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体字书写速度:为您打开一扇理财大门(4.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9:22:38

跳出“老鼠赛跑模式” 我的财富我做主

www.eastmoney.com2009年11月18日 05:34东方财富网内容部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牢记十大关键理财理念

  适当的负债,将帮你提前做好养老规划;房产投资有时非常必要……这些理财理念并不是今天才产生,也许你从未正视过它,而那些得到财富的人们却听说过、实践过。正是这些理财理念勾勒出一张张财富的地图,细心的你也许可以借助它们找到通往财富之路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目前,“理财”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是不可否认,在资本市场上,门外汉永远多于精通者;想投资的人多过已经开始投资的;收益少的永远多过收益高的;投资失意的永远多过点石成金的;芸芸大众永远多过索罗斯、巴菲特。

  为什么他们赚到钱?那些财富像长眼睛一样,涌向那些少之又少的人手中。他们怎么赚到钱的?一天之内,从820元到56万元,资本市场创造的神话使平民也能成就梦想。我们如何赚钱,我们又怎样理财?

  有人说,理财是有钱人的事;也有人说,理财是高学历、商人的事;还有人说,理财是年轻人的事。其实,理财面前人人平等。理财关系到每一个人。今天,拥有100万元的富人一旦选择全部存银行吃利息,那这个富人不用10年时间就变成了穷人,因为货币是有时间价值的。而10年前那个只凭1万元进入股市的年轻人,现在可能已经拥有了一套市价100万元的房产。

  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应该享有经济上的保障和富足,都应该尽早获得财务自由,而其中理财的理念和技能就显得至关重要。无论你现在的经济状况多么糟糕,如果你真想做的话,你就能扭转这种状况。是的,财富是无法复制的,但获得财富的理念是可以学习的,而理念也许就是最重要的。

  理念1:手中要有一定的储备金,至少要保证留有足够你一年的花销。

  阿萍大学毕业之后,先是进了一家软件公司,之后又跳到了一家大型的留学中介。算起来工作已3年了,按说毕业后工资也不算低,但是始终没有存下钱来。记者几次跟她说,一定要用工资的五分之一用于储蓄或者投资。这样的话,万一以后有个什么突发事件,或者想要进修,就不会太被动。

  每每这个时候,阿萍总是说,“我知道,但是现在一个月到手的就只有3500元,每个月房租1000元,吃饭1000元,买书买碟500元,交通300元,在加上电话、购置衣物、朋友聚会,怎么能省下钱,月光是不用说了,不做负婆就不错了。

  “再说了,不趁着年轻的时候好好玩,每个月存个五、六百块钱有什么用。最最重要的是要找个好工作,否则再怎么省钱也没有用!”

  可是,最近阿萍却深刻体验到储蓄的重要性了。去年9月,阿萍打算换一个工作,于是就辞职了。原先她觉得找工作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料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阿萍一个月后就处于弹尽粮绝的境地了。她打趣地说,现在成为彻头彻尾的“负婆”了,早知今日,当时就应该多多少少每个月存一点钱,至少现在基本的开销不存在问题,不会为下一步该问谁借钱而烦恼。

  点评:年轻人一不小心,就成了“月光一族”。节俭是困难的,寻求更好的工作、追逐更高的收入,是年轻人对钱财最核心的思考。虽然流动资产回报率低,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存有一定的储备金,只有这样,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太被动。

  理念2:年轻人,自身投资很重要。

  有个名人曾说过:对于自身的投资是最大的投资。的确如此,但是自身投资也分两个方面,硬件方面就是要做好身体素质的锻炼,也就是健身理财,这一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软件方面就是要拓宽知识面,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小张和小刘既是同事又是当年的大学同窗。小张脑袋瓜精明,人缘不错,工作期间就做了兼职,并且理财有术,积蓄颇丰。

  而小刘似乎有点“败家”,对好友的提醒充耳不闻,工资分文不攒,全花在了买书和参加各种培训上,并且还举债数万元读MBA。后来,他拿到MBA证书跳槽去了一家外企担任高管,工资立马翻跟头,比原来高出十多倍。而小张则非常后悔“把钱放错了地方”。看来,知识就是财富,此言不虚。

  点评:身体是干活的本钱,健康是我们最大的财富,因此身体锻炼在年轻的时候就要注意。另外,据很多过来人分析,年轻的时候把钱装入脑袋往往比装入口袋的收益更大。

  理念3:长期来看,房产是项必要的投资。

  放在5、6年前,普通老百姓很少会注意到房产投资的,总是觉得只要有一套自己的住房就满足了,顶多以后条件好了,再换套大的。总觉得买房子那是外地人的事情。因此,只有少数先知先觉的人在房产投资中获利丰厚。

  而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属于自己打拼的老板,20岁不到就一个人从浙江跑到上海来打拼。最困难的时候,回家时连车票都买不起。好不容易现在小有成就,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企业,而且发展得很不错。

