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 电影 百度网盘:千年钱湖,沉淀多少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2:34:49
千年钱湖,沉淀多少文化?
来源:宁波日报  作者:朱军备  2010-07-01

    东钱湖像一幅巨大的天然山水画,让人愉悦地欣赏;更像一部沉甸甸的书卷,待人细细地品读。

  那些尚在发挥蓄水拦洪作用的堰碶堤坝,遗留在荒野山岙的石人石马,散落在湖边山脚下的碎瓷破陶,古意幽雅的寺观书院,还有被民间尊为“财神”的范蠡和西施隐居于此的传说,无不散发着文化的光芒,这是祖先馈赠给我们的珍宝。

  东钱湖正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财智之湖”,这些珍宝不但不能被漠视、被毁坏,更需要轻轻地拭去历史灰尘,取其精华,发扬光大。一个文化之湖更能吸引人,打动人。

  水利文化 堰碶堤坝尚能蓄水拦洪

  东钱湖系远古时期地质运动形成的天然潟湖,属海迹湖泊,湖面面积约20平方公里,是西湖的四倍。东南西三面受瞻岐、福泉、韩岭诸山三面环绕,山峰不高,坡度平缓。由于环湖皆山,群峰延绵,湖水受周围七十二条溪流灌注,水满时可东流入东海,旧时灌溉鄞县、镇海、奉化三县七乡五十多万亩农田,旱涝保收,且永无水患。

  有史记载,自唐以来历代先贤在开拓、整治东钱湖时留下了许多古代水利设施。现存的有湖塘八条、堰坝五处、碶闸六座、秋阙四处、斗八座,这些水利设施大都保存完好,是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缩影,是寻觅先贤足迹及其丰功伟绩、追溯东钱湖悠久历史的重要物证。

  有关水利史研究专家认为,东七乡的灌溉就是利用了东钱湖的水,在河渠各处所设置的碶坝也起到了蓄、排、给水等作用。由于东钱湖的湖岸被大山围掉了一半,因此,唐天宝三年(744年)县令陆南金将东钱湖开凿成为湖岸40公里、灌溉农田800顷的大湖,并在湖岸设置了八塘四堰。宋天禧元年(1017年)郡守李夷庚、庆历八年(1048年)县令王安石对每个堤都进行了重修和疏浚,嘉祐年间(1056年—1063年)设置了碶闸代替最初的土堰,一方面进一步调节水量灌溉或排水,另一方面可防止海水倒灌,灌溉了东部平原以后,经奉化江、甬江或小浃江泄流入海。

  4月中旬的一天,东钱湖镇文化站长胡志明陪同记者察看了几处堰坝。当时,菜花金黄,杨柳透绿,东钱湖水一片汪洋,湖水比堤坝外的农田还高。“不用担心,只要打开碶门,湖水就会从渠道涌出,流向内河。反之,南塘河水就直入东钱湖。”胡志明说,不过提船过闸的设施因久不通航而渐渐废弃了。

  据介绍,第二阶段文物普查结束后,东钱湖区域内新发现文物点282处,分为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和其他6大类。

  石刻文化 石人石马遗留南宋风韵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东钱湖业余文保员陆续发现南宋墓道石雕,经专家数十次考察论证,认为这里的墓道石刻系王公贵族的墓道遗存。1993年12月至1994年3月,东钱湖先后邀请省内外专家召开3次石雕文化考察报告会和历史文化旅游开发研讨会,专家们一致认为:东钱湖墓道石刻填补了我国石刻雕塑史中南宋时期的空白,填补了江南大型墓道石刻群的空白。2001年,国务院批准东钱湖石刻群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鄞州学者麻承照、谢国旗在他们的著作《东钱湖石刻》一书中认为,东钱湖墓道石刻,以石人、石马、石虎、石羊等大件为主,此外还有牌坊、享殿、石椅、石笋、华表、龟趺、碑碣等附属设施。那些文臣、石羊、石虎、石马、武将,是忠、孝、节、义、勇的象征,故也称石像生。

  甬上文保专家杨古城、曹厚德认为,东钱湖史氏家族墓道石刻代表了南宋墓道石刻的最高水平,它的风格特征是充分写实,追求形似,特别是分布在福泉山和横溪村的史浩、史弥远家族系列的石像生,人物造型端庄,体量适度,表情含蓄,动物形象生动,内涵丰富……不少作品雕刻技艺精湛,还胜于北宋的皇陵。

