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毛笔字帖楷书:“百姓”原本是贵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20:36:40

 

 

 

“百姓”原本是贵族

 

——“老百姓”是小平民

 

 

 

    一、“百姓”原本是贵族

 

    《尚书》是中国最古老的皇家文献集,其中《尧典》一章中说,“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百姓”一词,就在这里第一次出现在古代文献中。

 

  我国奴隶社会中只有贵族有姓,因此称之为百姓。《尚书·尧典》:“平章百姓”。其中百姓就指贵族。战国以后泛指平民。

 

  古代庶民无姓,有土有官爵者才有姓。遂以“百姓”作贵族的通称。在商指奴隶主阶级,在周指封建领主阶级。有贵贱之分,如西周以姬姓王族为贵。春秋后半期,宗族逐渐破坏,土地个人私有的地主阶级代替土地嫡子世袭的领主阶级兴起,百姓逐渐失去贵族的意义,社会地位与庶民相似。《书·盘庚下》:“今予其敷心腹肾肠,历告尔百姓于朕志。”《诗·小雅·天保》:“群黎百姓,遍为尔德。”毛传:“百姓,百官族姓也。”《国语·楚语下》:“民之彻官百。王公之子弟之质能言能听彻其官者,而物赐之姓。”《周礼·秋官·小司寇》:“掌外朝之政,以致万民而询焉。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三曰询立君。其位,王南向,三公及州长、百姓北面,群臣西面,群吏东面。”

 

 

    二、戏说“老百姓”

 

    在战国以前的时代,“百姓”是指有姓之人。“姓”这个字,分开来就是“女”、“生”,什么样的女人生的(或者在一个什么地方生的)儿子,就得了一个相应的姓。

 

  相传黄帝的母亲是住在姬水边上的,所以黄帝就姓姬;舜的母亲是住在姚虚的地方,所以舜就姓姚了,那时候,子并不跟着父亲姓,比如黄帝,就给他的后代分别赐了12个不同的姓。

 

  所以那时候有姓的就都是王公贵族,“百姓”也就是“百官”。一般的平民,不知道他的老祖宗的妈妈在哪里住的,老祖宗又无权无势,够不上称“百姓”,只能说是“黎民”,或者被称为“庶民”。

 

  到战国时代以后,在贵族和奴隶之间出现了一个既不是贵族(可能祖上是贵族后来没落了)也不是奴隶(可能祖上是奴隶,后来被主子给放生了)的一个阶级,他们的人数慢慢地比贵族和奴隶还多了起来,就成了普通的“平民百姓”了。就像我们原来都羡慕做城里人,为什么?城里人吃“商品粮”,吃商品粮的人就是高人一等的“贵族”(就是当时的干部、工人和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很小的有城镇户口的居民)。结果,后来乡下人凭借自己的能力也能在城里谋生,慢慢也都吃“商品粮”变成了城里人,结果,吃商品量的人多了,那么吃商品粮的人也都是一般的平民百姓了。古代那些已经沦为普通平民大众“百姓”们,因为他们也有姓,所以“百姓”和“黎民”或“庶民”就变成一回事了,由此,书上就有了“黎民百姓”这个词语。因为“黎”字也有年纪大的意思,国人(在此主要指汉人)看来,是大的占便宜的,(比如做人的“老子”、“老爷”、“老祖宗”,或者“老板”,不都是很占便宜的吗?)所以,百姓们就自称“老百姓”,算是天天在官老爷面前自称小民的一点点补偿。但在白纸黑字的古书中,从来没有在“百姓”前面还加个“老”字的。只是不能写书的“庶民”们不知从哪朝哪代起“老百姓、老百姓”地叫到了今天,“老百姓”也只能在老百姓之间才敢说的。

 

 

    三、姓氏流变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通志·氏族略》曰:三代(夏商周)以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妊人(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天下同姓是一家,故而同姓不婚)。三代之後,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注“贵者有氏”:天子建德,因生以赐姓胙之土而命之氏(裂土封侯),若夫保姓受氏,以守宗祊,世不绝祀,无国无之。

 

    姓,《说文解字》解释说:“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生亦作声。春秋传曰:天子因生以赐姓。”即第一代得姓始祖从所生之象,由天子赐姓。依然是按照父系统传承。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姓是标志所由出生的血缘关系。原始氏族社会时,盛行族外婚制,有“同姓不婚”的习俗。由于人口不断增殖,一个原始氏族繁衍为若干旁支氏族,这些新的近亲氏族仍然保持原来的血缘关系不变。随着近亲婚配的限制日益扩大,氏族之间也不再准许通婚。于是原来作为一个氏族标志的姓就扩大为这些近亲氏族的共同标志,这样一个姓至少代表一个部落。而在同一部落内的各个氏族,又必须各有新的标志,这就是氏。