  他告诉记者,十几年来,由于钱财得来不易,因而十分看重,但他不是守财奴,钱放在那里不用就很容易缩水。“我非常注重的是钱财的保值和增值。2000年公司发展逐渐步入正轨,那个时候最大的想法就是如何能保值。在我看来,房产投资起码有个自己的物业,这应该算是最好的保值方法。于是我把资金的80%都投资在了房产上,当时投资的房产数量有5处之多,还包括两个商铺。现在商铺每个月的租金就足足可以还房贷了。”

  “投资意识也是需要积累的,我就因为要某一个好的楼层,而多花了20多万元,其实现在想来的确有些不值,如若当时能够用这20万元再买一套房子,也许增值的速度更快。之后又进进出出过几套房子,现在基本上都翻了一番了,两套在浦东新区的房产,现在的价格甚至翻了两番。”

  当记者问道有否考虑过股票投资,王先生说:“我也尝试过做股票投资,但是由于企业要打理,没有精力,另外总觉得风险太大,我不愿意让自己的钱和命运掌握在别人的手里,所以时间不长就抛出了。我觉得房产对于长期投资而言,收益不错,而且非常必要。”

  点评:某媒体最新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占中国城市人口5%的新富人群来说,房地产投资是他们最钟爱的投资产品。的确,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人口的增加,从长期的角度看,房地产投资不失为一项稳健而必要的投资。

  理念4:小财更要理。

  刚从学校毕业,很多年轻人觉得理财这个问题离自己似乎还很遥远。就那么点钱有啥可理的。努力赚钱,不乱花钱,有钱就存银行,这是大多数毕业生对于理财的认识。其实,财不论多少都需要理,特别是小财更要打理。

  身边的两个朋友就是活教材。第一个朋友大学毕业7年了,留在上海工作,7年的月薪平均7000元,7年的房租是10万元左右。

  第二个朋友与第一个朋友的学历、年龄和收入都差不多,7年的房租几乎是零,且拥有两室一厅房子两套。而这完全取决于他的理财观念。

  他先是在工作最初的几个月省吃俭用,按揭了一套两房一厅,而后他自己住一室,租出去一室,那一室户的租金基本上可以用来按揭。这就叫以房养房。不久,他又用自己的存款购得了一套按揭房,又是租出去,又是用房租来交按揭金。

  点评: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事,小财更需要理,理得好,往往事半功倍,提前使你达到财务自由。

  理念5:钱是用来花的,但要有所计划。

  钱是用来花的,舍不得用钱等于没钱。家有积蓄,手中有钱,但总是舍不得用,节衣缩食,生活得十分拮据,是典型的“守财奴”,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枉然。有些老人平时省吃俭用,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半用。即使有很多的钱,但舍不得用,不能用钱享受美好的人生,就和没有钱一样。

  的确如此,但是我们也要注意一点,一定要量入为出。

  美国研究者Thomas·Stanley和William·Dank曾经针对美国身价超过百万美元的富翁,完成了一项有趣的调查。他们发现,高收入的人不一定会成为富翁,真正的富翁通常是那些低支出的人。调查显示,富翁们很少换屋、很少买新车、很少乱花钱、很少乱买股票,而他们致富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长时间内的收入大于支出。”

  这个结论看来再简单不过,却是分隔富人和穷人最重要的界限,任何人违背这条铁律,就算收入再高、财富再傲人,也迟早摔出富人的圈子。

  任由门下三千食客坐吃山空的孟尝君、胡乱投资的马克·吐温,还有现代一些原本名利双收却挥霍乱投资,欠下高额负债的知名艺人,都是一再违背“收入必须高于支出”的铁律之后,使得千金散尽。

  点评:19世纪著名的英国文学家王尔德曾说过:唯一的必需品就是非必需品。也许在削减开支和努力提高现有生活水准之间,现代人多数会选择后者。他们永远都想要更好的车、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薪水。而一旦得偿所愿,他们很快就又变得不满足。实际调查显示,要想成为有钱人,会赚很重要,量入为出更是必不可少。

  理念6:适当的负债有益,但要避免高成本的负债。

  没有负债么?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反而证明你对自己的生活是不负责任的。为什么不想想,负债和投资其实是伙伴呢?

  中国人觉得,欠着钱过日子,心里总是有负担的,但不欠债的生活只有这样的可能———挣多少钱就只能过多少钱的日子;把收入都用于生活、消费,没钱投资,错失取得高额回报率的机会。

  可以选择这样的生活,即适度负债,释放一部分现金,利用投资的回报率抵消负债的利息,负债不但没压力,还会因为进行了合理投资而变得“引人入胜”.

