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片百度云盘资源:吴晓波:在逆流中高速成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1:47:42
    在逆流中高速成长

来源:创业家

 2012将掀起新一轮宏观调控,大批企业将遭遇末日。怎样避免死亡?又怎样把握弯道超越的机遇?《激荡三十年》和《大败局》的作者吴晓波将给你答案。

  整理 / 本刊记者 王冀

  核心要点:

  1.在各位的创业生涯中,未来10到15年还是非常好的创富阶段,这也是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罕见的几个商业繁荣时期之一,有可能维持半个世纪左右。

  2.2012年6月之前,房地产的从紧政策不可能放松,信贷会持续紧缩,这将造成整个实体经济的下滑,明年就必须重新出现一次宏观调控。

  3.在创业过程中,怎么能够可持续地高速发展?作为创业家,你要天天关心三件事:一、要关心生命周期;二、要关心产业变革;三、要关心宏观波动。

  未来10-15年仍是最好的创富阶段

  当前的宏观经济处在一个非常好的时间点,也是一个非常差的时间点。

  从好的时间点看,今天的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仍然是企业发展和消费需求最旺盛的国家,做生意比较容易。从差的时间点看,宏观经济到了今天(2011年第三季度)处在非常叵测的状态下,因为存在六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政府拉动已经快走到尽头,包括能源价格上涨、楼市低迷、信贷紧缩、人民币汇率上升。第二个问题是地产调控,中国从1998年以后,国内市场主要是靠房地产拉动的,这轮房地产调控非常严格,已经到第19个月,比如杭州2009年土地出让金是 1200亿元,今年只有90亿元。地产的萧条造成了陶瓷产业、家装产业,甚至运动、服装等消费产业都在下跌。第三个问题是资本市场长期不振,股市在 2007年时涨到6000点,结果现在一直在2500点左右波动。第四个问题是CPI物价指数创历史新高。第五个问题是地方财政开始枯竭,今天地方政府实际负债已经达到10万亿美元。第六个问题是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未来三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会升到1:6或1:5,对外贸来讲是巨大的考验。短期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在慢慢趋暖,下半年形势会很微妙。

  我们得出的结论是:2012年6月之前,房地产的从紧政策不可能放松,信贷会持续紧缩,这将造成整个实体经济的下滑,明年就必须重新出现一次宏观调控。但由于明年要召开十八大会议,因此到明年12月之前,中央不可能出台重大的改革方案,所以经济周期在和政策周期赛跑。

  我们再看自1978年以来的30年宏观波动,中国每隔4-5年就会发生一次经济危机,今天正处于经济危机的酝酿时期,而且眼看火山要爆发。明年经济一定会从过热到过冷,再以生产力解放的方式重新启动。目前,我们面临经济下滑、房地产紧缩、资本市场长期不振等问题,但这还不是中国经济最危险的时点,最危险的是1978年、1988年、1998年,十年一次的大萧条。只要一碰到这些年份,中国经济就会出现很多问题。中国从1998年以后,每年的城市化率是1%,即每年有1400万农民工要进城,有750万到800万大学生要毕业。一年要解决2000万人的就业,只能靠城市化带动,城市化一停滞,就业就会出现问题。现在理论界在讨论中国的通货膨胀该怎么办,我的观点是中国通货膨胀控制在6%以内不会出大问题,以后出大问题一定是失业率问题,因为这与宏观周期波动相连。

  但是如果从远景看,未来10到15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好的经济体。为什么这么说?第一,中国的城市化率还很低,只有49%,中等发达国家是 70%。我们城市化率每年增加1%,每年1400万人要找工作,要消费,中国经济是靠这个在驱动的。在各位的创业生涯中,未来10到15年还是非常好的创富阶段,这也是中华民族2000多年来罕见的几个商业繁荣时期之一,有可能维持半个世纪左右。第二,从20世纪90年代始于美国的信息革命,目前已经完成了所有基础性发明工作,以苹果公司的复兴为标志,整个产业开始进入应用性复兴阶段。美国正在进入以新能源和生命科学为代表的第四次产业革命,这个阶段需要大约20年。中国在这些产业上跟美国没法比,但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基数,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因此中国的制造业和信息产业,很可能在未来10年全部超过美国。

