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斋节是哪一天:岭南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4:23:36

岭南文化------------百年温氏跳动的文脉

4已有 314 次阅读  2011-07-16 14:59 分享 举报 转载自通济论坛:岭南文化------------百年温氏跳动的文脉


  温氏宗祠经过清代乾隆年间大规模扩建才有如今的气象。  温氏祖谱。  大门前高高的门槛显示着这里主人显赫的家世。  温氏后人温荣欣等在展示温其球的画作 “湛华园”全貌。  佛山 土著之3

  谜

  旅美画家温亚平专门回到了家乡顺德龙山,昨日他向记者展示了曾祖父清代著名画家温其球的一张画,画上是“湛华园”全貌,亭台楼阁聚集,颇有大观园的味道。他告诉记者,这就是温其球的父亲温子绍及其30多个老婆、40多个孩子所居住的地方,画中标注着每一房人所在的位置。
  “‘建军舰、抵外敌、传画作’,这九个字实际上就是温氏先人在中国近代史中的光辉历史的高度概括。”温亚平说。在佛山众多历史名门中,顺德温氏一门曾在清代出了两个帝师一个近代军工业创始人。作为(美国)中国画院的院长,温亚平传承了祖上水墨画的韵味和厚重感,同时也融入了西方绘画艳丽色彩和水彩画的透明感。


  顺德温氏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族?让我们顺着温氏鲜为人知的繁衍脉络,来感受这显赫家族流传数百年而依然跳动的文脉……

  文/图 佛山日报记者 吴英姿

  (本文得到佛山图书馆的大力支持,特此鸣谢!)
  1

  级别极高的温氏宗祠

  随温亚平在龙山的小道上转了几圈,终于见到了温氏宗祠。可周围的环境,真让记者着实为这座历史悠久的宗祠叫冤。

  宗祠藏身于鸡市场小摊档之中,显得极不协调。但温氏22代后人温荣欣表示:“宗祠由于年久失修,原本精美的雕刻损坏严重。2008年在宗族众人的合力之下,宗祠从卖鸡档中‘抢救’出来,经过修葺,现在已然面貌全新了。”

  跨过半米高的门槛,犹如跨进历史的隧道——

  这座宗祠虽然洗净风华保留到现在,但是感觉就是少了先祖当年的儒雅、气派的面貌,好在温氏的历史仍旧闪耀着光辉。
  大门前高高的门槛显示着主人家势的显赫,而迈入门内的第一进,首先进入眼中是四块“进士及第”的牌匾。而在屋脊上、房屋里依然遗留着诸如“五子登科”之类精美木雕、砖雕和石雕。


  温氏宗祠是明朝万历年间(1598年)建立的,但是记者发现,这座占地约1000平方米的建筑居然带有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前面的两进建筑不论是雕花,还是建筑风格,都透出典型的明式简约风格。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供奉着温氏先人的第三进建筑,建筑则精美繁华很多,仅檐下的木雕,其精细和用工的繁琐,就绝非前两进可比。


  为什么同一座祠堂会呈现出两种不同的风格呢?温氏后人温荣欣说,虽然明代已经允许民间修建祠堂,但是在祠堂的规模、所用材料方面有着严格的规定。一般的平民,任你财力、物力多么丰盛,但终究只能修建两进的祠堂,因此最初的温氏宗祠也只有两进,那么今天的温氏宗祠为何是三进的呢?据《龙山乡志》记载,顺德有祠堂666座,而温氏有32座。现存这座温氏家庙在顺德来讲,不是规模最大最精美的,但可以说是级别极高的,也是最早的祠堂之一。顺德历史研究会理事张永锡认为,祠堂最重功名级别,家族的功名到哪,就只能修到什么级别,比如四爪龙就不是谁都能用的,五爪金龙是皇帝专用了。