  张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研究生毕业后至今工作4年多了,平均月工资8000元。2002年比较看好上海的房地产行情,苦于刚毕业手里没有资金,于是向亲戚借了15万元首付买了总价55万元的房子一套,余款40万元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20年还清。2005年,用几年的收入还清了15万元借款,并且购买了一辆15万的轿车,折价后市场价格9万元,而现在张林的房产也升值到了100万元。

  张林平时对于理财市场颇为留心。2006年初,觉得股市行情不错,投资股票,可是融资融券业务的真正落实尚需时日,张林手上没有余钱,面对股票市场高额的收益率,张林算了一笔账发现,扣除贷款的利息成本或手续费用之后,股票的净收益仍很高,值得贷款进行投资。

  张林觉得通过典当行进行贷款程序简单、快捷,而且相对银行贷款的难度低,于是,以其上海牌照的小轿车为抵押,向当地的典当行申请贷款。经过典当行的评估,该车价值为9万元,所以张林申请到了7万元的贷款,并投入股票市场,进行短线操作,目前7万元已经升值为16万元。

  点评:适当的负债有益,不但充分利用了其资金的杠杆效应,使资金得到了较好的增值机会,同时自己也享受了舒适的生活。但是做投资决策时,要注意一点,当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息率时,负债是利用别人的钱赚钱,否则,很容易进入负翁而非富翁一族。

  理念7: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吗?

  “把你的财产看成是一筐子鸡蛋,把它们放在不同的地方:万一你不小心碎掉其中一篮,你至少不会全部都损失。”对于这个理念,估计大家都耳熟能详,那到底是否如此呢?

  这个理念最初来自199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马克维茨。他认为:关注单个投资远远不及监控投资组合的总体回报来得重要。不同的资产类别,例如股票和债券,二者之间可能只有很低的相关性。换句话说,就是他们的表现彼此关联不大。比如2005年股票表现不佳,债券表现出色。而2006年的情况正相反,我们看到了疯狂的股市和沉寂的债券市场。

  鸡蛋必须放在不同篮子的主要目的是,使你的投资分布在彼此相关性低的资产类别上,以减少总体收益所面临的风险。

  投资大师巴菲特则持反对意见,他从赚钱的角度考虑,如果你错过这个机会,你将少赚不少钱。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在投资股票时也会有这样的经历:对投资利润贡献最大的往往只是一只个股,相反,亏损则多是来源于分散投资。这个买一点,那个也买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没有错过任何一个机会,但实际上哪一个机会也没有抓住。反而不如认认真真研究好一只个股,重仓杀进,全力争取最大的利润。

  投资大师索罗斯也曾说过,“当你对一笔交易有信心时,你必须全力出击。持有大头寸需要勇气,或者说用巨额杠杆挖掘利润需要勇气,但是如果你对某件事情判断正确,你拥有多少都不算多。”

  点评:鸡蛋和几个篮子,其实并非最关键的。有一点要注意,风险和收益总是相依相伴,如果你只是希望冒最小的风险拿到最大的收益,那么,多放几个篮子吧———这种方法适合稳健的你!但如果你对这个大机会绝对自信,并致力于大捞一笔,那碎鸡蛋也不会让你难受。

  理念8: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财。

  理财听谁的?理财专家还是证券分析师?

  罗杰斯从来都不重视华尔街的证券分析家。他认为,这些人随大流,而事实上没有人能靠随大流而发财。“我可以保证,市场的大多数操作是错的,必须独立思考,必须抛开羊群心理。”

  投资之初,该听谁的,不听谁的?这是个问题。

  很多成功的投资人告诉记者,他们做投资时,一般都是靠自己分析而并非听别人的意见。

  100个人有100种投资理念,如果每个投资分析师所说的话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的话,最好的方法就是谁说的也别信,靠自己做决断。

  按自己的方式投资的好处就是,你不必承担别人的不确定性风险,也不用为不多的盈利支付不值那么多钱的咨询费用。你的分析师如果确信无疑的话,他会自己操作去赚那笔钱,而不是建议你买入。

  投资者大都经历过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叫作道听途说。每个人都希望听别人建议或内幕消息,道听途说的决策赔了又不舍得卖,就会去研究,很自然的倾向就是去看图,于是进入了第二阶段,叫作看图识字。看图识字的时候经常会恍然大悟,于是第三个境界就是相信自己。在投资决策的过程中,相信别人永远是半信半疑,相信自己却可能坚信不疑。

  理念9:买保险是用小钱省大钱。

  有一个调查显示,说起理财,八成白领都不会选择保险,他们都认为保险的回报率太低。其实,他们是误解了保险的作用。风险投资、股票投资也许体现的是钱生钱,而保险则反映了钱省钱。买保险才是有责任感的体现。

  这个责任感源自于一个假设:如果你不幸罹难,你的家属怎么办?你是否为她(他)们想好了足够的退路。所以购买寿险的主要原因是保护你和依赖你的人。万一不幸的事情发生,而你再没有能力或机会保护他们的时候,保险公司可能会站出来扮演你在财务上的角色,它至少能为陷入经济困境的家人减少痛苦。

  而同样的逻辑也为你解决了另外一个问题:目前很多爸爸妈妈为孩子买保险,到底该不该买?显然在这些脆弱的小生命肩上尚未烙下“责任”的痕迹,相反,他们时时刻刻依赖着你们,你需要给自己买份保险的理由远远超过给孩子。

  点评:越来越多的人认同了保险的作用,保险体现着爱,体现着责任。钱生钱固然重要,钱省钱也很关键,保险就是让你花较少的钱来获得较大的保障。至于要购买多少保险,没有标准的答案,但如果追根溯源,你承担的责任多大,保额就该多大。

