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h2神马在线观看:当代青年学生迷茫感原因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20:31:13

当代青年学生迷茫感原因分析

——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调查谈起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33期)

    李雅莉

    【摘要】从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开展的调查发现,当代青年学生对目前的大学教育、社会道德、爱情、未来前途充满迷茫。导致迷茫的原因主要是当前大学定位的模糊、道德教育的落后和形式主义的校园文化活动、青年学生的孤独和空虚、理想信念的缺失等因素。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改革大学教育方式,必须关心、关注和爱护青年学生。

    【关键词】青年学生  迷茫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作为一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者,近几年笔者感觉思想政治理论课越来越难上,课堂上学生麻木、冷漠、各行其是。个中问题出在哪里?带着困惑,笔者近期做了一次课堂小调查,先后让四个班将近五百名学生以无记名的方式在课堂上写自己的心里话。在认真分析学生的答卷后,我心中的迷惑多少有了一点答案。

    调查问卷反映出的问题

    从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反映的问题来看,当前的青年学生普遍感到迷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对大学教育的迷茫。学生感觉大学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对大学的热情逐渐失去了,学习没有了动力。有学生表示“没上大学之前,大学是我们的梦想,上过大学之后,才感觉是那么的无聊。”“为了上大学付出了十几年的心血,但大学是那么的无聊、乏味。”“我们的大学怎么了?学生不像学生,老师也起不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大学与商业挂钩,很令人失望。”“我真的很讨厌大学的这种教育制度,忙碌、机械式的学习,没有自由的学习课堂,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感觉身边的同学、朋友很呆滞、麻木,看不到一种活跃的,激动的讨论氛围。我自己处在迷茫之中,不知为什么要读大学。”学生的这些话语令人震惊,几乎都对大学教育发出了质疑,有些有严重的厌学情绪,普遍感到课程多、压力大,学无所用,就是为了考试而已。

    对社会道德的迷茫。虽然身处象牙塔,但是学生对许多社会问题都很关注,比如教育公平问题、物价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们表示很迷惑,其中最迷茫的是当今社会道德滑坡的问题。学生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精神方面的饥渴。”“社会对道德的不重视,对道德的泯灭,导致了人性的改变,从而酿成一个又一个的悲剧,如药家鑫事件。”“尽管政府推行了那么多的法律政策来管理社会,但是社会风气日益低下,人们精神萎靡,官官相护、贪污横行。”“现在家里有钱有势的子女很多都很嚣张,都没有好素质,以为家里有钱有势就了不起。”“不满太多的潜规则,社会太没有人情味、人现实的令人发指,太势利,做什么都太形式主义。”可见,学生一面为当前国人的道德下滑而困惑,一面渴望社会有良好的道德风尚。

    对爱情的迷茫。很多学生感到很孤独,非常渴望爱情,但不能很好地处理好爱情,或陷入情网不可自拔影响学习,或患单相思情绪压抑,或失恋后痛苦不堪。有学生谈到“现在班上的同学总是显得很寂寞、无聊,整天对着电脑又不知道干点啥!对爱情的渴望不是一般化的程度了。”“自己一直很苦恼、纠结,喜欢一个女孩子很久了,一直是暗恋,但她有男朋友,自己很想放手,可是,好像放不开。影子,都是她的影子。”“心里对爱情一点波澜都没有,但还是想找个人依靠。”“最纠结的事情莫过于感情了,谈恋爱这种事情太能影响情绪了。”“我想谈恋爱,独自一个人在异地读书,很想找个人关心关心自己。”“我夹在感情与未来的十字路口!”

    对前途的迷茫。信仰的缺失,就业的压力,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很多学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迷惑,缺乏学习的动力和热情。学生提到“理想缺失,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对什么活动都没有激情,没有兴趣。”“没有太明确的目的和理想,感觉很迷茫,好多事都做不好也不知道怎么去做。”“现在好多人每天都过得浑浑噩噩,不知拿什么来充实自己,每天心里空荡荡,不知现在要干什么,也不知道以后要干什么。”“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日子渐渐失去,总觉得来到世上要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而有意义的事情是什么呢?我困惑!”“总觉得生活没有目标,对未来一片茫然。每天都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不容易下定决心做的事,没过几天就没有热情了。未来的路不知如何走下去。”......青年学生失去了自己的生活目标,宛如大海航行没有了方向,又宛如爬山,不知要往哪里爬。既不想努力,也不知如何努力,就此迷茫着,浮躁着!

