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狼漫画观看顺序:高中高一地理下册全册教案下载2(还有1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0:02:47

【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省市属于上海港经济腹地的有
A.河南省            B.广东省            C.湖北省           D.福建省答案:C
2.交通运输网中的点的组成是  
A.火车站与汽车站                        B.航空线与航空港
C.交通枢纽和公路                        D.内河码头与海港
答案:AD
3.下列有关在城市中选择机场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跑道垂直于城市主导风向               B.多雾地区不宜建机场
C.地形比较平坦地区易建机场              D.地质条件状况对飞机场建设影响不大
答案:BC
4.影响港口区位的水域和陆域条件中属于非自然因素的方面是
A.航行条件          B.停泊条件          C.筑港条件        D.腹地条件答案:D
5.影响上海港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A.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和外贸基地,对建港极为有利
B.上海的经济腹地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C.三角洲地区坡度平缓,水流分叉多,利于建港
D.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海港,也可兼作河港
答案:AB
6.建设港口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A.经济条件          B.政治条件          C.自然条件        D.军事条件答案:AC
7.港口兴衰的重要基础是
A.城市依托          B.地理位置          C.筑港条件        D.经济腹地
答案:D
8.在城市附近修建机场,其位置对自然条件要求较严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以保证排水
B.地质条件好,保证地基稳定牢固
C.对气候条件要求不严,因为风向、降水不影响飞机飞行
D.与城市距离、交通联系、环境状况关系不大
答案:AB
9.影响上海港的区位因素,正确的是
A.上海港的区位,既要考虑其航行、停泊、筑港等自然条件,还要考虑其经济腹地、城市等社会经济条件
B.上海港的经济腹地,可以覆盖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
C.上海港是为上海服务的海港
D.上海港航道上经常可看到挖泥船作业,严重影响了外来船舶的停泊
答案:A
10.关于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选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港口的建设只需考虑轮船进港、出港和停泊等水域条件
B.航空港的建设只需考虑风、雨、雾等气象条件
C.公路汽车长途客运站,要与市内干道系统和其他对外交通有方便、直接的联系
D.为方便客货流集散,铁路站点应力求设在城市中心
简析:交通运输网中的点,包括港口、车站、航空港等,是客货流的集散地,影响它们的区位因素也各不相同。一般而言,既有自然区位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因时因地而宜。例如,港口,自然因素可以说是决定因素,因为没有良好的港口位置,就无从对港口的建设。而车站的设置,侧重于社会经济因素,既要最大限度的方便旅客,也要保证城市交通畅通,各得其所,促进经济的发展。上述两题,依其自身的条件和特点来判断,则较容易。
答案:C
课题:7.4城市交通运输
【教学目标】
1、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2、影响城市交通运输网形成的因素
3、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基本原则
4、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措施
【重点难点】
重点:1、城市交通运输主要特点形成原因
2、如何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难点:1、分析不同城市道路网络格局的合理性
2、分析城市布局对城市交通运输的影响
【教学方法】
读图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工具】
《香港城市交通运输状况图》《莫斯科市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图》《合肥市的城市交通道路网图》、自作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城市是人口密集的地区,人们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多、要求高。现代城市(包括市区和郊区)的道路(包括地面、地下、高架、水道、索道等)系统逐渐完善,促使公众出行和客货输送都能得以顺利进行。城市交通运输已成为交通运输领域中一个复杂的、综合性很强的、独具特色的专门的领域。
一.城市交通运输的主要特点
虽然各城市的规模、性质、结构、地理位置和政治经济地位存在差异,但它们在交通运输上的主要特点是相同的。
展示香港城市交通图
(1)图中有哪些线和点,分布有什么特点?
(2)交通运输的数量在时间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交通运输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
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其公共交通十分发达,城市公路、铁路、地铁、航道、海底隧道、车站、码头一应俱全,交通运输点、线、面紧密结合。城市道路设计和管理系统比较成熟,其城市交通运输表现为多样化和立体化。
(1)综合性的特点:这主要反映在空间上,各种交通运输设施的布局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2)变化性的特点:表现在时间上,客运高峰往往出现在上、下班时间。
(3)城市交通安全和城市规划问题,这反映了香港对城市交通运输的管理层面。
二.城市道路网
(承转)城市从诞生至今已有了七千年的历史,作为城市有机组成部分的城市道路也伴随着城市的发展不断演化,道路网的形式不同地域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①(展示西安城墙范围内交通图)
(1)  西安老城区道路网呈何形式?(方格式、棋盘式)
(2)  这样规划有什么好处? 其优点是设计简单,房屋朝向易于处理,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城市交通拥堵。我国许多有着悠久历史的大城市的市中心道路、一些小城镇都采用这种整齐的方格式。
②(板图,画一个简单的放射状图)
请学生评价这种道路网的优缺点。(其特点是城市有明显的市中心或广场,各条街道均通向这里。单纯的放射式只有在小城镇才能适用,因为从城市的任一点到另一点,都要绕经城市中心。)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单纯放射式的道路网弊端也就越来越显现出现,一是人们的出行极为不便,点点之间的距离太长,二是市区的交通拥挤。人们对这种道路进行了改造。
③(展示莫斯科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①莫斯科市交通运输网是什么格局?(环形放射式)
②环行线路具有什么作用?(避免将过多的人流车流引入市区,减轻市中心的交通压力,同时也方便了人们的出行。)
欧洲的许多大城市的道路网都呈现这样的格局。而中国的大中城市道路则常呈现另一种格局。
④(展示北京交通网)
①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什么格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②如果只在方格系统中加人对角线道路,而没有环行路,会给人们出行带来哪些问题?
(教师归纳)北京市交通运输网是明显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网。这种道路网,中心区为方格,向四周呈环行放射式发展。方格式道路网是历史上形成的,以后随城市发展,形成了新的方格—环行—放射式道路格局。如果只在方格系统中加入对角线道路,虽然方便了对角方向的直接交通,但由于线路直通市中心,会造成城市中心区的拥堵。修建环线,避免将大量车流、人流引入市中心,又缩短了各端点的走行距离,还有利于同对外公路以及小城镇、郊区县镇联系。
⑤(再次展现香港交通图)
香港的道路网并没有规律。主要是因为位于地形复杂区域,考虑了道路功能,又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地加以组织而成的道路网形式。这样的道路网我们称之为自由式。由此我们可见城市道路建设并没有统一的格式。
(思考)不管城市道路的建设采用上述何种形式,它们都要遵循哪些基本的原则?
