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看电影:[评论随笔]闲品花间词:清欢与忧伤8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9:25:06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关于李商隐与女冠的那些事儿
  
  盛唐时道教兴盛,道教首座的司马承贞曾受到大唐三代帝王召见。开元二十年(724年)唐玄宗又送其妹玉真公主到王屋山出家并拜承贞为师。和李商隐同时代先后就有自请或被送而为道士的公主有文安、浔阳、平恩、邵阳、永嘉、永安、义昌、安康诸公主。
  公主入道,当然要带一些漂亮的宫女一同出家,以便侍奉。同时中晚唐还有有大批贵族女子、宫女及歌妓进入女冠之列。钟磬梵歌,道乐玄理本是文人所好,超越尘世,怡养情性,还有高山青松,幽谷云影和风流妩媚的女道士作伴,唐朝理念开放,而且道教不象佛教那样提倡禁欲,对于当时的文人来说更是别有一种吸引力。与女冠们发生爱情纠葛的文士代表人物,可推大诗人李商隐。
  年轻时,李商隐曾在玉阳山学道。不少人相信,他在宛如仙境的玉阳山道观里与一些美丽的女冠发生了恋情。此后几十年中他所作的大量有题或无题之诗,有许多篇什都表达了对早年恋情的怅惘追忆和对昔日恋人的镂骨相思。但因为他的这些诗篇都是扑朔迷离之作,词句华美但大量使用隐喻、借喻、暗示等手法,极难获得确切解说。如堪称李商隐代表作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只要是爱好诗词的人士,无人不知这首《锦瑟》,堪称极负盛名。然而,它又是最不易讲解的一篇难诗。自宋元以来,揣测纷纷, 莫衷一是。 至迟从清朝开始,将他这些“爱情朦胧诗”索隐钩玄,并与他早年学道时对女冠的恋情联系起来,就成了学者们各显神通的狩猎场,至今仍有人驰骋不歇。
  在王屋山主峰玉阳山有东西对峙的两座山峰,其上各有一座道观,东玉阳山叫灵都观,西玉阳山叫清都观。至武宗时,崇道之风又掀高潮,士人学仙修道,遂成一时风尚。于是,时年23岁的李商隐也跑去学道。
  刚上玉阳山学道时,李商隐还是很认真的,他对道家经典《道藏》下过苦功,以致于后来他情诗里的许多用句和隐喻都是源出于《道藏》。不过,世事正如老子所说的“福兮祸所倚,福兮祸所伏”,天资颖悟的他正在沉迷典籍研究时,一位美丽的女冠闯进了他的心灵。
  原来在玉阳山西峰的灵都观里,有一位叫宋华阳的女道士,她本是侍奉公主的宫女,后随公主修道。宋华阳姑娘年轻、聪明、美丽,因常在东西两峰道观之间的来往交流,李商隐很快就与宋华阳熟识,并双双坠入情网。
  那该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当时李商隐和宋华阳一个东山、一个西山,两个人相会一次要到两山之间一个叫玉溪的山谷,中间要各自走四公里的山路,全不顾狼虫虎豹,如果没有深刻的感情,他们不会这样做!李商隐和宋华阳心知彼此的感情是不容于清规礼教的,只得背地偷欢。两人在欢爱中日益如胶似漆,难分难舍。在每个相会的夜晚,他们都如飞蛾扑火一样尽力地释放自己。然而在分离时分,黯然拥抱着对方,天将破晓,又将别离,当窗隔座,相对黯然,见星沉海底,良时已逝,不免怅然。李商隐看着窗外的冰轮皓月,抚着宋华阳的脸,感伤地说着爱的誓言:“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树水精盘。”这时候的宋华阳只能依偎在他的怀里,默默垂泪。
  但是天将晓,情未央,独看长河渐落晓星沉。爱得深切时,他视她为至高至洁的月,又像是月里嫦娥,所以情愿明天的太阳永远不再升起,他与她就此沉沦在黑暗里,留住手指间的爱恋。
  对爱情结局和前途命运的茫然、欢娱之后的落寞将两个人深深缠绕。正如他自己写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然而,激情的不幸后果到来了:宋华阳怀孕了。这件事顿时激怒了道观主持,李商隐被逐出山门,宋华阳被遣返长安回宫。等待他们的是永远的离殇……
  据钟来茵教授考证,这种偷欢是不容于世俗礼教和道教清规的。恋情曝光后,男的被逐下山,女的被遣返回宫。但真诚的相恋,往往终生难忘。李商隐晚年,宋华阳到西安,李商隐屡试不第,投在一个盐铁转运史手下当个小官,宋华阳知道后多次捎信,要与李商隐相逢……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无题》),正是“望帝春心托杜鹃”很好的脚注。玉阳山的初恋,由于环境险恶,欢期幽会皆“来是空言去绝踪”(《无题》),来去飘忽,为欢短暂,并且随时有触犯清规、劳燕分飞的危险。
  恋爱中的李义山,深知“盖人生奇福,常恐消受不得也”。在布雨行云之时,一方面会百倍地珍惜欢娱之短暂;另一方面不由得会因为想到“永好”之无望,而怅然若失。这也是当时就会“惘然”而不必等数十年后“追忆”才会觉得“万缘皆空”的。不会有结果的恋情,换得的肯定是终生的哀怨。"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这种相思与回忆宛似梦迷蝴蝶,杜鹃啼血。那么,是作为皇室后裔的李义山幻化成杜鹃呢,还是杜鹃幻化成了义山?欢会时的春宵一刻,轻怜蜜意;离别后的清夜孤灯、两厢思念,都让人如此迷惘。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2 19:36:42 
回复 
  好多天了,难得又坐上沙发!哈哈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2 21:38:06 
回复 
  呵呵,回家有空,再品花间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2 23:12:19 
回复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2 19:36:42 
    好多天了,难得又坐上沙发!哈哈
   ------------------------------------------------------
  谢谢蜗牛兄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2 21:38:06 
    呵呵,回家有空,再品花间
  ----------------------------------------------
  谢谢木鱼兄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6-03 07:17:37 
回复 
  隆重地留一记号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03 10:11:59 
回复 
  叹!为遗恨千古的才子,为蹙眉万载的佳人。
  我若是程羽文,也当为他们重谱《鸳鸯牒》。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3 11:23:49 
回复 
  当时李商隐和宋华阳一个东山、一个西山,两个人相会一次要到两山之间一个叫玉溪的山谷,中间要各自走四公里的山路,全不顾狼虫虎豹
  ------------------
  这真是爱情的力量啊!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3 14:24:28 
回复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6-03 07:17:37 
    隆重地留一记号
  ----------------------------------------------
  谢谢素微,你那贴子更得不勤,看下一节时忘了前面内容.
  身体好了些吧?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03 10:11:59 
  叹!为遗恨千古的才子,为蹙眉万载的佳人。
  我若是程羽文,也当为他们重谱《鸳鸯牒》。
  -------------------------------------------------
  李商隐的诗很晦涩朦胧却因此开辟了诗歌的新路.晚唐因他而精采.
  但对他本人而言,却是付出情路坎坷的痛苦代价后才把境界升华起来.象刺破了喉咙才能嘹亮而歌的鸟,得失之间竟很难说.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3 11:23:49 
  当时李商隐和宋华阳一个东山、一个西山,两个人相会一次要到两山之间一个叫玉溪的山谷,中间要各自走四公里的山路,全不顾狼虫虎豹
  ------------------
  这真是爱情的力量啊!
  ----------------------------------------
  也可以说色胆包天,呵呵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3 15:07:00 
回复 
  
  二十六,谁解多情苏小小?
  