  张永锡说,到了清乾隆年间,在顺德龙山繁衍几百年的温氏终于有了资格将龙山温氏宗祠从原来的两进得以大规模扩建成为三进。因此,在清代扩建的第三进建筑也带上了和前两进风格迥异的清代建筑追求精美的风格。这座祠堂一共走出了15个进士,5个翰林,3个一品官(温汝适正一品;温子绍从一品;温肃正一品),还有军工业创始人等,在顺德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温氏宗祠扩建的资格获得,需要从当时温氏一门的首领温汝适身上讲起。

  2
  一门出现两代帝师


  根据最新的人口统计,温姓在中国当代大姓中排列第114位,人口约有160余万。而具体到珠三角地区,温氏在佛山、东莞、潮汕、新会、广西等地都有很庞大的族群。


  顺德龙山温氏又是从何源起?佛山市图书馆馆藏的佛山地方文献考中对顺德龙山温氏有着著述。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癸酉 ,以贾似道弄权,谋害胡妃,珠玑里有匿皇妃之嫌,众惧发兵追杀留妃者,于咸淳十年甲戌正月甲子夜乘木筏南迁。顺德温氏先祖(师舜)乘木筏于广州至南海龙牙乡(现顺德龙山),因四周泽国,故择高地而居。


  温师舜在顺德安居乐业后,他的后人又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光辉的一笔。其中最值得一书的为清朝嘉庆帝老师,有着34个官职的温汝适。这位大名臣还被广东省纪委列为历史上广东“本土外来的29位名臣”之一,与林则徐等并列。


  市图书馆特藏部副主任刘淑萍对顺德龙山温氏也曾作过研究,她说,温汝适生于顺德龙山乡小陈涌一个书香世家,自幼聪敏好学,十六岁中举。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成进士,选庶吉士,任尚书房行走,累官至都察院副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博学工诗文,教过太子时代的嘉庆帝读书。后来显露出文学以外的治才,官至兵部右侍郎,成为嘉庆后期的一位重臣。


  她说,在担任兵部侍郎的年间,他做了件对顺德教育影响深远的大好事。嘉庆年间,云集京华的顺德举子们总觉得京师虽大,却没个落脚点,深感不便,于是温汝适发动在职官员、乡族首领、乡间义士、后期科名踊跃捐款以作基金,设“为乡会试士应试之所”。从此,顺德举人赴京参加会考,都小住会馆,这个顺德会馆曾走出过114名文武进士,其中更有状元梁耀枢、探花李文田、尚书罗惇衍、名臣黎兆棠、何藻翔和周廷干等,当时康有为、梁启超都经常到此聊天蹭饭,可见顺德会馆在当年广东科举历史上有不可小觑的地位与作用。


  温汝适另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就是筹资筑造桑园围。1818年,温汝适回家奉母,适逢水灾大发,堤崩水涌,到处房塌家毁,人亡畜溺,温汝适有目于睹,心焦如焚,他后来了解到危情在南海,又因物力维艰,无法固修,于是游说两县,力劝组成围董会,后又奏请借用国库无息贷款八万两白银贷给商户,每年生息九千六百两,以五千两还本,四千六百两作堤围修筑费用,待到债务清还,则每年生息用于固修。因当时资金充裕,管理严谨,堤围日渐巩固,得保一方无恙,而这一善举,每每得到当时和后世的称颂,桑园围更成为近代顺德一带重要的水利工程,为顺德桑基鱼塘以及各种生态环境的优化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顺德温氏族人中,除了温汝适还有一位帝师,温肃为末代皇帝宣统老师,温荣欣自豪说道。“一个家族出了两位皇帝老师,顺德地区仅温氏一族能有这样的历史。”


  3
  一个近代军工业创始人


  每当有广东史志、广州史志和顺德史志的出版,温荣欣都会第一时间买一本,因为他的曾祖父温子绍是响当当的清末名臣,是第一个造出近代国产军舰的顺德人,每一次历史书籍的出版,都会给他的祖父书写下厚重的一笔。


  一直以来,广州给人的感觉是一座商业发达的轻工业城市,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50多年前,广州以造船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就已经初具规模。150多年来,黄埔船坞不仅高擎广州重工业大旗,更重要的是充分彰显了广州人抵抗侵略、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创造这一切业绩的人就是温子绍。