(归纳) ①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②节约用地,③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④保护环境等。
三.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1)同学们思考:每当上下班高峰时,城市交通最易出现什么问题?
上下班高峰期,交通阻塞比较严重,汽车行驶速度缓慢,车辆稠密,排出大量尾气,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教师归纳)城市交通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交通线路拥堵,二是交通环境污染。
(2)思考: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练习)读《甲城和乙城的比较图》,思考:
①哪个城市布局紧凑?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②哪个城市生活区与工厂区、机关集中区相距较远?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③哪个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④哪个城市过境道路同市内道路相分离?这对市内交通会有什么影响?
(教师归纳)①甲城布局紧凑,可以缩短城市道路里程,有利于人们出行。甲城和乙城都选择了6个相同的点位,但甲城的比例尺比乙城大,可以看出,甲城的布局比乙城要紧凑些。
②如果生活区与工厂区、机关集中区相距较远,会加重工作人员的交通负担。甲城中政府机关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3千米,工厂区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2.4千米,而乙城中政府机关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5千米,工厂区与最近的生活区相距大约7.5千米,由此看来,甲城更方便工作人员上下班。
如果城市商业服务区和文娱场所过分集中,会把大量车流、人流引导到同一地点,使交通发生拥堵。两城相比,甲城的文娱场所与商业服务区较分散,对于疏导车流、人流有一定好处。
如果城市过境道路与市内道路相分离,对市内交通的干扰因素减少,有利于提高市内交通运输的通达性。这一点甲城也比乙城好。
(3)读《城市绿化景观图》,思考:
①车辆过多过密会带来什么样的环境问题?如何解决?
②交通道路两旁的绿化带会起什么作用?
③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
(教师归纳)汽车过多过密,排放大量尾气,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应设法减少尾气的排放量。绿化带具有放氧、吸毒、除尘、杀菌、降噪、防风沙、调节小气候的作用。改善交通环境也可提高驾驶员的情绪,减少交通事故。
解决交通环境污染的主要方法:一是实施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技术措施;二是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三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三)总结、扩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城市交通运输网的基本特点,它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必须要有较通畅的交通道路系统和优质的交通环境,因此合理布局城市道路是解决城市交通的关键。而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来自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这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课堂反馈】
二、单项选择题
1.京九铁路的许多车站从一些中、小城市的边缘通过最主要的目的是(    )
A.促进城市建设,适应城市的发展   B.分流通过枢纽的客、货流
C.节约铁路建设费用               D.不影响市民生活
答案:AD
2.下图为四城市交通和商业区布局图
四城市中城区交通布局最合理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D
3.解决交通线路拥堵的根本措施是(    )
A.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B.限制人行道发展
C.建设高架道路                       D.让主干道通过市区
答案:A
4.解决城市交通环境污染的办法有(    )
A.实施减少汽车尾气的新技术
B.广种花草树木、绿化美化交通道路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
D.全部改作人力车
答案:ABC
5.城市道路网并没有统一的格局,在进行道路网规划时(    )
A.必须考虑当地的具体条件             B.可以人为随意确定
C.可只考虑经济发展条件               D.注重历史条件所起的决定作用  答案:A
6.交通道路旁的绿化带的作用是(    )
A.具有除尘、防噪、限尘、杀菌等作用
B.可起到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以及人行道的隔离带
C.提高驾驶员情绪,减少交通事故
D.调节小气候,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ABCD
7.与乡村比较,城市交通的特点是(    )
A.交通运输点、线、面松散
B.行人与车辆,车辆与车辆交叉,形成典型的混合交通
C.随着城市道路交通设施的不断完善,交通设施及线路占用的城市面积和空间不断减少
D.线路交叉处都建有立交桥,因而线路通畅
答案:B
8.在进行城市路网规划时,应共同遵循的原则是(    )
A.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
B.避开人口密集区,以防止发生交通拥堵
C.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
D.线路布局由中心区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
答案:AC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交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交通环境污染和交通量增长太快
B.城市交通中行人、车辆各行其道,不存在交通拥挤问题
C.环形状交通运输线是各大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如北京的内几环线与外几环线等
D.城市的道路交通设施和管理设施是城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答案:D
10.有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增加汽车数量,快速方便旅客行走
B.限制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加强技术管理
C.可将路边草坪地带拓宽为道路,增强交通运输能力
D.大城市中实行车号是单号单日通行,双号双日通行的办法,减少车辆拥挤
答案:B
课题:7.5电子通信
【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的特点
2、了解为什么要建立信息高速公路、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信息高速公路有什么用途
3、了解电子通信带来了哪些社会变革
【重点难点】
重点:1、信息时代的电子通信的特点
2、信息化和数字化为电子通信的发展提供了需要和可能
【教学方法】
讨论法、自学
【教学工具】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邮电通信是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一种方式,它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部分。还记得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和特点是什么吗?(学生回答、教师纠正、引导)人类社会已进入21世纪,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下。
第五节  电子通信(板书)
一、信息时代的电信通信(板书)
(让学生阅读教材的第一自然段,了解电信的重要性,教师引用一些数据说明)现在人们联系可以用电话、手机、互联网,这真正实现了以前人们常说的“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梦想。有人说信息时代“信息就是财富”“信息就是资源”“信息就是命运”,对这些话你是如何理解的?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谈谈你的看法。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同学们以上谈的很好,很具体,也很全面,这说明:信息时代谁首先获得、了解到信息,谁首先就抓住了机遇;如果再把信息转化为经济、科技优势,就获得了发展的主动权。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竞争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信息的掌握。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同时也驱动了电信通信的高速发展。因此,更新、更快、更准确、更安全是信息时代人们对电信通信的希望。