  苏小门前柳万条,
  毵毵金线拂平桥。
  黄莺不语东风起,
  深闭朱门伴舞腰。
  
  —————————温庭筠《杨柳枝》其三
  
  苏小小门前杨柳万千条,
  金线般修长的柳丝轻拂着平桥。
  东风吹拂时黄莺停止了鸣叫,
  王公侯门府第里正轻舞着纤纤细腰。
  
  苏小小是南齐时钱塘一带的著名歌女,才情独具,容貌绝美,其家门前种植着很多杨柳。那些春风杨柳在浩瀚时空中飘拂了三百多年,终于在中晚唐和五代文人笔下重现多情而撩人的春色。
  温庭筠这首《杨柳枝》词将苏小小门前的杨柳写得春意盎然:“万条”言其繁密;“金线”言其纤长。而一个“拂”字,将柳丝写得轻盈飘漾,静中有动。“黄莺不语”、“深闭朱门”则渲染出春天和风暖阳里的幽静安谧;“东风起”、“伴舞腰”,将舞女的纤腰与柳枝的细柔联系起来,更使杨柳枝显出一种拟人化的女性美,婀娜可爱,仿佛它们就是那美丽、聪慧、纯情的苏小小的化身。
  前辈词评家们对温飞卿的《杨柳枝》八首评价甚高。
  明朝汤显祖评点道:杨柳枝,唐自刘禹锡、白乐天而下,凡数十首。然惟咏史咏物,比讽隐含,方能各尽其妙。如“飞入宫墙不见人”、“随风好去入谁家”、“万树千条各自垂”等什,皆感物写怀,言不尽意,真托咏之名匠也。此中三五卒章,真堪方驾刘、白。
  清人郑文焯评《花间集》:宋人诗好处,便是唐词。然飞卿《杨柳枝》八首,终为宋诗中振绝之境,苏、黄不能到也。唐人以馀力为词,而骨气奇高,文藻温丽。有宋一代学人,嫥志于此,骎骎入古,毕竟不能脱唐、五代之窠臼,其道亦难矣!
  在我看来,温庭筠《杨柳枝》是侧艳词外的妙手偶得,每一首都极尽了诗词表现手法之魅力,以杨柳轻柔飘扬的意象写尽了晚唐时代的纤婉、绮丽和伤感。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3 15:31:11 
回复 
  哈,坐斜阳兄沙发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03 16:39:16 
回复 
  
   出门在外,得一空闲,花间采撷。
  

作者:黑白黑白峰 回复日期:2010-06-03 17:40:14 
回复 
   好。。。。。好。。好

作者:NarimiyaG 回复日期:2010-06-03 17:45:49 
回复 
  说的真好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3 18:03:18 
回复 
  水平不够,说不出啥来了,只好留下顶就一个字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3 18:14:46 
回复 
  记号一枚

作者:alphagm 回复日期:2010-06-03 19:14:02 
回复 
  mark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3 22:06:53 
回复 
  原来是一首古代象征诗哟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4 09:14:55 
回复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3 15:31:11 
    哈,坐斜阳兄沙发
   -----------------------------------------
  呵呵,谢谢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03 16:39:16 
   出门在外,得一空闲,花间采撷。
   ------------------------------------------
  采撷好 
  
  作者:黑白黑白峰 回复日期:2010-06-03 17:40:14 
     好。。。。。好。。好
  --------------------------------------------------
  谢谢
  
  作者:NarimiyaG 回复日期:2010-06-03 17:45:49 
    说的真好
  --------------------
   谢谢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3 18:03:18 
    水平不够,说不出啥来了,只好留下顶就一个字
   ------------------------------------------------
  谢过,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3 18:14:46 
    记号一枚
   ---------------------------------------------
  谢谢
  
  作者:alphagm 回复日期:2010-06-03 19:14:02 
    mark
   -------------------------------------------------
  谢谢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3 22:06:53 
    原来是一首古代象征诗哟
  ----------------------------------------------------
  呵呵,有点.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4 09:34:25 
回复 
  
  “妾乘油壁车,
  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这是南陈徐陵在其编著的《玉台新咏》中的一首乐府古诗《钱唐苏小歌》。这首乐府民歌中的“妾”据说就是六朝时南齐一朝有名的青楼歌女苏小小。《吴地记》中云:“苏小小,晋时伎。”《乐府广题》曰:“钱塘名娼,苏小小,南齐人。”明人无名氏《苏小小传》称:“苏小小者,南齐时钱塘名妓也。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当时莫不艳称。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芳魂不殁,往往花间出现。”
  传说,苏小小的先祖东晋时期曾经在朝廷为官,是传统的书香之家。晋灭亡后流落到钱塘靠祖产经营,成了当地较为殷实的商人。父母双亡后,苏小小寄住在杭州西陵(西岸)桥畔的姨母家。苏小小是个美丽而又聪明的女孩子,自幼深受书香遗风熏染,气质高雅,多才多艺,琴棋书画、诗文酬唱样样皆通。小小酷爱西湖山水,她将自己闺房布置得幽雅别致,迎湖开一圆窗,题名“镜阁”,在自己的闺房中悬一楹联:“闭阁藏新月,开窗放野云。”表达了自己不俗的志趣。
  然而,家道中落,生计日窘,她不得不为生活所迫去做了青楼歌女。她多才多艺,能歌善舞,擅长演奏各种乐器。她虽身为歌女,却洁身自好,决意要找到一个如意郎君为伴。钱塘城内巨富钱万才数次登门,愿以千金娶小小为侍妾,也被小小拒绝。姨妈劝她:“不妨寻个富贵人家,终身也有了依靠。”苏小小答道:“人之相知,贵平知心。岂在财势?!”姨妈问道:“那你到底想找个什么样的郎君呢?”苏小小却脸上一红,笑而不答。
  苏小小平时十分喜爱西湖山水,乘坐一辆油壁车遍游湖畔山间。一日,她独游西湖,沿堤而行,不期遇到一位少年正骑着一匹青骢马迎面而来。那少年就是当朝京官之子阮郁。两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后来,阮郁特地登门求见苏小小,互诉爱慕之情。苏小小与阮郁漫步来到西泠桥头,正当夕阳西下,一片静谧。在几棵青翠挺拔的松柏树下,阮郁紧握住苏小小的手,指着松柏道:“青松作证,西湖为媒,阮某今生愿与小小永结同心,同生共死。”苏小小被他的痴情感动了,不禁吟诗一首:
  
  “妾乘油壁车,
  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这对年轻人终于定下情缘。自此,“两人比翼双飞,每日不是在画舫中飞斛,游览那湖心与柳岸的风光,就是自乘着油壁香车,阮郁骑着青骢骏马,同去观望南北两峰之胜概。”(《西湖佳话•西岸韵迹》)不料好事多磨,仅仅过了三个月的幸福生活,阮郁在京做官之父派人来催归。阮郁难违父命,忍痛与苏小小挥泪相别,匆匆而去。原来阮郁父亲听说儿子在钱塘与风尘女子厮混,立即派人把儿子叫了回去,严加看管,不许他外出半步。并很快张罗着给他娶了门当户对的妻子。
  从此之后,杏如黄鹤,毫无音讯。身居钱塘的苏小小难忘当初的西泠邂逅,难忘与阮郎共度的美好时光。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4 10:39:10 
回复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不意这阮郁竟做了负心男!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04 11:13:11 
回复 
  妾乘油壁车,
    郎跨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
    西陵松柏下。
  
  整艳诗了呀,哈哈。这种艳诗由美女写出来,特别令人心动。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4 11:26:04 
回复 
  呵呵,苏小小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4 14:28:22 
回复 
  
  其时,曾有一观察使孟浪因公事到钱塘,倾慕苏小小声名却碍于官身,于是派人请她来府。苏小小并非仰承鼻息之辈,三请四请方来,孟浪于是有了几分怨气,指着庭外一株梅花为题试她诗才,不意苏小小信口吟诗一首:
  
  “梅花虽傲骨,
  怎敢敌春寒?
  若更分红白,
  还须青眼看!”
  
  孟浪闻听感到诗意不俗而此女志向人格更是不凡。他爱才之心顿起,竟不与她为难,并礼送她回家。苏小小由此名声更盛。
  几年后,苏小小应邀与阮郁再次在断桥相会。此时的阮郁已有功名和官职在身,加之已娶有高官之女为妻,所以只想纳苏小小为妾。苏小小闻听,心如针刺刀绞。她悲愤地对昔日情郎大声说道:“这里可没有青松为你作证!”说毕,她转身离开。阮郁一脸惭意,也只得怏怏而去。
  这年秋天,郁闷许久的苏小小乘油壁车到满觉陇赏桂散心,见满山红叶,甚觉可爱。在烟霞岭下一座破庙前,看到一位书生正在攻读诗文。交谈这下,方知这位书生名叫鲍仁,正欲上京赶考, 但缺少盘缠,不能前往。苏小小十分同情书生的贫困遭遇,毅然变卖首饰,慷慨解囊,赠银百两,资助鲍仁上京赴试。她对鲍仁说到:“妾见君丰仪,必非久居人下的人,愿倾囊相助。”苏小小虽薄有父母遗产,但家道中落,以歌舞谋生,故“倾囊相助”一说可信。苏小小此举可谓最早捐资助学的慈善义举了。那穷书生鲍仁感动不已,叩谢道:“千秋高义,反在闺帏,芳卿之情,铭记在心!待我有成之日,必来叩谢恩人。”
  一年后的夏秋之交,苏小小赏荷归来犯了风寒,染成一病,加之因阮郎薄情,心情郁闷,病情日见沉重,竟卧床不起。临终前,她向身边侍候的人嘱咐道:“交际似浮云,欢情如流水。我的心迹又有谁知?小小别无所求,只愿埋骨于西泠,不负我对山水的一片痴情。”说毕,奄然而逝。苏小小死时,仅十九岁。
  正在此时,得到苏小小资助去京应试登第、已任滑州刺史的鲍仁,专程来钱塘西岸向苏小小道谢。获悉小小的死讯,鲍仁抚棺痛哭不已。后来,他遵照苏小小“埋骨西冷”的遗愿,出资在西岸桥畔择地造墓,墓前立一石碑,上题“钱塘苏小小之墓”。后人又在墓上建亭,亭名“慕才亭”。两边亭柱上镌刻数楹联,其中主联曰“湖山此地曾埋玉,风月其人可铸金”。还有诸如:“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金粉六朝香车何处,才华一代青冢犹存”等。
  这就是千百年来流传的西泠苏小小故事。
  