  理念10:养老规划尽早开始。

  年轻人的眼里,养老似乎是遥远的事。但年轻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未来的养老金收入远不能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退休后如果要维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在基本的社会保障之外,还需要自己筹备一大笔资金,而这需要我们从年轻时就要尽早开始进行个人的财务规划。

  中国财富管理网CEO杨晨先生指出,退休规划是贯穿一生的规划,为了使老年生活安逸富足,应该让筹备养老金的过程有计划地尽早进行。社保养老、企业年金制度,以及个人自愿储蓄,是退休理财的金三角。

  筹备养老金就好比攀登山峰,同样一笔养老费用,如果25岁就开始准备,好比轻装上阵,不觉得有负担,一路轻松愉快地直上顶峰;要是40岁才开始,可能就蛮吃力,犹如背负学生背包,气喘吁吁才能登上顶峰;若是到50岁才想到准备的话,就好像扛着沉重负担去攀登悬崖一样,非常辛苦,甚至力不从心。同样是存养老金,差距咋这么大呢?奥妙在于越早准备越轻松。

  点评:养老看似很遥远的事,但是却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有调查表明,中国的在职者在37岁就开始面临养老问题,比已退休的老一辈提前了10岁。养老规划越早做,越划算。例如:你每个月都多存100元钱,如果你24岁时就开始投资,并且可以拿到10%的利润,34岁时,你就有了2万元钱。当你65岁时,那些小小的投资就变成了61.6万元钱了。(上海证券报)

  钱非关键决定你是富人还是穷人的12条标准

  编者按:到底富人拥有什么特殊技能,是那些天天省吃俭用、日日勤奋工作的上班族所欠缺的呢?富人何以能在一生中积累如此巨大的财富?那就是:投资理财的能力。民众理财知识的差距悬殊,是真正造成穷富差距的主要原因。理财致富只需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固定的储蓄,追求高报酬以及长期等待。

  1、自我认知

  穷人:很少想到如何去赚钱和如何才能赚到钱,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该这样,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

  富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这也是他血液里的东西,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

  2、休闲

  穷人:在家看电视,为肥皂剧的剧情感动得痛苦流涕,还要仿照电视里的时尚来武装自己。

  富人:在外跑市场,即使打高耳夫球也不忘带者项目合同。

  3、交际圈子

  穷人:喜欢走穷亲戚,穷人的圈子大多是穷人,也排斥与富人交往,久而久之,心态成了穷人的心态,思维成了穷人的思维,做出来的是也就是穷人的模式。大家每天谈论着打折商品,交流着节约技巧,虽然有利于训练生存能利,但你的眼界也就渐渐囿于这样的琐事,而将雄心壮志消磨掉了。

  4、学习

  穷人:学手艺

  富人:学管理

  5、时间

  穷人:一个享受充裕时间的人不可能赚大钱,要想悠闲轻松就会失去更多赚钱的机会。穷人的时间是不值钱的,有时甚至多余,不知道怎么打发,怎么混起来不烦。如果你可以因为买一斤白菜多花了一分钱而气恼不已,却不为虚度一天而心痛,这就是典型的穷人思维。

  富人:一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赚钱,也无论钱挣得是多还是少,都必须经过时间的积淀。富人的玩也是一种工作方式,是有目的的。富人的闲,闲在身体,修身养性,以利在战,脑袋一刻也没有闲着;穷人的闲,闲在思想,他手脚都在忙,忙着去麻将桌上多摸几把。

  6、归属感

  穷人:是颗螺丝钉。穷人以为出身卑微,却少安全感,就迫切地希望自己从属于并依赖于一个团体,于是他们以这个团体的标准为自己的标准,让自己的一切合乎规范,为团体的利益而工作,奔波,甚至迁徙。对于穷人来说,在一个著名的企业里稳定的工作几十年,有实习生一直干到高级主管,那简直是美得不能在美的理想。

  富人:那些团体的领导者通常都是富人,他们总是一方面向穷人灌输:团结就是力量,如果你不从属于自己的团体,你就什么都不是,一名不文。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招兵买马,培养新人,以便随时可以把你替换掉。

  7、投资及对待财富

  穷人:经济观点就是少用等于多赚,比如开一家面馆。收益率是100%,投入2万,一年就净赚2万,对于穷人来说很不错了。穷人即使有钱,也舍不得拿出来,即使终于下定决心投资,也不愿意冒风险,最终还是走不出那一步。穷人最津津乐道的就是鸡生蛋,蛋生鸡,一本万利。。。。。。但是建筑在一只母鸡身上的希望,毕竟是那样的脆弱。

  富人:富人的出发点是万本万利。同样的开面馆,富人们会想,一家面馆承载的资本只有2万,如果有一亿资金,岂不是要开5000家面馆?要一个一个管理好,大老板得操多少心,累白多少根头发呀?还不如投资宾馆,一个宾馆就足以消化全部的资本,哪怕收益率只有20%,一年下来也有2000万利润啊。

