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影音2012版本:关于“雷人“的提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6:46:05
   关于“雷人“的提案 / 闾丘露薇
  2009-03-09 06:56 |
  国际先驱导报专栏,已见报
  --------------------------------------------
  中国是一个很有创新精神的国家,至少在文字使用上,新名词层出不穷,不单单在私下流行,主流媒体也毫不吝啬地进行推广。不过还是很好奇,有的新名词,到底有多少人明白,一开始当记者写稿子,前辈就告诫大家,一定要用所有人都听得懂,看得懂的写法。
  请教别人,才明白了雷人的来源,据说是来自于日本动画片,那些角色在某些时刻总是会在头顶上出现一个闪电的记号,就好像额头滴下的汗那样,从日本的漫画,演变成了中国的流行词。至于确切的意思,不同的人给我的解释多多少少都有些差别,颇有些只能够意会,不能言传的意味。这让我想到了“山寨”这个词,不单单是普通人,连专家学者,还有媒体都有不同的定义,然后延伸出不同的观点,热闹复杂的状况,让我这个看客,真的要滴汗了。
  话归正传,有这样的感触,还是和两会有关。媒体罗列了一堆“雷人“的提案,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政协委员关于禁止“山寨”的建议。很有趣,两个被滥用的流行词放在了一起,当然有了双倍的放大作用,再加上提出议案的还是娱乐圈的人士,增加了娱乐性。
  对于提案是否雷人,我倒是觉得,媒体的报道,以及公众的评论,越多当然越是好事情,如果能够对委员代表产生压力,从而让他们在履行自己的职责的时候,会更加严肃和谨慎,会更加珍视自己可以提出议案的这种权利。
  前两天和一位政协的领导聊天,他说,你们媒体每年都会问,为何有些政协委员又请假了,追得紧了,自然会对这些老是清假的委员们产生压力,他们以后就不敢了。我倒是没有这样乐观,因为对一批政协委员来说,这个头衔不是他们自己想要得,而是作为一种荣誉和社会地位主动给与他们的,既然他们从来没有想要过,那来自外界的压力,又怎样会改变这样的状况。
  这应该是一个讨论了好多年的话题,那就是政协委员到底应该怎样产生,如果一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也有知名度,但是他们本身根本没有参政议政的意愿和能力,或者没有参政议政的时间,是否应该考虑用其他的方式奖励他们,而不是用政协委员,这样一个越来越被公众期待,能够建言献策的头衔呢?在去年,已经有不少评论认为,这些没有时间来参加会议,也缺乏参政议政能力的政协委员,应该主动请辞,在我看来,这对于这些委员们是不公平的,因为还是那句话,问题不在于这些委员是否应该主动请辞,而是政协委员的产生机制是否应该因应公众的期待和要求,有所改变?
  不过对于那些雷人的议案,公众在批评和议论之余,还应该看到这样一点,毕竟因为提案并不是完全公开,大家能够知道的,只不过是数千份议案中的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因此这些被媒体曝光,或者是代表委员们自己向媒体透露,或者是透过代表委员们自己开设的博客主动向公众阐述的,不能够反映代表委员们的普遍水平。
  我们在看到雷人的议案的同时,可能忽略了很多很有质量,很专业的提案,比如有政协委员提议把政府行政开支压缩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因为中国行政管理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从1978年的4.71%上升到2006年的18.73%,远高于一般国家的比例。也有政协委员的提案把矛头指向了中国的银行,认为继续实行较大的存贷利差,是保护垄断的做法,建议降低贷款利率,缩小人民币存贷利差,目前和发达国家相比,人民币存贷利差比要高14倍。
  好的议案被忽略有几个原因,第一是媒体缺乏信息来源,因为不是每个委员代表都愿意公开自己的提案,很多人愿意低调的实实在在的做事情,第二则是因为媒体和公众本身,媒体觉得不吸引眼球,而这种判断,是因为公众对于严肃的问题缺乏兴趣,这也就让那些雷人的议案传播效应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