云霞片片,花落时则宛若淡妆素抹,令人心醉神迷,又被誉为“睡美人”。 如果在各种花卉中挑选出最能象征女性红颜的花,海棠恐怕是排在前列的。在皇家园林中,海棠常与玉兰、牡丹、桂花相配植,形成“玉棠富贵”的寓意。
  延及宋代,沈立又在《海棠记序》中说:“蜀花称美者,有海棠焉。与牡丹抗衡,而又独步于西川矣。”故而,四川又有“海棠香国”之誉。陆游一生喜爱海棠花,曾赋诗赞道:“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村,若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四川眉山籍的大文豪苏东坡也深为之倾倒,专门写了题为《海棠》的诗: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这咏海棠的诗歌中最有名气的一篇,尤其后两句,写深夜也点燃蜡烛去欣赏海棠花,只因生恐那海棠花也会因夜深而沉沉睡去。何等绮丽的文思,何等浪漫之举!东坡先生爱花护花之情让人一叹!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用海棠比拟美人极其生动、贴切。因此,海棠又有个雅号为“解语花”。
  苏东坡爱花,实际上尤其钟情于海棠花,大概是受他母亲的影响。苏东坡的母亲一生最喜欢海棠花,并且以海棠作为自己的小名。1083年,苏东坡被贬到宜兴,好友邵民瞻特地用赏花的方式接待他,苏非常高兴,忧郁的情绪减少了许多。看到邵民瞻家的花园缺少海棠花,次年特地从老家带来了一盆植于朋友园中。18年后,苏东坡还时常提起那西府海棠,关心着海棠花的消息。
  古今爱棠之人多不胜数。曾经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就极喜爱海棠花。这位一生追求东方美的智者,惊叹于一朵海棠花在夜里不眠地开放。他在散文《花未眠》中写道:“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昨日一来到热海的旅馆,旅馆的人拿来了与壁龛里的花不同的海棠花。我太劳顿,早早就人睡了。凌晨四点醒来,发现海棠花未眠。发现花未眠,我大吃一惊。有葫芦花和夜来香,也有牵牛花和合欢花,这些花差不多都是昼夜绽放的。花在夜间是不眠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可我仿佛才明白过来。凌晨四点凝视海棠花,更觉得它美极了。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 ”
  是啊,那是怎样一种动人的美啊。寂静的夜里,只凝视着它轻轻地慢慢地舒展。在那凝眸的一瞬间,他的耳边是否响起了中国宋代那位一样爱花成癖者的声音:“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在那个低碳的古典时代,诗人的眼睛敏感地呼应着大自然的美,惊艳于造化的神奇之工。在龟裂的兽骨上,那点破虚空的刻痕是受着心中之美的驱遣。如敦煌之雕像壁画,如唐诗,如宋词,还有古朴的青花瓷,甚而沿街倾斜的班驳的木版……
  当空气中的碳原子一天天增多,地球的温度渐渐升高的时候,现代的人们在尘世中、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之间行色匆匆,当生活被琐碎的小事件小细节所包围,当生活用数字来精确,当王羲之、张旭和颜真卿的笔走龙蛇被方方正正的电脑印刷体所代替……
  一朵花绽放的声音有谁曾注意呢?一朵花的盛妆开放又有谁能专注地去呼应它的美丽呢?
  花开的声音常常被淹没在城市里。
  于是,在时间的荒漠里,就有两位夜间起床看花开的人,来诉说着花开的故事。在静夜里,他们一个在千年前的中国宋朝庭院里,高举着蜡烛照看那红妆的“睡美人”;一个在二十世纪日本精致的榻榻米上,盘腿坐看“古伊贺”里盛放的海棠。
  他们和华滋沃斯不谋而合:“一朵微小的花对于我,可以唤起不能用眼泪表达出的那样深的思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4 21:43:39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4 16:59:54 
    审美疲劳?
  -----------------------------------------------------------
  没有故事情节,没有传奇,很容易疲劳.呵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4 22:09:08 
回复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4 22:13:36 
回复 
  作为一个对花木不甚了解的人,海棠是我现在所了解到的最“复杂”的花了。
  我说的复杂是指同是海棠却分了木本的海棠和草本的海棠,而且即使是木本的海棠也分有苹果属的海棠和木瓜属的海棠。这里先介绍通常意义上人们说的海棠吧。也就是那些木本的海棠。
   旧有“海棠四品”之说,明《群芳谱》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贴梗海棠,丛生,花如胭脂;垂丝海棠,树生,柔枝长蒂,花色浅红;又有枝梗略坚,花色稍红者,名西府海棠;有生子如木瓜可食者,名木瓜海棠。”这四种海棠虽都属蔷薇科的春花树种,但非同属植物,贴梗海棠和木瓜海棠系木瓜属,垂丝海棠和西府海棠系苹果属。西府海棠、垂丝海棠和贴梗海棠在园林绿化中应用广泛,成为构成春季景观的主体。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4 22:18:59 
回复 
  
  自古以来,不管是达官贵族,还是下里巴人,抑或是文人雅士,无不对海棠花钟爱有加。达官贵人喜欢海棠花,除了附庸风雅的意味外,大凡是因为海棠花艳,妩媚动人,堪比是一个美貌的女子。而文人雅士、下里巴人酷爱海棠花,则有着更多的理解和含义。人们除了时常把海棠花和玉兰、牡丹、桂花等相配植,寓意“玉棠富贵”,及把海棠比作娇媚的女子外,很多文人还把海棠花堪作断肠花,思乡草,从而来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情侣间的离愁别绪之意,期间,很大程度上还带有一些幽怨的成分。
  历史上,关于海棠花,还有一个“海棠春睡”的典故。说的是:一日,唐明皇,即唐玄宗李隆基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时太真妃酒醉后仍未醒。于是,命高力士使待儿扶掖而至。但见,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无法行礼叩拜。明皇笑日:“岂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从此,这 “海棠春睡”便成为了杨贵妃的代名词,成了美人风韵的象征。这就是“海棠春睡”典故的由来。
  近现代的不少名人也钟爱海棠花。其中不少人特别喜爱西府海棠。朱自清在散文《看花》中写到:“我爱繁花老干的杏,临风婀娜的小红桃,贴梗累累如珠的紫荆;但最恋恋的是西府海棠。”的另一篇散文更是直接命名为《月朦胧,鸟朦胧,帘卷海棠红》。而学者、作家梁实秋先生也钟爱这种西府海棠。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一个来描写,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赞叹西府海棠。他写到:“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对于西府独特的美,他的看法亦很精到,他说:“海棠,花苞最艳,开放之后花瓣的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给人整个的印象是娇小艳丽.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女性喜爱海棠花就更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南宋的李清照生性多情善感,一生珍爱海棠花。她的那首《如梦令*海棠》广为人知:“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于是,“绿肥红瘦”就成了海棠花又一个诗意十足的名字。与那位古代的才女相似,现代的才女张爱玲也爱极了这种花。她曾经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足见海棠在她心中的重要,堪比鱼中鲥鱼,书中红楼。正如她所说,海棠花开娇艳动人却没有香味,即使是海棠中的上品---西府海棠也是没有香味的,只是花开的比其它海棠花要艳。张爱玲在(1968年春到1977年)近十年创作完成的《红楼梦魇》中也曾提到“海棠无香”” 。
  不过,最后要提到还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也喜欢爱海棠花。那就是已故的前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他和夫人邓颖超生前十分喜爱花卉。闲暇时,他们在居住的西花厅庭院中栽种了许多花卉。周恩来最喜欢的就是西府海棠。每当鲜花盛开之际,周恩来与夫人一起在花前散步,那情景颇是温馨。有一次他走到高大的海棠树下,望着满树鲜花称赞说:“海棠花是非常清香的,寿命也很长。”有一年,周总理因国务繁忙在日内瓦开会,正值海棠花盛花。邓颖超就摘下一簇海棠花作为标本压在书中,托人顺便捎给远在国外的丈夫。周总理看到这饱含深情的海棠花非常感动。随即在会议之余压了一朵当地的芍药花并托人带给夫人。总理回国后又把那簇海棠花随身带回,让邓颖超用镜框加以装饰珍藏起来。如今这海棠芍药花饰仍然完整无缺地保存着。
  如今,人们在西花厅的海棠树下,追思的是象海棠花一样美丽圣洁的爱情。
  