  8、激情:能不能干成事,首先要看有没有激情

  穷人:没有激情。他总是按部就班,很难出大错,也绝对不会做到最好。没有激情就无法兴奋,就不可能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大部分的穷人不能说没有激情,看他的激情总是消耗在太具体的事情上:上司表扬了,他会激动;商店打折,他会激动;电视里破镜重圆了,他的眼泪一传一串往下流,穷人有的只是一种情绪。

  富人:"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有这样的激情,穷人终将不是穷人!激情是一种天性,是生命力的象征,有了激情才有了灵感的火花,才有了鲜明的个性,才有了人际关系中的强烈感染力,也才有了解决问题的魄力和方法。

  9、自信

  穷人:穷人的自信要通过武装到牙齿,要通过一身高级名牌的穿戴和豪华的配置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自信,穷人的自信往往不是发自内心和自然天成的。

  富人:李嘉成在谈到他的经营秘诀时说:"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光景好时,决不过分乐观;光景不好时,也不过度悲观。其实就是一种富人特有的自信。自信才能不被外力所左右,自信才可能有正确的决定。

  10、习惯

  穷人:有个故事,一个富人送给穷人一头牛。穷人满怀希望开始奋斗。可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难过。穷人于是把牛卖了,买了几只羊,吃了一只,剩下来的用来生小羊。可小羊迟迟没有生出来,日子有艰难了。穷人把羊卖了,买成了鸡,想让鸡生蛋赚钱为生,但是日子并没有改变,最后穷人把鸡也杀了,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这就是穷人的习惯。

  富人:根据一个投资专家说,富人成功的秘诀就是:没钱时,不管多困难,也不要动用投资和储蓄,压力会使你找到赚钱的新方法,帮你还清帐单。这是个好习惯。性格决定了习惯,习惯决定了成功。

  11、上网

  穷人:去上网聊天,穷人聊天,一是穷人时间多,二是穷人的嘴天生就不能闲着。富人讲究荣辱不惊,温柔敦厚,那叫涵养,有涵养才能数大根深。穷人就顾不了那么多,成天受着别人的白眼,浑身沾满了鸡毛蒜皮,多少窝囊气啊,说说都不行?聊天有理!

  富人:去i上网找投资机会。富人上网,更多的是利用网络的低成本高效率,寻找更多的投资机会和项目,把便利运用到自己的生意中来。

  12、消费花钱

  穷人:买名牌是为了体验满足感,最喜欢试验刚出来的流行时尚产品,相信贵的必然是好的。

  富人:买名牌是为了节省挑选细节的时间,与消费品的售价相比,他们更在乎产品的质量,比如会买15元的纯棉t恤,也不会买昂贵的莱卡制品。(东方网)
一个简单方法助你早日成为百万富翁

  你也想理财,只是往往无财可理,是这样吗?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也许此帖对你应该有所帮助

  有时候钱和时间一样,是可以挤出来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如果你用500元钱过不了一个月,那么即使给你5000元也无济于事很多人有这样的经验,自己的工资涨了,一个月下来,钱包依然空空,为什么?因为工资涨了,你的需求也涨了,打了引号是因为并不是真正的需求涨了,是你让自己过上了更高的生活品质也许工资1000的时候你穿100档位的衣服,当工资5000的时候,你让自己消费(注意:是消费,而不是需要)了1000的衣服,重要的是,其实,你还是你许多中了千万大奖的人最后仍然落得身无分文流落街头亦是同样道理

  那么钱能怎么挤呢?记帐是第一步记流水帐,把你每天的每一笔花费都写下来,这样1个月下来你的每一分钱花到了哪里都一清二楚我的经验是,自己搞个电子表格,分好类,比如房租娱乐等根据自己的需要这样一来,哪些是必需花费,哪些没有必要都看得清清楚楚,钱从哪里挤也自然明了了

  下面来举个例子比如你每个月的到手工资是2000,你抽出10%即200元出来放在你的小金库里面作为固定储蓄,用剩下的1800元来开销,如果一个月下来还有剩下的再一并放置过来(注意:这里是先储蓄再开销,不是开销后剩下的再储蓄)记住,如果你花掉了这1800,还不够,还差了200或者更多,请不要动用你的小金库,去找别人借或者怎么样,反正就是不能动好吧,由于你以前的生活习惯你挨过了这个月,花费2000(自己的1800,外债200),恩,又发工资了,这一次,你先要从2000里面拿出400(200放入金库,200还掉外债),这个月就只剩下了1600了,该怎么过呢?这个时候更明智的选择是问问你的表格不管怎么样,我相信你应该会找到自己的答案有一个小秘诀是,当你通过改变购物习惯将钱节省下来的时候,将哪些钱从你的钱包里面拿出来确保它不会被花掉假如你每天都是坐公车去上班,有一天你走路回家了或者怎么回去的,反正你没有花掉这一元,那么请你把这一元放置起来,不要花掉,当到达一定数量存入你的小金库,这个时候你才真正将他节省并储存下来了比如,抽烟的人,每个月的烟钱100元,可是戒烟后,这100元还是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这个时候有人问了,好吧,我存了200元,我也能够1800也过完这个月了,可一年12个月,我也就攒了2400元,2400,我能干什么?首先如果真是这样,我要恭喜你,因为你已经开始有了存款,这实在是个不错的开始即使这样,如果你现在20岁,到你60岁的时候,2400×40=96000,大约10万事实远远不是这样,首先,你的收入会增加,同时刚开始最重要的不是你攒了多少钱,而是你获得了一种思想,培养了一种新的生活习惯,收入的增加让你的生活品质提高的同时,你的存款也同样再增加,而不再月光获得了新思想,我想那个时候你应该对你资产的增值很感兴趣,你开始了投资就是这样,不再扯远了。(《时尚先生》)