作者:树上结土豆 回复日期:2010-06-04 14:39:56 
回复 
  好贴、Mark
   BS那个铁观音广告、
   哪里都有
   花间词、解读出了自己的感觉
   其实 词 只是符合自己的心境就好
   无关乎 内容 要的是感觉~~~
   坐等继续更新哈~~~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4 14:44:25 
回复 
  苏小小,亦是奇女子也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6-04 16:15:37 
回复 
  赶上好文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4 17:18:28 
回复 
  
  在人们眼里,苏小小身上闪烁着一种唯美主义的女性风致,有如小仲马笔下之茶花女。
  19 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戏剧家小仲马的《茶花女》享誉文坛。他的父亲是以多产闻名于世的杰出作家大仲马。在大仲马奢侈豪华而又飘浮不定的生活影响下,小仲马最初“觉得用功和游戏都索然寡味”。20岁时,他就结识了一些有夫之妇,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另一方面,小仲马就热切地期望着自己也能像父亲一样,扬名于文坛。于是,他也开始从现实中取材,从妇女、婚姻等问题中寻找创作的灵感。
  《茶花女》就是根据他亲身经历所写的一部力作。玛格丽特原来是个贫苦的乡下姑娘,来到巴黎后,开始了卖笑生涯。由于生得花容月貌,巴黎的贵族公子争相追逐,成了红极一时的“社交明星”。她随身的装扮总是少不了一束茶花,人称“茶花女”。玛格丽特为青年阿尔芒的真挚爱情所感动,毅然离开社交生活,与阿尔芒同居乡间。阿尔芒之父却责备玛格丽特毁了儿子的前程,希望他们断交。玛格丽特被迫悲伤地给阿尔芒写了封绝交信,然后回到巴黎,又开始了昔日的荒唐的生活。后来她接受了瓦尔维勒男爵的追求。阿尔芒也怀着痛苦的心情和父亲回到家乡。当阿尔芒得知玛格丽特近况后盛怒之下,在社交场合当众羞辱她。玛格丽特心中悲痛一病不起。新年快到了,玛格丽特的病情更严重了,脸色苍白,没有一个人来探望她,她感到格外孤寂,唯一的希望就是再次见到阿尔芒。
  临死前,债主们都来了,带着借据,逼她还债。执行官奉命来执行判决,查封了她的全部财产,只等她死后就进行拍卖。弥留之际,她不断地呼喊着阿尔芒的名字,“从她的眼睛里流出了无声的泪水”。她始终没有再见到她心爱的人。含泪而死。阿尔芒读了玛格丽特留下的遗书方知真相,追悔莫及。阿尔芒怀着无限的悔恨与惆怅,专门为玛格丽特迁坟安葬,并在她的坟前摆满了白色的茶花。
  仅从故事文本来看,中国南朝的苏小小与法国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玛格丽特身世命运何其相似!
  苏小小生命的春天是那匹青骢马驮来的。当她的油壁香车款款穿过历史的杨柳岸,去赶赴一个永恒的约会,而万条柳丝飘拂的堤岸上,匆匆的青骢马蹄声却讲述着一个美丽而忧伤的爱情故事,一个辜负痴心红颜的情殇传说。苏小小的红颜魅力在哪里?为什么能得到当世人们的赞誉和后世文人们的怀念与向往?
  我想,苏小小的人格力量首先在于,不得不在命运风尘中辗转的她竟然诚挚、勇敢且成功地保持了自己灵魂和人格的完整。她从来没有低看过自己,富豪、高官都没有打动她的心。她的爱情从来都为一个理想中的郎君留着位置。哪怕后来负心人又回头想纳她为妾,都只能让她感到屈辱和愤怒。在那个年代,这种自尊而独立的女性人格何等珍贵!
  其次,她的这种非常超前且罕见的自我人格意识,应当说是来自于自小家学培养出来的学识和才情。当然,也不可否认,南北朝时代的门阀制度还没有彻底摧毁.士族作为当时高贵血统的象征,在世人观念中还有相当大的影响。苏小小虽因家道中落而沦为风尘歌女,但她毕竟仍是东晋高官之后,是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所以,这是她虽在社会底层却仍然保持一种高贵心性与气度的重要因素和底气。而天生丽质与诗赋才华增加了她自我珍重、不肯自弃的现实条件。
  其三,她在贫穷书生落魄之际,毅然施以援手,有着一份难得的侠骨柔情,体现出苏小小扶危助困的善心和人品。文人少有不落魄时,而苏小小又能慧眼识英雄于末路。后来得其赠银的穷书生果然争了口气,当上刺史大人。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何况是慧眼识英雄的红颜知已?如同当初隋朝杨素府中的歌女红拂慧眼识得英雄李靖一样,此种奇女子最易赢得千古文人心.此外,她还忠实于自己心中的爱情,至死不渝;她才情出众。才空士类;她爱山乐水,浪漫多情。苏小小身上的诸多美德和品性,都深深契合了中国文人向往的理想红颜知己形象。
  然而,“桃花流水杳然去,油壁香车不再逢”.那样品貌俱佳、才情出众的美好红颜却一再被命运所辜负,最后死去时年仅19岁。诚如鲁迅所言:“悲剧就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美被摧毁的沉重悲剧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就象当年风靡欧洲的《茶花女》热。每个心灵都会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洗礼。
  

作者:seperana 回复日期:2010-06-04 17:30:05 
回复 
  沙发读好文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4 18:09:59 
回复 
  板凳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4 18:20:33 
回复 
  苏小小,有情有义又有自身的节气,令人钦佩!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4 18:36:38 
回复 
  呵呵,回家再看更新,期待美图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4 20:44:49 
回复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4 10:39:10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不意这阮郁竟做了负心男!
  ===========
  负心不是阮郁,只能说他太不够勇敢。。。。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4 21:00:31 
回复 
  
  谁共多情苏小小, 西泠松柏结同心?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04 21:38:08 
回复 
  
   打动于小小的高傲的心!仿佛看到淌着泪水的脸庞,一抹微笑挂在了唇边......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04 21:41:53 
回复 
  
   好美!好美!!让人痴来让人醉!!!
  

作者:月夜怀人 回复日期:2010-06-04 23:07:17 
回复 
  以前看过一个关于苏小小的电视。
  可惜了这一代才女。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5 09:10:03 
回复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4 10:39:10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不意这阮郁竟做了负心男!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04 11:13:11 
  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
  整艳诗了呀,哈哈。这种艳诗由美女写出来,特别令人心动。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4 11:26:04 
  呵呵,苏小小
  
  作者:树上结土豆 回复日期:2010-06-04 14:39:56 
  好贴、Mark BS那个铁观音广告、哪里都有
  花间词、解读出了自己的感觉.其实 词 只是符合自己的心境就好
  无关乎 内容 要的是感觉~~~坐等继续更新哈~~~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4 14:44:25 
  苏小小,亦是奇女子也
  
  作者:寂寞文字 回复日期:2010-06-04 16:15:37 
  赶上好文
  
  作者:seperana 回复日期:2010-06-04 17:30:05 
  沙发读好文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4 18:09:59 
  板凳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4 18:20:33 
  苏小小,有情有义又有自身的节气,令人钦佩!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4 18:36:38 
  呵呵,回家再看更新,期待美图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4 20:44:49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4 10:39:10 
   “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不意这阮郁竟做了负心男!
  ===========
  负心不是阮郁,只能说他太不够勇敢。。。。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04 21:38:08 
  打动于小小的高傲的心!仿佛看到淌着泪水的脸庞,一抹微笑挂在了唇边......
    
  作者:采撷采撷 回复日期:2010-06-04 21:41:53 
   好美!好美!!让人痴来让人醉!!!
  