 

 

    四、姓氏合一,“百姓”前加“老”就广泛到足以容纳所有的人民了

 

    中国历史上姓与氏具有不同的含义,究竟姓早还是氏早,一向莫衷一是。一度多数人认为先有姬、妫、姒、姜这些古姓,后有周、陈、孔、孟这些氏。但近来有人认为毕竟还是先有神农氏、伏羲氏、少昊氏这些古氏,然后才有前面所说的古姓。很明显,这两种说法中,“氏”的所指并不相同。这些古氏,大致是上古的部落名称。尝百草者,绝非号“神农氏”的某个人。合理的解释是,神农氏部落较早进入了农耕文明,熟悉各类植物。但是古姓也有部落的含义,同姓最初源于同一部落。

 

    从时间上看,先有古氏,由古氏分化出古姓似乎更合理,这是在部落不断细分的背景下,历史残存在语言中的记录。虚无飘渺的三皇五帝如果确实存在,那他们就是部落联盟的领袖,而尧帝就可能是以陶唐氏部落首长的身份领袖天下。九族,是陶唐氏部落内的组织结构;百姓,则是其他大部落的首领。这么看,“百姓”说的是最早的贵族、权力阶层,与现代汉语的含义竟有天壤之别。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百姓”是“黎民于变时雍”中说到的“黎民”。可怜的黎民到了秦代,还有一个专门的词叫“苍头”,即用黑布包头之人。

 

    《尚书》中“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八个字非同小可,不仅影响中国人的造语习惯,也影响了西洋东洋人。1921年洛克菲勒基金会在北京创建的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其中文译名是“协和医院”,而大正时代结束后,日本新天皇的年号“昭和”,也从这八个字中取名。

 

    从三皇五帝发展到春秋之际,只有不足30个古姓。战国时代,中国社会剧烈变动,西周分封诸侯国越来越少,亡国以后的国民往往以国为氏、以邑为氏,突破了春秋以前由天子赐氏的限制。最早,有无姓氏可以作为判断一个人贵贱的标志,但到了战国后期,不仅人人都有了氏,而且姓与氏也合二为一。

 

    人们用“姓”取代了氏,一方面是草根阶层僭越之后,终于拥有了社会识别ID,另一方面闪耀的姓氏作为贵族标志脱去了光环,沉入平庸。进入西汉,已经有单姓复姓合计130个,短短几百年,我们祖先们的姓氏翻了两番,终于可以符实“百姓”之称。历史还要再经1000多年,迄于明代,汉姓数目才大致与今相仿。

 

    从这个角度看人与姓氏的关系,就好似吃肉。生产力水平低,就只有贵族能吃肉;蓄养发达,平民家庭也能吃上肉,但量少,所以只能尽着老人吃。生产继续发展,就人人都吃得上肉,但肉却变了质,出现瘦肉精、注水肉。人人都有姓氏以后,姓氏也确实变了质。中国历史上充斥着名分之争,伴之而来的则是没有穷尽的“僭越”。每次僭越之后,被僭越的名分都贬值。

 

    中国的封建制被中央集权制“大一统”之后,“百姓”就被草根化,新兴的士族豪门悄悄地填补空缺,这时出现了“郡望”,是对贬值以后姓氏的补充调整。经过这一番调整,“百姓”这个词也就彻底草根化了。从光武帝的诏书上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变化:“朕惟百姓无以自赡,恻然愍之。”这个“百姓”中包括“高年、鳏、寡、孤、独及笃癃、无家属贫不能自存者”。这表明最晚在东汉初年,弱势群体已经被称为“百姓”。

 

    近代以来,口语中出现了“老百姓”。“老百姓”之“老”,绝非“耆老”“老农”之老,而是“小”的意思。老百姓就是小百姓。两三千年来,社会结构变来变去,但总是要有特权阶层与普通民众的区别。换个角度看,如今的“小百姓”“老百姓”正是当年的无氏者。

 

    大约2000多年前的一个不太长的时期中,“百姓”被降了级,从特权阶级变至无权阶级。“百姓”一词在中国历史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恰好折射出当时中国社会结构的迅猛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