作者:廿夏 回复日期:2010-04-14 22:39:39 
回复 
  马克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5 06:45:41 
回复 
  上一个帖子也很好看
  为什么不继续了呢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5:35:45 
回复 
  
  说说《红楼梦》里的海棠花
  
  身为小资班头、才女领袖的张爱玲,在《红楼梦魇》里有个话头让人们争议纷纭:“有人说过‘三大恨事’是‘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第三件不记得了,也许因为我下意识的觉得应当是‘三恨红楼梦未完’。小时候看红楼梦看到八十回后,一个个人物都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起来,我只抱怨‘怎么后来不好看了?’……很久以后才听见说后四十回是有一个高鹗续的。怪不得……”
  记得读这段文字时也是颇觉遗憾:人生哪里尽如人意呢?美味的鲥鱼有细刺硬骨这是没办法的,是天地造化之功;红楼未完让人扼腕一叹,这也没办法,是造化弄人;恨海棠无香则未必尽然。这就要提一提前面说过的西府海棠。
  海棠据说有四名品:一品贴梗海棠,丛生略矮,花色红艳;二品垂丝海棠,柔枝长蒂,花朵浅红;三品木瓜海棠,花色肉粉,形态卓然,以上三品无香。四品西府海棠,据说在晋朝时生长在西府而得名的海棠,它可能还是有香气的,只是香得淡雅而飘渺。前面说到过,喜欢西府海棠的周恩来就曾走到树下,望着满树鲜花称赞说:“海棠花是非常清香的,寿命也很长。”可见,西府海棠并非完全无香,只是较清较淡而已。可见,世间万物之繁之多,并非一言可概括,多少总会有些例外。
  而张爱玲的“三恨”把海棠花与红楼梦扯到一起,倒是有些道理的
  比如第三十七回大观园里成立诗社,宝玉说要起个社名,探春道:“俗了又不好,特新了,刁钻古怪也不好。可巧才是海棠诗开端,就叫个海棠社罢。虽然俗些,因真有此事,也就不碍了。”之后,大家开始酣畅淋漓地做诗,吟完海棠诗又赛菊花诗,诗事层出不穷,屡出新意,诗情荡漾在大观园的各个角落。海棠结社为大观园众才女雅人展露诗才提供了舞台,见证了大观园里最繁盛美好的时光。曹雪芹选用海棠作为诗社名称应不是一时兴起,或真如探春所言只是“可巧”了,而是有其寓意。海棠花姿绰约而花期短暂,而贾芸所送的秋海棠又有苦恋的花语,与太虚幻境薄命司所收录的园中女子的命运相契合。这里以海棠为社名,象征了园中女子青春易逝,年华难再。
  同样,红楼梦中人物与海棠花的关系倒是非常密切的。海棠这一美好物象成为红楼梦的重要线索和关键意象。这一重要的意象对烘托气氛、衬托人物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甚至揭示人物命运结局都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红楼梦》里晴雯被比作海棠花,这个“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伶牙利齿的人儿去后,怡红公子门前的海棠花立即枯死了半边。海棠花雅号“解语花”,果真不虚。
  和海棠花最有缘的红楼人物当数史湘云。第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这回目里,宝玉生日,怡红院夜宴祝寿,众人聚在一起占花名儿。该湘云抽签时,“湘云笑着,揎拳掳袖的伸手掣了一根出来。大家看时,一面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那面诗道是:只恐夜深花睡去。”花签上这句话,引自北宋文学家苏东坡的《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第十七回贾政的请客提议蕉棠对植处题名为“崇光泛彩”的灵感也来自此诗。第十八回,宝玉所作《怡红快绿》一诗中有句“红妆夜未眠”,把海棠比喻为睡美人,是化用了此诗。
  由于史湘云在夜宴中抽到的签是香梦沉酣的海棠花,所以。书中一见到海棠花自是会想到湘云。而史湘云也是红楼梦中最有阳光气息、最亮丽明朗的女孩儿:
  