  作者:月夜怀人 回复日期:2010-06-04 23:07:17 
  以前看过一个关于苏小小的电视。
  可惜了这一代才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各位朋友的光临和垂爱.由于这两天忙着整理前面的内容,所以不能一一回复朋友们了.温庭筠的词品读基本告一段落.从下周开始品读"弦上黄莺语"的韦庄词.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5 09:25:49 
回复 
  支持斜阳,坐等新词品!
  :)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5 09:56:41 
回复 
  呵呵,跟着美食老肃顶贴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5 10:15:49 
回复 
  
  把苏小小部分贴完吧
  ----------------------------------------------------------
  从唐朝开始,苏小小就大量地走进了文人墨客的诗词之中,成为他们寄托理想与情感的对象,成为最亲密的红颜知己:
  唐人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
  罗隐《江南行》:“西陵路边月悄悄,油壁轻车苏小小。”
  徐铉《柳枝辞》:“凭郎暂住青骢马,此是钱塘苏小家。”
  唐朝徐凝《寒食诗》曰:“嘉兴郭里逢寒食,落日家家拜扫归。只有县前苏小墓,无人送与纸灰钱。”
  曾任杭州刺史的白居易也有《杨柳枝》词云:“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若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
  最令人荡气回肠的是李贺的《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油壁车,久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入骨的幽冷,闪动着森然的寒气与磷磷的鬼火。鬼才写鬼诗,心里的落寞是相同的,或许李贺以多病之身写到小小长眠的时候,也会不由自主想到自己的身后凄凉吧。对于李贺的这首《苏小小》,前人多有评注。宋代严羽称评此诗为“鬼仙之词”。清黎简《黎二樵批点黄陶庵评本李长吉集》:“通首幽奇光怪,只纳入结句三字,冷极鬼极”;清阙名《李长吉诗集》:“此诗是鬼”。
  
  当然,更不能不提晚唐花间词人温庭筠的《杂歌谣辞•苏小小歌》:"买莲莫破券,买酒莫解金。酒里春容抱离恨,水中莲子怀芳心。吴公女儿腰似束,家在钱塘小江曲。一自檀郎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绿。"
  
  到了崇文偃武、风流蕴藉的宋代,苏小小再度受到文人的追星热捧.
  比起李贺鬼气阴森的诗,宋朝康与之的《长相思》也许更合苏小小的原意:“南高峰,北高峰,一片湖光烟霭中,春来愁杀侬。郎意浓,妾意浓,油壁车轻郎马骢,相逢九里松。”
  由于宋词的异峰突起,苏小小居然和词牌《黄金缕》产生了联系。如有一首托名苏小小所作的《黄金缕》:
  
  “妾本钱塘江上住,
  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
  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
  
  斜插玉梳云半吐,
  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
  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
  
  其实,这首词的作者是宋朝的司马槱(读“友”音)。司马槱( yǒu)字才仲,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司马光从孙。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
  这个司马槱和苏小小还颇是有缘。据宋人笔记中记载:这位司马槱在洛下时曾白天打盹时,梦中见一位穿古时衣妆的美人牵起帷帐,手执牙板而歌:“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他问那美女的名字,她答道说是:“西泠苏小小。”他又问她唱的什么曲子,苏小小答道:“我唱的曲子叫《黄金缕》。日后我们还会在钱塘江会面的。”
  五年以后,司马槱因苏东坡的举荐,成为杭州幕官。秦观之弟秦觏,字少章,正任职钱塘尉。司马槱向秦少章讲了自己的那个梦。秦少章的词风与其兄秦少游相似,认真听了司马槱所讲的《黄金缕》内容后,续写了下面的部分:“斜插玉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南浦。”然后,秦少章反复思考了这司马槱梦中的事儿,觉得很蹊跷,对他说:“苏小小的墓就在你官舍后面的西泠,你怎么不去凭吊一下呢?”司马槱听了心里一跳:这事儿真是太巧了。他前往西泠找到苏小小的墓,拜祭凭吊了一番。
  这天夜里,苏小小又走进了这位司马先生的梦里。他与苏小小再次会面,自然是故友重逢,亲密无比。他告诉苏小小续写了《黄金缕》的下半部分。苏小小十分高兴,再三致谢。并陪他度过了一个美妙的春宵,临走时对他嫣然一笑:“今日能与郎君在一起,我已经心满意足了。”然后飘然而去。从这时起,司马槱就一直与苏小小这样处于人鬼恋式的幽婚状态。如此持续了三年。一天晚上,苏小小对司马槱说:“伺君三载,今天该走了。”从此,司马槱怅然若失,日渐憔悴,填了一首词《河传》,并反复吟唱,意态苍凉。(讴之数四,意颇不怿)。 这首河传的内容是:
  
  “银河漾漾。正桐飞露井,寒生斗帐。
  芳草梦惊,人忆高唐惆怅。
  感离愁,甚情况。
  春风二月桃花浪。
  扁舟征棹,又过吴江上。
  人去雁回,千里风云相望。
  倚江楼,倍凄怆。”
  
  不到一年,司马槱就病倒了。据说他所乘的画船停在河塘边。一天,舵工看见司马槱遽带着携一个美艳女子要上船,舵工赶忙答应,此时突然船尾起火。舵工慌忙回去告诉夫人,当舵工走到家门口时,就听到了家里传出的恸哭声。原来正逢司马槱在家中去世。于是,家人就把司马槱葬在苏小小的墓旁边。两人最终成了相邻相亲的伴侣。
  传说虽然有些荒诞与恐怖,但表达了人们对苏小小的怀恋与同情。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5 10:47:39 
回复 
  舵工看见司马槱遽带着携一个美艳女子要上船
  ------------------------------------------
  应为:舵工看见司马槱遽携带着一个美艳女子要上船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5 11:42:38 
回复 
  
  金元时的诗人元遗山有《题苏小像》一首:“槐荫庭院宜清昼,帘卷香风透。美人图画阿谁留,都是宣和名笔内家收。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浅梨花瘦。只除苏小不风流,斜插一枝萱草凤钗头。”
  明代狂才徐渭也有《苏小小墓》诗一首:“一抔苏小是耶非,绣口花腮烂舞衣。自古佳人难再得,从今比翼罢双飞。薤边露眼啼痕浅,松下同心结带稀。恨不颠狂如大阮,欠将一曲恸兵闺。”
  徐渭是晚明书画家、文学家,用墨洒脱自如,运笔峭挺劲拔,也算是个不拘一格的人物了。后来际遇酷烈,精神失常,九次自杀,晚年穷困潦倒,常“忍饥月下独徘徊”。如此狂士寄怀于苏小小,写出的诗却如此宣泄无忌。
  在他眼中,即使是狂傲不羁的阮籍,也是在苏小小的情爱面前是退却的懦夫。(传说中有将“阮郁”误作“阮籍”的说法,不确。魏晋时的阮籍生年是汉建安十五年(210),卒于魏高贵乡公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冬。与南齐(479年-502年)时期的苏小小相差二百多年。)
  
  直到清朝,还有文人雅士怀念之,如朱竹坨诗云:“歌扇风流忆旧家,一丘落月几啼鸦。芳痕不肯为黄土,犹幻胭脂半树花。”此时苏小小已离世千年,早成黄土。文人对其依然低徊不尽,可见魅力影响之大。“歌扇风流”一语即是对其真实写照。清代学者、词人朱彝尊也有《苏小小墓》一首:“小溪澄,小桥横,小小坟前松柏声。碧云停,碧云停,凝想往时,香车油壁轻。 溪流飞遍红襟鸟,桥头生遍红心草。雨初晴,雨初晴,寒食落花,青骢不忍行。”
  清代的钱塘才子袁枚读到唐人韩翊的诗句“吴郡陆机称地主,钱塘苏小是乡亲”后,大为称赏。他老先生的名士习气犯了,把后半句“钱塘苏小是乡亲”刻成印章带在身上。写了诗后,他就把这印章盖上去。为此,他居然还得罪了当朝一品大官。袁枚《随园诗话》里记载:“余戏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时率意用之。尚书大加呵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
  为了千年前的女子竟至于此,袁枚真性情人也!也足见苏小小的魅力之大。
  苏小小的悲剧千年纷纷扰扰,由当初的一个传说变成了一个事实,又由一个事实变成了一个备受崇拜的对象;最后成为一个遥远飘渺而又绮艳风流的梦,成为后世文人争相认取的一个可亲可爱的“乡亲”。可以说,她短暂的19年青春生命放射出了耀眼的光芒,牢牢地抓住了中国近2000年来文人墨客的心。“苏小小”这三个字也俨然凝结成了一个特殊的文化符号。让中国的文人哀叹和悲伤了将近2000年。后世文士在梦中与苏小相逢者有之,以“苏小”二字指代其所爱者亦有之,和真娘墓、朝云墓一样,苏小墓也早已成了情种们凭吊古今的必临之地。
  