  据了解,东钱湖石雕艺术主要分为石雕群像和石构建筑,石雕群像存宋、元、明三代墓葬20处,约260余具。石构建筑融建筑艺术与雕刻艺术于一体,是石刻文化中的上品。一为石塔,即二灵塔,是一座四面七级正方形石塔,塔身及各层均有佛龛和菩萨浮雕,是北宋政和年间遗物。二为石窟,即“补陀洞天”,洞内凿有石雕观音坐像,镂雕五爪金龙及浮雕韦驮立像等雕刻,造型精美,栩栩如生。三为石牌坊,大都仿木石结构建筑,制作精巧,独具匠心。

  在我国石刻史上,东钱湖南宋石刻规模之大、数量之多、雕刻之精、分布之集中、保存之完美在中国尚属唯一。

  几年前,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斥资3000多万在湖东岸上水下庄黄梅山麓修建了占地6.7公顷的南宋石刻公园。公园内的石刻以南宋石刻为主,涵盖部分明、清期间的作品,共200余尊石像生。“北有秦陵兵马俑,南有钱湖石刻群”。

  近日又传来消息:南宋石刻公园改扩建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总用地面积5.99万平方米,主要包括石刻艺术陈列馆、天工艺苑、游客服务中心,以及与南宋石刻、民间雕刻相关的各主题景点等。这将进一步丰富景区的景观和人文内涵。

  陶瓷文化 文明碎片散落湖畔山岙

  东钱湖周围历代有烧制陶瓷的历史。早先发现的就有郭童岙、玉缸山、刀子山、窑岙等5处古窑址,发现种类分薄坯、青瓷、白瓷、黑釉瓷等。在玉缸山东汉窑址中出土的瓷器,数量繁多,主要器物有钟、壶、罐、盆、钵等。

  自2007年5月初开始,市考古研究所在东钱湖郭童岙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考古专家在对5万多平方米面积进行勘探后,共发现窑址11座、作坊建筑遗迹2处、古墓葬10余座。共出土各类文物标本2万余件,可修复完整器物达2000余件。从发现的11座窑址来看,时代分属于汉代、五代至北宋中晚期,类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龙窑(8座),另一类是馒头窑(3座)。

    据有关专家研究,东钱湖窑场开烧时间始于东汉,停烧时间约在北宋晚期,先后经历了1000多年。东钱湖周围古窑址大体上可分为七个区,它对后来各大瓷窑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一页。这证明了东钱湖窑场是越窑青瓷三大生产中心之一,也是宁波地域内仅次于慈溪上林湖窑场的第二大越窑窑场,再次证明了宁波在“海上丝绸之路”中的特殊地位。

  11座窑址都保留了相当丰富的文化遗产信息。最长的一座窑,全长达41.42米,它依山坡而建,由砖坯错缝平砌而成,至今还能清晰地看到保存完好的窑门、火膛、窑室、火门、排烟孔、排烟室,其中火膛最宽处达1.80米,而用束腰支具做成的烟道墙,充分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保存最完整的窑,现存窑前工作室、操作台、火门、火膛、窑室、窑门,特别是窑前工作室、操作台、火膛等保存完好程度为越窑历次发掘中所罕见。

  还有四座窑址相互叠压,充分证明了东钱湖瓷器制作的悠久历史。三座馒头窑是目前宁波地区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古馒头窑址。

  从瓷器上的饰纹看,许多饰纹并不是古代中国经常使用的,如莲花纹,这种饰纹常见于古埃及、日本文物上,这些饰纹精美、细腻,造型成熟、完整,估计是当年外商定制的,制作后也以外销为主。

  目前11座窑址中保存状况相对较好的10座窑址已得到妥善的原址回填保护,保护面积将近2000平方米,是继永丰库、天宁寺、傅家山、和义门瓮城之后又一重要的大型考古遗址保护项目。

  宗教文化 寺观书院隐藏禅意逸兴

  东钱湖周围也是宗教鼎盛之地。据史载,沿湖一带,寺、庵类建筑达45处之多,各种庙堂、宗祠多达数百座。但由于年代久远,受自然和人为破坏,至今尚存较完整古庙五座,即王安石庙、灵佑庙、岳王庙、俞塘裴君庙和大堰头裴君庙;庵三座,即慈云庵、上庵、广度庵;石窟二处,即补陀洞天、宝陀洞天;古遗址四处,即大慈寺、月波寺、白云寺、隐学寺。

  鄞州作家徐剑飞认为,宋元以来,东钱湖一直是官宦文人耕学叹咏的胜地,书院遍地,寺庙林立,亭台众多,楼树掩映。环湖有东湖书院、二灵书院、月波书楼、二程学舍等遗迹十余处。