    青年学生迷茫原因浅析

    当代青年学生的迷茫有其自身的一些原因,但主要原因还在于:

    大学定位的模糊使青年学生对大学教育产生迷茫心理。我国现在大学林立,但普遍存在定位模糊的问题,人们不能真正理解大学的内涵。有人指出:“大学究竟应该是神圣的知识殿堂,还是一个谁都可以推着大板车进去随地叫卖文凭的菜市场、大观园?”更有学者指出:“大学怀抱着躁动不安的功利之心,一天到晚以非科学、非学术的心态来回折腾,既不大可能在专业上出什么大成果,也失去了大学应该守护的核心价值,成为失去灵魂的空壳。”青年学生昔日对大学的向往,对大学校长、教授、博士的崇敬之感已经消失。为何会如此呢?

    首先是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精神是大学自身存在和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独特气质的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自产生以来,大学精神的本质特征被概括为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是大学永不可缺的永恒精神。但这三种精神正是现在的大学所缺乏的。现在的大学行政化越来越严重,以管理政府机关的的方法来管理大学,大学精神难以发挥,大学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有人说:“大学的管理越来越像政府,大学的管理人员越来越像官员,大学的运行模式越来越像政府机构。”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个被称为“钱学森之问”的问题,引起上至国务院总理下至普通学生的深思。“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其次是大学使命的缺失。大学使命是人们对大学这一特殊组织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的一种确定。大学应该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真理和知识为目的,继而负有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之使命。而很多大学急功近利,忙于盖大楼,热衷于低层次的办学,热衷于以盈利为目的的种种办班。一些低水平的学校好高骛远,无视自己的历史和办学条件,不惜一切代价上档次。大专急于升本,不知名的地方大学争当国内的一流大学,一些学校把申报博士点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更荒唐的是大学用发表文章的多少作为晋升职称和褒贬成果的依据。于是大学领导者们在忙于谋学校的“发展”,教授学者们都忙于写“文章”,还有谁会记住大学的使命,还有谁会安心教学,以学生为本?!

    最后是培养模式的僵化。从1898年成立京师大学堂至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上百年的历史。为了探索国家出路,借鉴欧美式学制,在蔡元培、陶行知、胡适、张梦林等知识分子的推动下,中国在1922年颁布了“壬戌学制”,确立了中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基础。“壬戌学制”强调个性发展,生活教育和弹性精神。在这一制度下,培养了很多人才。1952年,我国开始沿用苏联的教育模式。苏联的教育模式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建设者,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但是这种模式不是培养一个人,而是一个建设者,一颗社会机床上的螺丝钉,其弹性、个性、生活等精神被逐渐丢弃。对这种教育制度我们没有及时进行改革和调整,导致了我们的教育体制逐步陷入僵化。尤其是现在的高考更是以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才,学生从小就为了高考而奋力拼搏,所有的爱好和兴趣都被逐渐抹杀了,成为了“单向度的人”。而学生进了大学,面对的依然是被动的从早到晚的听课,面对的是一门一门考试的压力。学生从小就失去个性发展的空间,把一切美好的希望都寄托在大学,可大学为他们提供了什么呢?!

    道德教育的滞后和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使青年学生对社会道德产生迷茫。中华民族5000多年以来,一直致力于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始终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但是,为什么目前的社会道德状况如此令人担忧呢?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思想道德建设没有跟上时代的变化。国人面对的是一个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人们对许多问题来不及从本质上去思考,来不及去分析和取舍,而是盲目地适应和改变。人们基本上是以自己工作、学习、感觉上的需求简单地去否定过去的思想,盲目的选择另一种思想。各种文化交织在一起,旧的东西被打破了,而新的东西又没有被建立起来,是是非非很难去判断,人们的思想观念基本处于一种迷茫的状态,青年学生又怎能不迷茫呢?!