  其实,当代也不乏对苏小小评头论足的文人。如余秋雨在他的散文《西湖梦》中认为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文人心中的一个梦。他写道:
  “苏小小的形象本身就是一个梦。她很重感情,写下一首《同心歌》曰“妾乘油壁车,郎跨青骢马,何处结同心,西陵松柏下”,朴朴素素地道尽了青年恋人约会的无限风光。美丽的车,美丽的马,一起飞驶疾驰,完成了一组气韵夺人的情感造像。又传说她在风景胜处偶遇一位穷困书生,便慷慨解囊,赠银百两,助其上京。但是,情人未归,书生已去,世界没能给她以情感的报偿。她不愿做姬做妾,勉强去完成一个女人的低下使命,而是要把自己的美色呈之街市,蔑视着精丽的高墙。她不守贞节只守美,直让一个男性的世界围着她无常的喜怒而旋转。最后,重病即将夺走她的生命,她却恬然适然,觉得死于青春华年,倒可给世界留下一个最美的形象。她甚至认为,死神在她十九岁时来访,乃是上天对她的最好成全。
  难怪曹聚仁先生要把她说成是茶花女式的唯美主义者。依我看,她比蔡花女活得更为潇洒。在她面前,中国历史上其他有文学价值的名妓,都把自己搞得太逼仄了,为了个负心汉,或为了一个朝廷,颠簸得过于认真。只有她那种颇有哲理感的超逸,才成为中国文人心头一幅秘藏的圣符。
  由情至美,始终围绕着生命的主题。苏东坡把美衍化成了诗文和长堤,林和靖把美寄托于梅花与白鹤,则苏小小,则一直把美熨贴着自己的本体生命。她不作太多的物化转捩,只是凭借自身,发散出生命意识的微波。
  妓女生涯当然是不值得赞颂的,苏小小的意义在于,她构成了与正统人格结构的奇特对峙。再正经的鸿儒高士,在社会品格上可以无可指摘,却常常压抑着自己和别人的生命本体的自然流程。这种结构是那样的宏大和强悍,使生命意识的激流不能不在崇山峻岭的围困中变得恣肆和怪异。这里又一次出现了道德和不道德、人性和非人性,美和丑的悖论:社会污浊中也会隐伏着人性的大合理,而这种大合理的实现方式又常常怪异到正常的人们所难以容忍。反之,社会历史的大光亮,又常常以牺牲人本体的许多重要命题为代价。单向完满的理想状态,多是梦境。人类难以挣脱的一大悲哀,便在这里。”
  
  想起宋朝文人司马槱的那个白天做的奇梦,余秋雨这段话不算太离谱。虽然余先生近来有些流年不利,遭遇口水战,但他这段话还是可以顶一顶。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5 11:58:36 
回复 
  
  司马槱梦会苏小小一事及《黄金缕》词牌掌故,来源于宋人张耒、何薳(yuǎn)及明人张岱的笔记小说。
  张耒《书司马槱事》中曾有记述:“司马槱,陕人,太师文正之侄也。制举中第,调关中一幕官。行次里中,一日昼寐,恍惚间见一美妇人,衣裳甚古,入幌中,执板歌曰:‘家在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年华度。燕子又将春色去。纱窗一阵黄昏雨。’歌阕而去。槱因续成一曲:‘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清歌,唱彻《黄金缕》。望断云行无去处。梦回明月生春浦。’后易杭州幕官,或云其官舍下乃苏小墓,而槱竟卒于官。” 有人推断词为司马槱所作,曾慥《乐府雅词》拾遗上作司马槱词。
  宋人北宋何薳(yuǎn)《春渚纪闻》卷七谓上片为苏小小所歌,下片为秦觏续作。此又是一个说法。《春渚纪闻》卷七:“司马才仲初在洛下,昼寝,梦一美姝牵帷而歌曰:“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才仲爱其词,因询曲名,云是《黄金缕》,且曰:“后日相见于钱塘江上。”及才仲以东坡先生荐,应制举中等,遂为钱塘幕官。其廨舍后,唐苏小墓在焉。时秦少章为钱塘尉,为续其词后云:“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笼,唱彻《黄金缕》。梦断彩云无觅处。夜凉明月生春渚。”不逾年而才仲得疾,所乘画水舆舣泊河塘,舵工遽见才仲携一丽人登舟,即前声喏。继而火起舟尾,狼忙走报,家已恸哭矣。”
  明人张岱在《西湖梦寻》里记载:“苏小小者,南齐时钱塘名妓也。貌绝青楼,才空士类,当时莫不艳称。以年少早卒,葬于西泠之坞。芳魂不殁,往往花间出现。宋时有司马槱者,字才仲,洛下梦一美人搴帷而歌。问其名,曰:西陵苏小小也。问歌何曲?曰:《黄金缕》。后五年,才仲以东坡荐举,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少章异之,曰:‘苏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寻其墓拜之。是夜,梦与同寝,曰:妾愿酬矣。自是幽昏三载,才仲亦卒于杭。葬小小墓侧。”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5 14:07:06 
回复 
  哈,沙发也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05 18:21:09 
回复 
  深文周纳,可视孟兄为苏小又一情牵人。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5 19:07:28 
回复 
  周末问候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5 19:44:53 
回复 
  最喜欢的莫过于徐渭那句“恨不癫狂如大阮”了。。。
  不过我的理解和孟兄不同,徐渭这句是用的阮籍痛哭兵家女的典故吧?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0-06-05 20:34:12 
回复 
  女人总是太容易动情,有时真的没必要,洒脱一点更好~~~~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5 20:54:02 
回复 
  呵呵,好个苏小小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6 19:47:28 
回复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5 14:07:06 
    哈,沙发也
   ----------------------------------------------------
  谢谢嵩阳兄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05 18:21:09 
  深文周纳,可视孟兄为苏小又一情牵人。
  -----------------------------------------------------
  呵呵,谢谢酒兄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5 19:07:28 
    周末问候
  -----------------------------------------------
  谢谢瀚海兄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5 19:44:53 
  最喜欢的莫过于徐渭那句“恨不癫狂如大阮”了。。。
  不过我的理解和孟兄不同,徐渭这句是用的阮籍痛哭兵家女的典故吧?
  -------------------------------------------------------
  是的,谢谢胡狼指正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0-06-05 20:34:12 
  女人总是太容易动情,有时真的没必要,洒脱一点更好~~~~
  -------------------------------------------------------
  嗯,女人要活得洒脱些才好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5 20:54:02 
    呵呵,好个苏小小
  ---------------------------------------------------
  呵呵,谢谢木鱼兄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6 20:17:43 
回复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0-06-05 20:34:12 
    女人总是太容易动情,有时真的没必要,洒脱一点更好~~~~
  =========
  嗯嗯,同意。。。。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6-07 07:11:58 
回复 
  记号一枚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7 07:44:36 
回复 
  早上好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7 09:46:24 
回复 
  问候斜阳!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7 14:42:59 
回复 
  问好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7 17:46:58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6 20:17:43 
    作者:王莞蓉 回复日期:2010-06-05 20:34:12 
      女人总是太容易动情,有时真的没必要,洒脱一点更好~~~~
    =========
    嗯嗯,同意。。。。
  
  
  作者:林素微 回复日期:2010-06-07 07:11:58 
    记号一枚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7 07:44:36 
    早上好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7 09:46:24 
    问候斜阳!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7 14:42:59 
    问好
  
  ----------------------------------------------------------
  谢谢各位!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7 18:39:11 
回复 
  两天没来,补上问候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07 19:37:17 
回复 
  期待更新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7 20:57:18 
回复 
  问好O(∩_∩)O~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8 10:38:07 
回复 
  占位等新文!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8 13:54:40 
回复 
  ^_^

作者:alphagm 回复日期:2010-06-08 14:24:41 
回复 
  wait...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08 16:10:11 
回复 
  顶。等待更新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8 17:55:46 
回复 
  坐等更新……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8 17:58:22 
回复 
  等更新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8 19:12:11 
回复 
  吃饭等

作者:何日再逍遥 回复日期:2010-06-09 01:22:57 
回复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5-15 10:16:36 
  ------------------------------------------
  好画,藏之。待下月见到爱女时,告之。谢谢孟斜阳诗师。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9 11:50:35 
回复 
  问好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9 12:06:30 
回复 
  ^_^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9 14:52:22 
回复 
  