(承转、过渡)电子通信是以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为核心,是电信通信领域里的“排头兵”,那么,你知道电子通信可以进行哪些业务呢?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讲解)电子通信的业务,主要是借助电子计算机的网络进行信息(包括声、像、文字、数字等)的传输,如图7.14、7.15中显示的,人们可以借助计算机的网络发电子邮件、参加电视会议等。
(过渡、承转)20世纪80年代末,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计算机系统信息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可见,电子通信对社会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二、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板书)
1.信息高速公路(板书)
(教师启发、引导)咱们班许多同学家中都购置了电脑,而且还上了网,上过网的同学可能有这样的经历:有时上网觉得很费劲,而且在网上查找速度较慢,这是为什么呢?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请大家阅读这部分教材的一、二自然段,并思考下列两个问题:
(1)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
(2)建信息高速公路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对于居住在一个地区的人们来说,由于作息时间基本相同,所以上网大多集中在一个时间(如晚上8~11点钟)。在上网的高峰期内,因传输的信息量比较大,便产生了信息网络不畅通的现象。自多媒体技术兴起后,信息量在迅速递增,这就迫切需要解决信息传输中“车多路窄”的问题,修建“信息高速公路”的目的也就在此。
什么是“信息高速公路”呢?简单地说,它是一种综合的、全社会的立体化通信网。它是从高速公路引伸出来的一个概念,是一种大容量、高效率的电信网,是一个国家的信息基础设施,主要用来解决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量少、速度慢的问题。我们常说的因特网(国际互联网),就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具体体现。美国于1993年就最早提出了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如英国、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也正在建设自己的信息高速公路。
(承转、过渡)利用国际互联网能做哪些事情呢?请上网的同学给大家谈谈。
2.国际互联网(因特网)带来的社会变革(板书)
(学生回答)在网上可交友、聊天、玩游戏、学习、购物、发电子邮件等。
(教师归纳、总结)对!网络的作用、功能很多,但上面只是介绍了网络在生活中的一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国际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促进经济发展,以及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同学们可以在课后收集这方面的资料。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重点了解电子通信带来的社会变革,初步了解电子通信的主要业务和发展趋势,理解“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及国际互联网的实际意义。
【课堂反馈】
三、单项选择题
1.最早提出信息高速公路的国家是(     )
A.德国              B.日本            C.美国              D.英国
答案:C
2.有关电子通信的发展年代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电作为通信手段开始于18世纪3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末一些发达国家中,计算机系统信息服务所产生的价值,已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
C.“信息高速公路”提出于20世纪90年代
D.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已开始修建“信息高速公路”
答案:C
3.当今信息领域发展最快、作用最大、影响最广,公众关注程度最高的通信网络是(     )
A.国际互联网        B.电报           C.传真            D.电话
答案:A
【教后感】
课题:7.6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商业中心的形成、基本构成、组织形式、区位
2、了解商业网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的密度、形成、效益、组织形式的影响
3、分析影响商业中心区位的主要因素
4、比较说明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社会效益等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5、熟记我国主要的商业城市,能够分析其形成区位
【重点难点】
重点:1、现代商业城市的兴起和发展,商业中心形成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2、影响商业网点形成、密度、效益和组织形式的主要因素
难点:1、如何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中选择商业中心的区位
2、自然、社会、经济和技术等因素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制约
【教学方法】
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我国主要商业城市的分布》、《某城市内的商业中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中承担着把商品从生产者手中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的方式是什么?是通过哪些环节完成的?
商业活动的特点包括产购销一体化、网络化特点。商业活动研究的内容很多,例如:政治学科,我们会学习商品市场的类型、市场交易的原则、消费者的权益等知识;而从地理学科的角度分析,更侧重商业活动的空间分布与联系,即商业中心和商业网点。
(提问)考虑北京作为集经济、政治于一体的中心和北京市内西单、王府井等商业中心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之处?
(小结)一种商业中心是主要行使商业职能的城市,例如:北京、南京市、上海;另一种商业中心则是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例如: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
(承转)由以上讨论可知:商业中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主要是狭义的商业中心。即一座城市中商业比较集中的地区。
(提问)(1)商业中心最初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商业中心往往依托哪些场所逐渐发展形成的?
(学生讨论)基于对城市商业中心的调查展开讨论。
(可以分小组让学生将对不同商业地区的调查进行汇报,讨论:不同商业中心的形成有什么不同?包括哪些商店,按职能可以怎样分类?其中只要商家经营商品种类,采购渠道,在商业中心中所起作用?)
(教师小结)依据实际调查从组织形式、区位类型等方面归纳
(提问)读图分析《西安市主要商业街》和《沈大高速公路边上的服装市场图》他们的布局符合什么原则?
(结论)前者布局在人口密集和市场广阔的城市中心地带,符合市场最优原则;后者布局在交通便利,地价便宜的城市外围地区,符合交通最优原则。(请注意参考扩展资料中关于西柳服装市场的介绍。)
在研究商业中心的基础上,考察商业网点。对比《山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和《平原地区的商业网点示意图》
(小结)商业网点的形成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商业网点的密度受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的共同制约。
(提问)商业的经济效益受哪些因素影响?(提示:以学习荷兰的鲜花以及北方冬季蔬菜调拨为例)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经历了哪些变化,现代电子网络的发展对商业的影响?
