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灯光百度资源: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开端:“沉思型的实践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22:11:4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开端:“沉思型的实践者”

如果说前一阶段关于好教师标准的认识是从横断面来看,那么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开端这段时间关于好教师标准的认识主要体现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即注重自我发展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具体而言,对“好教师”的要求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即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科研能力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1.乐于反思、善于反思

“好教师”就是善于进行教学反思的教师。教学反思是教师教育、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始终,是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在教师教学反思倾向的驱动下,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论、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自我调节性的思考,而且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发现、清晰表征所遇到的教育、教学问题,并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

辛涛(1998)认为,反思和反省性教学的概念成为研究关注的热点与教学研究职业化密切相关,教师能够学会批判性地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教师反思能力的发展经历了技术的合理性阶段、合理行动阶段和批判性的反思阶段。申继亮、刘加霞(2004)认为,善于反思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会表现出六种倾向性,即“开放性”——开放性思维,探究不同的观点,对自己的狭窄思维极其敏感,能够产生多种选择方法;“执着性”——全身心投入,一心一意地投入到教学中,对教学工作孜孜不倦;“责任性”——能够考虑到按照预想的步骤行事所带来的后果,并对其负责任,能够承认接受合理的后果而拒绝不合理的,对自己的决策负责任;“质疑性”——持续的疑惑、探察、发现问题,热衷质询,对非常规敏感,能够仔细观察并阐明问题;“严谨性”——思维缜密,力求精确,找出证据做解释,致力于自我建构概念;“成熟性”——考虑到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承认教学问题存在的不可避免性,愿意延迟判断。反思是与问题解决相结合的,强调反思的作用在于教师达到更高水平的问题解决。以林崇德、申继亮和辛涛为代表的学者,在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所谓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自觉意识和对教学活动的自我评估能力,其实质是反省思维或批判性思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学反思的具体表现,教师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问题与优势,能够实现问题与理论的对接,从而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

2.有效开展教育行动研究的科研能力

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始于上世纪60年代,其后逐渐推广并得到认可。在我国,林崇德教授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倡导此观念,提出教师参加教科研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最佳途径。进入90年代以后,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强调,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成分,如叶澜(1997)、潘涌(1998)等人提出新型教师应该具备教育研究的能力,并强调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动力。黄希庭(1991)也强调教师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提出要培养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加强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活动的真实体验。裴娣娜(1995)认为教师从事教育科研活动所需要的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只有加强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才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观念的确立,教师如何开展科研,开展什么样的科研成为关注的话题。申继亮等人强调了教师行动研究是中小学教师科研的最佳选择。所谓教师行动研究特指一线教师单独或者组成研究小组,为改进、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而进行的行动研究,它是一种公开、系统的反思活动。教师行动研究表现出的特点是:(1)知识论是民主的,认为教师是教育理论的生产者和研究的主体,在研究过程中,教师能决定研究的主题和过程;(2)教师行动研究是合作的、交互的,打破了个人主义和孤立的障碍,澄清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联;(3)教师行动研究具有自然性、持续性和循环性,在研究过程中无论是问题还是研究过程都是在自然状态下的,因而教师容易把握。(4)教师行动研究更强调“质”的研究方法,能够充分发挥教师身处教学一线的便利。由教师来研究并改进自己的专业工作,是最直接、最适宜的方式,因为他不仅有最佳的研究位置,而且还拥有最佳的研究机会。

教师开展科研的进程,实质上是以科研实践充实理性思考,用系统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问题的过程,它有助于教师有目的地开展理论学习,有助于教师把经验上升为理论知识,更有助于教师形成高质量的实践性知识。科研成为教师有效解决问题,自我提升专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3.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由过去的“黑板+粉笔”向 CAI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发展。教师善于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时代发展、科技发展在教育中的体现,也是对教师的新要求。一个教师能否跟上时代的脚步,适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为了新时期测量的一个重要维度。

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功地应用教育技术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即教师能够适时地、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刘佛年 (1995)、张倩苇(1999)等认为教师教育信息化是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强调教师运用教育技术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祝智庭(2001)指出,教师面临正在迅速到来的教育信息化浪潮,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刘儒德(2004)等人强调教师信息技术和课程的整合能力,指出教师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去,可以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使得教学资源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现代化教育的特征是信息化、多媒体化和多元化。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不仅仅是教师能力考核的标准,而且最重要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引路石。强调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成为该阶段一个显著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到21世纪开端,教师心理的研究,在前一阶段关注教师素质构成方面转向了教师专业成长机制,即教师通过什么样的途径,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形成了“好教师”即“沉思型的实践者”的标准。