  温子绍开办了历史上顺德第一家机器缫丝厂,跻身于近代中国首批民族资本家的行列(广州机器局首任总办),是生产我国第一艘现代国产机械炮舰的中国近代军工业创始人之一。


  记者在现存顺德龙山温氏族谱的“子绍公事迹补遗”中看到:“公幼时经历国家多难……自知发奋图强,非在精研武备下功夫不可,因而激发其爱国热忱,苦心勤奋努力学习外文,钻研西洋科学技术,能设计造船舰、造机器、造武器、造弹药、造水雷等等。”


  族谱中记载,在光绪二年(1876)刘坤一接任两广总督后,购买英商在黄埔的船坞和附属厂房设备,用来扩充机器局,温子绍的才智得以进一步发挥。当得知直隶总督北洋水师向英国阿姆特朗公司订购浅水炮舰 “蚊子船”,经香港时,即与负责购船的税务司商量,抽调两艘到珠江,温子绍携带工匠上船将尺寸量好、详细纪录,经研究分析,认为洋人能制造的,我们中国人完全可以制造,决心由中国人自行设计、自行制造适合我国沿海防御实用的炮舰。


  为免造船闪失会受朝廷怪罪,温子绍决定由自己出钱捐造第一艘“蚊子船”,命名为“海东雄”军舰,在广州黄浦船坞开工,参考北洋购买的“镇北”级“蚊子船”规模,消化吸收洋人先进的制造技术,但又不采用英制木壳船体外部包裹铁皮的做法,进行技术创新。船身底板全用柚木,动力系统采用复制式蒸汽机,前膛炮改为后膛炮,另多配备二门副炮,不仅装填方便,还可降低发射时后坐力,全船造价仅为3.39万两银,比英国公司购船价16万两银节省3/4。价廉实用的“海东雄”炮舰在广东水师服役近30年。


  从1874到1882年,温子绍在广东机器局利用黄埔船坞此平台,亲自筹划指挥制造内河船、炮舰共22艘,培养传授大批技术工人,不仅为广州近代造船工业的崛起、诞生第一代中国产业工人作出卓越贡献,更重要的是探索出一条民族工业创新之路,彰显中国人自强不息、抵抗侵略的勇气。

  4
  温氏依然跳动的文脉


  温亚平的祖上温汝遂、温其球均为岭南著名画家。


  “很多画作不是被抵押,就是被白蚁吃了。”温亚平称温其球为曾祖父。他说:“温家有成就有才华的人很多,温其球只是其中一个。”
  温亚平翻告诉记者:“曾祖父在世时颇有名望,很多人找他画画。他的一幅《广九沿线铁路风景长卷》让人惊叹,那幅画分两部分,一部分叠起来就有18厘米厚。摊开有近40丈,从广州火车站画到了九龙火车站,画面看起来很荒凉,但很真实。”他说,曾祖父的画作“湛华园”全貌,就是当年温氏的旧居。


  温其球在画坛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广东省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认为:“温其球是广东国画研究会的创始人和发起人之一,是国画中的元老。”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博士陈继春这样描述,温其球是个多产的画家,一天可以画四十多张。


  如今温氏依然跳动着源远流长的文脉,已90多岁著名画家温少曼虽长居香港,但每年清明,他都会抽时间回龙山温氏宗祠。上世纪四十年代初,他拜我国著名油画大师、辛亥革命先驱、中国油画第一人李铁夫门下学画,绘画风格继承其师衣钵,着笔豪放,注重笔触、色彩明快厚重、有力的光暗对比,既有英国水彩派技法,又融入美国水彩风格,水色交融,表达出广阔空间。其被尊称为硕果仅存的几位近现代突出画家之一。


  在新一辈中,旅美画家温亚平传承了祖上的画脉,加上西方艺术的浸透,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融中国画的线条与西画的色彩于一体。他以西樵山为题材的两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收藏。今年四月,中央电视台《书画人生》对他进行专题报道;受国家文化部、中国美协之邀,创作画作《九十只熊猫》作为建党九十周年的礼物,在北京军事博物馆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