  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
  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芦雪庵海棠诗社时,湘云的大啖鹿肉并饮酒至醉,着实让人酣畅淋漓。“是真名士自风流。你们都是假清高,最可厌的。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端的是魏晋风范。
  湘云妙悟巧思过人.她的“寒塘渡鹤影”只此一句便将秋色言尽。若与下句“冷月葬花魂”相连的话,自是有种悲凉寂寥之感。但单观此句,却与刘禹锡那首史上咏秋名词有一拼:“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个展翅飞过寒塘的鹤影,虽是晚间寒意恻恻,却也有了向上之意,有了积极之思。
  湘云性格是“幸生来,英雄阔大宽宏量,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心上。好一似,霁月光风耀玉堂。”行云流水般的感觉让这锦心绣口、青春阳光的女孩儿在红楼诸女中格外亮眼。湘云在书中的结局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但是缺失的后半部书又有谁能预言?脂批,畸笏叟的批语就有“阴阳麒麟伏白首双星”的说法。续书的高鹗、程伟元眼见得是笔力不够。
  后四十回的《红楼梦》遗憾、败笔比比皆是。八十回之前,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七十七回让海棠枯萎应在晴雯身上,晴雯死时,海棠花就枯萎了,这象征着大观园女儿的命运。宝玉心有感触,认为天下有情有理的东西极有灵验,像孔庙前的桧树,诸葛祠前的柏树,岳武穆坟前的松树,于乱世枯萎,治世茂盛。怡红院这株海棠,应人之预亡,故先就死了半边。
  而续书者心似不甘,居然让海棠花也像气候的“阴极阳回” 那样能够死而复生:第九十四回,西府海棠本应在三月开花,怡红院的海棠本来萎了几棵,突然在十一月冬日盛开,众人议论纷纷,总体分为两派。贾赦、贾政说是花妖作怪,贾母则说是喜兆,命人备酒赏花。据说贾宝玉、贾环、贾兰等人“彼此都要讨老太太的喜欢”,就做了诗。贾母则评说:“我不大懂诗,听去倒是兰儿的好,环儿做的不好。”这是因为她喜欢听吉利话。说实在的,宝玉、贾环、贾兰三首诗都做得很蹩脚。别人尚可,宝玉也写得笨拙,毫无诗意,真令人难以置信。而且,这个“古今不肖无双”的传统叛逆,在续书者笔下成了另外一种凡夫俗子形象,这个转变也太过惊人了!那诗嘛不说也罢,有兴趣者可找原书一读。
  总之,前八十回作者对海棠死了半边的处理尚合情理,后四十回的作者对海棠开花这一自然现象的处理似有意妖魔化的倾向。前八十回里,海棠是通情理有情义的,后四十回,这海棠却成了兴风作浪的花妖。不过,在续书者看来,这死而复生的海棠也是一种象征,它与本该“一败涂地”的贾府居然衰而复兴一样,都反映了续书者的创作思想与曹雪芹根本是不同的。
  可惜呵,出自曹雪芹之手的红楼梦仅仅只有八十回,留下了太多的遗憾。正如美神维也纳的断臂,正如海棠无香,鲥鱼多刺。一直想象完整的维也纳雕塑会多么美,但有时也觉得遗憾也是一种美丽,一种魅力。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岂非也是一种魅力?
  红楼未完,诚然遗憾。但那海棠诸品中仅有的、能飘清香的西府海棠,留下的缕缕余香却弥足珍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5:47:17 
回复 
  海棠映春光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5:50:45 
回复 
  海棠红满枝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03:06 
回复 
  海棠春睡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06:29 
回复 
  海棠一枝春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08:43 
回复 
  海棠春意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11:38 
回复 
  四季红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24:49 
回复 
  另类海棠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31:26 
回复 
  
  仕女簪花图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36:43 
回复 
  秋海棠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41:07 
回复 
  
  秋海棠,又名断肠草,相思草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43:43 
回复 
  
  海棠无香也动人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6:49:47 
回复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一点红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17:04:00 
回复 
  作者:廿夏 回复日期:2010-04-14 22:39:39 
    马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光顾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5 06:45:41 
    上一个帖子也很好看,为什么不继续了呢
  ----------------------------------------------
  是指那个讲作家婚恋的随笔系列吗?写的人太多了,容易重复
  
  今天发的图片效果比我想象得好.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20:05:37 
回复 
  
  【宋】姜夔 月上海棠•红妆艳色
  
  红妆艳色,照浣花溪影,绝代姝丽。弄轻风、摇荡满林罗绮。自然富贵天姿,都不比、等闲桃李。帘栊静悄,月上正贪春睡。
  长记初开日,逞妖丽、如与人面争媚。过韶光一瞬,便成流水。对此日叹浮华,惜芳菲、易成憔悴。留无计。惟有花边尽醉。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5 21:04:06 
回复 
  海棠妩媚,甚是喜人、、、、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5 23:45:25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5 21:04:06 
    海棠妩媚,甚是喜人、、、、
  
  ------------------------------------------------
  花间词岂可无花,海棠妩媚可人,算得"国艳".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6 09:29:25 
回复 
  图美,但没有楼主文字所传递的那种美感更让人浮想联翩。

作者:我爱悬疑片 回复日期:2010-04-16 10:09:43 
回复 
  总之,前八十回作者对海棠死了半边的处理尚合情理,
  --------------
   楼主,对于曹公,怎么这样用词“尚合情理”,有点太傲了吧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10:32:54 
回复 
  
  五,杏花含露团香雪
  
  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温庭筠《菩萨蛮》之五
  
  这首词调子凄清婉转,也是怀人之作。大意是:
  
  团簇似雪的杏花瓣上露珠晶莹如泪,缕缕清香飘散;
  路边的杨柳绿意葱茏,离意缠绵,别情依依。
  而床头烛台的灯火犹明,窗外残月朦胧如钩,
  惊残了一宵好梦的是枝头晓莺阵阵清啼。
  睡梦中的女子渐渐起身举起玉钩,挂上了碧色纱帘。
  看看镜中的昨日容妆,依稀是眉淡妆浅,
  想起与梦中人的两情缱绻,不禁心儿微颤。
  回头看那镜中的鬓发,竟薄如蝉翼,如云一般轻逸。
  
  首句“杏花含露团香雪,绿杨陌上多离别”也是名句。杏花含露,花团簇雪。其花幽香,其色如雪。花的色与香以一个“团”字相喻,甚是凝炼精警。飞卿在另一首《菩萨蛮》中也写到了杏花:“雨后却斜阳,杏华零落香”,则是另一番飘零景象。而陌上杨柳依依,显出一番离情别绪。这是陌上春晓的景色。俞平伯先生《读词偶得》指出:杏花二句似梦境而非梦境。只是从远处泛写,其关合本题在有意无意之间。
  而从陌上春景接下来,却是屋内近景:灯光幽暗,残月朦胧,女子一觉醒来时,听到了晨莺的声声鸣叫,凄清如许。 “灯在月胧明,觉来闻晓莺”两句与前面的“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颇有类似情致。美人闻莺而醒后的凄清惆怅之情,尽在景语之中。
  美人醒来之后,以玉钩将绿色纱帐牵起挂好,回身梳妆时正看到镜中自己“妆浅旧眉薄”,这让她不禁又想到昨夜之梦:杏花枝头春意正浓,绿杨依依,一片葱茏。然而离人远去,晓莺清啼,残月在天,令人怅然若失。正应了柳永那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最后,“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又是一番“淡语收浓词”,云淡风轻地收束了全词。语淡而意深,更令人唏嘘不已。
  这首词将梦境与现实交融,先写离别时的景象,次写别后的梦魂萦绕,而在梦醒后,那思妇对镜凝思的刹那间,又似重归梦里。梦里梦外,虚虚实实,迷离恍惚,步步叠进却又错落有致,离别之情则愈品愈觉其深、觉其苦。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一中评到:“‘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凄凉哀怨,真有欲言难言之苦”。在《词则•大雅集》卷一中评曰:梦境迷离。
  《玉茗堂评花间集》中评点此词:“碧纱如烟隔窗语,得画家三味,此更觉微远。”
  