进入21世纪以后:“自主型的创新者”

“以人为本”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根本属性,因而要求教师怀着尊重人、关心人、开发人、保护人和完善人的基本理念,将教育和教学定位在“人本心育”、“全人心育”的基础上。这种崇高性和至善性的教育目的体现了浓重的“人文关怀”的色彩。这一理念反映在教师教育方面,一是教师作为独立的个体其个性应受到尊重,要赋权于教师,鼓励教师自主成长;二是体现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该阶段“好教师”的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自主发展能力、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教育创新能力。

1.自主发展能力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21世纪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在我国教师专业化正在朝着由群体专业化到个人专业化,由个人被动专业化到个人主动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能够顺应这一专业化发展趋势,能够自主成长的教师自然也就成为“好教师”的重要标准。

教师的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根据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求,由教师自主地确定发展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设计发展策略、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的自主发展是一种内源性的专业发展,它强调教师在专业发展上的自主性,要求教师即要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又要有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专业发展和自我更新的目的,其发展的动力来自教师的内部需求,而不是外在驱动。

吕安(2003)、申继亮等人(2004)关注教师自主发展能力,强调教师自主,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合乎时代精神和教学需要的自我发展的能力,教师要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者,就必须拥有充分自主。叶澜、白益明(2001)认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应以自我更新为取向,这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必然要求。教师的自我发展因其职业特点具有以下特征:(1)自主性,这是教师自主发展的核心,教师发展动力来自内心,具有发展的内在需要、情感和意志,并能自觉实现教育教学行动的创造;(2)能动性,教师积极、主动、自觉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发展方向,而不是在外界的各种压力和要求下被动的发展;(3)独立性,教师在发展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尽可能摆脱对他人的依赖,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自我设计和监督自己的发展;(4)相对性,教师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考虑学校和社会的要求及职业的需要,自行设计、规划、监督自己的发展方向和进程。

这种“自我指导的专业发展”突出了个体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动性,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由和自主,自律和自我监控,指向于教师的更新和不断成长。

2.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21世纪教育工作强调的重点,即推进“以人为本”、  “以心育德”、“以情育德”的个性化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情感、需要及意志,引导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学校“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学生的心理和谐是建设和谐校园的关键。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校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此时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还应该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即“心育能力”,已经成为新时期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养成。王赤炎等(2005)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郁静(2005)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教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申继亮,王凯荣(2001)认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是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出发点,以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为基础,采取恰当的问题解决策略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对学生心理特征的准确知觉和判断是教师“心育”能力的认知基础,教师只有准确了解、判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才能“有的放矢”地使每个学生实现最大限度的发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标准的认识,是“心育”能力的知识基础,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既应该能够判断出学生的社会性适应状况,又能够判断出学生的发展状况;解决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所采取的策略是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操作基础。因而,一个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必备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沟通技能的教师是一个“好教师”的显著特点。

3.教育创新能力

教育创新是新世纪教师能力的根本特点。教育创新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主,注重培养学生个性和创新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变革,当今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也在不断变化,不同于传统“古板”、“严格”的教师形象和“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他们更期望教师拥有“个性化的人格魅力”、讲授富有新意的教学内容和营造“兴趣盎然”的创新型课堂气氛。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改变他们原有的教学方式,采用创新方式,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杨小洋(2006)认为,教师教学创新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决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更新观念,学习先进教学方法,并创造性地应用于自己日常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创新的内容包括超越课堂、超越教材、超越现有师生关系的过程,最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王宗江等(2006)分析了创造型教师的基本特点,如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优良的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申燕(2007)对创造型教师心理特征的结构及特点研究的结果表明,创造型教师的心理特征模型体系包括理解关爱、成就动机、宽容开放、适时点拨四个特征群,其中理解关爱表现为:理解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疼爱学生、与学生沟通顺畅,师生情深、关注学生发展,不唯成绩等;成就动机表现为:追求较高成就,总想做得更好;宽容开放表现为:乐于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勤于教学反思、赏识学生的独特性、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适时点拨表现为:能够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及时总结和提升、随时随地引发学生的思考,并能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激励措施。

由此可见,很多研究者对教育创新的强调、创新教学的关注以及创新型教师的心理结构的分析,将“创新”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新的要求。21世纪的今天,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以人为本”的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再是“蜡烛”、“春蚕”,一味的牺牲和奉献自己,而是一个具有自我发展意识、育心意识、不断开拓的“自主型的创新者”。

以上分析了自1978年以来各阶段教师研究的热点,进而分析了“好教师”的突出特征。突出特征不等于全部特征,好教师”的标准还存在具有普遍的、共同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