  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理财须吃透三句话

  [提要]理财专家告诉我们:理财的最佳方式并非追求高超的金融投资技巧,只要你掌握正确的理财观念,并且持之以恒,若干年之后——人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我每月到企业举办一小时的免费“理财讲座”,一直都很受员工们的欢迎。讲座内容很少涉及复杂难懂的技术操作层面,也几乎不进入到产品介绍环节,因为据我了解,国内一般的中产白领们,目前普遍缺乏的是几个重要的理财概念——这些概念,会影响他们以后的行为,假如他们能老老实实执行这些理财上的概念,至少坚持10年以上,那么,每一个人都能成为百万富翁。

  第一个理财概念:

  区分“投资”与“消费”

  区分“投资”行为与“消费”行为。一般人消费前,没有这种概念,学经济学的人消费前会考虑,这个消费是属于“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先请看一个明显的例子:

  10年前甲和乙是本科的同学,在社会工作5年后,不约而同积蓄了30万元人民币。5年前,他们都花掉了这30万元。

  甲去通州购买了一套房。

  乙去买了一辆“奥迪”.

  5年后的今天:

  甲的房子,市值60万元。

  乙的二手车,市值只有5万元。

  两人目前的资产,明显有了很大差异,但他们的收入都一样,而且同样学历、基本具备同样的社会经验,为何大家财富不一样?

  甲花钱买房是“投资”行为——钱其实没有花出去,只是转移在了房子里,以后还是都归自己。

  乙花钱买车是“消费”行为——钱是花出去的,给了别人,二手车用过10年后,几乎一分不值。车跟房子不一样,房子10年后,说不定已翻了好几番。

  再看第二个例子:

  有一天,我的秘书向我提出一个问题:陈老师,我觉得客户甲有点怪。她说:客户甲去买一张演唱会的票,300元他嫌贵,犹豫很久,始终没买,但客户甲其实并不缺钱。但有一次,有一个著名企业总裁出版了一套“教导管理”光盘,6张光盘卖到天价1500元,客户甲却毫不犹豫将它买下来。为何¥300演唱票,客户甲嫌贵,却去买¥1500的几张光盘呢?

  解答如下:客户甲是将学的经济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里,客户甲每花费钱的时候,会先想这花钱是‘投资’行为或是‘消费’行为?

  买光盘,这1500元是“投资”行为,它其实没有花出去,它增长了客户甲的知识,让客户甲更有智慧,在未来的日子,客户甲用新学的智慧,会赚回1500元的好几倍,钱始终还在客户甲的口袋。

  但购买演唱会的票,是“消费”行为,是给了别人,再也拿不回来了。

  在生活中,还有更多的日常例子:

  (1)客户甲会花3万人民币去买一幅油画,但不会花3万去买二手车。

  (2)客户甲会花1万去买人寿保险,但不会花1万去欧洲度假。

  (3)客户甲会很舍得花钱买书,但不舍得花钱去看电影。

  以上哪些是“投资”行为,那些是“消费”行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判断。下面是更多的例子,如果属于“投资”行为,那么,多贵都不必讨价还价,因为钱最终还是归自己。

  富有的人是“小钱糊涂,大钱聪明”,一般的人是“小钱精明,大钱糊涂”.

  有些人收入高,但财富少,原因是他花费在“消费”行为上,客户甲大部分花费在“投资”行为中。花在“投资”行为上的钱,没有落在别人手里,最后还归自己。

  第二个理财概念:

  “哈佛”教条

  大家每个月都会将工资一部分储蓄起来,有些人储蓄10%工资,有些20%,有些30%。大部分人是一个月后,把没有花出去的钱储蓄起来,而且每个月储蓄多少基本没谱。

  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每月先储蓄30%的工资,剩下来才进行消费。

  哈佛教导出来的人,以后都很富有,并非主要因为他们是名校出身、收入丰厚,而是他们每月的行为,跟一般的普通老百姓,只有一点不一样:

  哈佛教条:储蓄30%的工资是硬指标,剩下才消费。每月储蓄的钱是每月最重要的目标,只会超额完成,剩下的钱就越来越多。

  一般人:先花钱,能剩多少便储蓄多少,储蓄剩下的钱并不多。

  第三个理财概念:

  “理财三句话”

