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视频wg90909:2011,道德之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7:27:49
2011,道德之问

    近年来,关于道德的讨论从未停止,但从未达到今年的深度和广度。2011年,有理由被看作中国道德建设一个标志之年。

    在《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十周年、改革开放步入第四个十年的大背景下,新华社记者回访了2011年广受关注的道德事件当事人,试图历史地、辩证地审视当代中国社会道德状况。

    【一问】

    为何道德事件触动国人神经

    道德,是2011年人们谈论最多的关键词之一,一连串新闻事件触动着国人的神经,比如大学生药家鑫杀人案,比如集中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事远非“道德”二字所能概括,一些极端案例已经滑向了违法犯罪。

    2011年道德事件并非只有灰暗的记忆。“7·23”动车事故中的特警邵曳戎、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让人们再次见证了人性的光辉。

    2011年道德景观的多面性指向一个难题:应当如何把脉当今中国社会的道德状况?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主、效率、开放、平等、人道等现代理念注入了人们的内心,激发了社会空前活力。但同时,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也比较突出。

    2011年,中国现代化进程走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口,“道德重建”成为时代的呼唤。

    【二问】

    今天道德底线在哪里

    “道德底线”一词,在2011年被反复提及。“地沟油”流向餐桌,被认为是部分行业道德底线缺失的典型案例。为什么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险?记者见到河南惠康油脂有限公司制售“地沟油”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柳某时,他承认,利润率约为40%。

    值得欣慰的是,突破底线的行为并没有成为主流。价值取向多元化的今天,尤其需要对基本道德底线形成共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总有一些基本准则人人都应当遵守。比如这样一些品格:爱国、诚信、守法、善良、友爱、敬业、公正、平等、孝敬父母、尊重他人、清正廉洁、关爱生命……

    【三问】

    重建道德该做些什么

    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英雄惊天动地的壮举,更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友爱与温暖的积累。

    2011年诸多道德争议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批判这样一种态度:在网上是义愤填膺的批评者,在现实中又是冷漠麻木的旁观者。河北青县公益志愿者团队“快乐阳光QQ群”群主“小静”说:“与其围着几件坏事争来吵去,不如用心多去做点好事。”

    重建道德,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所谓“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四问】

    善良该由谁来保护

    一种保护来自于法律。法律自然不能与道德混为一谈,但是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对道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且不论具体是非,可以确定的是,某些司法环节把握不当挫伤了公众的道德情感。

    不能用法律强制道德,但法律的主旨是惩恶扬善,惩治了恶,也就张扬了善。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就无异于鼓励了非道德。如何从法律、制度着眼,增加不道德行为的成本,让“想恶者不敢恶”,已成当务之急。

    另一种保护来自于政府部门的有效引导。与此相关的是,各级领导干部理应成为道德表率。

    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陈瑛认为,面对社会道德在转型时期的波折,历史上诸多有识之士没有焦灼、冲动,更不只是叹息、悲观,而是清醒地看待、理性地分析,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道路和方法。这理应是我们当下的选择。    (据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