  韦庄词笔记之一
  
  
  春天,原生态爱情有着最饱满的爆发力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妄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是被王国维先生称为“骨秀”的花间词人韦庄的《思帝乡》其二。
  就个人感觉而言,这首词是花间词中最光彩夺目的少数篇章之一。它静静地躺在那竖排线装的《花间集》里快两千年了。可是,只要这本《花间集》被翻开,首先在二十一世纪的年轻眼睛和心灵中闪电般复活的,应该就是这首词。它就象一个能够穿越时空的精灵,永远不会衰老,永远有着征服青春心灵的活力和灵性。
  这其实是一种青春激情的力量,是爱情的力量,一种人性的力量。这种力量永远不会过时,是穿越时空的。
  那么,让我们来读一读它吧,让年轻的心充满对爱的憧憬,让不年轻的心再重温昔日初恋般的青春激情。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风和日丽,万木萌发,真是酝酿情感、发生故事的一个绝妙时间点。
  想想看吧,暮春三月,草木勃发,昆虫起蛰,正是“杏花枝头春意闹”的时节,一切生命都表现出一种与往时不同的律动。根据“天人合一”的中国古老哲学,作为万物灵长的人,在这样的季节里,身与心也呈现与其他时节不同的状态,一种体内阳气的力量与心灵激情日渐生发、饱满的状态。正所谓“一阳来复,万象清明。”
  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和风吹送,春阳暖照,满树杏花把这春意闹得一派生机盎然,那飘
  落的片片花瓣随风吹到了人的头上、脸上,痒乎乎的,让人感觉春天是这样亲切和美好,与人简直是肌肤相亲!
  这树树繁花,满头花瓣!让心里洋溢的那种春情浓得化不开。
  这样诗意的春天里,我们也完全可以想象那位春日游的少女,衣饰是怎样鲜艳,容貌是怎样的美丽,情怀是怎样的旖旎,在春天的阳光下,那少女的身姿也是怎样的风情万种。
  这样落英缤纷,花雨飘洒的环境,对于一个正当年华的少女而言,也正是催生浪漫春情和遐想之所在。
  在这种情况下,少女蓦然看见了“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陌上”一词颇牵人神思:“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当年,吴越王妃走在春日“陌上”的风景里,而善解人意的吴越王钱镠会专门派人带信,叮嘱她尽情游赏:“可缓缓归矣”。可见,那是怎样一个美丽如仙境的春之“陌上”!
  这样花开遍野的春日“陌上”居然出现了一位翩翩少年郎,陌上年少,风神俊朗,仪态潇洒,“年方少”而且“美姿容”构成了致命的魅惑。这样的少年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地点,就象厚厚积雨云层里出现了一道闪电,瞬间耀花了少女的眼睛。那一刻,也许她激动得脸现红晕,胸中“冬冬”心跳如撞小鹿。那种“惊艳”的情形好有一比,就象现在的明星王子闪亮登上舞台时,台下疯狂少女们齐声发出了尖叫!
  但是,我们唐代的美女是很有范儿的,不会象现代追星族那样没品。尽管如此,她仍然很激动地赞叹一声:“足风流!”一个“足”字透露了那位唐代少女心中的爱情理想:她心中喜欢的正是这样的少年郎,也透露了那位风流年少的魅力之大。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对少女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而一句“足风流”更是道出了女孩对那“陌上年少”的一见钟情,对一个风流倜傥的男子的向往和思慕,少女的春情尽在其中。这正象一个男人赞美一位姑娘:“你真漂亮!”其实潜台词就是“我很喜欢你!”
  但是,赞叹归赞叹,表面看也是只道出一个事实而已。接下来,一个大胆的念头闪入少女的心灵,大胆说出“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的心里话:我如嫁给他,这辈子都心满意足了。显然,少女的爱意从幕后走上前台,以饱满的激情赤裸裸地对意中人发出了爱情宣言。这就已经是非常大胆和直白的求爱了。在温庭筠的《南歌子》里,那位少女也是如此直抒胸臆:“不如从嫁与,作鸳鸯!”
  然而,本能的谨慎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少女也许自问:如果对方是个薄情的浪子呢?但这时她已顾不得许多了。韦庄笔下的这个女孩儿更进一步坦露心扉:“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就这样了,哪怕这段感情没有结果,最后被无情抛弃,我也决不后悔。
  这句话热得发烫,有一种从内心深处直接冲口而出的饱满而强烈的爆发力,有种义无返顾、无怨无悔的果决。这样的痴情话语、这样表达爱情的声音在那个时代绝对是空前的。
  也许,这样的爱情就是一种冒险,一种不计成败、不计回报的。未来可能会被爱情的刀锋伤得血泪斑斑,但爱情本身就是非理性的。显然,这种爱情不属于温馨淡定的“夕阳黄昏恋”,也不属于理性平和的中年人爱情;而只可能属于年轻人,甚至是青涩而蒙昧的激情初恋,具有一种饱满的原生态激情。
  这样的爱情,也许人的一生可能只拥有一次。
  正如清人贺裳《皱水轩词筌》:“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
  这首小词,让人感受到古代汉乐府诗《上邪》那种飓风般的爱的激情:“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种爱情是何等的充沛、奔放和炽烈!
  也许,在当时以婉约含蓄为正宗的审美观里,韦庄的这首《思帝乡》显得非常“另类”。但它对人们心灵和情感的冲击力却更加饱满、锐利;比起许多精雕细刻的华丽诗词,它同人们心灵的对话更加直接,更显出一种爱情的原生形态,也更加牵动人们对初恋激情的遥远回味。
  雕饰精细的《花间集》因为有了这首词,因为有了这样一位少女,而显现出了一种人性的本真力量。这些“劲直”的文字同人们心灵的对话是坦率无碍、酣畅淋漓的。哪怕有千年时空的屏障与阻隔,仍然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9 15:00:26 
回复 
  久不见更了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9 15:11:25 
回复 
  终于更了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9 15:16:43 
回复 
  真好!轻风软雨
    手机上天涯,随时围观热点:3g.tianya.cn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9 16:01:12 
回复 
  呵呵,雨中赏美文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09 17:51:17 
回复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7 18:39:11 
    两天没来,补上问候
  
  作者:酒量犹豪人渐枯 回复日期:2010-06-07 19:37:17 
    期待更新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7 20:57:18 
    问好O(∩_∩)O~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8 10:38:07 
    占位等新文!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8 13:54:40 
    ^_^
  
  作者:alphagm 回复日期:2010-06-08 14:24:41 
    wait...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08 16:10:11 
    顶。等待更新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8 17:55:46 
    坐等更新……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8 17:58:22 
    等更新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8 19:12:11 
    吃饭等
  
  作者:何日再逍遥 回复日期:2010-06-09 01:22:57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5-15 10:16:36 
    ------------------------------------------
    好画,藏之。待下月见到爱女时,告之。谢谢孟斜阳诗师。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09 11:50:35 
    问好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09 12:06:30 
    ^_^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9 15:00:26 
    久不见更了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9 15:11:25 
    终于更了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月下炊炊 回复日期:2010-06-09 15:16:43 
    真好!轻风软雨
  
   手机上掌中天涯发帖回帖双倍积分:wap.tianya.cn
  
  作者:木鱼之木 回复日期:2010-06-09 16:01:12 
    呵呵,雨中赏美文
  
  ---------------------------------------------------------
  谢谢朋友们,以下为读韦庄词的笔记系列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9 18:05:52 
回复 
  记号一枚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9 19:05:13 
回复 
  有时真佩服这些词人,明明是男子却能将女子心思写得如此细腻,赞!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9 20:24:51 
回复 
  嗯,斜阳在这方面也是个高手!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0 09:32:28 
回复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09 18:05:52 
    记号一枚
   ----------------------------------------------------
  谢谢瀚海兄
  
  作者:吃青菜的蜗牛 回复日期:2010-06-09 19:05:13 
  有时真佩服这些词人,明明是男子却能将女子心思写得如此细腻,赞!
  ------------------------------------------------------
  这样的人大都比较感性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09 20:24:51 
    嗯,斜阳在这方面也是个高手!
  -------------------------------------------------
  呵呵,差远了.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0 09:35:04 
回复 
  
  韦庄词笔记之一(续)
    
    
  春天,原生态爱情有着最饱满的爆发力
  
  (二)
  