  这又是典型的一首唯美主义精致词作。
  温庭筠由于受到晚唐文学唯美风气的影响,加上他天赋的艺术灵性审美趣味,使他的词作趋于唯美化。品读他的词,可以感受到一种带有沉醉、幻梦、感伤、颓废、幽邃、神秘的美,这种美既清晰又朦胧,既艳丽又清远,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端庄之美,而是一种带有勾魂摄魄的魔力之美。
  也许温词中的那些女子并不尽是现实中存在的女子,有很多幻想的成分,很多词作其整个的意境都带有惝恍迷离的感觉。如在这首《菩萨蛮》里,有灯光,有月光,有莺啼,有玉钩和碧绿纱帘,有淡眉浅妆,有情意缱绻的春梦,有镜中轻逸如云的蝉鬓。温庭筠仿佛无所不能,将深闺中女子的气味、皮肤的观感及其引发的想象中的触感,头发的质感,神情气质中最动人的那一点东西,甚至那女子的梦幻、整间居室的微妙气氛,都以精妙的笔触,以欣赏、赞叹且爱慕的心情,妥帖细致而又朦胧飘忽地表达出来。
  温词的独特美质,就在于它这种梦幻般的纯粹的唯美色彩。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11:35:50 
回复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6 09:29:25 
    图美,但没有楼主文字所传递的那种美感更让人浮想联翩。
   -----------------------------------------------------
  多谢,酒兄谬赞了
  
  作者:我爱悬疑片 回复日期:2010-04-16 10:09:43 
    总之,前八十回作者对海棠死了半边的处理尚合情理,
    --------------
     楼主,对于曹公,怎么这样用词“尚合情理”,有点太傲了吧
  -----------------------------------------------------------
  呵呵,为什么不能呢?也不是傲,只是说法上的方便而已.在下也是曹粉一个,对曹雪芹是相当地崇拜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14:00:39 
回复 
  
  杏花含露团香雪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15:52:04 
回复 
  
  杏花枝头春意闹
  蜂舞蝶飞四月天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18:11:52 
回复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这两句词颇为轻妙,也很令人玩味。
  今夕是何夕,春梦为何梦? 宋朝王安石《与微之同赋梅花》诗:“好借月魂来映烛,恐随春梦去飞扬。” 这里的春梦仅指春天里的好梦,与“月魂”相对应,喻梅花的高洁与清丽。而苏东坡写的那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最有名气。这里的“春梦”已有世事沧桑如梦如幻之感。东坡是学禅之人,这两句诗读来深具禅意。人如秋鸿是有来有往,有信义有担当的,是积极的、入世的;而世事则如风来雨至,过去不留,一如春梦,不留痕迹。
  温庭筠这里所指的“春梦”,既是指在春天里的一场深眠好梦,也关乎人情,故也是指女人的相思之梦。所谓“春梦正关情”,显然就是指这位女子梦到了她的情郎。这种春梦又叫绮梦,是人因相思至深、情爱至浓而发生的幽幻缠绵之梦。一个“情”字呼之欲出前,该有多少场景画面为之作嫁衣、作陪衬:杏花、绿杨,残灯,晓月,莺啼,玉钩,纱帘,淡妆,无不透着女子那一脉幽幽心绪。到了春梦时方点出了这个“情”字。如同一朵花浴天地灵气、得春雨秋露滋养,方慢慢地绽开花蕊,在盛妆开放的刹那间花光灼灼,莫可逼视。
  接下来却是一派霁月光风景象,那女子坐在镜前,端详镜中人精心梳就的蝉鬓,发丝飘摇,薄如蝉翼,如云一般轻逸。于是,浓情织就的这首《菩萨蛮》轻轻打上了休止符,而韵味却袅袅荡荡,兀自没有止境。
  你看,这两句的意蕴和色彩本身就有一种前重后轻,前浓后淡之感,音韵也颇是清浊有致。这种文字的艺术体操,在一种不平衡中轻巧地找到了平衡点,稳稳地立住了,立在人们审美的沉醉之中,悠悠的情思余味里。
  过去,我总以为祖宗传下来的方块象形文字当有通天彻地之能。青山钟灵,绿水毓秀,诗人的心灵总感应着天地间的那份灵气,想写什么都能写得出什么;而笔下有什么,人心中就会有什么。
  其实并非如此。人群中总是只有少数人能达到这个境界,能踩着倾斜的平衡木潇洒自如地舞一回的,最后能稳稳地、气定神闲地立在人们心里的,总是少数,甚至就那么一两个。
  据汪曾祺说,抗战时昆明西南联大一位文学教授唐兰开词学课,一学期只讲一本《花间集》。讲的时候,用无锡腔调念(其实是吟唱)一遍:“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好,真是好。”是呵,那两句深婉可人,美不胜收。而这句“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又何尝不是“好,真是好!”
  文字的组合真有着勾魂摄魄的魔力之美。它们可以风神俊朗,如春光里的临风之树;也可以如明月照积雪,表里俱澄彻;可以花织锦绣,十里风光旖旎;也可以西子捧心,倾国又倾城;可以厚重如大剑无锋,也可以轻灵如凌波微步,踏雪无痕。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4-16 20:49:20 
回复 
  呵呵,词美图美,好个花间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6 21:20:00 
回复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6 09:29:25 
    图美,但没有楼主文字所传递的那种美感更让人浮想联翩。
  =========
  点头O(∩_∩)O~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22:41:04 
回复 
  