  理财走不出三句话,如果每句话都能吃透,并且完全执行,那么,打工一族都可以变得非常富有。

  很多朋友都知道客户甲的出身——难民,一无所有。到加拿大学经济学也是拿着奖学金,家里七兄弟姐妹,没有钱送客户甲们上大学,上大学后,从来没问家里拿过钱。毕业后打工,但客户甲坚持“理财三句话”原则,用经济学学到的学问,用到日常生活里,一步步走下去。现在20年后,客户甲有4套房,每月收租便有1万多的收入,也算是半个富有的人。

  其实每个人都做得到,在这公开这秘密。以前这些重要的理财概念,课程里面都有教。

  再举一些实例给大家看:巴菲特在他的书本里说他6岁开始储蓄,每月30块。到13岁时,当他有了3千块,他买了一只股票。年年坚持储蓄,年年坚持投资,十年如一日,他坚持了80年。现在85岁,是美国首富,比“微软”主席比尔·盖茨还有钱。

  学员有时候会问,如何能每年回报率达到10%以上。答:其实现在要银行里面,它们提供很多理财产品:基金,外币,QDII。这些银行产品略有一点风险,但风险假如你能有效的管理它,10%的回报率其实也不难。

  一般人错误的理财观念:

  挣得多,所以富有

  很多人认为,甲收入每月1.5万元,乙收入每月8000元,甲便应该比乙富有,这观念在社会上很普遍。但这是错的观念,错得很离谱。错在哪里?富有的定义,并不是你每月工资挣得多,而是你每月“剩下多少”——剩下的才是财富。请看例子:

  美国人每月工资高中国二、三倍,照一般的观念看,一般的美国人应比中国人富有。但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一般美国人都有几张信用卡,他们喜欢消费,每月不单只是“月光一族”,更普遍是欠下信用卡不少的债。在美国,理财规划师的理财讲座,一般时间花在讲“如何减少你的债务”.

  一般美国人,银行的储蓄都不够美金几千元。在中国,没有这种情况,中国人善于储蓄,一般人在银行都有存款,超过十几万元的,人数还不少。

  所以,不要以为老美每月挣钱多就富有。其实,一般老美的白领比中国人的白领穷得多。当然,在北京见到的很多外派到北京工作的老美,是美国的精英,不是一般的美国白领,有钱人占多数。

  中国的中层白领,比美国的白领富有。请记住:富有不是比较每月工资,而是比较“剩下储蓄在银行里的存款”,以这个定义来讲,中国人中层白领在银行的存款,远比美国中层白领高。

  还有一个例子:

  一般人以为台湾人工资平均高出内地一倍,他们自然比我们富有,这也是一个错误的观念。

  去过台湾的朋友都知道,台湾地铁单程平均是12元,北京是3元;台湾午饭平均要50元,北京平均15元;在台湾租一套房6500元,北京在通州租一套房1500元。假如台湾人每月挣15000元,减去房租6500元,交通费1000元,吃饭300元,交税1500元,一点点娱乐2000元,“每月剩下1000元”.

  北京的初级工程师,每月工资8000元,减去交税1000元,减去房租1500元,交通费300元,吃饭1000元,娱乐1000元,“每月剩下3200元”.

  请问:是台湾人每月工资15000元,每月只剩下1000元的人富有,还是北京工程师,每月工资只有8000元,但每月剩下3200元的人富有呢?

  中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已经造就了富有的一批人,请看《财富》杂志一年前的“富有”的人的调查报告,他们调查手头上持有“现金100万美元存款的人”,在亚洲区有多少人拥有这种财富。

  答案是:香港4万人,台湾8万人,日本12万,中国30万。中国每年增长率远远超出其他亚洲国家。所以人们不会觉得奇怪,外资银行到北京开业,老是在推广“理财服务”,因为中国这个地方,正是比较欠缺这一块的知识。(《钱经》)

  揭秘富人快富的N种理财方式

  [摘要]不储蓄,绝对成不了富豪;储蓄不是美德,而是手段;努力工作赚钱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投资;储蓄是守,投资是攻;时间就是金钱;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与其感叹贫穷,不如努力致富。

  1。储蓄和投资高效并行。

  观点:不储蓄,绝对成不了富豪;储蓄不是美德,而是手段;努力工作赚钱不是为了消费而是为了投资;储蓄是守,投资是攻;时间就是金钱;储蓄和投资都要趁早;与其感叹贫穷,不如努力致富。

  2。负债也是一种资产。

  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让钱灵活地滚动起来的人,另一种是被前一种人无形中把钱滚走的人。富人,就是能让钱灵活滚动起来的人。观点:想买房,贷款吧;只想还债的人成不了富豪;巧用债务创造更多的收益;借债一定是为了投资。