(小结)效益--受商品产地距离影响,交通、技术条件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商品流通的范围。组织形式--固定式(商业街)、流动式(货郎担)和新的形式(网上购物),受到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影响。通过以上分析,可经得出:商业网点的形成、密度、效益及组织形式是受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课堂反馈】
四、单项选择题
例题1. 商业中心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顾客
B.在它的周围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区及销售区
C.要有较好的大型运输码头
D.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本题中B、D为商业中心形成的两个主要条件。而A中比较稳定的“顾客”不妥,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顾客并不一定“稳定”,也不能作为形成商业中心的“主要条件”。C中“大型运输码头”不是每个商业中心必备的主要条件。
【答案】B、D
【点评】商业中心的区位选择与其自然地理位置和经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选项B、D分别是从经济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位置来考虑的。
例2. 有关商业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商业城市才称得上商业中心,城市内部的商业活动不能形成商业中心
B.商业中心一旦形成之后,其地位不会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C.商业街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往往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
D.商业城市一般具有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和易于商品集散的优良的地理位置
【解析】(1)商业中心包括两类:一类是担负一定区域的商业活动中心职能的城市,称为商业城市;另一类是指一个城市内部商业活动集中的地区,称为城市内的商业中心。故A错。
(2)商业中心一旦形成之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生产和交通的发展,一地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变化,可能导致商业中心的变化。如扬州的商业地位让位于上海,旧城区的商业中心让位于新城区等。故B错。
(3)一些商业街以市场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城市的几何中心处,商业活动的范围很大。故C对。
(4)优越的自然地理位置是影响商业城市区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答案】C、D
【点评】回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商业中心的类别、影响商业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其商业中。心地位的变化等。
例3. 在大城市中,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并且多以_________和_________为组织形式。
【解析】在大城市中,商业中心多以商业街和商业小区为组织形式。由于大城市人口密集,需要消费的产品种类繁多,为了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以及享受各种服务的需要,商业街内集中了较多的零售商店。而在一些居民住宅区内,通常建有商业小区,为消费者提供日常生活必需品和劳务服务。
【答案】商业街;商业小区。
【点评】商业街和商业小区都是商业网点中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在大中城市则更为突出。例如西安的东大街、西大街、南大街、北大街和解放路都是主要的商业街。
人口密度决定商业网点的组织形式。人口稀少的地区,多采用流动服务的灵活组织形式,像货郎担、大篷车等;人口稠密、交通方便的地区,则采用相应规模的固定形式,如商业街、商业小区等。在很多国家,人们采用电视购物的办法,使用无人自动售货机。
例4. 有关商业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从人类产生以后,商业就出现了
B.商人是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层
C.商业活动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
D.商业活动不能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解析】(1)人类是在新生代第四纪出现的。而商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只是到了原始社会末期,由于社会分工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交换这种满足生活需要的手段出现后,劳动产品才转变成了商品,商品也就产生了。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到了奴隶社会初期,便产生了商业。故A错。(2)随着商品的产生,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并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特殊阶层—商人,其职能是“专门对商品交换起中介作用”。故B正确。(3)由于商业部门不只是为一个生产部门和企业推销商品,而是为许多生产部门和企业进行商品购销活动。这比每一个生产部门和企业各自单独建立一套供销机构,专设一批供销人员直接经营商品,在人力和物力以及财力的耗费和占用上都要节约得多。它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故C是对的。(4)尽管商业不是国民经济物质生产部门,其生产的产品是非物质形态的,但它可以为生产部门提供各种便利条件,从而促进生产的发展,刺激消费。而生产分工的发展和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又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故D错。
【答案】B、C。
【点评】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的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它通过商品的买进和卖出活动,实现商品的交换和商品的价值。商业活动有利于节约社会劳动,有利于加速社会再生产过程,有利于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教后感】
国际贸易和金融
一、教材内容分析
·地位和作用
基于地理科学本身的发展和对地理课程功能认识的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理念要求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第七单元“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让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域之间的物质和信息,要通过交通运输、通信、商业和贸易等方式进行交流,实现互补,这样社会才能形成一个运转自如的整体。第七节“国际贸易和金融”是前几节知识的综合运用,掌握本节知识对于学生理解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形势和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各项调整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他们将来能够进一步协调与环境的关系、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基础。
·课程目标
1.知识和能力
(1)了解国际贸易的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关系,当今国际贸易的基本格局及其形成原因,全球金融中心的分布及其影响。
(2)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
2.情感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交流与合作,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也勇于修正自己观点的习惯。
(2)激发学生为中华之振兴而努力探索的积极性,以及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贸易的国际意识。
二、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与当今社会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可通过各种媒体获得相关的知识,是比较容易实现知识获取的最低要求的。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应更注重学习习惯和兴趣的培养,力图为学生的主体活动创造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给学生知识拓展和能力迁移留有余地,因此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为学生营造民主、宽松、合作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
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但如引导不当,则易使课堂只停留在形式的热闹和活跃,反而妨碍了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所以,教师应发挥组织引导者的作用,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在组织教学时十分注意以下两点。
(1)从问题的产生到问题的解决,学生始终是主动的参与者、决策者,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探究过程的问题切人角度尽量清晰,努力做到“形散神聚”,让学牛在活动过程巾受到科学方法、精神和价值观的教育。
三、教学程序设计
教学环节
教  学  程  序
设  计  意  图
导入 (约
3分钟)
1.指导学生浏览课文,投影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内容比较表2.播放中国加入世贸的相关图片,教师结合我国实际导入新课
1.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并知道教材从哪些方面给我们提供相关的知识2.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进行
全球经济
联系模拟
活动 (约
15分钟)
1.教师介绍和投影相关规则;2.学生开展活动3.教师观察和记录活动中学生有趣或重要言行,以及做好组织指导工作4.当场公布各组学生活动最后收益
1.保证活动顺利进行;2.使学生始终是活动的参与者、决策者,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参与中领会教学内容;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关注信息变化的重要性以及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中的竞争与合作
学生围绕
主题讨论
及小组发
言(约
17分钟)
1.指导学生重点从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的地域性、人地相关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方面收敛思维,投影3条参考讨论题2.让学生结合活动感悟、生活和教材所获展开讨论及发言
1.对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方法的指导
2.让学生在思考中掌握学习方法,在交流中展现个性才能
小结 (约
7分钟)
1.教师结合学生发言简要谈自己的认识,投影科技革命对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比较表,投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表,投影世界三大重要金融中心图片;2.利用网络播放一段介绍中国建设成就的短片;3.简要介绍佛山市对外贸易发展状况;4.提供相关网址及教师电子邮箱
1.让学生学习知识归纳的方法2.激发学生爱国的热情和奋发的决心3.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为家乡建设献计献策4.让学生拓宽知识面和保持探究学习的热情
学生梳理
知识 (约
3分钟)
学生看课本、做练习或与老师、同学探讨
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建构
附:《全球经济联系模拟活动》准备及要求
1.材料准备
A组:A:纸1张、剪刀2把、直尺2把、圆规1个、三角板1套、铅笔4支、代用券400元+
B组:同A组
C组:Ad纸4张、铅笔2支、代用券300元。
D组:同C组
E组:A:纸10张、代用券100元。
F组:同E组
2.规则及要求
(1)全班同学自由组合为6组,每组得到的资源即材料不同。
(2)请6组同学分别戴上6种不同颜色的帽子以便识别,每组选两名同学做交易员(A、B组穿红色背心,C、D组穿黄色背心,E、F组穿绿色背心)。
(3)活动过程中同学们只能使用发给的材料,但组与组之间可以进行交易或向银行借贷。
(4)每组同学利用所得的资源,将纸按公告要求的尺寸裁剪成规定的形状,然后交给银行家(请三位同学担任,每位收两组的产品)核对后计算收益并记录在该组名下。
(5)活动结束后,由银行家统计各组收益并现场公布。
(6)银行公布(课件中用图型显示)
①活动开始时
形  状
尺  寸
价  格
圆  形
直径8厘米
30元/个
半圆性
直径8厘米
20元/个
矩  形
8X4厘米
20元/个
直角三角形
8X4厘米
15元/个
②活动一段时间后(价格变动了,让关注信息变化的小组收益)
形  状
尺  寸
价  格
圆  形
直径8厘米
30元/个
半圆性
直径8厘米
10元/个
矩  形
8X4厘米
15元/个
直角三角形
8x4厘米
5元/个
扇  形
半径4厘米,270°
50元/个
3.参考讨论题
盈利结果公告前(让银行家有统计的时间)
(1)你们组的条件类似于世界上的哪一类国家?