  “蝉鬓”如此轻盈飘逸,那么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发型呢?
  “蝉鬓”一词最早出现在三国时代的魏国,是魏国王宫中一名叫莫琼树的宫女所梳型。晋代崔豹《古今注•杂注》:“魏文帝宫人绝所宠者,有莫琼树、薛夜来、田尚衣、段巧笑,日夕在侧,琼树乃制蝉鬓。缥眇如蝉翼,故曰蝉鬓。”这里的“蝉鬓”是指面颊两侧贴近耳边的头发薄如蝉翼。
  盛唐时,禁中宫庭及王公贵族之家的女子流行蝉鬓。据说盛唐时的“蝉鬓”梳法是:将鬓角处的头发向外梳掠得极其扩张,形成薄薄一层,有如蝉翼之形。这种梳法与魏庭宫女莫树琼所制“缥眇如蝉翼”的蝉鬓基本相符,只是更加夸饰、更加张扬,是盛唐时人们追求个性张扬、意气风发的流行时风所致。白居易有词云:“蝉鬓鬅鬙云满衣”,描述极其恰切。
  卢照邻《长安古意》中有诗句:“片片行云著蝉鬓,纤纤初月上鸦黄。”形容王公贵族家女子那蝉翼式样的鬓发飘扬如浮动的轻云,额头上涂着嫩黄色新月状的图形。“鸦黄粉白车中出,含娇含态情非一。”一个个额头涂着嫩黄色新月、唇红齿白的美女随车出游,千娇百媚,风情万种。这些诗句就反映了唐代长安繁华盛况和唐时仕女们的华丽与风流。
  晚唐的温庭筠除了在这首《菩萨蛮》外,在《咏春幡》也有蝉鬓一词:“碧烟随刃落,蝉鬓觉春来。”甚至清朝的纳兰性德《浣溪沙》词中也提到了它:“睡起惺忪强自支,绿倾蝉鬓下帘时,夜来愁损小腰肢。”可见蝉鬓是一种较常见的古代女子梳妆发型,有的诗词中则可能是以这种发型来作为女性的代称。
  在古代,女性一头秀发是女性之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评价美女的十大标准中,第一就是所谓“乌发蝉鬓”。乌发就是头发乌黑发亮,站立时长发仿佛黑瀑一般直泻而下,行走则见其秀发飘逸,极显妩媚。乌发一词早在《左传》中已出现,古代以乌发为美的典型代表人物有二,一是远古时代的玄妻,二是南陈时代的张丽华。《幼学琼林》中有“玄妻发光可鉴”的说法,史书记载张丽华也是“发长七尺,光可鉴人”。蝉鬓就是上面讲到的三国时魏国宫女莫琼树所梳的发型。
  其次是云髻雾鬟。鬟即环形发髻的意思,髻则指束在头顶的发结,所谓“云髻雾鬟”,是指美女所梳的发髻状如云雾,高高束起。据说汉代美女赵飞燕常梳的就是这种发型。东汉时期的马皇后头发又长又浓又密,头发挽成高高的发髻后,剩下的头发还可以绕发髻三圈。汉顺帝时,大将军梁翼的妻子孙寿发明了略为倾斜的“堕马髻”,因优雅美丽,一时大为流行。魏文帝曹丕初以甄氏为后。时“宫廷有绿蛇,口中恒有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后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其一二。”
  可见在古代,一头乌亮的长发对于女人来讲太重要了,各种不同的梳法和发式就有不同的情调和韵味,真算得上是女人的第二张脸。
  于是。想起那位大帅哥刘德华曾经在广告中的台词了:“我的梦中情人,应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其实,对于现代女性来说,长发更是上帝赐给女人最美的礼物,历来都作为女性美至高的标识。那长长的秀发随风如瀑布一般飞扬,浮云一般轻逸。无论走到哪都会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走起路来,一步一摇,亭亭袅袅,更显风姿绰约,风情万种。正如女诗人席慕容所说:“再平凡的女孩,如果有了一头飘逸的长发,也会变的美丽动人起来。”
  象刘德华一样,其实很多男人有长发情结.他们梦想中的女子都是长发飘飘。女人也许并不知道,当女人的发梢滑滑、丝丝地扫过男人的肌肤时,有多少根发梢便会传递多少缕柔情蜜意。美丽的女子,漂亮的长发,黑黑的瀑布顺肩而下。正应了那句"柔情似水".女人的柔情就在长发中迎风飘洒。长发流泻着柔情,飘扬着风情,长发正代表女人天性中的浪漫温柔之美。
  
  “春梦正关情,镜中蝉鬓轻。”
  无论是古是今,长长的秀发于女人尤如鲜花的花瓣、孔雀的羽毛同等重要,一袭亮丽的长发能使任何女人倍添妩媚、典雅、端庄、华贵、浪漫、诗意、神韵、隽秀、芬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6 23:17:01 
回复 
  
  古妆:惊鹄髻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0:04:24 
回复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4-16 20:49:20 
    呵呵,词美图美,好个花间词
   ---------------------------------------------------
  谢谢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6 21:20:00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4-16 09:29:25 
      图美,但没有楼主文字所传递的那种美感更让人浮想联翩。
    =========
    点头O(∩_∩)O~
  ---------------------------------------------------------
  惭愧了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0:46:03 
回复 
  
  玉钩褰翠幕,妆浅旧眉薄。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0:49:56 
回复 
  
  古代仕女


作者:海泡西西 回复日期:2010-04-17 11:04:26 
回复 
  过来学习..话说铁观音是贴子火的标志呢干嘛赶他走,哈哈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7 12:02:49 
回复 
  作者:海泡西西 回复日期:2010-04-17 11:04:26 
    过来学习..话说铁观音是贴子火的标志呢干嘛赶他走,哈哈
  ==========
  观音GG的广告太长了,呵呵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7 13:30:00 
回复 
  顶了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4-17 14:38:21 
回复 
  呵呵,顶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5:36:39 
回复 
  
  六、玉楼明月长相忆
  
  玉楼明月长相忆
  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
  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
  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
  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之六
  
  
  全词大意为:
  
  明月的清辉静静流泻在华美的香闺楼阁上,平添了几分相思的幽情
  柔软细长的柳丝随风吹得飘漾无力,恰如我一颗茫然飘零的心
  记得门外分别之际,你我执手相看,默默无语,
  君已远去时,只见那芳草萋萋,碧色连天际,
  只听得远处传来那雕鞍骏马的阵阵嘶鸣
  
  夜深人静,罗帐轻纱如梦,那绣金的翡翠鸟已成黯然孤影
  案台上的香烛在慢慢燃烧,流淌的烛泪滴滴落在我的心上
  阵阵落花飘零如雨,杜鹃鸟声声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望着春意阑珊的窗外景致,我不禁神思恍惚,
  魂魄仿佛还迷失在刚才的梦境
  
  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这首《菩萨蛮》正是书写离愁别绪的精妙词作。让人称奇的是,整首词几乎全部是由一连串令人沉醉的意象和画面联缀而成的,其艺术魅力可用“荡人心旆,黯然销魂”来形容。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说:“字字哀艳,读之魂销。”(《白雨斋词评》)
  起句中的“玉楼”指女子香闺,言其装饰华丽香艳。“玉楼”与“明月”一旦相连,“长相忆”的悠长意味便油然而生。明月倚楼,最增离愁。三国曹植有诗云:“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北宋范仲淹《苏幕遮》词:“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俱是一种离别的相思意境。清辉团团,流光徘徊,深闺里更显凄清寂寞。而柳丝袅袅如烟,随风飘漾,更让相思寂寞之河中挣扎苦渡的女子感到无力和无助。
  送君门外,行人已远,唯见芳草萋萋,碧色连天,只隐隐从远处传来马嘶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总是令人梦绕魂牵。以“芳草萋萋”表离情别绪古已有之。《楚辞*招隐士》中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李重元的词《忆王孙•春》:“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如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
  “画罗金翡翠”,罗帷低垂,轻纱朦胧,上面绣的翡翠鸟斑烂迷离、孤独无依。意犹前面提到的“双双金鹧鸪”,都是暗怜孤单影只的情意。 “翡翠”,这里是鸟名,应是翡翠鸟。“香烛消成泪”意犹香销玉损,烛泪成堆,指烛亦喻人。杜牧《赠别》:“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有《无题》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花落子规啼,花落如雨,子规声声,别一番凄艳景象。 “子规”则是杜鹃,布谷鸟的别称。相传蜀国“望帝”杜宇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啼声凄切,似言“不如归去”,易触动归思。宋代王逢原《送春》诗云:“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可见,子规啼于暮春花落之时,与开头“柳丝袅娜”相呼应。子规啼声惊醒了那位相思女子,回望窗外是花落如雨,子规啼血;窗内却是残梦迷离,难以释怀。
  读这篇《菩萨蛮》有些象是行走在山阴道上,移一步则换一景,几乎可以说是句句有景,也同时是句句言情。清幽如玉楼明月、哀婉如风摇柳丝、惆怅如芳草萋萋、留恋如马声遥嘶,还有精致绮丽如罗帐轻纱,伤感如香烛成泪、凄艳如落花子规啼,幽幻如绿窗迷梦,等等。从外景到屋内,从实景到梦境,景象令人不忍看不忍听。有道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几乎处处令人触景伤情,销魂荡魄。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中相思离别之苦的情感体验和对爱的执著追求,更从中品味到丰赡深刻的人生意蕴。
  