    其次,应试教育制度之下,道德教育只能是空谈。高考制度恢复以来,对十年文革中饱受文化沙漠折磨的青年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和希望,但从此以后,学校的中心工作,实际上就是攻克高考这座堡垒。教育演化成为应试教育,“升学率”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对各级学校评估的标准。尽管国家、教育界、学校都在始终如一地要求和坚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面对如此纷繁的社会大环境和繁重的教学、课业负担的重压,这一切都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和无奈。学校的道德教育课程成为了学校不重要的课程甚至是负担,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成为空谈。在应试教育制度之下,家庭教育也改变了自古以来以孩子人格为重的教育理念,也围着高考指挥棒打转,更多地注重孩子的知识教育而忽视道德教育。从学校到家庭,道德教育都非常淡漠,很多时候只是空谈。

    第三,80、90后的青年学生成长在网络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环境使他们的上网频率和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远远高于其他群体。网络传播的信息以千军万马之势融入青年学生头脑,主流的和非主流的,正确的和错误的,高尚的和卑鄙的,美的和丑的,以及各种低俗消息、流言、谣言和虚假信息等,使青年学生无力辨别而迷失正确的方向。

    最后,许多丑恶的社会现象产生的负面影响使学校的道德教育变得困难。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不道德的现象影响着青年学生的道德观。“从社会表象上看,在学生的眼里,看到更多的是人们头脑中利益多了,理想少了;见利忘义的人多了,见义勇为的人少了;骗子多了,老实人少了;奸商多了,标兵少了;假的多了,真的少了;索取的多了,奉献的少了;贪官多了,公仆少了”,现实现象使他们不能把理论和现实联系起来,只能更加迷茫。

    孤独、空虚和文化的缺失使青年学生匆忙恋爱并陷入迷茫。首先,独生子女天生的孤独导致他们过早陷入爱情。80后、90后成长起来的青年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成长过程本身就很孤独,是大人、电动玩具和动画片陪他们长大的,表面上看家长和亲戚朋友围着他们转,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深处有难以弥补的孤独感。进入大学后,他们离开了父母,失去了呵护,再加上独生子女互相交流的困难,动辄就会寂寞孤单,一到周末这种孤独感就更加强烈,急需要找一个朋友陪伴,这样他们就会匆匆的寻找爱情。这种寻找带着盲目和轻率,凭借的是感觉和试试看的心态。当恋爱出现问题或失恋,就会导致焦虑、抑郁、恐惧。

    其次,大学的文化活动形式主义严重,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现在大学校园里的活动很多,但内容欠生动活泼,缺乏教育意义,学生从中不能感到轻松愉快,反而出现了妨碍正常课业学习和加重师生负担的现象,存在严重的形式主义倾向。很多活动都是为了搞活动而活动,都以大赛的形式出现,既花钱又费力,没有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有些活动和学校的教学工作不能互相配合,各行其事,经常出现学生的活动和课程冲突的矛盾。一些活动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参加,大多数学生成为冷眼旁观者,他们依然是校园里孤独的徘徊者。

    理想信念的缺失和就业压力使青年学生对前途充满迷茫。当代的青年学生对未来共产主义的实现感到渺茫,对马克思主义不相信。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首先是由于改革开放以后各种社会思潮对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使青年学生思想混乱。其次是东欧巨变和苏联的解体,他们走上了非社会主义的道路,对学生的信仰产生了严重的冲击。第三,现在的青年学生学习负担很重,就业压力大,对政治理论的热情很低。既没有远大的理想,又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只能处于缺乏动力和迷茫状态。

    解决目前青年学生迷茫状况的几点建议

    高等院校是培养和造就各类人才的摇篮,是青年相对集中,思想交锋碰撞异常活跃的地方。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优秀人才,是高校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

    办好我们的大学。第一,大学要有明确的办学理念,没有理念的大学等于没有灵魂。第二,要解决行政对大学干预过多的问题,增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和大学的活力。第三,大学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片面追求规模和综合,不能急功近利,应该注重质量,把自己的特色与优势发挥到极致。第四,建立一支学识渊博,师德高尚,热爱教育事业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帮助青年学生认识社会。第一,从理论上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帮助学生分清是非。第二,提高社会实践的实效性,在实践中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第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用积极健康的文化引导青年学生。

    帮助学生走出孤独。第一,学校要以青年学生为本,要高度关注和爱护青年学生。第二,办一些有意义的,能吸引大多数学生参加的活动,减少形式主义的活动。

    帮助学生树立信念和信心。第一,联系世情、国情、民情、党情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第二,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第三,加强对青年学生的生活教育,要教会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全党都要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倾听青年心声,鼓励青年成长,支持青年创业。”总书记的讲话为当代青年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者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本文系“教育部纪念建党九十周年专项课题”,课题编号:10JDJNJD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