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早知道答案 下载:东城区节庆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6 13:28:59

东城区节庆文化活动调研报告

杜  染

 

节庆是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依托。按节庆形成的动因,节庆基本可以分为五类:一是由于历史地域等民俗、宗教文化而形成的传统节庆,如端午节;二是由行政当局确立的附有政治或人权意义的节庆,如国庆节、妇女节;三是在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因生产聚集或商品交易而形成的商业性节庆,如文博会、电影节;四是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为背景而形成的节庆,如潍坊风筝节;五是旨在推动当地城市旅游或名特产品等而形成的节庆,如啤酒节、西瓜节。在上述五类节庆中,尤其是重要纪念日、传统节日,是公共文化的宝贵财富,很多被列为法定节假日,如何挖掘传统节庆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引导群众在节日里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成为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以及民间组织的重要工作。

东城区文委对全区节庆文化活动进行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当前节庆文化活动的现状和群众对节庆文化活动的需求。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和思路,并对我区今后开展相关文化活动提供建设性意见和理论参考,为文化强区建设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手段和方法。

一、东城区节庆文化活动的现状

(一)多元化主体运作,突出层级性和公益性

东城区节庆文化活动有区级、街道级、社区级,也有很多活动是有关单位举办的,体现了多元化主体运作的特点。在重要纪念日方面,东城区在“五一”“十一”“三八”“五四”“六一”“七一”“八一”等,都举办相应的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很多是区级有关部门举办的,也有参加北京市级的,尤其是逢五年、十年的国庆“十一”期间,东城区举办大型游园活动,级别高,影响广泛。在传统节日方面,在2008年以前,很多传统节日未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由各级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组织的相关文化活动十分有限,元旦春节文化活动一枝独秀。新年期间,东城区举办的新年音乐会已成为品牌活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春节期间开创的新型庙会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活跃群众节日文化生活的载体。东城区的庙会活动中,地坛春节庙会、文化馆新春游乐会、建国门街道的“鞭打春牛”因规模宏大,或特色突出,而多年在北京市“我最喜爱的春节文化庙会、灯会”评选中获奖。由各街道主办的春节文化活动也呈现出花样繁多、品位独特的风貌。

东城区举办的各级各类节庆文化活动多年来一直突出公益性,以低票价面向群众,并对弱势群体给予优惠措施,尤其是2009年东城区文化馆新春游乐会,所有游客凭票免费参加,突出了“共度新春佳节,共享文化快乐”的主题,深受群众欢迎,也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的新举措。

(二)政府积极引导,节庆文化活动成为新的亮点和品牌

“五一”“十一”等重要纪念日期间,除了配合北京市举办文化活动,全区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积极组织各级各类文化活动,用文艺演出、游园等形式营造喜庆的节日氛围。随着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成为新增的国家法定节假日,东城区区、街、社区三级利用这些节假日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成为群众文化活动新亮点。

在2008年第一个清明节假日期间,东城区推出了“心头的思念”大型综合文艺演出、“家训堂”主题交流、周末相声俱乐部清明专场、鲜花扮靓京城迎奥运、放飞梦想祝福奥运等五大精品系列文化活动,挖掘传统节日的深厚内涵,探索传统节日的纪念形式,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打造东城区传统节庆活动又一全新品牌。干面社区与遂安伯小学举办了“传承文化同叙清明——过好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节日的魅力。2009年全区清明期间共举办了14项活动,以文图两馆和街道、社区为主,形式有讲座、诗朗诵、座谈等,突出“缅怀先人、文明祭扫”的内容,一些新创意的活动在2009年也进行了尝试,如东城区图书馆举办的“清明”经典诵读活动、文化馆文学协会在北二环城市公园举办的清明节踏青采风暨诗文研读活动等。东华门街道台基厂社区和东交民巷小学的师生走访慰问老红军,请老红军讲述革命传统教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

2008年端午节,东城区文化馆举办了集讲授知识、民间工艺演示、工艺粽制作于一体的“文化东城·喜迎奥运”系列文化活动—端午节话端阳活动。还举办了诵读屈原等历代爱国诗人诗词的“中华诗魂”端午诗词诵读活动。东四街道二条社区在端午节开展社区居民展示拿手菜、共同品粽子活动。东四街道罗家社区借端午节之际举办抗震救灾诗朗诵活动。和平里街道举办了“民族团结度端午,众志成城迎奥运”端午节文化系列活动。2009年,文图两馆还将举办诗文经典诵读活动。

2008年中秋节,全区举办了以文艺演出为主要形式的文化活动,东城区政协与东城区文化馆主办了“欢度中秋 共创和谐”联欢会,东城区图书馆主办了“庆中秋 迎国庆”诗歌朗诵会,东城区文化委员会主办了“观残奥迎中秋”广场文艺晚会,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主办了“迎中秋”相声专场演出。

通过两年来积极探索传统节日活动方式,一些活动已渐成品牌。每个传统节日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活动方式,这些活动方式既有在亲人之间和家庭中进行的,也有在群体中进行的。在继承传统活动方式的同时,应积极为各传统节日选择和探索出适合公共文化活动的方式。并在每个传统节日期间举办活动,使活动渐成品牌。区图书馆、文化馆在每个传统节日期间举办的诗文经典朗诵(诵读)活动,选择与各传统节日主题相关的经典诗文,让朗诵爱好者登上舞台朗诵,特邀专家讲评,使活动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欣赏性。东四街道“忆家训,谈家风”主题活动在2008年和2009年清明节期间举办,展示社区居民撰写的自家家训格言,邀请赵书等民俗专家和社区居民讲述家训家风,得到市民欢迎。这些活动经过精心策划和成功运作,已经逐渐向特色品牌活动方向靠拢。