  词无达诂。这首词还有一种解读法。
  在那个温暖的春日里,那个杏花吹满头的季节里,少女游于花间陌上。春风和熙,花开遍野,清旷无际的蓝天,自由飘荡的白云,营造出一种美好的、适宜于萌生幻想和憧憬的氛围和环境。而正当年华的少女最愿意也最喜欢做的梦是什么呢?
  当然是玫瑰色的梦,是关于青春和爱情的梦,关于白马王子的爱情童话。在唐朝的女孩子梦里的就应该是那种风流才子、五陵年少式的翩翩少年郎。所以,另一种解读就是词中“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并非实景,而少女游春时产生的愿景和想象。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开讲古典诗词的叶嘉莹教授就持这种观点。她曾经运用西方社会人文科学新理论和新观点来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其中,运用结构学、接受美学、符号学等新的文艺理论研究古典诗词取得很好的效果。
  按照西方现象学的说法,经过一个漫长冬季的蛰伏与等待,人们的心情是单调和闭塞的。当春日来临,万物复苏的时候,人的主体意识与跟客观现象接触的时候,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心理感受与反馈,而这种心理意识活动是带有一种或明确或模糊的指向:它们正无限地接近于客观现象的本真状态,同时也更接近于我们内心深处的真实欲求。通俗地说来,正是在我们内向外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探求更符合其真实面目,另一方面我们内心的主观愿望和诉求在这一过程中也逐渐变得清晰而明确。
  显然,当词的开头“春日游”一出现,这个“游”的过程就是词中少女的主观感受同春日里各种环境与现象发生联系的过程。少女的春日游当然不止于只看到杏花,“春日”这个词里含意非常丰富,与一系列与春天有关的美好意象发生联系,而“杏花吹满头”只是在这个众多景象和潜意识里浮起的冰山,语句很简洁精炼,但它们“能指”所调动的却是人们头脑中一切与春天和杏花有关的意象和感受。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大漠秋风塞上,杏花春雨江南”;“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等, “杏花”在这里是一切春天景物的具体象征,是浓缩了传统文化中关于春的一切价值意义的符号。
  春,又直接与人的情感发生联系,这种联系往往又更多地与男女爱情有关:怀春、思春、春心、春情等等,“杏花”也有“闲引鸳鸯芳径里,手挼红杏蕊”、“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等朦胧意象,还有《西洲曲》里“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的杏红色衣衫的采莲女,与人们的爱情心理有着密切联系。
  所以,当“杏花吹满头”时,人的心理就会有着微妙的波动:满树繁花,一阵风过,那杏花飞舞下来吹得满头都是。如果是落花缤纷的话,当然不会只是落在头上,也许身上到处都会有。而花的芬芳,花的色彩,花的形状,花的柔软,对人的视觉触觉嗅觉都会产生一种“磁场”效应,总之这是一种人的身与心同春天景物直接发生了接触,人被春天撞了下腰,有了肌肤之亲,有了贴身的体验。于是,人的心理甚至生理都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都是有明确或朦胧指向的,在发展过程中,它们都随着人的心理流程都指向了人深藏于内心的最大愿望。对于花季的游春少女而言,这种指向人内心深处最隐秘又最强烈的愿望无疑将是玫瑰色的爱情。
  大自然对于人的这种影响是微妙的,又是深刻的。天人合一,往往体现在这种相互交融影响的过程之中。正是一系列自然界的、人文的、生理的、心理的多重现象效应,“春日游,杏花吹满头”才显得笔力格外饱满酣畅,既表现了词中主人公赏花游春时内心感情的蓬勃萌发,也对读词的人也产生了一种“磁场”效应,一种无形的“熏染”,从而为下面的情感生发埋下伏笔。
  于是,游春踏青的少女在这样花落满头、花香满衣的氛围里,在这样感受着万物蛰醒萌发的情境下,内心产生了一种萌动和遐想:“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她的心开始怦怦地跳了,那种指向逐渐清晰,开始产生了一种明确的愿望,一种清晰的向往,并开始借助眼前的现实景象为自己编织一个美丽的白日梦:在这花开时节,在这游春赏花的人群中,有没有一个风神俊朗、仪态潇洒,“年方少”而且“美姿容”的年轻男子呢?如果这样一个符合她对男性全部美好幻想的、让她能够对爱情对人生产生某种强烈激情、值得许身的人出现了,她就要将身嫁与,把自己整个的一生都交付与他!“纵被无情弃”,她也不后悔!
  多么饱满的笔力,多么蓬勃的内心感情。最后的两句话说得多么决绝,多么有精气神!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0 12:18:02 
回复 
  
  (三)
  
  诗词是诉之于人的感性直觉的。除了它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它的语言形式与风格,包括它的音韵与节奏,都构成词本身的艺术魅力。
  词兴起于唐五代,极盛于两宋。最早的花间词是晚唐五代文人士子歌舞宴乐的产物,是伴随着华丽浪漫的管奏与弦歌而生的。所以,温庭筠作为“花间鼻祖”,多是“逐弦吹之音,为侧艳之词”,他的词作多是倚声填词的结果,很适合于歌女们随着乐奏敲板而歌。同时,由温庭筠开风气之先的早期花间词,特别是恋情词,大都运用比兴手法,借物起兴,浓丽纤婉,隐约含蓄。尤其是温庭筠以十四首《菩萨蛮》为主的代表性作品,风格绮丽浓艳,意象深密,情感含蓄隐约,从不直露。
  但是,作为同是花间人的韦庄却唱出了“花间别调”。 《思帝乡》原是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调名。他的这首《思帝乡》就舍比兴寄托而直用赋体,写一个怀春少女对爱情的大胆表白:敢于说出自己的爱,敢于以身相许,甚至不计后果,即使将来遭到遗弃也在所不惜。这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特别炽烈的爱情,在春天、杏花、不相识的风流少年等外界环境的触发下突然爆发出来,似乎要冲破一切阻拦。选择的词调也与所写的感情强度相适应,没有那种舒徐悠远的语调,用的是长短错落,声情激动的句式,最后以仅三字的誓言般的短句作结,尤其显得干脆决绝,志不可夺。 “妾拟将身嫁与”,并且“一生休”,表示她自己死心塌地一辈子跟定他了。这样还不够,她最后以誓言般的决绝语作结:“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在口中,这叫“尽头语”;在文人笔下,这叫“重笔”,或叫“决绝语”。 这种爱情一见倾心,刹那间爆发出耀眼的火花,转眼归于毁灭,也在所不惜。用古人的话来说,这就是“作决绝语而妙”!
  不但是语言风格和意象,它整个的声调韵律都结合了所要传达的这种感情。“妾”、“将”、“嫁”,都是舌齿摩擦的去声调,很有力量发出来的,给人一种决心和意志。它的声音代表了一种坚决的意念。声情激越,扣人心弦,强烈表示了女主人公的爱情的浪漫渴望。把这个少女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所以谭献在《词辨》里叹道:“尽头语,单调中重笔,五代后绝响。”
  这种清新明快、不加雕饰风格的词在花间集中显得格外突出和另类。应当说,这是韦庄对于花间词的一种新的创造和丰富。它们明显受到了质朴率真、直抒胸臆的民歌风格影响。它在语言风格上呈现出简洁明快、尖锐泼辣的特质,很像留传至今的敦煌曲子词《菩萨蛮》:“枕前发尽千般愿,要休且待青山烂。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白日参辰现,北斗回南面。休即未能休,且待三更见日头。” 连用了六个极为奇妙的、根本不会发生的自然现象作喻,表明他们永远不会分离。韦庄词正是以对民歌风格的回归,以热烈深挚的情感抒发,丰富和提升了文人词的境界。正如清人贺裳《皱水轩词筌》点评道:“小词以含蓄为佳,亦有作决绝语而妙者。如韦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之类是也。”今人夏承焘在《唐宋词欣赏》评论:“象韦庄这类酣恣淋漓近乎元人北曲的抒情作品,在五代文人词里是很少见的,只有当时的民间词如敦煌曲子等,才有这种风格。这是韦庄词很可注意的一个特点。”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10 12:48:04 
回复 
  梦兄弟前排沙发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10 15:15:21 
回复 
  看得俺如痴如醉啊!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10 15:18:10 
回复 
  同感同感,斜阳在闲话又开张了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10 17:56:49 
回复 
  匆匆一顶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11 09:34:05 
回复 
  顶顶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1 09:52:37 
回复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10 12:48:04 
    梦兄弟前排沙发
  
  
  作者:老肃2009 回复日期:2010-06-10 15:15:21 
    看得俺如痴如醉啊!
  
  
  作者:嵩阳云树 回复日期:2010-06-10 15:18:10 
    同感同感,斜阳在闲话又开张了
  
  
  作者:瀚海箫声 回复日期:2010-06-10 17:56:49 
    匆匆一顶
  
  
  作者:郑关耳 回复日期:2010-06-11 09:34:05 
    顶顶
  
  -------------------------------------------------------
  谢谢各位朋友.下面想在理论上深化一下,真正爱好古诗词的就跟着读吧.没办法,本人也不能老写通俗的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1 10:15:41 
回复 
  (四)
  