  企业倒闭的五种原因

  第二部分我们来谈谈经济发展,它的周期对不对,及其跟企业的关系。

  企业的发展与经济周期密切关联。2008年、2004年、1998年、1993年、1988年都是中国企业大面积倒闭的时间点。最近三次企业倒闭潮,第一次在1998年,我那时候写了《大败局》,书中写的10家企业有7家死在1998年。第二次倒闭潮在2004年,我在2006年写了第二本《大败局》,里面写了9家企业,有5家死在2004年,包括德隆、中国第二大的家电企业科龙,还有当时的江苏铁本等。这些企业不倒,创始人都有可能进入富豪榜的前10位。第三次倒闭潮也就是2008年这一次,大家很熟悉了,黄光裕、蒙牛、杜双华……而且这一轮倒闭不仅仅体现在民营企业,还倒闭了一大堆跨国公司,比如柯达、摩托罗拉等,所以很残酷。

  企业的失败有两种,一种确实老化了、该死了,这是不可惜的,另一种也是最可怕的是死在最强健的时候。其实失败是可以规避的,总结下来,这些企业倒闭有五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激进式发展,企业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就没办法管控了。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有两个东西是企业没办法控制的。首先是资金,这是在中国做企业最头痛的事情,国家管控所有的金融体系,民营企业只能向民间借钱,而民间一借就是高利贷,所以资金成本会突然间增加;其次是市场,无论1998年、 2004年,还是2008年,消费市场的滑坡不是缓降,是陡降。如果企业没有做好现金、内部管理、市场渠道这三方面的管控,在这个时候就容易突然死掉。

  第二个原因是核心能力缺失。做企业最关键的就是核心技术和核心能力,中国企业为什么会出这个问题?其实这也不是这一代企业家的问题。中国从宋朝以后,对人类几乎没有贡献过任何新技术。做企业的没有人愿意创新,因为太容易赚钱了。但要可持续发展,只靠渠道创新是不可能的。中国市场机会太多,企业发展到后来很容易多元化,但中国企业到现在为止没有解决多元化的关系,都是死结对核心技术的投入会迷失掉。

  第三个原因是策略问题。小企业做对一件事就可以,大企业就不能做错事。给大家一个提醒,当你们的董事会和决策层坐下来讨论明年战略时,你的危险就发生了,企业小的时候没有战略,你能活下来,等讨论战略的时候,危机就开始了。

  第四个原因是政商关系。在中国做企业,你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离政府有多近,怎么能够在合法、合理的安全范围内尽可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当你这样想问题的时候,你就要去处理正常的关系。中国很多企业主包括黄光裕这些人,都是政商关系处理得太过分了。

  第五个原因是宏观经济。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老一辈企业家基本上都是对宏观经济有非常准确的判断。这些老爷子都有一个习惯,晚上7 点钟坐下来看新闻联播,会有一个秘书给他们做简报,他们对宏观波动非常敏感。

  企业的弯道机遇

  在2008年、2004年、1998年这些年份,企业大面积倒闭,但同时有一批企业获得巨大收获。这些年份既是企业崩盘的年份,又是弯道超越的年份。

  大家做企业会有感觉,一轮赛跑的周期是4-5年,也就是4-5年出现一次弯道。如果都是直道,你很难超越同行,而两个弯道下来,企业规模可以相差8到10倍。

  这些弯道的年份基本都是宏观调控的年份,你如果前面抓住机会,现在就能在《福布斯》的排行榜里。2004年倒了一堆企业,但2004年以后,中国城市化运动加速,房地产、内需和休闲行业开始起来,网游、旅游等行业赚到了机会。2008年又倒了一批企业,但房地产企业赚钱了,它们都是在2008年二季度到三季度大量囤积土地的公司,比如上海绿地、恒大、万科等。此外,重化工企业赚钱了,做基础设施的赚钱了,搞铁路、公路建设的赚钱了,做机械装备的赚钱了,苏宁、国美做起来了,整个制造业被渠道打穿了。与此同时,2008年国家刺激经济,资金猛增,做IPO的赚钱了,做信托的赚钱了,创业板的那帮同志赚钱了。所以不用怕,明年也是赚钱的好时候。

  那么,钱从哪里赚呢?我认为未来10年的钱将首先来自“三地”,即“地铁、地产、地矿”。为什么钱在这些地方?因为这些都是国有资本重仓的领域,你民营企业分一杯羹都不得了,与“三地”相关的行业未来10年仍然会非常繁荣。其次,钱不在国境之外,在国境之内。中国制造的黄金10年是1998年到 2008年,2008年以后做外贸赚钱的很少,现在都是内需市场。从2009年以后,新的10年开始了,内贸会成为中国经济重大的推动力,但是今天的内贸不再是原来的大制造规模、靠规模发展的模式,未来最有希望的公司是“电子商务+专业+小制造”。未来你如果不是专业公司,在百度上都搜索不出来,你也一定不能做大制造,因为中国未来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你根本承受不了,所以正确的方向是通过信息革命再造工业和农业。中国是没有夕阳行业的,所有行业全部是朝阳行业,但是所有的朝阳行业必须进行再造,这是未来的一个大挑战。