(2)这些国家分布在哪里?
(3)这些国家是如何发展自己经济的呢?
盈利结果公告后(让各小组可以根据本组赢利状况进行反思)
(1)全球经济联系日趋紧密的关键是什么?
(2)比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差异,分析原因。
(3)发展中国家如何提高自己的地位?
4.相关表格
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内容比较表
主  要  内  容
国际贸易
商品、劳务的交换
国际金融
货币资金的周转运动
科技革命对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比较表
科技
革命
新技术的应用
影  响
交  通
通  讯
第一次
蒸汽机火车
运输和信息交流的速度加快,成本降低;全球经济交往日趋密切
第二次
内燃机火车、汽车、飞机
电话电报
第三次
巨型运输船舶、大型飞机
全球互联网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比较表
国家
基 础
主要出口商品
主要进口商品


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教育水平、人口政策等)
发达
雄厚
工业制成品、农产品、资金技术
燃料、原材料



发展 中
薄弱
农矿产品
工业制成品
资金、技术



每当回想起学生们在活动中雀跃的身影,在讨论时眼中流露出的智慧之光,我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决心就更加坚定。因为不单这种课堂教学形式极受学生欢迎,而且由他们从如何安排组内分工、关注信息变化、有偿转让工具,谈到搞好教育、加强交流与合作的发言表明,探究式教学在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学会参与与合作、获得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科研能力,激发他们潜在创新意识方面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
课题:8.1环境问题的表现和分布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和地域性特点
2、通过对环境问题产生、发展、变化过程的考察,理解人与环境关系的变化,正确认识环境的作用,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3、认识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
【重点难点】
重点:1、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密切关系,这是本单元知识的基础.重点要落在当人类对环境施加的影响超过一定的程度,这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即人类对环境的反作用
2、通过实例,使学生了解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表现
3、通过对不同地区经济结构、产业政策和环境政策的分析,引导学生掌握世界上不同地区所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差异
难点:1、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的内涵
2、一个地区的环境问题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地区甚至全球
【教学方法】
学生活动讨论法
【教学工具】
人与环境模式图、自制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             人类与环境
1.人类与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图中①代表: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并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利用这些资源加工制成品,用于人类消费。
图中②代表:另一方面,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产物,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图中③代表:人类在依赖环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以保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同时,也在塑造环境-在开发、利用资源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环境施加作用力,不断地改变着环境提供资源和容纳、清除废物的能力,箭头③代表了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但是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理解为对环境的良性影响,而另一个则代表人类建立在对自然规律无知和漠视之上的恶性影响。
图中④代表:环境作为人类生存的特定环境,一方面对人类的活动具有承载力-既有提供资源的能力,又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即环境的自净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对人类的作用并不是被动的,环境也会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是环境的反馈能力。当环境受到人类的良性影响时,它就可以为人类的继续发展提供足够的可能性,当它受到恶性的影响时,就会以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失衡等问题来阻碍、破坏人类的发展
所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对立统一关系。
2.环境问题
环境具有供给物质、能量和容纳、消除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即人类在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环境不仅能够满足人类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的需要,还能够得到保护和改善,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
当人类违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环境则把这种不良影响反作用于人类,就会出现影响人类的生存、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的环境问题。正所谓人类受到环境的惩罚、自然的报复。
二、环境问题的表现
(一)环境污染--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以废气、废液、固体废弃物、热、噪声、电磁波等形式),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1.污染源及污染物形式
工业的每一个环节(获得原料、加工制造、使用产品、最终处理消费后的产品)都产生污染-"三废"(废液、废气、废渣)、噪音、热、放射性物质等。
交通运输工具产生污染-废气、噪音等。
农业生产也会产生污染-农药、杀虫剂液体及在果蔬上的残留物。
生活消费中产生污染-固体废弃物(垃圾)、生活废水、废气、热(如空调产生的废热)、噪音等。
2.污染的范围
(1)从自然环境的组成看,污染几乎渗透到了各个圈层的各个部分,造成了:
大气污染:--对流层受到粉尘、二氧化碳、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臭氧等物的污染,平流层受到氯氟烃的污染,外太空受到"太空垃圾"的污染等。
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海洋受到各类化合物、重金属等物的污染。
土壤污染--受到农药、杀虫剂、工业废水及各种固体废弃物污染。
生物污染--通过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无机环境中的污染物在不同的生物体中富集、变化,增强了毒性。
(2)从人类生活的地域来看,污染从城市蔓延到农村,从经济活动的密集区扩散到人烟罕至的地区。
3.污染的后果
不加限制、不加处理、任意排放废弃物,使环境中出现了超过正常值或原本没有的物质,而环境又无法自净时,则会出现多种问题。如水污染加剧水资源的短缺,酸雨造成土壤和森林资源的破坏,人类的健康通过大气、水、生物受到有毒物质的损害,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全球气候变化等。
(二)生态破坏--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
1.滥伐森林:森林面积锐减(特别是热带雨林),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2.由于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放牧、陡坡开荒等对自然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的加剧。
3.由于不合理的灌溉等原因,引起土壤的盐碱化。
4.由于大量燃烧煤和使用消耗臭氧的物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
5.由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或过度捕猎等原因,对人类具有重大经济、科学、美学和文化价值的物种的灭绝速度呈现加速的趋势。
6.由于围湖造田,造成湿地的减少、气候的变化、水旱灾害的增多。
7.由于某些大型工程建设不当,诱发各种生态破坏。
8.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沉。
9.由于石油泄漏、赤潮等原因,海洋生态遭到破坏。
三、环境问题的分布特点
1.区域的差异性
(1)城市地区:由于交通、工业活动和人类聚居地的过分密集,造成了污染物的集中, 和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等。
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如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水源枯竭、物种减少等;也有乡镇企业污染。
(2)发达国家: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但已得到治理和缓解。
发展中国家: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但环境污染随工业化进程越发严重,超过了发达国家。