  3。就算天塌下来要保住本钱。

  投资原则之一,绝对不能把本钱丢了;投资原则之二,一定要坚守原则一。观点:能保住本钱就是赚钱;失去了本钱就等于失去了一切;无风险无收益。

  4。复利投资的秘诀。

  复利投资是迈向富人的“垫脚石”。观点:时间就是金钱;巧用复利投资;花钱挣“时间”;“72”法则成就富豪。

  5。依靠“常识”炒股票。

  寻找变化中的不变,这就是能挣大钱的“常识”。观点:“常识的力量”引领成功投资;炒股和炒房地产有异曲同工之妙;将分散投资和集中投资有机结合起来;绩优股要长期持有。

  6。炒基金的奥妙。

  观点:热情和时间是直接投资成功的催化剂;追求稳定性的投资者宜做间接投资;不能一味信奉基金代理商推荐给你的商品,仔细看一下基金商品过去的业绩而不是现在的业绩,不要固执的选择收益率超过平均收益率的基金商品,从长期投资来考虑不要选择债券和股票混合型基金而应该选择单纯的股票型基金,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7。向善人行善,向恶人施恶。

  除了实力外,你还需要底牌,底牌是通向成功的密码。

  8。不是适者生存,而是强者生存。

  有力量的人才是这个世界的支配者;适当的时候以“诈”制胜;用强者理论武装自己。

  9。追逐成功。

  从看得见的地方获得知识,从看不见的地方获得智慧,这样的人才具有成为富人的资格。观点:不断追逐财富;不断学习投资理财;书中自有黄金屋。

  10。以书为伴。

  新生代富豪都是读书狂。不要找借口说自己没有时间读书。

  11。用心经营婚姻。

  要想成为富人,就一定要跟相爱的人结婚;婚姻幸福是成功的基础。

  12。积累人脉。

  不管什么人,光凭自己的力量是成不了富豪的。观点:人脉的力量;人脉需要细心经营。

  13.“除掉”竞争者。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如果正面进攻失败就从侧面进攻。

  14。言行举止要向富人看齐。

  在必要的情况下,不要吝惜钱,但即便如此,也要进行合理消费。观点:不是因为虚荣而是因为需要;该用钱的时候决不吝啬;追求合理消费;节约与吝啬截然不同。

  15。第一印象决定成败。

  虽然我们没有权利选择上天赐予我们的容颜,但我们有权利修饰自己的外表。观点:穿戴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如何穿出传统西装的成熟美;如何选择合身的西装;成功人士的衬衫穿着方法;领带的选择与系法;皮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品位。

  16。信息就是财富。

  即使拥有信息,但如果没有运用这些信息的预见力和决断力,你也绝对挣不了大钱。

  17。活到老学到老。

  要想成为富人,就要想办法参加富人的聚会。观点:建立人际关系网;健康快乐的生活。

  18。没钱也要买房。

  当你决心通过投资来赚大钱时,首先要让家人安心。房子就是能使家人安心的最有效的资产。现在买未来使用的房。

  19。投资房地产的要诀。

  “投资”是成为富豪、获得经济上自由的唯一途径。观点:房地产学习越早越好;勤奋学习房地产知识。

  20。活用房地产竞买战略。

  狮子睁着一双似睡非睡的眼,静静地蹲在草丛里,观察着周围,只要一有猎物目标,便会箭一般地扑上去。投资也要像这样。观点:竞买是用头脑赚钱的投资游戏。竞买的5个优势,通过竞买你可以用比市价低得多的价格购入房地产;竞买的程序简单,而且较为安全,就连对竞买不太了解的新手都可以参加;利用竞买的方式可以避开政府的各种房地产政策的干涉;竞买拍下的房地产,即使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也能获得好的收益;作为竞买对象的房地产,除了亚洲经济危机时期,韩国的房地产还从来没有让投资商失望。寻找投资市场的蓝海;竞买一年一次足矣。

  21。成为投资法律专家。

  成功投资80%靠的是法律知识。观点:炒商品房不如炒地皮;投资成功与否,关键看掌握的法律知识;“种金蛋”是介于投资与投机之间的一种状态;“变型种金蛋”.

  22。成为“税务博士”.

  新生代富豪们倾注大量的心血收集税收信息,目的并不是“逃税”,而是合理节税。观点:学会合理节税;一定要学习与税收相关的法律。(新闻晨报)

  理财高手具备的七个习惯

  1。先给自己将来预留资金。每到发薪时便叮嘱自己划出15%-25%的钱,用于购买投资基金。要记住将付给自己未来的钱列入月度固定支出项目内。

  皇钻信誉黑头导出液一次就拨光黑头白头黄头

  2。记下开支情况。记录自己的开支有助于你了解个人或家庭的重要花费,明确生活的底限与目标。

  3。只留下一张信用卡。如果你持有的信用卡越多,你花钱的机会和欲望也就越大,积攒的透支款也越多。

  4。避免盲目购物。控制盲目购物的唯一办法就是让你的购买行为变得复杂起来。建议你培养其他消遣方式,如看书、聊天、运动等等。

  5。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学会用心爱护你的衣物,努力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这可以帮你省下不少钱来!

  6。将意外之财存起来。对于非预期的一笔金钱,如股利、奖金等。个人理财顾问认为,意外之财应该用于为退休生活而储蓄、投资的项目上。

  7。利息和股利再投资。银行储蓄是单利,而将投资分红自动滚入再投资的话,你便可以享受复利效应,除本金生利息外,利息还会滚利。(生活理财网)