  在创业过程中,怎么能够可持续地高速发展?作为创业家,你要天天关心三件事。

  第一,要关心生命周期。企业跟人一样,有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衰退期和死亡期。各位可能还是婴儿期,有的可能到青春期了,但当你的中层干部开始流动的时候,就进入了盛年期,所有的部下都不听话的时候是官僚衰退早期,产品卖不出去就是死亡期。你要时刻关注你的企业处在哪个时期。

  第二,要关心产业变革。任何产业都有技术驱动期、品牌驱动期、管理驱动期、并购驱动期,在不同的时间点,企业的战略和管理模型就会不同。当一个产业处在技术驱动期的时候,市场是刚性需求,有没有品牌就无所谓。当企业都差不多的时候,就要靠品牌来凸显自己。企业需要管理的时候,往往是成本和利润率出现了倒退,靠内部精细化管理能保持8%-10%的利润率。当一个行业出现大面积并购的时候,说明寡头出现了,小企业没有任何竞争力了,这个时期是最恐怖的。所以各位,你们要进入的行业最好是处在技术驱动期,最起码也要是品牌驱动期,品牌驱动跟产品设计、商业模式、销售能力有关,也能产生巨大的利益。

  第三,要关心宏观波动。在中国做企业,你要关心春夏秋冬的变化,你不需要每天看《新闻联播》,但你一定要关心宏观大势,因为政府的“手”太强大了。

  另外,今天企业要想保持高速发展,我认为必须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第一,是隐形冠军,并且保持专业导向。我们做企业总想为人所知,所以保持专业导向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企业做到第三年以后,你会发现诱惑很多,能坚持专业导向的企业才最有未来。第二,利用互联网。就是能用信息革命的成果再造企业的每一个流程,从内部管理流程到外部流程,以此降低成本,重建企业和客户之间的关系。第三,服务支持。未来的企业必须重建客户关系,不是东西卖出去就找不到客户。现在为什么SNS、微博这么受欢迎?这些工具给了我们重建服务价值的机会。第四,资本嫁接。企业和资本机构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关系。这四点是企业家天天要思考的问题。

  对话吴晓波

  Q:未来政府对企业的影响会朝怎样的方向发展,宽松还是维持现状?

  吴晓波: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在不同的行业会不一样。如果你处在资源型行业,跟政府的关系就很近。总的来看,政府对企业的管控,大概是不会放松的。政商关系的安全性,对于做中上游的企业很关键。马云的支付宝事件,表面上看是他与董事会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一场政商关系,最终他以得罪董事会的方式保持跟中央政府的关系。企业做大了一定会面临这些问题。

  Q;您觉得什么时候中国才能出现像微软或苹果这样的世界500强公司?什么时候国企会被民企吃掉?

  吴晓波:世界500强最后一位的年营收大约是1200亿人民币,所以要进入世界500强必须在大的行业,比如能源行业等。中国留给民企能做到1000亿人民币规模的市场并不多。简单地说,中国5年内出不了微软、苹果这样的公司。

  第二个问题是民营资本对国有资本的并购,其实从1998年到2003年已经发生了一轮,一些中游和下游行业卖给了民间。这些行业的企业民间没有足够多的钱买,中国民营资本的积累没有那么多,大的购买行为往往要跟资本市场和财团做衔接,但在中国不可能有,民企一旦并购上游行业也会出现大面积的亏损。

  Q:您认为未来10到15年,中国经济能保持7%、8%,甚至10%的增长,未来真有可能出现这么乐观的局面吗?

  吴晓波:中国未来不是发展的问题,而是分配的问题。经济还是能保持高速发展,但发展的成果是不是全民都能获得?现在大家讨论的都是利益调整问题,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利益调整是重大问题,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利益要调整,有钱人和没钱人的利益要调整,富裕地区和边疆地区的利益也需要调整。所以我觉得问题是发展中的不均衡,发展本身不是问题。

  Q:中国经过5年、10年或20年的发展,是不是会像国外一样,上市变成很简单的事情?

  吴晓波:短期5年内不可能。中国上市公司加在一起不到3000家,将来10000家上市公司也不算多,所以上市短期内还不可能变成很简单的事情。中国资本市场现在有两个问题。第一,上市公司是不是真正的好公司。这是一个大问题,很多创业板公司都是高管卖了股票走掉。第二,中国资本市场的再融资功能。市场通过发债或者增发,带走了很多资本。你们觉得我很悲观吗?我对产生乔布斯是悲观的。美国也是多少年才出现一个乔布斯,乔布斯是不是足够伟大,10年后再来评估也是来得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