  据民国王荣商等人编著的《东钱湖志(卷二)》记载,历史上东钱湖曾有嘉泽庙、青山庙、裴将军庙、胡墅庙、王文公祠、遗爱祠、月波寺、二灵山房、东湖书院、大涵焦隐居讲舍、东湖别墅、天镜亭、月波楼、茂屿山庄、五柳庄、梅园精舍、福泉精舍、延寿王寺、大慈寺、宝华寺、上林寺、慈云庵、无量寿庵、二灵寺、霞屿寺、隐学寺等。许多寺院,都留下了题记、牌铭、咏诗、游记等。

  不少寺院、庙堂还与史浩家族、与改革家王安石,以及一些退隐官员、文化人士有关。如,南宋宰相史浩(也有说是其孙史岩之)在霞屿山凿山为洞,名“补陀洞天”,又在洞旁建寺,名“霞屿寺”。相传史浩之母笃信佛教,礼奉观音,久有去普陀山朝拜进香之愿,因年老失明,跨洋过海十分不便。史浩召集名匠在此凿洞,建立观音道场。洞成,迎其母上船,帆船在东钱湖上绕行,波涛声声,恰似在海上。三日后,登霞屿,谎称“南海佛国”普陀山到了,以此了却了老母的一大心愿,此处也被后人叫作“小普陀”。这里蕴含的孝义故事、名人掌故,让寺院增添了文化内涵。

  而福泉山以西,因南宋宰相史弥远葬母于此,故名“大慈山”,山脚下有大慈寺,为史氏家庵,后史弥远也葬于寺的右侧。据史载,葬母于大慈山并把大慈寺改建为功德寺后,史弥远延聘了著名禅宗大师笑翁妙堪为住持,后来成为日本曹洞宗开山祖师的希玄道元就在这里拜见了笑翁妙堪。据曹厚德、杨古城考证,大慈寺之所以成为南宋浙东名刹,与著名的佛学高僧、撰著《五灯会元》的大川普济有很大关系,这也是继天童寺为日本曹洞宗祖庭后又一禅宗祖庭。从中,我们可以了解禅宗文化,了解佛教与海外的交流史。

  财智文化 陶公品格智慧激励后人

 

  

  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退后携西施避居东钱湖畔伏牛山下,草耕商营,富甲天下,因此,“陶朱公”范蠡在民间被奉为“财神”。他的快意人生、知进善退的处世哲学更彰显其映照千秋的人生智慧。

  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认为,结合近代以来“东方商埠”所孕育的生财有道的“宁波帮”,可以溯源本土化的范蠡(陶朱公)而确立其“商圣”文化地位,由此,将“财智之湖”确定为东钱湖的主题文化。

  专家认为,“财智东钱湖”应体现宁波“东方商埠,时尚水都”的城市文化意象特色,东钱湖(水)→陶公岛(商)→南宋石刻(文)所构成的文化集群是宁波旅游文化“三江口”(水-商-文)的经典体现样式。

  有专家提出,可将东钱湖财智文化物化路径按照三条主线来展开:一是创建一个超大型东钱湖财智文化综合体(含三大系列);二是打造一条东钱湖旅游文化产业链(含三大环节);三是构建东钱湖财智文化的整合营销体系。具体有,打造湖泊梦幻剧场、财智东钱湖主题焰火晚会、智者乐水人家、多功能水上游弋乐园;“殷湾渔火”民俗风情体验区、论坛和节庆系列、主题性特色园区群落、环湖360度旅游廊道、福泉山地艺术景区、“东海龙舌”禅茶创意会所等系列产品。同时,进行财智文化产品研发,集聚东钱湖财智文化元素,组织财智文化产品展示和销售。

  我市著名诗人、导演陈云其说,“宁波城市的经商风气,是否为其所开?时隔太远,我们已无以探究,但范蠡为儒商之鼻祖,有史料可据……泛舟在微雨的湖面,我似乎听到陶公山在说:人类真正的财富是拥有美丽和谐的自然。现代生活和自然野趣在同一个时空里和谐依存,这大概就是东钱湖着力营造的湖泊文化。”

  此外,东钱湖的名门望族、重要历史人物、有关诗文、钱湖十景、古民居群、禅茶、龙舟竞渡、渔歌、民间传说等,莫不蕴含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探究。

  文化如水,清润无声,魅力迷人。千年钱湖,沉淀多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