  前面提到了西方文艺理论思潮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影响。这种影响是深刻而全面的,至少从晚清民初的王国维就开始了。
  王国维对温庭筠与韦庄的评价是很独到的:“‘画屏金鹧鸪’,飞卿语也,其词品似之。‘弦上黄莺语’,端已语也,其词品似之。”这里的“画屏金鹧鸪”是指温庭筠词风华丽绮艳,“弦上黄莺语”指的是韦庄词风清新明朗。他还评价:“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他还认为韦庄词要高出温庭筠词。这种评价当然有他的道理。但王氏对温韦二人的高下之判,恐怕也只是一家之言。这个道理笔者以后对二人诗词再加分析。
  中国古典诗词的奇妙之处,在于中国文化中的某些传统。一是自《诗经》以下承传的赋比兴与国风之义。这种传统鼓励诗人们走向民间,走向田野。二是自屈骚以下修身洁好、香草美人的文人传统。两者从审美角度与儒家经义相结合,影响了文学诗歌的主题和风格。于是,古典诗词中的某些意象就被赋予了特殊的价值和意义。比如“蛾眉”,原本是指女子美丽的眉毛。描眉就是自我梳妆和修饰。但自屈原《离骚》以后,它又被赋予了一种儒者自我砥励、修养身心道德、提升自我品行的意义。美人,香草,这些美好的物象又成为品德高洁者的象征,屡屡在诗中出现。如近代革命者中有“肖楚女”一名,其实是位男性,读屈骚中“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感而改名。这里的“女”是指志同道合、品行高洁的同志。
  正是因为这些沉淀在历史记忆里的大量传统审美符号,使诗词的品读呈现出一种既有开放性、又有其特定内涵和意义进行规定的过程。清代张惠言就是这样一位“引儒入词”,固守传统审美观的词评家,他常常以一种索隐钩沉的方式解读诗词。如在评点温庭筠的十四首《菩萨蛮》时,就认为有托喻之意,说是“感士不遇”,有“离骚初服”的意思。但是除了张惠言先生本人,其他人恐怕从温庭筠的那些艳词中很难读到这层意思。为什么?因为温庭筠的这些词本身是歌宴之间娱情遣兴的产物,同时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的是一种欢场中的绮艳风格。温庭筠本人又是率性而为的风流浪子。从这些词中寻找深远的寄托和寓意无疑可笑而又迂腐。王国维就批评了他这种处处往儒家经义上靠的做法是牵强附会。
  值得深思的是,王国维本人却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晨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把写爱情的小词引申解读成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十分贴切深刻。他接下来又说:“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显然,词作者本人的原意肯定不是这个意思。王国维用在这里却并无不妥-----岂止是并无不妥,而是非常精彩。这又怎么解释呢?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复杂的接受心理学和符号学的问题。
  当一个作者完成了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后,这个作品的文本本身就与他本人在一定程度上脱钩了。人们在阅读文本过程中未必能遵循作者本人的原意去解读,而是凭着自己的阅读经验和审美习惯,凭着个人的文化背景来解读。这就往往造成文本解读的开放性多义性。
  俗话说:“一千个人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种解读的过程中,人们对作者原意的理解总是千差万别。所以曹雪芹才在《红楼梦》里叹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刘心武才能凭着他所谓的潜心钩沉索隐,解读出了种种离奇的所谓“真相”和结果。红学界的红学家们解读出来的类似“真相”恐怕已难以计数。连曹雪芹本人的基本情况都说法不一。这种情况除了文学作品,那些千百年来大量专家学者研习作注的《周易》、《论语》等经典也是百人千面,说法不一。唯一可靠的恐怕只有文本本身。
  但是,从接受主义美学和结构主义、符号学角度来讲,这些解读都是允许的。因为文本只是提供了一个由各种语码组成的符号结构。允许人们从不同价值和意义的角度进行解读。所以王国维的“三境界论”不仅不错,而且非常精彩。同样的道理,用别的说法远不及这三段词句来得深刻、隽永。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1 10:25:47 
回复 
  
  (五)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回到韦庄这首《思帝乡》文本自身上来。
  如果我们以结构主义和符号眼光看这首词。那么,这个文本的基本情节就是:
  唐代的某个春日,一个游春的少女在陌上赏春踏青,满树的杏花吹落到她头上、身上。这时她看到了一个风流倜傥的年轻男子。他是那样风神俊朗,仪态潇洒,完全符合这女孩子对男性的全部幻想,是她理想中的情郎。显然,在这样的春天,这样花开的陌上,有着这样美好的遇合,是天赐的良缘。女孩子大胆喊出了“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的话来。这还不算,她甚至置可能的风险与困阻都不顾了,发出了誓言般的决绝语:“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就是我们在本文第一节里的解读,即女孩子游春途中实际遇到了一个理想的少年郎。当然在第二节中提到的第二种解读,即少女在春日里的大好风景里产生了想象和憧憬也是合理的。这里先不提。
  那么,这样的一个文本结构,我们能从中作出一个什么样的解读?
  第一层解读,自然是少女怀春的激情,她那样大胆、果决,义无反顾。说明她遇到一个她想嫁愿嫁、愿意以身相许的理想郎君。她相信,与对方的结合将使她一生幸福。这就成为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这个故事与历史上很多类似的故事,很多类似的情节相重叠了。如红拂遇李靖、文君遇相如,西厢记里的张生遇崔莺莺等等。才子遇佳人,美人遇英雄。
  对此,我们可以解读为古时的年轻人为了追求爱情和幸福,大胆冲破封建礼教束缚,体现了个性解放等等。
  第二层解读,我们就引入传统审美意象,进入传统文人的心灵世界:所谓美人与情郎的遇合,往往能够与士子遇伯乐、良才遇圣主的遇合相似。这并不是牵强附会。“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就隐含有这样的意义符号。“妾”是古代女子的自称,而“臣妾”是皇后妃子们面对君王兼丈夫时的自称。“臣”与“妾”在某种意义上是同构同质的。古时的君臣关系与夫妻关系、父子关系号称“三纲”,是完全具有可比性的依附关系。所以,这里将美人遇情郎与良才遇君主进行比较是有实际意义的。
  比如,“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首诗里是新娘在见舅姑前描眉,问郎君眉毛画得是否入时。而这首诗的题目却是《近试上张水部》,作者的本意在于表达自己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试探考官:我的文章能不能中举?这就是古代文人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画眉”隐含的意义是自己的道德文章,是自己的志向。那么,在这首《思帝乡》里,这位少女遇见了足风流的“陌上年少”,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位仁人志士遇合理想圣主的托喻。只要他发现对方确实是他理想中的贤明圣主,他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一生的才华与热血奉献给他。历史上的太公遇周文王、诸葛遇刘备等都属此例。词中的少女是“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休!”那么现实中的诸葛亮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屈原则是“虽九死其犹未悔!”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在这里完全都得到了统一。
  第三层解读,我们就不再拘泥于具体某个事情,进入一种理念的层次。从韦庄的词里,我们也许看到了比兴寄托。这首词引起我们联想的是他表达的那种感情的本质。杜甫说的“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屈原也说过:“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词中这个女子所表现的,正是这样一种“许身”情感,就是一种为理想献身的精神。这种解读正好与第二节中少女的梦想与愿景相合:韦庄所写的这个女子为梦想许身的情感,——只要我找到了我愿意交付自己整个身与心的理想,我就心甘情愿去奉献,去燃烧,不计较利害与成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所说的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二种境界,个中深致款曲,似也可以从这首小词中参透领悟一二。而林则徐所说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则正是这种情感的写照。
  你一旦选定了某种理想,就要始终不渝地忠诚于它,利钝成败在所不计,祸福生死在所不计。
  古之所谓:“求仁得仁,得其所哉。”就是这个意思。
  第四层解读:如果我们站在今天全球化的角度,有全世界各大学、研究所知名的汉学家,有大量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他们有着与我们中国人完全不同的文化传统和知识背景,在读这首词时就会有着各自迥异的理解。但是这个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语言符号是一致的,只是对他们在文化价值层面的理解各有不同。那么站在西方文化传统,这首词的内涵会发生某些变化。比如,他们会将词中表现的爱情模式同各自文化背景下的爱情观、婚恋观联系起来。与朱丽叶、与安娜•卡列尼娜,甚至与大胆追求爱情、不爱江山爱美人的温莎公爵联系起来。当然这仅仅是作为一种猜测,笔者还没有西方学者或外国人读这首词的资料。但可以肯定的是,西方人对这首词表现出来的爱情观,应当是感到亲切和喜爱的,应当是认同的。因为词中女主人公一见钟情、大胆示爱表现出来的个性自由,正是比较典型的符合了西方主流价值观。这也说明虽然文化背景各异,但那种追求爱情自主,追求个人幸福的基本人性是相通的。
  这样,我们通过对韦庄这首《思帝乡》词的层层剖析和解读,完成了从文本文字符号表面结构到深层价值意义层面的解读。这种解读也许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还有错误和疏漏,或许还可以进行更丰满更深入地展开,但至少我们从方法论的意义上,对古诗词解读的多种可能性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11 10:27:04 
回复 
  专业评论啊O(∩_∩)O~

作者:孟斜阳 回复日期:2010-06-11 12:16:35 
回复 
  
  
  作者:胡狼拜月o 回复日期:2010-06-11 10:27:04 
    专业评论啊O(∩_∩)O~
  -------------------------------------------------------
  呵呵,这篇文章主要是读叶嘉莹教授的诗词理论后的感想.
  个人觉得,她的这种研读方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古诗词在全球化时代能够有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作者:Sue飞 回复日期:2010-06-11 13:39:18 
回复 
   很喜欢,马克之!
  • 复制给朋友
  • 分享到外站 腾讯微博 嘀咕 新浪微博 豆瓣 搜狐微博 开心网 QQ书签 人人网 百度搜藏 白社会 雅虎收藏 MSN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