(三)节庆活动突出东城地域特色

充分挖掘当地文化资源,让文化活动具有独具风采,是让活动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基础。挖掘地域特色,为如地坛文化庙会、建国门街道的鞭打春牛、景山街道的隆福寺庙会等。

2009年清明节期间,东华门街道黄图岗社区依托本辖区毗邻天安门广场的优势,在清明节当天组织辖区居民包括中小学生前往人民英雄纪念碑祭奠革命先辈。

二、东城区传节庆文化活动的不足

(一)整体组织策划协调有待加强

传统节庆是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良好契机,既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又有利于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引导和提升。在传统节庆期间举办活动应成为文化部门和单位以及民间组织的自觉意识。此外,应组织协调全区各有关单位、商家、老字号等借此机会推出活动,积极发动行业协会和社会团体等民间组织运用市场经济规律为实现城市节庆的市场化、品牌化和产业化创造条件。

(二)对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普及的力度不够

由于宣传普及力度不够,对传统文化节日的全方位认识不足,缺乏对节日文化的深层内涵的研究,文化活动的特色还需挖掘对重点节日和一般节日的文化活动,还应在举办活动的方式方法上根据节日特点,尊重节日自身特色和群众文化消费习惯,做到“形式多样、特色突出、尊重传统、移风易俗”。

(三)活动创意和受众群有待突破

东城区历史文化资源雄厚,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但依托资源创意活动,从而服务东城和首都市民以及各地游客,仍有待加强。在街道层面,有的街道挖掘并培育出了本地区的品牌活动,有的街道还没有形成品牌化的节庆活动。应增加群众文化理论建设,增加文化发展的探讨,利用专家和业内人士的智能,提高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和特色发展。

(四)均衡兼顾尚待开掘

从全区开展节庆活动的整体情况来看,一是各街道和有关单位对节庆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均衡;二是对有些节庆文化的挖掘不够。春节活动已成系列化、品牌化,但在其他节假日,节庆文化活动尚需开掘。尤其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应在节假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群众参与。

东城区节庆文化活动的对策

(一)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应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让节庆文化活动呈现多层次、 特色化、品牌化

目前,春节文化活动经过多年运作,已经形成了品牌,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的活动正在培育阶段,也逐渐向品牌化发展。进一步引导区、街、社区三级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举办和科学发展。在其他节庆活动方面,雍和科技园区2009年开展了“创意雍和文化艺术节”,东四街道的邻居节已举办了8届。形成品牌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还可以考虑与旅游结合起来,打造成“首都文化中心区”的特色文化活动。将文化展示和文化消费相结合,探索民俗活动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如雍和宫“打鬼”、国子监乐舞表演等,既在特定时间表演,又结合旅游,推出精编版向游客展示,为旅游增加文化内容,以此促进文化的传播。

(二)建立社会参与机制,鼓励民间组织以多种方式参与节庆文化活动

在近两年的传统节日文化活动中,北京周末相声俱乐部等民间社会团体发挥了积极作用。现阶段,政府应在文化监管的同时,以政府文化活动订单等方式向社会推出活动项目,让政府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民间社会团体共同参与竞争,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同时得到社会支持和赞助。此外,应积极引导区内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和个人在传统节日期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做到文化与经济联姻,相得益彰。在商品经济高度市场化条件下,应逐渐弱化政府主导,提升民间运作能力

(三)进一步挖掘节庆文化内涵,形成特色,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

继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对于传统节庆文化活动,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节庆文化活动具有群众性、地域性、民族性、周期性的基本特点。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发掘节庆运作的新思维、新理念、将节庆活动办出特色。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在弘扬传统节日文化中应根据节日文化活动的特点,加强引导,策划高水平的活动吸引群众,让群众在参与中得到文化快乐和精神陶冶,展示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

在活动策划上,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以特色和品位为保障,以提高参与率为目标,逐渐将文化活动打造成品牌。这需要全方位挖掘传统节日的内涵,精心策划,并使活动成为保留项目。建议对东城区历史上具有深厚积淀的节日文化活动形式进行挖掘整理,适当恢复,并赋予新意,从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如灯市口灯会、雍和宫庙会、隆福寺庙会等。还可以根据辖区内河道、公园等地域特点,开发赛龙舟、登高等活动。

此外,未列入法定节假日重要传统节日,如重阳节,元宵节,也应引起政府文化部门和单位、民间组织的重视,组织相应的活动

(四)充分利用现有文化设施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东城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文化设施齐全,尤其是群众文化设施网络健全,区文化馆、图书馆,街道文化站(文体活动中心),社区文化室经过多年建设,成为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阵地,此外,东城区还在区少年宫建立了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这些设施应成为开展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阵地。在文物设施方面,东城区文物古迹众多,应重点开发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历史文化资源,如国子监、孔庙、人民英雄纪念碑等,让活动更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开展活动还应根据地区特色和群众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在调查中,群众希望政府提供小型多样化活动,如清明节踏青植树,端午节包粽子大赛、划龙舟,中秋节赏花灯、包月饼大赛、集体赏月等等。因此建议各部门传统节日期间群众文化活动不单是只搞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大型活动,还应该由街道或社区组织开展以具有创意、内容精彩、群众乐于参与的小型多样化节目为主。针对学生和青年人,多开展一些东西方文化融合,形式多样,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二○○九年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