  也许,今天的我们有时间应当试着望望天上的明月和星空,看看远处的杨柳和近处的青草,试着听听鸟儿的清啼,嗅嗅花朵的芳香。这些精灵们在亘古往来飘荡的风中摇曳,在时间的河流里诗意地生长,曾经是一种古老沧桑的风情,一种辽阔无边的遐想。
  只要我们精诚地守望,啼血的子规鸟终会衔来浩荡东风里的一枝春,迎来古典中国风情的复兴。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5:46:50 
回复 
  
  玉楼明月长相忆
  柳丝袅娜春无力
  门外草萋萋
  送君闻马嘶
  画罗金翡翠
  香烛销成泪
  花落子规啼
  绿窗残梦迷
  
  ---------温庭筠《菩萨蛮》之六
  
  
  全词大意为:
  
  明月的清辉静静流泻在华美的香闺楼阁上,平添了几分相思的幽情
  柔软细长的柳丝随风吹得飘漾无力,恰如我一颗茫然飘零的心
  记得门外分别之际,你我执手相看,默默无语,
  君已远去时,只见那芳草萋萋,碧色连天际,
  只听得远处传来那雕鞍骏马的阵阵嘶鸣
  
  夜深人静,罗帐轻纱如梦,那绣金的翡翠鸟已成黯然孤影
  案台上的香烛在慢慢燃烧,流淌的烛泪滴滴落在我的心上
  阵阵落花飘零如雨,杜鹃鸟声声啼叫:“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望着绿意葱茏的窗外景致,我不觉神思恍惚,
  魂魄仿佛还迷失在刚才的梦境
  
  江淹《别赋》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这首《菩萨蛮》正是书写离愁别绪的精妙词作。让人称奇的是,整首词几乎全部是由一连串令人沉醉的意象和画面联缀而成的,其艺术魅力可用“荡人心旆,黯然销魂”来形容。清人陈廷焯评这首词说:“字字哀艳,读之魂销。”(《白雨斋词评》)
  起句中的“玉楼”指女子香闺,言其装饰华丽香艳。“玉楼”与“明月”一旦相连,“长相忆”的悠长意味便油然而生。明月倚楼,最增离愁。三国曹植有诗云:“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初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诗:“今夜谁家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北宋范仲淹《苏幕遮》词:“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俱是一种离别的相思意境。清辉团团,流光徘徊,深闺里更显凄清寂寞。而柳丝袅袅如烟,随风飘漾,更让相思寂寞之河中挣扎苦渡的女子感到无力和无助。
  送君门外,行人已远,唯见芳草萋萋,碧色连天,只隐隐从远处传来马嘶声。此种依依惜别的刹那情景总是令人梦绕魂牵。以“芳草萋萋”表离情别绪古已有之。《楚辞*招隐士》中云:“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如《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宋代李重元的词《忆王孙•春》:“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如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秦观《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铲尽还生。”
  “画罗金翡翠”,罗帷低垂,轻纱朦胧,上面绣的翡翠鸟斑烂迷离、孤独无依。意犹前面提到的“双双金鹧鸪”,都是暗怜孤单影只的情意。 “翡翠”,这里是鸟名,应是翡翠鸟。“香烛消成泪”意犹香销玉损,烛泪成堆,指烛亦喻人。杜牧《赠别》:“蜡炬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李商隐有《无题》诗云:“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花落子规啼,花落如雨,子规声声,别一番凄艳景象。 “子规”则是杜鹃,布谷鸟的别称。相传蜀国“望帝”杜宇失国身死,魂魄化为杜鹃,啼声凄切,似言“不如归去”,易触动归思。宋代王逢原《送春》诗云:“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可见,子规啼于暮春花落之时,与开头“柳丝袅娜”相呼应。子规啼声惊醒了那位相思女子,回望窗外是花落如雨,子规啼血;窗内却是残梦迷离,难以释怀。
  
  读这篇《菩萨蛮》有些象是行走在山阴道上,移一步则换一景,几乎可以说是句句有景,也同时是句句言情。清幽如玉楼明月、哀婉如风摇柳丝、惆怅如芳草萋萋、留恋如马声遥嘶,还有精致绮丽如罗帐轻纱,伤感如香烛成泪、凄艳如落花子规啼,幽幻如绿窗迷梦,等等。从外景到屋内,从实景到梦境,景象令人不忍看不忍听。有道是“伤心人别有怀抱”,几乎处处令人触景伤情,销魂荡魄。从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中相思离别之苦的情感体验和对爱的执著追求,更从中品味到丰赡深刻的人生意蕴。
  也许,今天的我们有时间应当试着望望天上的明月和星空,看看远处的杨柳和近处的青草,试着听听鸟儿的清啼,嗅嗅花朵的芳香。这些精灵们在亘古往来飘荡的风中摇曳,在时间的河流里诗意地生长,曾经是一种古老沧桑的风情,一种辽阔无边的遐想。
  只要我们精诚地守望,啼血的子规鸟终会衔来浩荡东风里的一枝春,迎来古典中国风情的复兴。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7:13:12 
回复 
  
  古典女子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7:41:49 
回复 
  
  这图咋这么大?
  该分页了吧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7:44:20 
回复 
  作者:海泡西西 回复日期:2010-04-17 11:04:26 
  过来学习..话说铁观音是贴子火的标志呢干嘛赶他走,哈哈
  此消息发自掌中天涯wap.tianya.cn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4-17 12:02:49 
  作者:海泡西西 回复日期:2010-04-17 11:04:26 
  过来学习..话说铁观音是贴子火的标志呢干嘛赶他走,哈哈
    ==========
    观音GG的广告太长了,呵呵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4-17 13:30:00 
  顶了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4-17 14:38:21 
    呵呵,顶
  ---------------------------------------------------------
  怕沉闷,上了些花花图片,不好意思.谢谢各位了.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19:05:59 
回复 
  
  说到古典中国的风情,说到古典式爱情的美丽与哀愁,说到那种让人黯然销魂的离别苦、相思愁,我心里升起来的精致文字却是沈复的《浮生六记》。
  清人王韬称赞这《浮生六记》:“笔墨之间,缠绵哀感,一往情深。”
  俞平伯老先生称许《浮生六记》:“俨如一块纯美的水晶,只见晶莹,不见衬露明莹的颜色;只见精微,不见制作精微的痕迹。”
  林语堂先生则叹道:“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
  