从全球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的严重,这主要是以为:
① 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而人口增长却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
② 限于经济、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经营粗放,生产方式落后,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利用过程对环境的危害大,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而且在环境问题发生后,不能及时、充分解决。
③ 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将一些有害性被证实并开始被禁用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销售,甚至搞垃圾出口,或者保护本国资源却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原材料,导致发展中国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的污染。
发达国家的人口只占世界人口的24%左右,但消耗了世界75%的能源,也排放了世界75%的污染物,只不过这些能源多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污染物也通过设在发展中国家的原料加工厂排放到了当地。所以发达国家应对全球环境问题负主要的责任,为提供更多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其实,造成城市和乡村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问题差异的原因是类似的。城市和发达国家是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较发达的富裕地区,所以环境问题以污染为主-与追求过度消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相关。乡村和发展中国家是以农业为主的较落后的贫穷地区,所以环境问题以生态破坏为主-与人口的快速增长及资源的合理的开发方式相关,但这一地区正处在工业化的过程中,环境污染业越发严重起来。
2.环境问题的全球性
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区域性的环境问题会通过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而导致全球性的变化,出现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主要全球性环境问题,如:
·工业排放温室气体及森林锐减等因素,使全球性气候出现变暖的迹象及各地气候异常。
·酸雨随大气运动,影响到很远的地区。
·国际性河流的上游被污染,将使全流域受到影响。
·热带雨林的破坏,会对全球的气候产生影响,其中物种的灭绝对整个人类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大气中臭氧层的破坏,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命健康。
·海洋污染随洋流运动,扩散到沿岸其它国家。
【课堂反馈】
五、单项选择题
1.人们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指的是(     )
A.大气污染     B.水污染     C.噪声污染     D.固体废弃物污染
2.关于环境问题及其防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完全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
B.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不可能产生环境问题
C.在环境问题防治方面,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
D.发达国家没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环保资金和技术转让
3.由于不合理的农业灌溉会导致(     )
A.土壤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水体污染     D.土地荒漠化
4.下列环境问题中,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
A.轧钢厂的噪声传到附近居民区
B.氮肥厂的废水排入附近河流
C.焦化厂的废气排放到天空
D.黄土高原区严重的水土流失
5.关于环境自净能力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的破坏能力越大,环境的自净能力越强
B.由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所以不会发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C.环境的自净能力是有限度的
D.当人类向环境排放过量污染物,环境会永久丧失容纳和清除能力而发生环境问题
6.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环境污染     B.人口增长过快     C.生态破坏     D.资源短缺
7.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     )
A.大气污染     B.噪声污染     C.水土流失     D.物种减少
答案:1.D  2.C  3.A  4.D  5.C  6.AC   7.CD
课题:8.2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理解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及发展的相互关系
3、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即资源利用问题,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是密不可分的
【重点难点】
重点:1、人口压力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
2、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形成了环境的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
难点:1、如何处理好经济的增长与环境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地发展
2、近年来全球人口增长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讨论法、讨论法、谈论法、归纳式讲解法
【教学工具】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人口压力
1.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
某一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状况与当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及之前累积的人口基数相关(除去人口迁移因素)。人口基数越大,人口自然增长率越高,一定时空范围内增长的人口数量越多。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受社会、经济、自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断变化,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不小差别。如果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科技发达,出生率一般不会很高,而死亡率低(或降低),因而人口增长率较低。经济落后的地区,一般出生率较高。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高低还与文化、教育、国家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但社会经济条件是决定性的。
2.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地区差异
(1)从时间上看,世界人口的增长大致经历了 缓慢-->加快-->迅猛-->减缓的过程。
① 在史前漫长岁月里,人口的增长极其缓慢。这是由于社会生产力极低,人口的死亡率极高。用了百万年的时间,到公元初年世界人口才达到约2.5亿,1650世界人口经过多次的巨大波动,达到了5亿。
② 而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830年世界人口总数达到10亿;1930年世界人口在百年间又翻一番,达到第一个20亿。这是由于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巨大进步,使得人口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出生率,所以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在二战前的欧洲等发达国家表现的犹为明显。
③ 二战后,世界人口更是迅猛增长!人口倍增时间不断缩短!1974年,仅用44年世界人口又翻一番;而1999年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这一次增加20亿人口只用了25年,人口出现了爆炸性的增长。
为什么人口会出现这种爆炸性的增长呢? 二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二战后,这些国家相继取得政治独立,社会稳定,积极发展民族经济,医疗卫生事业不断进步,因此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但仍然较为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及传统的婚姻生育观等因素,使得人口的出生率仍然相当高,因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高居不下。
如果世界人口以目前的1.67%的增长率继续增长下去,地球上除南极洲以外的陆地到2667年时都会挤满人,假如南极住也能居住的话,也只可供7年内增长的人口有一个立脚的地方。
上述人满为患的灾难会出现吗?你从人口增长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增长减缓的趋势吗?