  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读到了沈复沈三白著的这部《浮生六记》。然而,一读之下便迷上了那文字间的旖旎风光,有如在山阴道上流连忘返。
  想象着那个号称康乾盛世的年代,在江南的苏州城有这样一位性好优游、通脱放达的少年沈复,他表字三白,号梅逸,工诗画、散文。在他身边是他的妻子芸娘,一位兰心蕙质的江南女子。他们自由呼吸着大自然的清新空气,无拘无束过着唯美而恬淡的生活。从他们年方豆蔻时两心相许的羞羞涩涩到新婚燕尔的眷眷闺情,从品文论诗到易妆同游,到后来同甘苦、共患难,这对同命鸟在那个道统年代竟是如此出奇另类!
  那些玲珑剔透的性情文字,那种放达自如的心境与襟怀,那些大量真实而富有情趣且不可复制的生活细节,特别是那种少年夫妻间真心流露的深情与缱绻,让人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难得的是,此种深情与缠绵既非“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未婚恋情,也非“恨不相逢未嫁时”的婚外恋情,而是现实婚姻中的夫妻恋情。
  一些文学作品往往对前两类恋情写得深切动人,而拙于表现伉俪深情。红楼里,曹雪芹写起少男少女们的恋情来游刃有余,而一涉入已婚的家庭里,则兴味全无。如写贾琏与凤辣子的婚姻生活充满了勾心斗角;贾政与王夫人也是相敬如宾而已;贾蓉与秦可卿更是同床异梦;已婚丧夫的李纨更不用说,孀妇独处。再如《射雕》中的郭靖、黄蓉之恋写得十分精彩,到了《神雕侠侣》中,郭黄两人那种传统夫妻模式写得乏善可陈。夫妻之情到后来被人调侃为“左手摸右手”,没有感觉。
  然而,沈三白笔下的夫妻之情却自有一番风流蕴藉,让人羡煞鸳鸯。
  先看他们婚前那一段青涩的情感吧:
  “余幼聘金沙于氏,八龄而夭。娶陈氏。陈名芸,字淑珍,舅氏心余先生女也,生而颖慧,学语时,口授《琵琶行》,即能成诵。四龄失怙,母金氏,弟克昌,家徒壁立。芸既长,娴女红,三口仰其十指供给,克昌从师,修脯无缺。一日,于书簏中得《琵琶行》,挨字而认,始识字。刺绣之暇,渐通吟咏,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余年—十三,随母归宁,两小无嫌,得见所作,虽叹其才思隽秀,窃恐其福泽不深,然心注不能释,告母曰:‘若为儿择妇,非淑姊不娶。’母亦爱其柔和,即脱金约指缔姻焉。此乾隆乙末七月十六日也。”
  沈三白与芸娘乃表亲,与红楼宝黛颇为相似。只是生而颖慧的芸娘四龄失怙(丧父),家徒四壁,全家靠她一双巧手做女红谋生。让人称奇的是,芸娘学语时即能口诵白居易的《琵琶行》,识字竟是无师自通,并有“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之句,真奇女子也!难怪两小无猜的沈三白“非淑姊不娶”了。
  “是中冬,值其堂姊出阁,余又随母往。芸与余同齿而长余十月,自幼姊弟相呼,故仍呼之曰淑姊。时但见满室鲜衣,萎独通体素淡,仅新其鞋而已。见其绣制精巧,询为己作,始知其慧心不仅在笔墨也。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索观诗稿,有仅一联,或三四句,多未成篇者,询其故,笑曰:‘无师之作,愿得知己堪师者敲成之耳。’余戏题其签曰‘锦囊佳句’。不知夭寿之机此已伏矣。是夜送亲城外,返已漏三下,腹饥索饵,婢妪以枣脯进,余嫌其甜。芸暗牵余袖,随至其室,见藏有暖粥并小菜焉,余欣然举箸。忽闻芸堂兄玉衡呼曰:‘淑妹速来!’芸急闭门曰:‘已疲乏,将卧矣。’玉衡挤身而入,见余将吃粥,乃笑睨芸曰:‘顷我索粥,汝曰‘尽矣’,乃藏此专待汝婿耶?’芸大窘避去,上下哗笑之。余亦负气,挈老仆先归。自吃粥被嘲,再往,芸即避匿,余知其恐贻人笑也。”(恕我不再翻写成白话,文言文的爱情故事更有韵味)
  好一个偏心的芸娘,居然偷偷给心上人藏粥。其堂兄玉衡也要吃粥,芸娘却急忙关上门,说自己要睡觉了。玉衡挤进屋里撞见了沈三白正在吃粥,就朝芸娘挤挤眼睛嘲笑道:“我要吃粥,你说没有了。原来藏在这里款待你的小女婿呵!”结果传开来弄得“上下哗笑之”。青梅竹马的青涩爱情让人读之不觉莞尔。
  再看新婚燕尔的洞房之夜:
  “廿四子正,余作新舅送嫁,丑末归来,业已灯残人静,悄然入室,伴妪盹于床下,芸卸妆尚未卧,高烧银烛,低垂粉颈,不知观何书而出神若此,因抚其肩曰:‘姊连日辛苦,何犹孜孜不倦耶?’芸忙回首起立曰:‘顷正欲卧,开橱得此书,不觉阅之忘倦。《西厢》之名闻之熟矣,今始得见,莫不愧才子之名,但未免形容尖薄耳。’余笑曰:‘唯其才子,笔墨方能尖薄。’伴妪在旁促卧,令其闭门先去。遂与比肩调笑,恍同密友重逢。戏探其怀,亦怦怦作跳,因俯其耳曰:‘姊何心春乃尔耶?’芸回眸微笑。便觉一缕情丝摇人魂魄,拥之入帐,不知东方之既白。”
  这段文字弥漫着一种美丽的春情,却是美而不淫。此时芸娘的回眸微笑,却是天下无数新娘共同的美丽,一种难忘的风情。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20:35:40 
回复 
  
  自从芸娘初嫁到沈氏这“衣冠之家”,她好似初进贾府的林妹妹,处处小心,事事留意:“芸作新妇,初甚缄默,终日无怒容,与之言,微笑而已。事上以敬,处下以和,井井然未尝稍失。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余笑曰:‘今非吃粥比矣,何尚畏人嘲耶?’芸曰:‘曩之藏粥待君,传为话柄,今非畏嘲,恐堂上道新娘懒惰耳。’余虽恋其卧而德其正,因亦随之早起。自此耳鬓相磨,亲同形影,爱恋之情有不可以言语形容者。”
  每天曦光初现,这位小娘子就急急忙忙地披衣起身,好象有人在急促地叫唤她一样。以致于沈三白笑道:“现在又不是你偷偷给我吃粥那会儿了,还怕人笑你呀?”芸娘却道出了她的心曲:“那时给你藏粥传为话柄。现在倒不是怕人嘲笑,而是怕父母大人们说我懒惰。”结果弄得三白老兄也只好跟着早起。这段夫妻对话真实而风趣,同时也隐隐透出那个年代的某些人情世态。一个贫寒人家的女儿嫁到“衣冠之家”,有着诸多的微妙心思。芸娘的心地善良而敏感。
  然而,新婚不久,三白却不得不受父亲之命,前往武林赵先生处受业读书。夫妻临别,三白心情怅然,又怕芸娘伤感流泪。然而芸娘反而强颜劝勉,还帮这小丈夫整理行装,到晚上才蓦然发现芸娘神情有异。到了分别时,芸娘小声对夫君嘱咐:“没人照顾你了,自己去了以后多加小心。”登舟解缆时,我们的三白老兄看见河岸边正桃李吐蕊时节,心情却似林鸟失群,天地异色。
  这一情境仿佛大有那“门外草萋萋,送君闻马嘶”的离情别绪。
  到武林读书的三个月里,三白兄觉得仿佛过了十年。芸娘虽时有书信来,信中却多是勉励他一心向学之语,然后就多是寒暄客套话。这让三白“心殊怏怏”。“每当风生竹院,月上蕉窗,对景怀人,梦魂颠倒。”每当竹院里起了风,月光映上蕉窗之纱,三白就会想起他的芸娘来了,连梦里都是她的影子,一笑一颦,一行一止,一声一息。
  那他的芸娘呢?是不是也在想念他呢?是不是同那位明月玉楼中的女子那样,“画罗金翡翠,香烛销成泪。花落子规啼,绿窗残梦迷”?
  好在赵老先生是过来人,情知这位新婚不久的弟子深情难却,每每人在书院,心寄娇娘。便认真地给三白的老父亲写了封信,出了十道题目,让他暂回家去。三白心头自然是大喜过望,他自己形容如“戍人得赦”,马上“漫卷诗书喜欲狂”,收拾好行装,登舟解缆还乡。在舟行水上的涛声桨影里,三白“反觉一刻如年”,归心似箭。回到家里,他自然是先到母亲那里问安。然后就匆匆直奔自己房里。芸娘起身相迎,两人握着手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觉“魂魄恍恍然化烟成雾,觉耳中惺然一响,不知更有此身矣。”
  真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纵有千言万语,不及三白绵绵之笔,寸寸琴心矣。其实,沈三白和芸娘的情感经历本身,就是一首美丽哀艳的《花间词》。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7 22:17:46 
回复 
  
  沈三白在《浮生六记》中对往事的回忆令人感叹.很多十几年前的一些生活细节、前尘往事都历历在目。尽管他的笔触冷静而平和,但很多文字是含了泪水的。
  沈三白自述性情素来爽直,有些落拓不羁的浪子气。而芸娘在他眼里却有些“迂拘多礼”。比如,三白为芸娘偶然整整衣袖,芸娘总不忘说一声“谢谢”或“得罪”;有时递给她一把手巾或折扇,她也必定起身来接,颇有点举案齐眉的意思。这可让沈三白觉得生分,久了甚至生厌,不满地说道:“我说娘子,你老这样我可受不了。这还象两口子吗?老祖宗都说了:‘礼多必诈’。算我求你了,咱们不搞这套虚的成不成呵?”
  芸娘的脸一下子红了,忙解释道:“恭而有礼是好事,怎么就说‘礼多必诈’了?”
  沈三白的口气和今天的反孔愤青差不多:“恭敬在心就行了,那套繁文缛节能免则免吧。”
  芸娘辩解道:“那天下至亲莫如父母,难道在他们面前就可以恭敬在心而行为放肆吗?”
  这话在那康乾以仁孝治民的时代,分量可够重的,不象我们今天听来只是随口一说。沈三白果然只得答道:“我刚才是开玩笑呢,就那么随口一说。娘子别生气呀。”
  说实话,这沈三白有点不识抬举,人家恭敬有礼地来对他,他还反而笑话人家。在妻管严的时代,他受的这份待遇该羡煞多少老少爷们儿!
  芸娘这时开始晓之以理:“世间夫妻反目的事儿都是因为玩笑引起的,以后可别再冤枉我了。我那样对待你,你却嘲笑人家,真是让人郁闷死了!”
  后面这话有点撒娇的味道了。呵呵。
  果然,三白看她那楚楚可怜的委屈样儿,将其揽入怀中,估计甜言蜜语灌了不少,芸娘这才“解颜为笑”。但是芸娘仍然坚持她的做人理念,从此“岂敢”、“多谢”、“得罪”之类几乎成了她的语气助词,说话必带的口头禅。呵呵,有点宝钗的温柔敦厚劲儿了。
  就这样,梁鸿接了孟光案,这“齐眉举案”的日子就过了二十多年,奇怪的是,夫妻感情也保鲜了二十多年。按三白的说法:“年愈久而情愈密”。两口子在家里碰见,或是在外面窄道相逢,或在路上邂逅,都会不自觉地握手相问:“到哪儿去呀?”其情如友,呵呵.
  芸娘有时与人正在说话,看见三白过去,必定会起身挪动一下,与三白并肩而坐。这种情况开始两人还有些不好意思,后来却习以为常。
  沈三白写到此处,有些洋洋自得:“或曰:‘非如是,焉得白头偕老哉?’斯言诚然钦?”
  亲昵中有礼,有礼中又见亲昵。这就是沈三白与芸娘爱情保鲜的秘诀?
  转眼到了七夕,芸娘在“我取轩“摆下香烛瓜果,和三白同拜“天孙”。沈三白刻了两方印章:“愿生生世世为夫妇”。一枚为朱文,属阳刻之章(即凸文);一枚为白文,想是阴刻之章(凹文),然后三白郑重其事地将阴刻的白文图章交与爱妻之手,自己留下阳刻的朱文图章:“娘子,这算是我们以后通信的信用章吧。”
  三白没有写芸娘当时的神态表情,但想象得出,芸娘当时心里应是“一股暖流涌遍全身”,眼眸中想必也是莹莹然有泪光吧。
  而接下来,沈三白的文字开始变得无比缠绵:
  “是夜月色颇佳,俯视河中,波光如练,轻罗小扇,并坐水窗,仰见—飞云过天,变态万状。芸曰:‘宇宙之大,同此一月,不知今日世间,亦有如我两人之情兴否?’余曰:‘纳凉玩月,到处有之。若品论云霞,或求之幽闺绣闼,慧心默证者固亦不少。若夫妇同观,所品论着恐不在此云霞耳。’未几,烛烬月沉,撤果归卧。”
  这笔墨有点苏子瞻《前赤壁赋》里那月静天高,纤尘不起的味道,也有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情韵。芸娘的那句话也有点哲学意味,甚至有些禅意在其间。
  芸娘的启蒙师白乐天诗云:“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到了沈三白这里,便应是“七月七日‘我取轩’,正是卿我情浓时。”
  天高地远,澄月如水,夫妻二人,窃窃私语,你侬我侬,心证意证,有如泥人儿,打破了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山陵崩,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4-18 10:34:39 
回复 
  
  仕女幽居图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8 11:28:49 
回复 
  嗯,我怎么留不了言呢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4-18 11:29:42 
回复 
  那些仕女是孟兄画的吗
  • 复制给朋友
  • 分享到外站 腾讯微博 嘀咕 新浪微博 豆瓣 搜狐微博 开心网 QQ书签 人人网 百度搜藏 白社会 雅虎收藏 MSN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