④ 近年来,统计表明,全球人口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出现减缓的迹象!如:在人口基数达到50亿的情况下,全球人口达到第六个10亿用了12年,仅比增加第五个10亿少一年。
这一方面是因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认识到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诸多问题而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卓有成效地降低了人口的出生率,控制了人口的增长。 另一方面是发达国家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及婚姻生育观念的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出生率逐步下降,进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抵,因而人口接近零增长,有些欧洲国家人口甚至呈负增长。
⑤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率较高仍是当今世界人口的主要特征。尽管世界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趋缓,但是因为人口已累积到一个很大的基数,全球人口绝对数量仍在、并且仍将大量增加-每天净增约20多万人。每年净增约8000万人。
(2)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
二战前,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显著。 二战后世界人口迅猛增长,主要是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过快造成的。而同时期,发达国家的人口战后短暂回升后从60年代中期逐步下降,有些欧洲国家甚至呈负增长。
3.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因为人口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人们为了生存而滥垦滥伐,滥采滥捕,破坏生态平衡,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最终通过环境的反馈作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1.非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当代社会对非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巨大,由于其蕴藏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再显著增加,因此对油、气和煤等矿物非可更新资源,应提高其利用率,加强循环利用,尽可能用可更新资源代替,以延长其使用的寿命,实现资源的最优耗竭。
但情况正好相反,这些非可再生资源正迅速耗竭。
2.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对可更新资源的利用,应限制在其再生产的承载力限度内,同时采用人工措施促进可更新资源的再生产,特别应保护生物多样性及生命的支持系统,保证可更新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
但是广大的贫困地区,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自然生产力遭到破坏,并形成了恶性循环。
三、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
何谓"片面"?传统的发展模式关注的只是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在这种发展观的支配下,为了温饱,更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人们认识不到或不承认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采取了以损害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
后果:盲目追求当前经济增长的结果往往是与长期发展的目标背道而驰。发达国家工业化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道路的教训是惨痛的,这种经济增长既没有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没有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其结果是造成资源的快速耗竭和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破坏,在全球范围内相继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并没有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
以英国为例,20世纪50年代以来,英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呈增长趋势,但扣除了对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的负面影响以后,生活质量指标的增长大大低于纯经济指标的增长,而且70年代以后反而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经济增长"与"发展"并非总是一致的。只有保持在资源、环境承载力之内的经济增长,只有以社会效益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只有注重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经济增长,才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
四、环境问题的本质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造成资源、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
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发展问题而出现的,这四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必须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课堂反馈】
六、单项选择题
1.环境问题的本质是(     )
A.发展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协调问题
2.从世界范围看,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除人口压力外,还有(     )
A.世界自然资源分布不平衡      B.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
C.片面追求经济增长            D.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传统的发展模式,过分地关注了(     )
A.生态与环境保护      B.产值和利润增长
C.物质财富的增加      D.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4.在人口发展的历史中,下列哪一事件以后,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第一次明显加快(      )
A.十八世纪工业革命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新技术革命
5.20世纪中叶以后,因环境污染而产生的公害事件,主要发生在(     )
A.发达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经济高速发展的东南亚国家    D.热带雨林锐减的亚马孙河平原
6.1950~1970年间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欧洲、北美洲、拉丁美洲缓慢增长
B.亚洲、非洲、大洋洲迅猛增长
C.欧洲、北美洲、大洋洲停止增长,甚至出现零增长、负增长
D.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口迅猛增长
答案: 1.A  2.CD  3.BC  4.C  5.A  6.D
课题:8.3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2、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
3、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三个方面
4、可持续发展是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
【重点难点】
重点:1、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谋求人地协调的四个阶段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难点:1、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
【教学方法】
演绎式讲解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
人口变化图、可持续发展内涵图、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1.5课时
【教学过程】
一、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历史演变
人类文明在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发展"一直是人类不变的追求,而由此带来的环境问题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进经历了四个阶段:
崇拜自然 → 改造自然 → 征服自然 → 谋求人地协调
由此可见,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对发展的认识和由此选择的发展模式。解决环境问题仍然必须依靠发展-由片面到辨证地认识人地关系,进而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与原则
1.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由来: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生存危机,人类逐步意识到,人地关系失调的根源是对人地关系和发展的错误认识(征服论)和错误行为(牺牲环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及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而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辨证地看待人地关系(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并以此调整人类自身的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化对立,促进统一,使人类与环境能谐调共生,永续发展。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的未来》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
2.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概括为三点:生态持续发展、经济持续发展、社会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相互制约、联系,组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在此系统中,三者的关系和角色是:
(1)生态持续发展--基础,它强调发展要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
(2)经济持续发展--条件,它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3)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
可持续发展把三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一考虑和协调各方面的因素,在动态的平衡中发展。 显然,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以往对发展的理解,如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科技发展等是有本质区别的。
3.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其核心内容是指地球生命应共享及公平分配资源、环境和财富,而享有平等发展权利的地球生命跨空间、时间,还包括其它物种。
① 同一代人与人之间的公平:每个人享有同样的基本和平等的权利,如生存、自由、追求较好的生活的权利。
② 区际公平:在不同区域、国家和不同利益的群体之间,在贫困和富裕地区之间,公平分享资源、效益和分担代价。一个地区的发展不能以其它地区的环境损害为代价,如发达地区不能把污染转移到不发达地区或在开发资源时破坏当地的环境,获得超额利润后不给当地足够补偿去恢复和发展。贫富悬殊,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③ 代际公平:在现在和未来的世代之间,公平分享资源、效益和分担代价。这一代不能为自己发展损害或限制未来世代的发展可能性。应为下一代留下至少与自己继承的同样丰富多彩、同样富于生产力的世界。
④人类与其它物种间的公平:每种生命形式都以其对人类的价值而有资格得到人类的尊重。人类的发展不应威胁自然的整体性其它物种的生存,如为野生生物设置足够的栖息地,禁止为经济利益大量捕杀、采伐、买卖野生生物等。应该合理地对待所有物种和生物,使之免受摧残、虐待和无谓的杀戮。
(2)持续性原则:重点指资源、环境的永续利用。这一原则是基于地球面积的有限性及由此决定的地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因此,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关系。
(3)共同性原则:地球是一个整体--无论是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大循环还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这使得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这就要求:
① 地方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承担必要的义务,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发展。
② 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海洋、生物资源等,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订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新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且对现实行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三、可持续发展从观念走向实践
1.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人类社会在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深刻变革。
2.公众作为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的管理者,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和关键,即每个人都应努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进而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1)清洁生产:即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来评估和管理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① 产品的生命周期是指产品从自然中来到自然中去的全部过程,所以清洁生产从全过程评估其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而非传统方法只把焦点放在末端处理上;
② 在现行经济、技术条件下,延长某一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生产过程所需资源及产品本身的回收再利用率的行为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③ 随着经济发展及技术更新,清洁生产本身有一个不断深入、完善的过程。
(2)公众参与:公众积极地以可持续的发展观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并以"绿色"消费引导企业实施可持续的生产,促进政府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决策。
【课堂反馈】
七、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有(     )
A.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
B.世界各国共同开发热带雨林
C.国际合作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D.人类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2.人类提出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因为(     )
A.人类面临多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
B.人类活动与地球环境处于空前紧张状态
C.人类反思了传统发展模式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D.可持续发展是使人地协调的必由之路
3.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4.努力保护生物群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     )
A.持续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以上都是
5.下列做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B.垃圾分类投放,研制在自然不可分解的包装袋
C.自备菜篮子或布袋购物
D.使用无磷洗衣粉
答案:1.D  2.ABCD  3.D  4.C  5.B
课题:8.4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目标】
1、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
2、以留民营生态村为例,了解我国生态农业的基本情况,进而了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
3、了解《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并以此为行动准则,养成可持续发展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价值观和使命感
【重点难点】
重点:1、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是必然的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归纳式讲解法
【教学工具】
生态农业模式图、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一)可持续性思想在我国由来已久,远源流长: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有封山育林、定期开禁、保护生育期的鸟兽鱼鳖,使自然资源休养生息,以保永续利用的主张和法令。这些言论表达了我国古代已有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使资源永续利用等辨证思想、治国方针和政府立法。
(二)我国的国情及目前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巨大压力:
1.庞大的人口压力:
(1)人口的基数大,人口约占世界的22%。每年新增人口绝对数量多,每年新增1300万以上的人口(尽管我国20多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卓有成效,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总体经济实力较低,1997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位居世界各国后列,且每年有高达25%新增产值被用来养活新增加的人口,而非用于已有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面临很大的资源及就业压力。
(3)20年来,庞大的人口群体追求经济发展,追求温饱、小康、富裕的愿望强烈,给资源、环境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
我国的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资源的总体丰富度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长期存在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其原因是:
① 庞大的人口压力,人均资源量少,而且还在继续减小,如耕地资源。
② 经济迅速发展的需求,使得某些资源供不应求,尤其是水资源和某些矿产资源。
③ 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落后,使得我国的资源利用率低,如我国单位产值的用水量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
④ 人的素质较低,缺乏正确的资源观和发展观,生产、生活中资源浪费现象较严重。
3.深刻的环境危机。
(1)从宏观上看,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人口基数大,人口数量增长快,粗放性的经济增长方式、比较落后技术、管理水平,人口素质较低等原因,是造成我国虽大力治理,但环境问题仍呈恶化趋势的原因。
(2)现阶段,我国环境问题的总体状况是:
① 以城市为中心,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② 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二、《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面对环境和发展的双重压力及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的发展只能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反映了关于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全球共识和最高级别的政治承诺,我国政府也作出了郑重承诺。
2.199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提出了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及行动方案。这是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21世纪议程的基本内容】
《议程》共20章,78个方案领域,20余万字。《议程》文本四大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由序言、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与对策、可持续发展立法与实施、费用与资金机制、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以及团体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共六章组成,有18个方案领域。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必要性、战略与对策等。
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由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健康、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共五章组成,有19个方案领域。
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由可持续发展经济政策、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工业与交通、通信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共四章组成,有20个方案领域。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这部分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荒漠化防治、保护大气层和固体废物的无害化管理共五章,有21个方案领域。
《中国21世纪议程》把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整体,把发展放在首位,根据国情提出了新的发展观。
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生态农业
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持续发展模式--"中国生态农业第一村"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
(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的问题:
1.以种植业为主,生产结构单一→劳动力剩余,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收益小。
2.过量施用化肥 成本高,土壤肥力下降,不可持续。
(二)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模式
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农村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了下列主要措施:
1.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种植--养殖--加工多种经营。各行业相互补充、相互促进。
2.开展综合利用:
① 一方面保持了生态平衡-净化了环境,保护了土地的再生产能力,有利农民的健康。
② 另一方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农林牧副渔的产品及其加工品的质与量都有很大的提高,经济效益及农民收入提高。
3.广开源流,开发利用新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沼气),节省了购煤的开支,净化了环境。其它的地区还可因地制宜利用风能、地热能、水能等可再生的能源。
4.开发绿色食品,发展农业观光和生态旅游是今后的主攻方向。
总之,生态农业的生产方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看,它有利于促进当代人与后代人,促进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互惠共生;从生产效益上考虑,生态农业不是仅追求经济效益,而是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三种效益相互促进,共同增长;从资源观上看,它把整个生态系统视为重要的资源,主张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着重于培育自然再生产能力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从人地关系的系统考虑,不是把人类当做一个超越自然之外的独立的系统,而是把人类社会置于整个自然生命系统之中,求得人类与自然的两性互动,协调发展。
【课堂反馈】
八、单项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符合我国国情突出特点的是(     )
A.人口多,底子薄,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     B.教育文化科技水平低
C.地大物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     D.资源相对不足
2.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的根本区别在于(     )
A.粮食产量高
B.种植业比重下降,而林、牧业发达
C.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
D.机械化、电气化水平高
3.促使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古代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和熏陶深刻而又长久
B.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使我国社会生存、发展面临巨大的压力
C.很多地区缺水严重,工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D.人口基数过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4.制定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中国          D.俄罗斯
5.具有中国特色的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是(      )
A.石油农业                       B.生态农业
C.能量密集型农业                 D.立体农业
6.生态农业建设,使留民营村已经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具体体现在(     )
A.发展生物能                     B.规模化经济
C.清洁化生产                     D.增加化肥的使用量
答案:1.C  2.C  3.B  4.C  5.B  6.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